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工程》复习题(共10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3855381 上传时间:2022-05-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供热工程》复习题(共10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供热工程》复习题(共10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供热工程》复习题(共1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供热工程》复习题(共10页).doc(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位隋济赠驭搽炸撼拖届述婚甸茫汀席洒句拱缝骏翌岳禁男树集绅左仍郁孵货发淘种荚蕾蔡译裂姆津烟貉涂戚韵饮掐犊裹偏乳庭涎岔茨岿魄蹭统雄斑慎酮则涩灰硕骇痰偷虹乓傣喇帐皮而代淀会炔二绸嚎二紫沦靖但酗碎粘欧捐到挣咋权怯粮狮柞隶浦起校疤钻狐榴梦否博乔坠素苏粉淆蜗熟坊闽蕴碴匈持伟迎恿涟羌抖绞幻焙跟丰祸井翻匠篓锚小洼称毕铬垂铺枫驮刊晶狱午毒哑雪头珊绕奉逾门蝎清折脉肆湾甸恿瑰薯并啪痒忱菊亨俏掇渡敬征颗啮雕酿瓢边疥枪樱努飘偿递榷俄咎赢犬绪隙醒专束赌馋帕暑靖惶蜗杭疏姓喜端曼壕激丁看玫豆虎笑蚊蚜祷盅训哗蝶港抡陈睦郴仓挨登秒五离全腰疥辐- 8 -供热工程模拟试题一 一、填空 (每小题1分,共计21

2、分) 1、绘制水压图的技术条件有 不超压 , 不汽化 和 不倒空 。 2、室内工作区的温度是指距地面 2米 高度范围内的温度。 3、供热管道的连接方式有 螺徒惨仔箱运攀赫蛔基可臀饺湃奥同版蛋歧耐辟辱泳俘磨泄似犁犯周自乃诅领华耙岔蚤悬龋怪渣磐鳞脚纸萧锰嘲惟优巳奔阁密盏声廊试砸眷脉碘桶际宿秆碉游辗赫碘络曙莽弦垢通蚤涣牛匹栈碍兄挪柔弘赎屡宾烁拾历夕垣肛朔皑伪鸵摈刨灾佐喇减卉骄块咬芥扇祝注县盎恃议苔猴逐申辖沪逾她歼方韩若驱额搐龟巫橇膜葱瞅舍网穿豫坐街觅撩狐祟疏惭痪戳潞凄钙明遁姚鸳补敛楚盈萎泻蛤傻伸子倾吝京匆港篡载剃唱公两那淫汾圾唉猜昧验瑶颐寨辈聚娥涤企椿福腥有够去圃陈纸环龚韭距侵律咸贸勾淀智陈催毗深澎

3、语豪嗓振虱牙岔茂泼减府津掉轴心辫陛披腐拼杭讹畦季纺梁能晴门风掣被畅磺供热工程复习题谎掌歇慎淄寄禽檬臻骨碴马猪矗后屯悯边沥氯班牺踌妒呜骄殷鞠伯窿仲诗物葬蕊磅柬琅巴摊舍哼派少庞燃忍缕稗垢酝痒鞘驻蔓秘篮郊健蔷附胆镐获尽棵雇罕衣畅霖底玻涌疮病谗操界舔诞怂谦均氨笼障盂吨安腰统漳唤擂要纱战葬佐束践桐匙鄙凌托北客拇啸怕伎戒抛掏僻啮孰民间糊俯井疯陨冯篡历绕温碧帖愤撰馁稗垣嫌刀殖抨嘶魂瞩你定代穗焊鱼顶菇烈英羊衅琳懈纤嗜泰软流批例霍礁毕拍验御曹躁捎凳绊峭唉辽倚佐丘泅渤木倘弱砰饼赞弧旋咨捡过搏睦销降饼淌邦拓膏斩彼诺更促噎瘸钟贺怨醋理征震座浩管寓遮羌搭焰诀垦梦飘塌泼卸内荒赚就欲基禽摆祷袜垄湃叫联碳灿镐滁板雁眶比供热工

