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问题论文-山东省人口现代化浅析.doc

上传人:88****9 文档编号:14036 上传时间:2017-11-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6.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口问题论文-山东省人口现代化浅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口问题论文-山东省人口现代化浅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口问题论文-山东省人口现代化浅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口问题论文-山东省人口现代化浅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口问题论文 -山东省人口现代化浅析 1 人口现代化的含义和评价指标体系 综合学术界的观点,人口现代化是指人口类型或人口变量由传统向现代发展的过程 3,包含了生育现代化、人口素质现代化、人口结构现代化和经济现代化四个方面的内容。人口现代化的评价是以山东省人口发展水平与当代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做比较。在这四个方面中,生育现代化和人口素质现代化无疑是最重要的,所以赋予两者更大的权重。具体定义是:人口现代化指数 =0.3生育现代化指数+0.3人口素质现代化指数 +0.2人口结构现代化指数 +0.2经济发展指数 6。 1.1 生育现代化 生育现代化是人口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不仅指生 育率的下降,而且包含

2、科学的生育观念和生育文化的普及,以及由此带来的人口再生产类型的现代化。生育率降到接近或低于更替水平,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过渡型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转变,生育现代化就实现了。 评价生育现代化用出生率(或生育率)和自然增长率来评价。 1.2 人口素质现代化 人口素质指一定时间、一定地域和一定的社会制度下,人口群体所具有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人口素质现代化是人口现代化的核心,包含人口的身体素质现代化、教育科技文化素质现 代化和思想道德素质现代化三个方面。 人口素质现代化评价主要有出生预期寿命、 15 岁以上成人文盲率(或高等教育

3、人口比重)和平均受教育年限。 1.3 人口结构的现代化 指人口在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城乡结构、就业结构等不断的由传统的失衡、失调向现代的平衡、合理的演进和发展,包括人口性别年龄结构现代化、人口城乡结构现代化、人口就业结构现代化四个方面。人口结构实现现代化要求:大多数老龄人口的健康老龄化,人口结构趋于稳定,人口性别比趋于平衡,各个年龄段人口分布合理,人口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人口比重增加,三产业人口比重 合理化 5。 人口结构现代化指数主要有三个指标: 65 岁以上人口比重、城市人口比重和第三产业人口比重。 1.4 经济现代化 人口现代化不能脱离经济现代化的发展而独立存在,经济现代化为人口现代化提

4、供必要的物质技术基础,而人口现代化又反过来对经济进一步发展产生影响,人口现代化的程度应与经济现代化程度相适应。 经济现代化指数用人均 GDP 指标,由于人均 GDP 增长对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提高有递减效应。所以定义为:经济现代化指数 100(人均 GDP 人均 GDPS,人均GDPS 取主要发达国家 1960 年和 1970 年的 平均值,大约 8000 美元) 6。 2 山东省人口现代化现状 自 20 世纪 70 年代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山东省的人口生育率迅速下降,人口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人口结构也日益合理,经济得到极大发展,人口现代化得到很大发展, 2002 年山东省人口现代化程度为 61.43

5、%。 (见表 1) 表 1 2002 年山东省人口现代化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对比 项目 平均水平 山东省 实现度 % 实现度 % 综合实现度 % 人口再生产类型 出生率() 11.25 11.17 100 78.57 61.43 自然增长率() 2.6 4.55 57.14 人口素质 出生预期寿命 77.62 73.92 95.23 52.15 15 岁以上文盲率 0.94 11.24 8.36 平均受教育年限 15.29 8.08 52.85 人口结构 65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 15.38 8.49 55.20 50.76 城市人口比重 75.86 40.3 53.12 第三产业人口比重 63

6、 27.7 43.97 经济方面 人均 GDP(美元) 8000 1407 60.32 60.32 资料来源: 3、 5、 8、 9;说明:是 1999 年数据,是 2000 年数据,未标者是 2002 年数据。 2.1 生育现代化现状 自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人们的生育观和生育文化有了明显变化,山东省的生育率迅速下降, 2002 年的出生率为 11.17和当代世界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相当,现代化程度为 100%,但 2003 年出生率为 11.42,说明山东省生育率的转变已基本完成,但也有波动。自然增长率 2002 年为 4.55,现代化程度为 57.14%。 2002年山东省生育现代

7、化的程度为 78.57%。 2.2 人口素质现代化现状 目前山东省的人口素质有很大发展,现代化程度为 52.15%。山东省人口的身体素质较以前有很大提高, 2002 年山东省的婴儿死亡率为 19, 2000 年出生预期寿命为 73.92 岁,都接近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身体素质现代化程度为 95.23%;教育科技文化发展很快。至 2001 年,山东省的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和小学毕业升学率分别达到 99.7%和 98.5%,初中生生高中的比为 46.5%。到 2002 年山东省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 5.7%,均比以前有很大提高,尤其高等教育发展较快,高等职业教育也得到一定发展;

