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地理全国卷3答案(共9页).docx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3679576 上传时间:2022-04-3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高考地理全国卷3答案(共9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7年高考地理全国卷3答案(共9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高考地理全国卷3答案(共9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高考地理全国卷3答案(共9页).docx(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文科综合地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2009年9月入

2、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图1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1-3题。1图1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图1A四川盆地B华北平原C珠江三角洲D长江三角洲2.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3.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A川剧B豫剧C粤剧D越剧【答案】1D 2B 3D【解析】1读图分析可知,图示景观以小桥,流水为主,反映的是江南水乡的景观,对应的应该为长三角区域,故答案选D。2江南水乡的形成主要与区域的地形和气

3、候相关,长三角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水充足;地形平坦,河流流速较缓,分叉较多,因此河道密集,传统出行方式为船,故答案选B项。3川剧为四川一带的剧种,豫剧主要在河南一带;粤剧主要在广东,广西一代;越剧是上海江苏一代的剧种,故答案选D。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的主要客流集散地。图2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据此完成46题。图24.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A站点的用地面积B周边的人流量C站点的信息化水平D周边的环境质量5.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A.中心商务区B.森林公园C.大型住宅区D.产业园区6.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

4、能A.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B.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C.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D.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答案】4B 5A 6C【解析】4地铁主要是缓解城市交通的,在人口流动量大的区域设置站点,能够及时分散和输送流动人口,而且流动人口数量越多,需要配套的服务和设施越齐全,站点的综合服务等级越高,故答案选B项。5读图分析可知,甲乙丙站点都为一级站点或二级站点,综合服务等级较高;甲站点位于市中心附近,人口流动量大,市场广阔;乙丙位于内环线附近,交通便利,人口流量大,因此甲乙丙适合中心商务区的分布,故答案选A。6读图分析可知,该城区由内环、二环、三环组成,城市空间形态是团块状的,根据图中一级站点的分布,

5、可知所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是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图3示意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据此完成79题。图37. 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A.递减B.先减后增C.先增后减D.递增8.导致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水体营养盐B.太阳辐射C.水体含沙量D.洋流流向9.与夏季相比,冬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A.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B.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C.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D.总数

6、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答案】7D 8C 9A【解析】7读图结合图例可以判断,在长江口附近的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逐渐增大,故选D。8读图结合上题分析可知,长江口附近8月的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密度逐渐增大,由于夏季河流径流量大,携带泥沙能力强,所以流水携带的泥沙到河口地区沉积,泥沙中的营养盐类物质丰富,有利于浮游植物生长,故选C.9冬季,河流径流量降低,携带泥沙能力降低,流速减慢,河口地区泥沙淤积量少,所以总体浮游植物的密度降低,总量减少,相同位置的密度降低,所以密度高值向陆地方向移动,故选A。某日,小明在互联网上看到世界各地好友当天发来的信息:甲:温暖的海风夹着即将到来的夏天的味道扑

7、面而来。乙:冬季临近,金黄的落叶铺满了一地。丙:又一次入秋失败了,这还是我四季分明的家乡吗?丁:又是黑夜漫长的季节,向北望去,小城上空的极光如彩色帷幕般挂在夜空。据此完成1011题。10.以上四人所在地从北到南的排列顺序是A.甲乙丙丁 B.丁乙丙甲C.丁丙甲乙 D.甲丙乙丁11.当天可能是A.4月28日 B.6月28日C.9月2日 D.11月2日【答案】10B 11D【解析】10根据丁的描述判断,(向北望去有极光)丁位于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此时为北半球冬半年。而甲逐渐由春到夏,说明该地位于南半球,而乙地将由秋进入冬说明乙位于北半球,且较丁纬度低,丙地入秋失败,说明处于由夏至秋的阶段,应位于南半球

8、,且较甲纬度高,更朝南,所以综合判断从北向南依次为丁乙丙甲,故选B。11由上题判断,丁地出现极夜现象,且位于北半球,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结合选项,故选D。二、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24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35分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西班牙是欧洲发达国家中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西班牙阿尔梅里亚省(位置见图6a)的甲地附近干旱少雨。1956年当地勘探到深层地下水后,灌溉农业得到发展。1971年引入滴灌技术,日光温室(不需人工增温)快速普及,生产的蔬菜、瓜果等农产品出口量大

