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定位原理与应用》习题集答案(共28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4124494 上传时间:2022-05-02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GPS定位原理与应用》习题集答案(共28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GPS定位原理与应用》习题集答案(共28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GPS定位原理与应用》习题集答案(共2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PS定位原理与应用》习题集答案(共28页).doc(2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一篇 GPS定位原理与应用习题集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 I、卫星星历:是描述卫星运行轨道的信息。 2、天线高:指天线的相位中心至观测点标志中心顶面的垂直距离。 3,春分点:当太阳在黄道上从天球南半球向北半球运行时,黄道与地球赤道的交点。 4、开普勒第一定律:卫星运行的轨道是一个椭圆,而该椭圆的一个焦点与地球的月心相重合。这一定律表明,在中心引力场中,卫星绕地球运行的轨道面,是一个通过划球质心的静止平面。 5、同步环:由多台接收机同步观测的结果所构成的闭合环称为同步环。6、多路朽效应:在GPS测量中,如果测站周围的反射物所反射的卫星信号(反射波)进入接收衫天线,这就

2、将和直接来自卫星的信号(直接波)产生干涉,从而使观测值偏离真值产且所谓的多路径误差。这种山于多路径的信号传播所引起的干涉时延效应称为多路径效应。 7、周跳:在接收机跟踪GPS卫星进行观测的过程中,常常山于多种原因(例如接收机天线被阻挡、外界噪声信号的千扰等),可能使载波相位观测值中的9周数不正确但其不足1整周的小数部分仍然是正确的,这种现象成为整周变跳,简称周跳。 8、绝对定位:利用GPS卫星和用户接收机间的距离观测值直接确定用户接收机天线在在WGS-84坐标系中相对地球质心的绝对位置。9,恒星时:以春分点为参考点,由春分点的周日视运动所确定的时间,称为恒星时。恒星时是地方时。 10、卫星的无

3、摄运动:卫星在轨运动受到中心力和摄动力的影响。假设地球为匀质球体,其对卫星的引力称为中心力(质量集中于球体的中心)。中心力决定着卫星运动的4本规律和特征,此时卫星的运动称为无摄运动,山此所决定的卫星轨道可视为理想的轨道,又称卫星的无摄运动轨道。 11,精密星历:是一些国家的某些部门,根据各自建立的跟踪站所获得的精密观测资料,应用与确定预报星历相似的方法,而计算的卫星星历。它可以向用户提供在用户观测时间的卫星星历,避免了预报星历外推的误差。 12、相对定位:用两台或多台接收机分别安置在基线的两端,并同步观测相同的GPS卫星,以确定4线端点在协议地球坐标系中的相对位置或4线向量的定位方法。 13、

4、星历误差:卫星的在轨位置由广播星历或精密星历提供,山星历计算的卫星位置与其实际位置之差,称为卫星星历误差。 14,重复观测边:同一系线边,若观测了多个时段(-2),则可得到多个从线边长。这种具有多个独立观测结果的幕线边,称为重复边。 15,异步环:在构成多边形环路的所有基线向量中,只要有非同步观测琴线向量,则该多边形环路叫异步观测环,简称异步环。 16、定位星座:在用GPS卫星进行导航定位时,为了求得测站的三维位置,必须观测4颗GPS卫星,称之为定位星座。 17、间隙段: GPS卫星的星座,在个别地区仍可能在其一短时间内(例如数分钟)只能观测到4颗图形结构较差的卫星,而无法达到必要的定位精度。

5、这种时间段称为间隙段。 18, GPS信号接收机: 是一种能够接收、跟踪、变换和测量GPS卫星信号的接收设备,称之为GPS信号接收机。 19、岁差: 在日月引力和其它天体引力对地球隆起部分的作用下,地球在绕太阳运行时,自转轴的方向不再保持不变,从而使春分点在赤道上产生缓慢的西移,这种现象在天文学中称为岁差。 20、天球: 是指以地球质心M为中心,半径r为任意长度的一个假想的球体。21、时圈: 通过天轴的平面与天球相交的半个大圆。22、天球空间直角坐标系: 原点位于地球质心M. Z轴指向天球北极Pn,X轴指向春分点r, Y轴垂直于XMZ平面,与X轴和Z轴构成右手坐标系统。23、地心空间直角坐标系