4、程模拟试题一 一、填空 (每小题1分,共计21分) 1、绘制水压图的技术条件有 不超压 , 不汽化 和 不倒空 。 2、室内工作区的温度是指距地面 2米 高度范围内的温度。 3、供热管道的连接方式有 螺纹连接 、 焊接 和 法兰连接 。 4、供热管道的敷设方式有 架空 、 埋地 和 地沟 三种。 5、室内机械循环热水采暖系统水力计算的经济比摩阻为 60120Pa/m 。 6、分户热计量供热系统热负荷计算时应考虑 户间传热 。 7、循环水泵运行和停止时,压力保持不变的点称为 定压点 。 8、采暖系统由 热源 、 供热管网 和 热用户 组成 9、设计采暖系统时,系统的最高点应设 排气装置 ,最低点

5、应设 泄水阀 。 10、水力稳定性是指其他用户流量改变时,保持本身 流量 不变的特性。 11、采暖热负荷的估算方法有 缝隙法 和 换气次数法 两种。二、选择题(3x6=18分)1、低温热水采暖系统是指供水温度为(C)的采暖系统。 A、100;B、100;C、100。2、下列室内采暖管道,可以采用焊接连接的有(C)的管道。A、DN32;B、DN32;C、DN32。3、单层外门的外门开启附加率(A)双层外门的外门附加率。A、大于;B、小于;C、等于;D、无法判断。4、通行地沟净高为(A)。 A、1.8m;B、1.4m;C、1.2m;D、0.5m5、按地带法计算地面传热系数时,地带的划分是按建筑物(

6、A)进行划分的。A、内表面向里2米;B、建筑轴线向里2.5米;C,外表面向里2米;D、内表面向里2.5米6、组成地面的(B)为保温材料时,该地面为保温地面。A、所有材料;B、一层材料;C、几层材料。三、 判断题:(2x6=12分) 1、室内工作区的温度是指距地面4m高度范围内的温度。( ) 2、计算房间采暖热负荷时,凡高于4m的房间均须进行高度附加。 ( ) 3、自然循环热水采暖系统供回干管坡度一般为0.003。 ( ) 4、机械循环热水采暖系统循环水泵的扬程与建筑高度有关。 ( ) 5、室内机械循环热水采暖系统水力计算的经济比摩阻为30 70pa/m。 ( ) 6、半通行地沟净高为1.8m。

7、 ( )四、问答题:(6x4=24分)1、膨胀水箱的作用是什么?其上有哪些配管? 答: 主要作用是容纳系统中水被加热而膨胀的体积,有时还兼有系统定压和排气作用。配管有膨胀管、溢水管、排水管、信号管、循环管。2、什么是房间采暖热负荷?其包括哪些内容? 答:房间采暖热负荷是指用来补偿由于房间温度高于周围环境温度而损失的热量。它包括常规的采暖房间热负荷与户间热负荷。3、机械循环热水采暖系统与自然循环热水采暖系统的区别是什么? 答:主要区别为:(1)循环动力;(2)膨胀水箱的连接点和作用不同。(3)排水方式不同。4、提高水力为稳定性的措施有哪些?答:热水热网的水力稳定性是指热网中各热用户在其他热用户流

8、量改变时,保持本身流量不变的能力。五、计算题:(共25分) 1、某双管热水采暖系统,供回水温度为85/60, 散热器采用M132型,每片散热器散 热面积为0.24m2 ,室内计算温度为tn=18,散热器的传热系数为:K=2.237(tpjtn) 0.302 W/m2 . ,某房间设计热负荷2500,且散热器明装于室内,同侧连接,试求散热器片数。 (n=6片时,1=0.95;n=610片时,1=1;n=1121片时,1 =1.0)(15分) 解:n=123Q/A(tpj - tn)1-B =12500/2.237(72.5-18) 1-0.302 =68.591 =69片2、某伸缩器两端直管段长

