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公园防洪评价(共20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3528469 上传时间:2022-04-2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公园防洪评价(共20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生态公园防洪评价(共20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态公园防洪评价(共2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公园防洪评价(共20页).doc(2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1 概述山东东平滨河生态公园建设项目是东平县委、县政府立足该县旅游资源优势,推进旅游业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是“水上东平游”和“双线串珠”发展框架中的一个重要节点,项目即是在上述背景下提出来的。按照有关水法规的规定,“建设跨河、穿河、穿堤、临河的桥梁、码头、道路、渡口、管道、缆线、取水、排水等工程设施,应符合防洪标准、岸线规划、航运要求和其他技术要求,不得危害堤防安全,影响河势稳定,妨碍行洪畅通”。因该工程部分位于大清河临河滩地,对大清河防洪安全有一定影响,受建设单位委托,我院就山东东平生态公园工程进行防洪影响评价,重点从防洪、河道管理等方面进行评价,提出有关技术指标和

2、要求,以确保大清河防洪安全及景区的安全运营。1.2评价依据合结论和建议。2 基本情况2.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山东东平滨河生态公园位于东平县城南外环以南,大清河主河槽以北,流泽大桥东侧,对应大清河右堤桩号0+4201+260,左堤桩号98+16098+920。项目总规划占地面积697亩,其中:娱乐设施区域22.4万m,水上观光区域17.4万m,综合体验区域30.5万m,沙滩活动区域4.2万m,水上游艇区域18.3万m,景观过渡区域6.2万m,停车区域2.2万m。1、入口景观区主要由停车场、入口广场、丛林雨季主题乐园及售票接待区等组成,其中:停车场共有车位268个(大型客车位10个);入口广场约10

3、000m,设有景区大门、喷泉、艺术挡墙景观设施;景区内共设永久性建筑物5处,分别是主入口大门、公厕及设备管理用房、售票大厅、贵宾接待处、茶亭及休息花架等。表2-1 主要项目表序号项目名称主要技术参数备注1小车位分东西两部分,东部为11953.5平方米,128个;西部为4320平方米,44个2入口广场总面积为50699.36平方米大门外为34875.96平方米,大门内为15823.4平方米3售票管理中心总面积为2022.15平方米其中超市面积为909.63平方米,票务中心为454.815平方米,管理中心为454.815平方米,厕所面积为202.89平方米,4商亭总面积为403.53平方米包含卖刊

4、物、报纸、纪念品等5过山车总面积为21090平方米6玛雅餐厅7风车广场892、时尚街区主要有蓝色港湾主题乐园组成,沿途设计了集休闲、停坐、观景为一体的休息站和餐厅。时尚街区南北跨度约450米,考虑到其较长的交通路线及优良的滨水景观资源,除了游船停靠上下客的功能,更多地是被赋予一个滨水生态公园的内涵。在售票大厅到时尚街区的直线距离中,设计蜿蜒转折的木栈道,沿途设计了集休闲、购物、停坐、观景为一体的休息站,在距离游客较近的区域内精心设计了绿化植栽,与大片的滩涂原始绿化融合在一起,为这段交通路线提供了多变的观赏视角和休闲方式。表2-2序号项目名称主要技术参数备注1大冲刺2林中乐园3勇敢者转盘4水滑梯

5、5旋转飞椅6碰碰车7花径漂流8表演舞台9白象戏水10豪华转马11日本小激流12休息平台13商亭14厕所15水系3、沙滩乐园沙滩主题乐园是集沙区运动和水上游泳为一体的综合健身、休闲场所,沙滩乐园划分为三个功能区:沙滩排球场;沙滩娱乐休闲区,设有沙滩椅、遮阳伞、餐饮、沐浴等服务设施;游泳场,在沙滩排球场西侧新建,划分为儿童、青少年、成人3个区域。表2-3序号项目名称主要技术参数备注1更衣室2租赁间3厕所4亲水平台5花架6休息平台7木制观景平台2.2大清河基本情况2.2.1河道基本情况大清河为大汶河的下游,自戴村坝至东平湖入湖口(马口)河段,全长29km。河道自东向西较为顺直,过马口后主河槽折向西北

