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楚辞课件.pptx

上传人:醉**** 文档编号:13173893 上传时间:2022-04-28 格式:PPTX 页数:50 大小:3.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屈原楚辞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屈原楚辞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屈原楚辞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屈原楚辞课件.pptx(5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编第一编 中国文学导读中国文学导读屈原屈原与与楚辞楚辞名名 著著 导导 读读第一节第一节 楚辞的产生与特点楚辞的产生与特点一、何谓楚辞一、何谓楚辞v1.1.是指战国时代在楚国出现的以屈原作品为是指战国时代在楚国出现的以屈原作品为代表的一种新体诗,它标志着先秦诗歌发展代表的一种新体诗,它标志着先秦诗歌发展的一个新高峰。的一个新高峰。“楚辞楚辞”的名称,最早见于的名称,最早见于史记史记酷吏列传酷吏列传,有时简称有时简称“辞辞”或或“辞赋辞赋”。又有以又有以“骚骚”来指称楚辞的。来指称楚辞的。v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名楚物 ,故可谓之楚

2、辞。,故可谓之楚辞。黄伯思v2.2.是指战国时期楚国人及后来汉代是指战国时期楚国人及后来汉代一些文人骚客用新诗体创作的作品一些文人骚客用新诗体创作的作品。如:战国时诗人如屈原、宋玉、唐如:战国时诗人如屈原、宋玉、唐勒等人的作品;汉代贾谊、淮南小勒等人的作品;汉代贾谊、淮南小山,甚至刘向、王逸的作品。山,甚至刘向、王逸的作品。3.3.是指书名。是指书名。从汉代开始,从汉代开始,“楚辞楚辞”又成为屈原及汉代人所作诗歌辑选又成为屈原及汉代人所作诗歌辑选而成的一部书名而成的一部书名-楚辞楚辞。 二、楚辞的文化特征二、楚辞的文化特征宋黄伯思宋黄伯思校定楚辞序校定楚辞序云:云:“盖屈宋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

3、,作楚声,纪楚地,名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物,故可谓之楚辞楚辞”。楚辞所涉及的历史传说、神话故事、风楚辞所涉及的历史传说、神话故事、风俗习尚以及所使用的艺术手段、浓郁的俗习尚以及所使用的艺术手段、浓郁的抒情风格,无不带有鲜明的楚文化色彩。抒情风格,无不带有鲜明的楚文化色彩。楚辞是与中原文化交相辉映的楚文化的楚辞是与中原文化交相辉映的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要组成部分。三、楚辞的形式特征三、楚辞的形式特征句式:有六字句和五字句两种(不计语气词兮、些、句式:有六字句和五字句两种(不计语气词兮、些、只等),为只等),为“三三三三”或或“三二三二”节奏,前者以节奏,前者以离

4、离骚骚和和九章九章为主,后者以为主,后者以九歌九歌为主。为主。语气词语气词“兮兮”的运用:普遍带有规律性,成为语言的运用:普遍带有规律性,成为语言形式的显著特征,主要有三种情况:形式的显著特征,主要有三种情况:九歌九歌:“兮兮”在句中,如在句中,如“若有人兮山之若有人兮山之阿阿”。橘颂橘颂模式:上下两句均为四字句,模式:上下两句均为四字句,“兮兮”字字用在下句之末,如用在下句之末,如“受命不迁,生南国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大招大招改为改为“只只”,招魂招魂改为改为“些些”)离骚离骚:上下两句字数增多,:上下两句字数增多,“兮兮”字用在上字用在上句之末,如句之末,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

5、而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索”。四、四、楚辞楚辞的编定的编定西汉末刘向整理屈、宋作品,始编定西汉末刘向整理屈、宋作品,始编定楚辞楚辞。王逸王逸楚辞章句叙楚辞章句叙云云:“:“逮至刘向典校经书,分为十逮至刘向典校经书,分为十六卷。六卷。”四库全书总目四库全书总目云:云:“初,刘向裒集屈原初,刘向裒集屈原离骚离骚、九歌九歌、天问天问、九章九章、远游远游、卜卜居居、渔父渔父,宋玉,宋玉九辩九辩、招魂招魂,景差,景差大招大招,而以贾谊,而以贾谊惜誓惜誓,淮南小山,淮南小山招隐士招隐士,东方朔东方朔七谏七谏,严忌,严忌哀时命哀时命,王褒,王褒九怀九怀及及刘向所作刘向所作九叹九叹,共为,共为楚辞楚

