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学(共4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3668377 上传时间:2022-04-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教育心理学(共4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等教育心理学(共4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等教育心理学(共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教育心理学(共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高等教育心理学1.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与动物的心理与行为的科学。2.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和行为的一门科学。3.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心理和行为,既包括人的心理和行为,也包括动物动物的心理和行为,但以人的心理和行为为主。4.人的心理现象一般可以分为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两个方面5.个体的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活动三个方面。认识过程是指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6.人与人心理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性格、气质、能力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称作个性心理特征。7.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正式从事

2、系统的心理物理学的实验工作,这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他也因此被人们誉为“心理学之父”。8.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认为心理学应该以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其路线可以用“刺激-反应”(S-R)公式来表示。这是早期的行为主义,也被称为“古典行为主义”后期的主要代表对心理和行为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其理论被称为“新行为主义”。9.1967年,奈血塞尔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是现代认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在于对心理和行为做出科学的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并借此服务于社会,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10心理学的首要任务是对研究对象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做出客观准确的描述,即心理与行为“是什么”。描述通常是

3、进行更深入研究的前提。11解释的功能是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即某种心理与行为事件为什么发生,其发生的原因或机制是什么。12心理学的预测是对一个特定的行为将要发生的可能性和一种特定条件将被发现的可能性的陈述,即根据已有的理论对某种心理和行为事件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发生的理论推测。13大多数心理学家把对人类心理与行为的控制作为心理学的最高目标。控制意味着通过一定手段或方法使心理与行为事件发生或者不发生,即引发那些希望发生的事件,控制那些不希望发生的事件。14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定义是:研究高等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15在心理学中,发展是个体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具有顺序性的系统

4、变化。所谓系统变化是指发展所包含的变化不是随机、混乱、无组织的,而是系统、有组织的。16心理发展不但包括新的心理与行为特点和能力的出现、已有心理与行为机能的增强,还包括已有特点与能力的衰退或消失。17心理发展的内容主要包括认知过程发展与社会性发展两个方面。认知发展是指个体在知觉、记忆想像、学习和思维等方面的发展。其中,思维的发展是个体认知发展的最主要的一个方面,特别是在婴幼儿期之后的发展中。18认知发展学派以皮亚杰为代表。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的实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构成发展的基本过程是同化、顺应和平衡。19可以把人一生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五个时期:胎儿

5、期、婴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和成年期。20整个青少年期又可分为:(1)青少年早期,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2)青少年中期,相当于高中阶段;(3)青少年晚期,相当于大学阶段。21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佩里对大学生的认知发展过程进行了跟踪研究。他将大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二元认阶段;相对性阶段;约定性阶段。22在形式逻辑思维发展的同时,辩证逻辑思维逐渐趋向成熟和完善。23在常规性思维发展的同时,创造性思维也在迅速发展。24在思维能力高度发展的同时,形成了对思维的元认知: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是“以各种认知活动的某一方面作为对象或对其加以调节的认识或认知活动”。元认知由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监控

6、组成。25歌德曼总结了青少年这一特定的时期的友谊关系的六大发展功能:(1)陪伴。青少年朋友间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他们有更多的共处时间,愿意协作活动。(2)放松。青少年与朋友度过快乐的时刻。(3)工具性支持。青少年从朋友处获知大量的信息、资源和援助等。(4)自我意向的支持。来自朋友的鼓励、慰藉和反馈有助于青少年保持积极的自我意象,获得自我同一性。(5)社会比较。青少年通过朋友的比较可以确定自己在同伴中的地位,明确行为的适当性。(6)亲密。26四种气质类型是: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27气质类型本身没有好坏之分,每一种气质类型都有积极的方面,也都有消极的方面。根据不同的气质类型,因势利导,采取

