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方能善任识人方能左右逢源_励志短文.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13229604 上传时间:2022-04-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知人方能善任识人方能左右逢源_励志短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知人方能善任识人方能左右逢源_励志短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知人方能善任识人方能左右逢源_励志短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人方能善任识人方能左右逢源_励志短文.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知人方能善任识人方能左右逢源_励志短文学会识人:知人方能善任,识人方能左右逢源 :观人重在言与行,识人重在德与能,不细观则不能明识,不明识则不能善用。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只要我们用心观察,仔细思考。读不懂风浪,就不能扬帆沧海;读不懂鸟兽,就不能纵横山林;读不懂古今,就不能明白得失;读不懂众生,就不能左右逢源。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就是个识人的高手。 当时有个叫谢景温的人,跟苏轼关系不错,两个人经常在一起谈论诗文,褒贬古今。 有一次,苏轼和谢景温到郊外游玩,偶然看到一只受伤的小鸟从树上掉下来,苏轼刚想把小鸟拾起来,谢景温抬脚就把这只小鸟踢到一边。他这个看似漫不经心的动作,却让苏轼心凉半截:这一

2、定是个轻贱生命、损人利己之徒,不可深交。于是,他就慢慢疏远了谢景温。 果然,后来谢景温为讨好王安石,便加害苏轼,诬陷苏轼运售私盐,企图将苏轼治罪。 苏轼还有一位姓章的朋友,早年和苏轼过从甚密。苏轼任凤翔府节度判官,章任商州令的时候,两人在山中游玩,游到仙游潭的时候,前面是悬崖峭壁,只有一根独木桥相通。 章提出让苏轼过桥,在绝壁上留下墨迹,苏轼不敢。章神色平静地轻松走过,用绳子系在树上,以玩杂技般的高难度手法在陡峭的石壁上写了“苏轼章某来此”几个字,苏轼不由抚着他的背长叹:“能自拼命者能杀人也!”章大笑。 后来,章某当上宰相,大权在握,整治政敌毫不手软,他甚至提出掘开司马光的坟墓,暴骨鞭尸。他因

3、与苏轼政见不合,对苏轼也大下辣手,把苏轼贬到偏远的惠州,再贬他到更偏远的儋州。 能够识人,你可以将合适的工作分配给值得信赖的人,实现“知人善任”“人尽其才”。把一项工作安排给一个人容易,但是安排给一个能够把事情做好的人,并不容易。有个成语知人善任,首先把“知人”放在了前面,也就是说“知人”之后才能“善任”。 每个人做事的方式、目的、动机都是不同的,同一件事,交给不同的人去做,有的人可能会四平八稳地做下来,有的人可能会做得更好,有的人却会做得更糟。 如果我们想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就得要善于发现不平庸的人,这就需要高超的读心本领了。 学会识人:知人方能善任,识人方能左右逢源 :观人重在言与行,识人重

4、在德与能,不细观则不能明识,不明识则不能善用。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只要我们用心观察,仔细思考。读不懂风浪,就不能扬帆沧海;读不懂鸟兽,就不能纵横山林;读不懂古今,就不能明白得失;读不懂众生,就不能左右逢源。 作为清朝中兴名臣的曾国藩,就深谙人术之道。曾国藩在指派李鸿章训练淮军时,李鸿章带了三个人求见,请曾国藩给他们分配职务。不巧曾国藩刚好饭后出外散步,李鸿章便命三人在室外等候,自己则进入室内。 等到曾国藩散步回来,李鸿章请他传见三人。曾国藩说不用再召见了,并对他说:“站在右边的是个忠厚可靠的人,可委派后勤补给工作;站在中间的是个阳奉阴违之人,只能给他无足轻重的工作;站在左边的人是个上上之材,应予

5、重用。” 李鸿章惊问道:“您是如何看出来的呢?” 曾国藩笑道:“刚才我散步回来,走过三人面前时,右边那人垂首不敢仰视,可见他恭谨厚重,故可委派补给工作:中间那人表面上毕恭毕敬,但我一走过,立刻左顾右盼,可见他阳奉阴违,故不可用;左边那人始终挺直站立,双目正视,不亢不卑,乃大将之才。” 曾国藩所指左边那位“大将之才”,就是后来担任台湾巡抚的鼎鼎有名的刘铭传。曾国藩经由观察一个人的行为举止,以审视其品德与才能,而后量能授官,这才是真正的“知人善任”! 曾国藩能够一眼看穿对方的心,确实令人敬佩,但是,他的这种本领并不是天赋异能,而是源于他长期的生活经历和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生活习惯。“识人”并不是一

6、项多么高深神秘的技能,我们普通人只要经过一定的学习和训练,也能成为识人的行家。 励志心得:纵观古今中外,能成大事者,无不是识人的高手。所谓“以是非观其志,以辞辩观其变,以计谋观其识,以祸难观其勇,以醉酒观其性,以利益观其度,以行事观其信。”此了解人性人心也。读不懂风浪,就不能扬帆沧海;读不懂鸟兽,就不能纵横山林;读不懂古今,就不能明白得失;读不懂众生,就不能左右逢源。 学会识人:知人方能善任,识人方能左右逢源 :观人重在言与行,识人重在德与能,不细观则不能明识,不明识则不能善用。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只要我们用心观察,仔细思考。读不懂风浪,就不能扬帆沧海;读不懂鸟兽,就不能纵横山林;读不懂古今,就

7、不能明白得失;读不懂众生,就不能左右逢源。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就是个识人的高手。 当时有个叫谢景温的人,跟苏轼关系不错,两个人经常在一起谈论诗文,褒贬古今。 有一次,苏轼和谢景温到郊外游玩,偶然看到一只受伤的小鸟从树上掉下来,苏轼刚想把小鸟拾起来,谢景温抬脚就把这只小鸟踢到一边。他这个看似漫不经心的动作,却让苏轼心凉半截:这一定是个轻贱生命、损人利己之徒,不可深交。于是,他就慢慢疏远了谢景温。 果然,后来谢景温为讨好王安石,便加害苏轼,诬陷苏轼运售私盐,企图将苏轼治罪。 苏轼还有一位姓章的朋友,早年和苏轼过从甚密。苏轼任凤翔府节度判官,章任商州令的时候,两人在山中游玩,游到仙游潭的时候,

8、前面是悬崖峭壁,只有一根独木桥相通。 章提出让苏轼过桥,在绝壁上留下墨迹,苏轼不敢。章神色平静地轻松走过,用绳子系在树上,以玩杂技般的高难度手法在陡峭的石壁上写了“苏轼章某来此”几个字,苏轼不由抚着他的背长叹:“能自拼命者能杀人也!”章大笑。 后来,章某当上宰相,大权在握,整治政敌毫不手软,他甚至提出掘开司马光的坟墓,暴骨鞭尸。他因与苏轼政见不合,对苏轼也大下辣手,把苏轼贬到偏远的惠州,再贬他到更偏远的儋州。 能够识人,你可以将合适的工作分配给值得信赖的人,实现“知人善任”“人尽其才”。把一项工作安排给一个人容易,但是安排给一个能够把事情做好的人,并不容易。有个成语知人善任,首先把“知人”放在了前面,也就是说“知人”之后才能“善任”。 每个人做事的方式、目的、动机都是不同的,同一件事,交给不同的人去做,有的人可能会四平八稳地做下来,有的人可能会做得更好,有的人却会做得更糟。 如果我们想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就得要善于发现不平庸的人,这就需要高超的读心本领了。 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汇报体会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