6、辞1616卷,是为总集之卷,是为总集之祖。逸又益以己作祖。逸又益以己作九思九思与班固二与班固二叙叙,为,为1717卷,卷,而各为之注。而各为之注。”刘向所编刘向所编1616卷本久佚,惟王逸卷本久佚,惟王逸1717卷本卷本楚辞楚辞章句章句传世。传世。楚辞在中国诗史上的地位楚辞在中国诗史上的地位诗诗骚骚并称,成为中国古典并称,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诗歌的两大源头。楚辞以其深邃的思想、浓郁的情楚辞以其深邃的思想、浓郁的情感、丰富的想象、瑰丽的文辞,感、丰富的想象、瑰丽的文辞,以及比兴寄托手法,为后人提供以及比兴寄托手法,为后人提供了创作的楷模。了创作的楷模。对其后的赋体、对其后的赋体、骈文、五

7、七言诗的形成,又都发骈文、五七言诗的形成,又都发生了深远的影响。生了深远的影响。屈原(屈原(公元前公元前340公元公元前前277),),名平,字原。名平,字原。关于他的生平事迹,关于他的生平事迹,史史记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贾生列传是主是主要史料,另外刘向的要史料,另外刘向的新新序序节士节士也有记载。也有记载。屈原伟大的思想人格屈原伟大的思想人格v忠君爱国忠君爱国v独立不迁独立不迁v上下求索上下求索v好修为常好修为常屈原的作品屈原的作品v离骚、九歌离骚、九歌(11)、九章)、九章(9)天问远游卜居渔父天问远游卜居渔父共共25篇。篇。v九歌包括:东皇太一、东君、云中九歌包括:东皇太一、东君、云中君、

8、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河伯、山鬼、国殇、礼魂。河伯、山鬼、国殇、礼魂。v九章包括:惜诵、涉江、哀郢、抽九章包括: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回风。 九歌九歌招魂招魂天问天问九歌九歌招魂招魂天问天问三部作品,三部作品,都不直接涉及屈原本人的生活经历。都不直接涉及屈原本人的生活经历。前前二种与楚地的神话传说、民间习俗有密二种与楚地的神话传说、民间习俗有密切关系,后一种却是对神话传说和社会切关系,后一种却是对神话传说和社会历史的质疑。历史的质疑。但这三部作品,又从各方但这三部作品,又从各方面曲

9、折地反映了屈原的个性和思想情感,面曲折地反映了屈原的个性和思想情感,同时也是研究楚文化的基本材料。同时也是研究楚文化的基本材料。九歌九歌九歌九歌的名称,见于的名称,见于左传左传、离离骚骚、天问天问和和山海经山海经,可见这,可见这是一种古老而著名的乐曲。是一种古老而著名的乐曲。“九九”表示由多篇歌辞组成,不代表实表示由多篇歌辞组成,不代表实际篇数。际篇数。九歌九歌11篇,是一组祭神所用的乐歌。篇,是一组祭神所用的乐歌。一般认为,这是屈原根据民间的祭神乐一般认为,这是屈原根据民间的祭神乐歌改写而成的,既洋溢着古老的神话色歌改写而成的,既洋溢着古老的神话色彩,又表现着诗人对人生的某种感受。彩,又表现

10、着诗人对人生的某种感受。九歌九歌本来是楚国的民间祭歌,有浓厚本来是楚国的民间祭歌,有浓厚的巫祭文化色彩。的巫祭文化色彩。 写出了人神间缠绵哀婉的情感,自然的写出了人神间缠绵哀婉的情感,自然的流露出屈原被长期放逐的生活心情。流露出屈原被长期放逐的生活心情。 诗歌、音乐和舞蹈的三位一体,诗歌、音乐和舞蹈的三位一体, 其对其对唱形式和戏曲因素可用来表演。唱形式和戏曲因素可用来表演。徐徐悲悲鸿鸿国国殇殇图图九章九章是屈原抒情诗的总称,包括是屈原抒情诗的总称,包括惜惜诵诵、哀郢哀郢、怀沙怀沙、思美人思美人、惜往日惜往日、橘颂橘颂、悲回风悲回风等。等。 九章九章的纪实性较的纪实性较离骚离骚强。强。九章九章

