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教案(共28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3402132 上传时间:2022-04-29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集体备课教案(共28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集体备课教案(共28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集体备课教案(共2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体备课教案(共28页).doc(2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5 苹果里的五角星 主备人:付昱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 3、尝试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学会与人合作。 4、能按照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 5、学会用“清晰”、“魅力”造句。 教学重、难点 在充分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练习流利地朗读课文。 理解“创造,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 课前小研究1、读一读下列词语,并理解带点的词。拦腰 生疏 幼儿园 循规蹈矩图案 感触 五角星 鲜为人知2、熟读课文。3、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五角星?你见过苹果里的五角星吗?怎么见到的?没见过的话就想办法看一看吧。4、课文中介绍了几种切苹果的方法,都是

2、怎么切的?你对不同的切法有什么不同的看法?你从小男孩切苹果的方法中想到了什么?5、你还知道哪些因为人们的不循规蹈矩而发现、发明或创造的事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看五角星 你觉得这些五角星怎么样?在哪儿见过?板书:五角星 2、拿苹果交流:吃过吗?感觉如何?知道苹果的结构是什么样的吗?学习了课文的同学都知道,在苹果里还有什么? 二、检查预习:1、拿出你的课前小研究,指名读读第一题,并说说自己理解的词语。其他同学进行补充或修改。2、指名读课文。三、学习课文1、文中的小男孩是怎么发现苹果里的五角星的?谁来试试,让大家看看苹果里的五角星?2、组内讨论交流第三题:你从小男孩切苹

3、果的方法中想到了什么?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听写本课生字词2、指名解释“循规蹈矩”二、组内讨论交流你还知道哪些因为人们的不循规蹈矩而发现、发明或创造的事例?三、读悟魅力,深入领会“创造” 1、你觉得第一次这样切苹果的人怎样?他怎么会想到这样切的呢?(用表示估计的一个词:也许) 2、作者对这件事最深的感触是什么?(找出关键的一句话) “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一句“这么大魅力”,什么是魅力?联系上下文思考,有怎样的魅力?苹果中发现五角星的魅力 这个秘密不知从什么地方传到男孩的幼儿园,然后又由他传给我,现在我又传给你们大家,这个秘密传给你们大家后,你们还会传给 这真是一传十,十传百,

4、广为流传,这就是魅力! 那这魅力仅仅是苹果中五角星的魅力吗?(创造的魅力) 创造力什么叫往小处说?往大处说呢? 3、生活中,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老师有过:通常人们炒蔬菜不放酒,也许是出于无意,也许是出于好奇,有一次我炒蔬菜放了点儿酒,竟然发现炒出来的蔬菜更加碧绿、更加可口。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炒蔬菜的方法。 第三课时课堂练习一、交流:你还知道哪些因为人们的不循规蹈矩而发现、发明或创造的事例?小组内交流,推选一个同学讲给全班同学听。二、书面作业:1、比一比,再组词。焦( ) 黄( ) 流( ) 距( )瞧( ) 横( ) 疏( ) 矩( )2、根据课文填空。人们

5、切苹果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而课文中的小男孩却是( ),而且苹果里有( )的“五角星”,这种( )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 )。什么叫创造力,从小处说就是( )。板书设计苹果里的五角星拦腰切下去-发现五角星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这叫创造力8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 主备人:张静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 4、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教学重难点1、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

6、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课前小研究1、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认真读课文画出课文里描写隆中“景色秀丽宜人”的有关语句。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三国演义、群雄纷争。2、板书课题。示范“茅”、“庐”两字写法;学生练习写“茅”、“庐”两字,写在课题旁边。3、解题。理解“顾”、“茅庐”意思。二、初读课文1、范读。(或听录音)提问:谁“三顾茅庐”,刘备三顾茅庐干什么?“三顾茅庐”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2、检查课前小研究

7、:检查字音掌握情况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要求:不破词破句,不添字漏字,不复读,不唱读。边读边评议。感知文章主要结构:略写前俩次,详写第三次。讨论:通过读课文,你了解到刘备、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板书:刘备:尊重人才诸葛亮:雄才大略三、作业1、描红2、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出示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抽读生字卡片二、细读课文1、细读第一自然段。(1)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刘备为什么还要去拜访诸葛亮?(2)小组讨论。2、学习第24自然段,过渡:刘备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第三次来到隆中诸葛亮的茅庐,终于见到了诸葛亮先生,请到了一位智谋过人的军事,留下一段佳话。下面,我们

