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阅读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学习心得八篇.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13243336 上传时间:2022-04-2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阅读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学习心得八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关于阅读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学习心得八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阅读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学习心得八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阅读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学习心得八篇.doc(1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阅读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学习心得八篇在这种师生关系中,学生不仅乐学,而且个性会得到充分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是创造能力形成的心理基础。不仅学习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献身教育的品格,更 要有爱满天下的高尚情怀,发扬因为差,更要抓;因为差,更要爱的敬业精神。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 关于阅读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学习心得八篇 ,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关于阅读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学习心得八篇【一】这个寒假里,我走进了陶行知这位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在陶行知教育思想里体会他的教育思想、分享了更多他的教学故事。陶行知以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的赤子之忱,怀着 教育为公 甘

2、当骆驼 的精神,与劳苦大众休戚与共,为人民教育事业,为中国的民族解放和民主斗争事业鞠躬尽瘁,奋斗终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勇于实践,善于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教育工作,百折不挠 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 ,在教育理论及实践经验方面,陶行知把杜威的教育理论加以改造,形成了他的 生活教育 理论。其要点是: 生活即教育 , 社会即学校 , 教学做合一 在实际教学中,要坚持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教育原则,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获取知识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是成长的主体。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因此处于主导地应,理应发挥主导作用。但这种

3、主导作用必须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前提,否则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不能发挥。陶行知提出的 教学生学 ,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这一对矛盾,在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作用下得到统一,正确地反映了教与学的关系。在当前情况下,教师要特别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 拿学生来凑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 的做法,而应该主动地去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兴趣和爱好,改进教学方法,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钥匙,启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做到因材施教。如果教师只管 教 ,是不可能收到应有的效果。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博大精深,值得我们去研读、去思考、去学习。关于阅读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学习心得八篇【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

4、去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这是陶行知老先生的经典名言,在学生时代已熟知 ,如今,近一个世纪过去了,再回首老人家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仍然具有前瞻性,在新课程理念实行的今天,一些教育思想在今天仍有着极大的指导意义。他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等理论,无不闪烁着创造的光芒。一、走进学生心灵尊重学生的选择教育是植根于爱,教师有了爱,才会积极地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才会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才会追求卓越和创新的精神,才会用智慧和心血去培育好学生。新课标的实施,使广大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突出以生为本,已逐渐被广大教师所认同,无论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还是在

5、教学方法的采用上,都充分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生活即教育 是 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以后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创设情景,从学生的兴趣出发, 寓教于乐,情景创设 ,大胆鼓励,积极引导,最大限度的唤醒学生的参与意识,促使学生投入到教学中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进行学习。并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和生活密切相连。二、营造快乐课堂氛为,创建和谐师生关系新课程把教学定位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是对教学关系的正本清源。陶行知先生说得好: 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信地想,大胆地说,教师可以到学

6、生中间,充当他们的一员。教师与学生交流、沟通、合作、互动的现象明显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正在凸现,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给他们一片自由的天空。教师不应是一个只懂得教学知识,更应该是一个具备现代观念和教育素养,知道如何进行课程建设以及如何运用教学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专业人员。三、享受教学快乐改变教学评价新课标要求我们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知识技能,更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态度、情绪表现与合作精神。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这是陶老夫子对教师和家长的良言忠告。在教学中,我们能做到多用鼓励,区别对待,经常对学生说 你真棒! 、 你真行! 、 请再接再厉 、 有进步,加油 、

7、 相信你一定能行!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作为教师,我们的一个微笑,一记掌声和一句鼓励,都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无穷乐趣。陶行知先生说过: 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让我们的每一位教师都能够走进学生的心灵,让我们的课堂都能够追求一份诗意,让我们的孩子都能享受到学习的快乐!让我们高举陶行知先生的 爱满天下 的精神旗帜, 热爱,奉献,实践 ,让我们在名师的道路上越走越宽,收获越来越多!关于阅读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学习心得八篇【三】作为一名与时俱进的教育者,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拥有坚定的教育理念。为了贯彻学习陶行知先生的 教育理

