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治疗与预后分析(共4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3994500 上传时间:2022-05-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3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治疗与预后分析(共4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93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治疗与预后分析(共4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93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治疗与预后分析(共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3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治疗与预后分析(共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93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治疗与预后分析作者:骆明远 吴中平 于健春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13年第32期摘要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治疗方法及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行肿瘤切除和48例行肿瘤切除联合靶向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对所有患者随访3年,共死亡18例(19.35%),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和年龄与GIST患者预后无关(P0.05),而发病部位、肿瘤大小和数目、首诊是否转移、术中是否破裂及治疗方式的选择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P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手术治疗;靶向治疗;预后中图分类号 R73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

2、(2013)32-0143-03Clinical analysis on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of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A report of 93 casesLUO Mingyuan1 WU Zhongping1 YU Jianchun21.Department of Surgical Oncology,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Fuyang City in Zhejiang Province, Fuyang ,China; 2.China Concord Medical Science Uni

3、versity, Beijing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treatment methods and factors affecting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45 patients underwent tylectomy and 48 patients underwent tylectomy combined with targeted therapy were retrospect

4、ively analyzed. Results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3 years, of which these were 18 cases of death that accounted for 19.35%,the un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gender and age were not related to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GIST (P0.05), while diseased region, tumor size and number, whether met

5、astasis at the first diagnosis, whether rupture during surgery and selection of treatment methods were related factors affecting prognosis of patients (PKey words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Surgical treatment; Targeted therapy; Prognosis胃肠道间质瘤(GIST)起源于胃肠道间叶组织,临床发病率较高,约占胃肠道肿瘤的3%1,因此在消化道肿瘤中占有重要的

6、位置2。GIST明确诊断后,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案,但往往难以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如何进一步提高本病的诊治水平成为普外科医生面临的一个难题,近几年部分学者尝试采用手术切除结合靶向治疗作为GIST的治疗方案,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本文通过对93例GIST患者的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对于GIST的疗效,并对影响患者预后和生存率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所选研究对象93例为2005年1月2010年5月在我院普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其中男41例,女52例,年龄3176岁,平均(63.72.3)岁,其中肿瘤起源于胃部61例,十二指肠6例,空回肠19例,结肠和直肠

7、7例;以上腹部胀痛和肿块就诊63例,以呕血和黑便就诊18例,以恶心、呕吐伴贫血就诊6例,以腹泻或肠梗阻就诊4例,2例无明显临床症状。所有患者均行CT、消化道造影和内镜检查,并对病变组织行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1.2 治疗方法2005年1月2007年12月,对45例患者行肿瘤切除术,切除肿瘤的同时切除周围部分正常脏器,清扫周围淋巴结,如果肿瘤体积较大,周围浸润严重,可行肿瘤及周围脏器联合切除,肝脏有转移者,切除肝脏转移病灶。2008年1月2010年5月,对48例患者行肿瘤切除术联合靶向治疗,手术方式及原则同前,患者术前1224周口服甲磺酸伊玛替尼(格列卫,瑞士诺华公司生产,国药准字号:H),400

8、 mg/d,进餐时服药,每日1次。术后继续按400 mg/d的剂量连续用6个月;存在复发和转移的患者连续服用12个月,伊玛替尼疗效欠佳者,可服用苹果酸舒尼替尼(索坦,意大利辉瑞公司生产,国药准字号: H),50 mg/d,顿服,服药4周,停药2周,长期服用。1.3 术后病理检查大体标本呈鱼肉状,质韧,肿瘤内部可见坏死、溃疡及陈旧性出血灶,显微镜下观察肿瘤以梭形细胞为主,上皮样细胞较少。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117阳性87例,CD34阳性75例,SMA阳性10例,S-100阳性11例。根据NIH生物学分级标准3,极低危险性17例,低度、中度、高度危险性分别为29、15、32例。1.4术后随访采用

9、定期门诊复查或电话随访的形式对所有患者随访3年,了解患者复发和转移情况,如患者死亡,确定死亡时间,最后随访日期为2013年5月31日。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引入COX回归中进行GIST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2 结果GIST患者3年死亡18例(19.35%),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和年龄与GIST患者预后无关(P0.05),而发病部位、肿瘤大小和数目、首诊是否转移、术中是否破裂及治疗方式的选择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P3 讨论胃肠道间质瘤可发生于消化道的任何部位,少数也可发生于消化道

