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幼儿欺负行为及其干预策略(共5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3404557 上传时间:2022-04-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幼儿欺负行为及其干预策略(共5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试论幼儿欺负行为及其干预策略(共5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试论幼儿欺负行为及其干预策略(共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幼儿欺负行为及其干预策略(共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试论幼儿欺负行为及其干预策略摘要:欺负行为是幼儿期一种比较常见的不良行为,幼儿的欺负行为不仅会对他人或集体造成危害,更会对幼儿自身发展造成严重的阻碍。本文分析了幼儿欺负行为的内涵和判断标准,探究了幼儿欺负行为产生的原因,提出干预和消除欺负行为需遵循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干预和减少幼儿的欺负行为的策略。关键词:幼儿 欺负行为 干预策略一、前言欺负行为是幼儿期的孩子经常出现的一种问题行为,幼儿的欺负行为不但会对他人或集体造成危害,对攻击者本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是极为有害的。大量研究表明,有欺负行为的孩子,其同伴关系一般较差。大多数同龄孩子会对其避而远之,一些受欺负的幼

2、儿会产生心理恐惧,甚至不愿上幼儿园。而且,由于攻击性幼儿惹事生非,影响正常的生活和教学秩序,使得幼儿园教师需要花很多时间来解决因此产生的矛盾,也给幼儿园的家长工作带来很多麻烦和难题。尤其严重的是,如果得不到及时矫正,幼儿期的欺负行为还会延续至青年和成年,会导致其社会适应困难、人际关系紧张,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深入分析幼儿欺负行为的原因,积极采取应对之策,对幼儿欺负行为进行及时的控制与矫治,成为当今幼儿教育中一项重要的课题。二、欺负行为的内涵及判断标准(一)欺负行为的内涵幼儿的欺负行为指幼儿较频繁、较严重地向他人或物品的身体或言语上的攻击、作弄他人,以发怒、争吵、打架作为解决冲突的手段

3、,侵害或漠视他人的权利,往往是体力或人际关系上占相对优势者对较弱者有意进行并造成对方生理或心理痛苦的攻击。(二)欺负行为的判断标准英国的Smith(1996)等把欺负行为简明地定义为系统的权利虐待(Systematic abuse of power)。他们判断一种行为是否属于欺负行为的三个标准:该行为不是由受害者的挑衅引起的,而该行为却具有挑衅性;该行为重复发生,那些偶尔发生的或仅发生一两次的行为不属于欺负;该行为受害者不具备有效的报复手段和条件,因为欺负者总是较强壮,或感觉较强壮。三、幼儿欺负行为产生的原因(一)生理和心理原因研究表明,幼儿的某些生理特征如荷尔蒙的分泌、外貌的特征、体质、气质

4、等对其欺负行为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例如天生爱哭闹、爱发脾气的“难带型”婴儿,将来就比普通的婴儿更易产生欺负行为;而一些外表长相有些特异的幼儿,为了免遭别人的歧笑,常选择先发制人的方式攻击别人。幼儿欺负行为的发生与幼儿的心理素质也有密切的关联。幼儿如果经常遇到困难挫折,受到干扰或阻碍,其愿望不能得到满足,就有可能产生攻击性。还有些幼儿处于家长的溺爱之下,形成娇气、自私、任性,事事要如意的心理,当自己的行为被其他人或物影响时,也会导致其欺负行为的产生。欺负与儿童人格倾向的密切相关在很大程度上说明,欺负他人更可能是欺负者适应环境的有效方式,通过欺负行为,欺负者可以控制他人和环境,确立自身在同伴

5、群体中的有利地位。这也是欺负行为频繁产生的关键所在。(二) 家庭、学校环境因素1、儿童早期的依恋模式儿童的养育者,特别是母亲,对儿童的基本情感态度与儿童的行为发展有重要的影响,负面的情感态度,如缺乏温暖、对儿童的需要和要求漠不关心等,将增加儿童发展成为对他人具有攻击性和敌意的可能性。2、对儿童欺负行为的纵容和默许如果家长对儿童的行为过于宽容和放纵,当儿童对同伴和亲友甚至成人表现出含攻击性和敌意的欺负行为时不予以明确的制止。则有可能增加儿童的欺负行为水平。3、对儿童经常采用体罚的教育方式幼儿的欺负行为也受教师、家长惩罚行为的影响。当幼儿发生欺负行为时, 家长和教师往往会训斥、恐吓,甚至体罚他们。

6、这些方式无形中又让幼儿有了模仿的机会。4、幼儿的欺负行为也受同伴的影响一旦这样的幼儿来到幼儿园的环境中,他的欺负行为就更容易发生。 原因之一: 在集体环境中需要与许多同龄伙伴交流,而具有欺负行为的幼儿的行动方式常与他人相背而导致双方的敌意和防卫,他们没能学会发动并维持交往所必须的关键性的社会技能,常遭受同伴、群体的拒绝、回避或惩罚,同时也受到成人(教师)的拒斥。原因之二:在同伴中人缘差、学业失败、自身有内疚感,遭别人歧视时,有报复别人的行为。一些幼儿由于个人卫生不好或智力上有些缺陷或家庭的因素,常遭同伴的排挤、歧视,就找机会发泄,报复。(三)社会环境因素随着大众媒体及娱乐节目中大量暴力因素的出

