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农产品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_罗江月.docx

上传人:88****9 文档编号:13498 上传时间:2017-11-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29.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德农产品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_罗江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德农产品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_罗江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德农产品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_罗江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德农产品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_罗江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D01:10.13856/ll-1097/s.2013.10.012 World Agriculture 2013.10C总 414) 中德农产品贸易竞争性与 互补性分析 罗 江 月 唐 丽 霞 摘要:中国和德国是世界两大农产品贸易国,近年来,两国的农产品需求都出现急 速增长。本文运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产品出口相似度指数和贸 易互补性指数测算了 2001 2011年中德农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和互补关系, 发现两国在农产品出口方面的竞争逐步减弱,两国农产品贸易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关键词:中国;德国;农产品贸易;竞争 ; 中德两国在世界农产品市场都有着重要地位, W T0的数据

2、显示, 2011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农产 品进口国和第六大出口国,德国在全球农产品进出 口方面均排名第三。从 2003年至今,中德两国高层 密集互访,农业贸易合作不断深化,己经互为重要 的贸易合作伙伴。 2006年 7月,中国农业部和德国 农业、食品及消费者保护部共同举办了中德农业联 委会第一次会议与中德农业企业家论坛,此后每年 一次的中德农业联委会会议成为两国农业部门交流 的重要平台,对双方的农产品贸易产生了积极的推 动作用。 随着中国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的日益重视以及 欧盟 2013年共同农业政策的改革,今后中德之间的 农产品贸易规模还将继续扩大。此前,已有学者对 中国与欧盟的农产品贸易进行

3、了分析,但对中德两 国的农产品贸易研宄较少。本文从显性比较优势的 角度分析了中德农产品贸易状况,并从产业内贸易 程度、出口相似度和贸易互补性等多个方面来分析 两国的竞争与合作关系,据此提出优化中德农产品 贸易结构的建议。 一、 研宄方法和数据来源 在研宄国际贸易时,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产业 互补 内贸易指数、出口相似度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常 常被用来描述国家(地区 ) 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 系。已有研宄者通过这些指标对中国与东北亚、印 度、澳大利亚等国家她区)的农产品贸易进行了 分析 。在借鉴相关研宄的基础上,本文亦采用上 述 4个指标来分析中德农产品贸易。考虑到数据的 可及性和可比性,如无特殊说

4、明,本文数据均来自 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 ( UN Comtadd,并以国际 贸易标准分类第三版 STTCRev.S)作为分类依据。 在分析农产品贸易时,研宄者通常会参考联合 国贸易与发展会议 OJNCTAD)对农产品范围的界 定,农产品包括 srrc分类下的第 、 1、 4类中的 所有产品以及第 2类中除第 27、 28章之外的所有 产品 a5。 然而这种分类方法囊括了合成橡胶 (230、纸浆及废纸 ( 25)、纺织用合成纤维 ( 266)、 其他纺织用人造纤维及其碎料 ( 267)、旧衣服和其 他纺织纤维制品及碎料 ( 269)等基于农产品的制成 品,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农产品及食品。因此本文

5、根 基金项目: 2012年农业部国际合作司财政专项课题 “ 中德农业合 作战略研宄项目 ” 。 作者简介:罗江月 ( 1986 ),女,重庆永川人,博士研宄生,研 宄方向:扶贫与国际农业合作。 通讯作者:唐丽霞( 1979_),女,安徽池州人,博士,副教授, 研宄方向:国际发展研究。 -21- 2013.1CK 总 414) 鲁冬衷 i World Agriculture 据欧盟的分类方法,排除了上述产品,并参考卢锋 等气温玉萍 7等的分类方法,将农产品进行分类 (表 D,以便进行后续分析。 表 1本文对农产品类型的界定 产品类型 产品名称 大宗农产品 04谷类及其制品 06糖、糖制品及蜂蜜