8、来学习第24自然段。(1)小组学习。读课文,思考: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划出刘备有关动作、语言、神态等词语、句子,读一读,想一想。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诸葛亮雄才大略?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想一想。(2)讨论问题一: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 要点:第二自然段。重点指导分角色读张飞、刘备的话,讨论,指导朗读,细细感悟品味刘备对人才的敬重、虔诚;第三自然段。精读赏析:“下马步行、轻轻敲门、轻轻走、恭恭敬敬、等了半晌、又等了一个时辰、快步走进”等重点词语的细节描写;讨论,指导朗读,感悟刘备对人才的敬重、虔诚。第四自然段。同塌睡觉、同桌吃饭等。(3)重点句理解。3、讨论:课文中哪些

9、地方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理解句子:刘备听了茅塞顿开,象拨开了云雾见到了青天。比喻句教学,什么比做什么?体会比喻句的精妙。理解句子:我得到到诸葛先生,就象鱼儿得到水一样啊!比喻句教学,什么比做什么?体会比喻句的精妙。三、作业1、近义词2、组词3、抄写比喻句。第三课时一、总结、写作特点刘备、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的,指名读有关的语句。二、指导复述课文。1.理清课文脉络。两次拜访没见到上路前第三次拜访的经过见面前见面后刘备、诸葛亮的鱼水情2.看板书学生自由练说。3.指名复述。三、指导用“来到只见”说话。1.指名读:“他们来到隆中秀丽宜人”。2.分析:写了那些景物,按

10、什么顺序写的?描写这些景物有什么作用?3.指导用“来到只见”说话。4.自由练说,同桌说,指名说。四、教学生字新词1.生字字形教学;2.指导书写:茅尊恭卧五、练习1.形近字组词;2.用“来到只见”说话;板书设计三顾茅庐两次拜访没见到上路前第三次拜访的经过见面前见面后10 公仪休拒收礼物教学设计 主备人:张静教学目标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了解独幕剧的特点,学会阅读剧本。4、理解公仪休最后一段的含义,学习公仪休清正廉洁、拒收礼物的品格。重点难点1、了解独幕剧的特点,学会阅读剧本。2、通过自我诊断与矫治,理解公仪休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学习公仪休清正廉洁、拒收礼

11、物的品格。课前小研究1、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2、读读下面的词语,任选两个词语口头造句。鲜美回味盛情心满意足日夜操劳务必难免违犯无可奈何恍然大悟3、仔细阅读公义休谈吃鱼的那段话,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的理解。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通过对比,了解戏剧。同学们,你们看过戏剧吗?老师给大家看一段戏剧,想想看,要演好一场戏,要做那些准备工作呢?(化妆、服装、道具、布景、演员、灯光)同学们说得非常对,其实刚才大家说的都放在一起,就是一场戏的剧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剧本。(出示课题)播放课文分角色朗读的录音。让学生听一听,再和课文比较一下缺少了什么?(没有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方括号交代布景及人物活动。括号

12、交代说话时的语气、动作等。)师述:我们把刚才没有读到的部分的内容叫做舞台说明,读的部分就是人物对话,也叫台词。(出示)剧本包括舞台说明和台词。朗读时,只需读人物对话。舞台说明不要读出来,但朗读时要注意把它表现出来。根据剧本长短和情节的繁简,戏剧分独幕剧和多幕剧,只有一幕的戏叫独幕剧,一幕以上叫多幕剧。本剧是独幕剧。二、感知课文,学习字词1、让学生自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2)思考:这个独幕剧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检查自读效果。(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领读。拒收鲁国宰相幕起麻烦务必腥味呕吐违犯法纪哇无可奈何恍然大悟日夜操劳心满意足(2)讨论理解词语。(3)写字指导

13、。三、创设情境,感悟人物1、自学讨论。在询问台中,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请提出来,让我们共同讨论学习。归纳出示:a)公仪休爱吃鱼吗?从什么地方看出来?b)公仪休是怎样拒收礼物的?c)公仪休喜欢吃鱼,为什么拒收鲤鱼呢?(1)、放古乐,学生自学。(2)同学们学习非常认真,但一些同学也碰到一些难题,让我们在小组中来交流、补充。小组学习交流。2、精读感悟。(1)、学生找出写公仪休喜欢吃鱼的语句“(回味似的)鲤鱼的味道实在是鲜美呀!我已经很久没吃鱼了,今天买了一条,一顿就吃光了。”“只要天天有鱼吃,我也就心满意足了。”通过对这些词句品味、体会公仪休对鲤鱼的喜爱之情。(过渡:公仪休喜爱吃鱼,这就有人送鱼来了

