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卫第九版医学儿科教学课件第十章-呼吸系统疾病-第一节-第五节.pptx

上传人:醉**** 文档编号:13972509 上传时间:2022-05-02 格式:PPTX 页数:50 大小:3.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卫第九版医学儿科教学课件第十章-呼吸系统疾病-第一节-第五节.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人卫第九版医学儿科教学课件第十章-呼吸系统疾病-第一节-第五节.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卫第九版医学儿科教学课件第十章-呼吸系统疾病-第一节-第五节.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卫第九版医学儿科教学课件第十章-呼吸系统疾病-第一节-第五节.pptx(5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作者 : 张磊、曲书强 单位 :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十章 呼吸系统疾病重点难点熟悉了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喉炎、急性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免疫特点和检查方法。第一节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免疫特点和检查方法第二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第三节 急性感染性喉炎第四节 急性支气管炎第五节 毛细支气管炎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免疫特点和检查方法第一节呼吸系统以环状软骨下缘为界,分为上、下呼吸道。儿科学(第9版)一、解剖特点(一)上呼吸道包括鼻、鼻窦、咽、咽鼓管、会厌、喉。(二)下呼吸道包括气管、支气管、毛细支气管、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

2、儿科学(第9版)(三)胸廓是由肋骨、胸骨、脊柱和肋间肌构成的骨性笼状支架。后方为脊柱,肋骨、肋间隙位于两侧,胸骨和肋软骨位于前方。婴儿胸廓前后径略等于横径,生后2年内,渐变椭圆形。 胸廓结构 儿科学(第9版)(一)呼吸频率与节律小儿呼吸频率快,年龄越小,频率越快婴幼儿易出现呼吸节律不整、间歇、暂停等现象 (二)呼吸类型 婴幼儿为腹式呼吸(abdominal respiration)二、生理特点儿科学(第9版)肺活量曲线二、生理特点(三)呼吸功能特点 肺活量(vital capacity) 潮气量(tidal volume) 每分通气量和气体弥散量 气道阻力小儿呼吸道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均

3、较差。 咳嗽反射及纤毛运动功能差 肺泡吞噬细胞功能不足 乳铁蛋白、溶菌酶、干扰素及补体等的数量和活性不足儿科学(第9版)三、免疫特点(一)呼吸系统体格检查时的重要体征 呼吸频率改变 发绀(cyanosis) 吸气时胸廓凹陷 特殊的呼吸形式:吸气喘鸣(stridor)、呼气呻吟(grunting) 异常呼吸音儿科学(第9版)四、检查方法(一)呼吸系统体格检查时的重要体征杵状指(趾):支气管扩张、慢性肺炎等患儿可见杵状指(趾)儿科学(第9版)四、检查方法儿科学(第9版)(二)血气分析小儿血气分析正常值项目新生儿2岁以内2岁以后 pH7.357.457.357.457.357.45 PaO2(kPa

4、)81210.613.310.613.3 PaCO2(kPa)4.004.674.004.674.676.00 HCO3-(mmol/L)202220222224 BE(mmol/L)6+26+24+2 SaO2(%)909795979698四、检查方法当动脉血氧分压50mmHg(6.67kPa),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85%时为呼吸衰竭。儿科学(第9版)(三)胸部影像学:胸片、CT、磁共振成像。(四)儿童支气管镜检查(五)肺功能检查四、检查方法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第二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AURI)系由各种病原引起的上呼吸道

5、的急性感染,俗称“感冒”,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儿科学(第9版)儿科学(第9版) 90%以上为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后可继发细菌感染 肺炎支原体也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一、病因儿科学(第9版)(一)一般类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 症状 局部症状:鼻塞、流涕、喷嚏、干咳、咽部不适和咽痛等。 全身症状:发热、烦躁不安、头痛、全身不适、乏力等。2. 体征 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 可见下颌和颈淋巴结肿大。肠道病毒感染者可见不同形态的皮疹。二、临床表现儿科学(第9版)(二)两种特殊类型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 疱疹性咽峡炎(herpangina):病原体为柯萨奇病毒A组。好发于夏秋季。起病急骤,临床表现为高热、咽痛、