6、22油籽及含油果实 263棉花 42植物油 食用畜产品 00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 01肉及肉制品 02乳制品及禽蛋 41动物油、脂 非食用畜产品 21生皮及未硝毛皮 261丝 268羊毛及动物毛 水产品 03鱼、甲壳及软体动物 园艺类产品 05蔬菜及水果 07咖啡、茶、可可、调味品 饮料及烟草 11饮料 12烟草及其制品 231天然胶 林产品 24软木及木材 08饲料 其他农产品 09杂项制品 264黄(红)麻及废料 265其他植物纺织纤维及其废料 29其他动、植物原料 43动、植物油、脂 二、中德农产品贸易分析 中国是德国在亚洲的第一大农产品贸易伙伴, 而德国也是中国在欧盟最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市

7、场之 一。 2001 2011年,中德农产品贸易额增长明显 (图 D,中国出口到德国的农产品总额增长了 3倍, 分别为同期中国对世界出口农产品增速以及德国从 世界进口农产品增速的 1.2和 1.8倍;德国出口到中 国的农产品也以年均 24%的速度增长。尽管受到 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双方的农产品贸易额在一 年后便迅速反弹 81。 中德两国都是农广品贸易逆差国, 2009 2011 年逆差额都不断扩大,德国农产品贸易逆差额平均增 速为 46%,而中国则达到了 124%,反映出中德两国 对农产品均存在巨大需求。从具体的产品来看,近年 来中国出口到德国集中度较高的农产品包括:软木、 除棉花及黄麻

8、以外的植物纺织纤维、植物油提取原 料、鱼类、咖啡、生毛皮、羊毛、丝和蔬菜,多为典 型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德国出口到中国集中度较高 的农产品包括:玉米、糖果、茶和马黛茶、奶制品, 技术密集型特征明显,也呈现出一定的资本密集型特 征。 1.显性比较优势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 RCA指 数的计算公式为: A x./x. J /X w w 式中, X纟表示;国 A;类产品出口额;表示世 界 A类产品的出口总额;足表示 /国所有产品的出口 总额;足 表示世界所有产品的出口总额 。一 般情况 下,如果 RCAftl, 则表示;国 ;c类产品出口具有比 较优势,反之则不具备比较优势。 自 2001 2011年

9、,中德农产品出口的 RCA指数 都在 0.8以下,德国农产品的 RCA指数基本在 0.50.7之间浮动,并逐渐保持平稳;而中国则从 2001年的 0.73持续滑落到 2011年的 0.36 (表 2。说 明德国出口的所有产品中,农产品所占的份额比较稳 定;而中国出口的所有产品中,农产品所占的 份额在 逐步下降,也就是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在下降。 从具体的农产品来看,由于以 RCA = 1作为分界 线,两边的值并不对称,难以描述比较优势和比较劣 势的程度,而且中德之间并不是所有农产品都存在贸 易关系,如果按照 RCA指数计算,可能会得出比较 优势为的结果,这就影响到指标的相对性和可比 性。为此

10、本文采用标准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4RCA index, 以反映某国实际出口与其比较优势中性的偏 离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NRCAft V Vk _ i _ i v / w X X X 当 NRCA a0时,说明该产品出口具有比较优势, 数值越大,比较优势越强。 2001 2011年中德 8类 农产品的 NRCA指数如表 3所示。 从表 3可以看出,中国园艺类产品和水产品从 2001年以来一直保持着明显的比较优势,在 2008年 以后更是如此;非食用畜产品保持着较强的比较优 -22- World Agriculture 2013.10C总 414) 图 1 2001 2011年中德农产品贸易额

11、势;大宗农产品、食用畜产品一直处于劣势,且劣势 程度从 2003年之后明显加大;饮料及烟草、林产品 也没有优势,但变动幅度较小;其他农产品在 2007 年以后由劣势转为优势。德国除了大宗农产品,其余 各类农产品的优劣势变化都相对稳定,其中,食用畜 产品一直保持强劲优势;饮料及烟草、其他农产品的 优势较为明显;非食用畜产品和林产品处于相对劣势 的状态;水产品、园艺类产品及大宗农产品劣势明 显,且大宗农产品的劣势持续强化。 按照万金 1 等的方法,本文将比较优势划定为 6个 等级: 强比较劣势产品: NRCA2STD。 2001 2011年,中国具有 稳定性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包括:鱼类、甲壳动物、软

