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学案(共16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3307551 上传时间:2022-04-2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学案(共16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学案(共16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学案(共1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学案(共16页).doc(1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二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知识点一反射与反射弧1写出图中标号代表的含义_,_ _,_,_,_。2分析下列有关问题(1)图中有_个神经元。(2)直接刺激,能够引起肌肉收缩,这_(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原因:_知识点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传导形式: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形式传导。(2)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膜电位产生原因静息电位_外流动作电位_内流(3)局部电流:在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之间存在_,形成了局部电流。(4)传导方向:_传导。知识点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写出甲图中标号代表的结构_,_,_,_,_,_。2写出乙图中A、B的突触类型: A:_;B

2、:_3分析兴奋在突触间单向传递的原因(1)存在: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内的_中。 (2)释放:递质只能从_释放,作用于_。知识点四人脑的高级功能连线言语区及其损伤症一、理解运用能力1判断有关反射及人脑高级功能的叙述的正误。(1)寒冷刺激皮肤引起皮肤收缩是条件反射(2012重庆卷T5B)( )(2)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声后迅速起跑是非条件反射(2012广东卷T4A)( )(3)大脑皮层语言H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2011海南卷T9C)( )(4)阻断传出神经,刺激后病人有感觉,但手不能动。(2011上海卷T7C改编)( )(5)位于大脑皮层的呼吸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2009海南卷T

3、8B)( )2判断有关兴奋的产生与传导的叙述的正误。(1)Na与神经细胞膜上兴奋传导有关(2013海南卷T19A)( )(2)神经细胞静息电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K外流(2013海南卷T19C)( )(3)静息状态的神经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2012海南卷T15D)( )(4)神经细胞外Na内流是产生静息电位的基础(2012海南卷T15C)( )(5)兴奋通过神经递质在突触处进行双向传递(2012海南卷T15B)( )(6)乙酰胆碱贮存于突触小泡中(2012海南卷T14B)( )(7)神经纤维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形式传导(2009江苏卷T2D)( )3(2008海南高考)与人体高级

4、神经中枢无直接联系的活动是()A上自习课时边看书边记笔记 B开始上课时听到“起立”的声音就站立起来C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引起小腿抬起D遇到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时想不起对方的姓名二、读图析图能力据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图解回答问题:(1)神经递质多为小分子物质,而却以胞吐方式由突触前膜释放,请分析其中的原因和意义: _ (2)分析兴奋在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中信号形式的转变:理清脉络考点一|反射的类型与反射弧1 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类型概念特点意义实例非条件反射通过遗传获得,与生俱有不经过大脑皮层;先天性;终生性 ;数量有限使机体初步适应环境眨眼、啼哭、膝跳反射、吃东西分泌唾液等条件反射在后天生活过

5、程中逐渐训练形成经过大脑皮层;后天性;可以建立,也能消退;数量可以不断增加使机体适应复杂多变的生存环境学习、“望梅止渴”、“画饼充饥”等二者联系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的,没有非条件反射,就没有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可转化为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2反射弧完整性分析:(1)感受器、传入神经或神经中枢受损,刺激后既无感觉,又无效应。(2)传出神经或效应器受损,刺激后可有感觉,但无效应。典例1(2014绵阳质检)下图为人体神经系统的部分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上单向传递取决于轴突的结构和功能特点B脊髓缩手反射中枢受损时,刺激图中处仍可产生正常的反射活动C如

6、果处受损则人体不能产生相应感觉,但是能够对图中刺激作出反应D被针刺后缩手和害怕被针刺而缩手都是需要大脑皮层参与的非条件反射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1)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2)根据脊髓灰质内突触结构判断:图示中与“”相连的为传入神经,与“”相连的为传出神经。(3)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前角(膨大部分)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后角(狭窄部分)相连的为传入神经。(4)切断实验法: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向中段(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1误认为只要效应器有反应就是反射反射是完整反射弧进行的活

7、动,若反射弧结构不完整,进行人为刺激时,尽管能够引起效应器的活动,但不属于反射,如传入神经损伤时,刺激传出神经,效应器能反应,但不能称为反射。2误认为只要有刺激就可引起反射:反射的进行需要接受适宜强度的刺激,若刺激过强或过弱,都将导致反射活动无法进行。针对练习 高考命题常从以下角度设置陷阱(1)结合具体的反射弧考查反射活动的过程。(2)判断某一生理活动是否属于反射。 1以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为材料,进行反射活动实验。请回答与此有关的问题:(1)用针刺激脊蛙左后肢的趾部,可观察到该后肢出现收缩活动。该反射活动的感受器位于左后肢趾部的_中,神经中枢位于_中。(2)剪断支配脊蛙左后肢的传出神经

