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精神文明建设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报告(共7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3600134 上传时间:2022-04-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精神文明建设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报告(共7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5年精神文明建设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报告(共7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精神文明建设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报告(共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精神文明建设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报告(共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15年精神文明建设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报告一、专项资金和项目基本情况(一)专项资金基本情况1.资金基本情况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是目前我国含金量最高、综合性最强、影响力最大的城市品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推动城市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也是一项顺民意、得民心的利民工程,与我们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目标完全一致。同时,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要求,“创建活动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地方财政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随财政收入增长逐步提高”。为做好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2003年,我市设立精神文明建设专项资金。精神文明建设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以下范围:1.创城

2、宣传活动;2.行业创建活动;3.志愿者服务活动;4.美丽乡村创建活动;5.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其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2.绩效目标按照中央、省和市委市政府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部署要求,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统领,着力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道德素养,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提升城市文明常态化水平,不断巩固和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为加快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培植丰厚的人文底蕴。(二)专项资金安排项目基本情况1.安排项目种类、项目数量、项目承担单位等2015年,精神文明建设专项资金用于创城宣传活动、行业创建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等四大类项目,所

3、有项目均由市文明办承担。2.各项目绩效目标项目一、创城宣传活动:深入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组织开展“感动青岛”十佳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每月组织开展文明市民月评活动,力争推出一批叫响全国全省的道德楷模和先进典型。通过新闻宣传、集中宣讲、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宣传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充分发挥道德榜样力量,营造学习道德模范、争当道德模范深厚氛围。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使广大市民既能享受节日快乐、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又能提升个人文明素质。项目二、行业创建活动:联合和调度有关职能部门切实抓好文明旅游、诚信建设制度化等重点任务,

4、广泛开展文明交通、文明餐桌和公共文明引导行动等主题活动,着力创新体制机制,不断提升工作水平。制作播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宣传片,在各新闻媒体开设专题专栏宣传,扩大社会影响力,提高市民知晓率支持率。项目三、志愿者服务活动:深入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化,加强志愿服务学院建设,加强志愿服务组织、项目、基地、队伍建设,推动志愿服务进基层进社区进家庭,着力构建完善的志愿服务体系,提升我市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社会化水平,积极打造“大爱青岛”品牌。项目四、美丽乡村创建活动:以提高农民文明素质、培育新型农民为根本任务,着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二、绩效评价结论(一)专项资金整体

5、评价结论1.专项资金实际到位和支出情况2015年,市财政下达我办精神文明建设专项资金490万元,精神文明建设专项资金预算执行490万元。2.资金绩效目标完成情况2015年,市文明办按照中央、省和市委市政府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部署要求,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统领,着力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道德素养,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提升城市文明常态化水平,不断巩固和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我市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始终走在全国全省前列。我市蝉联全国和省级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在第四轮省级文明县(市、区)评选中,我市10个区市实现“满堂红”,全部进入省级文明县(市、区)行列。3个村

6、镇、8个单位分别获得全国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称号。在全国文明网第二季度测评中,我市网络文明传播、联盟网站建设成绩分别名列全国第二和第四。我市13名市民荣登“中国好人榜”,4人获第五届全省道德模范荣誉称号,46名被评为“山东好人”,5人被评为“山东好人之星”,以上各项全国、省级荣誉入选人数均居全省首位。青岛蓝天救援中心被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授予“全国志愿服务示范团队”称号,是山东省唯一获此殊荣团队。(二)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结论项目一、创城宣传活动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健全道德模范推荐选树机制,常态化评选宣传“感动青岛”十佳道德模范、文明市民,组织道德模范事迹巡讲巡演,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社会氛围,形成特

7、色鲜明的“青岛好人”群体,社会道德主流始终保持健康向上良好态势。2015年,我市有13人荣登“中国好人榜”,4人获省道德模范荣誉称号、6人获提名奖, 5人被评为“山东好人之星”,46名被评为“山东好人”,36名(含1个团队)被为“感动青岛”十佳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评出120名“文明市民”。向中国文明网推荐好人线索3万多条,居全省首位。开展“道德模范在身边”巡讲巡演450余场,受众60余万人次。各平面媒体每月刊发公益广告8个版以上,广播、电视媒体每月播出5000条次以上。设计制作“感动青岛”十佳人物公益广告通稿,在各类媒体媒介广泛刊播展示。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征集展播活动,遴选各类作品80