14、。)(2)、(看动画,听读。)分别请学生读管家的话和公仪休拒收的话。公仪休真的是“一闻到鱼的腥味就要呕吐”吗?他为样说?这里可以从送鱼人的目的和公仪休与管家主人之间的关系两方面去理解。指导学生用不同的语气,读管家的话与公仪休的话,管家是满脸堆笑,而公仪休是虚与周旋,机回绝。然后想象出三个人当时的不同神情:公仪休的睿智,子明的不解,管家的无奈。练读。(过渡:为什么公仪休喜爱吃鱼,却不收呢?)(3)、学生读出,出示一段话。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才不能收人家的鱼。你想,如果我收了人家的鱼,那就要照人家的意思办事,这样就难免要违犯国家的法纪。如果我犯了法,成了罪人,还能吃得上鱼吗?现在想吃鱼就自己去买

15、,不是一直有鱼吃吗?学生反复朗读,理解公仪休拒收鲜鲤鱼的原因,让学生抓住关联词语来理解这段话,“因为所以”、“如果就要就”、“如果还能”。这里公仪休作了两步假设:第一步,如果收了人家的鱼,就要照人家的意思办事而难免会违犯国家法纪;第二步,如果犯了法,成了罪人,就根本吃不上鱼了。由此得出结论:“不能收人家的鱼”。公仪休承认自己爱吃鱼,但想吃鱼就必须自己去买,这样才会一直吃到鲜鱼。为了表达自己的主张,公仪休运用了反问句加强语气,朗读时要注意指导,体会公仪休高人一筹的见识和清正廉洁的品格。3、分角色朗读课文。四、小结课文,提出要求。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1、(略)2、我们今天要演的一部戏是公仪休拒收礼

16、物,想想怎样才能把这本独幕剧给演好了?3、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点拨:戏要演得好,不仅要做到形似,还要做到神似。剧本中的故事是由人物对话展开的,人物的内心活动、思想感情等都隐藏在对话之中。所以,为了演得逼真,要请你:(板书)认真去读人物对话,仔细揣摩人物内心的想法,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人物,反复朗读体验他的内心活动。学生自由读书。二、交流感受,表演评议1、你对谁感兴趣?为什么?(同桌互说)2、四人小组演剧本。3、一小组上台演。4、评议(让学生充分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指导朗读。)5、在评议的基础上小组再演。6、安排记者采访活动。分别采访公仪休、管家和子明,在采访活动中进一步体验人物情感,领悟人物形象。

17、三、通过刚才这样读、演、评、采访等活动,我想大家对剧本的理解更近了一步,现在有没有兴趣和信心演得更好。1、指名四位同学再次上台表演。激励性评价。2、课后你想做些什么?四、布置作业。第三课时课堂作业一、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推荐( ) 慎重( ) 才能( ) 重任(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悼公称赞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是指祁黄羊举荐了( )解狐和( )祁午,从此可以看出,祁黄羊做事确实是出以( )为( )着想。三、将括号里能跟前后词搭配的词语用横线画出来。工作(负责 责任) 职责(重大 严重)(感到 感动)意外 (举荐 举动)能人军事(才能 本能) (练习 训练)军队15 鸟语教学设

18、计 主备人:孙文杰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作者与鸟儿的交谈、猜想鸟语的意思、和鸟儿结下深厚感情的故事,体会作者的爱鸟之情。 3、激发学生爱护鸟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感悟作者对鸟儿的喜爱之情。课前小研究1、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2、默读课文(13),边读边想,从哪里可以看出作者爱鸟?3、默读课文(411),“我”从这些鸟语中听懂了什么?4、你从鸟儿那里学到了哪些优点或品质?5、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人类是如何对待鸟的,我们应该怎样做?6、仔细观察一种你喜爱的鸟,抓住特点,写出它的样子和叫声?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

