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1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离子共存-离子反应(共22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3672745 上传时间:2022-04-30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8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9-11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离子共存-离子反应(共22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09-11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离子共存-离子反应(共22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9-11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离子共存-离子反应(共2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9-11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离子共存-离子反应(共22页).doc(2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092011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离子共存 离子反应2011年高考1.(2011江苏高考4)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1.0 molL1的KNO3溶液:H、Fe2、Cl、SO42B.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NH4、Ba2、AlO2、ClC.pH12的溶液:K、Na、CH3COO、BrD.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Na、K、CO32、NO3解析:本题以溶液中离子共存的方式考查学生对硝酸的氧化性、亚铁离子还原性、甲基橙呈红色水溶液的呈酸性、酸性溶液AlO2不能在其中共存、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有强酸碱性两种可能等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考查学生综合

2、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相关化学问题的能力。答案:C2.(2011安徽高考8)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饱和氯水中 Cl、NO3、Na、SO32 B.c(H)=1.01013mol/L溶液中 C6H5O、K、SO42、Br C.Na2S溶液中 SO42、 K、Cl、Cu2 D.pH=12的溶液中 NO3、I、Na、Al3解析:饱和氯水具有强氧化性,能将SO32氧化成SO42,A中不能大量共存;c(H)=1.01013mol/L溶液,说明该溶液显碱性,因此可以大量共存;S2和Cu2可以结合生成难溶性CuS沉淀,所以不能大量共存;pH=12的溶液,说明该溶液显碱性,而Al3与

3、碱不能大量共存。所以正确的答案是B。答案:B3. (2011广东高考8)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 H、I、NO3、SiO32 B. Ag、Fe3、Cl、SO42C.K、SO42、Cu2、NO3 D.NH4、OH、Cl、HCO3解析:本题考察离子共存问题。SiO32属于弱酸硅酸的酸根与酸不能大量共存,同时在酸性溶液中,NO3具有氧化性能氧化I生成单质碘,A不正确;Ag与Cl和SO42均可生成难溶性物质AgCl和Ag2SO4,B不正确;在碱性溶液中NH4和HCO3均与OH结合分别形成氨水和CO32,因此D也不正确,所以答案是C。答案:C4(2011全国II卷11)将足量CO2通入下列各

4、溶液中,所含离子还能大量共存的是AK、SiO32、Cl、NO3BH、NH4、Al3、SO42CNa、S2、OH、SO42DNa、C6H5O、CH3COO、HCO3解析:SiO32与CO2反应;OH与CO2反应;C6H5O与CO2反应。答案:B5.(2011四川)甲、乙、丙、丁四种易溶于水的物质,分别由NH4、Ba2、Mg2、H、OH、Cl、HCO3、SO42中的不同阳离子和阴离子各一种组成。已知:将甲溶液分别与其它三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 0.1mol/L乙溶液中c(H)0.1mol/L; 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 甲溶

5、液含有Ba2 B. 乙溶液含有SO42C丙溶液含有Cl D.丁溶液哈有Mg2解析:可以形成白色沉淀的只有BaSO4、BaCO3、Mg(OH)2,因此甲只能是Ba(OH)2;0.1mol/L乙溶液中c(H)0.1mol/L,什么乙是硫酸;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说明丙是MgCl2,所以丁是NH4HCO3。答案:D6(2011上海)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NH4+、Ba2+、SO42、I、S2。分别取样:用pH计测试,溶液显弱酸性;加氯水和淀粉无明显现象。为确定该溶液的组成,还需检验的离子是 A Na+ BSO42 C Ba2+ DNH4+解析:溶液显弱酸性,