8、(如图所示),立即刺激A端_(填“能”或“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该活动_(填“能”或“不能”)称为反射活动,主要原因是_。考点二 以模式图为载体,考查兴奋的传导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过程:刺激 , (2)传导特点:双向传导,即刺激(离体)神经纤维上的任何一点,所产生的兴奋可沿神经纤维向两侧同时传导。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突触的常见类型:A轴突胞体型:B轴突树突型:(2)传递过程:(3)传递特点:单向传递。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其原因是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典例2下面是兴奋的传导和传递过程以及膜电位变化示意

9、图。下列正确的是( )A轴突膜处于bc段时,钠离子大量内流,消耗ATPB轴突膜处于ce段时,钾离子大量外流,不消耗ATPC轴突膜外侧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DA处只有在兴奋传到后才能合成神经递质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的关系(1)在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2)在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1混淆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的测量方法(1)静息电位:灵敏电流计一极与神经纤维膜外侧连接,另一极与膜内侧连接(如图甲),只观察到指针发生一次偏转。(2)兴奋电位:灵敏电流计都连接在神经纤维膜外(或内)侧(如图乙),可观察到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2不能准确

10、判断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与次数(1)在神经纤维上:刺激a点,b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刺激c点(bccd),b点和d点同时兴奋,电流计不发生偏转。(2)在神经元之间:刺激b点,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速度小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a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刺激c点,兴奋不能传至a,a点不兴奋,d点可兴奋,电流计只发生一次偏转。针对练习高考命题常从以下角度设置陷阱(1)通过电流表指针偏转分析膜电位的变化。(2)刺激反射弧中某一点,判断电流表的偏转方向和次数。 2下图甲所示,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做材料,在神经纤维的表面,放置两个相距12厘米的

11、电极a和b,在图中的刺激点给予较强的电刺激。依据观测到的电流表指针偏转(向左为正,向右为负)情况,绘出的曲线如图乙,正确的是()AB C D3(2014乐山一模)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电表的电极连接在神经纤维膜的外表面。刺激a点,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a点受刺激时膜外电位由正变负 B电表会发生两次方向不同的偏转C电表只能发生一次偏转 D该实验不能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图表信息获取能力|膜电位变化曲线 典型图表 信息解读a段静息电位,外正内负,此时K通道开外,K外流。b点0电位,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Na通道开放,Na内流。bc段动作电位,Na通道继续开放。cd段静息电

12、位恢复形成。 de段静息电位。解题技法分析曲线变化时应结合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形成原因及过程。强化训练1下图表示神经纤维在离体培养条件下,受到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及恢复过程中的电位变化,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ab段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Bbd段主要是Na外流的结果C若增加培养液中的Na浓度,则d点将上移D若受到刺激后,导致Cl内流,则c点将下移2.(2011浙江高考)在离体实验条件下单条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b 段的Na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Bbc 段的Na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Ccd段的K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Dde段的K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课堂对点练题组一反射与反

13、射弧1(2012全国卷)下列关于膝跳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A反射活动由一定的刺激引起 B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突触处双向传递C反射活动的发生需要反射弧结构完整 D反射活动中需要神经递质参与兴奋的传递2下面为膝跳反射的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伸肌和屈肌均属于效应器B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C在3处施加刺激引起屈肌收缩不属于反射D若1处受损,膝跳反射现象消失题组二兴奋的产生与传导3(2013浙江高考)下列关于神经肌肉(肌肉指骨骼肌)接点及其相关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骨骼肌细胞中只有一个细胞核 B神经肌肉接点的突触间隙中有组织液C突触后膜的表面积与突触

14、前膜的相同D一个乙酰胆碱分子可使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4(2013全国卷)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A刺激神经纤维中部,产生的兴奋沿神经纤维向两侧传导 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由兴奋部位至未兴奋部位 C神经纤维的兴奋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 D在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5(2013四川高考)下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神经肌接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肌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B电刺激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C电刺激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会记录到电位变化D神

