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B淋巴细胞(共9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3307641 上传时间:2022-04-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一章--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B淋巴细胞(共9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十一章--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B淋巴细胞(共9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一章--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B淋巴细胞(共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一章--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B淋巴细胞(共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十一章 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B淋巴细胞一、选择题A型题1、 BCR复合物的组成成分为( )A. mIg ,CD3B. IgM, CD79a/CD79bC. IgD, CD79a/CD79bD. mIg, Ig和IgE. mIg, IgA和IgG2、 成熟B细胞表达的mIg主要为( )A. mIgMB. mIgDC. mIgGD. mIgM和 mIgGE. mIgM和mIgD3、 传递B细胞活化信号1的信号转导分子为( )A. CD79a和CD79bB. CD19和CD21C. CD3和CD4D. CD4和CD8E. CD40和CD40L4、 BCR与抗原结合后不能直

2、接传递抗原刺激信号,原因是( )A. mIg与抗原结合的亲和力不高B. mIg的L链胞内部分很短C. mIgM的H链胞内部分很短D. mIgD的H链胞内部分很短E. mIgM 和mIgD的H链胞内部分均很短5、 关于BCR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其化学本质是mIgB. 能有效地摄取可溶性抗原C. 识别抗原有MHC限制性D. 与抗原结合后产生B细胞活化信号1E. B细胞活化信号1经Ig和Ig传至胞内6、 B细胞的表面受体不包括( )A. BCRB. HIV受体C. EB病毒受体D. CR1和 CR2E. FcR7、 下列哪种组合是B 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 )A. CD80(B细胞

3、) CD28(T细胞)B. CD86(B细胞)CD28(T 细胞)C. CD40L(B细胞)CD40(活化的T细胞)D. CD40(B细胞)CD40L(活化的T细胞)E. B7(B细胞)CD28(T细胞)8、 下列哪种组合可抑制T细胞的活化?( )A. CD80(B细胞) CD28(T细胞)B. CD86(B细胞)CD28(T 细胞)C. B7(B细胞)CTLA-4(活化的T细胞)D. CD40(B细胞)CD40L(活化的T细胞)E. CD40L(B细胞)CD40(活化的T细胞)9、 关于B1细胞,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表面表达CD5和mIgMB. 其BCR/所产生的抗体与抗原结合的特异

4、性高C. 产生于个体发育的早期D. 倾向于定位在肠道和腹膜腔E. 倾向于产生抗细菌多糖抗原的抗体10、 关于B2细胞,叙述正确的是( )A. 产生于胎儿期B. 可与多种不同的抗原表位结合,表现为多反应性C. 对蛋白质抗原的应答能力强D. 主要产生低亲和力的IgME. 可产生致病性自身抗体而诱发自身免疫病11、 B1细胞的主要功能不包括( )A. 产生抗细菌多糖抗原的抗体而抗微生物感染B. 产生抗病原体蛋白质的抗体而抗微生物感染C. 产生多反应性自身抗体而清除变性的自身抗原D. 产生致病性自身抗体而诱发自身免疫病E. 在肠道抗病原体的粘膜免疫中起重要作用12、 哺乳动物B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为(

5、)A. 骨髓B. 胸腺C. 淋巴结D. 脾脏E. 粘膜伴随淋巴组织13、 关于B细胞,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 )A. 骨髓中的淋巴细胞主要为B细胞B. B细胞表面表达的mIg,是B细胞的抗原受体C. B细胞的抗原受体库能对众多的、无限的非己抗原产生应答D. 某个B细胞产生的抗体所结合的抗原与该B细胞BCR结合的抗原相同E. B1细胞和B2细胞产生的抗体均有高度的特异性14、 B细胞活化的辅助受体是指( )A. CD79a/CD79bB. CD40CD40LC. CD80CD28D. CD86CD28E. CD19CD21CD81Leu 1315、 关于B1和B2细胞,错误的是( )A. B1细