9、增,主要出口西班牙以北的欧洲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后,甲地温室农业进入集温室安装维护、良种培育与供应、产品销售、物流等为一体的集群式发展阶段,产品出口量加速增长。图6b示意甲地最低气温和降水量的年内变化。a b 图6(1)从气候角度分析甲地普及日光温室的原因。(6分)(2)分析20世纪7080年代甲地温室生产的农产品出口西班牙以北欧洲发达国家的优势条件。(6分)(3)分析甲地温室农业集群式发展对提高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作用。(6分)(4)你是否赞同在甲地扩大温室农业生产规模?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6分)【答案】(1)地处地中海沿岸,冬季温和(最冷月最低气温为8左右),日光温室可满足蔬菜、

10、瓜果生长需要;当地干旱少雨,日光温室可减少蒸发,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2)蔬菜、瓜果成熟早,可反季节供应;冬季气候温和,温室设备简单,不需要加温,生产成本低;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3)有利于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保持产品质量的优势;能及时维护、更新各种设施、设备,保证生产的稳定和供应的连续;完善的销售网络与现代物流业,能将农产品快速运达市场。(4)赞同理由:当地气候条件适宜,温室农业技术基础好,有一定的发展空间;经济效益高,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不赞同理由:沿海平原土地有限,地表水资源缺乏,扩大生产规模将会增加水资源、土地资源供给压力;过度开采地下水,可能导致海水入侵等环境问题。【解析

11、】(1)解题此题需要从看清限制性要求条件,从气候角度分析,也就不外乎从气温、光照、降水等方面分析,该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光照充足,气温相对较高,不要人工增温,虽然该地干旱少雨,但是有深层地下水,及滴管技术发展,这都是甲地普及日光温室的原因。(2)农产品出口到西班牙以北欧洲发达国家的优势条件可以从运输距离近,降低运输成本;该地发展水平较低,劳动力价格低,生产成本低;有丰富种植经验;欧洲发达国家对农产品需求量大,价格较高。(3)分析温室农业集群式发展对提高农产品窗口竞争力的作用,集群式发展便于提高产量,降低成本,获得规模效益,也有利于加强优良品种培育,相互协作,减少无序竞争,形成品牌。(4)这是个开

12、放性设问。可以赞同也可以不赞同,赞同,可以从扩大生产规模,可以利用原有的优势条件,降低成本,获取规模效益等方面回答;不赞同,可以从该地水资源缺乏,及大规模生产后可能导致市场价格降低等方面回答。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白斑狗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有“鱼中软黄金”之称,白斑狗鱼是肉食性鱼,适宜在16以下的水域产卵繁殖,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北部冷水水域,栖息环境多为水质清澈、水草丛生的河流,在我国仅见于新疆的额尔齐斯河流域(图7)。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属于北冰洋水系的河流。图7(1)根据支流的分布特征,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降水分布特点及成因。(8分)(2)分析图示额尔齐斯

13、河流域适合白斑狗鱼生长繁殖的自然条件。(8分)(3)说明白斑狗鱼产量低的原因。(6分)【答案】(1)分布特点:该流域降水北多南少。原因:地处大陆内部,气候干旱。但北部山地为(西风)迎风坡,山体高大,能拦截水汽。(2)支流发源于高山地区,水质好;纬度高,加之受高山溶雪影响,水温低;干流流速较缓,水草丛生;河流下游冷水鱼可逆流而上(可构成统一种群)。(3)生长繁殖的环境要求特殊,适宜生长繁殖的水域少;水中生物量低,饵料少;水温低,生长缓慢。【解析】(1)解题此题首先需要从图中判断出该河流域的降水分布特点,北部支流多,降水多,冰雪融水多,然后从该地所在区域,从降水来源方面分析其原因,北部山地为西风迎