11、采用了直接铺叙、反复抒写的艺采用了直接铺叙、反复抒写的艺术手法,表现的感情较直接奔放,但不如术手法,表现的感情较直接奔放,但不如离骚离骚浪漫。浪漫。 徐徐悲悲鸿鸿山山鬼鬼图图天问天问天问天问是一篇奇文。它就自然、历史、社是一篇奇文。它就自然、历史、社会以及有关的神话传说,一口气提出一百七会以及有关的神话传说,一口气提出一百七十二个问题,十二个问题,“怀疑自遂古之初,直至百物怀疑自遂古之初,直至百物之琐末,放言无惮,为前人所不敢言之琐末,放言无惮,为前人所不敢言”(鲁(鲁迅迅摩罗诗力说摩罗诗力说)。)。战国时期还没有哪一家曾对自然和社会现象战国时期还没有哪一家曾对自然和社会现象表现出这么广泛而深

12、刻的怀疑。这就意味着表现出这么广泛而深刻的怀疑。这就意味着天问天问作者具有超越当时一般思想家的强作者具有超越当时一般思想家的强大的独立人格力量。这种怀疑精神在中国历大的独立人格力量。这种怀疑精神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少有的。史上也是少有的。橘颂橘颂橘颂橘颂用拟人化的手法,细致描绘橘用拟人化的手法,细致描绘橘树的灿烂夺目的外表,和树的灿烂夺目的外表,和“深固难徙深固难徙”的品质,以表现自我优异的才华、高尚的品质,以表现自我优异的才华、高尚的品格,和眷恋故土、热爱祖国的情怀。的品格,和眷恋故土、热爱祖国的情怀。在描写过程中,诗人既不黏滞于作为象在描写过程中,诗人既不黏滞于作为象征物的橘树本身,又没有脱离

13、其基本特征物的橘树本身,又没有脱离其基本特征,从而为后世咏物诗的创作开辟了一征,从而为后世咏物诗的创作开辟了一条宽广的道路。条宽广的道路。招魂招魂司马迁认为司马迁认为招魂招魂为屈原之作。所招为谁之魂,为屈原之作。所招为谁之魂,一说认为是屈原自招其魂,一说认为是招楚怀王之一说认为是屈原自招其魂,一说认为是招楚怀王之魂。魂。诗歌开头一段说明招魂的原因。前半部分假诗歌开头一段说明招魂的原因。前半部分假 “巫阳巫阳”之言,竭力渲染东南西北四方以及天上、幽都的可之言,竭力渲染东南西北四方以及天上、幽都的可怕,劝魂不可留居。各种吃人食魂的鬼怪,凶残狰怕,劝魂不可留居。各种吃人食魂的鬼怪,凶残狰狞的毒蛇猛兽

14、,极端严酷的自然环境,组成一幅幅狞的毒蛇猛兽,极端严酷的自然环境,组成一幅幅光怪陆离、诡异恐怖的图景。光怪陆离、诡异恐怖的图景。后半部分则竭力铺陈后半部分则竭力铺陈楚国宫廷的富丽奢华,以招魂归来。辉煌华贵的殿楚国宫廷的富丽奢华,以招魂归来。辉煌华贵的殿堂和陈设、妖娆的女子、醇酒美食和诱人的歌舞,堂和陈设、妖娆的女子、醇酒美食和诱人的歌舞,耀人眼目,动人心魄。耀人眼目,动人心魄。最终以最终以“目极千里兮伤春心,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魂兮归来哀江南”收结,流露出无限深情。收结,流露出无限深情。 离骚离骚篇幅宏伟,气势磅礴,波澜起伏,篇幅宏伟,气势磅礴,波澜起伏,气象万千。它突破了气象万千