7、适当的教育方法。28根据临床研究,两种不平衡类型往往是精神疾病的主要发生者。29性格是指一个人对待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30性格与其他个性品质是不同的,它是由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的部分形成的反映个性本质属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性格有好坏之分。31心理学中所说的能力,是指个体顺利完成某项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一般说来,大学生应该具有以下能力:自学能力,表达能力,操作能力,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32当代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于1986年提出了人类智力的三元理论。这个理论主要包括智力的三个亚理论,它们是:情景亚理论、经验亚理论和成分亚理论。斯腾伯格把智力成分分为元成分、执行成

8、分和知识获得成分。33现代西方心理学中常用智商(IQ)表示智力的高低。美国心理学家推孟首次引进智商概念。其含义是被测验者所获得的智龄分数与他的实际年龄之比,用公式表示:IQ=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CA)100。韦克斯勒提出了离差智商,采用年龄组的平均分和标准差来确定智商值,其计算公式为:IQ=100+15(X、)/s34.大学生能力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能力的类型和能力的发展水平上。35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36学习风格的心理要素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动三个方面。37知觉风格包括:(1)场独立型。往往倾向于以内在参照物而不是外在参照物去知觉事

9、物,即能以自己独立的标准觉察、判断事物。(2)场依存型。较多地依赖外在参照物去知觉事物,或者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不能从复杂情境中区分事物的基本要素或组成部分。38内控性和外控性涉及控制源的概念。控制源指人们对影响自己生命与命运的那些力量的看法。39焦虑是个体在一定压力情景中所产生的包括担忧、紧张、恐惧等成份的复地合型情绪。按照焦虑水平,把学习者分为高焦虑者、中度焦虑者和低焦虑者。中等水平的焦虑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过敏性焦虑不是因客观情景对自尊心构成威胁而引起的,而是由遭到严重伤害的自尊心本身引起的。自尊心受伤害程度较高,过敏性焦虑水平越高。40一般而言,人们对对教师角色的期待主要有:(一

10、)知识的传播者和指导者(二)教学的组织管理者(三)学生的榜样和价值导向者(四)家长的代理人(五)心理调节或心理治疗者(六)科学研究人员41教师角色的形成一般经历以下三个阶段:角色认知阶段;角色认同阶段,指通过亲身体验接受教师角色所承担的社会职责,并用来控制和衡量自己的行为;角色信念阶段,指教师角色中的社会期望与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心理需要。42教师成长与发展的最高目标-专家型教师,其有三方面特征:具有丰富而有效的专门知识;能够高效率地解决教学领域内的问题;创造性的洞察力。43广义的学习包括人的学习和动物的学习。一般说来,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中获得经验,并由经验引起行为的较持久的适应性变化。

11、广义的学习从以下四方面理解:第一,学习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心理现象;第二,学习不是本能行为,而是后天习得性行为;第三,任何水平的学习都能够引起适性的行为变化。不仅是外显行为的变化,也有内隐行为或内部过程的变化;第四,不能把个体的所有变化都看做学习。44狭义的学习是指人类的学习。45冯忠良教授把学习划分为三种类型:(1)知识的学习,主要是指知识的理解、巩固、应用;(2)技能的学习,包括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的学习;(3)行为规范的学习。46布卢姆先后公布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47奥苏伯尔首先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其次,他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之

12、间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48自学是大学生的重要学习方式,尤其到了高年级,自学就成了大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49大学生学习内容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学习内容的广泛性、专业性、争议性和高层次性上。50桑代克是联结理论的创始人,1896年他在哈佛大学开始用小鸡做实验,被认为是动物心理学实验的创始人之一。其理论基本观点是:1、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一定联结;2、学习是通过不断的“尝试错误”而实现的;3、情景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形成或建立起来的。桑代克指出,情景与反应的联结有三个定律,即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其中,练习律和效果律是两大主要定律。51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观察学习又称