6、: 原点。与地球质心重合,Z轴指向地球北极,X轴指向格林尼治平子午面与地球赤道的交点E. Y轴垂直于XOZ平面构成右手坐标系。24、地心大地坐标系: 地球椭球的中心与地球质心重合,椭球的短轴与地球自转轴相合,大地纬度B为过地面点的椭球法线与椭球赤道面的夹角,大地经度L为过地面点的椭球子午面与格林尼治平大地子午面之间的夹角,大地高H为地面点沿椭球法线至椭球面的距离。25、极移: 地球自转轴相对地球体的位置并不是vl定的,地极点在地球表面上的位置是随时间而变化的。这种现象称为地极移动,简称极移。 26、站心赤道直角坐标系: 以测站为原点建立与球心空间直角坐标系相应坐标轴平行的坐标系叫做站心赤道直角

7、坐标系。27、站心地平直角坐标系:以测站(P1)为原点,P1点的法线为:轴(指向天顶为正),以子午线方向为x轴(向北为正),Y轴与X, z轴垂直(向动为正),28, WGS-84大地坐标系:WGS-84(World Geodetic System, 1984年)是美国国防部研制确定的大地坐标系,其坐标系的几何定义是:原点在地球质心,Z轴指向BIH 1984. 0定义的协议地球极(CTP)方向,X轴指向BIH1984. 0的零子午面和CTP赤道的交点,Y轴与Z, X轴构成右手系。 29, 1980国家大地坐标系(C80坐标系):是参心坐标系,椭球短轴Z轴平行于地球质心指向地极原点.YD1968.

8、 0的方向;大地起始子午面平行于格林尼治平均天文台子午面,X轴在大地起始子午面内与Z轴垂直指向经度。方向,Y轴与Z, x轴成右手坐标系。30、协调世界时(UTC):一种以原于时秒长为AL础,在时刻上尽量接近于世界时的一种折衷的时间系统,这种时间系统称为协调世界时(UTC),或简称协调时。协调世界时的秒长严格等于原子时的秒长,采用闰秒(或跳秒)的办法使协调时与世界时的时刻相接近。31, GPS时(GPST):为了精密导航和定位的需要,全球定位系统(GPS)建立了专用的时间系统,称为GPS时。GPS时属原子时系统,其秒长与原子时相同,但与国际原子时具有不同的起点。GPST与TAI在同一瞬间均有一常

9、量偏差,其间关系为 TAI一GPST=19(s)32、开普勒第二定律:卫星的地心向径,即地球质心与卫星质心间的距离向量,在相同的时间内所扫过的面积相等。33、预报(广播)星历:预报星历,是通过卫星发射的含有轨道信息的导航电文传递给用户的,用户接收机接收到这些信号,经过解码便可获得所需要的卫星星历,所以这种星历也叫作广播星历。卫星的预报星历,通常均包括相对某一参考历元的开普勒轨道参数和必要的轨道摄动改正项参数。34、广域差分GPS系统:为了在一个广阔的地区提供高精度的GPS差分服务,将多个4准站组网。各从站并不单独地将自己所求得的距离改正数播发给用户,而是将它们送住广域差分GP5网的数据处理中心

10、进行统一处理,以便将卫星星历误差,大气传播延迟误差分离开来。然后再将各种误差估值播发给用户,山用户分别进行改正。这种差分GPS系统称为广域差分GPS系统,简称WADGPS, 35、相对论效应:是由于卫星钟和接收机钟所处的状态(运动速度和重力位)不同而引起卫星钟和接收机钟之间产生相对钟误差的现象。 36、大气折射:对于GPS而言,卫星的电磁波信号从信号发射天线传播到地面GPS接收机天线,其传播路径并非真空,而是要穿过性质与状态各异、且不稳定的大气层,使其传播的方向、速度和强度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大气折射。 37、观测时段:测站上开始接收卫星信号到观测停止,连续工作的时间段,称为观测时段,简称时

11、段。 38、独立观测环:山独立观测所获得的琴线向量构成的闭合环,简称独立环。 39、天线信号通道:当GPS接收机的天线同时接收多颗GPS卫星的信号,必须首先把这些信号分隔开来,以实现对各卫星信号的跟踪、处理和最测,具有这样功能的器件称为天线信号通道。40、多通道接收机:所谓多通道接收机,即具有多个卫星信号通道,而每个通道只连续跟踪一个卫星信号的接收机。所以,这种接收机也称连续跟踪型接收机。 41、序贯通道接收机:这种接收机通常只具有1-2个通道。这时为了跟踪多个卫星信号,它在相应软件的控制下,按时序依次对各个卫星信号进行跟踪和量测。由于对所测卫星依次最测一个循环所需时间较长( 20ms),所以

