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复习(上)古代汉语笔记整理(共11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4245602 上传时间:2022-05-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汉语复习(上)古代汉语笔记整理(共11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古代汉语复习(上)古代汉语笔记整理(共11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复习(上)古代汉语笔记整理(共1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复习(上)古代汉语笔记整理(共11页).doc(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古代汉语复习(上)古代汉语笔记整理一什么是古代汉语1、定义:古代汉语是指古代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包括口语和书面语)。2、四个时期:(1)远古时期:殷商及以前; (2) 上古时期:周秦两汉(3)中古时期:魏晋至唐宋; (4) 近古时期:元明清3、书面语的两个系统:(1)文言: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世历代作家仿古作品中的语言。(2)古白话: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通俗文学作品所使用的语言。二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关系:两者具有源流关系(1)现代汉语里仍然保存着古代汉语沿用下来的许多最基本的单音词。(2)现代汉语里许多双音复合词,是用古代汉语里的单

2、音词作为构成它们的“词素”的。(3)现代汉语里有许多常用词,是采取古代熟语、成语、谚语、警句中的成份而凝结起来的。汉字的起源一、汉字的产生(一)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是一种辅助与扩大汉语的交际作用的最重要的工具。(二)汉字起源的传说:1、“结绳”说2、“八卦”说3、“河图洛书”说(三)汉字产生的途径1、图画、2、契刻(四)汉字产生的时代和创造者1、时代原始社会晚期: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距今约六千年。成体系于夏初中期,距今约四千年。2、创造者 (1)仓颉2、劳动人民汉字形体的演变一、甲骨文二、金文三、篆书四、隶书五、草书、楷书、行书一、甲骨文甲骨文结构特点1、以象形字为基础,带有较强的

3、图画写实性。 2、形体结构没有完全定型化。3、存在相当多的合文。 4、行款无定式。5、笔画多为细瘦的直笔。四隶书隶书最初是小篆简写,以后发展为一种独立的字体。从甲骨文到小篆是古文字,隶书到楷书是今文字。隶书比篆书变化大,已经失去笔意,是古、今文字的分界。隶书在战国时代已有雏形,通行于秦末汉初。汉字从篆书到隶书的演变,叫做隶变。奠定了楷书的基础,提高了书写的效率。这是汉字书写体式演变中的重要转折点。“六书”许慎: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段玉裁说文叙注引戴震说:“指事、象形、形声、会意四者,字之体也;转注、假借二者,字之用也。”(四体二用)形声1、左形右声:江柏论锤; 2、右形左声:鸦

4、刚攻放; 3、上形下声:草字雾景;4、下形上声:婆忘贡架; 5、外形内声:园阁匾衷; 6、内形外声:闻哀风辫。7、形符占一角:颖(禾)、腾(马)、修(彡)、荆(艹)。8、声符占一角:旗(其)、聽(壬),碧(白)、寶(缶)。转注有形转、音转、义转三派。假借假借有三种情况:原来的字表示一个意义,当把它假借表示另一个意义以后,这个字便增加了新的职务。如“令”、“长”、“花”、“会”等;一个字假借表示另一个意义以后,它原来的意义渐渐不用了。如“而”、“之”、“我”、“来”等;假借义取代了原义,给原来的意义另造一字。如“求”“裘”。“其”“箕”。古今字1.同一个词在不同时代用不同的字形来写,就形成古今字

5、,在前者叫“古字”,在后者叫“今字”。例如 “莫”是古字,“暮”是今字。2.古今字形成的原因:汉字除表本义,还表引申和假借义。表词功能扩大后,为区别不同的用法,以原字为基础造出新字,来分担某些义项。原字和新字是为记录同一个词先后用的不同的字,形成了一对古今字。例如“其”本义是畚箕。古书里被借用记录代词和语气词,并成为它的最为常用意义。为了区别,原字增加意符“竹”,造出了专门用承担“畚箕”义项的“箕”,。“其”和“箕”在畚箕意义上形成古今字。3、古今字的意义关系(1)今字承担本义“州”本义是水中陆地,引申表示九州、州郡,于是用今字“洲”表示本义。“队”本义为从高处坠落,后借用表队列义,于是用今字

