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城市化练习题(共17页).docx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3841748 上传时间:2022-05-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与城市化练习题(共17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城市与城市化练习题(共17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与城市化练习题(共17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与城市化练习题(共17页).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17年高三一练复习备考二(城市)荷兰鹿特丹市为减轻暴雨带来的城市内涝的修建了水广场。水广场既是可以供人们游憩、玩耍、运动的公共活动广场,又是能够收集并存蓄雨水,并把雨水转换为城市景观的雨水存蓄空间。图7示意荷兰某水广场蓄水过程。据此完成1-3题。1水广场()A减少地表水下渗量 B增大地表径流总量 C增强植物蒸腾作用 D延缓地表径流形成2与城市地下排水设施相比,水广场()A泄洪效果显著 B建设成本较高 C服务功能更多 D占地面积较小3鹿特丹建设水广场的主要原因是()A排涝设施较缺乏 B河流径流变化大 C鹿特丹地势低洼 D全年降水较均匀人类活动切碎了野生动物栖息地,在

2、破碎的栖息地间修建的“走廊”称为野生动物通道,如“绿桥”(图8左图)等。班夫国家森林公园(图8右图)的野生动物通道结合当地气候、水文特征并与植被、地形融为一体,有效降低了人类活动的干扰。据此完成4-5题。4“绿桥”上面一般会种上高大的乔木和低矮灌木草本,这样做的主要目是()A为食草性动物提供食物 B削弱过往车辆光线和噪声 C绿化美化“绿桥”景观 D为了保持“绿桥”的水土5班夫国家森林公园“绿桥”所种植乔木的主要类型最可能是()A常绿硬叶林 B常绿阔叶林 C针叶林 D落叶阔叶林 下图为北京市居民甲、乙、丙三类商品的购物出行距离示意图。读图回答第6-7题。 6.图中对应普通服装、家用电器、蔬菜食品

3、购物活动的依次是() A. 甲、乙、丙 B. 乙、丙、甲 C. 甲、丙、乙 D. 丙、乙、甲7.图中() A. 甲类商品的购物地之间距离最远 B. 乙类商品的购物频率最高 C. 丙类商品的平均购物出行距离最大 D. 三类购物地宜集中布局在交通干道沿线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制造业企业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变化图”。读图回答89题。8.该城市06km的中心城区企业数量()19852004年增多 19852004年减少 20042013年增多 20042013年减少A B C D 9. 2004年之后,该城市已进入()工业化初期阶段 工业化中期阶段 郊区化阶段 逆城市化阶段A B C D 下图示意某地区人口密

4、度。读下图,完成10-11题。10该地区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纬度 河流 降水 地形A B C D,k.Com11甲、乙两地都形成了特大城市。与甲地相比,乙地形成城市的区位优势是()A地形平坦 B水源充足 C陆路交通方便 D水路交通枢纽(2015四川文综)下图反映我国某城市某工作日0:00时和10:00时的人口集聚状况,该图由手机定位功能获取的人口移动数据制作而成。读图回答12-13题。12按城市功能分区,甲地带应为()A行政区 B商务区 C住宅区 D工业区13根据城市地域结构特点推断,该城市位于()A丘陵地区 B平原地区 C山地地区 D沟谷地区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工业、商业和居住用地比

5、例时空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4-15题。14曲线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符合一般城市三类用地时空变化特点的是()A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 B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C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 D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152005年与1990年相比,距市中心12千米处()A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居住用地比例减小 B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C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工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D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甲、乙两城市三个年份常住人口密度分布图,图中楼高表示2000年城市商务楼相对高度。读图回答16-17题。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982

6、2000年,两城市的市中心常住人口密度变化特征相同B19822000年,两城市的边缘区常住人口密度变化特征不同C2000年甲城市的人口规模比乙城市的小D2000年乙城市的服务范围比甲城市的小17关于2000年两城市功能区分布的推断,最有可能的是()甲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M处 乙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P处甲城市的卫星城位于N处 乙城市的卫星城位于Q处A B C D(2015天津文综)图甲、图乙分别表示H市人口密度和城区在15年间的变化。读图回答下题。18结合图乙中信息推断,该城市空间结构发生的变化是()A商业区的分布更加集中 B新工业区向老工业区集聚C住宅区向滨湖地区聚集 D中部、南部路网密度增大

7、 (2015北京文综)下图为“某地公共设施的服务范围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19图中最有可能为博物馆、乡(镇)行政机构、集贸市场的依次是()A B C D (2015江苏地理)下图为清明上河图(局部),反映了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繁华的城市风貌。读图回答20-21题。20东京城形成的最有利条件是()A文化底蕴深厚 B商业繁荣发达 C人口高度集聚 D水陆交通便利21东京的城市功能主要以()A行政功能为主 B军事功能为主 C文化功能为主 D经济功能为主(2016江苏卷)图7 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读图回答22-23 题。22. 图7 中最有可能是住宅区的是()A. B. C. D.23.