12、 体动物和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蔬菜、水果和坚果、 羊毛、茶和马黛茶、香料、果汁、糖果及丝;德国具 有稳定性比较优势的农产品为:谷物制品、奶产品、 可可制品、加工烟、咖啡、动物内脏、糖果、牛肉、 禽蛋、动物油脂和果汁。由此可见,中德各自的优势 农产品类型差别较大,两国农产品贸易的潜在互补性 较高。 2.产业内贸易程度由于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主要 表现农产品的出口状况,而不涉及进口,不能反映中 德在各自的优势农产品上是否存在较多的进口,因此 需要引入产业内贸易指数 ( in)来衡量中德之间的 农产品贸易结构是否平衡。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馬表示 y国向;国某类产品的出口额; M 9. 表示 _/国从

13、i国某类产品的进口额。 irr 9.介于 0.5 之间,表明该产品以产业间贸易为主; irr.介于 0.5 1之间,表明该产品以产业内贸易为主。 从整体上来看, 2001 2009年中德农产品产业 内贸易水平出现明显下降, 2009年以后又出现较大 程度的回升。在 8类主要农产品中,园艺类产品和水 产品长期以产业间贸易为主,非食用畜产品是两国产 业内贸易水平最高的农产品康伞。 从具体的农产品来看,中德之间产业间贸易水平 最高的农产品主要有:谷物 ( 5米、大麦、稻米等、 奶制品、丝、软木、木材、水果、蔬菜、鱼类、甲壳 类和软体动物等。这基本反映了两国各自在农业生产 上的特征和优势:由于气候、地

14、形以及农业生产制度 的不同,德国的奶制品、玉米和大麦的质量获得了中 国消费市场的肯定,而中国的稻米、丝与部分温带及 热带蔬菜、水果又刚好是德国无法自给的农产品,因 此中德这些产品的产业间贸易程度很高。此外,尽管 德国可以自行生产软木、木材和水产品,但由于供小 于求,中国依然能为德国填补一定的供给空缺。 表 2 2001 2011年中德农产品的 RCA指数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屮国农产品 0. 73 0. 67 0. 59 0. 50 0. 48 0. 45 0. 40 0. 36 0. 37 0.

15、37 0. 36 德国农产品 0. 60 0. 60 0. 56 0. 57 0. 65 0. 67 0. 63 0. 67 0. 68 0. 67 0. 67 -23- 2013.10C总 414) World Agriculture 表 3 2001 2011年中德 8类农产品的 NRCA指数 国家 年份 大宗农产品 食用畜产品 非食用畜产品 水产品 园艺类产品 饮料及烟草 林产品 其他 农产品 中国 2001 -23. 274 -18. 759 4. 508 47. 162 69. 588 -19. 316 -14. 211 1. 464 2002 -16. 906 -23. 245 3

16、. 929 50. 765 73. 761 _21. 005 -16. 122 -0. 412 2003 -9. 809 -28. 496 3. 385 52. 208 76.186 -22. 542 -15. 12 -3. 604 2004 一 39. 682 -27. 052 3. 578 63. 581 97. 515 -18. 957 -16. 014 0. 612 2005 30. 996 32. 310 4. 445 64. 67 99.549 23. 404 -14. 75 -2. 534 2006 -40. 676 -32. 709 3. 987 71. 122 112. 43

17、6 -25. 116 -15. 098 -2. 824 2007 -40. 108 -34. 893 5. 235 60. 351 108.79 -24. 377 -14. 918 0. 271 2008 -55. 904 -33. 797 4. 049 58. 392 108. 182 -19. 611 -9. 995 7. 075 2009 -59. 870 -38. 154 3. 234 65. 906 116. 876 -21. 484 -9. 003 8. 401 2010 70. 790 -40. 496 4. 301 75. 510 137. 056 -21. 791 一 15.