6、“坠”表示本义。(2)今字承担引申义“取”的本义是获取,引申指取女人做妻。专造“娶”字表示。“娶”承担引申义。“解”的本义是分割,引申为松懈,造“懈”来承担引申义。(3)今字承担假借义“齐”的本义为平,借来记录“齐敬”的“齐”,表示对祖宗的崇敬。后来写作“齋”。“齋”承担的假借义。“辟”本指法制,借来记录“躲避”的“避”。后来造“避”字承担假借义。异体字音义全同而形体不同的字,就是异体字。 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通用,就不是异体字。如:“乌”和“於”原先是同一个字,后分化成两个不同形体。古书中作为鸟名的“乌”和作为介词的“於”分工明确。因此不能算是异体字。寘和置,后代读音相同,放置义相同,置还有

7、其它义项。古音也不同。雕、彫和凋 修和脩2、异体字的形体类别3、(1)结构不同如:泪,从水,从目;涙,从水,戾声。(2)构字部件不同如:睹,从目,者声;覩,从见,者声。溪,从水,奚声;谿,从谷,奚声。以上为变换形符构成异体。綫,从糸,戔声;線,从糸,泉声。粮,从米,良声;糧,从米,量声。以上为变换声符构成异体。迹,从辵,亦声;蹟,从足,责声。村,从木,寸声;邨,从邑,屯声。以上为声符和形符都变的异体字。(3)部件位置不同和咊;群羣;鞍鞌假借字1.如果一个字所记录的词义不是本义或引申义,那么这个字就是假借字。假借字产生的原因是书写者只考虑语音因素而不考虑形体因素造成的。也就是许慎所说的“依声託事

8、”。2.假借字的两类情形(1)本无其字的假借本无其字的假借:某些词原先并没有为它专门造字,人们从现有的文字中选取同音字来记录。例如:表示“没有谁”意思的否定性无定代词,没有为它专造字,借用与之同音的莫来记录它。为了区别,又造了“暮”表日暮。“莫”和“暮”属于古今字的关系。再如借用本义为“燃烧”的“然”来记录表示“如此,这样”意思的指示代词;借用本义为“畚箕”的“其”来记录代词和语气词;借用本义为“呼叫”的“乎”来记录表疑问的句末语气词;借用本义为“捣臼的棒槌”的“午”来记录地支等。(2)本有其字的通假本有其字的通假:某些词原先它造过字,但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使用本字,而是另找一个读音相同或相

9、近的字来代替它。例如:“叛”“畔”;沈亂于酒,畔官離次。“拒”“距”;君子正身以俟,欲來者不距,欲去者不止。“修”“脩”;脩我牆屋,我將反。“早”“蚤”;子盍蚤自貳焉!“伸”“信”;引而信之,欲其直也。信之而直,則取材正也古字、今字说悦大太知智本字、借字其(代词)、午(地支)无亡(没有)没有本字累增字、区别字为本义另造的字叫累增字。 例:益溢(本义:水漫出来)为后起之义另造的字叫区别字。 例:取娶(捕捉、俘获野兽抢妻,此二义有引申关系。先民为“娶妻”义另造了一个“娶”字。)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的四个方面第一,词义的扩大。上面提到的“江”、“河”就属于这种类型。又如“皮”,古代指兽皮,是带毛的,去

10、掉毛的称“肤”左传上讲“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正说明“皮”是带毛的,人的“皮”,古人称“肤”。商君书算地:“衣不暖肤”等,是不能改用“皮”的。现在“皮”的词义范围扩大了,兽皮去了毛的也称“皮鞋”,而人的肤也称皮了,如“植皮”、“皮科”等。第二,词义的缩小。如“亲戚”,在古代这个词的意义比现代要宽,它除了称与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外亲外,还可以指自己家庭中的成员。例如大戴礼记曾子疾病:“亲戚既殁,虽欲孝,谁孝?”意思是说:父母亡故了,即使想尽孝,向谁尽孝呢?国策秦策一第三,词义的转移,即词义由甲范围转移到乙范围例如“坟”本指大的土堆或指河堤。楚辞九章哀郢:“登大坟以远望兮。”这是指高的土堆。诗经周

