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实验室仪器操作规程.doc

上传人:恋****泡 文档编号:13099748 上传时间:2022-04-27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实验室仪器操作规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微生物实验室仪器操作规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生物实验室仪器操作规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实验室仪器操作规程.doc(2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作业指导书编 号页 码第1页 共2页 【主题】霉菌培养箱操作规程版 本第1版第0次修订实施日期2015年6月1日霉菌培养箱操作规程一、目的 建立规范的霉菌培养箱操作规程,使操作规范化、标准化。二、适用范围适用于MJ-250-I霉菌培养箱的使用、维护与保养。三、 内容(一) 技术指标工作电压:22022V/501Hz;功率: 650W;工作环境:环境温度530; 相对湿度85%以下; 控温范围:060;控制精度:高温0.5,低温0.1(二)使用方法1开机通电,打开电源开关,电机运转,控温仪PV屏显示测量温度,SV屏显示设定温度,此时培养箱进入工作状态;2温度及定时的设定2.1按一下“MENU”键

2、,此时SV屏第一位闪烁;2.2用“”可循环选取SV屏闪烁位;2.3用“”或“”改变SV屏闪烁位的数值,直至达到需要温度为止;2.4再按一下“MENU”键,PV显示“T1”,若SV屏显示“0”,表明未使用定时功能; 2.5定时功能设置与温度设置操作相同,可参考上述2.12.3;2.6时间设定好之后,再按两下“MENU”键回到工作模式,即PV屏显示测量温度,SV屏显示设定温度;3定时功能的说明3.1当PV(SV1.0)(即温度达到设定值),开始运行定时,SV窗个位小数点开始闪烁,表示定时启动已进入倒计时状态;3.2正常工作状态时,按一下“”移位键,可观察定时剩余时间;作业指导书编 号页 码第2页

3、共2页 【主题】霉菌培养箱操作规程版 本第1版第0次修订实施日期2015年6月1日3.3定时终了,蜂鸣器断续鸣叫,SV视窗显示“End”,按“MENU”键消“End”,再按消音键消音;3.4按“”键约4秒复位,如需定时可再次设定;3.5定时更改:在运行期间,可重新设定时间,前面运行的时间被“记忆”,直接运行新设置定时剩余时间结束;4转换开关的使用当设定温度高于环境温度5时,请选择“RT+5”档(此时制冷机处于关闭状态),当设定温度接近于环境温度或低于环境温度5,选择“自动”档(此时制冷机处于运行状态;5霉菌箱箱门有大面积的双层玻璃观察窗,打开照明灯,不用开箱门即可直接观察箱内培养物;6注意事项

4、6.1应在环境温度:530,相对湿度不大于85的环境下工作;6.2应放置在平稳、水平、无严重粉尘,无阳光直射,无腐蚀性气体存在的室内,产品四周必须预留足够空间,以利散热;6.3放入工作室的物品,必须保持上下四周有一定空隙,以利室内气流畅通;设备若长期不用,应拔掉电源线,以防止设备弄伤人;6.4驱除潮气:定期(一般一季度)按使用条件通电加温运行5小时,以驱除电器部件的潮气,将温度设定在40,每隔二小时开门放潮气,处理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然后擦干箱内水分;6.5除霜处理:设备长期低温(低于环境温度)运行或者制冷效果变差,每隔半个月,应进行除霜处理:设定40,让设备工作3小时以上,除霜完毕,应关闭

5、总电源并擦干箱内工作室水分。四、编制依据霉菌培养箱使用说明书作业指导书编 号页 码第1页 共2页 【主题】生化培养箱操作规程版 本第1版第0次修订实施日期2015年6月1日生化培养箱操作规程一、目的 建立规范的生化培养箱操作规程,使操作规范化、标准化。二、适用范围适用于LRH-70生化培养箱的使用、维护与保养。产品编号:120916433三、内容(一)技术指标工作电压:22022V/501Hz;功 率: 350W;工作环境:环境温度530; 相对湿度85%以下; 控温范围:060;控制精度:高温0.5,低温1(二)使用方法:1开机通电,打开电源开关,电机运转,控温仪PV屏显示测量温度,SV屏显

