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南怀瑾央视纪录片-南怀瑾先生语录.docx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13016483 上传时间:2022-04-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先生南怀瑾央视纪录片-南怀瑾先生语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先生南怀瑾央视纪录片-南怀瑾先生语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先生南怀瑾央视纪录片-南怀瑾先生语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生南怀瑾央视纪录片-南怀瑾先生语录.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先生南怀瑾央视纪录片 南怀瑾先生语录 南怀瑾是中国当代诗文学家、佛学家、教育家,以下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南怀瑾先生语录,希望你喜欢。 南怀瑾先生语录 1)一个人修道,或者读书,一步有一步的不同境界。像一个学艺术的人,今天有了一个新的灵感,或者画一张画,特别有一种心得,就是有它的境界。一个做水泥工的,今天突然一砖头下去,用水泥一抹,特别平,心里头很舒服,原来这样砌才好,这是他做水泥工时侯的境界。所以,境界包含一切境界,修道人有一分的成就,境界就有一分的不同,有两分的成就,就有两分的不同。换句话说,人修到了某一种境界,人生的境界就开朗到某一种程度。 2)以现在的话来说,一切政社会问题只是思想问题。

2、只要使得思想纯正,什么问题都解决了。我们知道,现在整个世界的动乱,是思想问题。所以我在讲哲学的时候,就说今天世界上没有哲学家。学校里所谓的哲学,充其量不过是研究别人的哲学思想而已。尤其是作论文的时候,苏格拉底怎么说,抄一节;孔子怎么说,抄一节。结果抄完了他们的哲学,自己什么都没有,这种哲学只是文凭!世界上今天须要真正的思想,要融汇古今中外,真正产生一个思想。可是,现在不止中国,这是个思想贫乏的时代,所以我们必须发挥自己的文化。 3)纪晓岚在一个学生的文章上批上“放狗屁”三个字,这个学生觉得挺委屈,老师怎么能说我放狗屁,就去找纪晓岚。纪晓岚回答:说你的文章是“放狗屁”还算是好的,次一等的叫“狗放

3、屁”,再次一等的叫“放屁狗”。 4)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5)羚羊挂角无踪迹,一任东风满太虚。 6)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西方文化的贡献,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达,这在表面上来看,可以说是幸福;坏,是指人们为了生存的竞争而忙碌,为了战争的毁灭而惶恐,为了欲海的难填而烦恼。在精神上,是最痛苦的。在这物质文明发达和精神生活贫乏的尖锐对比下,人类正面临着一个新的危机。 7)真正的佛学告诉你不要迷信,一切唯心造,是自己造的,生命的主宰还是自己,是自己的前因后果的因果报应。 8)“终身逌然,不知荣辱之在彼也,在我也”,这就是人生哲

4、学。人为什么要外面人讲你好,你才觉得自己好呢?外面跟我毫不相干,在我自己,我认为好就好,爱笑就笑,爱哭就哭,跟别人毫不相干。 9)宇宙间万事万物,有许多是我们的智慧知识没有办法了解的。在这里产生了一个问题,我常常跟朋友们讲,也可以说是哲学上的一个对比,天地间“有其理无其事”的现象,那是我们的经验还不够,科学的实验还没有出现,“有其事不知其理”的,那是我们的智慧不够。换句话说,宇宙间的任何事物,有其事必有其理,有这样一件事,就一定有它的原理,只是我们的智经验不足,找不出它的原理而已。而易经的简易也是最高的原则,宇宙间无论如何奥妙的事物,当我们的智慧够了,了解它以后,就变成为平凡,最平凡而且非常简

5、单。 10)根据我的经验,学佛修道的人,废物多,懒的多。佛叫你精进,你做不到,叫你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你作不到。姑且不论诸恶莫作,一善都不行是真的,因为他懒嘛!这是我们要自我检讨的,非常严重的问题。 南怀瑾语录经典 1)假使一个人,心里的观念着相来学佛;譬如今天非来烧香,非来拜拜不可,就是着相。我说拜佛为什么要放炮?好像菩萨耳朵聋要把他吵醒才知道有人拜他。这个就是说着相,一切众生心理上的信佛都是大着相,就是着我相、寿者相。着相就不是佛法。有些宗教骂其它的宗教拜偶像,迷信,那么他的正信又是什么?他说不拜偶像,事实上还是要拜的,这就是着相了,就是取法相,还是一样落在一个不是正信的观念上。 2)真正

6、学佛的人先要发出离心。出离什么地方?出离三界,是跳出尘网之心,如果连出离心都没有发起,还自称在学佛,那就是自欺欺人。 3)学佛的人不应该犯这个错误,因为是无有定法可说,所以真正的佛法能包涵一切,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真理只有一个,没有两个,不过他认识真理的一点,认为这一点才是对的,其它错的,其实是他错了。真正到达了佛境界是包容万象,也否定了万象,也建立了万象,这是佛境界。 4)一切现象本来随时在变,你还抓个什么! 5)实际上,好事跟痛苦是一体的两面而已,一个是手背,一个是手心。假使说,好事他能够真丢掉开的话,痛苦来一样可以丢开,所以痛苦也是一个很好的测验。如果一个人碰到烦恼,痛苦,逆境

