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13072048 上传时间:2022-04-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新人教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4课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 新人教版【重点难点】1、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3、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积累欣赏冬夜读书示子聿南宋陆游七绝诗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翻译】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不够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自去实践。【赏析】 这是一首教子诗,子聿(y),诗人的小儿子,是要告诉儿子学习的道理。首

2、句是对古人刻苦做学问精神的赞扬。“遗”,即保留。“无遗力”,毫无保留,竭尽全力以赴。次句是说做学问的艰难。只有从少年开始,养成良好习惯,打好扎实基础,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最后才能有所成就。否则只能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是以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及做学问的艰难来告诫自己的儿子: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后两句,诗人更进一步指出实践经验的重要性。“纸上得来”,指的是书本知识。“绝知此事”,指的是真正把握事物的底蕴。“躬行”,就是指亲自去实践,眼见为实。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做学知识,固然很重要,但仅此还不够,因为那只是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能否符合此时此地的情况

3、,还有待实践去检验。一个既有书本知识,不要死读书,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这首诗以思想和哲理取胜,使我们在理性的思辨中,得到教益。冬夜读书示子聿:翻译:古人做学问是都是全力以赴的,青少年时代花的工夫,往往要到年老时才取得成就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究还是不完善的,要深切地了解必须亲自通过实践才行。【学习路径】 导入课文: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之而后天下平。基础练习:1、朗读课文,积累词语。(1)注音肇(zho) 埋没(m) 彷徨(pang hung)(2)理解词义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格,探究、穷尽。致知:致,推及;知

4、,认识。就是使心中已知之“理”,推开拓展,使认识达到无所不知的极限。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该往何处去。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清谈:本指魏晋间一些寸;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诚意:使自己的意念真减,思想纯正,不欺骗自己。正心:即心要端正。 齐家:即把自己的家族整顿好。袖手旁观:比喻置于事外或不协助别人。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2、速读课文,对课文进行圈点批注,找出标示论题的语句、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承上启下的段落、各段的关键句等,并找出本文论点,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本文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全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论题:

5、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第二部分(25段):举例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弊端是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第三部分(612段):理例结合,证明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精神。第四部分(第13段):强调我们要培养实验精神的重要意义。思考练习3、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4、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

6、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5、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6、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

7、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积极的、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7、聚焦论证方法,重点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相结合的说理方法。提问: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说理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作简单分析。引用论证:开头引用大学,指出“格物致知”的基本意思,第三段引用大学介绍“格物致知”的目的,解释“格物致知”真意被埋没的原因。举例论证:借王阳明“格”竹苦思头痛的失败的事例,论述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借通过实验

8、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论述实验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借中国学生成绩好而面临研究工作却束手无策的事例论述了中国学生偏向于理论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借作者的亲身经历论述以埋头苦读应付一切对于实际需要毫无帮助。对比论证: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验和自我检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的对比;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把探究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终因头痛失败的事例,与通过科学实验了解柱子的性质的事例进行对比,突出知识的获得只能通过实验。智力练习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节选) 杨振宁 今天,大家在讲科技

9、的时候都要讲创新。“创新”在中国已经是一个非常流行的名词,在报上经常可以看到。究竟怎样才能鼓励创新呢?这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个人有深深的感受。因为我是在中国出生、成长,念完了中学、大学,还拿到了一个硕士学位之后才到美国去的;博士学位是在美国拿的,然后做研究、教书,到现在已经五十多年。我觉得自己对中国、美国的教育哲学都有相当深入的认识。这两个教育哲学是相当不一样的,这两个不同的教育哲学在怎样鼓励创新这件事情上的差异,值得我们深思。 到底这两种教育哲学哪个好?这乙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要用辩证的方法来仔细了解。我认为,这两种教育哲学都能够鼓励创新,不过它们各自对不同类型的学生

10、产生的最大效应是不一样的。我觉得,美国的教育哲学对排在前面30%40%的学生明益的,因为这些学生不需要按部就班地训练,他们可以跳跃式学习,给了他自由,他可以自己发展出很多东西,当然他的知识不可避免地会有很多漏洞,但如果他真是很聪明的话,将来他自己可以弥补这些漏洞。所以这种学生受到美国式的教育训练,会比较快、比较容易成功。可是亚洲的教育哲学对排在后面30%40%的学生有益处。为什么?因为这些学生通过按部就班的训练,可以成才,而且成才之后可以跟比他聪明的学生竞争;因为他有扎扎实实的知识,可以了解很多不是几天就可以学会的东西。这方面我有亲身的体验。 记得我刚到美国芝加哥大学念研究院,两三天后就看见很