15、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6(2012山东高考)人手指意外触到蜡烛火焰,引起屈肘反射。其反射弧示意图如下。(1)图中神经元a产生的兴奋在传入神经纤维上以_形式进行传导。当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引起突触前膜内_释放神经递质,该递质与神经元b细胞膜上_结合,使神经元b兴奋。神经元b的神经冲动进一步引起神经元c兴奋,最终导致屈肌收缩。(2)图中M点兴奋时,此处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_。若N点受刺激产生兴奋,则在神经元b上_(填“有”或“无”)膜电位的变化,其原因是_。(3)手指意外触到火焰引起局部皮肤红肿,是因为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加,_引起组织间隙液体积聚。若手指伤口感

16、染,可引起体液中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抵御病菌侵害,此过程属于_免疫。 课下提能练一、选择题1参与“植物人”生命活动调节的神经结构主要有()大脑皮层小脑下丘脑脑干垂体AB C D2(2014太原调研)人在拔牙时,往往需要在相应部位注射局部麻醉药,使其感觉不到疼痛,这是因为麻醉药()A阻断了传入神经的兴奋传导 B抑制神经中枢的兴奋C阻断了传出神经的兴奋传导 D抑制效应器的活动3人不小心碰到滚烫的开水壶时,手会缩回。关于该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A刺激以电信号的形式在整个反射弧中进行传导B突触后膜上会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过程C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单向传导,在突触处双向传递D反射活动中需要

17、神经递质参与兴奋的传递4.右图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示意图,在该过程中不会出现的是()A与递质结合后,受体分解 B膜与膜的融合CATP发生水解,释放能量 D膜电位的变化5(2014烟台模拟)新西兰乳制品巨头恒天然集团于2013年8月2日向新西兰政府通报称,其生产的3个批次浓缩乳清蛋白(WPC80)中检出肉毒杆菌,影响包括3个中国企业在内的8家客户。肉毒杆菌产生的肉毒杆菌毒素是一种神经毒素蛋白,是毒性最强的天然物质之一,能够抑制乙酰胆碱的释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肉毒杆菌中除核糖体外不含其他细胞结构B神经毒素蛋白能够促进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C神经毒素蛋白会影响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的融合D乙酰

18、胆碱的合成和分泌离不开核糖体和高尔基体6(2014长春模拟)下面为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以下关于反射的表述错误的是()A图示结构为反射的结构基础,至少含有两个神经细胞B在人体中,神经中枢位于脑和脊髓中C在反射弧完整且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感受器兴奋一定会引起效应器兴奋D在完成反射活动时涉及电信号与化学信号之间的相互转换7.右图表示正常神经元和受到一种药物处理后的神经元膜电位变化曲线,则此药物的作用可能是()A阻断了部分Na通道 B阻断了部分K通道C阻断了部分神经递质释放 D阻断了部分神经递质酶的作用8.右图为神经肌肉连接示意图。黑点()表示神经元胞体,表示神经纤维。肌肉受到刺激不由自主地收缩,大脑也

19、能产生感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大脑支配肌肉运动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B肌肉受刺激不由自主收缩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C兴奋只能由传递至而不能由传递至D肌肉受到刺激,大脑产生感觉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9(2014浙江六校联考)某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测量装置及结果如下图1所示。图2表示将同一测量装置的微电极均置于膜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1中甲处的K浓度比乙处低 B图2测量装置所测电压为70 mVC图2中若在a处给予适宜刺激,测量装置所测电压呈正值后呈负值D图2中若在c处给予适宜刺激的同时,b处用药物阻断电流通过,测量装置所测电压先呈正值后恢复电位10氨基丁酸(GABA)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

20、奋,对脑部具有安定作用。下图甲为氨基丁酸抑制中枢神经兴奋的作用机理(X、Y为影响膜电位变化的两种重要物质),图乙为一次膜电位变化曲线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甲中的物质X指的是氨基丁酸,它不是合成人体蛋白质的原料B图甲中的物质Y指的是阴离子,它的流入会抑制动作电位的形成C某病人体内缺乏GABA酶,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升高Dab段主要发生K外流,bd段主要发生Na内流11.根据神经冲动通过突触的方式不同,突触可分为化学突触和电突触两类。电突触的突触间隙很窄,在突触小体内无突触小泡,间隙两侧的膜是对称的,形成通道,带电离子可通过通道传递电信号,如右图所示,以下有关突触的说法不正确

