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安全技术说明书(共9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3311358 上传时间:2022-04-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酒精安全技术说明书(共9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酒精安全技术说明书(共9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酒精安全技术说明书(共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酒精安全技术说明书(共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乙醇化学品俗名:食用酒精化学品英文名称:Ethanol企业名称:广东中能酒精有限公司地 址:广东省遂溪县附城乡工业大道 邮 编:推荐用途:(1)不同浓度的消毒剂;(2)饮料;(3)基本有机化工原料;(4)汽车燃料限 制 用 途:不得直接食用。电子邮件地址:zn传 真 号 码:0759- 企业应急电话:0759- 技术说明书编号:3 生效日期:2011年6月13 日国家应急电话:0532第二部分 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3.2类 中闪点易燃液体危险性象形图:侵入途径:吸入 食入 经皮吸收健康危害:本品为中枢神

2、经系统抑制剂,首先引起兴奋,随后抑制。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多发生于口服,一股可分为兴奋、催眠、麻醉、窒息四阶段,患者进入第三或第四阶段,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扩大,呼吸不规律,休克、心力循环衰竭及呼吸停止。慢性影响:在生产中长期接触高浓度的酒精可引起慢性中毒,引起鼻、眼、粘膜刺激症状,以及头痛、头晕、疲乏、易激动、震颤、恶心等。长期酗酒可引起间发性神经病、慢性胃炎、脂肪肝、肝硬化、可能危害及器质性精神病等。皮肤长期接触可引起干燥、脱屑、皲裂和皮炎。环境危害: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燃爆危险: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牲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

3、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第三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纯品 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乙醇 通用名:酒精有害物成份:乙醇 浓度:95%(VV) CASNo:64175 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就医。食 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产生强烈反应。其蒸汽比空气重,能

4、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引着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流速过快,易产生和积聚静电。有害燃烧产物:CO、CO2灭火方法及灭火剂: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用抗容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扑救。灭火注意事项:灭火时人必须站在风力的上方,同时迅速切断电源和相连管道。第六部分 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士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

5、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消除方法:迅速切断泄漏源,堵塞围堤排泄口,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抽完后用大量清水冲洗干净。第七部分 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掊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穿防静电工作服,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灌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3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

6、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溶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仓温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桶装堆垛不可过大,应留墙距、顶距、柱距及必要的防火检查走道。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露天贮罐夏季要有降温措施。第八部分 接触控制和个体保护最高容许浓度: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1000 美国TVLTWA OSHA1

7、000,ppm,1880mg/m3 ACGIH1000,ppm,1880mg/m3美国TLVSTEL 未制定标准监 测 方 法:气相色谱法工 程 控 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沐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 睛 防 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身 体 防 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 防 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其 他 防 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工作前避免饮用酒精性饮料。工作后,淋浴更衣。进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第九部分 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无异味。pH值:6.3相对密度(水=1):0.79 熔点():114.1沸

8、点():78.3 相对密度(空气=1):1.59饱和蒸气压(Kpa):5.33(19) 燃烧热(KJmol):1365.5闪点():12 爆炸上限% (V/V):19.0引燃温度():363 爆炸下限% (V/V):3.3临界温度:():243.1 临界压力:Mpa:6.38辛醇/水分配系统分配系数的对数值:0.32溶 解 性:与水互溶、可混溶于醚、氯仿、甘油等多数有机溶剂。主要用途:乙醇(俗称酒精)是一种重要的基础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食品工业、日用化工和医药卫生等领域,一度成为合成橡胶、聚氯乙烯、乙二醇、冰醋酸、苯胺、乙醚、氯乙醇、氯乙烷和乙基苯等的主要原料,还可作为酒基、浸出剂、

9、洗涤剂、溶剂、表面活性剂等。其它理性化性质:折射率1.361第十部分 稳定性和反应性稳定性:稳定,但易挥发禁配物:强氧化剂、酸类、醋酐、碱金属、胺类应避免接触的条件:明火、高热聚合危害:不聚合不相容物质:极性溶液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反应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高热能引起燃烧。与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会着火回燃。第十一部分 毒理学资料急性毒性:LD50 7060mgkg(兔经口) 7430mgkg(兔经皮) LC50 37620mgm3,10小时(大鼠吸入)。人吸入4.3mg/L5

10、0分钟,头面部发热,四肢发凉,头痛;人吸入2.6mg/L39分钟,头痛,无后作用。急性中毒:多发生于口服,一般可分为兴奋、催眠、麻醉、窒息四个阶段,患者进入第三或第四阶段,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扩大、呼吸不规律、休克、心力循环衰竭及呼吸停止。慢性中毒:长期接触高浓度酒精,可引起鼻、眼、粘膜刺激症状,以及头痛、头晕、疲乏、易激动、震颤、恶心等。刺 激 性:家兔经眼:500mg,重度刺激,家兔经皮开放性刺激试验,15mg24小时,轻度刺激。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经口10.2g(kg.天),12周。体重下降,脂肪肝。致 敏 性:无资料。致突变性:微生物致突变:鼠伤寒沙门氏菌阴性,显性致死试验,小鼠经口1

11、1.5g(kg天),2周,阳性。生殖毒性:小鼠腹腔最低中毒剂量(TDL0):7.5gkg(孕9天)致畸阳性。致 畸 性:无资料。致 癌 性:小鼠经口最低中毒剂量(TDL0):340mgkg(57周间断)致癌阳性。其 它:无资料。第十二部分 生态学资料生态毒性:无资料。生物降解性:无资料。非生物降解性:无资料。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无资料。其它有害作用:无资料。第十三部分 废弃处理废弃物性质: 危险废物 工业固体废物废弃处置方法:用控制焚烧法处理废弃注意事项:用控制焚烧法处理时,要注意控制剂量和周围环境是否有可燃物引起火灾。第十四部分 运输信息危险货物编号:32061UN编号:1170包装标志:

12、易燃品;7包装类别:O53;类包装方法:包装材料和容器应符合食品卫生要求。应使用专用的罐、槽车和铁桶,禁止使用铝桶或镀锌容器包装。包装前,应对所用容器进行严格的安全、卫生检查。两层塑料袋或一层塑料袋外麻袋、塑料编织袋、乳胶布袋;塑料袋外复合塑料编织袋(聚丙烯三合一袋、三合一袋、二合一袋、聚乙烯二合一袋);螺纹口、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 小开口钢桶;小开口铝桶;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木板箱。储运注意事项: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

13、运输时单独装运,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严禁与酸类、易燃物、有机物、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等并车混运。运输时车速不宜过快,不得强行超车。运输车辆装卸前后,均应彻底清扫、洗净,严禁混入有机物。储存于阴凉、通风的。远离火种、。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还原剂、活性、酸类、食用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仓内温度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

14、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桶装堆垛不可过大,应留墙距、顶距、柱距及必要的防火检查走道。储罐时要有措施。露天储罐夏季要有降温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灌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3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积聚。第十五部分 法规信息法规信息: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26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化劳发1992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生产、使用、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1992),将其划分为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如要废弃处理,注意当地废置处理的相关处置法规。其它法规:无水乙醇生产安全技术规定(HGA01183)。第十六部分 其他信息参考文献:广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广州出版社,2002帅长红、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达标及许可证实施办法实用手册,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食用酒精标准(GB10343-2002)。填表时间:2011年6月13日填表部门:广东中能酒精有限公司(安全科)数据审核单位: 广东中能酒精有限公司(生产部)修改说明:按化学危险品安全技术全书等资料修改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