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辩证法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共4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3455305 上传时间:2022-04-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论辩证法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共4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简论辩证法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共4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简论辩证法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共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论辩证法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共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简论辩证法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李素娟 云南民族大学 11分析化学 摘要: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形而上学的观点已经成为不可能,十九世纪的三大发现为唯物辩证法提供了自然科学的基础,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回复到辩证法是不自觉的。辩证法的规律贯穿于整个自然科学中,使自然科学理论由浅入深、由经验到抽象真理的方向发展,同时自然科学的进步与变革也为辩证法的正确性、合理性提供客观基础。辩证法与自然科学辩证统一、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关键词:辩证法;自然科学;关系哲学和科学在古代的分界线并不明显,许多哲学家同时也是科学家,如被称为“百科全书”的亚里士多德。追溯到前苏格拉底哲学时期,第一批希腊哲学家

2、的代表泰勒斯,他提出“万物是水”,据说哲学是从这里开始的。从字面上说这种主张是荒谬的,但是如果通过对问题、论据和蕴意进行重构而设法猜测这个主张,那么我们可以合理的相信:泰勒斯假定发生着变化,而在所有的变化中存在着一种不变的元素,因而成为宇宙的“积木”。这种“不变的元素”笼统的叫做“始基”,也就是世界由以构成的“原料”。泰勒斯像其他所有人一样,看到许多食物产生于水、复归于水、水是生命必不可少,这一些简单的观察,可能导致了泰勒斯断言水是一切变化和流转中根本不变的元素。泰勒斯的问题:什么是宇宙的最根本的建筑材料,即实体(构成基础的东西)代表的是变化中的不变元素和多样中的统一。实体的问题后来成为哲学的

3、主要问题之一。他对变化如何发生的问题做出了一个间接的回答:始基(水)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变化的问题也成为哲学的一个基本问题。泰勒斯的问题和论据既是哲学的,同样也是科学的。他在一定程度上把论证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就此而言是科学的,他好像在问包括整个自然界的问题,因此又是哲学的。在古代几乎不分什么哲学和科学。这个区分产生于现代,直到17世纪末,我们还发现牛顿把物理学说成是自然哲学。辩证法,简单的说就是用整体的、联系的、发展着的观点看待事物,是哲学的根本方法,因此辩证法与自然科学是统一的并且共同发展。于是必然的产生了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观点,用辩证的观点进行科学研究,分析科学现象,解决科学问题,

4、而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完善和改进了辩证法观点,如十九世纪的三大发现为唯物辩证法提供了自然科学的基础。一、辩证逻辑辩证法这个词来自古希腊哲学,意思是“讨论”,被理解为我们借以通过公共讨论而达到真实立场的那种哲学对话。以下是对黑格尔辩证理论的简略表示: 朝向程度越来越高的合理性 (绝对知识) 合题 正题(肯定) 反题(否定) 对黑格尔来说,辩证法既适用于理论对话,也适用于具体的历史过程。在理论上,辩证法现身于概念和立场超越自身指向更恰当的概念和立场的过程之中;在实践中,辩证法现身于不同的先验理解视域向它们的最高阶段进展的过程之中。对辩证转化的洞见,既不是一种经验知识,也不是一种演绎洞见,来自于觉察到基

5、本预设可能是有缺陷的、不足的。通过辩证法我们所做的肯定和否定都不是参照经验或根据演绎的论证,而是指出那些被认为有能力的人们都同意说某个立场是“有缺陷的”,进而该立场由此超越自身,并指向一个缺陷少些的立场。辩证逻辑与形式逻辑相反,并不是把各种不同的判断和推理的形式列举出来和毫无关系的排列起来,而是由此及彼的推出这些形式,从低级形式发展出高级形式。黑格尔将判断分为四类:1.实在的判断,肯定或否定的表明某一单个事物的某种一般特性。2.反省的判断,是关于主语的某种关系规定,某种关联。3.必然性的判断,是主语的实在的规定性。4.概念的判断,是主语对自己的一般本性的判断,或者说对自己的概念符合到什么程度的

6、判断。比如,摩擦生热,在实践上是史前的人就已经知道了,十万年前就有摩擦取火,接下来发展为这样一个实在的可定判断:摩擦是热的一个源泉。直到1842年,科学家做出这样的判断:一切机械运动都能借助摩擦转化为热。经过了这么长的时间和大量的经验知识,我们对现象的认识才上升到全称的反省的判断。只过了三年,迈尔就将它提高到了概念的判断:在每一种情况的特定条件下,任何一种运动形式都能够而且不得不直接或间接地转化为其他任何运动形式。因此表现在黑格尔那里的是判断这一思维形式本身的发展,而在自然辩证法里就成了对运动性质的立足于经验基础的理论认识的发展。由此可见,思维规律和自然规律只要它们被正确的认识,必然是互相一致

7、的。二、辩证法的三大规律辩证法的规律是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中抽象出来的。辩证法的规律不是别的,正是历史发展的这两个方面和思维本身的最一般的规律。实质上它们归结为三个规律:对立统一的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1. 对立统一的规律当我们把事物看做是静止没有生命的,各自独立、互相并列或先后相继的时候,我们在事物中确实碰不到矛盾。如果限于这样的考察范围,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即够了。但是当我们从事物的运动、变化、生命和相互作用方面去考虑时,我们立刻陷入了矛盾。运动本身就是矛盾,甚至简单的机械位移之所以能够实现,也只是因为物体在同一瞬间既在一个地方又在另一个地方,既在同一个地方又不在同一个地方