11、南汝坟:“遵彼汝坟”,汝坟是指汝水的大堤。在远古,人死了埋起来,并不堆土,所以礼记檀弓上说“古者墓而不坟。”后来墓上堆土,就把这种土堆称为“坟”,史记文帝纪说:“不治坟,欲为省。”进一步发展墓上堆土成为惯例,坟也就指坟墓了,说文解字:“坟,墓也。”“坟”、“墓”已是同义词。第四,词义的褒贬色彩不同。如“爪牙”,在先秦指武臣,也泛指辅佐君主的人,是一个带有赞美意味的词。诗经小雅祈父:“祈父,予王之爪牙”,这首诗是歌颂祈父的,作者选用爪牙这个词来指祈父的地位和作用。汉书李广传说;“将军者,国之爪牙。”一直到唐代,“爪牙”仍是一个褒义词。但与此同时,“爪牙”的词义也在变化,它可引申指亲信、党羽,指供

12、人驱使的人。这后一个意义进一步发展,排斥了前面的意义,“爪牙”就变成了一个贬义词。现代汉语词典对“爪牙”的注释是:“爪和牙是猛禽、猛兽的武器,比喻坏人帮凶”,古今比较,词义的褒贬色彩是完全不同的。2.词义基本上无变化,但词义的使用范围有了变化如“济”,在古代它是一个常用词,它的常用义有三个:1、渡河。左传文公三年:“秦伯伐晋,济河焚舟。”2、成功。左传僖公二十二年:“以欲从人则可,以入从欲,鲜(Xian)济。”3、帮助。李白诗:“济人不利己,立俗无嫌猜”(帮助别人并非为自己获得好处,处于世俗之中使人不猜嫌自己)。这三个意义现在都还使用,属词素义,存在于复合词或成语中。成语“同舟共济”,“济”就

13、是渡河的意思。“无济于事”,“济”指成功、成就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指使事情办成。复合词“救济”、“接济”、“济”都是指帮助的意思。济的这些意义都不能单说。词的本义所谓词的本义,是与该词的书写形式相应并有上古文献资料所能证明的最古的意义。我们所说的本义,是指造字时代的词义,而不是汉语发生时代的原始义或最初义。词的引申义指从词的本义或基础义生发出来的各种意义。词义引申是形成一词多义的根本原因。词义引申的方式: (1)直接引申 (2)间接引申词义引申的类型按外在形式分:1.链条式引申从本义出发,沿着同一方向,在不同层次上连续地引申。防:(1)以防(堤坝)止水。(周礼地官稻人) (2)防民之口,甚于

14、防(堵水)川。(3)若敕政责躬, 杜渐防(禁阻)萌,则凶妖销灭,害除福凑矣。(后汉书丁鸿传) (4)是以王者崇本退末,以礼义防(约束)民欲,实菽粟货财。(5)君子言有坛宇,行有防(规范)表。2.辐射式引申以本义为中心,在同一层面上向不同方向直接引申。贱:(1)心忧炭贱(物价低)愿天寒。(白居易卖炭翁)(2)威尊命贱(卑微)。(李华吊古战场文)(3)且相如素贱(地位低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节”的本义是“竹节”。竹节有两个特点,一是截分,把事物截分为若干段;二是节制,这若干段的长短是有一定之规的。根据“截分”的特点,“节”可引申为木节、关节、季节、节拍等义。根据“节制”的特点,“节”可引申为

