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共8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3292463 上传时间:2022-04-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带一路—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共8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带一路—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共8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带一路—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共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带一路—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共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一带一路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013年9月和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中亚四国和印度尼西亚期间,分别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简称“一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简称“一路”) 的战略构想。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将这一战略构想纳入全年的工作重点。“一带一路”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主动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我国全面发展,实现伟大中国梦具有跨时代意义。 一、 “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意义 “一带一路”建设战略给古老的陆路和海路丝绸之路赋予了新的生命,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规划了美好蓝图,为亚欧区域

2、合作注入了新活力,为世界发展繁荣提供了新路径。 (一)延续古丝绸之路辉煌成就的必由之路 随着时代发展, 丝绸之路成为古代中国与他国政治经济文化往来通道的统称。古有西汉张骞出使西域的“西北丝绸之路”;有北向蒙古高原,再西行天山北麓进入中亚的“草原丝绸之路”;有西安到成都再到印度的“西南丝绸之路”;还有从中国东南沿海出发,穿过南中国海,进入太平洋、印度洋、波斯湾,远及非洲、欧洲的“海上丝绸之路”等。各国人民排除艰难险阻、跨越万水千山,以极大的毅力和勇气开辟了这条道路,承载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精神薪火相传。新时代背景下,亚欧国家都面临着转变发展模式、增强发展动力的共同使命和挑战,

3、使这条曾经创造无数财富、凝聚各国人民友谊的传奇之路重现辉煌,成为惠及沿线各国人民的合作之路、共赢之路。 (二)是构建我国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主席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出:“中国正在推动落实丝绸之路经济带、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等重大合作倡议, 中国将以此为契机全面推进新一轮对外开放,发展开放型经济体系,为亚洲和世界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空间。”改革开放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积极实施赶超战略,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但受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等因素影响,与东部地区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一带一路”建设,有助于西部地区统筹利

4、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形成横贯东中西、联结南北方的对外经济走廊,进一步释放开发开放和创新创造活力。 (三)是促进亚欧国家共同发展繁荣的必然选择 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积极践行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逐步深化同周边国家互利合作。通过“一带一路”建设,能够更好地推动沿线各国人民友好交往,促进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传统的国家之间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给沿线各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和好处。“一带一路”是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大走廊,也是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合作带。“一带一路发端于中国,贯通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部分区域,东牵亚

5、太经济圈,西系欧洲经济圈,覆盖约44 亿人口,经济总量约 21 万亿美元,分别占全球的 63%和 29%。 ”通过“一带一路”建设,能够把中国的发展与沿线各国的发展对接起来,让周边国家从中国的发展中获益。 二、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所面临的双重安全挑战 在这幅员辽阔的疆域内,“一带一路”战略在加深区域内经济合作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安全风险。 (一)传统安全方面 (1)大国地缘政治的博弈近年来,当今世界主要大国在“一带一路”区域内纷纷提出各自的地缘战略,谋求增强地区影响力。前任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于2011年7月在印度金奈提出“大中亚”思想和“新丝绸之路”构想,主张建设一个连接南亚、中亚和西亚

6、的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网络; 9月,她在联大会议期间向国际社会进一步描述了“新丝绸之路”计划。美国还持续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积极打造“印太”概念,将亚太的边界延伸到印度次大陆。美国还不断强化其在亚太的军力,利用中国周边海洋领土争端,极力扶持其盟友及相关争端当事国,实施离岸战略“以邻制华”。欧盟在 2009 年提出“新丝绸之路计划”,通过修建“纳布卡天然气管线”,加强与中亚及周边国家在能源、商贸、人员、信息等方面的联系,积极开展投资,在保证自身能源供应安全的同时,增强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力。此外,欧盟出于自身利益,担心地区争端恶化,要求争议各方在多边框架内通过对话合作解决争端。欧盟的介入,一方面有

7、利于平衡美俄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力,但另一方面也使得中亚地区局势更趋于复杂化,不利于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所推进的地区合作。俄罗斯在 2002 年与印度、伊朗共同发起“北南走廊计划”,提出修建从印度经伊朗、高加索、俄罗斯直达欧洲的国际运输通道,以保持其传统区域影响力。近年来,俄罗斯又提出整合中亚地区的倡议,即“欧亚联盟”的设想,加速推进独联体经济一体化进程。冷战后,俄罗斯一直将中亚视为其传统势力范围,尽管普京在2014年5月亚信峰会期间中俄首脑会晤中宣布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计划,但依然对中国存在戒备心理,从而影响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全方位合作。日本早在 1997 年的桥本龙太郎内阁期间就提出“欧亚大

8、陆外交战略”,2004 年提出建立“中亚 + 日本”对话机制,2006 年提出建立“自由与繁荣之弧”,通过加强日本与中亚国家的经济合作,在提升中亚各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国际化水平的同时,增强其在这一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力,利用该区域丰富的油气资源,保障自身能源供应安全。2013 年 10 月,安倍晋三内阁强化对亚欧地区的关注,他指出: “从东京出发,经过伊斯坦布尔,最终抵达伦敦。日本要做新亚欧丝绸之路的起点、地缘政治的操盘手。”日本还积极发展太平洋、印度洋沿岸国外交,加强军事存在。以上都是日本意图在更大的范围内构筑“防线”遏制中国的举措。印度、伊朗和阿富汗共同推进南亚“南方丝绸之路”建设行动,试