8、沿甲-乙方向,气温、地租变化趋势曲线最有可能的 () (2016上海卷)海港城市秦皇岛市为响应北京城市功能的拓展,调整城市空间布局,致力于发展成为北京的又一出海大通道。24.在城市空间布局调整中,秦皇岛市依托海岸线打造由北向南延伸的城市发展轴。这样做是为了()A扩大城市土地面积 B优化城市生态环境 C传承悠久历史文化 D发挥自然环境优势25.秦皇岛市将玻璃制品制造、食品加工、金属冶炼等企业从沿海向中部发展轴转移。这样做的作用主要是()A.转移企业污染空间 B.优化城市功能分区C.调整第二产业结构 D.扩大农业用地范围(2016上海卷)黄浦江笑迎米奇,迪士尼情牵金猴。26.上海迪士尼乐园融入了中

9、国风,例如,某些墙面饰有中国12生肖的马赛克壁画。这表明商业服务会越来越考虑()A.客户的消费能力 B.地域的文化元素 C.服务的专业水平 D.地区的自然资源27.迪士尼耗费巨资,在乐园中配置了很多自动化的服务设施。例如,在花车巡游沿线的路灯内设置了探测装置,其可以根据巡游队伍表演节目的变化自动选择播放合适的音乐。这反映未来的商业服务中某些因素可能越来越重要,这些因素包括()来源:学*科*网Z*X*X*K员工素质 科学技术 资本投入 客户需求A. B. C. D.(2016北京卷)城市居民往返于居住地和各功能区之间所耗费的能量总和,即出行能耗。图7示意某大城市居民月出行次数与出行能耗的组合关系

10、。读图,回答第28题。28.据图推断()A. 甲区多公共服务设施,靠近住宅区 B. 乙是位于郊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C. 丙区商业网点等级低,服务半径小 D. 丁为中心商务区,能耗昼夜差异大(2016新课标卷)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据此完成29-31题

11、。29. 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A.服务种类 B.服务等级 C.服务范围 D.服务人口 30. 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A.技术创新 B.空间集聚 C.市场拓展 D.产品升级 31. 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A.提高乡村人口比重 B.降低人口密度 C.促进城市竞争 D.优化城乡用地结构 (2016新课标卷)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的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1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

12、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据此完成32-34题。32.导致201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A.产业转型升级 B.食品价格大增 C.环境质量下降 D.交通拥堵加重 33.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服务设施齐全 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 适宜就业机会多 生态环境好A. B. C. D. 34.今后,上海市引进产业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A.资源密集型产业 B.劳动密集型产业 C.资金密集型产业 D. 知识密集型产业(2014.山东高考)下图为某个组团式城市布局图,各城区分散布局。完成35-36题。35该城市的布局模式有利

13、于()A缩短居民出行距离 B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C加强各区之间联系 D节省基础设施投资36该城市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和化工园区,应分别安排在()A处和处 B处和处 C处和处 D处和处(2014.江苏高考)(双选)下图是某特大城市开发区社区居民不同购物行为空间差异图。读图回答37-38题。37.居民倾向于到中心城区购买的商品是()A食品 B日常用品 C服装 D家用电器38影响居民购买食品和日常用品空间倾向的主要因素是()A出行距离 B购物成本 C交通方式 D购物环境(2013山东高考)下图示意东欧城市的典型空间结构。读图回答39-40题。 39图中代表的依次是()A工业区、别墅区、绿化区 B绿化区、工

14、业区、别墅区C绿化区、别墅区、工业区 D别墅区、绿化区、工业区40该城市()A老城区地租最高 B中心向西南方向移动C空间形态变化受交通影响 D仓储式购物中心地处中心商务区41. (2013广东高考)下图为“某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读图可知()A城市空间形态呈放射状,多中心结构特征明显B传统与新兴并存的工业区位于城市西北部,公共服务设施齐全C城市新开发区主要位于东南部,适宜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D外来人口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业,其生活区位于城市新开发区 (2013浙江高考)某城市的土地利用形态分为甲、乙、丙、丁4种(图1),城市的发展先后经历了、两个阶段(图2)。目前该城市的地价与土地利用形态和

