中考语文答题方法技巧{全}(共4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4271021 上传时间:2022-05-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答题方法技巧{全}(共4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考语文答题方法技巧{全}(共4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答题方法技巧{全}(共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答题方法技巧{全}(共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阅读答题基本知识与技巧一、基本文体知识识记 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 常见的表现手法:象征、对比衬托、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物喻人、寓理于事、寄情于事、运用典故、先(后)抑后(先)扬、欲扬先抑、讽刺夸张、夹叙夹议、直抒胸臆、以小见大。 常见的结构方式:前后照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巧设悬念、埋下伏笔、总结上文、点题(开门见山)、详略得当、过渡(使文章结构严密、气势贯通、前后照应、条理分明、增强表达效果)、卒章显志、线索巧妙(使文章浑然一体)常见的记叙顺序:顺叙(叙事有头尾,条理清晰,脉络清楚、印

2、象深刻。)倒叙(先写对的回忆自然引出对的追忆设置悬念吸引读者使文章曲折有致)插叙(1.补充交代了2.与形成对比,突出了。3.突出人物形象4.使文章内容更加突出5.使文章内容曲折有致6.使文章中心更加突出7.为下文作铺垫)补叙环境描写1.交代.背景2.为下文.作铺垫3.烘托心情4.渲染气氛5.突出人物特点6.推动情节发展常见的记叙人称:第一人称(直接抒情、真实可信)、第二人称(感情强烈、态度鲜明、亲切自然)、第三人称(不受限制、灵活自由、客观冷静)常见的记叙线索:人线、物线、事线、情线常见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人物、环境、环境场面、细节、白描等)、抒情、议论、说明 (五)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

3、、插叙(追叙) (六)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与环境 (七)小说的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 (八)散文的分类: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 (九)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描写的方法: 、概括介绍与具体描写; 、肖像(外貌)描写、行为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联想、想像、象征、比较、对比、衬托、烘托、反衬、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解题原则是:“以文解题”;看分值答题(如果多分值最好标出1、2,怕丢分不妨n+1

4、,但有字数限制的概括题除外);尽量用原句,不能用原句的,答题线索一定在附近;审题要细,别看错,别遗漏。二、现代文阅读 答题技巧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 、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句子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分析: 、对上文(或全文):照应上文、首尾呼应、总结上文(或全文); 插:人物形象特征的分析概括。 (1)可以从原文中直接摘取对人物的评价性词语。 (2)结合文章中描写的重点人物的活动环境,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概括总结。 (3)分析写作手法的作用。如对比手法,就是突出人物性格的主要手段。表现方法

5、:对比、衬托、托物言志、情景交融、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欲扬先抑、设置虚实结合、以小见大、设置悬念、卒章显志、首尾呼应、明线暗线、联想想象、象征等。、对下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 、对上下文:承上启下(过渡)。 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你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 、现在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 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 翻译句子法,适用于文言文语段; 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 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

6、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 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用第一人称; 、采用或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根据语境,补写心理活动: 、必须用第一人称; 插:理解某句子的含义或分析句子的作用(1)理解句子的含义:首先抓住句子的中心词语,明白句子的表层含义;再结合上下文或主旨,并联系句子的修辞、表现手法等,用通顺、明白的语言诠释深层含义。(2)分析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考虑,可从它在文中的位置入手,结合表达方式等来

7、进行。文章开头,对上;开门见山,开篇点题(主旨) 总领全文;本身:渲染气氛,突出表现感情等。对下:引出下文内容 推动故事发展 与下文形成对比/呼应文章中间,承上启下总括上文,为下文做铺垫文章由(叙述、写物、历史、感情)转为(抒情、议论、现实、理性)文章末尾,内容:(议论、抒情句)点明(强调)中心,内容+深化(升华)主题()含蓄地表达了主旨 言有尽而意无穷;结构:总结上文、呼应上文、前后呼应等。 还应考虑到句子所带的标点符号和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如:句末带省略号,还有引人联想、思考的作用。感叹句: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描

8、写事物,表现了人物或作者的感情。排比,反复:增强语言气势,强调了对象的特点,作者观点,感情,加强节奏感等。反问,设问:强调某些内容,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必须仔细研读具体语境。 段中事例的概括: 内容概括(一句话概括故事情节):人物和事件(A、谁干什么B什么怎么样)主题概括:“本文通过某人做某事反映了什么意义(人物性格、作者感情、人生哲理)。”主旨句的作用:结构上贯穿全文,内容上点明中心。 提炼中心、主题: 要注意体会本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以及蕴涵在文中的思想感情。注意一些常用词语,如概括主要内容,一般用:本文记叙了,描写了,介绍了,通过,等等,如概括写作目的和思想感情