13、替代学习,是指人们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获得示范行为的象征表象,并引导学习者做出与之相对应的行为的过程。这一学习过程接受四个子过程的影响:注意过程调节着观察者对示范者活动的探索和知觉;保持过程使得学习者把瞬间的经验转换成符号概念,形成示范活动的内部形象;再造过程是以内部形象为指导,把原有的行为成分组合成新的反应模式;动机过程则决定哪一种经由观察学习得的行为得以表现。52布鲁纳认为发现学习是最佳的学习方式。53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符号、文字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和非人为性的联系。从客观条件来看,学习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14、;学习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最后,学习者必须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材料与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结果旧知识得到改造,新知识就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54学习的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外一种学习的影响。根据迁移的性质,学习迁移可以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或者积极迁移和消极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称为“正迁移”。凡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作用或抑制作用称为负迁移。55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根据迁移的层次不同,把学习迁移分为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所谓横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在难度上大体相似而又不同的后继学习发生的迁移,又称“水平迁移”。纵向迁移是指先

15、前学习向不同水平的后继学习发生的迁移。56根据迁移的先后顺序,学习迁移可以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凡是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称为“顺向迁移”;凡是后一种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称为“逆向迁移”。57根据迁移的内容,学习迁移可以分为特殊迁移与普遍迁移。特殊迁移是指某一领域内的学习直接对另一领域内的学习所产生的影响。普遍迁移是指一种学习中获得的一般原理和态度对另外具体内容的学习的影响,即所学的原理、原则和态度的具体化。58形式训练说是对迁移现象进行的最早、最系统的研究,其心理学基础是官能心理学。59概括化理论又称“经验类化说”是由贾德提出的。贾德在1908年所做的著名的“水下击靶”实验,是概括化理论

16、的经典实验。60关系转换说是由格式塔心理学家所提出的学习迁移理论。61学习定势又叫“学习心向”,是指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时的心理准备状态。62.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和学习活动的关系,将学习动机分为间接学习动机和直接学习动机。63.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将学习动机分外部动机作用和内部动机作用。64.耶尔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容易的任务,学习效率随着动机作用的增强而提高,增加任务难度,动机强度越大,学习效率越低。65.成就动机是人们在完成任务时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因。这一概念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默里提出的“成就需要”.66.20世纪30年代,默里为测量人格与需要,曾特别制订了主题统觉测验(TAT)

17、,大量研究后,麦克里兰德改编了这种投射技术 ,并用它作为人类成就动机的测量方法。67.阿特金森认为,广义的成就动机分两种,一是追求成功的动机,表现为趋向目标的行为;二是避免失败的动机,表现为想法设法逃脱成就活动,避免预料到的失败结果。68.韦纳的三维归因模式图,把众多原因按其特性分为三个维度:原因源、稳定性、可控性维度。69.对未来成功或失败的期望主要取决于一个人对先前成败成果归因的稳定性,原因的稳定性归因会影响成败期望的继续,这就是他的“期望原理”。70.现代认知心理学一句知识的不同表征方式和作用,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主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

18、物。(静态)程序性知识:即操作性知识,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是一种经过学习自动化了的关于行为步骤的知识,表现为在信息转换活动中进行具体操作。实际上是传统意义上的技能。(动态)71.陈述性知识主要以命题和命题网络的形式进行表征的。表象系统和线性序列也是表征陈述性知识的重要形式。程序性知识的表征: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72.一般认为,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个人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也就是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认知和控制。73.奥苏贝尔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将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三种不同意义获得形式。下位学习:例如,原有概念“花”和新概念

19、“百合花”就是下位关系。上位学习:就是总结性学习。并列结合学习:例如,学习质量和数量,遗传和变异。74.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区别:(1)定义不同-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2)测量方式不同(3)表征方式不同(4)意识控制角度不同陈述性知识的激活速度较慢,其提取往往是一个有意识的搜寻过程,要求有较好的意识控制。(5)习得与遗忘速度不同75.变式是促进概括化的最有效方法。所谓变式是指改变非本质属性以保持本质属性的概念正例的变化。76策略性知识的掌握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陈述性知识阶段学生将策略性知识在头脑中建立起命题标征(2)转化阶段将所学知识

