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9《范进中举》教案2-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13071931 上传时间:2022-04-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9《范进中举》教案2-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9《范进中举》教案2-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9《范进中举》教案2-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9《范进中举》教案2-新人教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9范进中举教案2 新人教版年级九年级科目语文任课教师授课时间课题19、范进中举(第二课时)授课类型新授课一、教材分析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是全书的精彩片段之一。全文以范进中举为中心事件,采用对比的手法,生动地刻画了范进、胡屠户、张乡绅、乡邻等形形色色的人物,揭露了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和人心冷漠。“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范进正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将自己的大半生浪费在应试和科场上。范进终于在垂老之年,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功名,狂喜之下他疯了,疯得很丑陋,也很可怜。范进的悲剧不是他一个人的悲剧,而是那个时代

2、的悲剧、民族的悲剧。 二、学情分析 语文教学要获得成功,就必须设法启动学生的内驱力,将外在的教学目标系统转换为学生的心理需要,成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只有当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了兴趣,形成了内在的需要和动机,教学目标才能够保证得以实现。 因为动机是激励人的行动,达到目的的内在因素,是行动的动力。课堂教学的对象是活生生的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会学生学习,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教师追求语文教学的目的要求,要通过学生的学习活动来实现。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分析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并采取各种措施,把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纳入轨道,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使学生主动学习。 三、教学目标

3、知识目标1.了解吴敬梓及其代表作儒林外史的文学常识。2.了解夸张、讽刺等艺术手法。能力目标1.感知艺术形象,学习运用对比的手法刻画人物性格。2.理解可笑的人物背后所表现的荒谬的社会生活,体会小说的讽刺艺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分析范进、胡屠户等艺术形象。2.了解封建科举制度对人心灵的荼毒。难点理解可笑的人物背后所表现的荒谬的社会生活,体会小说的讽刺艺术。五、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几十年寒窗苦读,现如今金榜题名,面对这一重大的人生转折,范进自己又有哪些变化呢?二、探究交流学生再读课文,交流回答。明确:范进中举前后

4、境遇和心态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中举前,范进饥寒交迫,受尽人间白眼和嘲讽,去参加乡试,回来家里已是饿了两三天。被胡屠户知道,又骂了一顿。出榜那日,家里已经断炊。他不得不去集上卖鸡换米,邻居找来报喜,他却怎么也不信。几十年的科场困顿、贫穷潦倒,形成了他卑微猥琐的心理,他不愿再受令人难堪的奚落。而当确认“中了”后,终于喜极而疯。然而毕竟中举了,马上一切都变了。醒来后的范进对平日惧怕的岳父胡屠户也不怕了,由先前称其“岳父”改呼为“老爹”。正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时常嘲弄他的众邻居、素不相识的张乡绅也都来套近乎。范进“洗了脸”,开始接受众人的朝贺。房子、田产、金钱、

5、奴仆,立即不招自来。这样,作者通过前后生活境遇和言行心态的强烈对比,把范进醉心功名、灵魂卑劣的腐儒形象入木三分地刻画出来。三、精读赏析对范进刻画最为精彩的莫过于“发疯”一段。分角色朗读,思考:作者是怎样塑造这个醉心功名的腐儒形象的?明确:1.精彩的语言和动作描写:“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随后,就往门外飞跑作者反复写他拍手、大笑,笔锋深刻而婉曲,勾画出了他神魂颠倒、亦痴亦狂的丑态。范进可笑而又可怜的腐儒形象如在眼前。2.侧面烘托。“老太太慌了,慌将几

