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第一卷)袁行霈(共7页).docx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4229644 上传时间:2022-05-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文学史(第一卷)袁行霈(共7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国文学史(第一卷)袁行霈(共7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文学史(第一卷)袁行霈(共7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学史(第一卷)袁行霈(共7页).docx(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1.神话2.诗经的传统影响3.春秋与左传比较4.国语:防民之口,甚于防川5.战国策写作特色6. 汉乐府7.孔雀东南飞8.汉赋1.神话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它是原始文学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后世文学艺术的重要土壤和资源。2.诗经传统影响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诗歌的优良传统,中国诗歌艺术的民族特色由此肇端而形成。一、现实主义精神与传统诗经立足于社会现实生活,没有虚妄与怪诞,极少超自然的神话,描述的祭祀、宴饮、农事是周代社会经济

2、和礼乐文化的产物,对时政世风、战争徭役、婚姻爱情的叙写,展现的是周代政治状况、社会生活、风俗民情,这一“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精神传统为后世所代代继承和发扬。二、抒情诗传统从诗经开始,抒情诗成为诗歌的主要形式之一。三、风雅与文学革新诗经中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为所继承和发扬,被后人概括为“风雅”精神23 。四、赋比兴的垂范诗经的“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在古代诗歌创作中一直被继承和发展着,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诗经的诞生(包括产生、采集与编成),首先在诗歌体裁形式上创立了中国诗歌史上的新体式四言体。诗经不仅创立了中国诗歌史上第一个有形的历史阶段

3、四言诗,且这种体式影响波及了后世各代的诗歌创作:一,后代的五、七言诗,尤其五言诗,是在它基础上的突破与扩展;二,即便在五、七言时代,也还有作者创作了不少四言诗,沿袭了诗经形式。从诗歌的节奏韵律上说,诗经也为后世诗歌创了先例,尤其在诗歌的押韵形式与韵部等方面,为后世诗歌提供了范式与典型,这在诗歌创作史上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更重要的是,诗经在创作上首开了写真的艺术风格以其朴素、真切、生动的语言,逼真地刻画和表现了事物、人物及社会的特征,艺术地再现了社会的本质,为后世文学创作(尤其诗歌创作)提供了艺术写真的楷模与借鉴范式。具体地说,诗经为当时和后世活画了一卷社会与历史图画,真实地反映了上古时代社会的

4、面貌,讴歌了上古时代人民的勤劳、勇敢,鞭挞了统治阶级的卑劣、无耻,为后世留下了立体的、具象的历史画卷,是一部丰富生动的上古时代百科全书。3.春秋与左传比较二者都是鲁国的编年史。左传是为传述春秋而作,即用历史事实来解释春秋。比较:记言春秋记事简略,长的不过四十多字,短的仅有一字。因此,记事虽简而有法,却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叙事散文。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增加了大量的历史事实和传说,叙述了丰富多彩的历史事实,描写了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把春秋中的简短记事,发展成为完整的叙事散文。叙事春秋使用“春秋笔法”,以一字寓褒贬,在谨严的措辞中表现出作者的爱憎。比如杀有罪为“诛”,杀无罪为“杀”,下杀上曰“弑”等。

5、这种在史著中灌注强烈感情色彩的做法为后代史传文学所继承。左传发展了“春秋笔法”,不再以事件的简略排比或个别字的褒贬来体现作者的思想倾向,而主要是通过对事件过程的生动叙述,人物言行举止的展开描写,来体现其道德评价。4.国语: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出自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指阻止人民进行批评的危害,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还要严重。指不让人民说话,必有大害。厉王是周朝的第十代国王,当政时国力已出现衰象。这时候,外族入侵、诸侯作乱、贡赋减少,王朝的国库空虚。偏偏新登基的周厉王又奢侈荒淫,走上桀、纣的路子,使周王室的财政很快出现了