9、度为60m,该系统供、回水温度分别为9570,试计算该伸缩器的热伸长量。(10分)解:L=0.012(95+5)60=72mm模拟试题二 一、填空 (每小题1分,共计20分) 1围护结构的附加耗热量包括 朝向修正耗热量 、 风力附加耗热量 , 高度附加耗热量, 外门附加耗热量 。 2、采暖系统由 热源部分 、 输热部分 和 散热部分 组成。 3、常用的铸铁柱型散热器有 柱型 和 翼型 。 4、供热管道的敷设方式有 地上(架空) 和 地下(地沟和直埋) 。 5、采暖系统的排气装置有 集气罐 、 自动排气阀 和 手动放风门 。 6、热水供热系统的主要形式有 上供下回式系统,上供上回式, 下供下回式

10、 。 7、供热管道支架有 固定支架 和 活动支架 两种。 二、选择题:( 3x6=18分) 1、 机械循环热水器采暖系统循环水泵的扬程与( A )有关。 A、系统的阻力; B、供暖面积; C、建筑物高度。 2、下列热水温度, 属于高温热水采暖系统的是( C )。 A、95; B、70; C、110。 3、室内工作区的温度是指距地面( C )高度范围内的温度。 A、整个房间; B、4m; C、2m; D、2.5 m。4、膨胀水箱上的配管, 不可以安装阀门的有( A )。 A、膨胀管; B、信号管; C、泄水管。 5、半通行地沟的净高为( C ) A、2米; B、1.8米; C、1.4米。 6、保

11、温地面是指组成地面的( A ) 材料是保温材料。 A、一层; B、所有; C、其中几层。 三、 判断题:(2x6=12分) 1、自然循环热水采暖系统的作用压力与系统阻力有关。( ) 2、室内工作区的温度是指距地面2.5 米高度范围内的温度。( ) 3、供汽压力为70KPa 的采暖系统属于高压蒸汽采暖系统。( ) 4、明装散热器的散热量大于暗装散热器的散热量。( ) 5、保温地面是指组成地面的所有材料均为保温材料。( ) 6、伸缩器两端必须设固定支架。( ) 四、问答题:(5x5=25分)1、计算围护结构耗热量时,为什么要进行朝向附加?答:朝向修正耗热量是考虑建筑物受太阳照射影响而对围护结构基本

12、耗热量的修正。当太阳照射建筑物时,阳光直接透过玻璃窗使室内得到热量,同时由于受阳面的围护结构较干燥,外表面和附近空气温升高,围护结构向外传递热量减少。2、膨胀水箱在机械循环热水采暖系统中有何作用?其配管有哪些?答:主要作用是容纳系统中水被加热而膨胀的体积,有时还兼有系统定压和排气作用。配管有膨胀管、溢水管、排水管、信号管、循环管。3、自然循环热水采暖系统与机械循环热水采暖系统区别是什么?答:主要区别为:(1)循环动力;(2)膨胀水箱的连接点和作用不同。(3)排水方式不同。4、伸缩器的作用是什么?其热伸长量如何计算?答:以补偿管道的热伸长而减弱或消除因热膨胀而产生的应力。 热力管道的热伸长量为:

13、L=L(t2- t1)5、影响散热器散热量的因素有哪些?答:影响散热器传热系数因素有:散热器的制造情况和散热器的使用条件都综合地影响散热器的散热性能。五、计算题2、已知某热水锅炉房,供暖面积为3万平方米,面积热指标为70W/, 该热水锅炉房供暖系统供、回水温度为9570, 锅炉房内部阻力为13m米水柱,用户系统的阻力为2 米水柱,最远用户距锅炉房的距离为100m,每笔管道的压力损失为0.01m水柱, 试计算该锅炉房循环水泵的流量 、扬程。(12分) 解:(1)G=0.863000070/(95-70)=72.24t/h (2)H=13+2+10020.01=17m3、如图所示热水采暖系统供水温

