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共9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3581670 上传时间:2022-04-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西城区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共9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北京市西城区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共9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西城区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共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西城区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共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北京市西城区2014 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高一物理 2015.7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A卷 (物理2)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标量的是 A向心加速度 B速度 C动能 D位移2因首次比较精确地测出引力常量G,被称为“称量地球质量第一人”的科学家是 A伽利略 B牛顿 C开普勒 D卡文迪许 3. 两个质点之间万有引力的大小为F,如果将这两个质点之间的距离变为原来的一半,那么它们之间万有引力的大小变为 A B C D4物体做曲线运动时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大小一定是变化的 B速度方向一定是变化的C合力一定是变化的 D加速度一定是变化的5如图所示为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圆锥摆。关于摆球的受力,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摆球同时受到重力、拉力和向心力的作用B. 向心力是由重力和拉力的合力提供的C. 拉力等于重力 D. 拉力小于重力6公路在通过小型水库的泄洪闸的下游时,常常要修建凹形桥,也叫“过水路面”。如图所示,汽车通过凹形桥的最低点时 A车对桥的压力等于汽车的重力B车对桥的压力小于汽车的重力C车的速度越大,车对桥面的压力越小D车的速度越大,车对桥面的压力越大7下列关于经典力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经典力学适用于宏观、低速(

3、远小于光速)运动的物体B经典力学适用于微观、高速(接近光速)运动的粒子C涉及强引力时,经典力学同样适用D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出现,表明经典力学已被完全否定了8用水平力分别推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块和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块,如果推力相同,物块通过的位移也相同,则 A在光滑水平面上推力做的功较多 B在粗糙水平面上推力做的功较多C推力对物块做的功一样多 D无法确定哪种情况做的功较多9在下列所述实例中,机械能守恒的是 A木箱沿光滑斜面下滑的过程 B电梯加速上升的过程C雨滴在空中匀速下落的过程D游客在摩天轮中随摩天轮在竖直面内匀速转动的过程a b c 10把质量是0.2kg的小球放在竖直的弹簧上,将小球往下按至

4、a的位置,如图所示。迅速松手后,弹簧把球弹起,球升至最高位置c,途中经过位置b时弹簧正好处于原长。已知b、a的高度差为0.1m,c、b的高度差为0.2m,弹簧的质量和空气阻力均可忽略,g取10m/s2。小球从a运动到c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的动能逐渐减小 B. 小球的动能与弹簧的弹性势能的总和逐渐增加 C. 小球在b点的动能最大,为0.4J D. 弹簧的弹性势能的最大值为0.6J二、多项选择(本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每小题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含有错误选项均不得分。)11.自行车的大齿轮、小齿轮

5、、后轮的半径不一样,它们的边缘有三个点A、B、C,如图所示。正常骑行自行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两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角速度大小也相等BB、C两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周期也相等CA点的向心加速度小于B点的向心加速度DB点的向心加速度大于C点的向心加速度12如图所示,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运行轨道为椭圆轨道,其近地点M和远地点N的高度分别为439km和2384km。关于“东方红一号”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M点的速度大于在N点的速度 MNB在M点的加速度大于在N点的加速度C在M点受到的地球引力小于在N点受到的地球引力D从M点运动到N点的过程中角速度逐渐增大

6、13. 地球的两颗人造卫星A和B,它们的轨道近似为圆。已知A的周期约为12小时,B的周期约为16小时,则两颗卫星相比 AA距地球表面较远 BA的角速度较小CA的线速度较大 DA的向心加速度较大14. 关于地球的同步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步卫星的轨道必须和地球赤道共面B同步卫星的轨道和北京所在纬度圈共面C所有地球同步卫星的质量一定相同D所有地球同步卫星距离地面的高度一定相同v0x15如图所示,将一个小球从某一高度处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小球经时间t落地,落地前瞬间重力的功率为P。不计空气阻力。若将小球从相同位置以2v0的速度水平抛出,则小球 A落地的时间仍为tB落地的时间变为t/2C落地前