6、说明有NH4+(水解显酸性);加氯水和淀粉无明显现象排除I、S2。所以必需含有SO42,故不能有Ba2+。Na+无法排除。答案:A7.(2011江苏高考6)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FeCl3溶液与Cu的反应:CuFe3Cu2Fe2B.NO2与水的反应:3NO2H2O2NO3NO2HC.醋酸溶液与水垢中的CaCO3反应:CaCO32HCa2H2OCO2D.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2AlO2CO23H2O2Al(OH)3CO32解析:本题是基本概念中离子方程式判断正误的考查,选题以元素化合物基础和生活内容为背景。A.电荷不守恒,离子方程式要注意三守恒(元素、电子、电

7、荷)等。正确的方程式是:Cu2Fe3Cu22Fe2;B.NO2与水的反应生成硝酸和NO,仅硝酸可折成离子。C.用食醋除去水瓶中的水垢涉及到弱电解质及难溶物质的书写,碳酸钙、醋酸均不能拆成离子,内容来源于必修二的课本内容。正确的方程式是:CaCO32CH3COOH2CH3COO+Ca2H2OCO2;D.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的产物是Al(OH)3HCO3,本选项对部分学生有难度,但在单项选择题可以用排除法解决。正确的方程式是:AlO2CO22H2OAl(OH)3HCO3。答案:B8(2011北京高考9)下列与处理方法对应的反应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用NaS去除废水中的Hg2:Hg2S2

8、=HgS B用催化法处理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CONOCNO2 C向污水中投放明矾,生成能凝聚悬浮物的胶体:Al33H2OAl(OH)3(胶体)3H D用高温催化氧化法去除烃类废气(CxHy):解析:S2和Hg2易结合形成难溶性物质,A正确;NO的氧化性强于CO,反应的方程式为2CO2NON22CO2,因此B不正确;明矾在溶液中电离出的Al3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物,C正确;碳、氢化合物在高温下可被氧气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正确。答案:B9.(2011新课标全国)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 硫化亚铁溶于稀硝酸中:FeS+2H+=Fe2+H2S B. NH4HCO

9、3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中:HCO3-+OH-=CO32-+H2O C. 少量SO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C6H5O-+SO2+H2O=C6H5OH+HSO3-D. 大理石溶于醋酸中:CaCO3+2CH3COOH=Ca2+2CH3COO-+CO2+H2O解析:硝酸具有氧化性,能氧化FeS,因此产物应该是硝酸铁、硫酸和一氧化氮,A不正确;NH4HCO3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中除了生成碳酸钠外还有氨气生成,方程式为:NH4HCO32OH=CO322H2ONH3,B不正确;SO2不足产物应该是SO32,C不正确。所以答案是D。答案:D10. (2011海南)下列固体混合物与过量的稀H2SO4反应,能产生

10、气泡并有沉淀生产的是A. NaHCO3和Al(OH)3 B. BaCl2和NaClC. KClO3和K2SO4 D. Na2SO3和BaCO3答案D命题立意:基本化学性质化学反应的考查解析:根据题中的要求,要产生气泡同时有沉淀生成。A选项无沉淀生成,B选项无气体生成,C选项物质不熟悉可用排除法,D可得到气体和沉淀,符合题目要求。【技巧点拨】关于物质性质考查的题,通常出现在单选题中。如果选项中有不熟悉的物质,一般用排除法处理,以防解题出错。11(2011上海21)在复盐NH4Fe(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可能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 Fe2+SO42+Ba2+2OH=Ba

11、SO4+Fe(OH)2BNH4+Fe3+ 2SO42+ 2Ba2+ 4OH=2BaSO4+ Fe(OH)3+ NH3H2OC2Fe3+ 3SO42+ 3Ba2+6OH=3BaSO4+ 2Fe(OH)3D3NH4+ Fe3+3SO42+ 3Ba2+ 6OH=3BaSO4+Fe(OH)3+3NH3H2O解析;复盐NH4Fe(SO4)2中Fe的化合价是+3价,因此选项A不正确;又因为NH4Fe(SO4)2还可以形成(NH4)2SO4Fe2(SO4)3的形式,因此当Ba(OH)2不足时选项C也有可能发生。答案:BC2010年高考1(2010全国卷1)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将铜屑加入溶液中:

12、B将磁性氧化铁溶于盐酸:C将氯化亚铁溶液和稀硝酸混合:D将铁粉加入稀硫酸中:【解析】A正确,符合3个守恒;B错误,电荷不守恒,Fe3O4中Fe有两种价态,正确应该为:Fe3O48H=2Fe3Fe24H2O;C错误,得失电子不守恒,电荷不守恒;正确的应为:3Fe2NO34H=3Fe3NO2H2O;D错误,不符合客观实际,反应后铁只能产生Fe2和H2;【答案】A【命题意图】考查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方法!【点评】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本题出得太没有创意了,如D这是个重现率很高的的经典错误,考生绝对做过原题!B项也见得多,一般考查不是用盐酸而是用氢碘酸,有些专家多次指出,磁性氧化铁不

13、溶于任何酸,这样的典型错误在高考题中再次出现,这道题就没什么意思了!A直接取材于课本第二册,C选项,考生也绝对做过,都是太常见不过了!(2010全国2)8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将铜屑加入溶液中:B将磁性氧化铁溶于盐酸:C将氯化亚铁溶液和稀硝酸混合:D将铁粉加入稀硫酸中:【解析】A正确,符合3个守恒;B错误,电荷不守恒,Fe3O4中Fe有两种价态,正确应该为:Fe3O48H=2Fe3Fe24H2O;C错误,得失电子不守恒,电荷不守恒;正确的应为:3Fe2NO34H=3Fe3NO2H2O;D错误,不符合客观实际,反应后铁只能产生Fe2和H2;【答案】A【命题意图】考查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

14、断方法!【点评】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本题出得太没有创意了,如D这是个重现率很高的的经典错误,考生绝对做过原题!B项也见得多,一般考查不是用盐酸而是用氢碘酸,有些专家多次指出,磁性氧化铁不溶于任何酸,这样的典型错误在高考题中再次出现,这道题就没什么意思了!A直接取材于课本第二册,C选项,考生也绝对做过,都是太常见不过了!(2010天津卷)5下列实验设计及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均正确的是A用FeCl3溶液腐蚀铜线路板:Cu + 2Fe3+ Cu2+ + 2Fe2+ BNa2O2与H2O反应制备O2 :Na2O2 + H2O 2Na+ + 2OH + O2C将氯气溶于水制备次氯酸:C

15、l2 + H2O 2H+ + Cl + ClOD用浓盐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与H2O2反应,证明H2O2具有还原性:2MnO + 6H+ + 5H2O2 2Mn2+ + 5O2 + 8H2O 解析:B中元素不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4OH-+O2;C中的HClO是弱酸,不能拆成离子形式;D的离子方程式本身没有问题,但KMnO4的强氧化性能将浓盐酸氧化,不能实现证明H2O2具有还原性的目的(还原性:HClH2O2,HCl先反应),D错。答案:A命题立意:考查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2010安徽卷)9.在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或分子是A.Na+、Mg

16、2+、ClO、NO3 B. Al3+、 NH4+、 Br- 、Cl- C. K+ 、Cr2O72- 、CH3CHO、 SO42- D. Na+、K+ 、SiO32-、Cl-答案:B解析:酸性环境下A中生成次氯酸,C中Cr2O72-氧化CH3CHO,D中生成硅酸沉淀。(2010广东理综卷)7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NH4+ 、Ag+、PO43-、Cl- BFe3+、H+、I-、HCO3-CK+、Na+、NO3- 、MnO4- DAl3+、Mg2+ 、SO42- 、CO32-解析:A中Ag+和PO43-、Cl-因生成沉淀不共存;B中H+和HCO3-离子生成气体不共存,Fe3+和I-因发生氧