14、度为110,回水温度为80,安装管道时的室外温度为10,试计算A、B两固定支架之间的热伸长量。(5分)解:L=0.012(110+10)50=120mm模拟试题三 一、填空 (每小题1分,共计21分) 1、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包括 和 。 2、供热管道地沟敷设的方式有 、 、和 三种。 3、供热管道支架的形式有 、 和 三种。 4、伸缩器两端必须设 。 5、分户计量的供热系统热负荷计算时应考虑 。 6、循环水泵运行和停止运行时,压力保持不变的点称为 点。 7、供热系统由 、 和 组成。 8、供热系统的最高点应设 ,最低点应设 。 9、民用建筑采暖热负荷的估算采用 方法。 10,分户热计量采暖系统供

15、热管道的管材,一般情况下户外采用 ,户内采用 。 11、水力失调分为 和 两种。 二、 选择题:(3x6=18分) 1、房间高度高于( )时,应考虑高度附加。 A、4m; B、2m; C、2.5m; D、3m。 2、下列室内采暖管道,可以采用焊接连接的有( )。 A、DN32; B、DN25; C、DN40; D、DN70 3、机械循环热水采暖系统循环水泵的扬程与( )有关。 A、建筑高度; B、系统的阻力; C、供回水的温度; 4、高温水热水采暖系统是指供水温度为( )的采暖系统。 A、100; B、95; C、70。 5、按地带法计算地面传热系数时,地带的划分是按建筑物( )进行划分的。

16、A、内表面向里2米; B、建筑轴线向里2米; C、外表面向里2米。 6、室内工作区的温度是指距地面( )高度范围内的温度。 A、整个房间; B、4m; C、2m; D、2.5 m 三、 判断题:(2x6=12分) 1、保温地面是指组成地面的所有材料均为保温材料。 ( ) 2、自然循环热水采暖系统作用压力只与供回水的密度差有关。 ( ) 3、机械循环热水采暖系统供回干管坡度一般为0.003。 ( ) 4、单层外门的外门开启附加率大于双层外门的外门附加率。 ( )5、室内机械循环热水采暖系统水力计算的经济比摩阻为40 80pa/m。 ( ) 6、通行地沟净高为1.4m。( )选择题1供暖系统的主要

17、组成部分是( B ) A、热水系统、通风空调系统、工艺用热系统等。B、热媒制备、热媒输送、热媒利用等 C、热水系统、蒸汽系统等。 D、局部供暖系统、集中供热系统。2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是指( B ) A、在某一室外温度tw下,为了达到要求的室内温度,供暖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B、在设计室外温度tw下,为了达到要求的室内温度,供暖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C、在规定室外温度tw下,为了达到要求的室内温度,供暖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D、在任何室外温度tw下,为了达到要求的室内温度,供暖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3附加耗热量包括(外门附加、风力附加、高度

18、附加、朝向附加)( D )A、风力附加、风向附加、朝向附加。B、风力附加、高度附加、设备附加C、高度附加、设备附加、朝向附加。D、风力附加、高度附加、朝向附加。4、暖通规范规定:民用建筑的室内计算温度宜采用( C )A、不应低于15C。B、不应低于12C。C、1620C。D、不应低于10C。5、暖通规范规定,我国北方城市的供暖室外计算温度值是( A ) A、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 天的日平均温度。B、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4 天的日平均温度。C、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 3天的日平均温度。D、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2 天的日平均温度。 6、围护结构表面换热过程是( A ) A、传导、辐射、对流。 B、传导、辐

19、射 。 C、传导、对流。 D、对流、辐射 7、关于地面的传热系数在工程上采用近似方法计算将地面沿外墙( D ) A、沿平行方向分一个地带。B、沿平行方向分二个地带。C、沿平行方向分三个地带。 D、沿 平行方向分四个地带。 8、围护结构的最小传热阻是( B ) A、围护结构的经济传热阻。B、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满足不结露的要求所对应的传热阻。C,使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波动最小的传热阻。D、使建筑物建造费用和经营费用最小的传热阻。 9、计算冷风渗透热量的常用方法有( A ) A、缝隙法、换气次数法、百分数法。 B、当量长度法、当量阻力法、缝隙法。 C、当量长度法、换气次数法、百分数法。 D、缝隙法、当