20、在头脑中转化为产生式表征(3)元认知阶段能在新的情境中有意识地使用。77.常用的策略性知识:(1)认知策略(2)元认知策略是个体评价和调整自身认知过程和结果的一般方法,主要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计划策略:是根据认知活动的特定目标,在认知活动前计划完成目标所涉及的各种活动,预计结果,预计策略,设想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预估其有效性等。监控策略:只在认知过程中,根据认知目标及时检测认知过程,寻找两者之间的差异,并对学习过程及时调整,一起顺利达到有效学习的策略。调节策略:在学习过程中,根据认知活动监视的结果,找出认知偏差,及时调整策略或修正目标,在学习活动结束时,评价认知结果,采取相应的补救措

21、施,修正错误,总结经验教训等。78.虽然心理学家对问题的理解和陈述不同,但有三个成分是公认的:给定、目标和障碍。79.问题解决活动一般包括两类思维搜索策略:算法式和启发式。算法式要逐个尝试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以尝试错误方式解决问题。启发式以原有经验为基础,采用选择方式搜索解决问题,这类搜索简单省事,效率高,但不保证成功。人类解决问题时,多采用启发式,启发式也是教学着力培养的重要思维策略,目前常用的启发式策略主要手段包括目的分析法、爬山法、逆推法、联想法、类比法等。80.(判断)创造性不是少数天才的特权,而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潜能。功能固着是指当人们习惯了一种事物的某种或某些固定的功能时,就很

22、难发现该事物的其他功能的心理特点。中等强度的动机和相对适中的情绪激动水平,有利于问题的解决。81.(判断)有效问题解决者的特征:(1)在擅长的领域表现突出(2)以较大的单元加工信息(3)能迅速处理有意义的信息(4)能在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中保持大量信息(5)能以深层方式表征问题(6)愿意花费时间分析问题(7)能很好的检视自己的操作。82头脑风暴法,又称“智力激励法“,是奥斯本与1939年提出,1953年正式发表的一种激发创造思维的方法。教学活动要遵循以下原则:(1)禁止提出批评性意见(暂缓评价),让与会者畅所欲言(2)鼓励提出各种改进意见或补充意见,完善最佳方案(3)鼓励各种想法,多多益善,让与

23、会者有机会发表意见(4)追求与众不同的、关系部密切的,甚至离题的想法,是与会者在自由与安全的气氛中交换各种设想。83.品德,又称“道德品质”或“德行”。它是一定社会或一定时代的道德原则、规范在个人身上的体现和凝结,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和社会关系的一系列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84.品德与道德的联系和区别。联系:第一,个人品德是社会道德的组成部分,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具体表现,离开了社会道德,就谈不上个人品德;品德的发展与道德一样都受到社会发展及社会现实的制约,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的特点。第二,品德是在后天的教育、模样示范、社会舆论等形式的影响和感染下,通过个体的实践活动形成和

24、发展起来的。第三,个人品德在受到社会道德风气影响的同时对社会风气也能产生一定的反作用。区别:第一,研究的范畴不同。道德属于社会意识范畴;品德属于个性的范畴;第二,影响因素不同。道德的发生、发展、变化服从和受制于社会现实和社会发展规律。品德的形成、发展不仅受社会现有道德的影响,受社会现实的影响,同时也与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道德实践和道德体验密切相关。 第三,性质不同。道德具有时代性;品德具有个体性。品德由道德认识、道德感情、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种基本心理成分构成。(1)道德认识亦称为“道德观念”,是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2)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一种内在体验;

25、(3)道德意志是人利用自己的意识,通过理智的权衡,去克服道德生活中的困难或矛盾并且支配行为的表现;(4)道德行为是指按照道德原则和规范行动的外在表现。85.皮亚杰把儿童的品德发展划分四个阶段:(1)自我中心阶段(25岁)(2)权威阶段(68岁)(3)可逆性阶段(810岁)(4)公正阶段(1112岁)86.柯尔伯采取两难故事法研究了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品德发展的六个阶段划分为三种道德水平: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87.班杜拉提出了关于认知活动与社会影响促进学习方式改善的证据(1)观察学习(2)榜样和示范(3)强化的作用(4)年龄较大的儿童容易提出在认知方面比较高级的主观判断。88.群体