8、念,北师大历史教研组展开了对陶行知教育名篇一书的读后感分享。通过阅读与分享,我们感受到,环境改变仍未使经典文章褪去鲜艳色彩,掩卷沉思,受益颇多。首先,李卓敏老师就 教育者之机会与责任 这一章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 要做一名有担当有责任的教育者,一名优秀的教育者需要做到知行合一。知行合一,即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一件事。知是指内心的觉知,对事物的认识,行是指人的实际行为。知与行的合一,内有良知则外有良行,如果没有致良知,就不会实际的善行 。薛甜老师也发表了对知行合一的看法,她分享到: 教育的出发点是人,是关爱人、尊重人、帮助人、启发人,教人独立、向善、质疑、求索。生活即教育,

9、真正的教育是使生活与生活摩擦,解放人的潜力,让人拥有改良生活、改造世界的力量。教育者要能平等,不可轻视学生,凡事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要有科学的精神和表达的艺术,对教育事业要有信仰和敬畏之心。许雨婷老师分享到,陶行知先生给她带来最大的启发是: 教育者的责任就是不辜负机会;利用机会;能用千里镜去找机会;会拿灵敏的手去抓机会。要用细心和爱心观察学生在课内外的灵感,来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马名艳老师在读 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 这篇感受颇深,她分享到: 陶行知认为中国教育的弊端来源于传统的社会结构把人分为劳心者和劳力者。并且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观念深入人心。于是,社会的风气是人人都想成为劳心者,看不起

10、劳力者。于是农民和体力劳动者沦为二等公民,失去工作的自豪感。于是孩子们为了通过成为劳心者的层层考试,成了读死书的没有创造力的书虫,从这一点切入,陶行知发展出一套较行做合一的教育理论,教育应当是有教无类的,每一个教育者对教育要充满爱与情怀。 最后,王亚宁老师总结到 陶先生很多故事,我们虽了解的有限,但我们仍可以在他的书信中体会到他心底的善良,焦虑和无奈。我们要在点滴中呈现陶行知先生大写的人格,正本清源,让他回到受敬仰的位置。陶行知先生的背影,是一个教育者的正面 。通过这次阅读分享,初中历史组认识到读书对于日常教学的重要性。通过多读书,读好书可以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通过阅读大师们的著作,学习大师们

11、的思想,继承大师们对教育的热爱。作为一名历史教师,陶行知,陈寅恪、胡适、张伯苓、晏阳初、梅贻琦、梁漱溟、蔡元培 这些闪耀民国的大师们,最让人感动的不仅仅是他们的学术造诣,更是他们明知是飞蛾扑火,却仍然拼尽全力救国救民的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面对强权,铁骨铮铮!虽千万人,而吾往矣!往事越百年,大师已不再。仰望苍穹,这些知行合一的教育家,是最闪亮的的星。关于阅读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学习心得八篇【四】读了陶行知先生的陶行知教育名篇,我受益匪浅,本书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从 教学合一 、 学生自治 、 创造的教育 、 创造的儿童教育 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倡导的 生活即教育

12、 、 教学合一 以及 创造的教育 的独特教育思想。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认为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单纯知识教育的对立物。陶行知先生把生活教育提高到这么一个高度。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也,还要让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学习,也就是陶行知的教育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

13、推崇的教育的目的。只有在生活中,我们的教育才具有鲜明性,脱离了实际生活,教育就只是空洞的说教。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引导学生手脑并用,学会过硬的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每一位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用人才。在实际教学中,我将从书上学到的做起,从自己的本职工作做起,认真对待每一名学生,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以真正的创新理念去开拓自己的新天地。关于阅读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学习心得八篇【五】陶行知先生是人民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教育的改革家。其博大精深的教育理论和丰富的办学实践启发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 陶子 ,为中国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高尚品德,是我们广大教师的指

14、路明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认真地向这位伟大的教育家学习。翻阅了陶行知教育名篇一书,知道陶先生在深刻了解了中国的文化和社会现实的基础上,提出的教育学说,既强调了教育的现实功能,又关注了教育的终极目的。读了陶先生的文章,深有体会:陶先生提出 教学合一 , 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 、 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 、 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 。认为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教学一方面要老师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把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

15、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有了这种经验,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成为主动学习者。如果教师只会用 旧瓶装新酒 ,那就看不到新鲜的事物,教师应不断研究,才能时常找到新理,只有学而不厌,然后才能诲人不倦。陶先生倡导 生活即教育 ,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 社会即教育 ,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大自然里,使它们任意飞翔。把学校的一切伸到大自然里,要先能做到 生活即教育 ,这样的学校才是学校,这样的教育才是教育。陶先生主张远离生活的教育不是真教育,好教育,脱离实践的知识是虚的,不实用的。今天我们的教育教学脱离生活已越来越远。

