椭圆的定义说课稿(共4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3731901 上传时间:2022-04-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椭圆的定义说课稿(共4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椭圆的定义说课稿(共4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椭圆的定义说课稿(共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椭圆的定义说课稿(共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课题:椭圆的定义一、教材分析(一) 教学内容 椭圆的定义所用的教材是北京师范的大学出版社出版,选修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二)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继学生学习了直线和圆的方程,对曲线的方程的概念有了一定了解,对用坐标法研究几何问题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用坐标法研究曲线. 椭圆的学习可以为后面研究双曲线、抛物线提供基本模式和理论基础. 因此这节课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是本章和本节的重点内容之一.(三) 教学目标 确定依据 根据上述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结合大纲,确定了以下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并掌握椭圆的定义及相关内容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让学

2、生积极参与椭圆定义的探求,体验坐标法在处理几何问题中的优越性,从而进一步掌握求曲线方程的方法和数形结合的思想,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相互交流,感受探索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的理性与严谨,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契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同时培养学生运动、变化和对立统一的观点. 以“神舟五号”飞船运动轨迹的演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创新意识,扩展学生的数学视野,并让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使之逐步认识到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 (四) 教学的重点难点的确立和解决 确定依据 教学大纲 学生

3、情况 1. 教学重点:椭圆的定义理解及相关概念 解决方法 为了突出重点,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通过画图揭示椭圆上的点所要满足的条件,由此得出定义,推出方程. 2. 教学难点:椭圆定义的灵活应用 解决方法 为了突破此难点,关键是抓住 怎样建立坐标系 并把实际问题数学化即建模和 怎样简化方程 两个环节来进行方程的推导.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分析与归纳能力. 初步掌握了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与方法,但是学生对坐标法解决几何问题掌握不够,从研究圆到研究椭圆,跨度较大,学生思维上存在障碍. 主要采取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三、教法和学法(一) 教法:根据以

4、上的分析及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采用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探究发现教学法. 通过这样的教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同时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动手探究的能力.(二) 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教给学生如何学习是教师的职责,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会学生动手尝试、仔细观察、开动脑筋、分析讨论,最后抽象出概念,推出方程. 这样有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 (三)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通过动态演示,集声、文、图象于一体,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大知识信息的容

5、量,使内容充实、形象、直观,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四、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一) 创设情景,提出课题 本节课的开始由多媒体演示“神舟五号”飞船绕地球旋转运行的画面,并描绘出运行轨迹图.问 一,中国“神舟七号”飞船试验成功,. 请问:“神舟五号”飞船绕地球旋转的轨迹是什么图形? 设置依据 让学生形成椭圆的感性认识,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明白生活实践中有很多数学问题,数学来源于实践,同时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并体现了爱国主义思想的渗透. 此时老师可以指出,在天体运行的轨道中,除椭圆外,还有抛物线、双曲线等. 再运用多媒体演示一个平面截圆锥的各种情形,向学生介绍“圆锥曲线” 这个

6、名称的来历,并让学生举出实际生产、生活中有关椭圆的例子. 设置依据 使学生对圆锥曲线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同时对本章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培养学生对立统一的观点. 教师也可以很自然的引出课题.(二)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问 二 曲线可以看作适合某种条件的点的集合或轨迹. 椭圆是满足什么条件的点的轨迹呢? 设置依据 “思维从疑问开始” ,由于学生熟知“到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圆”,通过创设情景,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急于想知道椭圆是满足什么条件的点的轨迹,但现有知识又无从回答,形成认知冲突,使学生进入愤悱状态.此时教师引导:要想知道椭圆是满足什么条件的点的轨迹,首先要知道椭圆的画法(几何特征)

7、.(三)自主探究动手绘图 于是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一块纸板,一段细绳,两枚图钉,按课本上介绍的方法,同桌间相互磋商、动手绘图,教师巡视,并抽已完成的两位同学在黑板上用准备好的工具演示,使学生尝试到成功的喜悦. (四)学生概括教师总结 教师进一步启发引导学生讨论,得出“到两个定点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的点的轨迹是椭圆”时, 时,无轨迹. 在上述基础上,定义的形成已是水到渠成了,于是教师让学生自己概括椭圆定义. 定义 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 、F2 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 |F1 F2 | )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叫做椭圆的焦距. 在归纳定义时,再次强调定义要满足

8、三个条件:平面内(这是大前提);任意一点到两个定点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常数大于 |F1 F2 |. 教学设计说明1. 教学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为指导,转变教的行为,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改变学习方式,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教学过程的设计本节内容教学安排与一般设想不同. 如一般设想是“重结论,轻过程”,常常直接给出定义,尽快得出两种标准方程,举例示范,使学生课外能学会使用方程解答课本习题. 而本节课不仅重视结论,也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围绕“层层设问 自主探索 发现规律 归纳总结”这一主线展开,对教材内容进行了优化组合. 在

9、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努力引导学生动手、探索、分析,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运用多媒体演示“神舟五号”飞船围绕地球的运行轨迹,形象地给出椭圆;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图,“定性”地画出椭圆;再通过方程“定量”地描述出椭圆,使之从感性到理性抽象概括,形成概念,推出方程.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渗透了方程、转化、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 3. 重视对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培养其分析、交流、抽象概括及数学表达的能力. 在推导椭圆的标准方程过程中,提高学生利用坐标法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及运算能力. 4. 重视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培养本节课通过“神舟五号”飞船运动轨迹的演示,通过介绍“圆锥曲线”名称的来历,通过问三的设置,培养了学生运动变化、量变到质变、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观点,并使学生受到了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增强了学生的数学素质. 5. 弹性化设计教案根据学情不同,学生能力的高低,以及学生的特点和兴趣,设置不同层次的知识面,以适应不同学生的认知过程. 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