26、是人们按照某些相同的心理和社会原因,以特定方式组织起来,共同活动且相互制约的共同体。群体具有特征:(1)群体必须是一群人;(2)群体具有一定的组织结构;(3)群体有一定的目标;(4)群体具有共同的行为规范和心理倾向。群体的种类:根据群体的目的、相互制约的机制、成员间的交往特点、相互作用的性质和亲密程度的不同,可将群体分为不同的类型(1)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2)大群体与小群体(3)松散群体、联合群体和集体。集体是群体发展的最高形式。89.大学生班集体的基本特征:(1)对共同目的、任务的深刻认识;(2)集体成员间相互友好;(3)有合理的组织结构;(4)遵守集体规范;90.大学班集体还具有以下的特

27、点:(1)强制性;(2)同一性;(3)独立性和开放性。91.群体心理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1)社会助长作用于社会致弱作用(2)从众行为。92.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1、团结友爱、平等互助;2、理想色彩浓厚;3、人格因素起主导作用。93.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的因素(1)时空接近性。远亲不如近邻,时空接近是人们之间建立密切关系的重要因素。(2)态度相似性(3)需要与性格的互补(4)个性品质。94.大学生人际关系障碍的心理因素认知上的偏差(1)晕轮效应。是指仅仅根据某人身上一种或几种特征来概括一些未曾了解的人格特征的心理倾向;(2)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是指在人脑中存在的关于某一类人的固定印象;

28、(3)角色固着。是指个人言行过分拘泥于特定角色的心理倾向。95.大学生的一般心理问题:一般心理问题是轻微的心理异常,是正常心理活动中的局部异常状态。只要有六个方面(一)环境应激问题;主要表现大学新生身上;(二)自我认知失调;主要表现在一些中学时期学习优秀的学生身上;(三)人际关系障碍;(四)情绪情感不稳定;(五)性适应不良;(六)紧张和压抑。96、心理咨询是指咨询者就来访者发展方面的问题或适应方面的困难,为其提供能够正常进行心理交流的气氛,并运用专门的心理学方法,通过疑义解惑、忠于建议等帮助、指导、启发来访者,发现并利用其潜在的各种因素,处理和解决来访者的问题或困难,使其心理机能得以调整和提高

29、的活动过程。97.、根据心理咨询的范围和内容,心理咨询划为发展性心理咨询和调适性咨询两大类。教育心理学论述部分1高校教师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P18)答:一,有助于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提高教育的针对性。第一,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加深对大学生认知特点的理解。第二,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加深对大学生人格和社会性特点的理解。第三,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加深对个体心理差异的理解。二,有助于把握教学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第一,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了解大学生的学习心理。第二,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把握教学过程的规律,提高有效教学的能力;第三,高等教育

30、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提高其评价、反思能力。三有助于把握教师的角色,增强角色胜任能力。第一,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正确把握教师角色,增强其角色意识;第二,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获得各种能力,增加其对不同角色的胜任能力。四有助于掌握必要的心理保健知识,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第一,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正确认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第二,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正确认识心理健康问题;第三,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掌握一定的心理保健和治疗手段。2教师的一般教学能力。(P99)答:一般教学能力,是指在所有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教学能力,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教

31、学组织能力。教师在组织学习活动和控制学习变量中能表现出较好的技能、想像力和敏感性的话,会促进学生获得优良的学习结果。了解学生的发展、学习以及动机等影响学习诸变量的原理,有助于教师对教学做全面安排,并使教学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善于诊断学生学习上的困难,并善于鉴别某种教材会获得某种学习结果的教师,更能成功地提高学生的成绩。使思想的交流适合学生智慧的成熟水平,适合他们在学科方面所达到的复杂程度,也是教师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特征。二,教学认知能力。(1)分析掌握教学大纲的能力(2)分析处理教材的能力(3)教学设计能力(4)对学生的学习准备性与人格特点的判断能力三,教学操作能力。(1)语言操作能力(2)