8、 人口思想道德有所提高。由于教育文化事业的普及,人们整体上告别了传统社会的各种封建腐朽思想,初步的建立了向上的科学思想观念。 2.3 人口结构现代化现状 山东省的人口结构现代化程度为 50.76%,人口结构可由三个方面来反映: 2.3.1 人口性别年龄结构。国际上常把 65 岁以上人口比重达到 7%或 60 岁以上人口比重达到 10%称为老龄化, 2002年山东省 65 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 8.49%,60 岁以上的达到 13%以上,早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是人类生活质量提高的重 要标志, 2002 年山东省老龄人口现代化程度为 55.20%

9、, 2002 年山东省出生人口性别比为 119.85,比前三年有所下降。 2.3.2 人口城乡结构。山东省 2002 年城市人口比重为 40.3%,比上年增长 1.07个百分点, 2002 年人口城乡结构现代化程度为 53.12%,山东省人口城市化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从 1990 2001 年城市化水平年均提高 1.15 个百分点。 2.3.3 人口就业结构。 2000 年山东省一二三产业的人口比例为: 50.0: 22.3: 27.7。2000 年人口就业结构的现代化程度为 43.97%,“九五”期间,山东省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每年增长 11.6%,现代化程度提高很快。 2.4 经济现代化

10、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经济迅速发展, 2002 年人均 GDP 已经达到 1407 美元,人们生活质量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但人均 GDP 增长对居民生活质量提高有递减效应。从人口学的角度来看,山东省的经济现代化程度为 60.32%。 3 人口现代化过程中的问题 3.1 生育现代化问题 低生育率不是由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思想进步带来的人口自然下降,主要是由于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在现阶段山东省的低生育率有很大的挑战:首 先,低生育率可能是暂时的。实践表明,发达国家生育率的自然下降,实现生育现代化,是在人均 GDP 达到 1 万美元后。山东省的生育率波动依然存在,今年还有些反弹。其次,在不同

11、地区、阶层之间,生育率的下降是不同的,山东省低生育率的整体局面还未形成。最后,社会保障还不健全,传统的生育观影响依然存在。在农村老人主要靠家庭抚养,“养儿养老”的观念依然根深蒂固。目前山东省依然有 80%以上的人希望“儿女双全”,传统生育观没有改变。 3.2 人口素质现代化问题 山东省在施行“科教兴鲁”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人口素质是关键因素 。山东省的人口素质问题如下:一、身体素质。山东省人口的身体素质较以前有很大提高,但是也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首先,与发达国家相比,山东省存在较大差距。其次,国民身体素质有所下降,城乡发展不平衡。据 2000 年国民体质检测报告,山东省 2002 年检测

12、与 1985 年、 1995 年相比,青少年身体素质全面下降,农村人身体素质比城市人的要低的多。二、教育科技文化素质。 2002 年,山东省的成人文盲率为 11.24%,受高等教育的比重为 5.7%,山东省科技落后世界发达国家 20 30 年,知识发展水平比美国落后至少 40 年。对山东省全面 实施“科教兴鲁”方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三、人口思想素质。山东省某些地方,各种迷信思想死灰复燃,西方社会的“及时行乐”和“拜金主义”大行其道,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沉重打击。 3.3 人口结构现代化问题 山东省在人口结构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对山东省的家庭、社会、经济、文化有巨大冲击。

13、3.3.1 迅猛发展的老龄化和落后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目前山东省 65 岁以上的人口比重为 8.49%, 60 岁以上的人口比重为 12.97%,预计到 2015 年山东省的 60岁以上人口比重将达到 18%左右。现有的养老方 式:在经济方面,城市以社会养老为主,农村以家庭养老为主;在生活照料方面,城乡都主要由家庭照料。西方国家在老龄化之前已完成向社会养老方式的转变,日本是同时进行的,而山东省是“未富先老”,养老保障体系尚未健全。 3.3.2 出生性别比失调。山东省近五年,出生人口性别比都在 120 左右,多年上升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将会产生下列三个问题:“首先是婚姻性别挤压问题。“十五”以后,

14、男性过剩的婚姻挤压会越来越严重。其次是对家庭和社会的冲击问题。婚姻性别挤压会对“一夫一妻”的家庭制产生冲击,导致婚外恋、“第三者”插足、离婚率上 升,社会刑事案件增多,如买卖婚姻、拐卖妇女等案件增多。最后是就业性别积压问题。未来一二十年,男性就业会越来越难。” 7 3.3.3 人口城市化水平太低。虽然 1990 2002 年,山东省城市化水平每年提高1.15 个百分点,但 40.3%的城市人口比重显然太低,实践表明,山东省本阶段的城市人口比重应为 60%以上,山东省还有很大差距,与发达国家的 70%、 80%、 90%差距更大。 3.3.4 人口就业结构。人口现代化要求第一产业人口比重下降,第