6、流涎、厌食、呕吐等。2. 咽结膜热(pharyngo-conjunctival fever):病原体为腺病毒3、7型。以发热、咽炎、结膜炎为特征。好发于春夏季,散发或发生小流行。临床表现为高热、咽痛、眼部刺痛,有时伴消化道症状。二、临床表现儿科学(第9版)(二)两种特殊类型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 疱疹性咽峡炎(herpangina)咽腭弓、软腭、腭垂的黏膜上可见多个24mm大小灰白色的疱疹,周围有红晕,12日后破溃形成小溃疡,疱疹也可发生于口腔的其他部位。病程为1周左右。 疱疹性咽峡炎二、临床表现儿科学(第9版)(二)两种特殊类型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 咽结膜热(pharyngo-conjun

7、ctival fever)咽部充血,可见白色点块状分泌物,周边无红晕,易于剥离;一侧或双侧滤泡性眼结膜炎,可伴球结膜出血;颈及耳后淋巴结增大。病程12周。咽结膜热二、临床表现儿科学(第9版) 中耳炎、鼻窦炎、咽后壁脓肿、扁桃体周围脓肿、颈淋巴结炎、喉炎、支气管炎及肺炎等。 急性肾小球肾炎和风湿热。三、并发症儿科学(第9版) 血常规 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检查可明确病原 咽拭子培养 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有助于鉴别细菌感染四、实验室检查儿科学(第9版)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即可诊断鉴别诊断: 急性传染病早期 流行性感冒 过敏性鼻炎五、诊断和鉴别诊断儿科学(第9版)(一) 一般治疗:注意

8、休息,居室通风,多饮水(二) 抗感染治疗 1. 抗病毒治疗 2. 抗细菌治疗(三) 对症治疗六、治疗儿科学(第9版) 加强体格锻炼以增强抵抗力 提倡母乳喂养 避免被动吸烟 防治佝偻病及营养不良 避免去人多拥挤、通风不畅的公共场所七、预防急性感染性喉炎第三节 急性感染性喉炎(acute infectious laryngitis)是指喉部黏膜的急性弥漫性炎症。以犬吠样咳嗽、声嘶、喉鸣、吸气性呼吸困难为临床特征。冬春季节多发,且多见于婴幼儿。儿科学(第9版) 病原体:病毒: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和腺病毒。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可并发于麻疹、百日咳和流感等急性传染病。 由于小儿喉部

9、解剖特点,炎症时易充血、水肿。儿科学(第9版)一、病因 发热、犬吠样咳嗽、声嘶、吸气性喉鸣和三凹征。 严重时可出现发绀、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心率加快。 咽部充血,声带有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 一般白天症状轻,夜间入睡后加重,喉梗阻者若不及时抢救,可窒息死亡。儿科学(第9版)二、临床表现分度 临床表现度活动后出现吸气性喉鸣和呼吸困难,肺部听诊呼吸音及心率无改变度安静时亦出现喉鸣和吸气性呼吸困难,肺部听诊可闻及喉传导音或管状呼吸音,心率加快度除上述喉梗阻症状外,因缺氧而出现烦躁不安、口唇及指(趾)发绀、双眼圆睁、惊恐万状、头面部出汗,肺部呼吸音明显降低,心率快,心音低钝度渐显衰竭、昏睡状态,由于无

10、力呼吸,三凹征可不明显,面色苍白发灰,肺部听诊呼吸音几乎消失,仅有气管传导音,心律不齐,心音钝、弱儿科学(第9版)二、临床表现喉梗阻分度诊断: 犬吠样咳嗽 声嘶 喉鸣 吸气性呼吸困难儿科学(第9版)鉴别诊断: 白喉 急性会厌炎 喉或气管异物 喉痉挛三、诊断和鉴别诊断(一)一般治疗:缺氧者给予吸氧(二)糖皮质激素 :能及时减轻喉头水肿,缓解喉梗阻(三)控制感染(四) 对症治疗(五) 气管插管儿科学(第9版)四、治疗 喉炎临床急救首要任务为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同时应尽快减轻喉头水肿。如患儿呼吸道有分泌物,应立即予吸引器吸出,采取面罩吸氧或者鼻导管吸氧;同时予静脉糖皮质激素,减轻患儿喉头水肿,如有烦