6、,进入东平湖。大清河两岸均筑有堤防,堤距一般5001300m,主河槽宽约400600m,漫滩后行洪宽度约500800m,流泽公路桥上游设有戴村坝水文站,常年进行水文观测。同时,为了观测河道冲淤演变,河道内布设统测断面24个(增1CS20)。河道纵比降1995年以前约1:3000。1995年以来由于武家漫以上河道内人为挖砂情况突出,河槽表现为下切,但由于淤积在大清河入湖口附近的泥沙颗粒太细而无人开采,整个河段呈现上冲下淤的特点。大清河河道内有滩区15处,面积共约11.58km2。其中耕地1.15万亩。滩唇高程38.951.9m(黄海高程系,下同),最大滩面宽度820m,存有生产堤及阻水林带多处。

7、中小水位时可能顺堤行洪的长度计约7420m。有险工4处,工程长度2.75km。控导工程4处,工程长度1.63km。左右堤防上建有排灌涵闸4座,设计流量71 m3/s。横跨河道建有桥梁五座,自上而下分别为南城子漫水桥位于左岸桩号107+030,跨河长度364.84m,43孔,桥面高程45.38m;流泽旧桥,位于左岸大堤桩号98+345,跨河长度960m,共26孔,高程45.4m;流泽东桥位于左岸大堤桩号97+966,跨河长度877m,共32孔,高程51.60m;济菏高速公路大桥位于左岸大堤桩号92+350,跨河长度710m,共20孔,大桥梁底高程:左岸51.05m,右岸51.32m;王台大桥位于

8、左岸大堤桩号81+000,跨河长度790m,共25孔,高程47.24m。2.2.2来水来沙特点大清河来水量年际丰枯变差较大,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戴村坝站为10.7亿m3。最大径流量达到60.7亿m3(1964年),最小为零(1989年)。年来水量大于20亿m3的有5年,小于5亿m3的有16年。年内水量分布极不均匀,汛期69月份占总径流量的83,且洪水期水量高度集中。35月来水仅占总径流量的3,l011月份占总径流量的8。戴村坝站多年平均输沙量为l25万t,其中汛期(69月)为124万t,占年总量的99。年际变差大,最大年输沙量达914万t(1957年),最小为0(1989年)。年最大含沙量为12

9、.1kgm3(1966年)。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11mm,年内分配极不平衡,汛期69月份约占83。年际之间也很悬殊,1964年流域平均降水量为1360mm,1968年仅有464mm,相差两倍以上。在地域分布上,上游多于下游。多年平均新泰、莱芜一带均在700mm以上,肥城、东平各县一般约为600mm。汶河洪水皆由暴雨形成。汶河属山溪性河流,源短流急,洪水暴涨暴落,洪水历时短。一次洪水总历时一般在56天,如临汶站l964年9月12日洪水,洪峰流量6780m3/s,从12日8时起涨至16时出现洪峰,涨水历时仅8小时。洪峰流量年际变差大。如临汶水文站实测历年最大洪峰流量为1957年6810m3/s,

10、而l989年汛期流量为0,戴村坝水文站1989年全年河干(主要是流域内降雨量小,上游有水库等工程的拦蓄影响所致):干流洪水组成:一般洪水6070来源于大汶河北支,3040来源于大汶河南支。大清河两岸堤防全长37.8km,其中:左岸大堤从戴村坝(桩号107+850)至武家漫(桩号88+300)为2级堤防;长20km,堤顶高程57.7149.01m,堤顶宽5.610.0m,临河边坡1:1.411:7.44,背河边坡1:1.091:4.87,设计超高1.7m。右岸大堤从韩山头(桩号0+000)至北大桥(桩号l7+800),长l7.8km,堤顶高程51.8246.02m,顶宽56.7m,临河边坡1:4

11、.261:1.64,背河边坡1:4.871:2.06,设计超高1.6m。左岸武家漫以下至解河口为大清河与东平湖围坝两用堤,堤顶高程48.1249.61m,堤顶宽8.08.56m,临河边坡1:2.5,背河边坡1:3.0,超高2.5m。前大清河共有武家漫、鲁祖屯、古台寺、辛庄等险工4处,工程总长度2750m,河势情况已经有所好转。段、直段交替的形式演进。在没有控制工程以前,在来水来沙的作用下,比较顺直的河段逐渐变为弯段,在弯道内,动力主线偏向凹岸,由于横向环流的作用,表层含沙量较小的水流流向凹岸,将凹岸泥沙搬向凸岸,造成凹岸冲刷坍塌,凸岸淤积,使河弯在平面上不断发生位移。这种位移主要表现在弯顶的横