15、节制、符节、气节、法度等义。例如:(1)不遇盘根错节,何以识利器乎?(后汉书虞诩传)(木节)(2)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庄子养生主)(关节)(3)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列子汤问)(季节)(4)贵在中节。(盐铁论相刺)(节拍)(5)节用而爱人。(论语学而)(节制)(6)杖汉节牧羊。(汉书苏武传)(符节)(7)时穷节乃见。(文天祥正气歌)(气节)(8)礼不逾节。(礼记曲礼)(法度)3.综合式引申很多情况下,词义引申是链条式和辐射式两种类型交织并存。按内在联系分:(1)时空引申“处”,有“时”义,杜甫述怀诗:“沉思欢会处,恐作穷独叟。”刘长卿江州留别薛六柳八二员外诗:“江海相逢少,东南别处长。

16、”元稹鄂州寓馆严涧宅诗:“何时最是思君处,月落斜窗满寺钟。”柳永雨霖铃词:“方留恋处,兰舟催发。”诸“处”皆当作“时”节。“处”之为“时”,应是空间朝时间方向引申的结果。散文中也有例:玄怪录卷三:“每至春风动处,秋月明时,众乐声悲,征鸿韵咽。”敦煌变文集前汉刘家太子传:“当此之时处,有东方朔在于殿前过见。”“时处”连文,处亦时也。(2)性状引申由事物、行为的性质、特点而引申出新的意义叫性状引申。例如:“踌躇”,本犹豫不决之义。而“思考问题”时也常常犹豫,故“踌躇”引伸有“思量”义。韩愈符读书城南:“思义有相夺,作诗劝踌躇。”鲁斋郎三折:“他两个眉来眼去,不由我暗暗踌躇。”伍员吹箫二折:“仔细踌

17、躇,俺父兄多身故,他又把咱家一命图。”斗鹌鹑流水高山:“自踌躇,将几般儿烦恼收拾聚。”皆其例。(3)实虚引申指由实词用法朝虚词用法的引申。如近代汉语产生了一批新的虚词,这些虚词大多由实词虚化而来。例如:“在”,本是“存在”的意思。由于可置于句末,逐渐虚化为语气助词,义同现代的“呢”。唐国史补卷中:“德宗晚年绝嗜欲,尤工诗句,臣下莫可及。每御制奉和,退而笑口:排公在。”朱子语类卷二:“海水无边,那边只是气蓄得在。”卷九:“人多以私见自去穷理,只是你自家所见,去圣贤之心尚远在。”五灯会元卷三:“大德正闹在,且去,别时来。”(4)文化引申文化引申是词义因民族文化的影响而产生的引申。不同的民族有着各自

18、特殊的文化,诸如礼仪、风俗、典章制度、生活习惯、观念意识等。这些特殊的民族文化势必渗透到语言之中,并且影响着词义的发展变化,文化引申便由此而产生。例如:“昏”的本义是“日暮”。说文:“昏,日冥也。”又有“结婚”义。从理性思维的角度来看,“日暮”与“结婚”可谓风马牛不相及;然而从民族文化的角度来考察,这二者之间却有着密切的联系。说文:“婚,妇家也。礼娶妇以昏时。妇人,阴也,故曰婚。”按,“婚”本作“昏”,后写作“婚”。娶妇为什么要以昏时呢?原来这是中国母系社会瓦解之后抢婚制度的遗踪。刘师培古政原始论说:“其礼行必以昏时者,则以上古时用火之术尚未发明,劫妇必以昏时,所以乘妇家之不备,且使之不复辨其

19、为谁所何耳。”(5)因果引申即甲义是导致乙义产生的原因,乙义的产生是甲义延展的必然结果。例如:“虚”的本义是“大丘”。说文:“虚,大丘也。昆仑丘谓之昆仑虚。”诗鄘风定之方中:“升彼虚矣,以望楚矣。”“引申为“空虚”。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大则空虚,故引申为空虚。”如商君书去强:“仓府两虚,国弱。”(6)动静引申即表示静态的甲义往往可以引申出表示动态的乙义。反之亦然。例如:“田”的本义是“打措”。如诗郑风叔于田:“叔于田,巷无居人。”毛亨传:“田,取禽也。”这个意义后来写作“畋”。广韵:“畋,取禽兽也。”这是表动态。渔猎时代主要生产是田猎,农业时代主要生产是种田,所以种田也叫做“田”。说文:“田,

