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测量技术教案(共6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3756731 上传时间:2022-05-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压测量技术教案(共6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血压测量技术教案(共6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血压测量技术教案(共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压测量技术教案(共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公开教学课程:护理学基础课次:第15次课课型:实践课课题:血压测量技术授课日期:2011年4月12日第7节课授课班级:高护38班授课地点:护理教研组示教室授课教师:左晶晶课程:护理学基础课次:第15次课课型:实践课课题:血压测量技术授课日期:2011年4月12日第7节课授课班级:高护38班授课地点:护理教研组示教室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测量血压的规范操作。2、掌握测量血压的注意事项。教学重点:1、测量血压的规范操作。2、测量血压的注意事项。教学难点:1、测量血压的规范操作。2、影响血压测量的因素。教学资源:1、教材:基础护理技术(人民卫生

2、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李晓松主编)2、教学大纲:附书附录参考教学大纲3、参考书:护理学基础(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李晓松主编)4、测量血压操作用物5、多媒体教学内容:第七章生命体征的观察及护理第一节血压的观察及护理四、血压测量技术【评估】1. 病人的一般情况 年龄、病情、诊断、被测肢体功能情况及测量部位皮肤状况。2. 病人的认知反应 对测量血压的认识、心理状态与合作程度。【计划】1. 护士准备 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2. 病人准备 体位舒适,情绪稳定,安静休息1530min。3. 用物准备 血压计、听诊器、记录本及笔。如为汞柱式应检查血压计玻璃管有无裂损,水银有无漏出,输气球

3、与橡胶管有无漏气。4. 环境准备 病室安静、整洁、光线充足。【实施】1. 操作步骤(1) 携用物至病人床旁,核对并解释(2) 测量血压上肢肱动脉测量法:1)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体位,取坐位或仰卧位,被测肢体应和心脏处于同一水平(坐位平第四肋,卧位平腋中线)。2) 卷袖露臂,手掌向上,肘部伸直,放稳血压计,开启水银槽开关。3) 驱尽袖带内空气,平整地缠于上臂中部,袖带下缘距肘窝23cm,松紧以能放入一指为宜。4) 听诊器置于肱动脉搏动的最明显处。5) 关闭气门,充气至肱动脉搏动音消失再升高2030mmHg。6) 缓慢放气(每秒4mmHg速度),注意肱动脉声音和水银柱刻度变化。7) 当听到第一声搏动

4、音时水银柱所指刻度为收缩压。当搏动声突然减弱或消失,此时水银柱所指刻度为舒张压。下肢腘动脉测量法:1) 病人取仰卧位、俯卧位或侧卧位,协助病人卷裤或脱去一侧裤子,露出测量部位。2) 将袖带缠于大腿下部,其下缘距腘窝35cm,将听诊器置腘动脉搏动处,其余同上肢血压测量法。(3)测量后,排尽袖带内余气,整理袖带放入盒内,将血压计盒盖右倾45度,使水银全部回流槽内,关闭水银槽开关。(4)整理衣被,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5)记录测量值:以分数式表示,收缩压/舒张压mmHg,如变音与消失音之间有差异时,两个读数都应记录,记录方法为:收缩压/变音/消失音mmHg。记录时应注明下肢血压。(加下划线部分为操作

5、要点)2. 注意事项(1) 需长期观察血压的病人应做到四定: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2) 为偏瘫、肢体外伤或手术的病人测血压时应选择健侧。(3) 发现血压异常或听不清时,应重新测量。重测时,应先驱尽袖带内空气,水银柱降至“0”点,稍待片刻后再测量,必要时可双侧对照。(4) 排除影响血压的因素1) 袖带过宽测得值偏低;袖带过窄测得值偏高2) 袖带过紧测得值偏低;袖带过松测得值偏高3) 放气过快测得值偏低;放气过慢测得值偏高4) 被测动脉高于心脏水平测得值偏低; 被测动脉低于心脏水平测得值偏高5) 视线高于水银平面测得值偏低; 视线低于水银平面测得值偏高【评价】1. 病人理解测量血压的

6、目的,能主动配合测量。2. 护士操作方法正确,测量结果准确。3. 护士与病人沟通有效,操作过程顺利,病人安全舒适。教学活动:一、组织教学,复习提问,导入新课,说明课程目标。 5二、实施教学目标1、介绍血压测量的方法,说明掌握规范操作的重要性。 4 2、示教上肢肱动脉血压测量的规范操作,强化操作要点,简述下肢腘动脉血压测量的区别。 203、观看视频。 64、讲解分析血压测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课堂检测。 155、回示上肢肱动脉血压测量的方法,集体评议优缺点。 106、分组练习,巡回指导、矫正、复测。 257、询问学生练习心得,评价练习效果。 3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指导预习。 2评估方法:观察、提问、回示、课堂检测、练习课后记: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