16、孩子们成天埋于书堆里,以高分遮面。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从陶先生的作品中随处可见他对好教师的殷切期望。他对自身成长提出了四个问题,叫做 每天四问 : 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 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 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 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 陶先生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一个集体的成员,若人人以集体利益为重,注意自己的每一个行动都为集体着想,则这个集体会越来越壮大,这个集体定是有希望的集体。否则,多数人只顾个人私利,不顾集体利益,则集体的根本必然动摇。如此,每个一线教师应该

17、弘扬 校兴我荣,校衰我耻 的敬业精神。陶先生的 每天四问 为人们提供了进德修业的参考,当作一面镜子,时刻对照自己。 必然可以见出每一个人身体健康上有着大的进步,学问上有着大的进步,工作效能上有着大的进步,道德品格上有着大的进步,显出水到渠成的进步 。所以作为我们教师,应该积极响应首先把修师德放在首位的号召。一个好的师德可以净化教师自己的心灵,每天充满快乐;一个好的师德可以让学生们心存温暖,这份温暖激励他们朝更好、更强去发展。我们又何乐而不为之呢?关于阅读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学习心得八篇【六】这本书是我们家孙老师推荐的,当时他特严肃地说: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不要还像中学生一样看什么郭敬明、韩寒,或者

18、将读者青年文摘等消遣杂志作为案头书,而要多看一些有关教育教学的书,因为它们才是 打底子 的书。 于是,怀着补过的心情开始了对这本书的阅读。通过阅读我觉得这本书里说的一些教育思想,真的就是今天我们苦苦追求的,也是现在所倡导的新理念,真可谓是殊途同归。陶先生认为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知识分为亲知,闻知,说知。亲知是一切知识之根本,闻知与说知必须安根于亲知才能发生效力。陶先生的这一教学理念早已为我们大家所熟悉。可是,仔细想想,我们有没有真的做到这一点呢?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是亲知得到的吗?联想到我们的语文教学,恐怕没有,现在学生所学的知识,几乎全是闻知,甚至以闻知概括一切知识,亲知几乎是被拒之门

19、外的。大多数学生只会背词语、背句子、背课文,而一旦要让自己去说、去写、去实际运用时却不知所措,不能将所背的东西很好的为自己所用。课堂教学仿佛是只为教学而教学,与学生生活没有任何联系。我想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力求贴近学生生活,尽量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让他们能体验到在做中学,学中做,力求运用各种手段,为学生运用语言搭建各种实践的平台。这一观点好像和现在提倡的情境教育又有异曲同工之妙。单纯的劳力,只是蛮干,不能算做;单纯的劳心,只是空想,也不能算做;真正的做应是在劳力上劳心。 这句话也是我比较喜欢的。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兵,那不想当名师的教师不是好教师,但我们又害怕成

20、功道路上的种种挫折,害怕最终的结果是失败,所以总是退缩。作为一名老师,你想成为名师吗?要想成为名师,不能光是靠想,一定要付之于行动,也就是要 做 。如果你只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的备课、教课,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没有丝毫的创新和变化,那只能是一个教书匠,这是蛮干;而倘若你心里有着很多想法,但是不敢去尝试,这又是空想。只有当我们将独立的思想付诸实践时,在做每件事时都用心去做,动脑去做,我们离成功就会越来越近。孔子说: 吾日三省吾身。 陶先生也是每天四问,以此自省。第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可以看出陶行知先生,以健康为第一本钱,没有好的身体,一切都是空谈。所以,我们也要向他学习,工作之余,锻炼身

21、体,拥有一个好的身体,既是自己的福气、家人的福气,更是自己事业上能够更上一层楼的保障。第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作为一名老师,我的业务水平有没有提高?个人认为教学水平的提高必须经过 实践加上反思 这一过程,而实践能力和反思水平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理论水平的丰富。第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不管是教学上的还是班级管理上的这一问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让学校,让家长,让社会放心。教学上有没有什么新的想法?今天的课上得怎么样,有没有什么改进的地方?今天我对孩子们是心平气和的还是大发雷霆的?整顿课堂纪律上有没有什么新的方法?写字课怎样让孩子们不浪费等等方面,都值得问一问。第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