12、其对卫星信号的跟踪是不连续的。 42、多路复用通道接收机:这种接收机通常只具有1-2个通道。这时为了跟踪多个卫星信号,它在相应软件的控制下,按时序依次对各个卫星信号进行跟踪和量测。山于对所测卫星依次量测一个循环所需时间较短(20ms),所以其对卫星信号的跟踪是连续的。 43, GPS相对定位的作业模式 所谓GPS相对定位的作业模式,亦即利用GPS确定观测站之间相对位置所采用的作业方式。它与GPS接收设备的软件和硬件密切相关。同时,不同的作业模式因作业方法、观测时间和应用范围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44、坐标联测点 GPS网平面坐标系统转换,通常是采用坐标联测来实现的。所谓坐标联测,即采用GPS定位

13、技术,重测部分地面网中的高等级国家控制点。这种既具有WGS-84坐标系下的坐标,又具有参考坐标系下的坐标的公共点,称为GPS网和地面网的坐标联测点(简称坐标联测点)。坐标联测点是实现坐标转换的前提。45、高程联测点 利用GPS直接测定的高程是GPS点在WGS-84坐标系中的大地高,而实际工作中通常需要的是正常高,为实现高程系统的转换,在布设GPS网时,需采用几何水准方法联测部分GPS点,这些被联测的GPS点,称为水准联测点。 46、协议坐标系 坐标系统是山原点位置、坐标轴的指向和尺度所定义的。在GPS测最中,坐标系的原点一般取地球的质心,而坐标轴的指向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为了使用上的方便,国际上

14、都通过协议来确定某些全球性坐标系统的坐标轴指向,这种共同确认的坐标系,通常称为协议坐标系。 47、天球球面坐标系 原点位于地球质心M,赤经为含天轴和春分点的天球子午面与过天体S的天球子午面之间的夹角:赤纬为原点M至天体S的连线与天球赤道面之间的夹角,向径长度r为原点M至天体S的距离。在该坐标系中,天体的坐标为(a.8.7)。圈卜2天耸空间b角坐际服种天比珠面坐帐爪 48、原子时 因为物质内部的原子跃迁所辐射和吸收的电磁波频率,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和复现性,因此,人们从20世纪50年代,便建立了以物质内部原子运动的特征为琴础的原子时间系统。 原子时秒长的定义为:位于海平面上的艳原子基态两个超精细能级

15、,在零磁场中跃迁辐射振荡周所持续的时间,为一原子时秒。该原子时秒作为国际制秒(SI)的时间单位。 这一定义严格地确定了原子时的尺度,而原子时的原点山下式确定:TA=UT2-0. 0039 s 在卫星大地测量学中,原子时作为高精度的时间从准,普遍地用于精密测定卫星信号的传播时间。49, GDOP:是Geometric DOP的缩写,是描述三维位置和时间误差综合影响的精度因子,称为几何精度因子。 50、停测段 在某一测站上,若在某一时间段内可测卫星只有4颗,而这4颗卫星的图形分布很差,其几何精度因于GDOP超过了规定的要求,以致无法保证预定的定位精度。那么,这时应停止观测工作。这种中止观测的时间段

16、可称为“停测段”(Outage)。停测段延续时间既取决规定精度因子的数值大小,也取决于观测卫星的最小高度角。精度因子的数值要求越小,观测卫星的最小高度角越大,则停测段持续的时间就会越长。 51,测量任务书 测量任务书或测量合同是测量施工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或合同甲方下达的技术要求文件。这种技术文件是指令性的,它规定了测量任务的范围、目的、精度和密度要求,提交成果资料的项目和时间要求,完成任务的经济指标等。 52, CORS系统 以连续运行站(Continuous Operating Reference Station, CORS)网为核心、通讯网络为骨干、以用户需求为服务口标、以用户接收点为终端的