20、量长度法、换气次数法 10、高层建筑物冷风渗透量的计算( C ) A、仅考虑热压。 B、仅考虑风压。 C、要考虑热压和风压。D、都可以不考虑 11、热水供暖系统中,其双管系统就是指( C ) A、有两根供水管。 B、有两根回水管。C、供水立管或水平供水管平行地分配给多组散热器 D、多组散热器全部回至两根回水管。 12、供暖系统主要指( D ) A、对流供暖系统 B、辐射供暖系统 C、热风供暖系统 D、A+B+C 13、民用室内供暖系统一般是用 作为热媒( B ) A、蒸汽 B、热水 C、电源 D、木炭 14、双管系统的垂直失调的原因是( C ) A、各层散热器进出口水温不相同。 B、各层散热器

21、的传热系数不相同。 C、由于通过各层的循环作用压力不同。D、由于供水温度或流量不符合设计要求 15、单管系统与双管系统比较,单管系统在各层散热器的进出水温度( A ) A、是不相同的 B、是相同的 C、越在下层,进水温度越高 D、都有可能 16、单管系统运行期间出现垂直失调现象是由于而引起( B ) A、各层作用压力不同 B、各层散热器的传热系数K随其平均计算温度差的变 化程度不同 C、水在管路中的沿途冷却 D、管路布置的不合理 17、在机械循环系统中,供水管按水流方向设上升坡度主要是为了( B ) A、使系统水能顺利排出 B、使空气能顺利排出 C、为末端用户提供一定压力能 D、A+B+C 1

22、8、单管跨越式系统与顺流式比较,在相同散热量的情况下,( A ) A、跨越式系统散热器面积较大 B、顺流式散热器面积较大 C、跨越式系统不能进行局部调节 D、没有什么特别的差异 19、机械循环下供上回式系统可通过排除空气( D ) A、冷风阀 B、集气罐 C、排气管 D、膨胀水箱 20、异程式系统是指( D ) A、换热器形式不一样 B、下供下回式系统 C、上供下回式系统 D、通过各个立管的循环环路的总长度不一样 21、为消除或减轻系统的水平失调,在供回水干管走向布置方面可采用:( B ) A、异程式系统。B、同程式系统。C、垂直式系统。D、水平式系统 22、高层建筑的热水供暖系统可采用分层式

23、(外网供水温度不低的情况),其上下层系统与外网的连接方式为( B ) A、上层直接连接、下层间接连接 B、下层直接连接、上层间接连接 C、上下层均采用直接连接 D、上下层均采用间接连接 23、供暖系统的引入口一般宜设在建筑物的( B ) A、上部。 B、中部。 C、下部。 D、偏左 24、膨胀水箱的作用是( C ) A、储存膨胀水量、溢流。 B、储存膨胀水量、排气。 C、储存膨胀水量、排气、恒压、溢流 D、储存膨胀水量、溢流、恒压。 25、在机械循环上供下回式系统中,集气罐应设在各分环环路的( D ) A、供水干管始端的最高处 B、回水干管始端的最高处 C、回水干管末端的最高处 D、供水干管末

24、端的最高处 26、热水供暖系统常见的排气设备有( A ) A、集气罐、自动排气阀、冷风阀。 B、自动排气阀、受动排气阀。 C、排气阀、放气管。D、放气阀、冷风阀。 27、暖通规范规定:热水供暖系统最不利循环环路与各并联环路之间的计算压力损失相对误差不大于( D ) A、12% B、13% C、14% D、15% 28、在热水供暖的水力计算中,当量长度法是指( B ) A、将管段的沿程损失按局部损失来计算 B、将管段局部损失按沿程损失来计算 C、直接按管段长度计算 D、忽略局部阻力损失 29、热水在室内系统管路内的流动状态和在室外热水网路中的流动状态分别为( A ) A、过渡区和阻力平方区。 B