20、陈也,树谷曰田。”如诗齐风甫田:“无田甫田”。这个意义后来写作“佃”。如汉书韩安国传:“即上言方佃作时。”颜师古注:“佃,治田也。”种田之处也叫做“田”。释名释地:“已耕者曰田。”如国语周语下:“田畴荒芜。”“田”作“田地”讲时是表示静态。有时比较难区分是动态义引申出静态义,还是静态义引申出动态义。如上文所举“田”,是否先有“耕种”义然后有“田地”义?即是否由动态义引申出静态义?如果认为先有“田地”义然后有“耕种”义,则是由静态义引申出动态义。(7)正反引申即具有矛盾关系或对立关系的两个意义之间构成的引申。例如:“迎接”与“拒绝;抗拒”为两种对立关系的行为,它们不仅成为“逆”的两个义位,并且这

21、两个义位之间有着引申关系。“逆”的本义是“迎接”,杨雄方言卷一:“逆,迎也。自关而东曰逆,自关而西或曰迎。”迎接者与被迎接者行走的方向正好相反,因此“逆”引申出“反;倒着”义,如孟子滕文公下:“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若与某人相反则必不顺从某人,因此“逆”又引申出“不顺从”义,顾野王玉篇:“逆,不从也。”如诗颂泮水:“既克淮夷,孔淑不逆。”朱熹注:“逆,违命也。”对人不顺从则可能导致行动上的“拒绝”或军事上的“抗拒”,如战国策齐策;“故专兵一志以逆秦。”高诱注:“逆,谓拒之。”现把这几个意义的发展线索归纳如下:逆:迎接反;倒着不顺从拒绝;抗拒“逆”的“拒绝;抗拒”义是由本义“迎接”间接

22、引申出来的。单音词单音词指只有一个音节的词。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一般来说,古书中一个字就是一个单音词。现代汉语中复音词为主,而复音词中双音节词居多。由单音词占多数逐步发展为以复音词(主要是双音词)为主,这是汉语词汇总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左传僖公三十年:“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一个国家)要越过另一个国家,在遥远的土地上开辟自己的边邑,您会懂得这是很难办到的。您何必灭掉郑国来扩大邻国的疆域呢?邻国的实力增强了,就等于贵国的势力削弱了。”古代汉语单音词的特点(1)多义性古代一个单音词往往兼有好几个义项。如“贰”,其常见义项有“副的、匹敌、辅佐、重复、不专一

23、、两属、变异、二的大写”等,其中多数义项现代汉语里都不用了。又如“兵”在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中指兵器,在战国策赵策“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中指军队,在左传隐公四年“夫兵,犹火也”中指战争。在阅读古文时,这些词需要根据它在句中的作用和地位来确定它的意义。古代一个单音词往往兼有好几个义项。如“贰”,其常见义项有“副的、匹敌、辅佐、重复、不专一、两属、变异、二的大写”等,其中多数义项现代汉语里都不用了。(2)灵活性(3)能产性单音词义项多,每一个义项都有可能与其他相关的单音词组成复音词,故其构词能力显得很强。如“中”,其义项多达数十个,常见者如“中等、中间、里面”等,仅由这几个义项与其他单

24、音词构成的复音词就有数十个之多,如中人、中品、中才、中士、中足、中女、中户、中正、中古、中庸等等。二、复音词复音词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音节的词。(一)复音的单纯词1.叠音词叠音词是重叠两个相同音节而成的双音词。主要功能是摹拟声音,描绘状貌。如:(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周南关雎)(2)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兵车行)(3)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周南桃夭)2.联绵词联绵词是由两个不同音节连缀在一起,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共同表示一个意义的词。联绵词的特点:(1)不可分割。联绵词不能拆开来解释,不能按照书写它的单字的意义理解。(2)写法不固定。根据联绵词两个音节在语音形式上的联