10、以外区域,胃和小肠是GIST的好发位置。本组患者中发生于胃部61例(63.5%),空回肠14例(15.1%)与文献报道一致4。GIST是一种间叶源性肿瘤,起源于胃肠道黏膜下间叶干细胞,具有非定向分化的特点5,可伴有平滑肌或神经源性的分化,病理上有时难以与平滑肌瘤或平滑肌肉瘤鉴别,但GIST瘤体多位于肌层,临床症状的出现和肿瘤大小及周围浸润情况密切相关,早期诊断率较低。本病的诊断需结合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病史、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及病变组织的病理检查综合判断,李立新等6的研究认为CT扫描在GIST的定性、定位诊断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但免疫组化分析CD117和CD34的阳性表达具有诊断意义。GIST的

11、外科治疗目前以手术切除和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相结合为主,手术切除肿瘤是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对于肿瘤体积较大并且周围组织浸润,我们主张行扩大切除术,在切除原发病灶的同时,将周围粘连的组织和器官一并切除,肝脏转移是GIST主要转移方式,如果术前明确诊断存在肝脏转移,应将转移病灶切除,以达到根治的目的。多数外科学者认为GIST转移以血行转移和腹腔种植为主,很少发生淋巴结转移,术中不需要进行相应区域的淋巴结清扫7,我们对于每一位患者的术前影像资料进行认真研究,对于病变周围的淋巴结(包括术后确诊的5例淋巴结)常规进行了清扫。手术方案的选择取决于肿瘤的大小、发病部位和恶性程度,GIST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和

12、一定的恶性程度。手术切除时,切缘应在瘤体外3 cm左右,部分肿瘤体积较大,质地脆弱、血管丰富,因此手术操作一定要轻柔、细致,避免操作不慎导致肿瘤破裂、瘤细胞在腹腔内种植。本次研究对2008年1月以后的患者采用手术切除联合药物靶向治疗,所选靶向药物为甲磺酸伊玛替尼,该药是特异性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通过多个靶点占据酪氨酸激酶的核苷酸结合部位,抑制细胞的代谢,阻止ATP与细胞的结合,抑制目标蛋白酶的磷酸化,从而细胞的信号传导通路被阻止8。伊玛替尼通过以上途径选择性杀死出现KIT等靶点突变的GIST细胞,而对周围正常的组织器官无损伤。有资料显示,GIST患者术后应用伊玛替尼可明显降低复发率和转移率9,

13、在GIST靶向治疗的临床实践中,伊玛替尼用药是安全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其他抗肿瘤药物,有学者甚至将伊玛替尼靶向治疗应用于广泛转移的GIST患者,不同程度延长患者生存期10。对于应用伊玛替尼疗效欠佳的患者,应用舒尼替尼能够延缓疾病进展,延长生存期,起到靶向治疗的作用。本研究中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病部位、肿瘤大小和数目、首诊是否转移、术中是否破裂及治疗方式的选择是影响患者3年生存率的危险因素,病变位于上消化道和下消化道、肿瘤单发和多发、3年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综上所述,手术切除联合靶向治疗GIST疗效确切,可作为优选的治疗方案,而肿瘤体积较大、术前转移、术中破裂是影响GIST患者预后的危

14、险因素。参考文献1 姜毅楠,蔡逊. 胃肠道间质瘤组织起源的研究进展J. 中国癌症杂志,2011,21(11):893-897.2 Laurini JA,Carter JE.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Arch Pathol Lab Med,2010,134(l):134-141.3 Joensuu H. Risk stratification of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J. Hum Pathol,2008,39(

15、10):1411-1419.4 田霞,韩峥,朱庆曦,等. 67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诊治和预后分析J. 临床内科杂志,2012,29(7):474-476.5 孙柯科,李小平,戴珍珍,等. 114例胃间质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4):115-116.6 李立新,彭永军,冯帮强. 30例胃肠道间质瘤CT表现、病理与预后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3):68-70.7 陈浩,李婷婷,黄烨,等.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治疗及预后分析J. 河北医药,2012,34(22):3407-3408.8 王春萌,师英强,傅红,等. 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 中国癌症杂志,2008,18(11):513-514.9 王黔,严芝强,王海斌,等. 99 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分析J.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2,15(6):463-466.10 Casali PC,Jost L,Reichardt P,et al.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ES-MO clinical recommendations for diagnosis,treatment and follow-upJ. Ann Oncol,2009,20:1064-1067.(收稿日期:2013-07-31)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