17、集成系统,通常称其为全球导航卫星连续运行站网系统或简称GNSS CORS系统。二、判断题 以下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在同一测站上,相邻两天出现的卫星分布图形是相同的,只是后一天相对于前一天提前2分钟。( )2、GPS卫星的核心设备是双叶太阳能板,以保证卫星的正常工作用电。( )3、GPS地面监控系统包括1个主控站、3个注入站和5个监测站,共9个站组成。( )4、在GPS系统中,启用备用卫星以代替失效的工作卫星的职能,由监测站执行。( )5、在GPS系统中,卫星的星历是通过监测站注入的。( )6、GPS用户设备的核心设备是原子钟,为GPS测量提供高精度的时间标准。( )7

18、、利用单频接收机可以消除或削弱电离层对电磁波信号的延迟的影响。( )8、对于平方型接收机,其工作的基本条件是必须掌握测距码的结构;而对于码相关型接收机,可以不必掌握测距码的结构。( )9、在GPS测量中,描述卫星的运行位置和状态是在空间固定的坐标系统中进行的。( )10、在GPS测量中,表达地面观测站的位置和处理GPS观测成果是在空间固定的坐标系统中进行的。( )11、地球公转的轨道与天球相交的大圆称为黄道。黄道面与赤道面的夹角称为黄赤交角,约为23.5。( )12、以春分点为参考点,以春分点的周日视运动确定的时间系统称为世界时。( )13、瞬时天球坐标系和瞬时地球坐标系的原点相同,X轴指向相

19、同,但Z轴指向不相同。( )14、测站对卫星的高度角和方位角在WGS-84站心赤道直角坐标系中表示最为方便。( )15、新北京54坐标系大地原点与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简称C80)的相同,椭球轴向与C80椭球轴指向相同,椭球参数与旧54坐标系的椭球参数相同。( )16、恒星时以春分点为参考点,具有地方性;而平太阳时均以平太阳为参考点,但具有世界性。( )17、协调世界时是一种秒长严格等于原子时秒长的不连续的时间系统。()18、GPS时属于原子时系统,其秒长和原点与国际原子时的相同。( )19、在世界时UT0中引入了极移改正和地球自转速度的季节性改正,由此得到的世界时,相应表示为UT1和UT

20、2。( )20、卫星的真近点角是在轨道平面上,卫星与近地点之间的地心角角距。该参数为时间的函数,它确定了卫星在轨道上的瞬时位置。( )21、升交点是当卫星由北向南运行时,其轨道与地球赤道面的一个交点。( ) 22、在GPS定位中,轨道平面坐标系的x轴指向升交点,y轴垂直于x轴指向地极北方向,原点位于地球质心。( )23、广播星历和精密星历都属于实时星历,只是后者的精度比前者高。( )24、载波相位观测,是测量接收机接收到的、具有多普勒频移的载波信号,与接收机产生的参考载波信号之间的相位差。( )25、全球定位系统采用双程测距原理。()26、一般来说, GDOP值越大,所测卫星在空间的分布范围越

21、合理;反之,所测卫星的分布越差。() 27、一般而言,采用伪距法进行绝对定位时,至少要同步观测到4颗GPS卫星。( )28、差分技术的目的是消除公共误差,提高定位精度。( )29、在GPS测量中,卫星的轨道误差以及测站的多路径效应误差都属于系统误差( ) 30、与绝对定位相比,相对定位的定位精度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这是由于采用了求差这一数学处理方法而取得的。( )31、与绝对定位相比,相对定位的定位精度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这是由于两测站上的公共误差具有相关性而取得的。( )32、由于同一卫星的星历误差,对不同测站的同步观测量的影响具有偶然性性质,因此在两个或多个测站上对同一卫星的同步观测值求差,仍

22、不能减弱卫星星历误差的影响。( )33、在GPS测量中,采用双频改正技术,可以消除或削弱电离层延迟对定位成果的影响,但不能削弱对流层延迟对定位成果的影响。( )34、在高精度GPS变形监测,最好采用同一种类型的天线。( )35、GPS网的基准包括位置基准、方位基准和尺度基准。GPS网的基准设计,实质上主要是指确定网的位置基准问题。( ) 36、GPS网的基准包括位置基准、方位基准和尺度基准。GPS网的基准设计,实质上主要是指确定网的方位基准问题。( ) 37、GPS基线向量观测值中,已包含了位置信息、尺度信息和方位信息。( )38、GPS网的图形设计,也就是根据对所布设的GPS网的精度要求和其