9、,一般用:表达、抒发、赞美、歌颂、揭露、鞭挞、讽刺、说明、揭示、反映等。 开放性阅读试题的解答: 这类试题实际就是要考查学生对选文内容或重要句子的感悟能力。要求学生把阅读与生活、阅读与写作、阅读与学习方法、阅读与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要求根据选文材料谈看法、感受和启示;、结合实际阐述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评说;、根据生活、学习经验,判断优劣,对选文材料谈自己独到的见解;、联系实际对文中说明的现象提出合理化建议和设想;、调动知识的积累,考查选文材料由内向外的延伸和课本外与内的联系(如理解选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作品中的文学典型、名句等);、发挥联想、想像补写有关

10、内容;、对文中的艺术手法或美点进行赏析。修辞手法的作用: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4、对比:把和.对比,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大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文章:(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拟标题:人物,时间,地点,事物,线索,主旨 理解:本意(概括)+主旨 含义:本意+主旨 为什么以此为题好处本+主+特+作 可否换题目:不能换+原题好处本+主+特+作

11、+改题不好原因题目的作用:格式:内容+主旨+作用”(1)比喻、拟人等修辞(2)写法:一语双关既.又.、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线索使文章浑然一体(3)题目形式新颖/生动形象/富有诗意,吸引读者 (4)独特的写作视角一、词语:答题时一定要在文段句词的前后找答案或找解答的依据。(1)能理解词语的表面意义,以及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并能理解其表达的效果 ; (2)能确定词语指代的内容:一般出现在上文,找出后代入原文,看是否通顺合理. 二、记叙线索及作用?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作用:贯穿全文,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

12、次清晰。圈点批注1.赏词:解词(本意+语境意)代词入句作用(比喻拟人、动作、神、心等描写、大词小用、贬义褒用、化虚为实、以动写静)+感情2.赏句:怎么写的(描写方法:语、神、动、心等、景物描写、侧面描写、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反复、反问、设问等、用词:叠词、数量词连用等、句式:倒装句、短句长句等)写了(内容概括)写的怎么样 “.”文章的作用1.内容:对比等2.结构:铺垫 3.感情三、说明文(一)说明文分类: 、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 (二)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 、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

13、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等。 (三)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作诠释、下定义、列图表、引用(名言、资料等) 两大说明方式: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 (四)说明文语言特征:准确(科学性)、生动(趣味性)、议论文语言特征:严密 (四)说明文中词语作用的认识与辨析: 主要有两种题型: 1“”词好在哪里?答题方式:用了“”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2.文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这样的题目分四步:A:判断,一般是不能删B:解释这个词语在这句话中的含义,在程度.状态.性质.范围等方面加以限制.C.比较:即比较删掉这

14、个词语与没有删掉以前的区别,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句子进行分析,意思变为“,与实际不符,不符合原意等D结尾一定要有这样的句子: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与科学性。答题模式:不能删。因为“”词表示,删掉后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这与文意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与科学性。说明方法:举例子:举了的例子,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列数字:列了、等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作比较:把与作比较,突出强调了地说明了。打比方:把比作。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

15、的特征/事理。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把和分为类。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画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形象地说明的事物的特点。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可以颠倒。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

16、。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总到分,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整体到局部,都可反之等,常用方位词如介绍建筑物或实体)。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现象到本质,因到果,果到因,主到次,浅入深,个别到一般等,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顺序的词,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时间顺序则是说明事物发展、演变,例如介绍工作程序的文章。(四)题目:点明了本文的说明对象-.指出其特点-.why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问句)具体事例谚语、俗语、神话、诗歌熟知的对象(五)开头:文章运用了 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 指出其特点 用比喻(生动形象、拟人、生动简洁、贴近人们)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补充【直抒胸臆】:

17、1,摘一句,2这些语句在叙述的基础上直抒胸臆,3抒发感情。感情激烈,真挚动人【巧妙线索】:1文章为线索,将与中联系起来 2更好表现了感情 3使文章结构紧凑浑然一体初步介绍了【对比写法】:1文章与进行对比 2突出了(主旨/人物形象)(两篇之间的对比写法):1 把和形成对比 把和形成对比2 鲜明突出了【卒章显志】1文章结尾与相同特点(品格) 2将浓烈的感情寓于平淡的叙述中(言用尽而意无穷) 3赞美表达【设置悬念】1文章第几段写了设置悬念 2引出下文对的叙述 3使文章跌宕起伏,吸引读者阅读兴趣【象征手法】1文章是的象征 2运用象征手法表现中心思想 3形象具体,意蕴含蓄深远【反衬手法】1文章描写的景象来反衬 2突出了(表现赞美)【借景抒情】1通过对描写 表达了的感悟(本旨)(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手法,使文章具体可感,深刻隽永【欲扬先仰】1先写后又写了. 2使文章曲折有波澜,突出了人物形象中心 3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以小见大】1写了内容 2反映了(或赞美了)【衬托方法】1用衬托.出了 2突出了人物性格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