15、。它突破了诗经诗经的的“短章复沓短章复沓”形式,在丰富的生活实践和深刻的思想认识的形式,在丰富的生活实践和深刻的思想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抒情、叙事和说理的有机结合,基础上,通过抒情、叙事和说理的有机结合,对抒情主题作了富于变化而层层深入的表达。对抒情主题作了富于变化而层层深入的表达。离骚离骚在创作上具有浓郁的积极浪漫主义色在创作上具有浓郁的积极浪漫主义色彩,在超现实想象和比兴手法的运用上都富有彩,在超现实想象和比兴手法的运用上都富有创造性,从而大大地丰富了中国诗歌的创作经创造性,从而大大地丰富了中国诗歌的创作经验。以验。以离骚离骚为代表的为代表的楚辞楚辞和以和以国风国风为代表的为代表的诗经诗经,

16、共同构成了中国诗歌创作,共同构成了中国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的优良传统,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三、屈原作品的艺术特色三、屈原作品的艺术特色v1. 1.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v 大胆的夸张大胆的夸张v 奇特的想象奇特的想象v 熔神话传说与现实生活与一炉熔神话传说与现实生活与一炉v 新颖的比喻手法新颖的比喻手法v 深邃的象征意象深邃的象征意象三、屈原作品的艺术特色三、屈原作品的艺术特色v2. 2.“发愤抒情发愤抒情”文学传统的形成文学传统的形成v忠怨之情是长诗忠怨之情是长诗离骚离骚的一条主线,而从全的一条主线,而从全诗结构上看,则可以分为两大层次,即从开篇诗结构上看

17、,则可以分为两大层次,即从开篇到到“岂余心之可惩岂余心之可惩”,可以视为诗篇的前半部,可以视为诗篇的前半部分,这一部分主要写诗人矢志报国,高洁自守分,这一部分主要写诗人矢志报国,高洁自守所遇到的矛盾和不公正的待遇,充分表现了抒所遇到的矛盾和不公正的待遇,充分表现了抒情主人公与楚国黑暗现实的冲突;从女媭的责情主人公与楚国黑暗现实的冲突;从女媭的责难至篇末,则主要写诗人遭到迫害以后,继续难至篇末,则主要写诗人遭到迫害以后,继续求索的精神和所引动起来的内心冲突,以至于求索的精神和所引动起来的内心冲突,以至于最后的抉择。最后的抉择。3.3.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v楚辞中典

18、型的象征性意象可以概括为香楚辞中典型的象征性意象可以概括为香草美人,是对草美人,是对诗经诗经比兴手法的继承比兴手法的继承和发展,内涵更加丰富,也更有艺术魅和发展,内涵更加丰富,也更有艺术魅力。力。王逸说,王逸说,“善鸟香草,以配忠贞;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以托君子;飘风云 霓,以为小人。霓,以为小人。”(楚辞章句楚辞章句离骚经序离骚经序)它成了中国它成了中国文学史上以男女君臣相比况的常见的创文学史上以男女君臣相比况的常见的创作手法。作手法。

19、四、四、离骚离骚讲析讲析v离骚离骚篇名的四种解析篇名的四种解析v1 1. .遭遇忧患遭遇忧患v史记史记“离骚者,犹离忧也。离骚者,犹离忧也。” 离骚赞序离骚赞序 “离,犹遭也;离,犹遭也;骚,犹忧也。明己遭忧作辞。骚,犹忧也。明己遭忧作辞。”v2 2. .离别的忧愁离别的忧愁 王逸楚辞章句王逸楚辞章句“离,别离,别也;骚,愁也。经,径也。言己放逐离别,也;骚,愁也。经,径也。言己放逐离别,中心愁思,犹依道径以讽谏君也中心愁思,犹依道径以讽谏君也” 蒋骥蒋骥山带阁注楚辞山带阁注楚辞“离,别;骚,愁离,别;骚,愁也也盖怀王时,初见斥疎,忧愁幽思而盖怀王时,初见斥疎,忧愁幽思而作也。作也。” v3