17、化还原反应不共存;D中Al3+和CO32-因互促水解不共存。答案:C(2010上海卷)9下列离子组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甲基橙呈黄色的溶液中:I-、Cl-、NO3-、Na+B石蕊呈蓝色的溶液中:Na+、AlO2-、NO3-、HCO3-C含大量Al3+的溶液中:K+、Na+、NO3-、ClO-D含大量OH一的溶液中:CO32-、Cl-、F-、K+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了化学实验中的离子共存知识。使甲基橙呈黄色的溶液pH大于4.4,当其处于4.4-7之间时,NO3-表现强氧化性,将I-氧化为I2,排除A;石蕊呈蓝色的溶液pH大于8,溶液呈碱性,OH-能和HCO3-反应,排除B;含大量Al3+的溶液中

18、,溶液呈酸性,其中的H+能和ClO-结合成HClO,排除C。知识归纳:在给定条件下,考查离子组能否共存时,要注意其与元素化合物知识、电离平衡知识的联系。特别要注意题干中条件的应用,比如本题中的“甲基橙呈黄色”、“石蕊呈蓝色”、“含大量的Al3+的溶液”等,倘若只分析选项中给出的离子之间能否共存,就会造成错误解答。(2010上海卷)1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苯酚与碳酸钠溶液的反应B等体积、等浓度的Ca(HCO3)2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C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用硫酸酸化的过氧化氢溶液D淀粉碘化钾溶液在空气中变蓝答案:AD解析:此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苯酚是一种具有弱酸性的有机物,故其

19、在离子方程式中应保留化学式,生成的苯酚钠是强电解质,离子方程式正确,A对;等体积等浓度的碳酸氢钙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时,氢氧化钠不足量,离子方程式为:OH-+HCO3-+Ca2+=H2O+CaCO3,B错;反应前后的电荷不守恒,C错;空气中的氧气可以氧化I-为I2,其遇淀粉变蓝,D对。知识归纳: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时,关键抓住离子方程式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化学式的拆分是否准确、是否遵循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得失电子是否守恒等;就能很好的解决问题。(2010江苏卷)3下列离子方程式表达正确的是A用惰性电极电解熔融氯化钠:B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铝表面的氧化膜:C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

20、氮:D用食醋除去水瓶中的水垢:【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A项,电解的是熔融状态的NaCl,不是NaCl溶液,2NaCl2Na + Cl2;B项,Al2O3能溶于NaOH溶液,生成偏铝酸盐;C项,NO2与NaOH反应,生成硝酸盐和亚硝酸盐,2OH- + 2NO2 = NO3- + NO2- + H2O;D项,水垢中的主要成分为CaCO3,是难溶物。综上分析可知,本题选B项。(2010江苏卷)6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的溶液中:、B由水电离的的溶液中:、C的溶液中:、D的溶液中:、【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离子共存问题。A项,由于H+、

21、NO3-与Fe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B项,抑制了水的电离,溶液中存在大量的H+或OH-,但都不能与HCO3-共存;C项,溶液中的c(H+)=0.1mol/L,能与本组离子共存;D项,Fe3+能与SCN-发生络合反应。综上分析可知,本题选C项。(2010浙江卷)12.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甲烷的标准燃烧热为-890.3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 H=-890.3kJmol-1B. 500、30MPa下,将0.5mol N2和1.5mol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

22、),放热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H=-38.6kJmol-1C. 氯化镁溶液与氨水反应:D. 氧化铝溶于NaOH溶液: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与离子方程式的书写。A、标准燃烧热的定义,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方出的热量(标准指298K,1atm)。水液态稳定,方程式系数就是物质的量,故A错。B、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与对应的热量是1mol氮气完全反应时的热量,但次反应为可逆反应故,投入0.5mol的氮气,最终参加反应的氮气一定小于0.5mol。所以H的值大于38.6。B错。D、氢氧化铝沉淀没有沉淀符号。本题答案:C教与学提示:化学用语的教学是化学学科技术规范,强

