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版九级化学《燃烧与灭火》课堂教学设计.pdf

上传人:H****o 文档编号:12997290 上传时间:2022-04-2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9.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人教版九级化学《燃烧与灭火》课堂教学设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2年人教版九级化学《燃烧与灭火》课堂教学设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人教版九级化学《燃烧与灭火》课堂教学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人教版九级化学《燃烧与灭火》课堂教学设计.pdf(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九年级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第七单元燃料与燃烧第一节燃烧与灭火(第一课时)沈晓洲【设计理念】燃烧是学生司空见惯的现象, 学生已经知道很多促进燃烧和灭火的方法,但不能从化学反应的角度认识燃烧和灭火的原理。引导学生把自身的生活经验与化学联系起来。具体地说,就是把学生所知道的灭火和促进燃烧的方法与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联系起来,逐步实现从生活走进化学。本节教学设计是第七单元 燃烧与燃料 第一课节燃烧与灭火 的内容,包括“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以及“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三部分内容。教学中突出学生个人探究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注重引导学生体会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 有意识的设计了一些学生喜闻

2、乐见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 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将一些枯燥和难懂的问题放在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中解决。【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灭火方法的分析,学会从化学反应角度认识燃烧和灭火的原理,提高学生自学的兴趣和能力。(2)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促进燃烧方法的分析,从化学反应角度总结促进燃烧的方法,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3)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2过程与方法:(1)通过白磷的自燃实验探究,分析和归纳燃烧的条件。(2)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灭火方法的分析,认识灭火的原理。(3)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促进燃烧方法的分析,总结促进燃烧的方法

3、。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及合作精神。人只有掌握了自然规律,才能很好地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6 页 - - - - - - - - - - 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2) 帮助学生树立内因是变化的根据,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 外因只有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破除迷信思想。(3)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灾情所需要的机智和勇敢。【教学重点】1燃烧条件及灭火原理。2促进燃烧方法。【教学难点】1燃烧条件及灭火原理的应用。2爆炸的原理及防范爆

4、炸的措施。【课时安排】 2 课时【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讨论法、归纳法、演示实验法相结合。【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本课题中所有探究活动和演示实验用品:例如大烧杯、开水、红磷、白磷、薄铜片、酒精灯、镊子、药匙等。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搜集身边有关灭火及促进燃烧的方法;利用工具书查阅以下成语的含义:钻木取火、釜底抽薪、杯水车薪、煽风点火、火上浇油、水火不容。【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检查预习作业二、新课引入自从天上的火 , 来到人间 , 让愚昧化作文明, 人类由黑暗走向光明。 火,它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温暖,使人类告别了茹毛饮血的时代。为什么火能推动人类历史前进?今天让我们对火 , 即燃烧作一个初步的科

5、学的解释。教师: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钻木能取火?当我们改用石头时石头能燃烧吗?学生交流讨论并回答: 钻木是克服摩擦做功, 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便会燃烧;而石头本身不能燃烧。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6 页 - - - - - - - - - -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说明:我们把可以燃烧的物质叫可燃物。教师:那么请请同学们交流讨论燃烧的第一个条件应该是?学生交流讨论并回答:必须要有可燃物。(或该物质必须要有可燃性。)教师:燃烧还有其他条件吗? 演示实验 : 白

6、磷燃烧 学生观察 :白磷燃烧实验现象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思考题 :根据学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出示下列思考题 , 请学生回答 : 1由上述实验中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的事实, 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2由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的事实, 说明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3由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 在通入氧气 ( 或空气 ) 后燃烧的事实 , 再次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学生讨论 :学生分小组讨论上述问题。 学生交流 :各小组交流讨论结果。 教师归纳 :1实验中薄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所处环境相同,但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我们

7、把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称可燃物的着火点(白磷的着火点40摄氏度;红磷的着火点200摄氏度以上)。2水的温度为 90 摄氏度,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的事实, 说明燃烧还需要可燃物要与氧气(空气)接触。3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 在通入氧气 ( 或空气 )后燃烧的事实 , 再次说明需要可燃物要与氧气(空气)接触。【设计说明】通过观察和提出问题思考, 能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所学问题上来,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对比分析, 在积极参与教学的过程中锻炼了思维。通过讨论很容易理解并获得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这时候给出燃烧的概念便易于学生接受、理解。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8、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3 页,共 6 页 - - - - - - - - - - 教师归纳并板书 :一 、燃烧概念及燃烧条件 : 1燃烧概念: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2燃烧的三个条件:(1) 可燃物;(2) 可燃物与氧气 ( 或空气 ) 接触; (3)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 )。 说明 :通常所指的燃烧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氧化反应,三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一般条件下不变。 过渡 :我们知道了燃烧的条件,那么,你知道灭火的方法有哪些?灭火的原理

9、是什么呢?教师:请同学们再观察教材第84 页、85 页“活动天地”的三幅图,结合刚才所学的燃烧的条件,试分析讨论灭火的原理。 学生讨论 :学生分小组讨论上述问题。 学生交流 :各小组交流讨论结果。 教师提问 :各小组回答讨论结果。 教师归纳 :1往着火的木柴上覆盖沙子, 是隔断木柴与空气的接触。 例如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就是利用这一原理。2森林着火时在火源周围砍伐隔离带,是因为没有了可燃物。现在大家对“釜底抽薪”应该有一个更深的理解了。3有时房屋着火时消防人员用水浇灭,是利用降低温度来达到灭火的目的,因为“水火不容”!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杯水车薪”不能灭火?因为水太少不能使它温度降低到着火以下缘

10、故! 教师归纳并板书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隔离。 2 使可燃物与氧气 ( 或空气 ) 隔绝。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4 页,共 6 页 - - - - - - - - - - 3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课堂练习 :请各组派代表举例说出生活中灭火的例子,并说出各采用了哪些灭火的原理。【设计说明】通过大量事例让学生认识了怎样采用合理的方法灭火,并引导学生补充了身边的一些事例,加深了学生对燃烧的三个条件的理解。三、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燃烧概念及

11、燃烧条件,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灭火方法的分析,知道了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失火时我们针对不同的物质、场所,采取材合理的方法灭火。【实践活动】各学习小组深入消防重点单位:如加油站、 油库、商场等地实地调查后搜集到的有关火灾事例及常用的灭火方法等材料。【布置作业】1当你来到一个陌生的场所(比如酒店、商场、宾馆等),为防范火灾,你应注意哪些事项?万一发生火灾,你又应该采取哪些救护措施?2预习促进燃烧的方法和爆炸是如何发生的。【板书设计】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一 、燃烧概念及燃烧条件 : 1燃烧概念: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2燃烧的三个条件:(1) 可燃物;(2) 可燃物与氧

12、气 ( 或空气 ) 接触;(3) 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 )。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隔离。 2 使可燃物与氧气 ( 或空气 ) 隔绝。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5 页,共 6 页 - - - - - - - - - - 3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教学反思】本节课在知识和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都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新课程标准中将“能用生活中的实例解释燃烧和灭火的原理”定位在“理解”水平上,

13、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中,在简单的演示实验之后,让学生通过举生活灭火实例来加深对燃烧的概念的理解,进而让学生体会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本节课的设计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举例到燃烧的概念、灭火的原理的得出等, 层层深入。本节课让学生学习了从化学现象中归纳简单规律的方法,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 激发了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探究思路等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6 页,共 6 页 - - - - - - -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