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小说复习要点(共6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4068267 上传时间:2022-05-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魏晋南北朝小说复习要点(共6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魏晋南北朝小说复习要点(共6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魏晋南北朝小说复习要点(共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魏晋南北朝小说复习要点(共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魏晋南北朝小说第一节 小说的起源与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兴盛一、释名:(一)“小说”最早见于庄子杂篇外物:“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以“小说”与“大达”对举,指琐屑的言谈、无关政教的小道理。在古代,小说始终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东西。(二)班固据七略撰汉书艺文志,把小说家列于诸子略十家的最后,这是小说见于史家著录的开始。班固据七略辑略说:“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他认为小说本是街谈巷语,由小说家采集记录,成为一家之言,虽是小道,尚有可取处;明确指出小说起自民间传说。(三)中国小说起源:1、神话传说。仍能

2、看出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两因素。神话传说分化出新的神和英雄,增添新情节,后被记录下来,成为逸史。逸史是小说直接源头,逸史中最接近小说或可视为早期小说的是穆天子传和燕丹子。胡应麟称后者为“古今小说杂传之祖”(四部正讹)。2、寓言故事。如孟子、庄子、韩非子、战国策等都有性格鲜明的寓言故事,已有小说意味。韩非子之内储说、外储说、说林用“说”标目。3、史传。如左传、战国策、史记描写人物性格,叙述故事情节,或为小说提供素材,或为小说积累叙事经验。理由:(1)演义小说。(2)传统目录学著作中,有些书或归入子部小说家类或归入史部杂传类,缺少严格区别,从一个侧面说明史传对小说的影响之深。二、汉书艺文志录小说均已

3、亡佚。今存题为汉人著的小说,都是魏晋南北朝时伪托汉人作,如托名东方朔的神异经和十洲记,托名班固的汉武帝故事。题为魏晋南北朝时的小说如(三国魏)邯郸淳笑林,(西晋)张华博物志,(东晋)干宝搜神记,(宋)刘义庆幽明录、世说新语,(北齐)王琰冥祥记,(梁)沈约俗说,(梁)殷芸小说等。第二节 志怪与志人一、志怪与志人。记述神仙方术、鬼魅妖怪、殊方异物、佛法灵异,虽然许多作品表现宗教迷信思想,也保存了一些具有积极意义的民间故事和传说;志人小说记述人物的逸闻轶事、言谈举止,从中可以窥见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些面貌。(一)志怪小说。1、宗教迷信思想的盛行是其兴盛的土壤。渊源:上古巫觋(从事祈祷、占卜、占梦等活动活

4、动的人),志怪小说的素材是社会上流传的巫术灵验故事方士(战国后期从巫觋中分化出来的,鼓吹神仙之说,求不死之药),秦汉以来方术盛行,关于神仙的故事也层出不穷,这也成为志怪小说的素材东汉晚期建立的道教、东汉传入的佛教在魏晋后传播,产生神仙方术、佛法灵异故事,成为志怪小说的素材这些素材被搜集记录下来,带有自神其教的目的;志怪小说作者有的是宗教徒,如神异记王浮是道士,冥祥记王琰是佛教徒。志怪小说适应宗教宣传需要,也提供谈资,因而得以流传。2、按内容分三类:(1)地理博物。如托名东方朔神异传、张华博物志。(2)鬼神怪异。如曹丕列异传、干宝搜神记、托名陶潜搜神后记、王嘉拾遗记、吴均续齐谐记。(3)佛法灵异

5、。如王琰冥祥记、颜之推冤魂志。3、志怪小说中曲折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人民爱憎及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作品。如搜神记中三王墓、韩凭妻、董永、紫玉,搜神后记中白永素女、阿香推雷车布雨故事,幽明录中刘晨阮肇,死异传中谈生,续齐谐记中青溪庙神,博物志中浮槎故事等。(二)志人小说。1、与士族文人之间品评人物和崇尚清淡的风气互相促进,其编纂适应了社会需要。2、按内容分三类:(1)笑话。(魏)邯郸淳笑林开后世俳谐文字之端。(2)野史。东晋葛洪托刘歆西京杂记,记述西汉的人物轶事,并有怪异色彩。(3)逸闻轶事。是志人小说主要部分,东晋裴启语林、东晋郭澄之郭子、梁沈约俗说、梁殷芸小说等。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成就和影响最大。二

6、、魏晋南北朝小说特点。(一)篇幅短小、叙事简单,粗陈梗概。(二)基本按传闻直录,无虚构和细节描写;虽有人物性格刻划,但未能展开。只是初具小说规模,不是成熟小说作品。三、影响和地位。(一)在人物刻划、细节描写,叙事语言运用等方面都为唐传奇积累经验。一些唐传奇的故事取自这个时期的小说,如倩女离魂与幽明录中阿庞,柳毅传与搜神记中胡母班,枕中记与幽明录中焦湖庙祝,有继承关系。(二)唐后文言小说中有志怪一类,聊斋志异是顶峰。第三节 世说新语一、版本。世说新语又称世说、世说新书。今存最早刊本为宋绍兴八年董弅所刻三卷本,共36门。上卷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门,是孔门四科,说明此书思想有崇

7、儒的一面。但多有谈玄论佛及蔑视礼教内容,思想倾向不单纯。刘义庆编撰。不少故事取自语林、郭子,文字也间或相同。梁刘孝标为之作注,引古书四百馀种,补充史料,保存了许多古书佚文,为后人珍重。二、思想内容。(一)主要内容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虚清淡,是魏晋风流的故事集,起到名士“教科书”的作用。(二)冯友兰:风流是一种人格美,构成真风流有四个条件:玄心、洞见、妙赏、深情。这种人格美以当时士族标准衡量。(三)世说新语3卷36门,上卷四门:德行、言语、政事、文学;中卷九门:方正、雅量、识鉴、赏誉、品藻、规箴、捷悟、夙慧、豪爽,这13门是正面褒扬;下卷23门较复杂:褒扬的如容止、自新、贤媛;有贬意也不

8、尽是贬责的如任诞、简傲、俭啬、忿狷、溺惑等;贬责的如“谗险”4条,及“汰侈”某些条目;写某种真情流露,无所谓褒贬,是一种风流的表现的如王子猷好竹。总之,编撰者只将那些饶有兴趣的、可资谈助的逸闻轶事、言谈举止采集来汇编成书,态度较客观宽容。三、艺术“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中国小说史略)(一)世说新语及刘孝标注涉及各类人物共1500多个,魏晋两朝主要人物,帝王、将相、隐士、僧侣都包括在内。研究魏晋风流的极好史料。对魏晋名士种种活动都有生动描写,从中可以看到魏晋士人群像,进而可以了解那个时代上层社会风尚。(二)对人物的描写重通过独特的言谈举止表现独特人物的独特性格特点,如俭啬王戎有好李。(三)刻画人物表现手法多样:1、通过同一环境中几个人的不同表现形成对比,如雅量记谢安等人泛海。2、抓住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作漫画式的夸张,如忿狷写王述吃鸡蛋。3、运用富于个性的口语来表现人物的神态,如赏誉王导“以麈尾指坐”。(四)虽无虚构,但有所提炼。如关于钟会和稽康的两段故事。(五)语言简约含蓄,隽永传神,透出机智幽默。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读其语言,晋人面目气韵,恍忽生动,而简约玄澹,真致不穷。”许多成语出自此书,如:难兄难弟、拾人牙慧、咄咄怪事、一往情深等。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