7、的时侯丢不开,说他碰到好事能丢得开,那是不可能的。 6)有人来说昨天他夜里看到佛,我说当然真的嘛!因为他还在说梦话嘛!所以我们清醒人答覆他,是对付他那个说梦话的样子。这个是什么呢?要研究唯识才知道这是意识境界的影像。世上人做梦,随便你做什么梦,都是你一辈听过看过的经验,不会超出这个范围。如果超越了这个范围的梦,另当别论,那个道理就很深了;有时是你前生阿赖耶识那个影像,不是这个世界上的,是偶然带过来的。 7)佛说法四十九年,但在金刚经上却说没有说一个字。这个法不可说,说的都不是,因为说的都会住于法相,开口就不对。所以佛说的,他那个真正的佛法,他说他没有说,不可说,说的就不是,一开口就不是它了。

8、8)天下的事,没有突变的,只有我们智慧不及的时候,才会看到某件事是突变的,其实早有一个前因潜伏在那里。 9)平常就是道。 10)其实我们北方的苹果,我觉得日本的苹果都好吃,我们世世代代吃苹果,也没有发现地心有吸力,忽然被牛顿看到了苹果落地,而发现了地心引力。苹果很平凡,年年落地,有一个人却在平常的道理里头,找出了一个不平常。譬如水蒸气很平常,烧开水,煮饭,都有蒸气,但是瓦特却发明了蒸气机。一切的事物,同一理由,在最平凡之中,就有不平凡了。 11)你说完没有?换我说了。 12)在艰苦中成长成功之人,往往由于心理的阴影,会导致变态的偏差。这种偏差,便是对人们始终有一种仇视的敌意,不相信任何一个人,

9、更不同情任何一个人。爱钱如命的悭吝,还是心理变态上的次要现象。相反的,有见识的人,他虽然从艰苦困难中成长,反而更具有同情心和慷慨好义的胸襟怀抱。因为他懂得人生,知道世情的甘苦。 13)真正的修行不只在山上,也不只在庙里,更需要在社会中。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 14)我们的思想我们的学问都是后天的污染,污染越多,我们生命的天性越少。 15)父母有几百亿家财,能够帮子女买到个聪明的头脑吗?做不到的!智慧不是财产或世间福德所能换来的,是要多生累积福德来的。 16)莫名其妙的生来,无可奈何地活着,不知所以然的死掉。 17)道为古,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18)

10、学医的人真要有一种菩萨心肠,一种济世救人的精神,而且不怕贫穷,不怕艰苦,那才是真正研究生命科学,真正的学医。 19)我们用各种方法修持,都是拚命要弄平自己心中那个波浪,想尽办法要让那个波浪变平,变平了又怎么样?变平了还是水!不平呢?不平也是水。所以说,拚命去弄平,这不是自找麻烦吗?对不对?是不是这个道理?我想是这个道理!你仔细想想看。你的想也是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它本身就在如来清净的境界。 20)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西方文化的贡献,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达,这在表面上来看,可以说是幸福;坏,是指人们为了生存的竞争而忙碌,为了战争的毁灭而惶恐,为了欲海的难填而烦恼。在精神上,是最痛苦的。人

11、类正面临着一个新的危机。 南怀瑾语录经典句子 1)有些人日常很忙,注意!赶快多打坐,不要以为忙啊!累啊!没时间。你要赶快坐,坐到能够住气,那么一个钟头下来,一天都用不完,但要真正做到了才行。不过有一点要注意!肠胃要空虚一点。道家两句话:“若要不老,腹中不饱。若要不死,肠内无屎。”当然营养还是要够,肠胃干净,气就容易充实。 2)那么什么是做人最高的艺术呢?就是不高也不低,不好也不坏,非常平淡,“和其光,同其尘”,平安地过一生,最为幸福。 3)英雄与圣贤的分别:“英雄能够征服天下,不能征服自己,圣贤不想去征服天下,而征服了自己;英雄是将自己的烦恼交给别人去挑起来,圣人自己挑尽了天下人的烦恼。”这是

12、我们中国文化的传统精神,希望每个人能完成圣贤的责任,才能成为伟大的政治家。 4)今日的世界,物质文明发达,在表面上来看,是历史上最幸福的时代;但是人们为了生存的竞争而忙碌,为了战争的毁灭而惶恐,为了欲海的难填而烦恼。在精神上,也可以说是历史上最痛苦的时代。人是莫名其妙的生下来,无可奈何的活着,最后是不知所以然的死掉。 5)做学问要不不怕凄凉。要有这个精神,这个态度,才可以谈做学问。 6)良医终不救无病之人;导师亦不引识路之者。佳肴美膳,岂可劝饱人之餐;异宝奇珍,未必动廉士之念。今天的世界惟科技马首是瞻,人格养成没有了,都是乱的不成器的,教育只是贩卖知识,这是根本乱源,是苦恼之源。只科技宗教人格