21、的是()A神经冲动通过电突触的传递速度较化学突触快B兴奋在化学突触和电突触中的传递都是单向的C兴奋通过化学突触时的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D兴奋通过突触传递信息与细胞膜的功能有关12.科学家发现shake突变纯合子果蝇对二乙酯乙醚极其敏感,二乙酯乙醚能引起纯合子果蝇神经冲动传导异常而发生惊厥。如图是shake突变纯合子果蝇与野生型果蝇某神经纤维在A时刻受到刺激而发生的膜电位变化曲线。参照该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b段说明突变纯合子与野生型果蝇因Na外流,膜内电位由正变成负Bbc段表明突变纯合子比野生型果蝇恢复初始状态慢C突变纯合子与野生型果蝇神经纤维静息时膜内外电位差相等D突变纯

22、合子出现上述异常的原因可能是其神经纤维膜上与K、Na运输有关的蛋白质受到了二乙酯乙醚的作用二、非选择题13(2014石家庄二模)下图代表不同细胞间的信息传递,18代表靶细胞的细胞结构,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的神经末梢和靶细胞C等共同构成_,若物质a是唾液淀粉酶,其合成、分泌过程依次经过的细胞器是_(填图中序号)。(2)若刺激M点,则M点膜外电位变化是_,由此刺激引发的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与_(填“膜内”或“膜外”)的局部电流方向一致;若刺激N点,电流表将偏转_次。(3)当兴奋抵达时,贮存在_内的神经递质释放出来,并与分布在突触后膜上的结构1_结合。突触间隙的神经递质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

23、胞再被利用。上述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功能是_和_。14(2014肇庆一模)动作电位的产生与细胞膜离子通透性的变化直接相关。细胞膜对离子通透性的高低可以用电导(g)表示,电导大,离子通透性高,电导小,离子通透性低。下图表示神经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过程中,细胞膜对Na和K的通透性及膜电位的变化(gNa、gK分别表示Na、K的电导情况)。请据图回答问题:(1)细胞膜对离子通透性大小的控制是通过控制细胞膜上的_来实现的。在动作电位的产生过程中,细胞内ADP的生成量会_。(2)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膜电位的特点是_。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这个部位的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_变化,形成动作电位。(3

24、)请分析,在接受刺激时,细胞膜对Na、K的通透性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Na:_; K:_。15(2013南昌三模)Y形迷宫(如图a)内有红灯和电刺激装置,当分别按下各臂按钮时,相应臂的红灯就会亮起来,此时该臂不通电成为安全区,另外两臂及中央交界区均在短时间后通电成为电刺激区。请回答下列问题:(1)小白鼠在遭受电刺激后迅速逃向安全区,该逃避反应通过_完成,其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弧中,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_(填“单向”或“双向”)传导。(2)研究发现小白鼠在连续遭受多次电刺激后,其反应强度随电刺激的重复出现而减弱。已知其关键因素在于突触的信息传递,突触后膜电位变化与突触前膜释放递质的量有关。据此推

25、断上述小白鼠反应减弱的原因是_。(3)在某溶液中维持正常活性的离体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膜电位的情况是_,受到适宜刺激后可产生_。受刺激部位的膜内钠离子含量变化趋势如图b中曲线所示,曲线上升的原因是_,请在图中画出动作电位的变化曲线。该实验中某溶液_(填“能”或“不能”)用适当浓度的KCl溶液代替。(4)若增加溶液中的钠离子浓度,动作电位的变化是_。探究兴奋传导方向的实验方法一、专题知识整合1基本思路选刺激和测量的部位在神经纤维上选一刺激点,用A表示,测量部位应选在刺激点两侧,用B和C表示。若在传出神经纤维上,可通过观察效应器的变化和另一侧的电位测量仪来确定传导方向;若在神经元之间,则在传入

26、和传出神经上各选一点,用A、B表示,先在A处刺激,B处测电位变化,再反过来进行,通过两次结果来确定传导方向。2实验设计(1)探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法设计:电激右图中a处,观察A的变化,同时测量b处的电位有无变化。结果分析:若A有反应,且b处电位改变,说明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若A有反应而b处无电位变化,则说明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2)探究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法设计:先电激图a处,测量c处电位变化;再电激c处,测量a处的电位变化。结果分析:若两次实验的检测部位均发生电位变化,说明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双向的;若只有一处电位改变,则说明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