6、示设定温度,此时培养箱进入工作状态;2温度及定时的设定2.1按一下“MENU”键,此时SV屏第一位闪烁;2.2用“”可循环选取SV屏闪烁位;2.3用“”或“”改变原SV屏闪烁位的数值,直至达到需要温度为止;2.4再按一下“MENU”键,PV显示“T1”,若SV屏显示“0”,表明未使用定时功能(出厂状态),产品一直运行 ; 2.5定时功能设置与温度设置操作相同,可参考上述1.2.11.2.3;2.6时间设定好之后,再按两下“MENU”键回到工作模式,即PV屏显示测量温度,SV屏显示设定温度;3定时功能的说明3.1当PV(SV1.0)(即温度达到设定值),开始运行定时,SV窗个位小数点开始闪烁,表

7、示定时启动已进入倒计时状态;作业指导书编 号页 码第2页 共2页 【主题】生化培养箱操作规程版 本第1版第0次修订实施日期2015年6月1日3.2正常工作状态时,按一下“”移位键,可观察定时剩余时间;3.3定时终了,蜂鸣器断续鸣叫,SV视窗显示“End”,按“MENU”键消“End”,再按消音键消音;3.4如定时结束,按“”键约4秒复位,如需定时可再次设定;3.5定时更改:在运行期间,可重新设定时间,前面运行的时间被“记忆”,直接运行新设置定时剩余时间结束;4转换开关的使用当设定温度高于环境温度5时,请选择“RT+5”档(此时制冷机处于关闭状态),当设定温度接近于环境温度或低于环境温度5,选择

8、“自动”档(此时制冷机处于运行状态;5照明灯的使用生化培养箱箱门有大面积的双层玻璃观察窗,打开照明灯,不用开箱门即可直接观察箱内培养物;6注意事项6.1应在环境温度:-4055,相对湿度不大于95的环境下工作;6.2应放置在平稳、水平、无严重粉尘,无阳光直射,无腐蚀性气体存在的室内,产品四周必须预留足够空间,以利散热;6.3放入工作室的物品,必须保持上下四周有一定空隙,以利室内气流畅通;设备若长期不用,应拔掉电源线,以防止设备弄伤人;6.4驱除潮气:定期(一般一季度)按使用条件通电加温运行5小时,以驱除电器部件的潮气,将温度设定在40,每隔二小时开门放潮气,处理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然后擦干箱

9、内水分;6.5除霜处理:设备长期低温(低于环境温度)运行或者制冷效果变差;每隔半个月,应进行除霜处理:设定40,让设备工作3小时以上,除霜完毕,应关闭总电源并擦干箱内工作室水分。四、编制依据生化培养箱使用说明书作业指导书编 号页 码第1页 共2页 【主题】双人双面净化工作台操作规程版 本第1版第0次修订实施日期2015年6月1日双人双面净化工作台操作规程一、 目的建立规范的净化工作台的使用操作规程,使操作规范化、标准化。二、适用范围适用于于SW-CJ-2FD型净化工作台的使用、维护与保养。产品编号:12218三、内容(一)技术参数洁净等级:100级0.5m(美联邦209E)菌落数:0.5个/皿

10、时(90mm培养平皿)平均风速:0.30.6m/s噪音:62dB(A)振动半峰值:0.5m(x、y、z方向)照度:300Lx电源:AC单相220V/50Hz最大功耗:0.8KW重量:250(二)安装使用本工作台就位地点应在环境较为清洁的工作室内(最好置于十万等级或三十万等级的初级净化间),插上电源,按控制面板上的所示功能开启即可,在开机前应对净化台的工作区面及外壳进行认真清洁处理,去除表面积尘,开机后十分钟即可进行实施正常操作使用。(三)使用方法1操作前应将本次操作所需的全部物品移入安全柜,对设备进行清洁处理,去除表面积尘,并用70%酒精擦拭表面消毒,以去除污染。连接电源至AC220V的供电插

11、座上,按面板上的“电源”键;2按面板上的“紫外”键,持续照射约20分钟(按紫外键前一定要把风速减到0.0);作业指导书编 号页 码第2页 共2页【主题】双人双面净化工作台操作规程版 本第1版第0次修订实施日期2015年6月1日3按“紫外”键结束杀菌工作,再按“风扇”键,按“风扇”键调节实验所需要的风速;打开风机510分钟,待柜内空气净化并气流稳定后,将双臂缓缓伸入安全柜内,至少静止1分钟,使柜内气流稳定后再进行操作;4在实验过程中,可通过开启或者关闭“日光灯”键来控制灯光;5实验结束之后,关闭风扇,用70%酒精清洁操作台面; 关闭玻璃窗,保持风机继续运转1015分钟,同时打开紫外灯,照射30分