23、他方面的要求,设计出由同步GPS边构成的多边形网。( ) 39、观测数据的剔除率是指由于不合格而剔除的观测值个数与参加同步边平差计算的观测值总数之比。( )40、外业观测成果的检核,可以识别观测值中小的粗差,说明GPS网本身的精度和可靠性。( )41、GPS网的非经典自由网平差,是仅具有必要起始数据的平差方法。对于GPS网来说,即仅具有一个起始点,其坐标值在平差中保持不变。( )42、GPS网的内可靠性亦称观测的可控性,是指在一定的显著水平和检验功效下,用数理统计方法所能探测出的在基线向量中存在的最小粗差。( )43、GPS网的外可靠性亦称观测的可控性,是指在一定的显著水平和检验功效下,用数理

24、统计方法所能探测出的在基线向量中存在的最小粗差。( )44、大地高是地面点沿法线投影到椭球面的距离。( )45、正常高是地面点沿法线投影到椭球面的距离。( )46、高程异常是大地水准面至椭球面之间的高程差( )。 47、正常高是地面点沿铅垂线到似大地水准面的距离。( )48、测量时间的基准,包括时间的单位(尺度)和原点(起始历元)。其中时间的原点是关键,而尺度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加以选定。( )49、GPS卫星信号中含有多种定位信息,根据不同的要求可以从中获得不同的观测量,目前广泛采用的基本观测量主要有两种,即码相位观测量和多普勒观测量。( )50、在静态绝对定位中,在某一时段内,各历元观测到的卫

25、星相同,则该时段内所测卫星在空间的几何分布图形是不变的,因而精度因子的数值也是不变的。( ) 51、采用GPS进行定位时,大部分情况下需要采用精密星历,以及时提供解算成果。( )52、电离层对载波相位观测值和伪距观测值的影响,大小相同,符号相反。( )53、在短基线(20km)上使用单频接收机可以获得很好的相对定位结果。( )54、GPS测量规范(规程)是各测绘单位分别制定的技术法规。( )55、当同步闭合环的闭合差较小时,则说明GPS基线向量的计算合格, GPS边的观测精度高,接收的信号未受到干扰。( ) 56、GPS数据预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原始观测数据进行基线向量的解算,为进一步的GP

26、S网平差做准备。( )57、GPS数据预处理主要包括数据的粗加工和观测数据的预处理两项内容。( )58、一般来说, GDOP值越小,所测卫星在空间的分布范围越合理;反之,所测卫星的分布越差。( )59、GPS测量工作与经典大地测量工作相类似,按其性质可分为外业和内业两大部分。( )60、在静态绝对定位中,在某一时段内,虽然各历元观测到的卫星相同,该时段内所测卫星在空间的几何分布图形是变化的,但精度因子的数值是不变的。( ) 四、填空题1、GPS系统由 GPS卫星星座(空间部分)、 地面监控系统(地面控制部分和 GPS信号接收机(用户设备部分)等三部分组成。2、GPS地面监控系统由 (1个)主控

27、制、 (3个) 信息注入站和 (5个)卫星监测站等三部分组成。3、GPS卫星的核心设备是 高精度原子钟。4、GPS用户设备的核心部分由 GPS接收机和 天线组成。5、GPS信号接收机按载波频率可分为 单频接收机 、 双频接收机 和双系统接收机 等三种类型。 6、GPS信号接收机按用途可分为 导航型接收机 、 测地型接收机 和 授时型接收机 等三种类型。7、GPS信号接收机按通道数可分为 多通道接收机 、 序贯通道接收机 和 多路复用通道接收机 等三种类型。8、GPS信号接收机工作原理可分为 码相关型接收机 、平方性接收机 和 混合型接收机 等三种类型。9、我国“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一种 双

28、 星定位系统,目前由 2 颗工作卫星和 1 颗备用卫星组成。 10、我国“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具有 快速定位 、 简短通信 和 精密授时 的功能。 11、欧盟GALILEO定位系统的空间星座由平均分布在3个轨道面上的 30 颗卫星组成。12、在卫星定位中,描述天体的运动规律一般在 空间固定 坐标系下表示,而描述地面测站的位置一般在 与地球体相固联的 坐标系下表示。13、春分点是 当太阳在黄道上从天球南半球向北半球运行时,黄道与地球赤道的交点 。 14、定义一个空间直角坐标系必须明确 坐标系的原点 、 坐标系的尺度和 坐标轴的方向 。15、时圈是通过天轴的平面与天球相交的 半个大圆 。16、地