11、躁不安,应予镇静,同时合理应用抗病毒及抗菌药物。经上述治疗后,患儿呼吸往往于30分钟内好转;假如呼吸没有好转甚至加重,加大糖皮质激素应用剂量,还应请麻醉师到场会诊,应用气管内插管,以保证患儿呼吸道的通畅;假如插管未能成功,应立即予气管切开术。紧急情况下,可先以粗针头于患儿环甲膜处进行穿刺后用手来固定,在进行高流量吸氧,从而挽救患儿生命,并予气管切开术。儿科学(第9版)小儿喉炎伴喉梗阻急救处理(扩展阅读)急性支气管炎第四节 急性支气管炎(acute bronchitis):是指由于各种致病原引起的支气管黏膜感染,由于气管常同时受累,故称为急性气管支气管炎(acute tracheobronchi

12、tis)。 儿科学(第9版) 病原为各种病毒或细菌,或为混合感染。 免疫功能低下、特应性体质、营养障碍、佝偻病和支气管结构异常等。儿科学(第9版)一、病因 以咳嗽为主要症状,开始为干咳,以后有痰。 婴幼儿症状较重,常有发热、呕吐及腹泻等。 双肺呼吸音粗糙,可有不固定的散在的干啰音和粗中湿啰音。 婴幼儿有痰常不易咳出,可在咽喉部或肺部闻及痰鸣音。儿科学(第9版) 二、临床表现(一) 一般治疗(二) 控制感染(三) 对症治疗儿科学(第9版)三、治疗 毛细支气管炎第五节 毛细支气管炎(bronchiolitis)是一种婴幼儿较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多见于26个月的小婴儿,以喘息(wheezing)、三

13、凹征和气促为主要临床特点。 儿科学(第9版) 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其他包括:副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人类偏肺病毒、博卡病毒。 肺炎支原体也可引起本病。儿科学(第9版)呼吸道合胞病毒病毒结构由被膜、核衣壳和核心组成,被膜上有G、F和小疏水糖蛋白3种跨膜蛋白,蛋白和蛋白是病毒主要抗原一、病因(一)病毒对气道的直接损伤(二)免疫学机制(三)具有特应质(atopy)者更易于引起毛细支气管炎儿科学(第9版)二、发病机制病变主要侵犯直径75300m的毛细支气管。如右图:毛细支气管通常指肺部的细小支气管(第513级)。病变会造成毛细支气管管腔狭窄甚至堵塞,导致肺气肿和肺不张。炎症还可波及肺泡、肺泡

14、壁及肺间质,出现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儿科学(第9版) 支气管树示意图三、病理 本病常发生于2岁以下小儿,多数在6个月以内。 喘息和肺部哮鸣音为其突出表现。 严重发作者,可见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口周和口唇发绀。儿科学(第9版)四、临床表现 呼吸浅而快,6080次/分,甚至100次/分,伴鼻翼扇动和三凹征。 心率加快,可达150200次/分。 肺部可闻及呼气相哮鸣音,亦可闻及中细湿啰音,叩诊可呈过清音,可触及肝和脾。 重度喘憋者可有PaO2降低,PaCO2升高。儿科学(第9版)四、临床表现(一) 血常规、咽拭子(二) 胸部X线检查(三) 血气分析儿科学(第9版)五、辅助检查毛细支气管炎胸部X片患儿, 男, 6个月, 两肺透亮度稍增强,两肺未见明显实质病变。两膈面低平、肋膈角尚锐利鉴别诊断: 支气管哮喘 肺结核 其他疾病:如纵隔占位、心源性喘息、异物吸入及先天性气管支气管畸形等儿科学(第9版)诊断: 小婴儿 典型的喘息 哮鸣音六、诊断和鉴别诊断(一)氧疗(二)控制喘息(三)抗感染治疗(四)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液体摄入量、纠正酸中毒儿科学(第9版)七、治疗(一) 提倡母乳喂养,避免被动吸烟,增强婴幼儿体质(二) 抗RSV单克隆抗体(palivizumab)儿科学(第9版)八、预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其他杂项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