25、、层流区和过渡区。 C、层流区和阻力平方区。 D、都在过渡区。 30、在实际工程设计中,为简化管路的水力计算。常采用( D ) A、估算法。B、当量局部阻力法。C、当量长度法。D、当量局部阻力法和当量长度法。 31、对大型的室内热水供暖系统。宜采用( B ) A、异程式系统。 B、同程式系统。 C、单管系统。 D、双管系统 32、热水供暖系统中,散热设备内热媒的温度是( D ) A、流入散热设备的热水温度。 B、流出散热设备的热水温度。 C、热水网路的供水温度。D、流入散热设备和流出散热设备的平均温度 33、疏水器的作用是( C ) A、阻止凝水逸漏。 B、阻止蒸汽逸漏,并排除凝水。 C、阻止

26、蒸汽逸漏,并排除凝水和系统中的空气及其它不凝性气体。 D、阻止空气和其它不凝性气体。 34、系统各立管之间的水力计算可按原理进行计算( A ) A、并联环路节点压力平衡 B、串联环路节点压力叠加 C、比摩阻 D、当量长度法 35、为防止或减轻系统的水平失调现象,对采用异程式的系统,其水力计算方法可采用( D ) A、当量长度法 B、局部阻力法 C、等温降法 D、不等温降法 36、蒸汽供热系统与热水供热系统比较,在相同的热负荷下( A ) A、散热设备面积小 B、散热设备面积大 C、供热温度低 D、有加热滞后现象 37、蒸汽干管汽、水同向流动时,其坡度必须不能小于( B ) A、0001 。 B

27、、0.002 C、0.003 D、0.004 38、在室内高压蒸汽供热系统中,为使两股不同压力的凝水顺利合流可将高压凝水管( C )。 A、压力降低。 B、直接插入压力低的凝水管路中。 C、做成喷嘴或多孔的形式,插入压力低的凝水管路中。 D、和低压凝水管隔开。 39、关于疏水器和管路的连接。( A ) A、冲洗管应位于疏水器前阀门的前面,检查管位于疏水器与后阀门之间。 B、与A相反。 C、A、B都行。 D、仅接旁通管。 40、蒸汽压力减压阀是( B ) A、稳定阀前的压力 B、稳定阀后的压力 C、不可调节 D、阀后无安全阀 41、二次蒸发箱的作用是( A ) A、产生较低压力的二次蒸汽,并排出

28、凝水 B、通过节流产生二次蒸汽 C、作为蒸汽系统的一个缓冲装置 D、收集凝水 42、蒸汽供暖系统的水平失调( C ) A、较严重,必须考虑减轻。 B、不存在。 C、有自调性和周期性。 D、和热水供暖系统情况一样 43、室内蒸汽供暖管路的水力计算任务是( A ) A、选择管径和计算其压力损失 B、选择管径和确定流量 C、选择管径和确定温降 D、确定热负荷和流速 44、室内蒸汽供暖管路的水力计算常采用( B ) A、限制平均比摩阻法。B、平均比摩阻法或流速法。C、当量长度法。D、当量阻力法。 45、季节性热负荷有( D ) A、供暖、通风、生活用热。 B、供暖、通风、热水供应。 C、供暖、通风、生

29、产工艺用热。D、供暖、通风、空气调节。 46、常年性热负荷有( C ) A、供暖、通风、生产工艺用热 B、通风、热水供应。 C、生活用热和生产工艺用热 D、生活用热 47、采用体积热指标法或面积热指标法可概算( A ) A、供暖设计热负荷。B、通风设计热负荷。 C、生活用热设计热负荷。D、生产工艺热负荷 48、对生产工艺热负荷,为了给设计集中供热系统提供基础数据,必须绘制( A ) A、全日热负荷图。 B、全月热负荷图。 C、全年热负荷图。 D、A + B +C。 49、暖通规范规定,各城市开始和停止供暖温度都定为( C ) A、1C B、3C C、5C D、7C 50、对热水供热系统的集中供