29、球公转的轨道与天球相交的大圆称为 黄道 ,其所在平面与赤道面的夹角称为 黄赤交角 ,约为23.5。17、在天文学和卫星大地测量学中, 春分点 和 天球赤道面 ,是建立参考系的重要基准点和基准面。18、地球自转轴在空间的方向变化受岁差 和 章动 两种现象的影响。 19、建立协议地球坐标系的原因是 存在极移现象 。20、站心赤道直角坐标系与球心空间直角坐标系坐标系间的唯一差别在于 坐标系原点位置不同 。21、测站对卫星的高度角和方位角在 WGS-84站心地平 坐标系中表示最为方便。 22、时间测量存在 相对时间测量 和 绝对时间测量 两种模式。23、时间测量的基准,包括时间的 单位(尺度) 和 原

30、点(起始历元) 。其中时间的 单位(尺度) 是关键,而 原点(起始历元) 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加以选定。24、恒星时在数值上等于 春分点相对于本地子午圈 的时角。25、作用于卫星上的各种力,按其影响的大小可分为两类,即 中心力 和 摄动力(非中心力) 。26、卫星在空间运行的轨迹称为轨道,而描述卫星轨道位置和状态的参数,称为 轨道参数 。27、开普勒第一定律可表述为 卫星运行的轨道是一个椭圆,而该椭圆的一个焦点与地球的质心相重合 。28、开普勒方程为 。29、卫星星历的提供方式一般有两种,即 预报星历(广播星历) 和 后处理星历(精密星历) 。30、在地球协议坐标系统中,确定GPS观测站相对地球质

31、心的位置的定位方法称为 绝对定位(或单位定位) 。31、确定同步跟踪相同的GPS信号的若干台接收机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定位方法称为 相对定位 。32、GPS卫星信号中含有多种定位信息,目前广泛采用的基本观测量主要有两种,即 码相位观测量 和 载波相位观测量 。33、时间延迟实际为 信号的接收时刻与发射时刻 之差。34、某一历元接收机的钟差为 接收机的钟面时与相应的标准GPS时之差 。35、载波相位差分观测值可以按 测站 、 卫星和 历元 等三要素来产生,根据求差次数的多寡可分为 单位观测值 、 双差观测值 和 三差观测值 。36、GPS绝对定位方法的实质,是 空间距离后方交会 ,此时至少必须同

32、时观测 4 颗卫星。37、当用户接收设备安置在运动的载体上而处于动态的情况下,确定载体瞬时绝对位置的定位方法,称为 动态绝对定位 。38、在用户接收设备处于静止状态的情况下,用以确定观测站绝对坐标的方法称为 静态绝对定位 。39、利用GPS进行绝对定位,其精度主要决定于以下两个因素:其一是 所测卫星在空间的几何分布 ,通常称为 卫星的几何图形 ;其二是 观测量的精度 。40、在GPS测量中,通常采用的的精度因子(用字符表示)有 HDOP、VDOP、PDOP、TDOP和GDOP 等五种,精度因子又称为 观测卫星星座的图形强度因子 。41、载波相位测量的基本方程中包含了两种不同类型的未知参数:一种

33、是我们想要的参数,称为 必要参赛 ;另一种是我们不太感兴趣的参数,称为 多余参数 。42、差分GPS可分为 单基准站差分 、 多基准站的局域差分 和 多基准站的广域差分 三种类型。43、单基准站差分GPS,根据差分GPS基准站发送的信息方式可分为四类,即 位置差分 、 伪距差分 、 相对平滑伪距差分 和 相位差分 。44、按误差性质划分,GPS测量中包含的误差分为 系统性误差 和 偶然误差 两 类;按误差来源划分,可分为 与卫星有关程度 、 与传播路径有关的误差 、 与接收设备有关的误差 和其它误差四类。 45、与接收机有关的误差,包括观测误差、 接收机钟误差 、 天线相位中心位置误差 、 接

