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树下的小学》(共8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3719320 上传时间:2022-04-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青树下的小学》(共8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大青树下的小学》(共8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青树下的小学》(共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青树下的小学》(共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1. 大青树下的小学导学案 一、新课导入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出示资料袋中的图片)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许多民族聚居在一起,有汉族、傣族、景颇族、阿昌族等,人们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不愿意去参观一下?2.板书课题:1.大青树下的小学3.齐读课题二、目标引领知识与能力1.会认“坝、傣、昌、昂、跤”5个生字,会写“坪坝、戴、招、蝴蝶、孔雀、舞、铜、粗、尾”12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敬礼、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摇晃”等词语。2.有感

2、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三、字词运用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出示:坪坝(b) 绒(rng)球花 傣(di)族 景颇(p)族 阿昌(chng)族德昂(ng)族 绚丽多彩 蝴蝶 孔雀舞 摔跤(jio) 山狸 凤尾竹 摇晃(hung)2多音字:好ho(好人) ho(好奇) 奇q(奇怪) j(奇数) 当dng(应当)

3、dng(上当) 教jio(教书) jio(教室)3.近义词:穿戴打扮好奇惊奇飘扬飘动绚丽多彩五彩缤纷4.反义词:洁白乌黑粗壮纤弱 安静喧闹古老年青5.介绍文中出现的少数民族傣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耿马、孟连、新平、元江等地的河谷平坝地区,小部分分散居在景谷、景东、金平等地和金沙江流域一带。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有文字。景颇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德宏地区。语言属汉藏语系汉缅语族景颇语支。有文字。解放前已进入阶级社会,1898年曾取得反对英帝国主义侵略军侵入陇川的胜利。解放后,与傣族联合建立了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阿昌族:中国少数民族之

4、一,主要分布在云南陇川、梁河等县。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德昂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潞西、镇康等地。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瓦德昂语族支。擅长种茶。四、示范朗读 五、初读感知1.问题引领:(1)请同学们边读边思考,自己所在的小学与大青树下的小学有哪些不同之处?(2)自由朗读课文,请想一想课文是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的?2.学习提示: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大青树下的小学不同之处划出来。3.梳理小结:课文先写(上学的路上,来到学校);再写(上课,下课);最后写(大青树下的小学的景色)。第1自然段写了同学们在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的情景

5、;第2、3自然段写了上课、下课的情景;第4自然段赞美了大青树下的小学。六、精读领悟 学习要点1:品悟大青树下小学的美丽1.问题引领:(1)你认为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怎样的小学?(2)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美丽的小学?你是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2.学习提示: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画出描写景物的词语,想一想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绚丽多彩是什么意思?它的近义词是什么?除了第一自然段写了它的美丽,还有哪一自然段写出了学校的美丽。3.梳理小结:这是一所美丽的学校,体现在:a. “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服装美)b.“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

6、高飘扬的国旗敬礼。”(行为美) c.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环境美)学习要点2:品悟大青树下小学的团结1.问题引领:(1)课文仅仅写了大青树下小学的美丽吗?你认为“大青树下的小学”还是一所怎样的小学呢?2.学习提示:再次自由朗读课文第一和第二自然段,想想学校除了美丽,还有什么特点。3.梳理小结:这是一所团结的学校,体现在:“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团结之美) 学习要点3:品悟大青树下小学的欢乐1.问题引领:课文不仅写了大青树下小学的美丽、团结,你认为“大青树下的小学”还是一所怎样的小学呢?2.

7、学习提示:用学习第一、二自然段的学习方法来学习。3.梳理小结:这是一所欢乐的学校,是从以下句子中看出来的:“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欢乐、和谐之美)学习要点4:品悟大青树下小学的祥和1.问题引领:(1)课文写了大青树下小学的美丽、团结、欢乐,你认为“大青树下的小学”还是一所怎样的小学呢?(2)为什么不直接写孩子们学习认真,而要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2.学习提示:请快速阅读第3自然段,想想这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想想作者写“树枝、鸟儿、蝴蝶、猴子”的目的是什么。3.梳理小结

8、: (1)这是一所祥和的学校,我是从以下句子看出来的:“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安静、祥和之美)(2)这段话是围绕“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句话来写的。树枝不动了,是因为同学们的读书声音很好听。鸟儿不叫了,是因为被声音吸引了,鸟儿也停止了叫声。蝴蝶停在花朵上不动了,好像静静地欣赏着同学们读课文的声音。而猴子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作者通过写“树枝、鸟儿、蝴蝶、猴子”是想要告诉我们 “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像作者