6、危机。周厉王为了决定增加赋税,维持过那种花天酒地的生活。要该收的税都收了,怎样再立名目设立新税呢?什么名目来征税呢?他想不出来,该收的税都收了。这时,手下一个叫的大臣给厉王出了一个点子,让他对一些重要物产征收专利税。不论是王公大臣还是平民百姓,只要他们采药、砍柴,捕鱼虾、射鸟兽,都必须纳税;甚至喝水、走路也得缴纳钱物。这个办法,遭到老百姓的强烈反对,就连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吏也觉得很不妥当。很多大臣也纷纷向避忠言。其中有个叫芮良夫的大夫劝告厉王不要实行专利。他说:专利,会触犯大多数人的利益,是很伤人心的做法。可是厉王根本听不进去,他一味宠信荣夷公,让他来免责实行专利。实行专利后。百姓的生活更是雪上

7、加霜,顿时民怨沸腾,在当时就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适彼乐土。硕鼠意思是说:大老鼠啊大老鼠,不要再吃我的黍(指粮食)。多年来我纵惯着你,而你却对我们毫不照顾。我们发誓要离开你,到那欢乐的乐园去。百姓们对周厉王的强烈不满情绪溢于言表。老百姓们对周厉王充满了怨恨情绪,都纷纷咒骂他。大臣召公虎看到形势危急,就劝告周厉王说:王上,百姓们实在受不了了,专利法再不废除,难得不发生动乱!可厉王根本听不进去。他让卫国的巫师去监视老百姓,如果发现有人谈论专利,咒骂厉王,就抓来杀头。从此,人们虽然牢骚满腹只好往肚子里咽,谁也不敢再说出来了。熟人在路上遇到也不敢交谈,只是以目示

8、意。成语由此而来。整个镐京,顿时变得,毫无生气。却以为自己的残暴统治产生了效果,沾沾自喜对召公虎说:你看,还有谁在说什么吗?召公虎听了,对厉王说:百姓们的嘴虽被勉强堵住,但使他们的抱怨变成怨气了。正如把水堵住,一旦决口,伤人更多;而应采用疏通河道的治水方法,治民也是这个道理,应该广开言路。如今大王以严刑苛法,堵塞言路,不是很危险吗?厉王对召公的话,反而更加残酷地实行残暴的统治。有压迫就有反抗,国人实在忍受不下去了!国都里的小贵族、手工业者聚集起来,冲向王宫,去找厉王算账。起初厉王还想把压下去,可调来的军队中的兵士原来全是平民出身,他们见国人造反,很多人也参加进去了。周厉王眼看大势已去,只好带了

9、一些随从,偷偷溜出了王宫。厉王临走前把太子托付给了,然后就逃奔到了今山西。5.战国策写作特色(1)人物刻画生动例如苏秦的故事,生动的刻画了一个长于论辩、追逐名利的策士,逼真描绘一群势力庸俗的小人。苏秦游说秦国失败后像乞丐样回到家中,而妻不下织,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后来,他发奋图强,六国封相,路过家门时,父母闻之,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嫂蛇行匍匐。前后两个场面的鲜明对照,充分揭露一切以功名利禄为依归的炎凉世态,暴露了封建伦理道德的虚伪性。而苏秦的读书欲睡也是为了高官厚禄,客观上揭露处于统治阶级中下层的策士的丑态。(2)语言文章以“孰美”的问答开篇,继写邹忌暮寝自思,寻找妻、妾、客人赞美自己的

10、因为,并因小悟大,将生活小事与国大事有机地联系起来。由自己的“敝”,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婉讽“王之敝甚”,充分显示了邹忌巧妙的讽谏艺术与娴熟的从政谋略。邹忌正是以自身的生活体悟,委婉地劝谏齐威王广开言路,改革弊政,整顿吏治,从而收到很好的效果。这篇文章在叙事进程中对语言和句式的安排也很见匠心。有的叙述,对话有重复有排比,有的变化就大一些,邹忌与妻、妾、客的三问三答,有详有略,有重复处,也有小小变化处。总而言之,变中有不变,不变中又小有变化。一味求变,变得无头绪可循,不合乎我们写文章的民族传统;但如果自始至终毫无变化,也会令人乏味。而此篇则恰到好处,既有变化,又令人有轨迹可循。文章的技巧,就是靠这种