25、系,可以有四种形式:1.双声联绵词双声:两个字的声母相同或相近。如:仿佛、流离、蜘蛛、玲珑。2.叠韵联绵词叠韵:两个字的韵相同或相近。 如:蹉跎、仓皇、窈窕、逍遥。3.双声兼叠韵联绵词如:辗转、缤纷(缤,帮母,真部;纷,並母,文部。)4.非双声叠韵联绵词如:扶摇、狼藉。叠音词和联绵词都是单纯词,只有一个语素,必须以整体来理解。(二)复合词(包括复合式与附加式两大类)(1)陈述式。前一词根表示被陈述的事物,后一词根是陈述前一词根的。例如:霜降、地震、日食、口吃、民主。(2)修饰式。前一词根修饰、限制后一词根,以后一词根的意义为主。例如:中国、百姓、天子、国君、兵法。(3)支配式。前一词根表示动作

26、、行为,后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所支配的对象。例如:拾遗、摄政、执事、败绩、知府。(4)补充式。后一词根补充说明前一词根,以前一词根的意义为主。例如:束缚、匡正、平定、扰乱、击破。(5)并列式。由两个意义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的词根并列组合而成。具体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同义复词,如焚烧、问遗、逃亡、珍宝、技巧、疾病、断绝、罪过、声音、膏腴之类。这类合成词,两个词根的意义相同或相近,可以互相说明。例如“技,巧也”,“巧,技也”。(1)而率偏师,以修封疆。(左传成公三年)(2)不忘恭敬,民之主也。(左传宣公二年)(3)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4)齐王闻之,君臣恐惧。(战国策齐策)

27、(5)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李斯谏逐客书)(6)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司马迁报任安书)(7)若仆大质已亏缺矣。(司马迁报任安书)(8)意甚愠怒。(史记李将军列传)(9)数通使相窥观。(汉书苏武传)(10)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诸葛亮出师表)二类是偏义复词。所谓偏义复词,是说一个复合词由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语素构成,但整个复合词的意思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另一个语素只是作为陪衬。例如“国家”偏指“国”,而“家”不表义。(1)休祲: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唐且不辱使命)“休”是吉兆,“祲”是凶兆,偏用“祲”义。(2)异同: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

28、表)异同,偏用“异”,而“同”陪衬。(3)寒暑:无羽毛以御寒暑。(列子杨朱)“寒暑”指寒冷,偏用“寒”义。以上是由相反语素构成。(4)车马:大夫不得造车马。(礼记玉藻)(5)耳目:快耳目者,真秦声也。(李斯谏逐客书)以上由相关语素构成。(6)润之以风雨。(易系辞)(7)大夫不得造车马。(礼记玉藻篇)(8)孰云察余之善恶。(楚辞离骚)(9)昔文襄之霸也,其务不烦诸侯,令诸侯三岁而聘。(左传襄公三年)(10)郑,伯男也。(左传昭公十三年)(11)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离娄下)(12)多人,不能无生得失。(史记刺客列传)(13)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14)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29、,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15)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白头吟)三类是变义复词。如口舌、方圆、骨肉、眉目、尺寸、风浪、笔墨、反正、矛盾、始终之类。这类合成词是由两个具体意义不同而义类相同的词根组成。两个词根结合之后产生新的意义,而不是两个词根意义的简单相加。“骨”与“肉”的具体意义不同,但都是人体的一部分,属于同一义类,组合成新词“骨肉”之后,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战国策赵策:“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寻”与“常”的具体意义不同,八尺为“寻”,倍寻为“常”,但它们都是古代的长度单位,属于同一义类,结合成新词“寻常”之后,就产生了“平常”义。如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

30、燕,飞入寻常百姓家。”(1)今楚王春秋高矣,而君之封地不可不早定也。(战国策楚策)(2)韩,天下之咽喉。(战国策秦策)(3)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4)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5)上思股肱之美,乃图画其人于麒麟阁。(汉书苏武传)(6)然而自古文人,多陷轻薄。(颜氏家训文章)(7)尤善丹青,图写特妙。(晋书顾恺之传)(8)丹青著明誓,永世不相忘。(阮籍咏怀诗)(9)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气歌)连用的单音词与复音词的辨析连用的单音词与复音词的辨析,是指当两个音节连用时,这两个音节是两个单音词还是一个复合双音词。(一)要注意分辨两个连用的音节是两个单