34、收机位置误差 、 天线高量取误差 等。46、与卫星有关的误差,主要包括 卫星星历误差 、 卫星钟误差 、 相对论效应 等。47、与传播路径有关的误差,主要包括 对流层延迟误差 、 电离层延迟误差 、 多路径效应 等。48、GPS测量工作按其实施的工作程序,可分为 技术设计 、 选点与建立标志 、 外业观测 和 成果检核与处理 等四个大阶段。49、GPS测量工作总的原则是, 在满足用户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减少经费、时间和人力的消耗 。50、GPS网技术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 精度指标的确定 、 网的图行设计 和 网的基准设计 。51、GPS网的基准包括 位置基准 、 方位基准 和 尺度基准 。GP

35、S网的基准设计,实质上主要是指 确定网的位置基准 问题。 52、GPS网的基准设计包括 平面位置 基准设计和 高程 基准设计,相应的测量工作称为 坐标联测 和 高程联测 。53、两台或两台以上接收机同时对同一组卫星进行的观测称为 同步观测 。54、三台或三台以上接收机同步观测获得的基线向量所构成的闭合环,简称 同步观测环(同步环) 。 55、由独立观测所获得的基线向量构成的闭合环,简称 独立观测环()独立环 。 56、在构成多边形环路的所有基线向量中,只要有非同步观测基线向量,则该多边形环路叫 异步观测环 。57、根据GPS测量的不同用途,GPS网的图形有 点连式 、 边连式 、网连式 和边点

36、混连式等四种连接方式。58、GPS观测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 观测计划的拟定 、 仪器的选择与检验 和 观测工作的实施 等。59、GPS接收机全面检验的内容,包括 一般性检视、 通电检验 和 试测检验 。60、GPS测量的观测工作主要包括 天线安置、 观测作业 、 观测记录 和观测数据的质量判定等。61、目前较为普遍采用的GPS作业模式有 静态相对定位 、 快速静态相对定位 、 准动态相对定位 和动态相对定位。62、在GPS静态相对定位中,外业观测数据的评价一般分为四级,即 良好 、 合格 、 存疑 和不合格。63、外业观测成果的质量检核项目,主要包括 同步边观测数据检核 、 重复边检核 、 同步

37、环闭合差检核 和 异步环闭合差检核 等。64、GPS网的经典自由网平差,是仅具有 必要起始数据 的平差方法。对于GPS网来说,即仅具有 1 个起始点,其坐标值在平差中保持不变。65、GPS控制网平差后的质量,一般是从 精确度 、 可靠性 和 置信度 等三个方面来衡量。66、GPS网的精确度是以平差后的 各项中误差 来表征的,其指标有 验后单位中误差 、 点位中误差 、基线向量中误差及其相对中误差等。67、GPS网的可靠性与 多余观测 有关,在 无多余观测 的情况下,无法发现粗差,可靠性可视为零。衡量GPS网的可靠性有三个指标: 多余观测量 、 内可靠性 和 外可靠性 。68、GPS网的内可靠性

38、亦称观测的可控性,是指 在一定的显著水平和检验功效 下,用数理统计方法所能探测出的 基线向量中存在的最小粗差 。69、GPS网的外可靠性,是指可识别的 最小 粗差,对 平差的未知参数 及其 (这些参数的)函数 的影响。70、GPS网的坐标系统转换和高程系统转换,是通过 坐标联测 和 水准联测 来实现的。71、GPS网实施坐标系统转换后的质量取决于两个主要因素,其一,是 GPS网经过空间无约束平差后 的坐标精度;第二,是 坐标转换基准点 的坐标精度。其中,主要取决于 坐标转换基准点 的精度。72、GPS网进行坐标系统转换时,转换参数的显著性检验,一般只对 尺度比 参数和 旋转角 参数进行检验。7

39、3、坐标系统转换模型的精度可以从转换模型的 内部符合 精度及 外部检查 精度两方面来考虑。74、利用GPS直接测定的高程是GPS点在WGS-84坐标系中的 大地 高。75、大地高系统是以 椭球面(或参考椭球面) 为基准面的高程系统,正常高系统是以 似大地水准面 为基准的高程系统。76、原子时是通过 原子钟 来守时和授时的。因此,原子钟振荡器频率的准确度和稳定度便决定了原子时的 精度 。77、在 岁差 和 章动 的影响下,瞬时天球坐标系的坐标轴指向是在不断地旋转。78、天体的星历通常都是在 协议天球坐标系 中表示的;GPS卫星的广播星历通常在 WGS-84大地坐标系 中表示。79、观测瞬间地球自