14、风坡,山体高大,能拦截水汽抬升,形成地形雨,降水增多。(2)从材料中白斑狗鱼的生存条件可知,该地纬度高,气温低,有适宜的水温,水质好,干流流速较缓,水草丛生,饵料丰富,河流下游冷水鱼可逆流而上,可构成统一种群。(3)分析白斑狗鱼产量低的原因主要从其特殊的生长环境来分析,白斑狗鱼适宜生长繁殖的水域少,水中生物量低,饵料少,水温低,生长缓慢,繁殖速度慢,所以白斑狗鱼产量低。(二)选考题:共25分。请考生从2道地理题、3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42.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负地形是指从地面向下发育的地形,发育程度越高,高差越大,重庆武陵地处乌江东南缘,其

15、喀斯特景观以负地形(峡谷、溶洞、竖井等)高度发育著称,200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请指出武陵喀斯特景观特点对旅游活动的不利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答案】不利影响:负地形发育,旅游线路高差大,交通困难,安全隐患多。措施:控制人、车流量;增设电梯等设备;增加安全防护设施;设置安全警示牌;增加安全疏导人员。【解析】措施主要针对武隆喀斯特地貌对旅游活动的不利影响进行分析。大力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通达度;在交通运输线路布局和规划时,应充分注意地质条件的影响,通过工程措施加以防范;在旅游过程中对游客要进行安全教育,加强安全防护措施,增加安全疏导人员。43.【地理选修6:环境

16、保护】(10分)人们受经济利益驱动,砍伐热带雨林,种植橡胶、油棕等热带经济作物。观测发现,在一些地区,人工种植的橡胶林内湿度明显低于雨林。分析这些地区人工种植的橡胶林比雨林湿度低的原因。分析这些地区人工种植的橡胶林与雨林湿度低的原因。【答案】(天然林层次丰富,林冠密度高,)人工种植的橡胶林层次单一,林冠密度较低,截留的降水量较少。地表(缺乏草本、灌木等的保护,)水分易散失。土壤裸露,土壤蓄水能力较低。【解析】仔细阅读材料,根据材料生长习性可以推断,同样气候条件下橡胶树对水分的消耗大,土壤中水分含量应该降低,空气湿度会较低;根据雨林到橡胶林的变化,生态系统单一,植株量减少,空气流动性强,水分散失

17、,湿度低。2017年高考新课标卷文综地理试题【精编解析】【答案】1D 2B 3D【解析】1读图分析可知,图示景观以小桥,流水为主,反映的是江南水乡的景观,对应的应该为长三角区域,故答案选D。2江南水乡的形成主要与区域的地形和气候相关,长三角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水充足;地形平坦,河流流速较缓,分叉较多,因此河道密集,传统出行方式为船,故答案选B项;沟壑纵横反映的黄土高原景观,山河相间反映的是我国横断山区景观。3川剧为四川一带的剧种,豫剧主要在河南一带;粤剧主要在广东,广西一代;越剧是上海、江苏一代的剧种,故答案选D。考点:人文景观、自然地理特征和地方剧种。【点睛】江南水乡所处的长江

18、三角洲和太湖水网地区,气候温和,季节分明,雨量充沛,因此形成了以水运为主的交通体系。居民的生产生活依赖着水,这种自然的环境和功能的需要,塑造了极富韵味的江南水乡民居的风貌与特色。【答案】4B 5A 6C【解析】4地铁主要是缓解城市交通的,在人口流动量大的区域设置站点,能够及时分散和输送流动人口,而且流动人口数量越多,需要配套的服务和设施越齐全,站点的综合服务等级越高,故答案选B项。5读图分析可知,甲乙丙站点都为一级站点或二级站点,综合服务等级较高;甲站点位于市中心附近,人口流动量大,市场广阔;乙丙位于内环线附近,交通便利,人口流量大,因此甲乙丙适合中心商务区的分布,故答案选A。6.读图分析可知

19、,该城区由内环、二环、三环组成,城市空间形态是团块状的,不是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也不是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根据图中一级站点的分布,河流东西两侧都有几个相邻的一级站点集中区,可知所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是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考点:城市服务等级、城市空间形态。【点睛】中心商务区是一个城市现代化的象征与标志,是城市的功能核心,是城市经济、科技、文化的密集区,一般位于城市的黄金地带。集中了大量的金融、商贸、文化、服务以及大量的商务办公和酒店、公寓等设施。具有最完善的交通、通信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环境,有大量的公司、金融机构、企业财团在这里开展各种商务活动。【答案】7D 8C 9A【解析

