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词五首教案-鲁教版-.doc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13068282 上传时间:2022-04-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词五首教案-鲁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词五首教案-鲁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词五首教案-鲁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词五首教案-鲁教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9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3课 词五首教案 鲁教版 教材分析:诗词教学重在朗读体会和背诵。本课所选的词有婉约派的,也有豪放派的,意境优美,应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这五首词的内容,反复朗读与背诵。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作者的感情。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这五首词的内容,朗读与背诵。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朗读诗歌,分析诗歌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涌,把握作者的感情。教学重难点:理解诗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朗读与背诵。学情分析: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摘抄诗句。 教师准备:搜集一些与之相关的诗词,拓展思路

2、,增加积累。教法与学法: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望江南、武陵春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一)导语:在我围古代,往往不同的时代有这个时代代表性的文学体裁,如唐代的代表性文学体裁是诗,还有宋词、元曲,明清的小说等。今天我们来集中学习一下几首词,体会一下这种体裁的艺术特色,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_)出示学习目标。 (i)检查预习。与这两首诗有关的字词及学生朗读情况。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一)学习望江南 1、解题 “望江南”,词牌名,又名“忆江南”“梦江南” 2、作者及背景 温庭筠(wenyun)晚唐诗人、词人。他精通音律,但屡考进士不第,一生不得意。其词多写女性生活,多反映青楼闺

3、阁的相思之情。 五代时,后蜀的赵崇祚选录了温庭筠、韦庄等十八家词五百首,编为花间集。他们多写闺情。存词风上也大体一致,因此,后世就将他们称为“花问派”。 l、反复朗读,揣摩诗意。 2、理解大意(学生概述,教炯补充指正) 文章大意:描写了一位因心上人远行而独处深闰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感情。在清晨梳洗完毕后,她在楼上凭栏眺望,看到许许多多帆船从楼前驶过,但却没有自己要等的那只船。夕阳西下,爱人没有回来,只空见江水东流,思念让她肝肠寸断。 梳洗独倚汀楼一希望 过尽千帆斜晖、水一失望 肠断一绝望 三、精读文章,深入探究 1、体会文章写作特色。 2、提问:结合词中个别词,说说你的理解。 要点:“梳洗罢

4、”袁明她精心打扮,心中充满希望。“独”写尽了她的孤独和期盼。“皆不是”写出了女子一次次从希望到失望的过程,让人为之心碎。“斜晖”一句暗喻那望穿秋水的眼神。 教师点评总结:本文短短27个字,却容纳了很多内容:时问,从清晨到黄昏;景物,从楼头、千帆写到斜晖、汀水,又写到白频洲;就人物情感而言,从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的“肠断”。显示了它高度概括、凝练的特点。另外,这首词中,多用白描、直叙的手法,却又含蓄、细腻。 (二)学习武陵春 1、解题 武陵春,词牌名。 2、作者及背景 李清照,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

5、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本词是她后期的作品。 3、反复朗读,揣摩诗意 4、理解大意(学生概述,教师指正) 四、精读文章,深入探究 思考:本文是如何写愁的?“闻说”“也拟”“只恐”三个词说明了什么?提示:通过典型细节来抒情。如“欲语泪先流”。“闻说”“也拟”“只恐”这j个动词写出了作者试图排遣愁绪的做法,写出了作者的沉重、无奈。 五、拓展延伸: 1、这两首有什么相同之处? 风格相近,都比较婉约:写作手法相近,借景抒情或直接抒情;抒发的感情相近,抒发主人公或作者的离愁别绪,凄惨

6、心境。 2、你还知道哪些写愁的诗句,请列举并说明其特点。 六、课堂总结:学生总结白己的收获;教师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诗歌。 2、默写诗歌。 八、板书设计: 望江南 武陵春 梳洗独倚汀楼一希望 沉重、无奈。 过尽千帆斜晖、永一失望 肠断一绝望 九、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渔家傲、江城子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词发展到后来兴盛的时候,人们将词分为两大派:婉约派利豪放派。上节课我们学的词接近婉约派的风格。今天我们将体会一下豪放派的作品风格。 (一)、学习渔家傲 1、解题 渔家傲,词牌名。 2、作者及背景 范仲淹( 980-105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7、。这是他在西北军中的感怀之作。 3、反复朗读,揣摩诗意 塞sai嶂zhang浊zhuo燕yan羌qiang 4、理解大意(学生概述,教师指正) 文章大意:上片描写塞下景色,边塞秋天景色与中原不同,大雁过早向衡阳飞去,毫不留恋,风吼、马嘶,同号角声连在一起,构成塞下特有的声音。夕阳西下时,坐落在群山中的小城紧紧关闭了城门。下片抒情他们离家万里,但燕然未勒,功业未成,没有办法回去,夜色已浓,羌笛悠悠,将军和征大们难以入睡,流下思乡之泪。写景:塞下秋景四面边声荒僻(异)千嶂里长烟落日浊酒一杯燕然未勒抒情:壮士秋思羌管悠悠人不寐一将军、征大思乡、爱国、 二、精读文章,深入探究 思考:所写的风景“异”在