7、现,幼儿变得越来越容易冲动、烦躁。一系列宣传暴力的动画片、有强烈暴力色彩的玩具-手枪、刀、箭、赛车等成了幼儿的钟爱。幼儿从中学习、模仿,并最终获得了这些暴力行为。四、干预和消除幼儿欺负行为需遵循的基本原则幼儿的欺负行为是一种特殊的攻击性行为,是伴随着幼儿的社会生活而发生的频率极高的一种不良行为。这就要求我们在干预和消除幼儿欺负行为上不能盲目采取措施,必须遵循一些基本原则:第一,创设一个温暖的、有积极兴趣的以及成人参与的学校环境;第二,严格规章制度,明确界定不可接受的行为的界线;第三,如果违反了规章制度,应该受到非敌意的、非体罚的制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学校情境中的欺负行为的防范与矫治就是建立在

8、成人与儿童的权威性的相互作用关系上的,或者说是一种儿童教养模式在学校情境中的应用。五、应对欺负行为的干预策略(一)创设和谐的心理环境心理环境包括幼儿生活、学习和游戏的全部心理空间,特别是幼儿的学习、活动及生活的氛围。和谐的氛围有助于培养幼儿努力进取、奋力向上的个性品质,也有利于形成和谐的师幼关系、同伴关系,使幼儿健康成长。相反,不良的心理环境,只能使幼儿感到处处受压抑,导致各种不良个性品质的形成。鼓励引导幼儿共同营造一个“互帮、互让、互补、互长”的轻松和谐的人际交往环境, 满足幼儿团体归属感的需要, 使其在情感上也得到同伴的支持, 从而让幼儿感受到心理上的安全、舒适与责任感。这样能使幼儿以平和

9、的心境来建构, 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过激行为,减少欺负行为的发生。(二)远离暗示和鼓励欺负行为环境儿童的欺负行为许多都是从环境中习得的,因此首先应从社会环境中寻找那些可能导致儿童欺负行为的因素,并予以消除。如有的孩子是从电视、电影中学来的,就应禁止孩子接触这些不良媒体。如果孩子的欺负行为是从父母那儿模仿来的,父母就应做自我检查,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做好孩子的表率。此外,还应提供一些正确的行为模式供儿童选择,使他们的行为得到满足。如为儿童提供足够的游戏空间、各种娱乐器材等,避免因偶然的身体碰撞而导致攻击性冲突。研究已证明缺少游戏材料容易引起儿童的欺负行为。如果玩具丰富,更多的孩子便可以在不引起冲突的情

10、况下加入游戏。而且,应注意少给孩子买刀、枪等攻击性玩具,因为玩具本身的攻击性会引发儿童的攻击性倾向。(三)明确欺负行为不被允许当身体或语言欺负发生时,成人必须在儿童体验到这种通过消极否定的途径获得的满足感之前进行干预。而且对于成人来说,这也是一个极好的机会,可以用来帮助儿童认清并采取合适的行为来达到他们的目标。成人可以让儿童认识到无法通过欺负行为获得奖赏,从而在儿童中确立起欺负行为是不允许的观念,这样即使在成人没有立即出现的情况下,暴力事件也会减少。(四)培养幼儿的同情心心理学研究表明,无论小学生、青少年还是成人在受害者明显表现出痛苦时,都会停止攻击。然而学前儿童和高攻击性的小学生则不然,他们

11、会继续伤害受害者。心理学家认为,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缺乏同情心,在伤害别人时,他们一点都没有感到羞愧或不安。因此,培养儿童的同情心能有效地降低儿童的欺负行为。儿童有时表现欺负行为是为了吸引注意,所以减少欺负行为的一个策略就是不予以理睬,只有当儿童采取合作性行为时才给予注意。在这样的选择注意过程中,成人不给予欺负者注意,选择安慰被欺负者,让其做一些有趣的事情,或者告诉他如何以非攻击性的方式来处理可能发生的对于他的进一步攻击。被欺负者学会如何应对欺负而不是自身变成欺负者,这样可以防止欺负行为升级。另外,如果有其他孩子在场观察到这一情形,可以向他们展示对欺负行为的受害者表示同情是恰当的、正确

12、的,面对欺负行为,使用非暴力是有效的。(五)建立良好的幼儿班集体幼儿作为特定的社会成员,从群体意义上讲,首先要归属于幼儿园的班级集体,所以幼儿教师初建班集体时,应坚持正面教育和集体教育的原则,使幼儿个体的才能在集体中得到充分表现,逐步使幼儿产生自信和自主感。教师应引导、鼓励和帮助幼儿参加各种活动,并随时肯定、表扬他们的积极性和良好表现。如果对幼儿的活动及活动结果要求过严,指责过多,评价不公正,甚至采取讥刺、挖苦的口吻或不合适的惩罚,必然会挫伤幼儿的心灵,使他们自卑、失去信心,使其对应付周围环境的能力发生怀疑,进而影响身心的健康发展。六、结语总之,幼儿的欺负行为要及时矫治。而对幼儿欺负行为的矫治

13、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与配合,同时要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与技巧。只有这样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达到“ 标本兼治”。参 考 文 献1张华.建构游戏中幼儿欺负行为的有效矫正J.幼教园地,2007年11月(下旬):30-312屈卫国.J.调查与研究,2005(03):27-293王芳华.幼儿欺负行为的现象与分析J.教育导刊,2004年2、3月号(10)下半月:47-50 4梁玉华,苏丽.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应对策略J.教育探索,2012(2):129-1325李幼穗.儿童社会性发展及其培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1:253-2826刘海燕,王艳.幼儿攻击行为的成因与应对策略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1(5):69-74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