9、图打通“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印度依据其地理优势,谋求独霸印度洋,对外部力量在印度洋的存在都抱有防范之心,尤其将中国所谓的“珍珠链战略”视为战略包围。拉贾莫汉怀疑印度是否会容许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通过印度洋来实施,因为地缘政治和安全因素太浓。这对中国与南亚国家的合作将产生不利影响,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印度强势的海洋战略势必会影响中国的能源通道安全。此外,印度积极推行“东进”战略,介入南海问题,在经济、政治、军事上与中国竞争,增强对亚太事务的辐射响力,从而加大了中国在东南亚方向的战略压力。 (2) 领土、岛屿争端 基于历史原因,“一带一路”地区内存在各种领土、岛屿争端,争端处理的结果直接

10、影响战略实施的安全保证。目前存在的争端主要包括:海洋上,中国与部分东南亚国家存在“南海争端”。 2014年5 月,由于“中海油 981”号钻井平台引发的所谓中越“西沙主权”之争;中国与菲律宾、越南之间愈演愈烈的“南沙主权”之争。另外,中日之间也存在钓鱼岛以及东海专属经济区之争。周边海洋争端的实质在于区域秩序主导者及其追随者同中国崛起之间的矛盾。短期内,这些争端难以解决,这不利于深化中国与东盟的全方位合作,进而影响中国在新一轮贸易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 陆地上,“二战”后印巴之间关于克什米尔地区争端、中印边界争端、巴以领土争端依然没有解决。冷战后,随着苏联解体,“丝绸之路经济带”地区涌现了一批主权

11、国家,这些国家之间的边界划定工作并未全部完成。这些边界领土、飞地之争和水资源纠纷已经成为引发地区局势恶化的重要显性因素。尤其是中亚地区的争端,直接影响到未来上海合作组织范围内的政治互信、安全与经济合作,不利于维持中国西部地区的稳定。 (3) 区域内个别国家政局动荡 “一带一路”区域内的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受国内社会阶级矛盾、民族宗教问题等复杂因素影响,这些国家一般实行政党政治,但部分国家由于朝野斗争,政局存在脆弱性和不确定性,缺乏共同归属感,导致重要的内政外交政策缺乏延续性。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中国未来势必在区域内加大投资力度,扩大进出口,促进人员交流,这些国家的动荡将会提升经济投入成

12、本并降低合作效率,进而影响中国的海外利益。 (二) 非传统安全方面 (1) 恐怖主义的威胁 以恐怖主义为核心的地区“三股势力”( 恐怖主义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 的破坏活动是威胁“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重要因素,日益成为区域内最大的非传统安全威胁。尽管当前各极端组织之间的政治目的、组织形态、人员构成、活动能力存在差异,但其共同点均为反对世俗化政权,主张建立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国家。受国际反恐局势和地区安全局势变化的影响,区域内的各极端组织出现人员互相交叉、指导思想相互融合、活动分散化、组织碎片化等特点,同时与国际恐怖组织之间的联系也有所加强。 (2) 海上航道的安全风险 维护通行安全是“

13、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重要考虑,这种考虑将基于通道的“打通”或“切断”而展开。全球商业贸易的90%和石油总量的65%要通过海洋运输,其中印度洋提供了全球一半的集装箱运输,70%的石油产品运输需要通过印度洋由中东运往太平洋地区。印度洋航线分布着诸如曼德海峡、霍尔木兹海峡和马六甲海峡等对全球贸易有着重大影响的战略要道,其中40%的全球贸易运输经过马六甲海峡,40%的原油贸易要通过霍尔木兹海峡。因此,维护海上安全意义重大。 (3)区域经济一体化压力 中国推行“一带一路”战略的目的在于建立中国与东南亚、中亚、中东、欧洲更加紧密的经贸联系,寻求更加深入的合作与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输出资金、技术推动区域

14、内国家发展与繁荣,带动中国经济的升级与再平衡。而美国提出构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 议 ”,以阻碍东亚区域一体化进程,对亚太地区逐步形成的由东盟主导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 起到分化作用。同时,欧美联合构建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推行更加自由化的国际经贸规则,从欧洲大陆方面阻碍亚洲与欧洲的经贸合作进程。 (4) 跨国有组织犯罪 中国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密切区域内各国经贸关系的同时,也会受到跨国有组织犯罪问题的影响。被联合国大会列为“世界三大犯罪灾难”之一的跨国有组织犯罪日益猖獗,严重影响了各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当前跨国有组织犯罪的类型包括: 毒品走私、偷越国境、跨国经济犯罪等。 三

15、 对我们海军的期望要求 中国的远洋生命线大部分集中在经马六甲海峡、印度洋到中东、北非这一航线上,如果说石油是工业的血液,那么从中东连接印度洋,并且途经马六甲海峡的航道,实际上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大动脉。 因此,维护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马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以及曼德海峡三处节点的通道安全至关重要。近年来,美军加强了对太平洋的兵力投送,对华意图明显;中日钓鱼岛争端日益升级;中非、中越南海岛礁争议白热化;中印海军针对性军备意图明显。因此,我国海军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与挑战。 随着我国海军实力不断加强,近年来,持续不间断的钓鱼岛巡航、索马里护航、对外友好交流访问,彰显了我国大国形象,展示了我军实力,对周边觊觎之国和海盗恐怖分子,起到一定震慑作用。但是我们也必须清晰认识到,我军与美军等存在的军事实力差距。再加上美日等国构建的第一、第二岛链对我国的海上封锁。我军面临巨大的海上安全压力。因此,要求我们不断创新,努力提升自身实力,建设一支强大军队,保卫我国领土安全和国家利益。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