12、向变形和上提下挫,并以横向变形和下挫为主。大清河河道由于近些年的采沙影响河势明显变化,主溜线变化较大,部分河段甚至从一岸移至另一岸,河势演变剧烈。项目工程位于大清河下游的流泽控导至古台寺险工工程之间,上、下游的河道整治工程主要有后亭控导、流泽控导工程、古台寺险工、鲁祖屯险工、大牛村控导、辛庄险工等。项目工程上游左岸是流泽控导工程,下首与古台寺险工相邻。分析河道平面变化时,主要对项目工程位置上下游河段1985年至2009年的河势演变情况进行研究,重点对来水较大的1990年、1995年、2001年和2003年的河势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典型洪水年份的河势情况1990年河势情况1990年大清河来水较丰,

13、前后共有六次较大洪峰,洪量达到30多亿m3,东平湖老湖最高水位达42.51m。6月19日,大清河出现首次洪峰流量1070m3/s,主溜基本顺主河道行走,流泽老桥泄水孔过主溜,古台寺险工34#坝,鲁祖屯险工12#坝、辛庄险工、武家漫险工均靠主溜,工程控导河势作用明显。7月22日大清河戴村坝站出现洪峰流量3580m3/s,除南城子、后亭、流泽等几处高滩尚未进水外,其他河段全断面过水,古台寺险工35#坝靠主溜,鲁祖屯险工不靠溜。流泽老桥以上主溜沿采砂坑溜势右移,将流泽老桥冲毁60余m长。以下主溜走中趋直,辛庄、武家漫险工溜势外移,工程不靠溜。1993年至1994年河势情况1993年汛期7月17日大清

14、河出现了流量为1240m3/s的洪峰,大清河四处险工均靠主溜。1994年8月9日14时,大清河戴村坝站出现首次洪峰,流量1150m3/s,流泽老桥北端冲口扩大,主溜靠右岸,古台寺险工1、2#坝靠水不靠溜,3、4#坝靠边溜,溜势外移,其他三处险工靠边溜。1995年河势情况1995年8月19日、24日、9月4日大清河戴村坝站相继出现了816m3/s、836m3/s、960m3/s的洪峰,东平湖最高水位达41.69m。由于流泽老桥上游沙坑较多且深,引起河势变化较大。8月19日洪峰流量816m3/s时,古台寺险工3#、4#坝靠边溜,其他坝靠水;鲁祖屯险工1#坝靠水,2#坝靠边溜,将流泽老桥南部的泄水主

15、桥北端冲跨6孔,约20m宽,冲垮段流量迅速增大,口门冲宽刷深,使下游工程溜势外移。辛庄险工不靠溜,武家漫险工靠12#坝边溜。1996年至2000年河势情况1996年至2000年大清河来水较少,由于大清河采砂量增加迅猛,河槽挖深,流泽老桥主桥冲跨由6孔发展到12孔,其他桥孔根基暴露,多处河段河势发生了较大变化。古台寺险工2、3、4#坝靠河不靠溜,鲁祖屯、辛庄、武家漫险工流势均外移,不靠主溜。2001年河势情况2001年,大清河出现两次较大洪水过程。8月1日10时,大清河戴村坝站出现了洪峰流量1050m3/s,流泽控导工程靠边溜,古台寺、鲁祖屯、武家漫险工、大牛村控导工程均不靠溜,辛庄险工靠边溜,

16、至王台闸前,溜分两股,右侧靠闸处为主溜。位于大清河上游的戴村坝乱石坝段8月1日30分被冲决,口门宽约100m。8月5日10时,大清河戴村坝站洪峰流量2620m3/s时,古台寺险工24#坝靠大溜,1#坝靠大边溜,5#坝靠边溜。鲁屯险工1#坝靠大溜,2#坝靠大边溜,武家漫、辛庄险工靠边溜,大牛村工程靠边溜,3段护岸全部漫顶被淹没,根石走失严重导致坦石坍塌。当流量减至1050-700 m3/s时,流泽老桥处主溜全部集中于冲毁口门处,老桥北半部无水,老桥以下主溜靠左岸,左岸高滩冲刷坍塌,以下各险工、控导工程均不靠溜。2003年河势情况2003年9月份,汶河流域连续出现强降雨过程,9月5日6时大清河戴村

17、坝站出现流量2250m3/s的洪峰。溜出后亭控导后,受流泽老桥影响,流泽控导段主溜偏向左岸,流泽控导靠边溜,流出流泽控导,古台寺险工1至4#坝靠边溜。鲁祖屯险工靠边溜,武家漫1、2#坝靠边溜。大牛村控导发生漫顶,坝顶水深0.1m至0.2m。辛庄险工靠边溜。项目工程附近河段的平面变化分析项目工程处于流泽控导工程到古台寺险工的直河段内,通过对该河段1985年至2009年河势演变情况进行分析,1990年、1995年、2001年和2003年大清河来水较大,主溜线左右摆动幅度也较大,其他年份的主溜线变化均比这几年要小,因此选用以上4个典型年套绘主溜线演变图(见附图二)。大清河河段河道平面变化主要取决于河