18、 308 7. 027 2011 -87. 058 -44. 282 5. 349 90. 059 161. 792 -22. 446 -19. 793 6. 438 德国 2001 -12. 575 61. 735 -3. 309 -38. 489 60. 434 13.375 -16. 088 17. 296 2002 -16.494 57.672 -1. 881 _38. 632 -58. 715 14.346 -15. 535 20.607 2003 -23. 739 64. 105 -2. 56 一 36. 011 -57. 232 16. 619 -16. 541 19. 349

19、2004 -27. 046 70.046 -3. 21 -36. 128 -54. 819 15.413 -17. 494 17.109 2005 -31. 556 72. 478 3. 555 38. 807 一 63.205 24. 669 -14. 86 16. 028 2006 -37. 041 72. 555 -3. 388 38.093 _ 59.563 24. 593 -12. 378 15.221 2007 _50. 652 73.372 -3. 011 一 33. 264 -52. 212 24. 318 -7. 159 15. 345 2008 -58. 197 72. 7

20、25 -2. 489 _29. 835 -46. 758 24. 746 -7. 681 17.655 2009 _52. 608 76. 63 -2. 737 -33. 131 -57. 494 26.134 -6. 401 16. 476 2010 -54. 161 74. 987 一 2. 209 30. 539 _ 51.363 26.475 -10. 181 16. 453 2011 -73. 546 79.421 -2. 443 _29. 503 -38. 789 31. 781 -11. 528 15.105 注:由丁 数值过小不便查看,此处将指数值扩大 10000倍,此操作不影

21、响对结果的解释。 表 4 2001 2011年中德农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 产品类型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大宗农产品 0. 68 0. 90 0. 25 0. 33 0 13 0. 25 0. 30 0. 25 0. 34 0. 51 0. 52 食用畜产品 0. 56 0. 92 0. 15 0. 05 0 88 0. 66 0. 59 0. 82 0. 98 0. 54 0. 35 非食用畜产品 0. 95 0. 96 0. 87 0. 82 0 88 0. 79 0. 89 0. 94 0. 89 0

22、. 96 0. 74 水产品 0. 04 0. 10 0. 11 0. 08 0 21 0. 12 0. 10 0. 12 0. 06 0. 05 0. 06 园艺类产品 0. 04 0. 06 0. 07 0. 07 0 13 0. 08 0. 09 0. 10 0. 06 0. 06 0. 07 饮料及烟草 0. 81 0. 53 0. 57 0. 94 0 93 0. 77 0. 85 0. 83 0. 87 0. 94 0. 33 林产品 0. 05 0. 04 0. 12 0. 12 0 17 0. 23 0. 26 0. 45 0. 55 0. 31 0. 28 其他农产品 0.

23、25 0. 28 0. 44 0. 25 0 21 0. 19 0. 18 0. 14 0. 16 0. 20 0. 28 整体 0. 64 0. 59 0. 45 0. 42 0. 37 0. 34 0. 38 0. 32 0. 30 0. 41 0. 48 中德两国产业内贸易水平最高的农产品主要是谷 物制品、糖果、糖、糖楽和蜂蜜等初级制品。谷物制 品是德国的优势出口产品,在糖果、糖、糖浆和蜂蜜 方面,中德均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 2011年,两国 谷物的产业内贸易指数高达 0.7,糖果、糖、糖浆和 蜂蜜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均为 0.5左右,表明中德在这 -24- World Agricultur

24、e 2013.10C总 414) 些产品上具有较高的产业内互补性。以谷物制品为 例,德国向中国出口的主要是面包、糕点等制成品, 中国也生产该类产品,且近年来出口额快速增长,但 德国的产品主要用于满足高端需求。中国向德国出口 的则是经过初级加工的谷物粒、通心粉和意大利面 等,由于中国产品的价格相对低廉,因而容易得到德 国市场的认可。而在其他种类的农产品方面,中德的 产业内贸易水平存在不稳定性。 3.产品出口相似度出口相似度指数 ( BI可用 于衡量两国出口产品在第三国市场或世界市场上的相 似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SI ( ., 7?) = X100 式中,表示;国出口到 n国的 A;类产品占 i