15、开发阶段有关,其关系如下表。读图表完成下题。图1图2土地利用形态地价阶段阶段甲低中乙低中丙中高丁低中 42该城市拟选择中等地价的地块建造超市,下图(图3)中符合要求的地块是()图3A B C D43读“新商业空间区位类型示意图”,如果规划建设一个大型的仓储商场,则该商场适宜建在()A郊区新城 B城市边缘区 C城乡结合部 D城市核心区下图为“世界某特大城市20世纪下半叶工厂数量及分布的变化示意图”。据图回答44-45题。44若城市布局合理,由上图可判断,符合该城市的主导风向应如下图中的()45由该城市工厂的变化得出()A工厂的布局变化是城市空间结构变化的反映 B工厂的布局变化是该城市等级提高的结

16、果C工厂的数量变化导致了该城市逆城市化现象 D工厂的数量及分布变化减轻了城市的环境压力图是“我国南方某大城市地铁线分布图”,图是“该城市某地铁一天中部分时段进出站人数统计图”。读图完成46-47题。46据图分析,甲、乙、丙、丁四地中可能位于中心商务区的是()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47据图分析,该地铁站所在的功能区是()A中心商务区 B住宅区 C工业区 D文化区 (2015重庆文综)下图中的曲线示意中国、日本、意大利和法国四个国家的城镇化率变化情况,曲线上的圆点表示各国不同高铁线路开始运营的年份。读下图,回答48-49题。48图中第一条高铁开始运营时,四个国家中乡村人口比重最小的为()A

17、20%30% B30%40% C40%50% D60%70%49图中20002010年高铁新运营线路最多的国家在此期间()A工业化程度提高 B人口增长率增大 C逆城市化现象明显 D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2015安徽文综)下图表示某市20032013年土地利用面积变化情况。完成50-51题。50据图推测,20032013年该市()A退耕还林,林地面积持续增加 B围湖造田,水域面积不断减少C水土流失,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增加 D城市扩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51该市建设用地的变化可能导致()A地表径流下渗量增加B居民平均通勤距离缩短C城市“热岛”效应增强D生物多样性增加52.下图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

18、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2005年以来,安徽省城市化处于()A初期阶段 B中期阶段 C后期阶段 D逆城市化阶段(2014.四川高考)下图是某城市1990年和2010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53-54题。53下列四地单位面积人口数量,2010年较1990年增长最大的是()A2 km附近 B4 km附近 C8 km附近 D10 km附近54结合城市与城市化知识推断,图中人口密度二十年的变化是()A城市化水平降低的表现 B城市地租水平保持稳定的需要C城市等级提高的结果 D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的反映(2014.上海高考)我国北方某大城市自1982年以来,人口大幅度增加,下表为该城市各国人口密

19、度、面积等数据。读表,回答55-57题。各国范围面积(km2)人口密度(人/km2)1982年1990年2000年2010年内圈(06 km)11321 76421 20619 55420 416第二圈(615 km)5932 6063 3614 9607 277第三圈(1524 km)1 1021 3181 8202 8044 305第四圈(2433 km)1 6116217851 0831 765郊区(33km)55.2010年,该市人口分布最多的区域的是()A内圈 B第二圈 C第三圈 D第四圈56从城市功能分区的角度分析,内圈的人口密度变化不大,这可能影响内圈的()A商业与金融业的发展B

20、高等院校校区的扩建C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D工业部门的转型升级57从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角度分析,第四圈人口密度增长的主要动因是()A农业发展 B服务业发展 C工业发展 D旅游业发展(2014.海南高考)下图表示我国某县2000年、2010年外出半年以上人口数量及其外出区域构成。读图,完成58-59题。58与2000年相比,2010年该县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A人均生产规模扩大 B劳动力价格降低 C占总人口比例提高 D人均产值减少59该县可能位于我国()A珠江三角洲地 B京津地区 C长江三角洲地区 D川渝地区60(2013广东高考)城市首位度是指区域内人口最多的城市与第二多的城市的人口数量的比值

21、,用以表征区域发展要素在首位城市的集聚程度。下表是我国四大城市群两个年份城市首位度数值。与2008年相比,2011年下列首位城市集聚效应弱化最明显的是()城市群城市首位度2008年2011年京津冀城市群1.621.52长三角城市群2.352.20珠三角城市群1.931.23辽中南城市群1.321.21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沈阳(2013.四川高考)下表是“我国不同时期的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与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统计表”。据表回答61-62题。时期(年)198519901990200020002011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6.495.726.22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3.774.283.7

22、961.19852011年我国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总体变化趋势为()A先增后减 B先减后增 C不断增加 D逐渐减少62据上表并结合相关知识可以判断,1985年以来我国()A城市新增用地以商业用地为主 B乡村人口数量持续增长C城市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 D农业用地面积有所减少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功能分区图”。读图,回答63-64题。63下面有关该市的描述,较合理的是()A河流由西向东穿过市区南部,河水波光粼粼B一条笔直平坦的大道,由东南方向直抵市中心C图中相对高度最大值可达60米 D该市三个工业区,半环状相连绕城分布64下面对该城市产业区,叙述正确的是()A高新区受地质灾害威胁最小 B化工