12、钟。关闭电源,拔掉电源插头;6维护6.1 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将初效过滤器拆下清洗,清洗周期一般为36个月。(若长期不清洗,积尘将影响进风量不足而降低洁净效果);6.2 当正常调换或清洗初效空气过滤器后,仍不能达到理想的截面风速时,则应调节风机的工作电压(旋动旋钮),从而达到理想的均匀风速(新工作台使用时,将调节旋钮从左向右,从低速到高速缓慢调节,新工作台不应调至最高风速);6.3 一般在使用十八个月后当风机工作电压调整至最高点时,仍不能达到理想之风速时,则说明高效空气过滤器积尘过多(滤料上滤孔已基本被堵,要及时更新),一般高效空气过滤器的使用期限为十八个月;6.4 更换高效空气过滤器时,应注意

13、型号规格尺寸的正确(原生产厂家配置),按箭头风向装置,并注意过滤器的周边密封,绝对无渗漏现象发生。四、编制依据双人双面净化工作台的使用说明书作业指导书编 号页 码第1页 共4页【主题】无菌检查系统操作规程版 本第1版第0次修订实施日期2015年6月1日无菌检查系统操作规程一、目的建立一个无菌室的管理规程。二、 使用范围:无菌室、微生物限度检查室。三、内容(一)环境要求1无菌室是指供无菌检查的专用操作室;微生物限度检查室是指供微生物限度检查和菌种传代专用的操作室,其操作间净化级分别为10000级和100000级,局部操作台应达到100级;2 室内外环境应保持整洁,无污染源,非检验人员禁止入内;3

14、室内光照应分布均匀,光照度不低于300Lx。无菌室应设置紫外线杀菌灯(22.5W/m3),紫外杀菌灯距实验台面高度不超过lm,并应定期检查辐射强度,不得低于70W.cm2(lm距离)。不符合要求的紫外杀菌灯应及时更换;4室内温度和相对湿度直接影响紫外杀菌灯杀菌效果,故温度应控制在1826,相对湿度4565%。操作间或净化工作台的洁净空气应保持对环境形成正压、不低于4.9Pa;5室内应尽量简洁,除必要的检验用具外,不得放置其它物品。缓冲走廊内应有洗手盆,无菌衣、帽、口罩、拖鞋等。缓冲走廊和缓冲间内不应放置培养箱和其他杂物。严防一切灭菌器材和培养基污染,已污染者应停止使用;6 每次无菌操作前后,均

15、用0.1%新洁尔灭溶液或其他消毒液,擦拭操作台及可能污染的死角,每次实验前应开启净化系统使运转至少1h以上,同时开启净化台,同时用紫外灯照射30分钟以上,操作完毕及时清理、清洁、消毒,再用紫外灯照射30分钟;7正常使用时,室内采用每周一次乳酸(2ml/m3)熏蒸12小时消毒。长期不用,再使用前也需用乳酸熏蒸。无菌室应每2-3周用2%石炭酸水溶液擦拭工作台、作业指导书编 号页 码第2页 共4页【主题】无菌检查系统操作规程版 本第1版第0次修订实施日期2015年6月1日门、窗、桌、椅及地面,然后用3%石炭酸水溶液喷雾消毒空气,最后紫外灯杀菌半小时;8一切操作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不得违反;9 每

16、隔2个月对室内的洁净级别测定一次,采用尘粒数及沉降菌数(净化工作台)测定法。净化工作台的洁净度,应达到100级。并根据检测情况,对净化工作台中的高效及初效过滤器予以更换或清洗处理; (二) 进出管理 1不允许进入QC无菌室的人员及物品;1.1建立无菌室使用登记册。非工作人员、皮肤有外伤、炎症、骚痒症者等;1.2 感冒、严重咳嗽、打喷嚏者或对臭氧过敏者;1.3 没有按规定洗去化妆品、指甲油和未穿洁净工作服者;1.4 剧烈运动而出汗者及吸烟、饮食后没超过30分钟者;1.5 未按规定经过洁净处理的所有物品;1.6 一切个人物品(包括手表、手帕、笔记本、食品、装饰品);1.7 无菌操作专用冰箱内不得存

