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中的花鸟意象例谈(共7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4170998 上传时间:2022-05-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诗中的花鸟意象例谈(共7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国古诗中的花鸟意象例谈(共7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诗中的花鸟意象例谈(共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诗中的花鸟意象例谈(共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中国古诗中的花鸟意象例谈内容提要: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意象的营构是中国古典诗词创作的焦点,也是我们学习古典诗词的重点。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读者只有在领悟意象寓意的过程中,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领会诗歌的主旨,进入诗歌的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感。而我国古诗文中的意象繁多,花鸟是其中之一,本文以荷花、梅花、杜鹃、杨柳、进行了分析。关键词:意象 荷花 梅花 杜鹃 杨柳 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意象是古诗文的作者用来传达精神情感完成审美创造的核心

2、载体,尤其是对诗人来说,在强调抒发情感的同时将自己的情感凝聚于客体的物象之中,形成物我同一的整体。诗的创造力、想像力,诗的一切生命力,就在意象的塑造上。要准确的把握古诗文的内蕴精髓,就必须走进古诗文的审美意象。审美意象是被赋予特殊含义的特殊符号,如松柏与坚贞、猿鸣与乡愁,流水与时光,春草与离人,杨柳与惜别,以及大雁隐喻远方亲人的音信等。中国传统古诗文中的审美意象,便成了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的“情感符号”,这些特殊的符号不仅记录着一个民族的情感,同时也记录着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传承的印迹。本文就以花木类意向为例进行分析。一、荷花“荷花”又称为 “芙蓉”、“莲”。“荷”给人的印象往往是极端庄,

3、极高洁的,容易让人想起“出水芙蓉”、“芙蓉仙子”般的绝代佳人。 而荷花作为意象,被文人雅士运用于诗歌中,则大体可分为三大类象征义:取“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品质,托物言志,寄寓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取荷美好形象营造一种雅致的景象,或宁静或欢愉;取败荷的形象营造一种衰败意境,或对逝去光阴叹惋,或对生活环境破败惋惜。 (一)高洁之志的象征先来看周敦颐的爱莲说中的句子,“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作者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写出了莲的生长环境,突出莲的生性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以“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4、的外在形象,突出了莲的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以“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来突出了莲的风度气质敬意而不敢辱。 再如陆龟蒙的白莲,他写:“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瑞合在瑶池。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堕时。”诗中就推崇她的品格像瑶池仙子,与一般凡花俗卉不同。即使很少人赏识它,任她自开自落,然而白莲其实是很美的,她那纯洁之色,她那婷婷之态,她那“出污泥而不染”的品格,只要有晓月清风作伴,又何损于她的美丽呢?文人骚客好咏莲,贺铸的踏莎行则借莲感叹自己的际遇“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莲长于偏僻柳塘,无人知道,无蜂蝶采摘,它的“芳”就在于孤芳自赏,自嗟自叹,所谓“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5、“当年不肯嫁东风”,莲花高洁,不肯嫁春风,实是贺铸不肯阿谀权贵的写照。最后莲之“无端却被秋风误”,与贺之不为世所容,郁郁终生也是吻合的。(二)清新、恬静、美丽的意境“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这是汉代乐府民歌中的一首极为清新优美的小诗。在这首小诗中,“莲”既指实物花卉莲花,又是爱怜的“怜”谐音,以鱼戏莲叶隐喻男女之间的爱情,极其生动形象。在秀美的江南水乡的大背景中,采莲的男女主人公摇着小舟,自由地歌唱着纯洁美丽的爱情,该是一幅多么清新的图画!王维的山居秋暝的精妙所在也许就是那句“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喧声、莲动、舟行,让人以为他是在

6、为热闹作铺排,而恰恰相反,诗人妙笔生花,借“动”显“静”,着力表现幽静的意趣。正如“蝉噪林愈静”,写动态是为了更好的烘托静。这句诗中“莲”被动态化,不仅不与幽静基调抵触,还生发出摇曳生姿的美丽。杨万里的昭君怨咏荷上雨“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蓬声,梦初惊。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珍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泻清波。”从整体上创造了这样一番景象:梦的氤氲带来的是泛舟西湖,荷满莲香,烟雨交加的如诗如画的仙境,觉醒后池荷跳雨,清波涟涟,美不胜收。此情此景与柳永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又该是别有一番滋味吧!看来同样是写荷之美,不同的作者的切入点,便构造出芙蓉不同神韵。(三)残荷衰败的凄凉景象薛昭蕴的浣溪