6、胞初次产生于胎儿期B. B2细胞出生后才产生C. B2细胞的BCR与抗原结合的特异性低,具有多反应性D. B2细胞主要对蛋白质抗原产生应答E. B1细胞主要对多糖抗原产生应答 16、 抗体的调理作用是指( )A. 抗体与病毒表面抗原结合后,阻止病毒与靶细胞结合B. 抗体与胞内菌结合后,阻止胞内菌与靶细胞结合C. 抗体与细菌毒素结合后,阻止细菌毒素发挥作用D. 与病原体结合的抗体,其Fc段与吞噬细胞的Fc受体结合,促进病原体被吞噬E. 抗体与病原体表面抗原结合,直接导致病原体死亡17、 抗体的中和作用是指( )A. 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后,阻止病原体与靶细胞的结合B. 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后,直接导致病

7、原体死亡C. 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后,促进吞噬细胞对病原体的吞噬清除D. 形成病原体-抗体-补体复合物,促进吞噬细胞对病原体的吞噬清除E. 抗体与可溶性抗原结合,从而阻止可溶性抗原与BCR结合18、B 细胞作为专职性APC,正确的表述是( )A. B细胞通过BCR结合颗粒性抗原B. B细胞的抗原提呈作用在自然免疫应答中十分重要C. B细胞组成性地表达协同刺激分子D. 只有活化的B细胞才是抗原提呈细胞E. 正常情况下,B细胞也能把可溶性自身抗原提呈给T细胞19、B细胞的BCR 结合的抗原为( )A. TD抗原B. TI 抗原C. 颗粒性抗原D. 可溶性抗原E. 外源性抗原和内源性抗原20、 正常情况

8、下,B细胞不能把可溶性自身抗原提呈给T细胞而诱导自身免疫应答的原因是( )A. B细胞不能有效地摄取可溶性抗原B. B细胞不能有效地加工、处理可溶性抗原C. 未活化的B细胞不能表达协同刺激分子D. 未活化的B 细胞不产生细胞因子E. B细胞只能提呈颗粒性抗原21、关于替代性BCR复合物,叙述错误的是( )A. 表达于Pro-B和Pre-B细胞B. 属于Ig超家族成员C. 不能与Ig/Ig异二聚体结合D. 由H和假轻链(L)组成E. L由5链和Vpre-B链组成X型题1、BCR复合物的组成成分包括( )A. mIgMB. mIgGC. IgD. IgE. IgG2、 传递B细胞活化信号1的信号转

9、导分子为( )A. CD3B. CD19C. CD21D. CD79aE. CD79b3 、B1细胞的主要功能为( )A. 产生抗细菌抗体而抗微生物感染B. 产生特异性高、亲和力强的抗体,阻止病原体与靶细胞的结合C. 产生特异性高、亲和力强的抗体,促进吞噬细胞对病原体的吞噬清除D. 产生多反应性自身抗体,清除变性的自身抗原E. 产生致病性自身抗体,诱导自身免疫病4、 B细胞的主要功能包括( )A. 产生抗体介导体液免疫应答B. 提呈颗粒性抗原给T细胞C. 提呈可溶性抗原给T细胞D. 分泌细胞因子参与免疫调节E. 组成性地表达协同刺激分子,提呈自身抗原,参与自身免疫应答5、 抗体参与免疫反应的主

10、要方式有( )A. 与病毒结合后,阻止病毒与靶细胞的结合B. 与引起胞内感染的细菌结合后,阻止胞内菌与靶细胞的结合C. 与病原体结合,直接杀灭病原体D. 结合病原体的抗体以其Fc段与吞噬细胞的Fc受体结合,促进病原体被吞噬E. 形成病原体-抗体-补体复合物,与吞噬细胞的补体受体结合,促进病原体被吞噬6、 B1细胞的主要特性有( )A. 产生于个体发育早期B. 细胞表面表达CD5和mIgMC. 产生的抗体特异性和亲和力较低,表现为多反应性D. 对蛋白质类抗原应答较强E. 在肠道粘膜免疫中起重要作用7、 关于B细胞,正确的叙述是( )A. 哺乳动物的B细胞在骨髓发育成熟B. 成熟B细胞的mIg主要

