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液氨泄漏事故应急演练方案(共10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3429583 上传时间:2022-04-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液氨泄漏事故应急演练方案(共10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液氨泄漏事故应急演练方案(共10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液氨泄漏事故应急演练方案(共1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液氨泄漏事故应急演练方案(共10页).doc(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化工有限公司特种设备专项应急演练方案2018年专心-专注-专业一、演练目的为了提高我公司对特种设备安全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能力及认真吸取历年来全国各地特种设备造成人身伤亡事故带来的教训,及时、有效地处理设备运行中突发的安全事故,防止因此引发的人身伤害、环境污染、设备损坏等次生事故,进一步提高运行、检修、消防及后勤保障人员对特种设备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在发生事故的紧急情况下能实施快速、有效地救援与抢险,保证员工的人身安全,减少事故损失,防止事故扩大。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计划在2018年6月21日进行“液氨储罐泄露专项演练”。二、演练组织机构总指挥:*副总指挥:*、*参

2、演小组及人员:应急处置组、警戒组、疏散组、救护组、抢修组、运输组、通讯组、清理组,参加应急演练人员名单及具体责任分工详见(附表1)。三、演练时间及地点计划演练时间:2018年6月21日上午10:30演练地点:液氨储罐区四、演练区域及周围设备、环境状况1.公司液氨罐区设有容量为10m、20m的二个液氨储罐(一用一备),现场设置的安全防护设施主要有消防喷淋系统、防爆电气系统、静电接地系统、泄漏检测报警系统、应急安全洗眼系统、浓度稀释污水排放系统、风向指示系统、应急疏散通道等,并配置了正压呼吸器、防化服等安全防护用品。 2、演习事故发生时,冷冻机组正常运行,机组脱硝系统运行正常,20m氨罐运行,10

3、m氨罐备用。风向:根据现场实际风向标指示进行确认。五、演练事件设定2018年6月21日上午10:30时,冷冻车间巡检员*发现20m液氨罐区氨罐输氨管道法兰部位发生泄漏,立即上前关闭阀门发现阀门内漏无法完全关闭。情况紧急,需紧急救援。六、演练目标:通过液氨罐区液氨泄漏事故应急演练,达到增强运行、检修及消防人员对特种设备事故的快速反应能力,强化各级人员安全防范意识,提升公司应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能力。七、演练过程1、2018年6月21日上午10:30应急演练总指挥宣布集合令,参演相关人员按小组为单位在办公楼前西侧场地集合,各小组指挥分别向应急演练总指挥汇报各组参演人数。报告总指挥,所有参演人员已集

4、合完毕,应到24人,实到24人,请指示”。演练总指挥:“演练开始”。演练副总指挥:“各小组就位”。2、10:30冷冻车间氨罐区巡检人员在氨站巡检过程中,发现20m液氨储罐法兰部位发生泄漏,立即上前关闭阀门发现阀门内漏无法完全关闭。立刻电话向车间主任报告现场情况,此时车间主任立即电话向安全环保部部长*报告,同时向设备管副总*报告现场情况,并请求紧急救援。*接警后立即向分管安全环保副总*报告,*接到报告后立 即向应急指挥部总指挥*报告。3、*根据事故现场报告情况,下达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命令。由应急副总指挥快速通知各应急小组组长,各救援小组成员接到命令后迅速带齐救援设备赶赴事故现场,到达现场后各小组队

5、长迅速清点人数和检查救援设备无误后分别向总指挥报告。总指挥立即发布警戒、疏散、救护、抢修等应急救援命令。随后各救援小组立即分头行动。4、警戒组立即对罐区周边各路口进行警戒隔离封锁现场,设立安全警戒区拉起警戒线,设立警戒人员,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疏散组立即对罐区周边活动人员进行疏散至警戒线外安全地带。救护组立即带好救护装备至罐区附近安全地带原地待命。此时消防组成员迅速接好消防水管对罐体进行降温防止事故扩大,在消防组用水稀释中和泄漏的液氨的同时抢修人员带好抢修工具穿戴好正压呼吸器和静电防护服等防护用品进入事故现场进行抢修,由于前端阀门内漏关闭不严无法对法兰进行更换经讨论对罐内剩余液氨进行置换处理。经