17、放与工作无关的物品。;2 出入无菌室管理规程2.1 一切进出无菌室内的人员,必须遵守规定的净化路线和程序,不得私自改变;一切物品要按规定的消毒、灭菌程序处理后,方可带入;2.2 摘去个人佩戴物品,用肥皂洗手,换上专用洁净拖鞋和鞋套后,方可进入无菌缓冲间;2.3 进入缓冲间后,按规定用75%酒精溶液对手及手腕部进行消毒,然后换上洁净工作服、口罩、帽子;2.4 要以站立姿势穿洁净工作服,不要使工作服碰地板、工作台、墙面等可能有尘的东西;2.5 穿好洁净服后须再次用酒精棉球消毒手,方可进入操作间;作业指导书编 号页 码第3页 共4页【主题】无菌检查系统操作规程版 本第1版第0次修订实施日期2015年

18、6月1日2.6无菌室专用物品(酒精灯,接种棒、架盘天平、火柴、消毒缸、擦手布、镊子、铅笔等) 均应经消毒后方可带入;2.7 操作完毕后,进入缓冲间,脱掉洁净服,立即用酒精棉球消毒手及手腕部,然后换下洁净拖鞋,方可走出缓冲走廊,洗手之前不吸烟、吃东西、上厕所,个人配戴的手表等东西也不得在洗手前戴上;2.8 无菌室一切物品不得随意拿出;2.9 操作中途不得外出(如上厕所、接电话、聊天、接待外人等);2.10 进出无菌室要随手关门;2.11 大的物品搬进时,先要在一般环境中擦洗干净,然后在缓冲走廊进一步清洁、消毒;3 无菌室工作人员个人卫生3.1 常洗澡、洗头、换衣,保持身体清洁;3.2 男子尽量每

19、日刮胡须(因胡须易留存污染粒子和微生物等);3.3 经常洗手、剪指甲,洗手后可擦药用甘油,以防止皮肤干裂;3.4 夏季进入无菌室操作之前应冲澡,以避免出汗对环境和药品带来污染;3.5 戒除操作中或洗手后摸鼻、眼、脸、头发、挖鼻孔、搔痒等不卫生习惯,以防自身感染和交叉污染;(三)操作要求1 在所有操作中均不应大幅度地快速运动、快速行走,以免搅动空气;2 使用玻璃器皿应轻取轻放,避免破损,以防培养物扩散;3 在近火焰区操作(如离火焰3寸内);4 使用金属器皿接种时,用前、用后均需灼烧灭菌,待冷却后方可接种培养物;5 在开启菌瓶塞或其它供试品之前,应用碘酒或75%乙醇棉球消毒容器;6 当灭菌瓶塞或试

20、管塞掉在工作台上,禁止再用,应另换无菌塞;7 操作中不准在无菌室内敞开洁净工作服。按规定穿好无菌服(衣、裤、帽、鞋、口罩等);作业指导书编 号页 码第4页 共4页【主题】无菌检查系统操作规程版 本第1版第0次修订实施日期2015年6月1日(四)注意事项4.1实验完毕后将相关培养基高压蒸汽灭菌,吸管、试管、培养皿等器皿不可直接在水龙头下冲洗,应浸泡在盛有5%来苏尔溶液的消毒桶内消毒,24小时后取出冲洗;4.2如有菌液洒在桌上或地上,应立即用5的来苏尔倾覆在被污染处至少30分钟,再做处理。工作衣帽等受到菌液污染时,应立即脱去,高压蒸汽灭菌后洗涤;4.3无菌室应每月检查菌落数。在超净工作台开启的状态

21、下,取内径90mm的无菌培养皿若干,无菌操作分别注入融化并冷却至约45的营养琼脂培养基约15mL,放至凝固后,倒置于3035培养箱培养48小时,证明无菌后,取平板35个,分别放置工作位置的左中右等处,开盖暴露30分钟后,倒置于3035培养箱培养48小时,取出检查。100级洁净区平板杂菌数平均不得超过1个菌落,10000级无菌操作间平均不得超过3个菌落。如超过限度,应对无菌室进行彻底消毒,直至重复检查合乎要求为止;4.4如遇停电,应立即停止实验,离开无菌室,关闭所有电闸。重新进入无菌室前至少开启机房运转1h以上;四、编制依据 .参照:药品卫生检验方法、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中(无菌检查法)章节