23、区的合理性体现为位于城区河流的下游C轻纺区的不合理性体现在离市区太近 D化工区的不合理性体现在位于市区冬季风的上风向下图为“我国1982年2007年土地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对比关系图”。读图,回答65-66题。651982年2007年,我国()A城市人口正逐渐减少 B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变化趋势相反C城市化水平增速缓慢 D总体看,城市面积增幅大于城市人口增幅66图示信息显示,1982年2007年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是()A城市人口过快增长 B交通拥堵日益加重 C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D环境污染逐步加剧人口城市化指的是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或农业人口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土地城市化是指某一

24、区域城市化过程中土地条件由农村形态向城市形态转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即城市建设用地的空间扩张。下图为“1994年2008年中国地级以上城市土地与人口城市化速率”。读图,完成67-68题。671994年2008年我国地级以上城市土地与人口城市化速率()A都在2002年速率达到最大 B呈现波动上升趋势C都先持续上升,后持续下降 D呈现出先增后减趋势681993年2008年我国地级以上城市()A农业人口比重大体上先增加后减少 B建成区土地规模大体上先增加后减少C建成区非农人口密度不断下降 D第三产业加速发展,占据主导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

25、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69-71题。69.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针叶林70.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A.用地类型差异 B.居民爱好差异 C.景观规划不同 D.行政管辖不同71.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气温 B.降水 C.光照 D.土壤72.(2016江苏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 分)材料一

26、 “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材料二 近年来老钢铁工业城市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2015 年来此过冬养老人结合数近10万,攀枝花正在实现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材料三 图16 为四川省攀枝花市区位示意图,表1 为攀枝花气温、降水资料。(1)攀枝花发展成为“钢城”的有利条件是 、 ;作为其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有 、 。(4 分)(2)攀枝花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 ;此外,其他地理原因有 、 、 。(5 分)(3)大量外来人口对 “阳光花城”兴起有哪些积极影响

27、? 。(4 分)73. (2015重庆文综,13,2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古典园林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体现了中华民族对自然和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与热爱。下图为我国某类古典园林的主要分布区域,明清时期该区域经济繁荣,园林建设蔚然成风。(1) 说明明清时期该区域园林迅速发展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9分)(2) 湖、池、溪、泉等丰富多样的水景是该区域园林的突出特点之一。分析该区域自然条件对营造园林水景的有利影响。(13分)(3)以木结构为主的亭、台、楼、阁等建筑是我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上图所示区域自然条件对该地古典园林建筑可能产生的危害提出两条防护措施。(4分)74下图是“

28、某城市规划简图及近年该城市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该市常年盛行东北风,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该城市主要功能区包括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和文化区,则所代表的功能区分别是_、_、_、_。(2)a、b、c、d四区域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原因是_。(3)该市计划在甲、乙、丙、丁四地中选择一处建设钢铁工业基地,最合适的选址是_地,原因是_。(4)根据该城市近年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判断该城市发展的人口优势,并预测30年后该城市面临的人口问题对城市发展的影响。2017年高三一练复习备考二(城市)答案1-10:DCCBC BCABD 11-20:DCBCB DBDBD21-30:AACDB BCBA

29、B 31-40:DACDB A(CD)(AB)DC41-50:CBCCA ABBAD 51-60:CBDDC ACADC61-71:CDABD CDCBD A72.答案(1)煤铁资源丰富 交通便利(水源充足) 经济增长乏力 产业结构单一 环境污染严重(2)冬季气温较高 晴天多,光照充足 交通便利 环境优美 旅游资源丰富 (3)促进房地产、旅游、养老服务等产业发展 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带动当地的消费,促进经济发展 促进生态环境改善 促进多元文化交流73.答案(1)经济发达(资金充足),文化繁荣,市场需求大;水陆交通便利;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能工巧匠多。(2)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能满足营

30、造园林水景的水量需求。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利于园林水景水源的汇集。河网稠密(水系发育),水体类型多样,为营造丰富多样的园林水景提供资源条件。沉积物松散,地下水丰富且埋藏浅,有利于减少水景营造的工程量和成本。(3)防火;防潮;防蚁虫;防雷击等。74.答案(1)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文化区(2)d靠近文化区,环境优美;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河流上游,污染小(3)乙位于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河流下游;接近铁矿资源产地;接近公路、铁路、河流,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等(4)该地目前老年人口和少年儿童人口比重较小,青壮年人口比重较大,劳动力丰富,社会负担较轻。30年后该城市处于老龄化阶段,劳动力出现短缺,社会赡养费用上升,青壮年负担较重,社会储蓄和消费行为改变,社会需求不旺,影响该城市的经济增长等。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