19、入小主持人带领我们认识了各种可爱的鸟,下面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了关于鸟类的信息:播放各种鸟的叫声,你能听出是什么鸟的声音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鸟语。二、正音、解词1.请同学出声读课文,注意字音要读正确。2.检查课前小研究第一题,指名读课文,边读边想,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件什么事(作者爱鸟,愿意和鸟交流并与鸟相处的事)。3.解释词语:软语、怠慢、搏击。三、深入理解“爱鸟”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3),边读边想,从哪里可以看出作者爱鸟?小组讨论,小组展示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第13自然段知道了作者是一个非常爱鸟的人,作者不仅爱鸟还十分的懂鸟呢,我们接着往下学。 二、深入理解 1、“

20、懂鸟、学鸟”请同学们默读课文(411),“我”从这些鸟语中听懂了什么?小组讨论,小组展示(1)小作者在同布谷鸟的“对话”中懂得了要做一个“勤劳刻苦”的人。(2)喜鹊的叫声中,懂得了人对生活和未来充满了信心和希望。(3)再从其他许多鸟的叫声中,明白了各种道理。2、你从鸟儿那里学到了哪些优点或品质?出示白板(从终日忙碌的燕子那里精神)学生仿句造句。三、总结课文,展开想象1、作者因为爱鸟,愿意和鸟交谈,成为好朋友,才能懂鸟儿的语言,他又从鸟的相处中得到了启示,懂得了许多道理(板书:爱鸟,懂鸟,学鸟)2、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人类是如何对待鸟的,我们应该怎样做?学生自由发言3、仔细观察一种你喜爱的鸟,抓住特

21、点,写出它的样子和叫声?学生自由发言四、布置作业用心观察其他动物,试着了解它们的语言,看看你能从它们的语言中得到什么启示。第三课时课堂作业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作者一听到鸟儿的叫声便以“ ”自居。他从 的燕子那里,认识到 ;从 的大雁那里,懂得了 ;从 的苍鹰那里,学到了 二、读一读,背一背,再抄写,注意要把字写得正确、漂亮矫健 通晓 催促 无拘无束疏忽 怠慢 猜想 倍感亲切17 生命的壮歌教学设计 主备人:孙文杰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一则自己自己喜欢的故事背下来。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新词语意思。3、读懂两则小故事,感受蚂蚁和羚羊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重点难点理解课文

22、中两个难句的含义,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领悟课文所赞颂的献身精神。课前小研究默读故事,想想故事中的哪些地方最令你感动?为什么这些内容能深深地打动你的心?把这些内容划下来,然后投入自己的全部情感好好读一读。第一课时一、 导入新课 看到这样的标题,你的脑海里出现过问号吗?把你的疑问告诉大家。(为什么要把弱小的蚂蚁称作是英雄?)板书:?二、了解大意1、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自由读读“蚁国英雄”的故事,把故事读通顺、读正确之后,试着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故事的大意。 2、指名试述故事大意,并结合出示卡片:草丛起火 蚁群被围 抱团突围 成功脱险。 3、学生根据卡片提示,同桌间相互讲述故事大意。 4、读

23、了这个故事后,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故事?(感人肺腑、扣人心弦、震憾人心、可歌可泣)这样感人肺腑、震撼人心的故事还愿意再读一读吗? 三、 细读感悟 1、默读故事,想想故事中的哪些地方最令你感动?为什么这些内容能深深地打动你的心?把这些内容划下来,然后投入自己的全部情感好好读一读。 小组讨论,小组展示。引导学生抓住“并没有束手待毙”、“迅速地扭成一团“突围”等处体会蚂蚁的团结勇敢,并练习朗读。 引导学生抓住“万万没有想到”、“竟”、“突然”等处,体会作者的惊喜之情,并指导朗读。 2、从外层蚂蚁的壮举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这里又一次出现了蚁国英雄,现在你对作者称蚂蚁为英雄还有困惑吗?你从这样的称呼中体会

24、到了什么?小组讨论 小组展示相机板书:团结合作、勇于献身 (四) 激情揭题 1、师述:正是这些一向被我们视作区区弱者的蚂蚁,在肆虐的火海中却是这样的沉着、坚定、团结一致。它们不惜以个体的牺牲,求得种族的生存,是它们用自己宝贵的生命和可贵的精神谱写了一曲悲壮的赞歌。 2、板书:生命的壮歌 这就是17课的课题,让我们一起满怀深情地读好它。第二课时 一、复习 学完了“蚁国英雄”这个故事,谁喜欢这个故事?把故事中最令你感动的地方背给大家听。 二、导入 1、出示羚羊图:这是什么? 2、师述:在一个大草原上曾发生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山上的狩猎队上山打猎 3、板书:“生命桥” 齐读 4、质疑:看到这个小故事的