11、地方的斟酌推敲。6. 汉乐府一、分类:(1)郊庙歌辞:主要是贵族文人为祭祀而作的乐歌,华丽典雅,没有什么思想内容。如安世房中歌十七章(楚音)、郊祀歌十九章等。音乐主要采用秦国音乐和楚国音乐。(2)鼓吹曲辞:又叫短箫铙歌,是汉初从北方民族传入的北狄乐。歌辞是后来补写的,内容庞杂。主要是民间创作。(3)相和歌辞:音乐是各地采来的俗乐,歌辞也多是“街陌谣讴”。其中有许多优秀作品,是汉乐府中的精华。(4)杂曲歌辞:其中乐调多不知所起。因无可归类,就自成一类。里面有一部分优秀民歌。二、思想内容(一)对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反抗(二)对战争和徭役的揭露(三)对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抗议三、艺术成就(一)通过人

12、物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人物性格(二)语言的朴素自然而带感情(三)形式的自由和多样(四)浪漫主义的色彩7.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也是发展史上的高峰之作,后人盛称它与北朝的为“”。孔雀东南飞的重大思想价值在于:它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早期,就形象地用刘兰芝、焦仲卿两人殉情而死的家庭悲剧,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热情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夫妇忠于爱情、反抗压迫的叛逆精神,直接寄托了人民群众对爱情的热烈向往。艺术成就:孔雀东南飞在艺术上标志着中国古代叙事诗已臻成熟,其主要表现有三:一、成功地塑造了刘兰芝、焦仲卿等艺术形象。二、利用环境或景物描写作衬托、渲染。三、语言通俗化、个性化,

13、明白如话而又神情毕肖。四、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结合。8.汉赋汉赋是在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它的特点是韵散结合,专事。的形式上看,在于“”;从赋的内容上说,侧重“体物写志”。汉赋的可分为5类:一是渲染宫殿城市;二是描写帝王游猎;三是叙述旅行经历;四是抒发不遇之情;五是杂谈禽兽草木。而以前二者为汉赋之代表。赋是汉代最流行的文体。类别:汉赋分为骚体赋、汉大赋、抒情小赋。骚体赋代表作为的、,它直接受和的影响,保留着加“兮”的传统,其语言是四言和散句的结合,表现手法为抒情言志。汉大赋又叫散体大赋,规模巨大,结构恢宏,气势磅礴,语汇华丽,往往是成千上万言的长篇巨制。西汉时的、,东汉时的、等,都是大赋的行家。

14、抒情小赋扬弃了汉大赋篇幅冗长、辞藻堆砌、缺乏情感的缺陷,在保留汉大赋基本文采的基础上,创造出篇幅较小、文采清丽、讥讽时事、抒情咏物的短篇小赋,、等都是抒情小赋的高手。代表作家在汉初(西汉)主要有贾谊、枚乘。贾谊代表作有鵩鸟赋吊屈原赋。贾谊继承了屈原骚体赋风格。他的吊屈原赋即是拿屈原的遭遇来比自己。鵩鸟赋抒发了他怀才不遇的不平情绪和不妥协精神。他的赋趋向散体化,大量使用了四字句,体现出楚辞向新体赋过渡的痕迹。汉初赋家,除贾谊外,数枚乘最重要,七发是他的代表作。七发借楚太子和吴客的问答构成八段文字,在艺术上善用形象比较,铺张特色鲜明。七发标志着汉赋的正式形成。后代许多作者模仿七发形式,在赋中形成一

15、种主客问答形式的文体,称“七体”。汉武帝和汉成帝时代,是汉赋的全盛时期,代表作家有司马相如、扬雄等。司马相如代表作有子虚赋上林赋长门赋美人赋大人赋等。子虚赋上林赋堆积了许多名词和形容词,很少变化。但有些句子着重在描绘,读起来也浑朴自然。扬雄代表作有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河东赋等。东汉末年,赋逐渐衰落,有代表性的作品是班固的两都赋和张衡的二京赋归田赋。归田赋是一篇抒情小赋,一扫汉赋载道,模仿、颂谀旧习,创造出一种淡泊、浪漫、清新的风格,表现了作者在朝政日下的情况下归隐田园的乐趣,对魏晋时期抒情赋的产生有重要影响。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四人作品汉四大家-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四人的作品,标志着汉大的内容、风格的成熟。其典型的代表作品: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长门赋、美人赋、哀秦二世赋。扬雄四赋:河东赋、羽猎赋、甘泉赋、长杨赋。班固:有东都赋、西都赋闻名天下。张衡:散体大赋以西京赋、东京赋最为有名。还有思玄赋和归田赋。 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