11、为mIgM和mIgDC. B细胞主要参与体液免疫应答D. BCR与相应抗原结合产生的活化信号通过CD3分子传至胞内E. B细胞是一类专职的APC8、 B细胞表面的协同刺激分子有( )A. CD40B. CD40LC. CD80D. CD86E. CD329、 B细胞活化的辅助受体的组成成分为( )A. CD19B. CD21C. CD28D. CD81E. Leu-13二、填空题1、 B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为 ,它的化学结构为 ,其作用是 。2、 BCR复合物的组成成分为 、 和 。3、 哺乳动物的B细胞在 发育成熟,它的主要功能是产生 、 及分泌 参与免疫调节。4、 B细胞是一类专职 ,借其表

12、面的BCR结合 抗原,通过内吞和加工后,以 形式提呈给T细胞。5、 B细胞有异质性,根据是否表达 分子,可分成 细胞和 细胞。6、 B细胞并不组成性地表达 分子,但在某些微生物组分的诱导下可表达这些分子,因此只有 B细胞才是抗原提呈细胞。三、名词解释1、 BCR(B cell receptor)2、 BCR复合物( BCR complex)3、 中和作用4、 抗体的调理作用(the opsonization of antibody)5、 多反应性(polyreactivity)6、 mIg(membrane Ig)四、问答题1、 试比较B1细胞与B2细胞的异同。2、 试述B 细胞的主要功能。3

13、、 简述抗体参与体内免疫反应的主要方式。参考答案一、选择题A型题1.D 2.E 3.A 4.E 5*.C 6.B 7.D 8.C 9.B 10.C 11.B 12.A 13*E 14.E 15.C 16.D 17.A 18.D 19.D 20*.C 21.C注解5 BCR 即表达在B 细胞膜上的Ig ,B细胞作为专职性APC,借BCR摄取可溶性抗原。BCR与抗原结合,产生B细胞活化信号1,由于BCR(mIg)的H链胞内部分很短,B细胞活化信号需经信号转导分子Ig和Ig传至胞内。与TCR不同,BCR可直接识别/结合抗原,无需MHC分子参与,因此无MHC限制性,故答案C是错误的。13、成熟B细胞表

14、面表达的mIgM和mIgD,就是B细胞的抗原受体(BCR)。某个B细胞克隆的BCR和该克隆产生的抗体,二者结合的抗原表位是相同的。BCR通过基因重排等机制形成一个庞大的抗原受体库,能对众多的、无限的非己抗原产生应答。根据是否表达CD5 分子,B细胞分为B1细胞和B2细胞,B2细胞产生的抗体特异性高,但B1细胞产生的抗体特异性不高,可与多种不同的抗原表位结合,表现为多反应性,故答案E是错误的。20、 B细胞作为一类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能有效摄取、加工和处理抗原,二是能表达协同刺激分子。B细胞能通过BCR有效地摄取可溶性抗原,并在胞内加工处理,但B细胞并不组成性地表达协同刺激

15、分子,只有受抗原诱导的活化B细胞才能表达协同刺激分子。因此,正常情况下,未激活的B细胞不表达协同刺激分子,也就不能把可溶性自身抗原提呈给T细胞而诱导自身免疫应答,故正确答案为 C。 X型题1.ACD 2.DE 3.ADE 4.ACD 5.ABDE 6.ABCE 7.ABCE 8.ACDE 9.ABDE二、填空题1 BCR/B细胞受体,mIg/ 膜表面免疫球蛋白,结合特异性抗原2 BCR, CD79a/Ig, CD79b/Ig3. 骨髓,抗体,提呈抗原,细胞因子4、 APC/抗原提呈细胞,可溶性,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5、 CD5, B1, B26、 协同刺激,活化的三、名词解释1 BCR(B