18、道整治工程和河道内采砂形成的砂坑两个因素。从套绘的主溜线演变图可以看出,大清河河道整治工程相对较少,整治工程长度仅占河道长度的15.1%,对河势溜向的控制作用相对较弱。但是在项目工程处溜势变化不大,只有2001年河道主溜线出现较大的摆动,摆动幅度约为130m。由于河道内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砂坑,主溜线与大桥中心轴线存在84的夹角,这些都可能引起该处河段河势的变化。为了便于研究该处河段的河势变化,我们选取附近流泽控导工程古台寺险工鲁祖屯险工河段进行研究:项目工程位于该河段,河道在此形成一弯曲河道,主溜线横向摆动变化特点比较集中,横向摆动比较小。流泽控导工程河段由于左岸有控导工程,对水流有一定的导流作

19、用,该段河道比较顺畅。古台寺险工河段由于右岸有险工控制,溜势较集中,主溜线横向摆动宽度相对较小,为100 m左右,CS14断面为110m。1990年洪水时主溜靠近古台寺险工,坝垛挑溜导致主溜直冲鲁屯险工,而2001年洪峰期间主溜在古台寺险工河段走中趋直,到达鲁祖屯险工主溜位于河中心,因此,导致鲁祖屯险工处河势较散乱,主溜线横向摆动频繁且变化较大,最大摆动宽度达到280m。鲁祖屯险工只有2道坝、5段护岸,工程不完善,河势得不到有效控制,鲁祖屯险工以下受大牛村控导工程约束,主溜线横向摆动范围有所减小,大牛村控导工程处主溜线横向摆动宽度120m左右。向,与1990年6月19日与7月22日的河道主溜线

20、相比,工程处主溜由左向右横向移动达250m,变化比较剧烈。若今后河道内采砂仍得不到有效控制,出现新的较大砂坑,大清河的河势仍有可能随之产生较大变化。以及附图三、附图四、附图五,分析公园处河道横断面的变化。CS14断面主槽情况主槽、深泓点、滩地横向变化由表4-1、附图三可知:CS14断面位于左堤桩号96+700河段,该断面基本无右滩。从1995、1999、2005年断面资料来看,该断面1995、1999、2005年深泓点位置变化较大。1995年断面主槽为从起点距115m至756m,宽度为641m;1999年断面主槽为起点距115m至756m,宽度为641m;2005年断面主槽从起点距104m至7

21、56m,宽度为652m。因此,主槽宽度变化范围为641652m。专心-专注-专业表4-1 CS15断面主槽情况主槽、深泓点、滩地横向变化由表4-1、附图七可知:CS16断面位于南堤桩号98+600处、流泽老桥上游附近。CS16断面以上河段原主槽靠近左岸,流泽护滩工程靠主流,因河道内大规模采砂,主河槽宽度显著增加。从1999、2001、2005年断面资料来看,该断面1999、2001、2005年相比深泓点位置变化较大。1999年断面主槽为从起点距50m至582m,宽度为532m;2001年断面主槽为起点距50m至590m,宽度为540m;2005年断面主槽从起点距55m至599m,宽度为544m

22、。因此,主槽宽度变化范围为532544m。深泓点起点距摆动范围为280415m,摆动幅度为135m。1999年深泓点起点距为372m,2001年向左岸摆动了92m,至起点距280m。2005年又向右岸回摆至起点距415m。深泓点冲淤变化1999年深泓点高程为33.64m;2001年深泓点高程为33.59m;2005年深泓点高程为33.46m。由于河道内采砂影响,2005年分别较1999年、2001年偏低0.18m、0.13m。4.5河势预估分析该河段河势的变化主要与河道边界条件以及河道采沙有关。从近期河势分析,项目所处河段的河势情况基本稳定。5 防洪评价计算5.1水文计算5.1.1大清河防洪标