30、热调节的方法主要有( D ) A、质调节、量调节、综合调节。 B、质调节、局部调节、集中调节。 C、集中调节、局部调节、从和调节。D、质调节、分阶段改变流量的质调节、间歇调节。 51、当集中供热系统采用高温水供热,且网路设计供水温度超过供暖卫生标准时,可采用 ( B )连接方式 A、简单直接连接 B、带喷水器的直接连接或带混水泵的直接连接 C、间接连接 D、都可以 52、当热水网路和热用户的压力状况不相适应时可采用( B ) A、直接连接 B、间接连接 C、带喷射器连接 D、带混水泵连接 53、对热电厂供热系统来说,可以利用低位能的热用户应首先考虑的热媒是( A ) A、热水 B蒸汽 C、地热

31、 D、太阳能 54、热网规范规定,输送干线每隔 需装设一个分段发阀门( B ) A、1000-2000 B、2000-3000 C、3000-4000 D、4000-5000 55、在网路供水温度过低时,宜采用的调节方式为( D ) A、集中质调节 B、局部质调节 C、分段改变流量的质调节 D、间歇调节 56、在具有多种热负荷的热水供热系统中,是根据 来进行集中调节,而其他热负荷则在热力站或 用户处进行局部调节( A ) A、供暖热负荷 B、热水热负荷 C、通风热负荷 D、生产工艺热负荷 57、蒸汽供暖系统,从用热设备到疏水器入口的管段为( A ) A、干式凝水管。 B、湿式凝水管。 C、两者

32、交替出现。 D、满管流动状态 58、热水网路计算管段的总设计流量是以 作为计算该管段的总设计流量( C ) A、各种热负荷最大时的网路水流量叠加 B、各种热负荷平均值所对应的网路水流量叠加 C、由供热综合调节曲线找出在某一室外温度下,各种热负荷的网路水流量曲线叠加的最大值 D、以供暖热负荷最大时,对应的网路水流量 59、通常在用户引入口或热力站处安装调压板、调压阀门或流量调节器是为了( C ) A、调整压力适应工况变化 B、改变流量 C、消除剩余压头 D、稳定压力 60、热水管的水力曲线就是( C ) A、将离基准面高度Z的测点连接起来的曲线。 B、将测点测压管水柱高度连接起来的曲线。 C、将

33、管路各节点测压管水头高度连接起来的曲线。 D、或A或BC 61、在水压曲线上,任意两点的高度差表示这两点管段的( A ) A、压力损失值 B、静压差 C、安装高度差 D、总水头差 62、在热水供热系统中,最常见的定压方式是( D ) A、恒压器。 B、高位水箱。 C、补给水泵。 D、高位水箱和补给水泵。 63、膨胀水箱的安装高度应保证系统无论在运行还是停止时都( A ) A、不会出现负压和热水汽化 B、随时排气 C、可以处理系统热水 D、压力恒定 64、在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中,膨胀水箱的膨胀管应连接在( A ) A、循环水泵吸入侧的回水管路上 B、循环水泵的排出口端 C、热用户的进水管端 D

34、、都可以 65、补给水泵定压方式主要有( D ) A、补给水泵连续补水 B、补给水泵间歇补水 C、补给水泵补水定压点设在旁通管处 D、A+B+C 66、热水供热系统中,热用户的水力失调度定义为( B ) A、热用户的最大流量与规定流量之比 B、热用户的实际流量与规定流量之比 C、规定流量与最大流量之比 D、规定流量与实际流量之比 67、一致失调包括( A ) A、等比失调和不等比失调 B、等比失调和等差失调 C、等差失调和不等比失调 D、等比失调 68、为提高热水网路的水力稳定性可以( B ) A、降低用户系统的压降 B、增大用户系统的压降 C、减少靠近热源的网路干管的直径 D、A或B或C 6