25、题目,你的脑海里有什么疑问?(为什么是“生命桥”?“生命桥”的含义是什么?) 三、 细读感人之处 1、过渡:这样感人肺腑、震撼人心的故事愿意读一读吗? 2、默读故事,想想故事中的哪些地方最令你感动?为什么这些内容能深深地打动你的心?把这些内容划下来,然后投入自己的全部情感好好读一读。再试试你们能不能把这座用老羚羊生命做桥墩的“生命桥”画出来呢? (1)小组讨论,抓住老羚羊和年轻羚羊的动作画出简笔画。 (2)请一生上台来画,并解释自己画的简笔画,讲述这个感人的故事。 (3)说说试跳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理解“刚好”) (4)继续交流,出示:紧接着,一队队羚羊凌空腾起,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

26、,快速飞跃。顿时,山涧上空划出了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 读读这一段,理解“秩序井然”。 想看一看这一幅场景吗?动画演示,师范读。 看到了如此神圣的场面,你们理解羚羊们的所做吗? 这老羚羊心中想着“他人”的献身精神激励了年轻羚羊,年轻羚羊也心中想着“别人”、心中装着集体,它们身上都表现出可贵的团结协作精神。 五、激情揭题 1、师述:一只只老羚羊都甘愿牺牲自己,用自己的生命给年轻羚羊架起一座座生命的桥梁,让一只只年轻羚羊逃脱死亡,求的生存。这是一座座真正的桥梁。谱写了一曲悲壮的赞歌。 2、 板书:生命桥 齐读 3、目睹了一切发生过程,你们想用什么词、句

27、来赞美老羚羊呢? 4、此时此刻同学们你们想到了什么?第三课时课堂作业 按课文内容填空。 试跳成功!紧接着,一队队羚羊( ),没有( ),没有( ),( ),( )。 显然,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 ),( )也不( )。板书设计17、生命的壮歌 火神肆虐 不松动分毫 火舌舐动 不放弃岗位 团结合作 勇于献身18 沙漠中的绿洲教学设计主备人:付昱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纵横交错”、“适宜”造句。 4、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8、,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重难点1、会用“纵横交错”、“适宜”造句。2、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课前小研究:1、预习好生字词。2、从(13自然段)你可以看出阿联酋的自然环境是怎样的?现在环境如何?阿联酋人民是怎样让沙漠中出现绿洲的? 3、“培养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通过学习课文的第1-3自然段你想对阿联酋人民说些什么?请你用你们为了( ),( )!的句式练习造句。5、阿联酋人民花费如此大的代价中指上这些花草树木之后,是如何对待它们的?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提

29、示课题1、你见过沙漠吗?了解沙漠吗?谁能说说沙漠有哪些特点?(板书:沙漠)2、提示课题(完成板书:沙漠中的绿洲)3、质疑:看了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 二、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掌握情况,注意下列生字的读音 霎()罗马()劣()适()侍()良()2、检查词语掌握情况,说说下列词语意思恶劣 侍弄 适宜 培植 纵横交错 不毛之地三、感受沙漠的恶劣,迪拜的美,质疑。沙漠是荒无人烟的不毛之地,又怎么有绿洲呢?说到阿联酋,在世人眼里,除了浩瀚无垠的沙漠,丰富的石油以外,让世人惊叹的是他们的环保工作。那么阿联酋的自然环境是怎样的?现在环境如何?阿联酋人民是怎样让沙漠中出现绿洲的?请大家读一下课文的第13

30、自然段,小组合作找一下答案。小组讨论 小组展示第二课时一、导入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阿联酋人民通过自的努力改变了自己恶劣的自然环境,建立起一块块绿洲。所以才有了“培养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的说法。二、深度理解课文“培养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小组讨论 小组展示学到这里我真想说:“阿联酋人民你们为了( ),( )!”阿联酋人民花费如此大的代价种植上这些花草树木之后,是如何对待它们的?从文中的那些地方可以看出?小组讨论 小组展示三、总结全文,深化主题学完这一课以后,你从阿联酋人民身上学到了什么?我们应该怎样用实际行动来保护我们的环境?四、作业布置做一期保