16、 cell receptor): 其结构为膜表面Ig(mIg),为单体,由二条H链和二条L链组成。成熟B细胞的mIg主要为mIgM和mIgD,其作用是特异性识别/结合抗原。mIg的H链胞内部分很短,不能传递抗原刺激信号,需要Ig 和Ig作为信号转导分子,转导BCR结合抗原后产生的活化信号。2、 BCR复合物(BCR complex): 由BCR和CD79a(Ig)/CD79b(Ig)组成。BCR(mIg)能特异性结合抗原,但不能传递抗原刺激信号。Ig 和Ig作为主要的信号转导分子,可转导抗原与BCR结合所产生的B细胞活化信号1,还参与mIg的表达与转运。3、 中和作用:抗体与病毒或引起胞内菌感

17、染的细胞表面抗原结合,从而阻止病毒或胞内菌与靶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结合,导致病毒和胞内菌不能感染靶细胞,抗体的这种作用称为中和作用。4、抗体的调理作用(the opsonization of antibody):与病原体结合的抗体(如IgG),其Fc段又与吞噬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将病原体带至吞噬细胞表面,使之易被吞噬,此即抗体的调理作用。此外,AgAb复合物与补体结合,补体再与吞噬细胞表面的补体受体结合,促进AgAb复合物被吞噬细胞吞噬,这也属于抗体的调理作用。5、 多反应性(polyreactivity):B1细胞产生于个体发育早期,其BCR与所产生的抗体能够以相对低的亲和力与多种不同的抗

18、原表位结合,这种现象称为多反应性。6、 mIg(membrane Ig):膜表面免疫球蛋白,属于Ig超家族原型,为单体,由二条重链和二条轻链组成。成熟B细胞的mIg主要为mIgM和 mIgD,即B细胞受体(BCR),其作用是结合特异性抗原。mIg的抗原结合点位于VH和VL的高变区内, mIgH链的胞内部分很短,不能传递抗原刺激信号。四、问答题1、 试比较B1细胞与B2细胞的异同。 初次产生的时间:B1细胞为胎儿期,B2细胞为出生后;更新的方式:B1细胞进行自我更新,B2细胞由骨髓产生;自发性Ig的产生:B1细胞产生多,B2细胞产生少;B1细胞的BCR及所产生的抗体特异性低,表现为多反应性,而B

19、2细胞为单特异性,尤其在免疫后;B1细胞分泌IgM多于IgG,而B2细胞分泌IgG多于IgM;体细胞高频突变:B1细胞低/无,B2细胞高;B1细胞主要对多糖类抗原应答,而B2细胞主要对蛋白质抗原应答。2、 试述B细胞的主要功能。 产生抗体,参与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受抗原刺激及细胞因子等的作用,B细胞活化、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分泌特异性Ig。作为专职性APC,参与抗原提呈。B细胞借其表面的BCR 结合可溶性抗原,通过内吞和加工后,以Ag肽:MHC分子复合物的形式提呈给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参与免疫调节。静息的B细胞不产生细胞因子,但激活的B细胞能产生大量细胞因子,参与免疫调节、炎症反应及造血过程。3、 简述抗体参与体内免疫反应的主要方式。中和作用:抗体与病毒或胞内菌的表面抗原结合,阻止病毒或胞内菌与靶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结合,从而阻止病毒或胞内菌与靶细胞结合;此外,抗体还可以中和相应细菌外毒素的毒性。调理作用:抗体通过Fab段与病原体表面抗原结合,其Fc段又可与吞噬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将病原体带至吞噬细胞表面,使之易被吞噬清除。抗体与病原体表面抗原结合后,激活补体,形成病原体-抗体-补体复合物,再与吞噬细胞表面的补体受体结合,使病原体易被吞噬清除。(南华大学 胡四海)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