7、瞬间重力的功率仍为PD落地前瞬间重力的功率变为2P三、填空题(本题共5个小题,每空2分,共20分。)轮缘16.如图所示为火车车轮在转弯处的截面示意图,轨道的外轨高于内轨,在此转弯处规定火车的行驶速度为v。若火车通过此弯道时超速了,则火车的轮缘会挤压 轨;若火车通过此弯道时速度小于v,则火车的轮缘会挤压 轨。(填“内”或“外”)17.某型号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6104W,某段时间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的速度为30m/s,发动机的实际功率正好等于额定功率。则汽车在该水平路面上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 N;在同样的阻力下,如果汽车以15m/s匀速行驶,则发动机实际输出的功率是 W。v0 h O l m

8、18.如图所示,长为l的轻绳的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系一小球(小球可视为质点)。轻绳拉着质量为m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刚好能通过圆周的最高点。则小球运动到圆周的最高点时,速度大小为 ;运动到最低点时,速度大小为 。(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19. 如图所示,一个人把质量为m的石块,从高度为h处,以初速度v0斜向上方抛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人对石块做的功为 ,石块落地时的动能为 。图甲 20. 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实验时让质量为m的重锤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重锤上拖着的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的点。选取一条理想的纸带,O是打点计

9、时器打的第一个点,A、B、C、D为相邻四个连续的计数点,各点到O点的距离如图乙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周期为0.02秒,重锤的质量m =1.00kg,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 9.80m/s2。由这些数据可以计算出:重锤下落到C点时的动能为 J;从开始下落到C点的过程中,重锤的重力势能减少了 J。(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单位:cm图乙O D B C A 70.20 77.90 85.8063.00 四、计算题(本题共3个小题,共30分。)解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演算步骤和答案。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A h B 21(8分)如图所示,高h = 0.

10、8m的固定光滑曲面,曲面底端B与平面平滑连接。一个质量为m = 1kg的物块,从静止开始从曲面的顶端A点沿曲面滑下,之后在平面上运动到某点停下。已知物块与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 0.4。g取10m/s2。 求:(1)物块沿曲面滑到底端B点时的速度大小v;(2)物块在平面上运动的距离x。22(10分) 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忽略地球自转的影响。求:(1)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v;(2)若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离地面的高度为h,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求该卫星的周期T。OABR Ah 23(12分)如图所示为半径R = 0.40m的四分之一竖直圆弧轨道,OA在水平方向,底端距水平地面的高度

11、h = 0.45m。一质量m = 2.0kg的小滑块从圆弧轨道顶端A由静止释放,到达轨道底端B点的速度v = 2.0m/s。忽略空气的阻力。取g =10m/s2。求: (1)小滑块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摩擦力所做的功W; (2)小滑块在圆弧轨道底端B点受到的支持力大小FN; (3)小滑块落地点与B点的水平距离x。B卷 (学期综合)满分20分一、选择题(2分) 棋子 纸条 P N 课上老师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如图所示,用一象棋子压着一纸条,放在水平桌面上接近边缘处。第一次,慢拉纸条,将纸条抽出,棋子掉落在地上的P点;第二次,将棋子、纸条放回原来的位置,快拉纸条,将纸条抽出,棋子掉落在地上的N点

12、。从第一次到第二次现象的变化,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棋子的惯性变大了B棋子受到纸带的摩擦力变小了C棋子受到纸带的冲量变小了D棋子离开桌面时的动量变小了二、实验(每空1分,共8分)图1如图1所示是某同学做“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图,图中是小车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的情形。这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把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每次橡皮筋都拉伸到同一位置释放。小车每次实验中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点的纸带测出。(1)实验中,小车会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可以在不加橡皮筋时,使木板适当倾斜来平衡摩擦阻力。下面操作正确的是 A放开小车,能够自

13、由下滑即可B放开小车,能够匀速下滑即可C放开拖着纸带的小车,能够自由下滑即可D放开拖着纸带的小车,能够匀速下滑即可(2)关于本实验的操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每次实验必须设法算出橡皮筋对小车做功的具体数值B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没有必要保持一致C实验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并由静止释放D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再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 (3)在正确操作的情况下,打在纸带上的点并不都是均匀的。如图2为第三次实验中通过打点计时器获得的纸带,其中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一个点未标出。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周期为0.02s。为了测量小车获得的速度,应选图2中的_段(填AB或CD)来计算小车的速

