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共7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3485178 上传时间:2022-04-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共7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共7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共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共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1 古诗三首1.望洞庭是( )代( )写的诗,你能默写下来吗?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6分)2.忆江南中你最喜欢的两句是: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3.本课我们学了三首诗词,分别是: 它们都是描写( )。(4分)4.“孤云独去闲”出自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这样的一幅画面,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8分) 5“白银盘里一青螺”出自 。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诗中所写的画面: 6.“能不忆江南?”是个反问句,它是唐代( )写的。词牌名是:词中描写具体景物两句是: ,主要意思是 (12分)2 桂林山水语段一我看见过( )的大海,玩赏过(

2、)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 )啊,( )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 );漓江的水真( )啊,( )得可以看见江底的( );漓江的水真( )啊,( )得仿佛那是一块( )的翡翠。船桨激起的( )扩散出一道道( ),才让你感觉到船在( ),岸在( )。我攀登过( )的泰山,游览过( )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 ),( ),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 );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 ),( );桂林的山真险啊,( ),( ),好像一不小心就会( )下来。1.按原文的内容填空。(25分)2.这两个自然段作者运用 的方法,

3、写出了漓江的水具有 、 、 的特点;桂林的山具有 、 、 的特点。3.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2分)奇峰罗列: 4.从文中任选一个四字词语造句。(2分)( ): 5.请从第一自然段找出两对反义词,并写下来。(4分)( )( ) ( )( )6.文中划“”的部分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的修辞方法,写出了桂林的山 的特点,请你依照这个句子再写一个句子。(10分) 语段二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

4、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1)解释词语并选择其中一个造句。(3分)波澜壮阔: 水平如镜: 造句: (2)这一自然段主要写:(1分) (3)从文中找出两个比喻句抄写下来。(1分) 3 记金华的双龙洞语段一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 这是什么 那是什么 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 动物以及宫室器用 名目有四十多 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

5、也很值得观赏。1.本文选自 写的 ,我还读过他写的 。(6分)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4分)蜿蜒: 变化多端: 3.把文中划“”处加上标点。(7分)4.作者在洞内看到的景物有:( ),把描写这些景物的句子用“ ”划下来。(9分)语段二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下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

6、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大约行了二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 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1.这

7、段话选自 写的 ,文章是一篇 。(1.5分)2.我们可以这样理清文章的顺序:(3分)路上( )( )( )( )这两段话分别写的是 , 。3.由外洞进入内洞的唯一的通道是 。(0.5分)4.这段话中画“ ”句子写了什么?(1分)这个句子一开始就直接告诉我们“我”仰卧在小船里进内洞,“自以为贴着船底了”的描写是不是多余的?为什么?(1分) 5.画“”的句子写出了怎样的感受?说明了什么?(1分) 6.仿照例子写句子。(1分)例: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1)怎样大的石头呢? (2)多漂亮的灯呢? 7.文中既点明双龙洞名称的来历,又照应了课题的一句话是:(1分) 8.作者在内洞看见了

8、什么?听到了什么?(1分) 9.内洞的特点是: (1分)5 中彩那天当商店的扩音器高声叫着我父亲的名字,表明这辆车已属于我家时,我简直不敢相信那是真的。不一会儿,我看见父亲开着车从拥挤的人群中缓缓驶过。只是,他的神情严肃,丝毫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我几次兴奋地想上车与父亲共享这幸福的时刻,都被他赶了下来。我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中了彩还不高兴,闷闷不乐地回到家里,向母亲诉说刚才的情形。母亲安慰我说:“不要烦恼,你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难道我们中彩得到汽车是不道德吗?”我迷惑不解地问。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2分) 喜悦( ) 闷闷不乐(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5分)迷惑不解: 3.

9、从哪些语句能看出中彩并没给父亲带来喜悦,你能用“”把它们画下来吗?(4分)联系书中上下文,我们可以感受父亲此时正面临着( ),他正想:是 还是 ,虽然 但是 。(10分)7 尊严语段一一个寒冷的冬天,南加州沃尔逊小镇上来了一群逃难的人,他们面呈菜色,疲惫不堪。善良而朴实的沃尔逊人,家家烧火做饭,款待他们,这些逃难的人,显然很久没有吃到这么好的食物了,他们连一句感谢的话也顾不上说,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只有一个人例外,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当镇长杰克逊大叔将食物送到他面前时,他仰起头,问:“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需要我做吗?”杰克逊大叔心想,给逃难的人一顿饭吃,每个善良的人