22、、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YY/T0188.6-1995药品检验操作规程、GB50073-2013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591-2010洁净室的施工及验收规范等。作业指导书编 号页 码第1页 共2页 【主题】 生物显微镜操作规程版 本第1版第0次修订实施日期2015年6月1日生物显微镜操作规程一、目的 建立规范的生物显微镜操作规程,使操作规范化、标准化。二、适用范围适用于B203LED生物显微镜的使用、维护与保养。产品编号:1200319。三、内容1使用方法1.1把采集的样品经过专业技术处理,制作成标本供显微镜检验观察;1.2置显微镜于平整的试验台上,镜座距实验台边缘约10cm,镜检时姿

23、势要端正;1.3 取下显微镜的防尘罩,接通电源,开启电源开关,根据载玻片性质调整1.3.1聚光器高度,一般处于最高位置;1.3.2聚光器虹彩光圈边缘与物镜边缘黑圈相切或者略小于其边缘;1.3.3内置照明灯光亮度及光圈大小,使视野亮度处于合适范围;1. 4将事先准备好的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标本片夹持器夹好,转动移动手使观察样品大致位于物镜正下方;1.5先用低倍物镜(4倍)观察样品,转动粗准焦螺旋和移动手轮,把样品移到视野中间并调至清晰;1.6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10倍)对准样品,调节细准焦螺旋,使视野清晰,如果样品稍有偏离视野中央则调节移动手轮把样品调到中央;1.7 再次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

24、镜(40倍)对准样品进行观察,方法同10倍物镜操作方法,此时视野亮度可能会变暗,应当调节内置照明灯光亮度及光圈大小使视野亮度处于合适范围;1.8油镜观察:在高倍镜下找到合适的观察目标并将其移至视野中心,将高倍镜转离工作位置,在待观察样品区域滴香柏油,将油镜转到工作位置,使油镜浸泡在香柏油中,聚光器升到最高位置并开足光圈,调节视野的亮度,微调使图像清作业指导书编 号页 码第2页 共2页 【主题】 生物显微镜操作规程版 本第1版第0次修订实施日期2015年6月1日晰观察结果并记录;1.9油镜处理;擦镜纸拭去镜头上的镜油,然后用擦镜纸蘸少许二甲苯擦去镜头残留的油迹,最后用干净的擦镜纸擦去残留的二甲苯

25、。1.10观察完样品后,取下载玻片,先将聚光器降下,再将物镜转成“八”字形,转动粗调节器使镜筒下降,以免接物镜与聚光器相碰,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关闭电源,罩上防尘罩,将显微镜归位;2.保养2.1本仪器保养与一般光学仪器相同,要放置在阴凉,干燥,无灰尘、酸碱、蒸汽的地方,不使用时用罩子罩好;2.2所有镜头均经校验,请勿自行拆开,镜面上有污秽,用脱脂棉沾二甲苯等轻轻擦拭, 如用酒精,则要注意不要让酒精渗入物镜内部以防酒精溶解透镜胶。镜面上的灰尘可用吹风球吹去,或用干净毛笔轻轻拭去 (或用擦镜纸),清洁机械部分及涂无腐蚀性润滑剂(油)时,特别注意不要碰到光学零件,尤其是物镜;2.3粗调手轮如发

26、现太松或太紧时,可旋转粗调手轮作适当调节;2.4物镜、目镜用后装人镜盒内。100物镜用后,应立即用软细布或撩镜纸沾二甲苯将油擦净,将目镜筒盖装在目镜筒上;2.5机身不用时应卸下,装上镜头保存好;四、编制依据生物显微镜使用说明书作业指导书编 号页 码第1页 共3页 【主题】 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 操作规程版 本第1版第0次修订实施日期2015年6月1日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一、目的 建立规范的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的使用操作规程,使操作规范化,标准化。二、适用范围适用于YXQ-LS-50S立式蒸汽灭菌器的使用、维护与保养。产品编号:3790三、内容(一)主要技术参数工作最高压力:0.2Mpa控温范围:10

27、9135环境温度:540相对湿度80%RH容积:50L加热器功率:3.2KW电源电压:交流22022V, 50Hz(二)使用方法1连接电源至220V的供电插座上(加装熔断器或过流保护器),控制仪进入工作状态;2旋转手轮,拉开外桶盖,取出灭菌网篮,取出挡水板;3关紧放水阀,在外桶内加入清水,水位至灭菌桶搁脚处(挡水板下),连续使用时须在每次灭菌后补足水量;4放回挡水板,把灭菌网篮放进外桶。灭菌的物品予以妥善包扎,有顺序的放入灭菌网篮内,相互之间留有间隙,有利于蒸汽的穿透,提高灭菌效果;5推进容器盖,对准桶口位置,顺时针旋紧手轮至关门指示灯灭为止,并使联锁装置与齿轮凹处吻合;6用橡胶管连接在放气管