20、】7结合图例可以判断,8月份,在长江口附近的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逐渐增大,则说明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递增,故选D。8读图结合上题分析可知,长江口附近8月的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密度逐渐增大,由于夏季河流径流量大,携带泥沙能力强,所以流水携带的泥沙到河口地区沉积,泥沙中的营养盐类物质丰富,有利于浮游植物生长,故选C.9与夏季比较,冬季海水水温低,浮游植物总数相对减少,河流径流量降低,携带泥沙能力降低,流速减慢,河口地区泥沙淤积量少,所以总体浮游植物的密度降低,总量减少,相同位置的密度降低,所以密度高值向陆地方向移动,故选A。考点:海域浮游植物分布规律和成因。【点睛】该题考查学生的读图分

21、析能力,根据图中浮游植物密度图例信息,判断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规律。【答案】10B 11D【解析】10.根据丁的描述判断,向北望去,小城上空有极光,则可知丁位于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此时为北半球冬半年。而甲逐渐由春到夏,说明该地位于南半球,而乙地将由秋进入冬,说明乙位于北半球,且较丁纬度低,丙地入秋失败,说明处于由夏至秋的阶段,应位于北半球,且较乙纬度低,所以综合判断从北向南依次为丁乙丙甲,故选B。11.由上题判断,丁地出现极夜现象,且位于北半球,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结合四个选项,4月28日、6月28日和9月2日太阳直射点都是位学#科&网于北半球,故选D。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四季

22、变化规律。【点睛】该题难度较大,关键是找到突破口,根据丁地“又是黑夜漫长的季节、小城上空的极光如彩色帷幕般挂在夜空”,可以判断丁地位于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该日为北半球的冬半年,然后在以丁地的纬度为参照,依此判断其他三地的纬度位置。36.【答案】(1)地处地中海沿岸,冬季温和(最冷月最低气温为8左右),日光温室可满足蔬菜、瓜果生长需要;当地干旱少雨,日光温室可减少蒸发,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2)蔬菜、瓜果成熟早,可反季节供应;冬季气候温和,温室设备简单,不需要加温,生产成本低;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3)有利于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保持产品质量的优势;能及时维护、更新各种设施、设备,保证生产的稳定

23、和供应的连续;完善的销售网络与现代物流业,能将农产品快速运达市场。(4)赞同理由:当地气候条件适宜,温室农业技术基础好,有一定的发展空间;经济效益高,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不赞同理由:沿海平原土地有限,地表水资源缺乏,扩大生产规模将会增加水资源、土地资源供给压力;过度开采地下水,可能导致海水入侵等环境问题。【解析】(1)解题此题需要从看清限制性要求条件,从气候角度分析,也就是从气温、光照、降水等方面分析。根据甲地最低气温和降水量的年内变化图,可知甲地最冷月气温为8左右,冬季气温温和, 日光温室可满足蔬菜、瓜果生长需要;当地夏季干旱少雨,日光温室可减少蒸发,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2)2

24、0世纪70-80年代甲地日光温室快速普及,甲地相对西班牙以北欧洲发达国家纬度低,热量条件好,蔬菜、瓜果成熟早,可反季节供应,冬季气候温和,温室设备简单,不需要加温,生产成本低,相对发达国家,甲地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所以温室生产的农产品在西班牙以北欧洲发达国家优势明显。(3)根据材料提示“甲地温室农业进入集温室安装维护、良种培育与供应、产品销售、物流等为一体的集群式发展阶段”,可知集群式发展便于提高产量,降低生产和运输成本,获得规模效益,也有利于加强优良品种培育,相互协作,减少无序竞争,形成品牌,提高了甲地农产品出口竞争力。(4)这是个开放性设问。可以赞同也可以不赞同,赞同,可以从扩大生产规模,

25、可以利用原有的优势条件,降低成本,获取规模效益等方面回答;不赞同,可以从该地水资源缺乏,及大规模生产后可能导致水资源、土地资源不足,过度开采地下水,可能导致海水入侵等环境问题。考点:日光温室、农业区位条件和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点睛】该题以西班牙南部地区农业发展过程为背景材料,考查普及日光温室的原因、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和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学生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文字和图形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的能力。37.【答案】(1)分布特点:该流域降水北多南少。原因:地处大陆内部,气候干旱。但北部山地为(西风)迎风坡,山体高大,能拦截水汽。(2)支流发