22、?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学生从老师身上所学到的 道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是否身正。当然,老师也是凡人,也有缺点。但也正因为这一职业特殊性,使得老师必须有超越他人的道德水平。以上只是这本书中极小的一部分,可谓是九牛一毛,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博大精深,值得我好好地研读。作为一名年青老师,如果能将陶先生教育理念的一二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引导学生认真思考,使学生的素质得以全面发展,使其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用人才,那么这本书的价值就算实现了。关于阅读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学习心得八篇【七】我时常思考着这么一个问题:怎样才能算一名好教师呢?好教师的本质是什么?当我读到了陶行知教育思想名篇时

23、,我得到了启发,也找到了答案,那就是 爱满天下 。 比教学艺术更为重要的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的人格魅力的灵魂是一个 爱 字。爱就是一种教育,谁有爱心,谁就把握了教育的真谛 ,是啊,教育无痕,教育有爱, 爱满天下 是陶行知先生一生教育事业的写照,他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奉献给了孩子,把学校当成了自己的家,把每一个孩子都当作是自己的孩子,把全部的爱都倾注于每一个孩子身上。而在我们的教育中,几乎每个老师都能清楚,都能意识到教育要有 爱 ,但真正做起来又是何等的困难呢!在大多数老师的脑海里对 爱的教育 这个概念可能没有进行全面的诠释,致使我们的生活中,难以把握好如何执行 爱的教育 。正因为

24、我们缺乏爱的教育,才使我们的生活里少了一些爱,特别是面对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父母单方面对子女的过份溺爱,老师面对优差生的时候所体现出来的不平衡的爱,让 爱 的天平出现失重。孩子对父母的爱、对老师的爱、对同学的爱,对生活的爱,变得越来越缺失、越来越淡泊,这是我们的教育需要反思的,也是做为一名教师需要思考的。爱,教育的本质;爱,教师道德修养的本质。实施爱的教育,保护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能为创新能力的形成奠定心理基础,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修养奠定基础,为形成和谐的人文社会奠定基础。作为我们新一代的教育服务者,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把陶行知老先生 爱满天下 的教育思想发扬光大。关于阅读陶行知的教育

25、思想学习心得八篇【八】从教二十多年,主要精力就放在学科教学上,前面几年主要是学科知识占据了关注的绝大部分,后面几年对教学方法思考的较多。对教育学理论,除了布鲁姆的目标教学,魏书生的班级管理,真正认真读过的书还不多。今年寒假,单位给我们每人发了一本陶行知教育思想学习材料,于是便认真读了陶行知先生的几篇教育论文:一、传统教育与生活教育有什么区别? 二、创造的儿童教育 三、读书与用书 四、活的教育 五、教学做合一 六、教育的新生 七、生活即教育。在读每一篇论文的过程中也写了一些自己的感想,读完之后,回过头来在梳理一下,又有新的认知,下面从两个方面将以说明:一、陶行知教育思想综述:1、生活即教育是陶行

26、知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其根源在于生活教育与生俱来,是一种与人共始终的教育。在这样一个观念之下,教育成为一种终生教育,成为一种大众教育,成为一种民主的、科学的教育。而在这种观念之下,教育会更有生命力,更有效。2、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贯彻方法。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别人的影响说是教。所以是怎么做便怎么学,怎么学便怎么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3、劳力上劳心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具体操作。陶行知先生的劳力上劳心是与孟子的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於人 的彻底决裂,他明确指出心力都不老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是教人吃人的教育,而劳心上劳力,从其

27、量也就是把工具当做了玩具而已,而劳力上劳心是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二、陶行知教育思想对我们当今教育的启发:1、只有生活的教育才是面向全体的教育;生活是生命生生不息的活动,只要有生活就有教育, 好的生活就是好的教育 。2、只有生活的教育才是尊重个体差异的教育;生活是有差异的,工人有工人的生活,农民有农民的生活,打工者有打工者的生活 只有在生活中教育才是他们需要的教育。3、只有生活的教育才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只有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在学生的生活上进行教育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4、只有生活的教育才是具有生命力的教育;教育是为了生活,生活在不断发展,只有立足于生活的教育才是具有生命力的教育,才能是生活具有创造性。第 18 页 共 1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汇报体会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