28、上,然后插入一个装有冷水的容器里,并关紧手动放气阀(顺时针关,逆时针开),在加热升温过程中,当温控仪显示温度小于102时,由温控仪控制的电磁阀将自动放气,排除灭菌桶内的冷空气,当显示温度大于102时,自动放气停止,此时如还在大量放气,则手动放气阀未关紧,应及时把它关紧;作业指导书编 号页 码第2页 共3页 【主题】 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 操作规程版 本第1版第0次修订实施日期2015年6月1日7设定温度和灭菌时间7.1按 “设定”键,出现5-:设定温度值();7.2再按“设定”键,出现5- :设定定时时间(分钟);7.3再按“设定”键,出现5-:温度校正键(一般不可轻易改变);7.4再按“设定”

29、键,出现过2s后,自动返回温度显示,完成设定;7.5按“工作”键,工作指示灯亮,系统开始工作,进入自动控制灭菌过程,若门未关闭,按“工作”键加热器电源不工作;8设定温度和灭菌时间完成时,电控装置将自动关闭加热电源,指示灯灭并伴有蜂鸣声提醒,面板显示“End”,此时灭菌结束;9灭菌结束先切断电源,待其冷却至压力表回至零位,再打开放气阀排气,然后旋转手轮打开外桶盖;(三)注意事项1本灭菌器属第一类压力容器,严禁超温超压使用,本设备是压力容器灭菌的专用设备,不得挪作它用;2每次使用前一定要加水至灭菌桶搁脚处,保证正常使用;3当灭菌器持续工作,在进行新的灭菌作业时,应留有5min时间,并打开上盖使设备

30、冷却,同时须检查夹层水量是否充足;4全天灭菌结束后,应关掉电源并作好灭菌器的清洁工作;5“汽未放尽,不得开启”,在灭菌器灭菌结束后,当压力表未回复零位前,不得开启容器盖,否则易造成高温蒸汽灼伤;6堆放灭菌物品时严禁堵塞安全阀的出气孔,必须留出空间保证其畅通放气;7灭菌液体时,应将液体灌装在硬质的耐热玻璃瓶中,以不超过3/4体积为好,瓶口选用棉花纱塞,切勿使用未开孔的橡胶或者软木塞。在灭菌液体结束时不准立即释放蒸汽,必须待压力表指针回复到零位后方可排放余汽;作业指导书编 号页 码第3页 共3页 【主题】 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 操作规程版 本第1版第0次修订实施日期2015年6月1日8对不同类型、不

31、同灭菌要求的物品,如敷料和液体等,切勿放在一起灭菌;9本灭菌器容器盖部分在工作状态处于高温,禁止触摸;压力锅长时间不用,应该将锅内水通过放水阀放掉;(四)维护1本设备须经当地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登记注册,并发给注册编号后,方能投入作用;2严禁无证上岗,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应对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定期进行专业培训与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3安全阀、压力表上的铅封不能任意拆动,安全阀提柄每月需要提拉数次,使其保持灵活状态,压力表、安全阀每年要至少到指定部门校验一次,平常使用时要注意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更换;4设备必须可靠接地,灭菌器应定期由专门人员进行检修,若使用部门不能检修,应找有

32、关部门或制造厂家进行检修;5每次加热前,必须检查水位,保证水位达到但不超过最高水位;6使用中若发现电热管拼紧螺母处有漏水现象,应检查螺母是否松动,密封垫是否损坏,若损坏应更换新的;7设备使用中,应对安全阀,压力表,密封圈,联锁装置等进行定期检修更换;四、编制依据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使用说明书作业指导书编 号页 码第1页 共2页【主题】生物洁净安全柜操作规程版 本第1版第0次修订实施日期2015年6月1日生物洁净安全柜操作规程一、 目的建立规范的生物洁净安全柜的使用操作规程,使操作规范化、标准化。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BHC-1300A/B3型生物洁净安全柜的使用、维护与保养。三、内容(一)技术参数