6、口开水灌了过来。”“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众人“拉他不住”,“大眼望小眼”有力地烘托出范进发疯的丑陋与可怕。四、追本溯源1.孟郊有诗云:“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金榜题名,本来是人生美事,高兴还来不及,可范进为什么疯了?学生回答,明确:在封建社会,读书人做官则八抬大轿、黄金美人;不做官则一无是处、任人践踏。所以范进像科举制度下无数读书人一样,将青春乃至大半生浪费在应试和科场上,沉溺在不断地追逐、拼搏和一次次落第的惨痛之中。科举成为他生活的唯一目标,融入他的生命之中。近乎疯狂的执著,必然带来悲剧性的结果。他终于在垂老之年,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功名,麻木而又脆弱的神经承受不住巨大的喜悦

7、,他疯了,疯得很丑陋,也很可怜。2.教师补充第三回未选入课文的部分中描写周进的情节,与范进的发疯进行比较阅读,学生谈谈自己的发现。多媒体出示:话说周进在省城要看贡院,金有余见他真切,只得用几个小钱同他去看。不想才到“天”字号,就撞死在地下。周进看看号板,又是一头撞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众人劝也劝不住。金有余道:“你看,这不是疯了么?好好到贡院来耍,你家又不曾死了人,为甚么号淘痛哭?”周进也不听见,只管伏着号板,哭个不住;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滚得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金有余见不是事,同行主人一左一右,架着他的膀子。他那里肯起来,哭了一阵,又是一阵,直哭到口里吐

8、出鲜血来。众人七手八脚,将他扛抬了出来,在贡院前一个茶棚子里坐下,劝他吃了一碗茶;犹自索鼻涕,弹眼泪,伤心不止。明确: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突出表现在作者善于以白描手法刻画人物。周进未中举之前是痛“哭”,可谓是“呕心沥血”,肝肠寸断,作者极写其屡试不第、潦倒一生的痛苦和凄惨;范进中举之后是“疯”,可谓丑陋之至、可怕之极。一个是周“进”,一个是范“进”,作者通过他们自身言语行动的逼真描绘和夸张的笔调,生动地显现出他们醉心功名的可笑、可怜、可鄙、可悲的本来面目,发掘到人物的灵魂深处,从而使读者认识到产生这些人物的社会的丑恶和不合理。五、 各抒己见,再读课文,分成两个大组讨论交流,辩论:范进中举悲哉?

9、喜哉?明确:范进中举,大家一片欢喜。家人喜,以后不愁吃穿,享受荣华富贵;邻人喜,身边出了个贵人,以后可仰仗于他,必有好处;乡绅喜,又结识一位“官场同道”,以后地位更巩固,关系网更庞大;范进自己更是喜,埋头苦读几十载,苦日子终于熬到了头。大家都在喜,喜的是范进考取了功名,今后升官发财,不愁生计。可并无一人喜国家又多了一位贤官,无一人喜当了官,能为国家作贡献,能助国家发展。这便是悲。这表面喜,实质悲的闹剧,深究其根源,是因社会制度而起,即封建科举和等级制度的重压。范进如何中的举呢?教师补充:周进是范进的主考官,因他有一段跟范进相似的伤心史,当他看范进那副穷酸悲苦的可怜相,就有一种惺惺相惜之感。接着

10、周进看范进的卷子,一连看了三遍,才看出“是天地间之至文!真乃一字一珠!”这显然不是写范进的文章真正做得好,而是表现主考官衡文判卷的毫无凭准,荒唐可笑。这就告诉我们:周进和范进都是几十年没有考中,而有朝一日都莫名其妙地突然考中,就因为有这样迂腐糊涂的考官。这不单是对周进本人的嘲讽,而且是对不合理的科举考试制度的揭露。作者对周进这样简单几笔的描写,就揭示出范进的突然中举虽出人意外,却绝非偶然,而是腐败的科举制度所产生的十分荒唐又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结果。范进中举形象地反映了这一社会现象,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丑恶,让人们看到当时真实的可悲的社会。试想,若世上事事如此,岂不是民族、国家的悲哀吗?六、布置作业完成小论文:范进发疯之我见,500字左右。板书设计范进中举吴敬梓六、练习及检测题 “基础积累”七、作业设计AB档学生:“达标测评”CD档学生:“基础积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