11、多同学都非常聪明,随便讲什么题目好像都知道,当时我觉得美国的学生很厉害。可是过了两个月之后,我发现不是那么一回事了,因为他们对名词知道得很多,可是如果你连问他三个问题,他就回答不上来了。所以到了考试的时候,我们的分数比他们的高得多。 回到刚才那个问题上,究竟哪一种教育哲学比较好呢?或者说,对于学生来讲,应该着重哪一种教育哲学?我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如果你讨论的是一个美国的学生,那就要鼓励他多进行一些有规则的训练;如果你讨论的是一个亚洲学生,他的教育是从亚洲开始的,那么就需要多鼓励他去挑战权威,以免他太胆怯。 8、 文中两处加点的“这”指代的内容各是什么?甲处:怎样鼓励创新 乙处:两种教育哲学哪个

12、好9、选取出对第选段中的两个“相当”理解正确的一切(A) (A)前者表示程度深,后者表示差别大。 (B)前者表示差别大,后者表示程度深。 (C)两者都表示程度深。 (D)两者都表示差别大。10、杨振宁认为中国和美国在教育方式上的差异是:美国的学生可以跳跃式学习,而中国学生需要按部就班的训练。11、作者在第段中写自己“亲身的体验”,其目的是:证明与美国学生相比,中国的教育也有成功之处。12、怎样才能鼓励创新呢?作者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既要(进行有规则的训练);又要(敢于挑战权威)。13、对中国式和美国式的教育,你更喜欢哪一种?用一句话说明理由。 表明自己的观点,言之成理即可。创作园地:阅读下面短文

13、,请从文中丁肇中教授所谈四个体会中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写一篇小议论文。丁肇中在中科院讲故事在中国科学院建院50周年中外著名学者学术报告会上,丁肇中我所经历的20世纪的实验物理学的报告尤为引人注目。他讲了4个故事,谈了4个体会。 第一个故事是测量电子半径。根据量子电动力学,电子的半径为零。1964年,哈佛大学和康奈尔大学的著名科学家进行了哈佛一康奈尔实验,其实验结果与这种理论不相符。丁肇中认为这个实验很重要,他们于1966年在德国用不同的方法重复了实验,得到的结果则是电子确实小到不可以测量。他由此得出的体会是:不要盲信专家的结论。 第二个故事是发现新粒子家族。1970年,人们认为基本粒子都可

14、以归纳为3种夸克。丁肇中对此持怀疑态度,但他想进行实验的想法却遭到了几乎所有国家大型实验室的反对。最终,他们在美国布鲁海文国家实验宣开展了实验,发现了一种全新的夸克。由此得到的体会是:永远对自己充满信心,做你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事。 第三个故事是发现胶子。光子传播原子之间的力,胶予传播夸克之间的力。丁肇中与中科院唐孝威等科学家合作,在1979年发现了胶子,而这一结果是他们事先没有料到的。由此得出的体会是:要对意料之外的现象有充分的准备。 第四个故事是寻找反物质。在地面上不可能找到反物质,国际大空站上的阿尔法磁谱仪担当起了研究太空反物质、物质和暗物质的任务。去年,发现号将实验仪器送上了太空。这是人类

15、第一次在天上测量带电粒子。丁肇中得出的体会是:要实现你的目标,最重要的是好奇心,对所做的工作要有兴趣,要勤奋地工作。(科学时报2001年11月4日) 教师学生批注栏:1、了解作者: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密执安州的安阿伯,当时他的父亲在密执安大学念书,后来到台湾大学任教。青少年时期,丁肇中是在祖国大陆和台湾度过的,在国内念完小学和中学后,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59年获得工程学士学位,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1963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内瓦欧州核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国,担

16、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第二年提升为助理教授。1969年提升为物理学教授。1977年被委任为核仪器与方法编辑委员会委员,也是美国、意大利等地物理学会会员,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2、写作背景:本文是作者在被暸望周刊授予“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时的一篇发言稿,节选时省略的内容是:“我非常荣幸地接受臁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3、“格物致知”注释补充:格:推究。致:获得。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意谓推究事物,方能获得事物的知识。宋洪迈容斋随笔旧序:“因命纹

17、梓,播之方舆,以弘博雅之君子,而凡志于格物致知者,资之亦可以穷天下之理云。”严复原强:“顾彼西洋以格物致知为学问本始,中国非不尔云也,独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中国成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 4、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爲本。其本亂而未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