31、护环境的手抄报。第三课时课堂作业:一、照样子,写词语白茫茫 ( ) ( )干干净净 ( ) ( )二、把词语补充完整星( )棋布 ( )( )交错 不( )之地 树( )花草绿树成( ) ( )( )不断 ( )不夸张 鲜花( )遍19 云雀的心愿教学设计 主备人:张静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11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字只识不写。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了解云雀看到的景色,体会小云雀明白的道理,知道云雀的心愿是什么?4、认识森林的重要性,体会保护树木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重点难点:品词析句,读懂云雀妈妈的话,明白其中的道理,产生共鸣:“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课前小研究(1)默读课文

32、,抓重点词语填下面的表格的前三列。云雀飞到的地方 云雀的感受 妈妈说这是因为 森林的作用(2)云雀的心愿是什么?读了课文,你想说什么?(3)说话练习。森林可以_,可以_,可以_, 可以_, 还可以_。所以说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通过课外阅读,我还知道森林的重要作用:_(4)请你为我们的森林卫士写一则广告语。_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导入:(板书:心愿)心愿是什么?1、心愿就是一种愿望,是人们心里的理想或美好目标。老师的心愿就是希望你们每个都能快乐地成长,全面地发展,同学们,你们有心愿吗?(个别提问)2、示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跟心愿有关的知识童话(板书:10 云雀的心愿)。3、生疑:看着题目

33、你们有什么疑问呢?二、初读课文1、过渡:带着疑问小声朗读课文,看看文章能不能为你排忧解难。2、生答题:资料:云雀是一种叫声很好听的鸟,羽毛呈红褐色,还带有黑色的斑纹,显得十分美丽,它的嘴小而尖,翅膀大,所以飞得高。三、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课件)字音检查;3、字形检查:(1) 小老师指导:生字中有哪个部分是需要注意的? (2) 学生描红四、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内容1、默读课文,小组讨论思考: “云雀的心愿”是什么?课文哪一自然段直接告诉了我们?云雀为什么说森林很重要呢?小云雀和他妈妈去了哪些地方?找一找,然后用“先然后最后”(课件出示)回答。2、小组上台交流。七、课外作业1、抄写生字词第二课时一

34、、复习导入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云雀的心愿就是(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板书:沙漠变绿洲】,为什么想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呢?(因为他发现了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2、出示: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谁能读好它?指名读(引导读出“实在是”、“太”,体会其重要。)过渡:为什么说“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呢?请同学们参与进来,一起解决这个问题吧!【活动一】初读课文,总体感知。1、测测自学有收获。默读课文,抓重点词语填下面的表格的前三列。云雀飞到的地方云雀的感受妈妈说这是因为森林的作用2、小组合作讲效率。(1)简要交流填写的表格。(2)读读云雀的感受,说说有这感受的原因。(3)有条理地说说云雀妈妈的解释。

35、(4)小组分角色朗读。(组员分成导演、旁白、小云雀、云雀妈妈。根据理解,读出人物的情感,导演进行相应指导。)3、全班分享大家学。(过渡:现在让我们跟随云雀的飞行路线来分享收获吧。)(1)代表选云雀飞过的一个地方进行交流。(说感受、说解释、说作用)(2)其它小组进行补充。(3)分角色朗读展示。(4)说说森林的作用,完成最后一栏填写。云雀飞到的地方云雀的感受妈妈说这是因为森林的作用云雀们飞到的第一个地方是(沙漠的上空),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这个地方?【活动二】说话练习引思考。1、说话练习。森林可以_,可以_,还可以_,所以说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2、小组练说,说得越多越好。森林可以_,可以_,可以_,

36、 可以_, 还可以_。所以说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3、小组选一代表进行展示,比比哪个小组最厉害。【活动三】读读写写收获大。我国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显示,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不足问题显著:【出示文字和图片】我国森林覆盖率只有全球平均水平的2/3,排在世界第139 位。人均森林面积0.145公顷,不足世界人均的1/4;人均森林蓄积量10.151立方米,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7。生态问题是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最突出的问题之一,生态差距成为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最主要的差距之一。请你为我们的森林卫士写一则广告语。_二、课后作业关注近期的西南旱灾、北方沙尘天气、异常气温等新闻,与你的朋友、家人讨论如何“从我做起