23、准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印发的关于印发东平湖防汛预案的通知(鲁汛旱字200920号)的规定,大清河防洪标准为以防御戴村坝站7000m3/s洪水为目标,确保南堤安全。5.1.2大清河设计洪水位2000年11月我院编制的大清河堤防工程级别论证及现状排洪能力分析专题报告根据不同湖水位情况下大清河按戴村坝站7000m3/s相应的设计水面线进行了分析推求。黄委会以黄规计200149号文“关于大清河堤防工程设计标准的批复”对设计洪水位进行了批复,大清河河道典型断面、站设计防洪水位值见表5-1。CS20大清河南堤106+487吴庄村西51.15的年份有7年。大洪水主要集中在二十世纪50年代和60年

24、代。1964年9月13日戴村坝站曾发生过6930 m3/s的洪水。进入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由于流域降雨量偏少,加上水利工程拦蓄影响,洪峰流量均在3500 m3/s 以下。九十年代期间的几次较大洪水,在河势查勘报告中对漫滩情况仅是粗略地描叙。1990年6月19日,戴村坝站出现洪峰流量为1090m3/s的洪水,流泽桥(左岸桩号97+950)戴村坝(左岸桩号108+300)河段,河面狭窄,大部分滩地均不过水,流泽桥以下河段,水面宽阔,除部分高滩外全断面过水。同年7月22日戴村坝站洪峰流量为3250m3/s,除南城子、后亭、流泽等几处高滩外,河道全断面过水。2001年8月戴村坝站出现洪峰流量为262

25、0m3/s的洪水,此流量洪水在流泽桥以上为槽内行水,漫滩不严重,水面宽300600m。流泽桥以下全部漫滩,水面宽650700m。5.3洪水频率分析洪水频率分析采用黄委会设计院分析计算结果。由于受水利工程等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实测洪水资料的基础不一致,不能满足频率计算对资料系列的基本要求。汶河流域对洪水影响较大的主要是水库工程,根据资料条件,把对洪水调蓄作用较大的大中型水库工程的影响进行了还原。汶河流域大中型水库主要是从1960年开始兴建的,故还原计算的起始年份为1960年。戴村坝洪水系列采用1898年、1918年、1921年、19511997年,共50年。对戴村坝的天然洪水系列,采用P型频率曲线

26、,确定Q均=1950m3/s,Cv=1.15,Cs=2.5Cv,推算戴村坝站天然情况下7000m3/s约相当于25年一遇。5.4防洪水位分析计算堤桩号0+420-1+260。戴村坝站7000m3/s公园处设计水位按表5-1内插, 项目工程位置处设计流量7000m3/s时,水位为49.3148.95m。项目工程处平滩流量该项目位于大清河滩地内,对应大清河北堤桩号0+4201+260,平均高程比较低,约为46.0m,借用表5-2推求其平滩流量为2084m3/s。根据当地河务部门实际观测,结合历史资料分析,项目工程处平滩流量应为3000 m3/s左右。5.5河道淤积与未来防洪水位(1)河道淤积195

27、3年至1999年,大清河戴村坝站年均输沙量为125万t,受东平湖水位顶托的影响,这些沙量主要淤积在入湖口。根据1980至1999年的断面测量资料分析,由于人为采砂影响,大部分断面表现为冲刷下切,其中靠近入湖口的CS1至CS5断面冲刷幅度相对较小。随着大清河河道管理日益规范化,河道内采砂现象会有所好转,但不会完全消失。由于受2001年戴村坝冲毁集中排沙,上游河道溯源冲深,加之上游河道挖沙量也在增大,近几年基本没有河沙排到下游,预计大清河河道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中戴村坝站年均输沙量将少于125万t,项目工程位置所处河段在很长一段时间维持不淤,即水位不抬高。(2)2060年防洪水位根据前面的分析,当汶

28、河干流河道发生7000 m3/s的洪水时,工程位置附近洪水位为49.3148.95m,考虑到项目工程所处河段很长一段时间维持不淤,即水位不抬高。因此,预计2060年7000 m3/s的洪水位仍为49.3148.95m。 6 防洪综合评价6.1生态公园项目与现有规划的关系与影响分析生态公园为当地政府拟筹建项目,不在大清河防洪工程规划范围内。与该项目相关联的大清河规划建设项目为:堤顶道路硬化、范村引水涵闸(右堤1+050)堵复。其他大清河规划建设如右堤坑塘淤填在桩号7+600以下,距离该项目较远;古台寺险工(右堤2+4283+723)距离该项目1km以上,因此生态公园项目建设不会影响坑塘淤填及古台