20、3. .牢骚:牢骚:汉书汉书扬雄传载扬雄扬雄传载扬雄“乃作乃作书,往往摭(书,往往摭(zhzh )离骚文而反之,自离骚文而反之,自岷山投诸江流以吊屈原,名曰反离骚岷山投诸江流以吊屈原,名曰反离骚”v4 4. .歌曲名:歌曲名:楚地的歌曲名称。楚地的歌曲名称。 离骚离骚的主题思想的主题思想v爱国和忠君是长诗的主题。爱国和忠君是长诗的主题。v司马迁说:司马迁说:“虽放流,睠顾楚国,虽放流,睠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返。系心怀王,不忘欲返。一篇一篇之中三致志焉。之中三致志焉。”(史记史记屈原贾生屈原贾生列传列传)离骚离骚之美的内涵之美的内涵v首先,就是它具有由庄严而伟大的首先,就是它具有由庄严而伟大

21、的思想带来的无比光辉的崇高美。思想带来的无比光辉的崇高美。v进步的政治理想,深厚的爱国主义进步的政治理想,深厚的爱国主义激情,庄严的历史使命感,以及悲激情,庄严的历史使命感,以及悲壮的献身精神,这就构成了诗人无壮的献身精神,这就构成了诗人无比崇高的美的人格,光辉灿烂的美比崇高的美的人格,光辉灿烂的美的形象。的形象。离骚离骚之美的内涵之美的内涵v其次,慷慨激昂的悲壮之美,是其次,慷慨激昂的悲壮之美,是离骚离骚又一鲜明的美学特色。又一鲜明的美学特色。v屈原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他既有屈原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他既有“存存君兴国君兴国”之志,又有治国理乱之能。他之志,又有治国理乱之能。他“博闻强志,明于

22、治乱,娴于辞令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胸怀胸怀“美政美政”理想,企图改善楚国的处理想,企图改善楚国的处境,振国兴邦。但却为黑暗势力所围困,境,振国兴邦。但却为黑暗势力所围困,从而引发出悲剧性的冲突。而最为感人从而引发出悲剧性的冲突。而最为感人的是,屈原始终是悲剧命运的自觉承担的是,屈原始终是悲剧命运的自觉承担者。者。 离骚离骚的艺术成就与特色的艺术成就与特色v1. 具有深刻现实性的积极浪漫主义色彩具有深刻现实性的积极浪漫主义色彩v发展了我国上古神话的浪漫主义,成为发展了我国上古神话的浪漫主义,成为我国文学浪漫主义的直接源头。我国文学浪漫主义的直接源头。v离骚离骚塑造了一个纯洁高大的抒情

23、主塑造了一个纯洁高大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由于理想的崇高,人格的人公的形象,由于理想的崇高,人格的峻洁,感情的强烈,这个形象就远远地峻洁,感情的强烈,这个形象就远远地超出流俗和现实之上。超出流俗和现实之上。 2 2. .比兴手法灵活而广泛的运用比兴手法灵活而广泛的运用v首先,继承了首先,继承了诗经诗经的比兴传统,而又进一的比兴传统,而又进一步发展了它。步发展了它。诗经诗经的比兴较单纯,用以起的比兴较单纯,用以起兴和比喻的事物还是独立存在的客体;兴和比喻的事物还是独立存在的客体;离骚离骚的比兴却与所表现的内容合而为一,具有象征的比兴却与所表现的内容合而为一,具有象征的性质。如以香草象征诗人的高洁便

24、是。的性质。如以香草象征诗人的高洁便是。v其次,其次,诗经诗经中的比兴往往是一首诗中的片中的比兴往往是一首诗中的片断,断,离骚离骚则在长篇巨制中以系统的一个接则在长篇巨制中以系统的一个接一个的比兴表现了它的内容。一个的比兴表现了它的内容。大量运用大量运用 “香草香草美人美人”的比兴手法,将深刻的内容借助具体生的比兴手法,将深刻的内容借助具体生动的形象表现出来,极富艺术魅力。动的形象表现出来,极富艺术魅力。 3 3. .用神话编织情节、营造深邃的意境用神话编织情节、营造深邃的意境 v抒情诗一般篇幅短小,没有故事情节。抒情诗一般篇幅短小,没有故事情节。离离骚骚不只篇幅宏伟,又编造了女须劝告、陈不只