7、沙中写道“倾国倾城恨有馀,几多红泪泣姑苏,倚风凝睇雪肌肤。吴主山河空落日,越王宫殿半平芜,藕花菱蔓满重湖”。词中透露着悲凉,伤感.此词用典不多,其实不难理解。倾国倾城恨有余,吴主山河空落日是讲吴王夫差为西施美色所惑最终忘国丧命. 上片的姑苏和平芜对用,则点出时光变换,韶华易逝.肌肤与重湖则暗示着美人与美人的归宿。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则诉尽了离愁别绪、相思之苦。这与姚燧普天乐“芙蓉谢,冷雨清灯读书舍,待离别怎忍离别?”有相同怀念之情和凄美意境。败荷给人带来视觉上的颓废,没有美的感受,但是它若与作者心境结合,便是一种凄美,一种令人悸动的美。孟郊怨诗中的那句“看取芙蓉花,今年为谁死!”,看

8、得让人触目伤怀,撼人心魄!是啊,闺中怨妇的情思与被抛弃的痛苦尽在一看芙蓉中!“试妾与君泪,两处滴池水”,芙蓉般的妙龄却要做垂死残荷,那满池荷花大概是用泪水浇注的吧!以上为芙蓉在古代诗歌中三大意象义,无论是咏荷之美好,还是叹荷之颓败,或是赞莲之高洁,荷花作为一种典型意象已不再是单纯的景物,而是一种感情的象征。鉴赏诗歌时,看到荷花,就看到了作者的感情世界。二、梅花梅花常用来比喻凌寒傲雪、坚贞顽强、不屈不挠的品格。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你看他写的梅花,洁白如雪,长在墙角但毫不自卑,远远地散发着清香。诗人通过以梅花不畏严寒的高

9、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这首小诗意味深远,而语句又十分朴素自然,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作者以梅花自喻,借梅花孤高正直、操节自守、矢志不渝的高尚品质,抒发自己请缨无路、壮志难酬的苦闷和炽热的爱国情感,其实也正是作者一生标格孤高,绝不与争宠邀媚、阿谀奉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不渝的铮铮傲骨的真实写照,故历来为后人称颂。上片写梅花的遭遇:它植根的地方,是荒凉的驿亭外面,断桥旁边。驿亭是古代传递公文的人在行旅中途

10、歇息的处所。加上黄昏时候的风风雨雨,这环境被渲染得多么冷落凄凉!写梅花的遭遇,也是作者自写被排挤的政治遭遇。下片写梅花的品格:一任百花嫉妒,却无意与它们争春斗艳;即使凋零飘落,化为尘泥,依旧保持着清香。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梅花,开放在万花凋零的严寒季节,她傲冰斗雪既有清肌玉骨的仙姿,又能先于众花报春,寒气愈重,其清香愈加芬芳。因此古人常把她作为坚强品格和高贵气节的象征。 “画梅须具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人们是这样称赞王冕的。现实中的王冕与他笔下的梅花一样,坚贞不屈、孤芳自赏。因而墨梅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他

11、所画的梅花的风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鲜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三、杨柳我国古典诗词曲中,杨柳是也是最常见的意象之一,也是最优美动人、缠绵多情的一个意象。 (一)借杨柳抒写惜别深情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写道:“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人一起笔,就渲染了一个明朗清新而又令人心情润泽舒畅的送别环境。一场小雨,一洗往日尘土飞扬的浑浊,道路也润泽如酥,“客舍”更青了,“柳色”更绿了,惜别之情更浓了。简短几个字,清晰地点出了送别的时间清晨,送别的地点渭城,送别的环境“客舍青青柳色新”。仿佛就是天从人愿,特意为远行的朋友营造

12、了一个湿润洁净清爽的早晨,为后面写送别场面巧设了一个大的背景。因为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所谓“载酒送春别,折柳系离情”。这一习俗到唐代尤盛。当时长安人多到灞桥折柳送别。据三辅黄图载:“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到此桥,折柳赠别。”这是折柳与赠别有密切联系的最早记载。“高拂危楼低拂尘,灞桥攀折一何频。思量却是无情树,不解迎人只送人。”(裴说柳)“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陆游秋波媚)“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无名氏送别) 古曲中有折杨柳的送别曲子,例如,汉乐府横吹曲中就有折杨柳曲。北朝民歌折杨柳歌辞有“上马不提鞭,反折杨柳枝”的句子;唐朝

13、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孤城一片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其中的“杨柳”指的就是折杨柳曲。李白的春夜洛阳城闻笛)更妙:“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闻笛声而激起乡愁,触动离忧,何也?皆因此笛吹奏的是折杨柳曲! “柳”与“留”谐音,折柳送行,含有殷殷挽留之意,表达眷眷难舍之情。“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秦观江城子) (二)借杨柳歌咏美好春光杨柳生长于春,茂密于夏,枝叶葳蕤,生机蓬勃,所以古人常借咏柳来赞美春光歌咏大自然。例如,“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陶渊明归