32、选择和运用教学媒体的能力四,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使教学过程能够有序进行的能力,这种能力可分为三大方面:一是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事先计划和安排;二是对自己实际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监察、评价和反馈;三是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调节、校正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3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应该如何促进大学生的学习迁移?(P151)答:一,掌握有关的原理或规则。二,提高知识的概括化水平三,让学生学会学习四,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五,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本题只列出大概,请读书后自己进行扩展)4、.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1)学习动机的多样性(2)学习动机的发展性(3)学习动机的

33、间接性(4)学习动机的社会性(5)学习动机的职业性5、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重要论述)答:(1)教师在讲授一门新课或一节课之前,向学生提出具体而明确的学习目标(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疑问,好奇心)。(3)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使学生获得的学习上的成功。(4)注意教学内容的新颖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5)适当(不是经常)开展竞赛活动。(6)训练学生形成积极地归因方式(努力归因,不要能力归因)。6、.陈述性知识的常用教学策略(高校教学中如何有效促进学生对陈述性知识的掌握)答:(1)动机激发策略首先,充分利用学习目标的激励作用。其次,及时修正学生的动机归因。再次,使新知识和预期同时出现

34、,在学习新知识前,教师最好告诉学生所学知识技能的应用价值,以唤起学生的关注和重视。同时,教师还应提供给学生成功产生动机的机会,以适当的方式给学生呈现新信息。(2)注意选择策略精心设计板书和直观材料的呈现方式。按知觉规律提供刺激。(3)复述策略复述是为了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多次重复的过程。(4)意义构建策略帮助学生采用自己的方式对新学只是产生适当理解。这种策略包括精加工、设计组织者、鼓励猜测、及时反馈等形式。组织者策略是将分散的、孤立的知识组织成一个整体并表示出它们之间关系的方法。鼓励合理猜测也是高校课堂教学中一种有效的意义构建方式。(5)认知结构化策略认知结构化策略是使学生发现不同新旧知识间在

35、意义上的多种联系,并满足不同应用需要的措施。具体措施包括:经常指导学生归纳和整理所学知识。指导学生打破章节系统归纳方法性知识。加强抽象知识与感性知识的联系。提高课堂提问艺术,多提指向知识结构的问题。7、.谈谈在高校教学中应如何切实加强策略性知识的教学?答:(1)一次只教少量的策略(2)教会自我监控(3)在教策略性知识的同时教会反思(4)激发维持学生的动机(5)在具体情境中教策略8、如何培养大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答:(1)实施学习策略的教学,帮助学生养成分析问题和策略性思维的习惯(2)发展元认知(3)增强自我监控学习(4)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5)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全面掌握(6)培养学生主动提出

36、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内在动机(7)问题的难度要适当(8)帮助学生正确的表征问题。9、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创新性(1)完善创造性认知结构帮助学生获取有关领域的知识有意识传授创造方法培养科学实验能力协助发展自我管理的技巧(2)激发创造性动机确立目标和用途激发好奇心与探索欲鼓励自我竞争(3)塑造创造型人格激发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动机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树立学生的自信心确立创造的信念(4)创设创造性环境给学生提供心里的安全和心理自由 给学生的学习留有余地10、论述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方法?答:常用的品德修养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1)学习。学习是培养、提升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2)立志。立志就是

37、树立愿望,是树立做一个合乎道德规范的人的愿望;(3)躬行。躬行就是按照道德规范做事,从事符合道德规范的实际活动;(4)自省。自省即反省,是一个人对自己的品行是否合乎道德的自我检察,它包括对自己的行为动机与行为效果及其所表现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自我省察。11、论述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对策?答:(一)学校应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开展宣传活动,树立心理健康的教育观念;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定期举办专题讲座;设置心理教育机构,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利用各种传媒媒介,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对教职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增强人们的心理健康意识;(二)大学生自觉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2、建立合理的生活秩序;学习负担要适量;生活节奏要合理;用脑要科学3、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培养个人的幽默感;增强生活适应能力。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