8、件上报省文明办。继续办好中国文明网“中华节气”专栏,推出“道德模范在身边”大看台、志愿服务、文明旅游、美德少年、文明单位风采展示、诚信建设等专题,网站建设水平不断提升。深入开展网络文明传播活动,目前志愿者已达3000余人。办好用好“文明青岛”微信公众号,加强内容建设,增进粉丝互动。促进报网结合,开展“好人365”、“百位文艺名家讲故事”等宣传活动,推动形成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协同联动效应。在春节、元宵等传统节日,广泛开展节日民俗、经典诵读、文化娱乐等活动,既丰富群众精神生活,又弘扬传统文化、促进社会和谐,成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有效载体。项目二、行业创建活动绩效目标完成情况:不断加强

9、公共文明引导志愿者队伍建设,成立1000余人的公共文明引导志愿者队伍,在市区主要交通路口、公园广场、旅游景区等,对乱穿马路等不文明行为开展常态化的文明引导、交通劝戒和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市民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先后为广大市民和外地游客提供文明引导、咨询指路、扶老携幼、排忧解难等志愿服务10万余次,受到广大市民和游客的广泛好评和认可。协调建立完善诚信建设“黑名单”制度,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多批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中央文明办将我市法院系统做法列为诚信建设典型经验之一,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予以集中宣传。深入开展提升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加强文明风景旅游区创建,开展人人争做出境游“文明使者”活动,取得良

10、好成效,我市工作经验在全省精神文明建设重点工作推进会上进行宣传推广,中央文明办以专报形式刊发,中央媒体集中报道。开展文明交通、文明餐桌宣传行动,通过制作视频、招贴画、桌牌等宣传品,加强宣传引导,教育引导市民文明出行、节约节俭。项目三、志愿者服务活动绩效目标完成情况:扎实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升级青岛志愿服务网站及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健全招募注册、培训管理、服务记录、激励保障等制度。目前,全市有注册志愿者84万余人,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和团队5000余支,志愿服务项目2100多个,志愿服务基地3700多个,涌现出红十字蓝天救援队、“笑姐”爱心助残团队等知名志愿服务组织,李延照、贾晓慧等获得首批全

11、国优秀五星级志愿者、全国优秀青年志愿者荣誉称号。依托市志愿服务学院加强志愿服务培训体系建设和课程研究,在全国首次开创文明办与高校合作办学的志愿服务培训新模式,开发核心课程99门,招募讲师170余人,开办各类培训班50余期,累计培训骨干志愿者5000余人次。建立青岛市志愿服务项目孵化中心,打造志愿服务资源对接、信息共享、项目孵化三大平台,组织召开2次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培训展示会、洽谈交流会。创新方式载体,开发“志愿青岛”微信公众号,筹建创益联盟,与团市委合作推进志愿服务U站建设试点,目前已在主要公共场所设立U站3个。开展全市宣传推选“最美志愿者、最佳志愿服务项目、最佳志愿服务组织、最美志愿服务社区

12、”活动,李延照等11名志愿者、“支教岛”等10个项目、公共文明引导志愿服务队等10个组织、市南区八大关街道太平角社区等10个社区获评省志愿服务“4个100”先进典型,获奖数量均居全省首位。项目四、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绩效目标完成情况:以提高农民文明素质、培育新型农民为根本任务,着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改善农村环境,提升乡风文明。推出第三批省级文化特色建设示范镇4个、“乡村文明家园”建设示范村20个。开展“文明乡村 美丽家园”微纪录片评选展映,征集微纪录片20部,其中4部作品获省三等奖,2部作品获优秀奖。开展评选最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好家风好家训等活动,全市各级累计开展培训3300余场,培训农村妇女群众55.35万人次。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