31、音词还是一个双音词,不要把两个单音词误认为是一个双音词。(二)要注意分辨两个连用的音节什么情况下是两个单音词,什么情况下是一个双音词。(1)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战国策齐策)(2)于是相如前进缶。(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3)即使吏卒共抱大巫妪投之河中。(褚少孙西门约诒邺)第一,可以从语音停顿的有无来区分。古代汉语里两个连用在一起的单音词之间有时可有短暂的语音停顿。第二,可以根据是否组合成为结构体来区分。结构体是指词与词之间按照一定关系组合起来的语言片断,通常叫句法结构。结构体包括若干结构成分和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古代汉语里两个连用在一起的单音词有时可以组合成一个结构体。第三,可以根据结构成

32、分和词的类属来区分。古代汉语两个连用在一起的单音词或是“实词+实词”,或是“实词+虚词”,或是“虚词+实词”,或是“虚词+虚词”。第四节 同源词(一)同源词是指一种语言内部由源词及其孳生词、或同一来源的若干个孳生词构成的语类聚,这类词有源流相因或同出一源的族属关系,因而声音和意义多相同相近或相关。例如:水缺为决,玉缺为玦,器缺为缺,门缺为阙。“决”、“玦”、“缺”、“阙”几个词都以“残缺”这一词义特点为中心,它们皆属月部,为叠韵,其中“决”、“玦”属见纽,“缺”、“阙”属溪纽,见溪为旁纽。由此可见它们是一组同源词。同源词包含三个基本要素:第一,声音相同相近。以先秦古音为依据 。所谓“音同音近”

33、,是指同源词的韵部、母都相同或相近。如果只有韵部相同,而声母相差很远,如“共”与“同”,或者只有声母相同,而韵部相差很远,如“当”与“对”,就只能是同义词,而不能认为是同源词。第二,词义相同、相关或相反相对。1、词义相同:实同一词;同义词2、相关:如:(1)凡藉物成事,所藉之物就是工具。例如:右,右手;佑,用右手帮助人。(2)对象。例如:鱼,鱼类;渔,捕鱼。(3)性质,作用。例如:卑,卑贱;婢,卑贱的妇女。(4)共性。例如:崖,山边;涯,水边。(5)特指。例如:献,进献;享,以祭品进献给神。(6)行为者,受事者。例如:沽,买卖;贾,买卖人。(7)抽象。例如:寤,睡醒;悟,觉醒。(8)因果。例如

34、:知,知识;智,多知。(9)现象。例如:伏,趴倒;服,降服。(10)原料。例如:屋,用帷幄做成的住所;帷,帷幄。(11)比喻,委婉语。例如:趾,脚;址,地基,墙角。(12)形似。例如:井,水井;阱,陷阱。(13)数目。例如:四,数目;驷,一乘为驷,四马的集体。(14)色彩。例如:皓,白;缟,白缯。(15)使动。例如:入,进入;纳,使入。3、相反或相对“美恶同辞”尔雅释诂:“治、肆、古,故也。肆、故,今也。”郭璞注:“肆既为故,又为今,今亦为故,故亦为今。此义相反而兼通者。”又:“徂、在,存也。”郭璞注:“以徂为存,犹以乱为治,以曩为曏,以故为今,此皆诂训义有反覆旁通,美恶不嫌同名。”(二)同源词产生的原因汉语同源词的产生,缘于汉语(特别是上古汉语)语词的同源分化和孳衍。同源分化是指由于语言的演变而造成的语词分化,即一个词发生音变而产生出另一个意义相同相近的新词。同源孳衍是指由于词义的变化或者说某个语音形式所指称的实体发生转移而造成读音相同或相近的新词。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