40、转轴所处的位置,称为 瞬时 地球自转轴,而相应的极点称为 瞬时极 。80、以 协议地球 为基准点的地球坐标系,称为协议地球坐标系;而与瞬时极相应的地球坐标系,称之为 瞬时地球坐标系 。 81、利用载波相位观测进行精密定位,必须首先解决整周未知数(初始整周数,整周模糊度) 和 周跳(整周变跳) 两个问题。82、GPS测量过程中,如果接收机天线被阻挡、外界噪声信号的干扰等,还可能产生 周跳(整周变跳) 现象。 83、为便于理解GPS测量的误差,通常均把各种误差的影响投影到观测站至卫星的距离上,以相应的距离误差表示,并称为 等效距离偏差 。84、GPS网技术设计的主要依据是 GPS测量规范 和 测量

41、任务书 。85、对GPS观测数据进行处理的基本过程大体分为: 预处理, 平差计算 , 坐标系统的转换或与已有地面网的联合平差。 五、简答题五、简答题1、什么叫BPS信号接收机?其作用是什么? 答:是一种能够接收、跟踪、变换和测量GPS卫星信号的接收设备,称之为GPS信号接收机。 GPS信号接收机的作用有: 1)当GPS卫星在用户视界升起时,接收机能够捕获到按一定卫星截止高度角所选择的待测卫星,并能够跟踪这些卫星的运动。 2)对所接收到的GPS信号具有变换、放大和处理的功能,以便测量出GPS信号从卫星到接收机天线的传播时间,解译出GPS卫星所发射的导航电文,实时地计算出测站的三维位置,甚至三维速

42、度和时间,从而实现导航和定位。2、在GPS测f中,对点位有何要求? 答:山于GPS测量观测站之间不需要相互通视,而且网的图形结构也比较灵活,所以选点工作远较经典控制测量的选点工作简便。但山于点位的选择对于保证观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在选点工作开始之前,应充分收集和了解有关测区的地理情况以及原有测量标志点的分布及保持情况,以便确定适宜的观测站位置。选点工作通常应遵守的原则是: 1) (1分)观测站(即接收天线安置点)应远离大功率的无线电发射台和高压输电线,以避免其周围磁场对GPS卫星信号的千扰。接收机天线与其距离一般不得小于200m; 2) (1分)观测站附近不应

43、有大面积的水域或对电磁波反射(或吸收)强烈的物体,以减弱多路径效应的影响; 3) (1分)观测站应设在易于安置接收设备的地方,且视场开阔。在视场内周围障碍物的高度角,根据情况一般不应大于100 -150,以减弱多路径效应的影响; 4) (1分)观测站应选在交通方便的地方,并且便于用其它测量手段联测和扩展。 5) (1分)对于琴线较长的GPS网,还应考虑观测站附近具有良好的通讯设施(电话与电报、邮电)和电力供应,以供观测站之间的联络和设备用电。 6) (1分)点位选定后(包括方位点),均应按规定绘制点之记,其主要内容包括点位及点位略图,点位的交通情况以及选点情况等。3、在利用暇波相位进行相对定位

44、时,何谓准动态相对定位0式?该棋式有哪些特 点,适用于哪种条件? GPS相对定位的作业模式,亦即利用GPS确定观测站之间相对位置所采用的作业方式。GPS测量系统,在其硬件和软件的支持下,作业模式一般有静态相对定位、快速静态相对定位、准动态相对定位和动态相对定位等。 1)作业方法 .在测区选择一系准站,并在其上安置一台接收机连续跟踪所有可见卫星; .置另一台流动的接收机于起始点(下图中1号点)观测1-2分钟: .在保持对所测卫星连续跟踪的情况下,流动的接收机依次迁到2, 3,,13号流动点各观测数秒钟。 2)作业模式要求 .在观测时段上必须有5颗以上卫星可供观测;.在观测过程中流动接收机对所测卫星信号不能失锁;.一旦发生失锁现象,应在失锁后的流动点上,将观测时间延长1-2分钟。.流动点与从准点相距应不超过15km.3)定位精度 基线的中误差可达1-2cmo 4)特点 作业只需两台接收设备,效率甚高。即使偶然发生失锁,只要在失锁的流动点延长观测1-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