37、”保护我们的地球妈妈。板书设计19 云雀的心愿 沙漠变绿洲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防风固沙 蓄水保土 调节气温22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主备人:付昱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一面面、“只好”造句。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人物语言、动作和外貌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4、凭借对课文语言文字的理解,体会爱因斯坦对科学事业的执著追求,学习他谦虚好学的美德,感受小姑娘的率真可爱。重点难点1、朗读课文。2、体会爱因斯坦热爱科学事业、谦虚好学的品质以及小女孩的活泼率真。课前小研究1、请你认真读一读课文,找出文中的生字词,并把自己会写和理解的词语写下来。2、找出文中带有

38、“一面面、“只好”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你能仿照着这样写句子吗?3、文中写爱因斯坦与小姑娘见了几次面,每次见面有什么不同?4、读了课文,爱因斯坦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游戏激趣,引入新课1、游戏:出示名人图片,你认识吗?你知道他们做了哪些贡献吗?出示爱因斯坦图片,你知道他是谁吗?他又做了哪些贡献呢?出示文字资料:爱因斯坦(18791955)德国人,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他的相对论对世界科学史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物质粒子可以转变为巨大能量的理论,已由原子弹、氢弹的威力得到确证。192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被确认为整个人类历史上的科学巨人。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有关爱因斯坦

39、的课文。(板书课题:爱因斯坦与小女孩)3、设疑。齐读课题后提问:看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2、检查自读情况: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愿意读哪部分就读哪部分,我们其他同学可以来当小评委。(指名分节朗读课文,相机正音再读)3、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大家可自由发表观点。(指名交流课文大意)4、他们之间有过几次交往?(三次)请大家速读课文,找出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三次交往的起止。交流:一遇(13)二遇(45)三遇(6)那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又写了什么呢?三、再读课文,感悟欣赏1、请大家再读读每次相遇的第一句

40、话及最后一部分的第一句话,相信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的。(学生自由朗读后相互交流:从“时间先后顺序”、“不同情况下见面”、“关系越来越密切”等方面交流)。他们最后的关系到了什么程度,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句进行交流。(每天都坐坐)你看到他们俩在做些什么呀?(教穿戴、教放东西和布置房间、教数学作业)2、大家真会读书,能边读书边思考,下面我们要通过朗读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通过朗读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请大家再读课文,自由选择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一次交往反复朗读,看看能读出哪些新体会?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时间的先后顺序) (学生自找、自读、自练,准备交流)3、咱们来交流一下读后

41、的体会(指名交流谈体会,相机出示有关句子)句1:听了这话,爱因斯坦那深陷的眼窝里突然放射出温柔的目光,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装束,两手一摊,肩膀一耸,冲小姑娘做了个鬼脸:“你说得对,我是不会对付衣服鞋子这类玩意儿,但愿你肯教我。”句2:“我说也是吗,瞧你,穿衣服还不会呢,怎么谈得上伟大?”句3: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长,整个人就像裹在一张大被单里,脚下趿拉着一双卧室里穿的拖鞋。句4:他一边埋头走路,一边像是在思考着什么。他仍是衣衫不整,仍是一面踱步一面埋头沉思。问题设计:读了这句,你体会到了什么?他的目光那么温柔是因为听到了小女孩在说(出示句2,引说),小女孩认为(引导生为反问句换个说法),对此爱因斯坦

42、感到很欣慰,因为他也需要一种平等的交流,他认为自己碰到了知音。那么,试想一下,在小女孩的想象中,伟人又该是怎样的呢?(衣着整洁,知识渊博,完美无缺的)而眼前的爱因斯坦的装束却是(出示图片,引说“衣衫不整”)能结合上文说具体些吗?(出示句3)你能演示一下爱因斯坦当时的言行举止吗?(指名表演)你认为他会对付的又是什么呢?怎么对付的?(出示句4,补充有关资料:爱因斯坦就是这么一位惜时如金的人,他几乎分分秒秒都用来探索自然奥秘:年轻时的他推着儿子的小车在街头边走边思考问题,差点被马车撞了;在桥头等一位学生时,掏出纸进行计算,雨水淋湿了他的衣服也没有觉察;躺在病床上,朋友问他最需要什么?他双眼闪亮,低声说:“我现在只希望有几个小时时间把一些稿子整理好;直到逝世前他仍在忘我地工作、工作、再工作)读到这,你想对老人说些什么?又想对小女孩说句什么话?多么可敬可爱的老人,态度又是那么的诚恳,让我们再次来感受一下吧(齐读这句)。4、同桌准备分角色选读其中一次相遇。哪一桌愿意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当评委。三、小结我们只读了一节课,大家就有这么多的感受和体会,相信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