6、过努力抢修堵漏工作顺利完成。5、抢修组成员堵漏成功后立即撤离事故现场,此时清理组成员立即进入现场进行清理工作,用喷雾水喷洒低洼处、沟、渠等地方,确保现场泄漏的液氨用水稀释后排入应急池,并对现场及附近沟渠的水体采样分析,判断不会再次造成环境污染的可能性。经过反复采样、清洗,直至液氨储罐区围堰周边采样合格。泄漏现场氨气浓度在安全合格范围以内。6、各救援小组完成各自的救援任务后,到现场集合点集结。各小组队长清点队员人数,确认无误后向总指挥报告救援任务完成情况和小组人数情况。总指挥确认各救援小组任务完成后和救援小组人数齐全后宣布救援结束。宣布安徽中山化工有限公司液氨罐区泄漏事故专项应急演练结束”。八、

7、注意事项1、参演部门人员原则上不得缺席本次演练活动,若有特殊情况需提前半天请假。各参演人员必须熟悉本次演练方案,熟练掌握各自角色内容。2、进入氨站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氨站的各项安全管理规定。3、演练过程中由现场指挥统一指挥,严格禁止操作现场设备,如演练过程需要操作,通过口头描述和现场模拟方式进行。4、参加演练人员正确、熟练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演练过程中注意避让人员及现场设备,防止人身伤害事件发生。5、特种设备科负责修编本次氨泄漏事故演练方案,组织和监督相关部门开展演练前现场物资准备和布置工作,做好演练期间演练记录、照片和资料收集存档。6、机修车间根据演练方案做好液氨罐区设备检查,发现缺陷及时联

8、系检修处理,配合安环部做好演练物资和现场布置工作,确保演练期间液氨罐区设备运行正常。7、演练结束后,由安环部负责清点参加演练人员,机修车间安排人员配合安环部清点、回收演练物资,恢复现场。附表1:液氨罐区泄漏应急演练人员名单附表2:现场急救应急预案演练记录评估表附表3:特种设备专项演练器材表附表4: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演练记录表 附表1:氨区泄漏应急演练人员名单姓 名职 务演练角色联系电话一、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二、警戒组A组B组C组三、疏散、清理组四、消防组五、救护组六、抢修组七、通讯组八、巡检员警戒组分工明细表:附表2:*化工有限公司液氨泄漏应急演练评估表预案名称氨罐区泄漏事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地点液

9、氨储罐区组织部门动力设备科总指挥*演练时间2018年6月21日参演人员附演练人员名单:共 24 人演练类别现场演练(包括安全防护用品使用;应急救护;现场事故处理)演练效果评审内容本次演练主要执行内容执行情况(或)演练现场准备充分演练人员到位迅速、整齐巡检员及时汇报主任,设备故障情况、事故发生地点清楚救护组抢救伤员的方式方法正确、标准正确安排现玚人员撤离现场到上风处检修抢险人员正确、快速配戴安全防护设施主任发出事故信息,汇报厂领导、安环部、设备部等。根据实际情况提升应急响应级别安环部向上级单位报告事故发生和处理情况副总指挥通知机修车间、安环部等相关人员组织抢险。各小组组长按方案职责要求开展应急抢

10、险工作警戒组安排人员设置安全警戒区域疏散及时疏散人员安环部安排医护人员到厂检查伤员演练效果评价达到预期目标基本达到目的,部分环节有待改进没有达到目标,须重新演练评价人: 单位: 评价时间: 年 月 日 附表:3特种设备专项演练器材表器材名称数 量备 注空气呼吸器6 套担架1 付急救箱1 个警戒带5卷消防水带4 根户外报警器1 台对讲机8 部通讯电话1 部消防战斗服4 套防化服2 套工具包1 套防毒面具3套 附表:4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演练记录表演练单位*化工有限公司演练内容液氨罐区泄漏演练时间2018年6月21日上午10:30分演练地点公司液氨储罐区指挥机构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指挥人员总指挥:*、副总

11、指挥:*、*参加人员演练步骤1、 车间巡检员巡检时发现氨罐泄漏前往关闭阀门仍然泄漏立即电话向车间主任报告。2、 车间主任立即向安环部和设备科报告,安环部立即报告总指挥,总指挥下达启动应急预案命令。3、 副总指挥立即通知各救援小组组长带齐救援设备赶赴集合点集合清点人数,总指挥立即发布救援命令各小组分头行动。4、 各救援小组完成救援任务后到集合点集合,各小组组长清点人数,总指挥宣布演练圆满完成演练结束。演练效果通过这场演练不仅检验了我司应急队伍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而且增强了员工遇到应急事故的处置方法,对突发事件有一定的认识。存在不足,应急反应能力不够及时完善措施加大应急救援队伍人员和车间员工培训力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