9、这样想表达声音好听,却不直接写,而是通过树枝、鸟儿、猴子、蝴蝶等身边的实物来体现,这种方法在写作上就叫做侧面描写。学习要点5:体会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1.问题引领:(1)“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中的“这”指的是什么?能不能把它带进句子中去?(2)假如你是这所学校的学生,你会对这样的学校产生怎样的情感?2.梳理小结:(1)“这”指的是美丽、团结、欢乐、祥和的学校。(2)自豪、骄傲。3.结语:我们参观了这所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团结、祥和、欢乐的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七、巩固提高(红色字为参考答案)1

10、.词语巧搭配(填入恰当的词)(鲜艳)的服装 (敬爱)的老师 好奇地(听着)(欢唱)的小鸟 (粗壮)的枝干 古老的(铜钟)2.句子加工间(仿照例句,自己在练习本上写几句话)例1: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仿写:水果店里的水果可真多呀,有(苹果),有(葡萄),有(香蕉)和(雪梨),还有(菠萝)。 例2: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仿写:课外活动时间,操场上热闹极了,(有的在跳绳,有的在打篮球,有的在玩游戏)。3.这

11、所小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要和小伙伴说说。我喜欢这所大青树下的小学,因为(它美丽)。我喜欢这所大青树下的小学,因为(它团结)。我喜欢这所大青树下的小学,因为(它欢乐)。 我喜欢这所大青树下的小学,因为(它祥和)。八、比较阅读高中是在四中度过的。那时的校园是一栋古代建筑,据说那是一个太子太保的庭院,解放后就改成了一所。那是一个,共有五排楼房,总体结构是青砖地板,琉璃瓦,木板房,门窗屋檐上雕刻着各种图案,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煞是好看。 在这个古老的校园里,有一小片石榴树园。每到春天,总是开满了红艳艳、热辣辣的石榴花,每一朵都那么娇艳欲滴, 每一朵仿佛都带着春意盎然,每一个花瓣 都盛满热情的花语,

12、与这古老沉闷的建筑 群形成鲜明对比。春风一起便香盈十里, 而那些开透了的花骨朵儿便一瓣瓣,一片片地飘下来,撒落,远远看去,仿佛满地红宝石,晶莹璀璨,无比夺目。1.这座校园的整体结构是怎么样的?用波浪线画出来。2.描写了校园的什么景物?主要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进行描写的?参考答案:1. 那是一个,共有五排楼房,总体结构是青砖地板,琉璃瓦,木板房,门窗屋檐上雕刻着各种图案,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煞是好看。2.描写了石榴花;主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进行描写。九、检测反馈(红色字为参考答案)1.按原文填空。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

13、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2.读读比比,你喜欢哪句话?为什么?说说你的理由(1)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2)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喜欢第(2)句,因为第(2)句从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这三个方面详细地写出了窗外的安静。 (1)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课间活动真热闹!(2)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学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喜欢第(2)句,因为第(2)句从招引来许多小学生,

14、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这三个方面来写,更加突出了课间的热闹。 3.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这段话从树枝、鸟儿、蝴蝶三个方面写出窗外的安静。小学生们在教室里上课,窗外有好多山里的朋友,它们是鸟儿、蝴蝶和猴子,它们在听同学们读课文。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的小学生们,他们可能是回族、景颇族、维吾尔族、高山族或朝鲜族的小朋友,大家都是一家人。摘录这段话里表示动作的词(读 摇 叫 停

15、 听 跑)。 找出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 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附微课:一、学学“侧面描写”出示文段: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一边配上文字,一边朗读)多美好的画面呀!相信你们都知道这段话是围绕“大家一起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一句话

16、写的。可是写声音好听,为什么写“树枝、鸟儿、蝴蝶、猴子”呢?让我们来看看,树枝不动了是因为同学们的读书声音很好听。鸟儿不叫了,是因为被声音吸引了,鸟儿也停止了叫声。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不动了,静静地欣赏着同学们读课文的声音。而猴子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作者通过写“树枝、鸟儿、蝴蝶、猴子”都是想要告诉我们这句话“大家一起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像作者这样想表达声音好听,却不直接写,而是通过树枝、鸟儿、猴子、蝴蝶等身边的实物来体现,这种方法在写作上就叫做侧面描写。二、我国的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是指多民族国家中除以外的民族。在我国,除主体民族以外的其余55个法定民族均是少数民族。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成分最多的是云南省。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多姿多彩,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少数民族创造了大量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史诗,以及音乐、舞蹈、绘画,有价值的科学典籍;建造了很多雄伟壮观、绚丽多彩、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筑等。这些优秀的文化艺术遗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可以说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