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创新实验设计方案(共7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3714752 上传时间:2022-04-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创新实验设计方案(共7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中物理创新实验设计方案(共7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创新实验设计方案(共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创新实验设计方案(共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自然百科为什么松树能长在石缝里?石缝中生长对于树木来说是很困难的事情,但是由于松树本身的良好适应能力,以及松树的树叶是针叶形,蒸发的水分也就比较少,所以在恶劣的环境下,一样可以生存。这就应了那句话,适者生存! 【是真的吗】古人说,朝霞不出门,晚霞晴万里。在生活当中,这句话得到了验证。人们可以通过观察朝霞晚霞得知天气情况。又有人说在水中游来游去的小鱼能预报天气?这是真的吗?【刘郁辰老师】小鱼能在水中感觉到气压变化,因为鱼是冷血动物,当外面气压低的时候,温度就会升高,小鱼的活动频繁,耗氧多,水中因为天气热溶氧少,鱼就会因为缺氧而浮头;当气压变高时,温度会下降,鱼的活动就会

2、减少,一般会沉到水底少动。当鱼活动活泼,四处觅食时,天气一般就会晴好。【物理老师】氧气是我们人类给地球上所有生物依赖生存的最基本养分,所以许多人都关心这个问题:氧气会有用完的一天?从道理上说,我们呼吸消耗的氧气是可以再生的,所以地球上的氧气在短时期内不会有短缺现象。我们真森林及绿色食物是大字自然的“吸收二氧化碳和制造氧气的工厂”,他们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土壤水分和溶解中让的无机矿物养料,制造有机物,促成太阳能,释放出新鲜氧气。每当旭日东升,金灿灿的阳光照射在绿色植物的叶子上时,这种光合作用也就开始了,并且周而复始,不断提供的新鲜氧气。尽管如此,科学家们还是不安的发现,空气在不停的老

3、化,而空气的老化标志着就是其中的氧气含量在下降。我们因加强危机意识,包括我们的生成环境,增强内外面积,并注意减少大气污染。 奇异的魔鬼三角区百慕大三角(英语:Bermuda Triangle,又称魔鬼三角,有时又称百慕大三角洲;但此区域并不是三角洲地形,且不合语源),位于北大西洋的马尾藻海,是由英属百慕大群岛、美属波多黎各及美国佛罗里达州南端所形成的三角区海域,据称经常发生超自然现象及违反物理定律的事件,面积约390万平方公里(150万平方英里)。另有电影等以此为名。太阳黑子(sunspot)是在太阳的光球层上发生的一种太阳活动,是太阳活动中最基本、最明显的。一般认为,太阳黑子实际上是太阳表面

4、一种炽热气体的巨大漩涡,温度大约为4500摄氏度。因为比太阳的光球层表面温度要低1000到2000摄氏度,所以看上去像一些深暗色的斑点。太阳黑子很少单独活动,常是成群出现。黑子的活动周期为11.2年,活跃时会对地球的磁场产生影响,主要是使地球南北极和赤道的大气环流作经向流动,从而造成恶劣天气,使气候转冷。严重时会对各类电子产品和电器造成损害。通古斯大爆炸是怎么回事?通古斯大爆炸,是1908年6月30日上午7时17分(UTC 零时17分)发生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埃文基自治区的大爆炸。爆炸发生于通古斯河附近、贝加尔湖西北方800公里处,北纬60.55度,东经101.57度,当时估计爆炸威力相当于101

5、5百万吨TNT炸药,超过2150平方公里内的6千万棵树焚毁倒下。通古斯爆炸事件距今已届满一世纪,目前当地的森林与生态环境已恢复。此事件与3000多年前印度的死丘事件及1626年5月30日北京的王恭厂大爆炸并称为世界三大自然之谜。初中物理创新实验设计方案实验名称:干冰升华的特殊效果实验目的:干冰升华过程吸热设计思路: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要我们改革传统的实验设计理念,通过全新的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观察、探究和创新能力。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第四节升华与凝华中,有一些小实验证明升华吸热。由于生活中升华现象不明显或者过程缓慢,学生难以理解,这就要求我们教学时,充分利用身边的物体,巧妙地设计实验,对一些实验

6、进行细微的改进与创新,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我想到灭火器制取干冰及干冰升华的现象,为我们物理课堂增光添彩。实验器材:干冰灭火器一瓶、布口袋一个、手套一双、玻璃大碗一个、烧杯两个、矿泉水一瓶、试管一支、铁架台一个、气球一个等。实验装置如图:实验操作步骤:一、 制取干冰。(注:提前进行安全教育有关灭火器的使用)1.将布口袋套在二氧化碳灭火器喷口上,布口袋和喷口的接触部位用毛巾裹住。2.按下灭火器开关,在布套内产生大量的“干冰”,然后把其取出放在大烧杯中。3.让学生观察烧杯内出现的雾状现象,烧杯外出现的小水珠现象。让学生靠近烧杯,感受“干冰”的制冷效果。二、干冰吹气球1

7、.在烧杯中取少量干冰放入试管中,用试管钳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2.把气球罩在试管口上,然后观察气球的变化。三、干冰做巨型泡泡1. 首先将水倒入碗中。2. 然后把干冰放入水中。(温馨提示:千万不要用手直接去触碰雾气哦,否则会烫伤手。)3. 接着将信号布标在洗洁精水中浸泡下,然后在碗周围擦拭一圈。4.慢慢地碗上会出现越来越大的气泡。5.等到气泡到足够大时,就会破裂,雾气就流出来了,像人间仙境一般美丽。实验效果:通过实验教学,在教学中学生更容易接受升华的概念。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升华使水蒸气遇冷液化的产生特殊效果,干冰在升华过程中大量吸热,周围的温度快速降低,使周围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这便是我们看

8、见的淡淡薄雾。实验创新点:1.利用学校将要过保质期的二氧化碳灭火器,讲解灭火器的使用和原理。2、利用灭火器制取干冰:学生小时候都玩过气球,也有气球在自己嘴中被吹大的经历,而这个试验却能用干冰升华变成二氧华碳气体把使气球自己胀大,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来比较它们胀大的不同原因,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也更能让学生快速的接受新知识。实验注意事项:切记在每次接触干冰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并且用厚绵手套或其他遮蔽物才能触碰干冰!如果是在长时间直接碰触肌肤的情况下,就可能会造成细胞冷冻而类似轻微或极度严重烫伤的伤害。汽车、船舱等地不能使用干冰,因为升华的二氧化碳将替代氧气而可能引起呼吸急促甚至窒息!1.切勿让同学单独接触干冰!2.干冰温度极低,请勿至于口中,严防冻伤!3.拿取干冰一定要使用厚绵手套、夹子等遮蔽物 (塑胶手套不具阻隔效果!) 4.使用干冰请于通风良好处,切忌与干冰同处于密闭空间!5.干冰不能与液体混装。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