15、二产业人口稳定,第三产业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发达国家的一二三产业人口比为 3 5%, 25%,70%左右,而山东省目前就业结构比例为 50.0: 22.3: 27.7。而根据“塞 钱模型”,山东省本阶段三产业人口比例应为 40: 30: 30 左右,山东省人口就业结构是第一产业人口太多,第二、三产业人口太少,和理论的就业结构有很大差距。 3.4 经 济 现 代 化 问题。 山东省 2002年人均 GDP为 1407美元,与实现现代化的 8000美元还有很大差距。近十年来山东省经济以每年 10%以上的速度猛增, 但增幅会缓慢下降,实现现代化还需要好几代人的努力。山东省的经济运行中主要有以下矛盾:国

16、企改革进展不快,发展机制不活;投资增幅太低,民间投资不活;产业结构层次不高,竞争力不够;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规模偏小 4。 4 加快实现人口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目前,山东省人口现代化机遇与危机并存。目前山东省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工业化、推动社会现代化的有利时期。要把握住有利时期,加快人口现代化建设。 4.1 坚持计划生育工作,积极稳定低水平生育率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必须稳定低水平生育率, 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继续推行党政干部“一票否决制”,进一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计划生育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二是以农村流动人口为

17、重点,加强宣传教育和法制建设。三是建立和完善“单位负责、居住地管理、社区服务”的新机制和落实各种奖励政策。 4.2 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保健体育事业,提高人口的身体素质 山东省的新生儿缺陷率和死亡率比较高,中年人身体机能迅速下降,城乡之间医疗卫生有很大差距。实现人口现代化必须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发展农村 合作医疗。二是全面推进医疗卫生改革。三是实施少生、优生,杜绝先天遗传性疾病生育。四是发展生殖健康及相关产业,提高生殖保健产品的质量和科技含量。五是加强传染病(如 SARS)的检测和预防,鼓励研制新药物。六是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改善居住环境。 4.3 全方位发展科技教育文化事业,贯

18、彻“科教兴鲁”方针,提高人口的教育文化素质 “科教兴鲁”的实质是“素质兴鲁”,加快人口现代化必须:一是大力发展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山东大学和大力发展其高校。二是改变脑体分配不尽合理,实行向知识、人才倾斜的政策。三是对职工就业应“先培训, 后就业”,在全社会施行学历文凭和资格认证并重制度。四是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社会办学。 4.4 加快人口城市化发展,进一步完善合理三产业就业结构 人口城市化和工业化、国际化、现代化相结合,极大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人口城市化应注意:一是完善全省城镇体系总体框架,强化济南、青岛、大济宁等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合理发展大中小城市,改变“厚小薄大”的城市化方针1。二是

19、加强城市发展规划和管理,推动城市健康发展。三是拆除“二元人口”体制壁垒,大力发展户籍与土地制度改革。四是发展信息服务劳动力市场,实行劳动力市场 管理“一卡通”( IC 卡)。 4.5 建立完善高效的社会福利和保障体系,努力实现健康老龄化 可以通过田雪原在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建立“三位一体”的养老保障改革思路来解决。即积极发展社会供养和推进养老保障体制改革,继续提倡家庭子女供养和发展社区服务,适当组织老年劳动自养与提高老年人生活水平于一体,实行“三养结合”,互相补充的养老保障体系。 4.6 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网络等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20、,多生产更多优秀精神产品,进一步增强全体公民的自立意识 、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意识。 4.7 加快经济现代化发展,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争取生产力的跨越发展 抓住加入 WTO 的良好机遇,大力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一是大力推动国企重组和政府体制运作方式改革。二是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民营经济。三是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四是努力扩大投资和消费,增强经济发展的拉动力。五是加快经济国际化方针,努力扩大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规模。六是加快城市化进程,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有邦 .山东地理

21、 .山东地图出版社 .2000 年 8 月 2“了解中国人的体质” .北京日报 .2001 年 11 月 2 号 3王秀银 .“关于人口现代化的几点思考” .人口研究(京) .2002 年第 4期 9 16 页 4倪永康 . 2002 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2年 4 月 5王翠绒,易想和 .“论人口现代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广东社会科学(广州) .2003 年 5 期 60 65 页 6陈友华 .“人口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 .中国人口科学(京) .2003 年 6期 60 66 页 7田雪原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人口问题” .人口学刊(长春) .2003年 6 期 3 11 页 8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 . 中国人口统计年鉴 2003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3 年 10 月 9山东年鉴 -2003 .山东省情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短文 > 期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