29、寺险工规划的实施。6.3生态公园对行洪的影响分析该公园项目位于滩地的部分没有永久性建筑物,租赁处、更衣室、商亭、花架等大部分为木制板房及可拆卸物。修建在滩地内的环路、砌石、娱乐设施基础等依河势而建,其高程与滩面高差均小于0.5m,对大清河行洪影响很小。公园下堤辅道高于滩面0.5m以上,且辅道轴线与堤防轴线夹角为8090度,将形成小范围阻水。但项目处河道较宽,对河道行洪总体影响较小。6.4生态公园对河势稳定的影响分析亲水沙滩区布置有花架、砌石台阶、更衣室、租赁处、商亭等,过流时上述构筑物将可能出现阻水,引起水流流态变化形成旋流、涡流等,但考虑到其空间体积较小,不会对河势产生较大影响。但滩地布置有

30、水系,洪水漫滩时可能首先顺水系流动,从而可能引起该河段的溜势出现变化。6.5生态公园项目对工程管理的影响分析按照山东省黄河河道管理条例、山东省黄河工程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大清河堤防划有护堤地和保护区。大清河的护堤地为临河堤脚外l5m,背河堤脚外5m,均按规划要求植树;堤防保护区范围为临河护堤地以外50m,背河护堤地以外l00m。在堤防安全保护区内禁止打井、钻探、爆破、挖塘、采石、取土等危害堤防安全的活动;在堤顶道路上禁止行驶履带式车辆或者超过承载标准的车辆;堤顶道路泥泞期间,禁止行驶除防汛抢险外的其他机动车辆。该项目建设期间,将破坏部分堤坡草皮和护堤地内的树木;施工车辆频繁过往大堤,对堤顶路面

31、会有一定程度地破坏。在施工后期,建设单位对项目附近堤段将进行堤顶硬化,届时堤顶工程面貌将得到恢复。项目运营后,由于过往行人和车辆增多,增大了大清河工程管理难度。6.6生态公园项目对防洪工程建设、防汛抢险的影响分析为防洪需要,河务部门对生态公园项目区内进行河道整治、工程施工或防汛抢险时,因生态公园项目紧靠堤防,项目的运营和部分设施将影响防洪工程建设和防汛抢险。6.7生态公园项目对大清河、东平湖水质的影响大清河下游汇入东平湖,东平湖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东平湖水质的要求相对较高。生态公园由于接待人员较多,因此会对大清河和东平湖水质会造成不利影响。6定影响的防治措施7.1.1生态公园对

32、行洪影响的防治措施在大清河防洪范围内,未经河务部门允许,不许建永久建筑物。生态公园项目范围内建筑物均应为木制搭建,当影响行洪安全时,应全部清除,拆除和恢复设施所需费用全部由建设单位承担。堤防及护堤地范围内不得修建任何游乐设施。7.1.2生态公园对河势稳定影响的防治措施公园内的水系布置应在临河护堤地50m以外,水深不得大于1.0m。道路、平台等工程的顶高程不得高于当地滩面0.5m,构筑物应尽量分散,避免集中形成规模影响溜势及河势;滩地内临时建筑物的单体构筑物的体积不宜过大。下堤辅道建议修为向下游的顺堤辅道,与堤防夹角应小40。身出现裂缝。7.4生态公园项目对大清河、东平湖水质影响的防治措施为避免

33、污染大清河、东平湖水质,管理单位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旅游区道路上和主要景点内应设置足够的垃圾箱,游区游船上配备专用垃圾箱或垃圾袋;二是配备相应数量的环卫车(船),环卫车(船)定期收集运输各景点垃圾至垃圾集中处理场;三是禁止餐饮设施、卫生设施直接向河中排污,所有污物、垃圾全部外运处理;四是定期对水面杂草杂物进行清理,保持水体的洁净;五是水上活动的船只提倡用环保型游艇或电瓶船,将机油和东平湖老湖蓄水对旅游开发项目造成的损失由建设单位承担。7.6生态公园项目对第三方影响的防治措施项目运行期间,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大气污染、噪音污染,打破周边原有的环境。为避免上述影响,一是旅游开发项目的景区内接待服务设施要数量适中,规模不宜过大。使用的燃料应为液化气、天然气、电能或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二是在符合防洪的条件下,沿主要道路及景点建立绿色防护带,沿大清河两岸建造绿色生态林带,形成天然保护屏障,有效除尘、减噪、净化空气。三是在各景区入口处及重要景点处树立标牌,提醒游客注意保护环境,景区内严令禁止随意砍伐,随意采摘,随处野炊,随地乱扔垃圾。四是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在各项建设中都要注意贯彻环境保护思想。加强相关部门人员的环境生态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