8、。这种矛盾的连续产生和同时解决正好就是运动。事物是在对立统一中发展的。2. 质量互变规律在自然界中,质的变化(以对于每一个个别场合都是严格地确定的方式进行),只有通过物质或运动的量的增加或减少才能发生。自然界中一切质的差别,或是基于不同的化学成分,或是基于运动(量或形式)的不同,或同时基于这两者。所以没有物质或运动的增加或减少,即没有有关物体的量的变化,是不可能改变这个物体的质的。3. 否定之否定规律在自然辩证法中,否定不是简单的说不,或宣布某一事物存在,或用任何一种方法把它消灭。任何限制或规定同时就是否定,并且否定的方式首先取决于过程的一般性,其次取决于过程的特殊性质。我们不仅应该否定,而且

9、还应该重新扬弃这个否定。因此我们做第一个否定的时候,就必须使得第二个否定可能发生或将有可能发生。每一种事物都有它的特殊的否定方式,经过这样的否定,它同时就获得发展。三、辩证法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及发展1.在自然科学中,由于它本身的发展,形而上学的观点已经成为不可能了在古代,对自然的认识是一种原始的、自发的唯物主义,它在自己的萌芽时期就十分自然的把自然现象的无限多样性的统一看做不言而喻的,并且在某种具有固定形体的东西中,在某种特殊的东西中去寻找这个统一,比如泰勒斯就在水里去寻找。在这里自然科学与哲学并没有固定的分界线,最早的希腊哲学家同时也是自然科学家:泰勒斯是几何学家,他确定了一年是365天。毕达

10、哥拉斯是数学家。,关于古代自然观,这些哲学家没有说明运动的起源。中世纪从概念实在论像唯名论的转折,在一定意义上意味着兴趣转向具体事物,而这可能有助于促进实验科学的兴起。到了17世纪末,古典力学,这各门实验数理科学的基础,被建立起来了。此时与真理打交道的有三种思想活动:神学、哲学和自然科学,相比之下中世纪只有神学和哲学。对哲学来说,重要的是找到一个相对于科学的位置。因此这时期的哲学工作者多半是努力寻找哲学与科学的界限,如唯理论者笛卡儿和布莱尼次、经验论者洛克和休谟以及先验哲学家康德。对普通人的自我形象影响最大的是科学的巨变,哥白尼的日心说和伽利略发明的望远镜使天文学从地心世界观发展为日心世界观。

11、这对神学是一个挑战和严重的打击。接着开普勒提出行星轨道理论,奠定了新的自然科学的基础。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是物理学成为科学压倒传统和偏见而取得全胜。医学转变为一门科学,是在新物理学的影响之下发生的,最后是在新化学的影响下发生的,但这个过程要求有解剖学和生理学的新知识,这就意味着人体解剖的禁令必须废除。直到十九世纪前,唯物主义主要是机械唯物论,因为在那时所有自然科学达到完善地步的只有力学,重量的力学。化学处于幼稚的燃素说的形态中。生物学尚在襁褓中,对动植物机体只做过极粗浅的研究,并用纯粹机械的原因来加以解释。因此这在当时对唯物论来说是一个特有的、不可避免的局限性。第二个局限性在于:它不能把世界理解

12、为一种过程,理解为一种处在不断地历史发展中的物质。这是同当时的自然科学状况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形而上学的即反辩证法的哲学思维方式相适应的十九世纪的三大发现为唯物辩证法提供了自然科学的基础。第一是发现了细胞,整个植物体和动物体都是从它的繁殖和分化中发育起来的。由于这一发现我们不仅知道了有机体都是按照同一个规律发育和生长的,而且通过细胞的变异指出有机体能改变自己的物种并从而实现一个比个体发育更高的发育道路。第二是能量守恒和转化,它传达出了,自然界中的一切运动都可以归结为一种形式向另一种形式不断转化的过程。最后达尔文的进化论阐明了物种的起源和进化发展,第一次从联系中证明了有机自然物,包括人在内都是由单细

13、胞到多细胞,从简单到复杂的长期发育过程的产物。这三大发现不仅指出了自然界中各个领域内过程之间的联系,而且总的来说也指出了各个领域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的辩证性质,迫使受过形而上学训练的自然哲学家违背他们的意志不得不接受,自然哲学被清除了。2.近代自然科学回复到辩证法是不自觉的,是充满矛盾和缓和的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正当自然过程的辩证性质以不可抗拒的力量迫使人们不得不承认它,因而只有辩证法能够帮助自然科学战胜理论困难。也就在这个时候人们又无可奈何的沉溺于旧的形而上学。除了使自然科学从形而上学回复到辩证的思维,没有其他达到思想清晰地任何可能。这种复归可以通过不同的

14、途径达到。他可以由自然科科学发现本身所具有的力量而自然地实现,但这是一个比较长期、比较缓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大批多余的阻碍要克服。另一种就是理论自然科学家愿意从历史存在的形态中仔细研究辩证哲学,那么这一过程就可以大大地缩短。总之,自然界是辩证的 , 辩证法的规律贯穿于整个自然科学中,只有在科学研究中运用辩证的思维方式,才能达到理论创新。只有自觉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自然观为指导 ,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既大胆解放思想 ,又实事求是正确地运用一些逻辑思维方法 ,才能在我们的科研活动中有所作为1。同时只有自然科学的进步和变革才会丰富、发展和深化辩证法理论参考文献:1 冯林,何先刚.试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04,17(2):4952.2 于光远,孙小礼等编.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论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M.科学出版社,1988.3 (挪) G希尔贝克 N伊耶著,童世骏 郁振华 刘进 译.西方哲学史:从古希腊到二十世纪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