8、哪?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天气极寒、特异的边声(风、马、号角)、戒备森严。渲染了西北边地酌荒僻,暗示了将士的思乡之情。 (二)、学习江城子 l、解题 汀城子,词牌名。 2、作者及背景 苏轼,北宋文堂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j苏”。1071年,苏轼因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政见而自请外任。这是作者于1074年冬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 3、反复朗读,揣摩诗意 鬓bin挽wan 4、理解大意(学生概述,教师指正) 文章大意:作者自称老夫,暂且发发少年的狂气,左手牵着黄犬,右臂上架着苍鹰,戴上锦蒙帽,穿上貂鼠装,率领众多随从,纵马狂奔

9、,飞快的越过山冈。为回报人们倾城出来观看太守狩猎,他要像当年孙权那样亲自挽弓射虎。酒酣之后,胸宽胆壮,两鬓间出现一点F1发有什么关系呢?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用白己呢?那时我一定会为国效力。叙事:老大少年狂左右帽裘干骑为报随太守射看酒酣胸(宽)胆(壮)抒情:鬓(H)何妨!会挽雕弓西北望射天狼渴望被重用、爱国 三、精读文章,深入探究 思考:“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一个典故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 明确:年纪不小,但仍有少年狂气;表希望重新受朝廷重用;表要抵御侵略者,建功立业的决心。 四、质疑问难: 五、课堂小结:学生总结自己的收获;教师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 六、布置作业: 1,

10、背诵诗歌,默写诗歌。 2、预习下一首。 七、板书设计:写景:塞下秋景四面边声荒僻(异)千嶂里长烟落日 叙事:老大少年狂左右帽装千骑浊酒一杯燕然未勒抒情:壮士秋思羌管悠悠人不寐一将军、征夫思乡、爱国、八、课后反思: 为报随太守射看 酒酣胸(宽)胆(壮)抒情:鬓(白)何妨! 会挽雕弓西北望射天狼 渴望被重用、爱国 第三课时破阵子 比较三首词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由上节内容导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l、破阵了,词牌名。 为wei,给。赋,写作。壮词,雄壮的词。 2、作者及背景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著有稼轩词,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

11、想内容,他是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被金兵占领,年轻时参加抗金军,后来提出抗金主张一直未被采纳。 3、反复朗读,揣摩诗意 挑tiao麾hul炙zhi弦xian塞sai的di霹pi生sheng身shen 4、解大意(学生概述,教帅指正) 文章大意:作者夜里酒醉后挑亮灯光观看宝剑,想起早晨醒来听到众多军营里传来的号角声,在军营里与部下分食牛肉,听乐器奏出塞外的歌曲。存秋天的战场上检阅军队,准备战斗。战场上骑着飞快的的卢马,霹雳做响的雕弓。他要为朝廷完成统一大业,赢得生前的功勋,身后的美名。可是自己已经年近半百,还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吗? 、醉里挑灯肴剑 、梦回吹角 、八百里五十弦 、沙场点兵 、马

12、弓 、了却赢得 、可怜白发生! 壮志未酬的悲愤、爱国 三、精读文章,深入探究 思考:本文凭什么可以称得上是“壮词”? 明确:从题材看写军营生活;从情感看表达了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从语言看豪放、壮丽。 比较三首词 提问:词的惯例是上片写景或叙事,下片抒情言志。这j首词上片分别写了什么景或事?抒情有何异同? 学生讨论,教师答疑。答案提示:渔家傲:塞下景色(寒冷、荒凉、戒备森严)汀城子:打猎(雄壮、开阔)破阵子:军旅生活(豪放、激烈)渔家傲:思乡、爱国江城了:渴望被重用、爱国破阵子:壮志未酬的悲愤、爱国 四、质疑问难: 五、拓展延伸: 爱国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古人还有很多人书写自己爱国的激情,请举出几个爱国事例或爱国诗句。 六、课堂总结: 1、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2、教师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这五首诗,课后查询有关豪放词和婉约词的相关资料。 2、预习下一课。 八、板书设计:破阵子九、课后反思: 辛弃疾壮志未酬的悲愤、爱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