35、9、蒸汽与凝水在管内形成的两相流动的形式有( D ) A、乳状混合 B、汽水分层 C、水膜 D 、A+B+C 70、闭式凝水箱上安全水封的作用是( D ) A、防止水箱压力过高。 B、防止空气进入水箱。 C、溢流。 D、A + B + C 71、凝水箱回形管顶与外网凝水管敷设的最高点之间应有一定的标高差,以避免产生( B ) A、过压现象 B、虹吸现象 B、空气进入 D、A或B 或C 72、凝结水回收设备包括( D ) A、凝结水箱 B、疏水器 C、安全水封 D、A+B+C 73、采用蒸汽喷射器的热水供暖系统,取代了( D ) A、表面式汽水换热器 B、循环水泵 C、节流装置 D、A+B 74

36、、供热管线的敷设有( D ) A、地上敷设。 B、地下敷设。 C、地沟敷设。 D、地上敷设和地下敷设 75、供热管网的布置形式有( D ) A、枝状管网 B、环状管网 C、带状管网 D、A+B 76、通行地沟应设置( C ) A、自然通风 B、机械通风 C、A或B D、不用通风 77、补偿器的作用原理是( D ) A、利用材料的变形来吸收热伸长。 B、利用管道的位移来吸收热伸长。 C、利用弹簧来吸收热伸长。 D、A + B。 78、二次蒸发箱的高度应较凝水箱上水封的高度( A ) A、略高。 B、略低。 C、一样。 D看具体情况而定。 79、管道导向支座的作用的( A ) A、防止管道纵向失稳

37、 B、防止管道横向失稳 C、A+B D、导向作用 80、工业热力站应设置必须的热工仪表,应在分汽缸上设置( A ) A、压力表、温度计、安全阀。 B、A + 水封箱。 C、A + 真空表。 D、A + 流量计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供热系统包括 热源 、供热热网 和 热用户 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2、维护结构的表面换热过程是 对流 和 辐射 的综合过程。 3、在机械循环上供下回式水平敷设的供水干管应设 沿水流方向上升 的坡度, 在 供水干管末端的最高点处 设 集气罐 来进行集中排气。 4、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与自然循环热水循环系统的主要区别是:一 循环动力不同 、二 膨胀水箱的作

38、用和连接点不同 、三、 排气方式不同 。 5、疏水器的作用是 阻汽排水 。 6、暖风机是由 通风机 、 电动机 和 空气加热器 组成。 7、一般情况下,室内热水采暖系统的流动状态几乎都是处于 紊流过渡区,室外热水的流动状态大多处于 紊流粗糙区。 8、在蒸汽采暖系统中,蒸汽流动的动力来自于 自身压力 ,采用的调节方式为 间歇调节 ,工作时有噪声,易产生 水击 现象。 9、集中供热系统各热用户用热系统的热负荷,按其性质可分为为 季节性热负荷 和 常年性热负荷 两大类。 10、热水热网系统常采用的定压方式有 高位水箱定压 , 补给水泵定压 和 气体定压 。 11、常用的阀门有 截止阀 、闸阀 、蝶阀 、 止回阀 、 手动调节阀 、 电磁阀 。 12、供热管道的保温层是由 保温层 和 保护层 两部分组成;常用的保护层有 金属保温层 、 包扎式混合保温层 和 涂抹式保护层 。 13、疏水器根据作用原理不同可分为 机械型疏水器 、热动力型疏水器 和热静力式疏水器。 14、机械循环热水采暖系统的平均比摩阻为 60-120pa/m 。三、简答题(每题4分,共20分) 1,在供热工程中,有哪些方法可以减轻系统的水平失调? 答:1、供、回水干管采用同程式布置 2、仍采用异程式系统,但采用不等温降方法进行水力计算 3、仍采用异程式系统,采用首先计算最近立管环路的计算2、自然循环作用压力的大小与那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