27、的。二、应用落实体验1(2013安徽高考)将蛙脑破坏,保留脊髓,做蛙心静脉灌注,以维持蛙的基本生命活动。暴露蛙左后肢屈反射的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分别连接电位计和。将蛙左后肢趾尖浸入0.5%硫酸溶液后,电位计和有电位波动,出现屈反射。下图为该反射弧结构示意图。(1)用简便的实验验证兴奋能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而在反射弧中只能单向传递。(2)若在灌注液中添加某种药物,将蛙左后肢趾尖浸入0.5%硫酸溶液后,电位计有波动,电位计未出现波动,左后肢未出现屈反射,其原因可能有:_ _;_。2(2009重庆高考)右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b分别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和骨骼肌;c是放

28、置在传出神经上的电位计,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d为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是一种突触。(1)用a刺激神经,产生的兴奋传到骨骼肌引起的收缩_(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2)用b刺激骨骼肌,_(填“能”或“不能”)在c处记录到电位。(3)正常时,用a刺激神经会引起骨骼肌收缩;传出部分的某处受损时,用a刺激神经,骨骼肌不再收缩。根据本题条件,完成下列判断实验:如果_,表明传出神经受损。如果_,表明骨骼肌受损。如果_,表明部位d受损。3下面是从蛙体内剥离出的某反射弧结构的模式图,其中甲表示神经中枢,乙、丙未知。神经元A、B上的1、2、3、4为4个实验位点。现欲探究神经元A是传出神经还是传入神经,结

29、合所给器材完成以下内容。材料:从蛙体内剥离出的某反射弧(反射弧结构未被破坏)。供选择仪器:剪刀,电刺激仪,微电流计。(1)如果该反射弧的效应器为运动神经末梢及其连接的肌肉,探究神经元A是传出神经还是传入神经的方法步骤(只在神经元A上完成)如下:先用剪刀在神经元A的_将其剪断;再用电刺激仪刺激神经元A上的实验位点_,若_,则神经元A为传入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2)如果在实验过程中要保证神经元A和神经元B的完整性,探究神经元A是传出神经还是传入神经的方法步骤(每个实验位点只能用一次)如下:将微电流计的两个电极分别搭在实验位点2和实验位点3的神经纤维膜外;用电刺激仪刺激实验位点_,若微电流计的指

30、针偏转_次,则神经元A为传出神经;若微电流计的指针偏转_次,则神经元A为传入神经。该实验结果表明兴奋在神经元间传递的特点为_,具有这种特点的原因是_。4下图为一个蟾蜍屈肌反射实验装置的结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1)动作电位沿着神经纤维传导时,神经纤维细胞膜内侧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动作电位传导方向_(填“相同”或“相反”)。(2)已知药物X能阻断蟾蜍的屈肌反射活动,肌肉不能发生收缩,但不知是阻断神经纤维上的兴奋传导,还是阻断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或是两者都能阻断。现有一个如上图所示的屈肌反射实验装置,请利用该实验装置从A、B、C、D、E中选择四个位点作为实验位点进行探究。(在实验位点可以进行药物处

31、理或电刺激。假设药物X 在实验位点起作用后,其作用效果在实验过程中都不能消除。)实验步骤:将药物X放于_点,再刺激_点;观察记录肌肉收缩情况。_; 观察记录肌肉收缩情况。实验结果预测及相应结论:若_,说明药物X是阻断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若_,说明药物X 是阻断神经纤维上的兴奋传导;若_,说明药物X 是两者都能阻断。5下图1为某反射弧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D结构的放大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图1可以看出,伸肌可以作为反射弧的_结构,结构D的名称是_。(2)图2中N的名称是_,X、Y、Z合称为_。(3)某种毒素可以使肌肉不能收缩,但不知该毒素的具体作用部位,如果想探究该毒素的作用部位是B、D、E的哪一个(假设该毒素只能使上述的一个部位中毒失效),某科研小组设计了以下探究实验,请完善下列探究内容。实验原理:(略) 实验材料:电刺激仪一台,电流表,用毒素制剂处理后的图1结构一个。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操作观察部位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分别用电刺激与A与C的电位变化,E的收缩情况则证明毒素的作用部位是B分别用电刺激与E则证明毒素的作用部位是D分别用电刺激与E则证明毒素的作用部位是E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