33、洁净等级:100级0.5m(美联邦209E)菌落数:0.5个/皿.时(90mm培养平皿)平均风速:门内侧0.380.025m/s,中间0.260.025m/s,里侧0.270.025m/s前面吸入风速:0.550.025m(100%外排)噪音:62dB(A)振动半峰值:0.5m电源:AC单相220V/50Hz最大功耗:0.6KW重量:250(二)使用方法1操作前应将本次操作所需的全部物品移入安全柜,对设备进行清洁处理,去除表面积尘,并用70%酒精擦拭表面消毒,以去除污染。连接电源至AC220V的供电插座上,按面板上的“电源”键;2按面板上的“紫外”键,持续照射约20分钟(按紫外键前一定要把风速

34、减到0.0);3按“紫外”键结束杀菌工作,再按“风扇”键,按“风扇”键调节实验所需要的风速;打开风机510分钟,待柜内空气净化并气流稳定后,将双臂缓缓伸入安全柜内,至少静止1分钟,使柜内气流稳定后再进行操作;4在实验过程中,可通过开启或者关闭“日光灯”键来控制灯光;5实验结束之后,关闭风扇,用70%酒精清洁操作台面; 关闭玻璃窗,保持风机作业指导书编 号页 码第2页 共2页【主题】生物洁净安全柜操作规程版 本第1版第0次修订实施日期2015年6月1日继续运转1015分钟,同时打开紫外灯,照射30分钟。关闭电源,拔掉电源插头。(三)注意事项1紫外灯开启时实验人员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品且不可靠近,以防

35、出现紫外灼伤和头痛胸闷等症状,操作前应戴上口罩,穿洁净工作服、鞋套;2安全柜内不放与本次实验无关的物品。柜内物品摆放应做到清洁区、半污染区与污染区基本分开,操作过程中物品取用方便,且三区之间无交叉。物品应尽量靠后放置,但不得挡住气道口,以免干扰气流正常流动;3操作时应按照从清洁区到污染区进行,以避免交叉污染。为防可能溅出的液滴,可在台面上铺一用消毒剂浸泡过的毛巾或纱布,但不能覆盖住安全柜格栅;4在实验操作时,不可全部打开玻璃视窗,应保证操作者脸部在工作窗口之上。在柜内操作时动作应轻柔、舒缓,防止影响柜内气流;5柜内操作期间,严禁使用酒精灯等明火,以避免产生的热量产生气流,干扰柜内气流稳定,且明

36、火可能损坏过滤器;6工作时尽量减少背后人员走动以及快速开关房门,以防止安全柜内气流不稳定;7柜内使用的物品应在消毒后再取出,以防止将病原微生物带出而污染环境。8柜内尽量避免震动仪器(例如离心机、漩涡振荡器等)的使用,因为震动会使得积留在滤膜上的颗粒物质抖落,导致操作室内部洁净度降低;9柜内两种及以上物品需要移动时,一定遵循低污染性物品向高污染性物品移动原则,避免污染性高的物品在移动过程中产生对柜体内部的大面积污染;10安全柜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柜内台面污染物可在工作完成且紫外灯消毒后用2%的巴氏消毒液擦拭。柜体外表面则应每天用1%的巴氏消毒液擦拭;11每隔36个月应将初效过滤器拆下清洁;紫外灯

37、管要保持清洁,经常用酒精来擦拭灯管来保证杀菌效果,灯管不使用时应储存在干燥无腐蚀性的环境中。四、编制依据生物洁净安全柜的使用说明书。作业指导书编 号页 码第1页 共2页【主题】无菌均质器操作规程版 本第1版第0次修订实施日期2015年6月1日无菌均质器操作规程一、 目的建立规范的无菌均质器使用操作规程,使操作规范化、标准化。二、适用范围适用于SCIENTZ-04型无菌均质器的使用、维护与保养。三、内容1使用方法1.1接上机器后面插座上的电源线并插入电源,显示屏显示0:00,设备处于待机状态;1.2检查均质器门的下边,是否扣到均质器底部的横杆上,用左手把握开门开关,并将门开至最大。右手将装有样品

38、和溶剂的均质袋放入均质箱内,均质袋下沿不低于锤击板,均质袋口的边缘露出门盖,沿口不可起翘,然后左手转动门开关,听到“嗒”声后,说明门已关闭,此时门与上横档挤压夹住均质袋,使之密封;1.3根据需均化样品选择面板上速度,有NORM、LOW、HIGH三种模式,一般状态下为中速(NORM);1.4根据样品及溶剂的情况在面板上选择合适的时间,有30s,60s,180s,四种模式,一般用180s档;1.5此时锤击板自动开始工作,显示屏以倒计时的方式指示余下时间;当达到设定时间时,锤击板自动停止工作,若使用模式,则,锤击在不间断的进行,直至按下停止键(STOP)为止,此时显示屏记录连续工作时间;2注意事项2