25、篇幅宏伟,又编造了女须劝告、陈辞重华、灵氛占卜、巫咸降神、神游天上等辞重华、灵氛占卜、巫咸降神、神游天上等一系列幻境,便使它具有了故事情节的成分。一系列幻境,便使它具有了故事情节的成分。v这种内容和结构上的特点,就是波澜起伏,这种内容和结构上的特点,就是波澜起伏,百转千回,眼看似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百转千回,眼看似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转眼却又出现一个新的境界。转眼却又出现一个新的境界。 4.4.诗的形式具有独创性、新颖性诗的形式具有独创性、新颖性v一面采用民歌的形式,一面又汲取了散文的一面采用民歌的形式,一面又汲取了散文的笔法,把诗句加长,构成巨篇,既有利于包笔法,把诗句加长,构成巨篇,既

26、有利于包纳丰富的内容,又有力地表现了奔腾澎湃的纳丰富的内容,又有力地表现了奔腾澎湃的感情。感情。v基本上是四句为一章,字数不等,亦多偶句,基本上是四句为一章,字数不等,亦多偶句,形成了错落中见整齐,整齐中又富有变化的形成了错落中见整齐,整齐中又富有变化的特点。特点。离骚离骚的语言十分精炼,并大量地的语言十分精炼,并大量地吸收了楚国的方言,虚字也运用得十分灵活,吸收了楚国的方言,虚字也运用得十分灵活,又常以状词冠于句首,造句颇有特点。又常以状词冠于句首,造句颇有特点。 v离骚离骚“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

27、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史记屈原列传v“逸响伟辞,卓绝一世,较之诗,则其言甚长,其思甚幻,其文甚丽。凭心而论,不遵规矩,其影响于后来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鲁迅汉文学史纲要 宋玉、唐勒、景差是屈原之后的又宋玉、唐勒、景差是屈原之后的又一批楚辞作家,他们深受屈原的影响。一批楚辞作家,他们深受屈原的影响。 宋玉是我国文学史上赋体文学的开宋

28、玉是我国文学史上赋体文学的开创者,代表作有创者,代表作有九辩九辩、风赋风赋、高唐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登徒子好色赋和和神神女赋女赋等,是楚辞向汉赋发展的一个过等,是楚辞向汉赋发展的一个过渡阶段。渡阶段。宋玉创作概况宋玉创作概况宋玉生平不详。宋玉生平不详。汉书汉书艺文志艺文志著录宋玉作品十六篇。著录宋玉作品十六篇。隋书隋书经籍志经籍志著录有著录有宋玉集宋玉集三卷。三卷。王逸王逸楚辞章句楚辞章句中有中有九辩九辩、招魂招魂两篇。两篇。文选文选有有风赋风赋、高唐赋高唐赋、神女神女赋赋、登徒子好色赋登徒子好色赋、对楚王问对楚王问共共五篇,都是文学史上的名作,在写法上体现五篇,都是文学史上的名作,在写法上

29、体现了由楚辞向汉大赋的过渡。了由楚辞向汉大赋的过渡。九九 辨辨九辩九辩是宋玉的代表作,其内容主要是抒是宋玉的代表作,其内容主要是抒发因不同流俗而被谗见疏、流离失所的悲哀,发因不同流俗而被谗见疏、流离失所的悲哀,批判了黑暗的现实政治,委婉表达了对君王批判了黑暗的现实政治,委婉表达了对君王的忠诚和自己的怨苦,表现了对国家兴亡的的忠诚和自己的怨苦,表现了对国家兴亡的忧虑。忧虑。九辨九辨中最动人的是对秋景的描写,中最动人的是对秋景的描写,“悲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将凄凉寂寞的秋景和自身的惆怅失意、冷落将凄凉寂寞的秋景和自身的惆怅失意、冷落孤独之