14、度v。 单位:cmB6.9D图21.82.53.76.96.96.96.95.6AC(4)下表是本实验的数据记录表,根据图2填写第三次实验的数据 数据物理量橡皮筋做的功小车获得的速度vn小车速度的平方v1W1.001.0022W1.401.9633W44W1.983.9255W2.245.0202.003.00v2/(ms-1)2W4.00W3W2W4W1.005.005W图3(5)以v 2为横轴、W 为纵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以上记录表中的数据描点,图中已描出了第1、2、4、5次实验的点。请根据第三次实验的数据,在图3中描出相应的点,并作出W-v 2图象。(6)根据图象分析,得到的结论是 _

15、。三、计算题(10分)解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演算步骤和答案,答案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A m O v0 B 如图所示,一根细线上端固定于某点O,下端系一砂箱静止于A点,砂箱质量M=0.60kg,O点到砂箱中心的距离为L=1.6m。现从左向右用弹簧枪向砂箱水平发射速度v0=20m/s的弹丸,弹丸质量m=0.20kg。假设砂箱每次摆到最低点时,就恰好有一颗弹丸射入砂箱,并留在其中。取g=10m/s2,不计空气阻力,弹丸与砂箱的相互作用时间极短。弹丸和砂箱在摆动时可看作质点。求: (1)第一颗弹丸射入砂箱后 a. 砂箱获得的速度v1; b. 通过计算说明,沙箱能否到达图中的B点(O

16、B在水平方向)。(2)第二颗、第三颗、第四颗弹丸射入砂箱后,能否实现砂箱做完整的圆周运动?若能,计算出第几颗弹丸射击后可以;若不能,通过计算说明理由。北京市西城区2014 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学业测试 高一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5.7A卷 【物理2】 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CDDBBDACAD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含有错误选项均不得分。)题号1112131415答案BCABCDADAC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题号1617181920答案外,内2103,3104,7.61,7.63四计算

17、题(共30分)21(8分)解:以物块为研究对象(1)从A到B,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 (3分) 代入数据解得 v = 4m/s (1分) (2)在平面上运动,根据动能定理 (3分) 代入数据解得 x = 2m (1分)22(10分)解:(1)设一质量为m的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物体受到的万有引力近似等于重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4分)解得 (1分)(2)设卫星的质量为m,地球的质量为M,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 (2分) 质量为m的卫星,在地面附近时,根据万有引力定律 (2分) 解得卫星的周期 (1分)23(12分)解:以小滑块为研究对象(1)从A到B,根据动能定理 (3分

18、) 代入数据解得 W = - 4.0J (1分) (2)在B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3分)代入数据解得 FN = 40N (1分) (3)小滑块离开B点后做平抛运动,根据平抛运动规律水平方向 x = v t (2分) 竖直方向 (1分) 代入数据解得 x = 0.60m (1分)B卷 【学期综合】 满分20分一 选择题(2分)CD (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含有错误选项均不得分)二 实验(8分)(每空1分。第5问描点、作图各1分)(第1、2问含有错误选项或选对但不全均不得分)(1)D (2)CD (3)CD (4)1.73 ,2.99或2.98 (5) 图略 (6) Wv2三计算题(10分)解:(

19、1)以子弹和砂箱为研究对象a. 弹丸射入砂箱的过程,根据动量守恒定律 mv0=(M + m)v1 (2分)代入数据解得 v1=5m/s (1分)b. 设砂箱和弹丸向上摆动的最大高度为h,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 (1分)代入数据解得h = 1.25m (1分) 因为 h L=1.6m,所以沙箱不可能到达B点 (1分)(2)第二颗子弹射入砂箱的过程,根据动量守恒定律 mv0 (M+m)v1=(M + 2m)v2 解得v2 = 0 (1分)同理,第三颗子弹射入的过程 mv0 = (M + 3m)v3 解得v3 = 3.33m/s (1分) 由以上计算分析得出:当n =2k(k =1、2、3)颗弹丸射入后,沙箱的速度v2k=0;当n = 2k-1(k =1、2、3)颗弹丸射入后, 沙箱的速度v2k-1= mv0/。此后每次射击后的沙箱速度都比前一次小,沙箱升起的高度也将越来越小。 (1分)因此不论射多少颗弹丸,沙箱都不可能做完整的圆周运动。 (1分)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