25、国向 国 出 口 产 品 总 额 的 比 例 ; 表 示 国 出 口到 n国的 /c类产品占国向 n国出口产品总额的比 例。该指数取值区间为 1 ,当指数为时,表示 两国出口到第三国市场的产品种类完全不同;当指数 为 100时,则表示两国出口到第三国市场的产品种类 完全相同。数值越大,表示两国在第三国市场上的竞 争越大,反之则表示两国贸易的互补性越强。本文将 n作为国际市场,结果发现,从 2001 2011年,中 德农产品的相似度指数介于 4456之间,两国农产品 出口相似度除了在2007年略有上升以外,其余年份 都呈逐步下降的趋势(图 2。这意味着中德在农产 品出口方面的竞争逐步减小,专业化

26、分工程度正 在提 局 在分类的农产品中,中德两国出口相似度较高的 农产品主要是动物饲料。动物词料在德国农产品出口 中始终保持着重要地位, 2001 2011年,德国出口 的词料占其农产品出口总额的 4% ;中国的词料出口 在 2007年以后才出现明显增长, 2001 2007年,动 物词料占中国农产品出口的比例一直维持在 2%的水 平, 2007年后增长到 4%。原因在于 2008年国际金 融危机对国外词料企业的冲击大于对中国的不利影 响,反而为中国词料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带来了机遇, 拉近了中国词料出口与德国的距离。而且从出口市场 来 看,德国词料主要出口到荷兰、丹麦、奥地利、法 国、波兰和捷克

27、等欧洲国家,而中国主要面向美国、 日本、韩国、越南、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等美洲和亚洲 国家。因此,即使是在出口相似度较高的动物词料方 面,中德两国的竞争关系依然较弱。 4.贸易互补性贸易互补性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CRCAXRCA XWXj M/Xj X,/X 式中, RCA 表示;国 /c类产品的显性比较优势; RCA/表示 y国 A类产品的显性比较劣势;表示 国类产品进口额;无 /表示世界 A类产品的出口总 额;叫 .表示 y国所有产品的进口总额;表示世界 所有产品的出口总额。当 C1时,表明 i、 y两国在 类产品上的贸易互补性强;当 c/ i时,表明两国 在 A;类产品上的贸易互补性差。该值

28、越大,表示两国 的贸易互补程度越大。 由表 5可以看出, 2001 2011年,中国出口德 国农产品的贸易互补性指数与德国出口中国农产品的 贸易互补性指数均大于 1,且前者高于后者。从 2001 2004年,两国农产品贸易互补性的变动趋势 一致,但2004年以后,变动趋势完全相反,中国出 年份 图 2 2001 2011年中德农产品贸易的出口相似度指数 -25- 2013.10(总 414) World Agriculture 表 5 2001 2011年中德农产品的贸易互补性指数 出口国一进口国 2001 年 2002 年 2003 年 2004 年 2005 年 2006 年 2007 年

29、 2008 年 2009 年 2010 年 2011 年 中国一德国 3. 39 3. 39 3. 02 2. 89 3. 03 3. 08 3. 00 3. 26 3. 02 3. 26 3. 72 德国一中国 2. 70 2. 65 1. 77 1. 67 1. 70 1. 67 1. 77 1. 68 1. 79 1. 50 1. 38 表 6 2001 2011年中国对德国出 U互补性最强的 6类农产品的贸易互补性指数 农产品 2001 年 2002 年 2003 年 2004 年 2005 年 2006 年 2007 年 2008 年 2009 年 2010 年 2011 年 丝 1

30、9. 32 13. 43 15. 94 11. 05 7. 57 9. 61 9. 11 8. 95 7. 92 8. 47 9. 78 水果 5. 74 5. 60 6. 90 7.40 6. 75 6. 40 6. 16 7. 08 6. 20 6. 08 6. 26 蔬菜 3. 82 3. 72 3. 39 3. 62 3. 69 3. 69 3. 40 3. 65 3. 63 4. 24 4. 70 羊毛 1. 89 1. 82 2. 40 2. 48 2. 35 2. 97 2. 94 3. 78 2. 35 4. 07 3. 95 鱼 0. 93 0. 84 1. 01 0. 88