10、都会这么做。于是他回答:“不,我没有什么活儿需要您做。”1.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逃难来的人们“很久都没有吃到这么好的食物了”,用“”把相关的语句划下来(6分)2.用“ ”划出描写年青人外貌的句子。(6分)3.用“”划出描写年青人的动作的词语,用“ ”划出描写年青人语言的句子。(6分)4.年青人为什么这样问杰克逊大叔呢?可以看出他是怎样的人?(8分)5.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4分)款待: 语段二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杰克逊大叔想了想,说:“我想起来了,我家确实有一些活儿需要您帮忙。不过,等您吃过饭,我再给您派

11、活儿。”“不,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年轻人站起来说。杰克逊大叔十分赞赏地望着这位年轻人,他知道如果不让他干活儿,他是不会吃东西的。思量片刻后,杰克逊大叔说:“小伙子,你愿意为我捶捶背吗?”说着就蹲在这个年轻人跟前。年轻人也蹲下来,轻轻地给杰克逊大叔捶背。捶了几分钟,杰克逊大叔感到十分惬意。他站起来,说:“好了,小伙子,您捶得好极了,刚才我的腰还很僵硬,现在舒服极了。”说着将食物递给了这个年轻人。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杰克逊大叔微笑着注视着这个年轻人,说:“小伙子,我的庄园需要人手,如果你愿意留下来的话,我太高兴了。”1.请把第二自然段开头部分加上标点。(2分)2

1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4分)赞赏: 思量: 3.找出描写年轻人外貌,动作和语言的句子并用“”划下来。(3分)4.年轻人没干活之前为什么坚持不吃东西?(2分) 5.杰克逊大叔为什么要留下这个?(2分) 6.用自己的话评价一下文中的两个人物。(2分) 9 自然之道然而,接着发生的事让大家极为震惊。向导抱走幼龟不久,成群的幼龟从巢口【y un r ch】( )。我们很忆明白:我们干了一件【y b k j】的蠢事。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的“侦察兵”,一旦遇到【wi xin】( ),便会返回龟巢。那只幼龟被向导引向大海,巢中的幼龟【d do】( )错误【xn x】( ),以为外面很安全,于是争先

13、恐后地结伴而出。黄昏的海岛,阳光仍很【mn mi】( )。从龟巢到海边的一大段沙滩,【w zh w ln】( ),【chn bi shn qin】( )的幼龟结队而出,很快引来许多食肉鸟,它们可以饱餐一顿了。1.看拼音,写词语。(15分)2.把文中划“”的句子加上标点。3.在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并写下来。(2分)( )( )4.从哪里可以看出那只被向导引向大海的幼龟是“侦察兵”?(5分)5.“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本课指我们干的哪件事?(5分)6.我们做了这件愚蠢的事,将会带来怎样的后果?(5分)7.文中有个拟人句,你能把它抄写下来吗?(7分)8.本课的题目是自然之道,什么叫“自然之道”

14、?读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想法,请写下来。(10分)11 蝙蝠和雷达语段一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办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显示在荧光屏上。驾驶员从雷达的荧光屏上,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在夜里飞行也十分安全。1.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 )。(4分)2.雷达发出的天线电波就像蝙蝠的( )。(4分

15、)3.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4分)4.雷达是怎样保证飞机的夜间飞行的安全的?(10分) 语段二蝙蝠是在夜里飞行,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的避开。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一次试验。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飞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它一根也没碰着。科学家又做了两次试验:一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一次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大处乱撞

16、,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1.科学家为了弄清楚什么问题才做的试验?(3分) 2.科学家作了( )次试验,第一次试验是把蝙蝠的 蒙上,结果 第二、三次试验是把蝙蝠的 蒙上,结果 。3.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2分)敏锐: 灵巧: 4.请用“ ”在文中划出一句比喻句。(2分)13 夜莺的歌声“村子里就剩下你一个了吗?”军官继续盘问他。“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你这个坏家伙!”军官打断孩子的话,“我是问你这里有没有人。”“人哪?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小孩不慌不忙地

17、回答,“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蠢东西!”军官想着,轻蔑地微笑了一下。1.请在括号内正确的字上打“”。(2分)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6分)3.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6分)轻蔑: 不慌不忙: 4.“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这里的“野兽”指: 5.军官为什么认为这个孩子是个“蠢东西呢”? 6.你认为小夜莺是个怎样的孩子?为什么?(5分) 15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覆盖( ) 呼唤( )2、“如约捧着鲜花”的中的“鲜花”代表了_ 3、作者写了爸爸的遗物_ _ 、_ _ ,表达了“我”_ 的感情。4、作者为什么要重复三个“和平”, 写出你的感受。 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