13、养成教育回归一体,回归本位,均衡发展,才有希望。 7)当年我读四书五经,都是要背的。小朋友们要放学了,心里高兴,一边嘴里唱着一边你推我一下,我推你一把的。这样读书,心里会记住,一辈子忘不了。想起来的时候心里默念一下,其中的道理就又琢磨了一回。 8)我们人生只有十二个字:“看得破,忍不过;想得到,做不来。” 9)智慧不是财产或世间福德所能换来的,是要多生累积福德来的。 10)我们学佛,不但要通达佛经,连世间的一切知识技能也要通,在家是好父母,在社会是真正有贡献的人,这样可以算学佛。 11)临危而不惧,途穷而志存;苦难能自立,责任揽自身;怨恨能德报,美丑辩分明;名利甘居后,为理愿驰骋;仁厚纳知己,

14、开明扩胸襟;当机能立断,遇乱能慎行;忍辱能负重,坚忍能守恒;临弱可落泪,对恶敢拼争;功高不自傲,事后常反省;举止终如一,立言必有行。 12)佛学叫这个世界“娑婆世界”,译为“堪忍”,说我们这个世界是缺陷的世界。易经也说这个世界是缺陷的,让你有钱就不给你学问,有学问就没有钱;给你子孙满堂,就不给你别样了,所以总是有缺陷不圆满的。 13)人号称万物之灵,是人自己在吹,也马看起来,人是万物中最坏的了,“专吃马”。 14)有一个方法,对于有病的人或失眠的人都有好处。上座,心里头什么都不想,只念一个“空”字,一路空下去,把神经都放松了,脑子也放松了,有人就用这个法子治好了紧张的毛病。 15)禅宗不但不立

15、文字,而且无门为门,换言之,禅宗也是以无境界为境界,摆脱宗教形式主义,而着重禅法修证的真正精神,升华人生的意境,而进入纯空灵无相而无不是相的境界。 16)全世界都是钱做主,以钱来决定贵贱,没钱就没自由。没有真正独卓尔不群的人学问修养,有的只是乱七八糟的所谓个性张扬和向钱看。连科教育、学术都在听钱指挥,没有精神支柱,一旦失业,就像天塌下来一样。 17)一个人是应该清高的,但有人是苟求清高,或者为了标榜自己清高,因此只好忍痛牺牲。那就大可不必,这就不平凡,不平凡不是真涵养的精神。 18)所以我常告诉青年同学们,一个人先要养成会享受寂寞,那你就差不多了,可以了解人生了,才体会到人生更高远的一层境界。

16、这才会看到鸿福是厌烦的。佛经上说,一个学佛的人,你首先观察他有没有发起厌离心,也就是说厌烦世间的鸿福,对鸿福有厌离心,才是走向学佛之路。 19)穷归穷,绝不愁,如果又穷又愁,这就划不来,变成穷愁潦倒就冤得很。 20)中国古人不轻易写书写文章。今日很多戏剧、新闻,写的是社会坏的一面,对小孩子有很坏的影响,这种文字对社会的影响比杀人还厉害。其实写的人未必有心教人学坏,也有写正面的,但是接受的人不看正面。古人对人类这种心理非常了解,所以下笔非常严谨。 21)人之所以不能得道,就是被两样东西困住了,一个是空间观念,一个是时间观念。 22)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最怕一辈子太享福,太顺利,太平安了。没有忧患意

17、识,象吃了毒药一样,把自己毒死了。 23)生命,只在被欲望迷乱了的人心中,才一定要分出尊卑高下。不争,是人生至境。 24)英雄能够征服天下,不能克服自己;圣贤不想征服天下,只想征服自己。 25)世界上任何人,一辈子只做三件事,不是自欺,就是欺人,再不然就是被人欺。你看世界上的人,能不能逃出这三样事?能逃出了这三样的话,就跳出三界外了。 26)我认为今天的文化,主要在四个东西上面转。一个是达尔文的进化论,一个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学,一个凯恩斯的消费刺激生产,第四个是马克思的资本论思想。这四样转了一百多年了,空前未有。现在的整个人类世界,思想文化困惑很多,这一点你们要注意。其实,消费刺激生产,是最坏的经济思想观点。 27)人是莫名其妙的生下来,无可奈何的活着,最后是不知所以然的死掉。 28)修行就像扫帚一样,心里头杂念都要扫掉,无住相布施,所以无住相这一句话就是扫帚,你心里头什么妄念都要扫掉。 29)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 30)秋风落叶乱为堆,扫去还来千百回。一笑罢休闲处坐,任他着地自成灰。 南怀瑾先生语录第 11 页 共 1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