26、源于高山地区,水质好;纬度高,加之受高山溶雪影响,水温低;干流流速较缓,水草丛生;河流下游冷水鱼可逆流而上(可构成统一种群)。(3)生长繁殖的环境要求特殊,适宜生长繁殖的水域少;水中生物量低,饵料少;水温低,生长缓慢。【解析】(1)解题此题首先需要从图中判断出该河流域的降水分布特点,北部支流多,降水多,冰雪融水多,然后从该地所在区域,从降水来源方面分析其原因,北部山地为西风迎风坡,山体高大,能拦截水汽抬升,形成地形雨,降水增多。(2)从材料中白斑狗鱼的生存条件可知,该地纬度高,气温低,有适宜的水温,水质好,干流流速较缓,水草丛生,饵料丰富,河流下游冷水鱼可逆流而上,可构成统一种群。(3)分析白

27、斑狗鱼产量低的原因主要从其特殊的生长环境来分析,白斑狗鱼适宜生长繁殖的水域少,水中生物量低,饵料少,水温低,生长缓慢,繁殖速度慢,所以白斑狗鱼产量低。考点:降水分布及成因,白斑狗鱼繁殖条件和产量低的成因。【点睛】额尔齐斯河是中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源出中国阿尔泰山西南坡,山间两支源头。喀依尔特河和库依尔特河汇合后成为额尔齐斯河,自东南向西北奔流出中国,一路上将喀拉额尔齐斯河、克兰河、布尔津河、哈巴河、别列则克河等北岸支流汇入后,流入哈萨克斯坦境内斋桑湖,再向北经俄罗斯的鄂毕河注入北冰洋。42.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答案】不利影响:负地形发育,旅游线路高差大,交通困难,安全隐患多。措

28、施:控制人、车流量;增设电梯等设备;增加安全防护设施;设置安全警示牌;增加安全疏导人员。【解析】武隆喀斯特负地形对旅游活动的不利影响主要从地势、地质条件对交通、安全等方面的影响角度考虑。措施主要针对武隆喀斯特地貌对旅游活动的不利影响进行分析。大力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通达度;在交通运输线路布局和规划时,应充分注意地质条件的影响,通过工程措施加以防范;在旅游过程中对游客要进行安全教育,加强安全防护措施,增加安全疏导人员;对于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结构稳定性差的地区应当选择安全性高的路线等。考点:旅游活动和旅游活动注意事项。【点睛】解答该题关键是对新概念“负地形”的理解,负地形是指从地面向下发

29、育的地形,发育程度越高,高差越大,对旅游线路选择和旅游交通运输要求高,安全隐患多,所以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43.【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答案】(天然林层次丰富,林冠密度高,)人工种植的橡胶林层次单一,林冠密度较低,截留的降水量较少。地表(缺乏草本、灌木等的保护,)水分易散失。土壤裸露,土壤蓄水能力较低。【解析】天然林层次丰富,林冠密度高,截留降水量大,涵养水源的能力强,人工种植的橡胶林层次单一,林冠密度较低,截留的降水量较少,地表缺乏草木、灌木等的保护,水分容易散失,土地裸露,土壤蓄水能力较低,涵养水源的能力弱,因而人工种植的橡胶林比天然林的雨林湿度低。考点:不同森林环境效益的差异的成因分析。【点睛】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是区别天然原始林与人工林的环境效益的差异。天然原始林森林茂密,涵养水源能力强,人工林树种单一,林冠密度较低,涵养水源的能力弱。原始森林,又称原生林,是指一个森林已经达到非常长久的年龄而没有遭到显著的干扰,从而表现出独特的生态特征,并可能被归类为顶极群落。原生特性包括多样化的树有关的结构,提供多样化的野生动物栖息地,增加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多样化的树结构的概念包括多层树冠和树冠间隙,很大变化的树的高度和直径,多样的树种和纲,和多种大小的木质残体。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