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说课稿(共4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3657353 上传时间:2022-04-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说课稿(共4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说课稿(共4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说课稿(共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说课稿(共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程序四个方面来说这节课一、教材分析(一)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是八年级上第五章第三节,它是本章的中心内容,它既是第一节透镜和第二节生活中透镜知识的延伸,又是这两节知识的升华,同时它又是第四节眼睛和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理论基础,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此它在本章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课程标准要求:“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过程,不仅了解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而且也初步了解实验分析归纳的科学探究方法。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

2、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猜想,初步设计方案,组织学生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由此可见这是一节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的好课例。教材中对于实验探究是这样安排的:先给出凸透镜的焦距再让学生观察u2f、2fuf、uf凸透镜的成像特点,把观察结果记录表格中,分析得出结论,也就是直接给出成放大缩小、虚实像的分界点。这时学生就会对探究时为什么选取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做为分界点产生疑问,有的学生会进一步提出当物距等于一倍焦距或二倍焦距时会成什么像呢?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我是这样处理教材的,用表格形式进行排序处理,得到成虚实像的分界点、成放大缩小像的分界点。这样做可以使学生感到探究更加

3、完善,且通过探究得到的规律更真实更可信。(二)教学目标基于以上的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与方法。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4重点和难点重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上。(因为这是学生在物理课上经历的第二次探究实验,学生对于科学探究的全过程缺乏经验,因而把它作为重点。)难点:探究实验中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对于探究实验学生处于起步阶段,记录数据后,分析这些数据归

4、纳得到结论,是学生比较陌生的,因而此处确定为难点。)二、学情分析1.知识储备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对于凸透镜不太了解,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知道的就更少。第二节 “生活中的透镜”,介绍了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三种光学仪器,通过这些光学仪器的成像实例使学生建立凸透镜成像概念,同时通过前一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明确了什么是凸透镜所成的像、凸透镜所成的像有什么特点、什么是物距、什么是像距等物理概念,这就为本节的教学做好了知识上的储备。2.技能储备通过前面的小孔成像实验和平面镜成像实验,学生已经能区分实像和虚像,同时也具备了利用刻度尺读取数据的能力。这就为这节课的学习做好了技能方面充分的准备。3.学习心理学生已具备了

5、一定的观察、实验和分析归纳能力,对探索凸透镜成像规律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实验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最好方法,通过实验,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去探究、交流和思考,完成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认识。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小组合作探讨法四、教学程序(一)创设情景,引发猜想,导入新课学生体验:让学生用凸透镜分别观察远近不同的景物,思考并回答:“你观察到什么性质的像,是在什么情况下观察到的?”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情景中进行自主探究,亲身感触到凸透镜成放大的像还是缩小的像与物距有关,引发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猜想。通过以上体验活动,学生从中感悟到凸透镜成像是有规律的,到底有什么样的规律?引导

6、学生阅读课本并完成导学案。学生完成导学案后,分小组讨论,并得出初步结论和猜想。(二)设计实验,操作记录1制定实验方案提出猜想后,在制定具体的实验方案时,考虑到学生从未接触过光具座,教师先展示实验器材并介绍构造,再示范调节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在光屏上才能找到像;此时提出三个问题让学生思考:(1)怎样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2)怎样观察虚像? (3)如何测物距和像距?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物、镜不动,光屏前后移动时,光屏上所成像会变模糊,通过观察学生感悟到物、镜一定时,清晰像的位置是一定的,为学生实验做好铺垫,教师再示范光屏上成清晰像的操作要领。对于如

7、何观察虚像,可以示范当物由远及近靠近凸透镜时,光屏无论怎样移动都不成像,这时把眼放在光屏这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蜡烛,成虚像,与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相同。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养成积极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去除实验中可能影响学生探究的干扰因素,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完成探究实验。根据所给实验器材和相关实验操作要领,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经过展示和讨论确定实验方案后,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成缩小倒立像、放大倒立像、正立放大像时的物距和像距,以及同种情况下像的变化情况等数据记录在学案上的表格中。(此环节的设置主要是因为学生处于实验探究的初级阶段,对于表格的设计会有一定的差异,

8、为了后面的教学能够顺利展开,此处直接在学案中给出实验记录表格。物距与焦距的关系物距U(cm)像的性质像距V(cm)像的变化虚实大小倒正U 2ff U 2fU ff=10cm2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学生实验,记录数据,教师巡视,辅导实验。3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实验后,各组汇报实验数据,教师将实验数据统一输入Excel表格进行多组数据的处理(投影),通过对表格中物距排序的处理,使学生很明显的发现放大、缩小的分界点及虚实像的分界点,在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 ,最后教师总结得出四条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1物距(U)像的性质应用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实像或虚像像距(V)一束平行光实点V= f测

9、凸透镜焦距U 2f倒立缩小实像fV 2f照相机 眼睛U = 2f倒立等大实像V= 2f测凸透镜焦距f U 2f倒立放大实像V 2f投影仪 幻灯机U = f一束平行光U f正立放大虚像放大镜规律2物距大于焦距时当物距增大时,像距在减小,像也随之减小当物距减小时,像距在增加,像也随之增大物距小于焦距时当物距减小时,像距减小口诀:像儿跟着物体跑,像的大小像距定。规律三:当所成的像是实像时,物、像异侧.当所成的像是虚像时,物、像同侧.规律四:1、焦点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物体在焦点以外成实像,焦点以内成虚像。 一倍焦距分虚实。2、二倍焦距是成放大和缩小像的分界点。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成缩小像,在二倍焦

10、距以内成放大象。二倍焦距分大小。(三)小结由学生归纳小结本课学习内容。学生总结后教师给出记忆歌记忆歌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二倍焦点物象等;实像总是异侧倒;虚像总是同侧正;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像的大小像距定;像儿跟着物体跑。(四)当堂巩固用几个试题来巩固所学。(见附页)以上是我说课的内容,希望各位评委和老师批评指正,谢谢!附页:达标检测1、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物体离开凸透镜的距离为15cm,那么所成的像是( )A倒立缩小的实象 B倒立放大的实象C正立缩小的虚象 D正立放大的虚象2、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烛焰离凸透镜30cm时,光屏应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 cm至 cm移动,光屏在某位置上会呈现一个清晰 、 、 像。3、放幻灯时银幕上得到的像应该 是( )A正立放大的实象 B倒立放大的实象C正立放大的虚象 D倒立放大的虚象4某凸透镜焦距在10厘米与15厘米之间,当物体距凸透镜的距离为25厘米时,所成的像一定是( )A放大的 B缩小的 C正立的 D倒立的5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在实验时,应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其目的是为了 。(2)当蜡烛在凸透镜左侧距凸透镜20cm的时候,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cm;当蜡烛再向凸透镜靠近5cm时,所成的像的性质是 、 、 ,利用此原理制成了 。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