23、调准确性,强调正确理解与应用。特别重视热化学方程式的系数与反应热的对应关系。重视离子方程式的拆与不拆的问题。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问题由:聚集状态、系数、系数与反应热数值对应、反应热单位、可逆反应的反应热等内容构成。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问题由:强弱电解质、最简整数比、定组成规律、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守恒、定量离子方程式等内容组成。(2010四川理综卷)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明矾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B.向氢氧化亚铁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C.向磷酸二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D.向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氢氧化钡溶液过量

24、,Al3+转化为AlO2-,SO42-完全转化为沉淀,A项正确;硝酸有强氧化性,可将Fe2+氧化为Fe3+,硝酸被还原为NO,B不符合客观事实,错误;在磷酸二氢铵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磷酸二氢根离子中的氢将被中和,C项错误;中存在两种官能团,分别是-Br 和-COOH,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后加热,与-COOH发生中和反应,与-Br发生水解反应,故应该生成CH2OHCOO-,D项错误。(2010浙江卷)13. 某钠盐溶液中可能含有等阴离子。某同学取5份此溶液样品,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用pH计测得溶液pH大于7加入盐酸,产生有色刺激性气体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放出有色刺激性气体

25、加足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溶于稀硝酸且放出气体,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溶液不褪色。加足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在滤液中加入酸化的(NH4)2Fe(SO4)溶液,再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该同学最终确定在上述六种离子中公含三种阴离子。请分析,该同学只需要完成上述哪几个实验,即可得出此结论。A. B. C. D. 试题解析:本题是离子组合推断、离子鉴别实验综合题。题型难点是:熟悉各种离子的标准检验方法,明确各种离子检验时的干扰因素。本题的难点还有:采用的出题方式和平时不同。根据最终的离子分析:NO2-,存在时一定没有SO32-,I-。因NO2-,的氧化性可以使他们氧化。Cl-

26、存在下的NO2-的检验: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放出有色刺激性气体。即证明了NO2-的存在又检验出Cl-的存在。但,仅加入盐酸产生刺激性气体也可能有SO32-的存在。故须先确认SO32-不存在。SO32-,CO32-,SO42-的组合检验可以用:加足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溶于稀硝酸且放出气体,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溶液不褪色。来确认SO32-, SO42-不存在,CO32-一定存在。故选择就可以,顺序是先后。本题答案:B教与学提示:本题学生存在的困难是NO2-的检验,因为此内容在选修的实验化学中,可能会有所忽视。第二个难点是离子要分成两组分别进行检验。教学中碰

27、到有一些学生:只要碰到离子组合检验与推断的题目就死机的现象。分析原因:各种典型离子的检验方式不是很熟练,没有对各种离子单独检验时的干扰因素,干扰离子进行排除。不重视各种相近实验现象进行区别对待,深入研究相近条件下的不同。教学中从单一离子检验开始,增加干扰,增加组合,增加性质区别等逐步复杂化。要多想为什么,多想如何干扰和排除干扰。(2010全国卷1)28(15分)有A、B、C、D、E和F六瓶无色溶液,他们都是中学化学中常用的无机试剂。纯E为无色油状液体;B、C、D和F是盐溶液,且他们的阴离子均不同。现进行如下实验:A有刺激性气味,用沾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A时产生白色烟雾;将A分别加入其它五中溶液

28、中,只有D、F中有沉淀产生;继续加入过量A时,D中沉淀无变化,F中沉淀完全溶解;将B分别加入C、D、E、F中,C、D、F中产生沉淀,E中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将C分别加入D、E、F中,均有沉淀生成,再加入稀HNO3,沉淀均不溶。根据上述实验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1) 能确定溶液是(写出溶液标号与相应溶质的化学式):(2) 不能确定的溶液,写出其标号、溶质可能的化学式及进一步鉴别的方法:【解析】(I)由题干表述可知A和E不是盐,又由纯E为无色油状液体,推知E为硫酸(步操作进一步确定);(II)由题干和步操作可知A为氨水; (III)再由步操作可知F中阳离子为Ag+发生的反应为:AgNH3H2O