31、 1. 53 1. 63 1. 61 2. 27 3. 56 3. 50 3. 64 果汁 1. 53 1. 46 1. 84 2. 36 2. 55 2. 61 4. 04 3. 82 2. 22 2. 37 3. 16 口德国农产品的贸易互补性增强,而德国出口中国农 产品的贸易互补性减弱。这意味着中德农产品贸易具 有较强的互补性,两国都为对方提供了较大的市场空 间,但 2008年以后,中国农产品出口越来越符合德 国的需求,而德国农产品却逐渐失去了在中国市场的 有利地位。 从具体的农产品来看,中国对德国出口互补性最 强的产品为:丝、水果、蔬菜、羊毛、鱼、果汁等。 2001 2011年丝的互补

32、程度有所降低,而其他产品 的互补程度没有太大变化(表 6。这主要是因为丝 产品出口在中国农产品出口总额中的占比在降低,而 且德国对丝的需求 呈现低水平的波动状态。在此期 间,丝是德国唯一出现进口负增长的农产品,进口额 从 2001年的 2 186万美元降到 2009年的 768万美 元, 2011年才回升到 1 800万美元,而中国出口的丝 依然占德国进口总额的 90%以上。 本文通过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 出口相似度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对 2001 2011年 中德农产品贸易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除了 2008 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德农产品贸易整体上呈增长趋 势。由于欧盟的共同农

33、业政策即将在 2013年实施新 一轮改革,取消对农产品的出口补贴,并减少对欧盟 国家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限制,这无疑会加剧欧盟成 员国之间的农产品竞争。因此中国作为德国在亚洲最 大的农产品市场,可能会受到更多的重视。 -26- 在 2001 2011年的 11年间,中国农产品出口的 优势产品主要是园艺类产品和水产品,大宗农产品和 食用畜产品的劣势明显;德国的优势出口产品主要是 食用畜产品、饮料及烟草和其他农产品,大宗农产 品、园艺类产品和水产品上的劣势明显。中德各自的 优势农产品类型差别较大,两国农产品贸易的竞争度 并不高,同时两国的出口相似度在逐渐减少。这表明 两国在农产品出口结构和专业分工方

34、面,都朝着更大 程度地发挥本国资源禀赋优势的方向发展。 依靠廉价的劳动力和适宜的气候,中国出口到德 国集中度较高的农产品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德国 出口到中国集中度较高的农产品则以技术密集型和资 本密集型产品为主,基本反映了中德两国农业生产的 特点。从短期来看这体现了两国分工合作的协调性, 但从长期来看可能会制约中国农业产业升级,不利于 中国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贸易的长远发展。近年来,为 改变这一态势,中国在政府和民间两个层面加强了 与 德国的农业合作,今后应当继续实施,以提高中国农 广品的技术含量和广品品质。 从两国存在互补性的农产品来看,中国在水果和 坚果、蔬菜以及鱼类方面具有很强的出口优势,

35、而这 些正是德国进口需求很大并且稳定的几类产品,中国 应当抓住德国相应产品进口増长的机遇,进一步开发 德国市场。同时,德国也应注意中国农产品进口的结 构变化,在奶制品、咖啡和谷物制品等中国进口需求 增长较快的产品上加强合作,使两国在农产品贸易中 获得双赢。 (下转第 35页) World Agriculture 2013.10C总 414) keting strategy fessons tom tie M ondiagon agricultiial coop eiatives in Spain H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Food & A gribu sin ess

36、 M aiketing, 1992,4 (3):ll-23. 6 Francisco Javier Farcade1 Success in tie piactical applir catbn of coopeiative princpfes at Spain s M ondiagon C -opeiative Coipoiatbn J .National Pioductivity review, 2000,2 59-71. 7 BafeiBn Bakaikoa, AnjelEnasti, A giirtzane B egiristain.G - vein an ce ofM ondiagon

37、 Coop eiative Coip oiatbn J .A nnas of Pub lie and C oop eiative E conorn ics,2004,161-78. 8 Francisco Javier FoicadeED em ociacy, coopeiatbn and business aiccess J Journal of Business Eiiics,2005,56 255 -274. 9 A lCaui pbeHThe role ofwoikeis in in anagem ent- tie case of M ondiagon J .Review of Rad