30、情交织在一起,感人至深。孤独之情交织在一起,感人至深。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悲秋悲秋”主题,实主题,实由此发端。由此发端。高唐赋高唐赋神女赋神女赋高唐赋高唐赋、神女赋神女赋分别写楚怀王和楚分别写楚怀王和楚顷襄王梦遇巫山高唐神女之事,内容相似。顷襄王梦遇巫山高唐神女之事,内容相似。高唐赋高唐赋以铺陈高唐的景物风光为主,以铺陈高唐的景物风光为主,神女赋神女赋以描摹神女之美为主,都写得情以描摹神女之美为主,都写得情致飘渺,极富韵味。致飘渺,极富韵味。两赋文笔委婉曲折,状貌传神,肆意铺陈,两赋文笔委婉曲折,状貌传神,肆意铺陈,而且曲终奏雅,略陈讽谏之旨,已开汉大赋而且曲终奏雅,

31、略陈讽谏之旨,已开汉大赋之先河。之先河。神女赋:神女赋:“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浦,使宋玉赋高唐之事。其夜王寝,果浦,使宋玉赋高唐之事。其夜王寝,果梦与神女遇,其状甚丽。王异之,明日梦与神女遇,其状甚丽。王异之,明日以白玉,以白玉,王曰:王曰:茂矣美矣,诸好茂矣美矣,诸好备矣;盛矣丽矣,难测究矣。上古既无,备矣;盛矣丽矣,难测究矣。上古既无,世所未见。环姿瑰态,不可胜赞。其始世所未见。环姿瑰态,不可胜赞。其始来夜,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梁;其少进来夜,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梁;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须臾之间美妙横也,皎若明月舒其光。须臾之间美妙横生。生。秾不短,纤不长。秾不短

32、,纤不长。”v洛神赋:洛神赋:“余告之曰:余告之曰:其其形也飘若惊鸿,宛若游龙,荣耀形也飘若惊鸿,宛若游龙,荣耀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青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青云之蔽日,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云之蔽日,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出朝霞。迫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出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蓉出绿波。秾纤而察之,灼若芙蓉出绿波。秾纤得衷,修短合度。得衷,修短合度。v登徒子好色赋登徒子好色赋玉曰: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莫若臣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

33、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若翠羽,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若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未许也。”v“登徒子则不然,其妻蓬头挛耳,齞(登徒子则不然,其妻蓬头挛耳,齞(yn)yn)唇唇历齿,旁行踽偻历齿,旁行踽偻( (jl)jl),又疥又痔。登徒子悦又疥又痔。登徒子悦之,使有无子。王孰察之,谁为好色者矣。之,使有无子。王孰察之,谁为好色者矣。” 屈原屈原砥砺不懈、独立特行的操砥砺不懈、独立特行的操守及在逆境中敢于坚持真理反抗守及在

34、逆境中敢于坚持真理反抗黑暗统治的精神黑暗统治的精神,对后世文人产,对后世文人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文人的精神支柱,时刻激励着人文人的精神支柱,时刻激励着人们在逆境中抗争。们在逆境中抗争。首先,楚辞创造了一种新的诗首先,楚辞创造了一种新的诗歌样式,在句式和结构方面都比歌样式,在句式和结构方面都比诗经诗经自由而富于变化。自由而富于变化。其次,楚辞突出地表现了浪漫其次,楚辞突出地表现了浪漫的精神气质。的精神气质。最后,楚辞的象征手法对后世最后,楚辞的象征手法对后世文学的创作有重大影响。文学的创作有重大影响。思考与练习题思考与练习题名词解释:楚辞、离骚。名词解释:楚

35、辞、离骚。了解其他楚辞作家和作品。了解其他楚辞作家和作品。掌握掌握离骚离骚的思想内容。的思想内容。论述论述离骚离骚的主要艺术成就。的主要艺术成就。参考书目参考书目朱熹朱熹楚辞集注楚辞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年洪兴祖洪兴祖楚辞补注楚辞补注,中华书局,中华书局1983年年陈子展陈子展楚辞直解楚辞直解,江苏古籍出版社,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年马茂元马茂元楚辞选楚辞选,人民文学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年姜亮夫姜亮夫楚辞今绎讲录楚辞今绎讲录,北京出版社,北京出版社1981年年姜亮夫姜亮夫楚辞学论文集楚辞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年金开诚金开诚屈原辞研究屈原辞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年张正明张正明楚文化史楚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其他杂项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