29、=AgOHNH4;AgOH2NH3H2O=Ag(NH3)2OH2H2O;而常见的盐中只有AgNO3可溶于水,故F为AgNO3;(IV)由步操作可知B中阴离子应为CO32-,由于此无色无味的气体只能是CO2, B、C、D中能生成沉淀说明不能是HCO3-,而阳离子可是常见的K+、Na+、NH4+等待定(V)同样由步操作D中能与氨水生成沉淀的无色溶液中常见的为阳离子为Mg2+或Al3+,而阴离子需待下步反应再确定;(VI)由步操作生成的沉淀为可能为AgCl、AgBr、AgI、BaSO4、H2SiO3(不合理)等,但限于题干所述中学常用试剂,则沉淀应为AgCl和BaSO4,才不溶于HNO3,一个是与A

30、gNO3结合生成的沉淀,一个是与硫酸结合形成的沉淀,故C应该同时含有Ba2+和Cl-即,C为BaCl2,进而推出D中阴离子应该为SO42-,因为题干所述盐溶液中阴离子均不同,故D为Al2(SO4)3或MgSO4其他解析见答案【答案】(1)A NH3H2O或NH3 ;E H2SO4 F AgNO3 C BaCl2若C作为不能确定的溶液,进一步鉴别的方法合理,同样给分(2)B Na2CO3或K2CO3 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少量B,在酒精灯火焰中灼烧,若焰色呈黄色则B为Na2CO3溶液;若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焰色呈紫色,则B为K2CO3溶液D Al2(SO4)3或MgSO4 取少量D,向其中滴加NaOH溶

31、液有沉淀生成,继续滴加过量的NaOH溶液,若沉淀溶解,则D为Al2(SO4)3溶液,若沉淀不溶解,则D为MgSO4溶液【命题意图】考查学生的分析与综合能力,涉及到无机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离子反应,未知物的推断,物质的检验,常见物质量多与量少的反应不同,现象不同等,此题综合性强,难度大,区分度很好,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经典好题!【点评】此题一改过去每年元素推断的通病,思维容量显著增大能力要求高,与2008年全国卷I理综28题有得一拼,比2009年的第29题出得高超一些,相比以前的无机推断显然有质的飞跃,看到命题人在进步!但是此题是不是一点瑕疵没有呢?x显然不是,例如本题条件很宽广,没太明显的限制条

32、件,因而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不会给阅卷者带来喜出望外,只会增加难度,不好统一评分标准,也就缺乏公平性!特别是B和C上就有争议,如B还可能是(NH4)2CO3,C还可能是BaBr2、BaI2等,当然限制一下沉淀颜色就排除了C的歧义!(2010天津卷)3下列鉴别方法可行的是A用氨水鉴别Al3+、Mg2+和Ag+ B用Ba(NO3)2溶液鉴别Cl、SO和CO C用核磁共振氢谱鉴别1溴丙烷和2溴丙烷D用KMnO4酸性溶液鉴别CH3CHCHCH2OH和CH3CH2CH2CHO解析:Al3+和Mg2+与氨水反应都只生成沉淀,不溶解,无法鉴别,故A错;SO42-和CO32-与Ba(NO3)2反应都生成白色沉

33、淀,无法鉴别,故B错;1溴丙烷有三种等效氢,其核磁共振谱有三个峰,而2溴丙烷有两种等效氢原子,其核磁共振谱有两个峰,故可鉴别,C正确;碳碳双键、醛基都能被酸性KMnO4氧化,KMnO4溶液都退色,故无法鉴别。答案:C命题立意:考查阴阳离子和有机物的鉴别,通过鉴别,考查离子或有机物的化学性质。(2010广东理综卷)32(16分) 碳酸锂广泛应用于陶瓷和医药等领域。以-锂辉石(主要成分为Li2OAl2O34SiO2)为原材料制备Li2CO3的工艺流程如下:已知:Fe3+、Al3+、Fe2+和Mg2+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分别为3.2、5.2、9.7和12.4;Li2SO4、LiOH和