14、园田居)“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初春小雨) “春风杨柳欲青青,烟淡雨初晴。”(晏殊诉衷情)“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晏殊破阵子)“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玉楼春)“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春光明媚,美景如画,令人流连忘返。借杨柳歌咏美好春光,最负盛名的当数唐朝诗人贺知章的那首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运用比喻、拟人手法,不但表现了柳叶的精致之美,歌颂了春天的盎然生机,而且唤起了读者的联想,给人留下了极为广阔的想像空间,堪称咏柳的千古绝唱。 (三

15、)借杨柳表达惜春伤春之情例如,“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而今往事难重省,归梦绕秦楼。相思只在,丁香枝头,豆蔻梢头。”再如,“参差烟柳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枯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 (柳永少年游)把伤春、惜别和相思之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四)借杨柳描写女子和爱情 从审美的角度讲,杨柳随风披拂,娇羞依人,千般姿态,万种风情,极具女性的阴柔美,因而古人常用杨柳来形容女子的身姿容颜。“芙蓉如面柳如眉”(白居易长恨歌),“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白居易不能忘情吟)以“柳眉”、“柳腰”状女人俏丽之姿、优雅之态,如在目前。 杨柳给人的审美愉悦还体现在对爱情的描

16、写上。“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多美的意境,多美的爱情!“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江上”并非“江岸”)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诗歌以杨柳起兴,寓情于景,描写了一幅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的绝妙图画。也有借杨柳描写爱情悲剧,抒写感世伤怀之情的:“莫攀我,攀我太心偏。我是曲江临池柳,这人折了那人攀,恩爱一时间。”(敦煌曲子词)以杨柳自比,直抒胸臆,其身遭遗弃的痛苦和怨愤,求爱不得的无奈和悲哀,怎不令人潸然泪下,感慨系之?!四、杜鹃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

17、哀伤的象征了。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子规鸟即杜鹃鸟。它一开头便择取两种富有地方特征的事物,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杨花即柳絮。子规是杜鹃鸟的别名,相传这种鸟是蜀王杜宇的精魂所化,鸣声异常凄切动人。我们不难想象出:寄游在外的诗人,时当南国的暮春三月,眼前是纷纷飘坠的柳絮,耳边是一声声杜鹃的悲啼。此情此景,已够撩人愁思的了,何况又传来了好友远谪的不幸消息?宋人贺铸忆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三更月光照在庭院里雪白的梨花上,杜鹃鸟在凄厉地鸣叫着,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亲

18、人,伤心欲绝。词人通过描写凄清的景物,寄托了幽深的乡思。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宋人王令送春)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这首诗写暮春三月的景象。花落了虽又重开,燕子离去了还会回来,然而那眷恋春光的杜鹃,却半夜三更还在悲啼,不相信东风是唤不回来的。后两句以拟人的手法来写了杜鹃鸟,塑造了一个执着的形象,借此表现自己留恋春天的情怀,字里行间充满凄凉的美感。东风就是指春风,子规,杜鹃鸟经常在暮春啼叫。这首诗写暮春三月的景象。花落了虽又重开,燕子离去了还会回来,然而那眷恋春光的杜鹃,却半夜三更还在悲啼,不相信东风是唤不回来的后两句以拟人的手法来写了杜鹃鸟,塑造了一个执着

19、的形象,借此表现自己留恋春天的情怀,字里行间充满凄凉的美感。诗人用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来表达竭尽全力留住美好时光的意思,既表达珍惜的心情,又显示了自信和努力的态度。这首诗的子规(杜鹃)与以往大部分诗里借喻哀伤,凄切的含义较不相同,带有比较积极的意义 五、鸿雁 鸿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海日东升,春意萌动,诗人放舟于绿水之上,向青山之外的客路驶去。这时候,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雁儿正要经过洛阳的啊!诗人想起了雁足传书的故事,还是托雁捎个信吧:雁儿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里人。这两句紧承三联而来,遥应首联

20、,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再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诗人在北朝做官时,出使南朝陈,写下这思归的诗句,含蓄而又婉转。以雁写思的还有“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稹)、“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唐人赵嘏长安秋望)、“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宋人戴复古月夜舟中)等。 总之,意象的营构是中国古典诗词创作的焦点,也是我们学习古典诗词的重点。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读者只有在领悟意象寓意的过程中,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领会诗歌的主旨,进入诗歌的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感。参考文献:1.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2月.2.付长友,孙凯,诗学篇章与蕴含,解放军外国语学报,2003.3.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二版4中外文学作品导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