38、ical Political Economics, 2011,43 (3) 328-333. 10 Christina A Clamp .The inleinatbnalizatbn of M ondiagon J .Annas of Public and Coopeiative Econorn ics,2000,4: 557-577. 11 An.plM aiiEnasti IaakiHeias, Bafeien Bakaikoa, etal The intematbnaUzatbn of coopeiativese case of tie M ondiagon coopeiative co

39、ip oiatbn J .Annak of Public and Coopeiative Econorn ics,2003,4 553-584. 12 Christopher B Meek, W amerP W oodworfti.Technical trair n ing and enterprise M ondiagon s educational system and its iui plications for otier coop eiatives J .Economic and Industrial D em ociacy,1990,11505-528. 13 Christina

40、A Clam p, Jnnocentus A Ihain is.Social entepie- neuishp ii tie M ondiagon co-op eiative coipoiatbn and tie challenges of successfiil leplicatbn J .The Journal of Entrepieneuidip,2010,19 (2) :149-177. 14 唐宗琨 .劳动合作与市场经济的统一 蒙德拉贡合作 社的经验 . 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 1996(0:46-47. 15 陈颐 .蒙德拉贡:西班牙的一个股份制合作社经济 世界, 1997 (Ll

41、):l _13. 16 叶国平 .合作经济的成功之作 . 上海企业, 2001 2): 54-55. 17 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考察团 .借鉴国际经验大力发 展新型合作经济 赴西班牙 “ 蒙德拉贡 ” 公司考察 报告 1 .中国集体经济, 2004 6):17-20. 18 李海岩,宋葛龙 .发展现代合作经济在我国仍有重要意 义 西班牙蒙德拉贡合作社的经验与启示中国 经贸导刊, 2006(Ll):49-52. 19 林松华 .对西班牙的蒙德拉贡联合公司的考察上海 管理科学, 2004(0:45-46. 20 刘国忠 .西班牙蒙德拉贡职业教育特色 . 教育与职 业, 20010:36-37.

42、21 张嘉听,吴宇晖 .蒙德拉贡联合公司的企业模式和绩效 研宄 1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 2008,24 (D :46-50. 22 孙妮 .发达国家利润分享模式研宄 蒙德拉贡模式与 员工持股模式的比较 D.天津:南开大学经济系, 2009. 23 李鑫 .我国农业合作社与西班牙 农业合作社的差异及启 示1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9 48):10-11.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 (上接第 26页) 参考文献 1 姚海华 .中国与东北亚主要国家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分析 I 中国农村经济, 2006 0)13-19,32. 2 司伟,周章跃 .中国和澳大利亚农产品贸易动态和展望 I .中国农村经

43、济 , 2007(L1):4-14. 3 朱晶,陈晓艳 .中印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及贸易潜力分析 . 国际贸易问题 ,2006 (0:40-46. 4 吕玲丽 .中国与东盟农产品出口相似性分析 I .世界经济 研究, 2006 (1)36-40. 5 林冰,刘春艳 .多视角看中日农产品贸易互补性 .改革与 战略, 2009 (L ):172-175. 6 卢锋,梅孝峰 .我国 “ 入世 ” 农业影响的省区分布估测 . 经济研宄, 2001 367- 73. 7 温玉萍 .中印农产品贸易比较研究 D.杭州淅江工业大 学,2008. 8 GuoZC, FengYH, Tan XY.Short- and

44、 bng-tenn in pact of lemaikabfe econan ic events on tie growlh causes of Chin a- Gennany trade in agrirfood pioducts J .E conorn icMo- deffiig, 2011, 28 6)2359-2368. 9 CaiJN, Yu R, Leung PS.The noim aUzed leveafed com pa lative ad van fege in d ex J .The A nnas of R egional Science, 2009,43 a)267. 10 万金,祁春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比较优势 动态研宄 基于 NRCA方法的分析 . 世界经济研 究,20121)51-57,88.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短文 > 期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