34、Li2CO3在303K下的溶解度分别为34.2g、12.7g和1.3g(1)步骤前,-锂辉石要粉碎成细颗粒的目的是_(2)步骤中,酸浸后得到的酸性溶液中含有Li+、SO42-,另含有Al3+、Fe3+、Fe2+、Mg2+、Ca2+、Na+等杂质,需在搅拌下加入_(填“石灰石”、“氯化钙”或“稀硫酸”)以调节溶液的PH到6.06.5,沉淀部分杂质离子,然后分离得到浸出液。(3)步骤中,将适量的H2O2溶液、石灰乳和Na2CO3溶液依次加入浸出液中,可除去的杂质金属离子有_(4)步骤中,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5)从母液中可回收的主要物质是_解析:(1)粉碎可以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2)

35、要增强溶液的碱性,只能加入石灰石(3) 可以氧化为,石灰乳和使得沉淀(4) 步骤生成的沉淀是,离子方程式为:(5) 母液中的溶质是、,可以回收。答案:(1)加快反应速率(2)石灰石(3)(4)(5)。2009年高考化学试题1(09安徽卷10)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或分子是A. 、B.K+ 、Al3+、 、NH3H2OC.Na+、K+、Cl2D.Na+ 、CH3COO-、OH-答案:D解析:A项中H与HCO3能够反应生成CO2气体,不能大量共存,错误;Al3与氨水可以发生反应:Al33NH3H2O=Al(OH)33NH4,B选项错误;Cl2具有氧化性,可以将SO32氧化为SO42,方程式为

36、:Cl2H2OSO32=SO42Cl2H,C选项错误。2(09全国卷6)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NaOH溶液后加热既有气体放出又有沉淀生成的一组是A.Ba2+ 、 B. 、C.、Ba2+、 D. 、答案:D解析:A项,加入NaOH会与NH4 产生NH3,但没有沉淀;B项HCO3 与AlO2 不能共存,会生成Al(OH)3 沉淀。C项,OH与HSO3 生成SO32 ,与Ba2可生成BaSO3沉淀,但无气体。D项,OH与NH4 产生NH3,与Mg2会产生Mg(OH)2沉淀,正确。3(09天津卷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0.1 mol/LC6H5ONa溶液中:c(Na+)c(C6H5O-

37、)c(H+)c(OH-)B.Na2CO3溶液加水稀释后,恢复至原温度,pH和Kw均减小C.pH=5的CH3COOH溶液和PH=5的NH4Cl溶液中,c(H+)不相等D.在Na2S溶液中加入AgCl固体,溶液中c(S2-)下降答案:D解析:A项,苯酚钠为碱性溶液,故错;B项,温度不变,则Kw是不变的,错;C项,pH=5即代表溶液中C(H)均为10-5mol/L,错。D项,Ag2S比AgCl更难溶,故加入S2会与溶液中的Ag结合的,正确。4(09江苏卷7)在下列各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强碱性溶液中:、B. 含有0.1 molL-1 的溶液中:、C. 含有0.1 molL-1溶液在中:、D

38、. 室温下,pH=1的溶液中:、答案:D解析:A项,强碱性溶液意味着存在大量的,所以不能共存();B项,和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共存();C项,和因发生复分解反应而不能共存5(09江苏卷11) 下列离子方程式与所述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A漂白粉溶液在空气中失效:B用浓盐酸与反应制取少量氯气:C向溶液中通入过量制: D在强碱溶液中次氯酸钠与反应生成: 答案:C解析:漂白粉失效的化学方程式为,那么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项错;实验室制取的原理是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反应,离子方程式为,所以B项错;D项,在强碱溶液中,不可能生成,所以D错。6(09广东理科基础3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铁与稀反应:B.