39、.1电源插头必须插紧,出现松动可能影响电脑控制板死机,如出现死机现象,请关闭后面板电源开关,关机3min后重新启动;2.2在锤击板工作室请不要打开均质器门,以免样品液飞溅;2.3均质器门底部为防止均质袋意外破裂,便于清洗溢出物,底部设计为空,因作业指导书编 号页 码第2页 共2页【主题】无菌均质器操作规程版 本第1版第0次修订实施日期2015年5月1日此仪器运转时请勿用手从底部伸入,以免绞伤手指;2.4机器在运转前,请查看均质箱内有无异物,以免工作时发生故障和损伤均质袋;2.5仪器和均质袋的存放都应避免阳光的直射,特别是均质袋应存放在无阳光或避免紫外线照射的地方,以免老化;2.6仪器工作时振动

40、较大,请将仪器置在平面上,平面不能光滑,以免仪器工作时滑落损坏;2.7硬物、骨状、冰状物质不宜使用,以免破坏均质袋。2.8仪器使用后切断电源,拔去插头;四、编制依据无菌均质器的使用说明书。作业指导书编 号页 码第1页 共2页【主题】自动菌落计数仪操作规程版 本第1版第0次修订实施日期2015年6月1日自动菌落计数仪操作规程一、 目的建立规范的自动菌落计数仪使用操作规程,使操作规范化、标准化。二、适用范围适用于SCAN-500型自动菌落计数仪的使用、维护与保养。三、内容1使用方法1.1连接电源,打开灯光,在自动菌落计数仪上放置一个培养皿或者其他的支持物;1.2运行软件;1.3设置参数1.3.1在

41、软件中已有几种预设好的参数,在预置参数窗口,选择所需要的,如果没有一种适合的参数,请参照第1.4进行操作;1.3.2按照屏幕上的灯光和背景的设置,并将其应用到设备;1.3.3右键单击“Test”做第一次的测试。每个被检测的菌落都有十字标记。如果需要,可以通过单击鼠标右键来增加或删除菌落;1.3.4如果界面上所有菌落都被检测到了,单击“Count”按钮。图像和结果会被自动保存;1.3.5如果想修改预置参数,单击“Modify”按钮,然后单击“保存”按钮;1.4个性化设置1.4.1自行设置所需的参数,在设置参数的下拉菜单中点击第一行的“Add”按钮,给参数命名;1.4.2平板培养:选择一种平板培养

42、的方法,然后单击“Next”;1.4.3培养基:在培养基的菜单中,选择一种最接近于现在的培养基的,然后单击“Next”;1.4.4显示:显示最佳的显示选择,单击“Next”;作业指导书编 号页 码第2页 共2页【主题】自动菌落计数仪操作规程版 本第1版第0次修订实施日期2015年5月1日1.4.5颜色:可通过双击菌落来设置它的颜色,可设置7中颜色。可以调整颜色灵敏度。然后单击“Next”;1.4.6灯光:检查照明参数1.4.6.1为了得到最佳的对比度,背景颜色 白色菌落选择黑色背景 黑色菌落选择白色背景 1.4.6.2顶部/底部灯光 不透明琼脂开顶部灯光 中性光琼脂开顶部+底部灯光 透明琼脂开

43、底部灯光 单击“Save”按钮1.4.7结果窗口,图像和计数结果被保存下来。可导出PDF格式结果和图片,或者Excel和PDF格式的结果,或BMP,PNG,JPG格式的照片;1.4.8关闭软件,关闭Scan电源;四、编制依据自动菌落计数仪使用说明书。作业指导书编 号页 码第1页 共1页【主题】传递箱操作规程版 本第1版第0次修订实施日期2015年5月1日传递箱操作规程一、目的保证待处理样品的可靠性传递,尽量避免各区间的空气污染。二、适用范围每个区的传递窗。三、内容(一)标准操作实验人员在所在实验区处理好样品后,欲将样品传递到下一区域时,打开传递窗门,放入遇传递的样品,关闭传递窗门。(二)维护 每次实验结束后用1%的施康溶液对传递窗内部进行清洁,然后打开传递窗内的紫外灯消毒30分钟,并记录紫外灯照射时间,累计10000小时后报废,更换新的紫外灯。四、编制依据 传递箱使用说明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管理手册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