39、小苏打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C.氯化钙与碳酸氢钾溶液混合:D.溶液与溶液混合: 答案:D 解析:铁与稀HNO3反应不产生H2,而是NO气体,A项错;HCO3 与OH生成CO32 ,而不是CO2,B项错;碳酸氢钾只能写成HCO3 ,而不可写成CO32 ,C项错;D项,生成两种沉淀,正确。7(09广东理科基础3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0.1 mol/L Na2CO3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BAl3、NO3 、Cl、CO32 、Na可大量共存于pH=2的溶液中C乙醇和乙酸都能溶于水,都是电解质D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HCl和H2SO4反应时,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答案:A 解析:Na2CO3溶液水解显

40、碱性,故加入酚酞是变红的,A项正确;pH=2为酸性溶液,所以CO32 与H是反应的,故不能共存,B项错;乙醇属于非电解质,C项错;硫酸为二元酸,故NaOH的物质的量是HCl的两倍,D项错。8(09广东化学12)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向盐酸中滴加氨水:H+ + OH- = H2OB. Fe(OH)3溶于氢碘酸:Fe(OH)3 + 3H+ = Fe3+ + 3H2OC. 铜溶于稀硝酸:3Cu + 8H+ + 2NO3- = 3Cu2+ + 2 NO + 4H2OD. 向Na2S2O3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S2O322Cl23H2O2SO324Cl6H答案:C解析:A项中的氨水应写成分子式,B

41、项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C项正确;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将S2O32氧化成SO42,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应为S2O324Cl25H2O2SO428Cl10H,故D错。9. (09四川卷8)在下列给定条件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无色溶液:、H+、B.能使pH试纸呈红色的溶液:Na+、NH+4、C.FeCl2溶液:K+、Na+、D.=0.1 mol/L的溶液:Na+、K+、答案:D10(09上海卷1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与溶液反应: B溶液吸收气体: C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浓氨水: D等体积、等浓度的稀溶液与稀溶液混合:答案:BD11(09重庆卷8)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 B

42、 C D 答案:D解析:A项Mg2+水解呈酸性,AlO2水解呈碱性,Mg2+与AlO2发生双水解,Mg2+2AlO2+4H2O=2Al(OH)3+Mg(OH)2不能大量共存;A项错误;B项在酸性条件下NO3具有强氧化性,Fe2+与NO3不能大量共存B项错误;C项NH4+与OH结合成弱电解质NH3H2O不能大量共存,C项错误;答案选D。12(09海南卷9)在室温时,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分别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能生成5种盐的是:AA12O3、SO2、CO2、SO3 BC12、A12O3、N2O5、SO3CCO2、C12、CaO、SO3 DSiO2、N2O5、CO、C12答案:B13(09宁夏卷12

43、)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 向次氯酸钙溶液通入过量CO2:Ca2+2ClO-+CO2+H2O =CaCO3+2HClO B. 向次氯酸钙溶液通入SO2:Ca2+2ClO-+SO2+H2O= CaSO3+2HClO C. 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氢镁溶液反应:HCO3-+Ca2+OH-CaCO3+H2O D. 在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稀硝酸:3Fe2+4H+NO3-=3Fe3+NO+2H2O 答案:D解析:A选项CO2过量的话,应该生成HCO3- 方程式应为:ClO-+CO2+H2O=HClO+HCO3-;B选项HClO可将CaSO3氧化为CaSO4 ,正确的方程式为:Ca2+ClO-+SO2+H2O=CaSO4+Cl-+2H+ ;C选项要考虑到Mg(OH)2 为沉淀即可, Mg2+2HCO3-+2Ca2+4OH-Mg(OH)2+2CaCO3+2H2O。 14(09全国卷29) (15分)现有A、B、C、D、E、F六种化合物,已知它们的阳离子有,阴离子有,现将它们分别配成的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测得溶液A、C、E呈碱性,且碱性为AEC; 向B溶液中滴加稀氨水,先出现沉淀,继续滴加氨水,沉淀消失; 向D溶液中滴加溶液,无明显现象; 向F溶液中滴加氨水,生成白色絮状沉淀,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 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