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docx

上传人:修**** 文档编号:12994723 上传时间:2022-04-27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706.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原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经济学原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学原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原理.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经济学原理第一章 经济学导论第一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是研究各种稀缺资源在可供选择的用途中如何进行配置和利用的科学。或者说:经济学是研究人类如何将稀缺资源分配与多种欲望,已取得最大福利的科学。二、经济学的研究基础1.欲望与需求2.资源的稀缺性经济资源是指经过人类加工,获取和使用时需要付出一定代价,需节约和进行必要管理的资源。如今人类使用的资源大多属于经济资源。资源的稀缺性:相对于人的无穷欲望,人们生产的各种产品和服务,及用于生产这些产品和服务的资源总是不足的。生产要素:劳动、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3.选择选择源于需求的无限性和资源的稀缺性。选择的三个基本问题:(1)生产什么

2、和生产多少(2)如何生产(3)为谁生产机会成本:(也称“择一成本”)即使用一种资源或将其投入某一特定用途而放弃的其在其他用途中所获得的最大利益。生产可能性边界:用来表示经济社会在既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最大数量的组合,反映了资源稀缺性与选择性的经济学特征。三、经济体制与资源配置1.市场经济体制在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中,所有决策都由企业和个人独自做出,由市场供求和价格机制决定经济体中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在这个市场中,经济人都理性地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由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现实生活中,完全竞争市场很难实现,往往造成市场失灵现象。市场失灵的表现:(1

3、)负外部性的存在(2)公共物品的提供(3)市场势力的存在(4)公平难以保证2.计划经济体制社会资源的配置的一切决策完全由政府做出,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只是政府计划的执行者。计划经济体制有利于各项经济目标的实现,进行公平分配,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3.混合经济体制混合经济体制是市场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的结合,让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和私人物品的生产和供给上起基础作用,让政府通过调控手段,在避免市场失灵,确保社会经济在健康轨道上运行起保障作用的基本模式。第二节 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一、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1.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中单个经济单位(个人、家庭、厂商)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

4、何决定的经济学说。2.宏观经济学是以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活动或经济运行作为考察对象,研究其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的理论,研究一个国家政府如何运用经济政策来影响国家整体经济运行的经济学说。二、经济学十大原理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做出决策的时候人们不得不在不同的目标之间做出取舍)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比如读大学,要考虑到不能工作带来的工资损失)3.边际分析是经济决策的重要基础(比如应该读到什么时候才能拿到最好的工资)4.激励可以刺激人们的行为(比如去超市买东西很便宜,于是我们去买,结果买了很多的不需要的东西,反倒花了更多的钱)5.交换和贸易能使每个人获利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

5、活动的有效方式7.政府有的时候可以改善和调节市场结果8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的物品与劳务的能力9.当政府发行了过多的货币时,物价上升10.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交替关系三、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边际分析法2.均衡分析法3.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4.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实证经济学使用一定的理论框架、模型,提出有关假定,对社会经济活动或经济现象进行解释、分析、证实或预测,说明“是什么”的问题。规范经济学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作为出发点,提出行为的标准,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说明“应该是什么”的问题。第二章 需求与供给理论第一节 需求一、需求的含义需求是指买方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

6、格”时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二、需求表与需求曲线(1)需求表:表示在影响购买的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物品在每一价格水平下与之相对应的需求量之间关系的表格。(2)需求曲线:表示一种商品价格与需求数量之间关系的图形。三、需求函数与需求定理(1)需求函数:是以代数表达式形式表示商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函数。价格(P)为自变量,需求量(Qd)作为因变量,函数关系式为:Qd=a-bP 需求量与价格反向变化。 需求函数的经济学含义:在给定的价格水平下,需求者能够购买的最大商品数量;对于具体给定的商品数量,需求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2)需求定理的基本内容: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购买者对某种商品

7、的需求量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即需求量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增加。四、影响需求的因素(1)收入(2)相关商品的价格(3)偏好(4)预期(5)购买者的数量(6)其他因素五、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1)需求量变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一条曲线上点的移动。(2)需求变动:在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的变动。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左右平行移动。第二节 供给一、供给的含义供给是指卖方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生产者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商品量。二、供给表供给表是表示在影响卖方提供

8、某种商品供给的所有条件中,仅有价格因素变动的情况下,商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表格。三、供给曲线供给曲线是表示一种商品价格和供给数量之间关系的图形。四、供给函数供给函数是以代数表达式表示商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函数。价格(P)为自变量,供给量(QS)作为因变量,函数关系为:QS=c+dP供给曲线的经济含义:在给定的价格水平上,供给者愿意提供的最大商品数;对于给定的具体商品数量,生产者愿意索取的最低价格。五、供给定理供给定理的基本内容: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购买者对某种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即需求量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减少。六、影响供给的因素(1)生产

9、要素价格(2)技术(3)相关商品价格(4)预期(5)生产者的数量七、供给量变动与供给变动(1)供给量变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供给量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一条曲线上点的移动。(2)供给变动:在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商品供给的变动。供给的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左右平行移动。第三节 均衡一、均衡价格的含义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如下图所示:P*即为均衡价格均衡价格决定的条件是:Qd=Qs,求出的P值,即为均衡价格。二、均衡的变动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取决于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位置。当某些事件使其中一条曲线移动时,市场上的

10、均衡就改变了,从而将在买者与卖者之间产生新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析某个事件如何影响一个市场上的均衡时,可按以下三个步骤第一确定该事件是使供给曲线移动,还是使需求曲线移动,还是使两者都移动。第二确定曲线移动的方向。第三用供求图说明这种移动如何改变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只要一个事件移动了供给曲线或需求曲线,或同时移动了这两条曲线,就可以用上述三个步骤预测这个事件将如何改变均衡时的销售数量和销售价格。三、应用价格政策(1)价格调节的不完善性(2)价格下限:是政府为了使价格保持在与均衡价格水平不同的水平上而制定的价格,是政府为价格设置的法定的最低价格。(3)价格上限:是政府为了使价格保持在与均衡价格水

11、平不同的水平上而制定的法定的最高限度的价格。第三章 弹性及其应用第一节 需求弹性弹性是指在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时,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化的反应程度,即当某一市场条件(X)改变后另一种经济变量(Y)对其做出反应的程度,大小用两个因素变化的百分比来表示。e=(Y/Y)/(X/X)一、需求价格弹性(1)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需求价格弹性是指价格变动的比率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即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价格弹性=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价格变动百分比(2)需求价格弹性的一般计算Ed表示价格需求弹性Ed=(Q/Q)/(p/p)(3)弧弹性、点弹性的计算弧弹性是指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需求价格弹性。

12、点弹性是指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需求价格弹性。二、需求价格弹性的分类(1)需求无弹性,即Ed=0。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价格如何变动,需求量都不会变动。这时的需求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垂直的线。(2)需求无限弹性,即Ed。在这种情况下,当价格为既定时,需求量是无限的。这时的需求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线。 (3)单位需求弹性,即Ed=1。在这种情况下,需求量变动的比率与价格变动的比率相等。这时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正双曲线。 (4)需求缺乏弹性,弹性系数大于0小于1,即1Ed0。在这种情况下,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这时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比较陡峭的线。 (5)需求富有弹性,弹性系数大于1,即Ed1。在这种

13、情况下,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这时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比较平坦的线三、需求价格弹性的决定因素(1)必需品与奢侈品(2)商品的可替代程度(3)时间的长短(4)商品在家庭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四、其他需求弹性(1)需求收入弹性:指一种物品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动反应程度的衡量。(2)需求交叉弹性:衡量一种物品需求量对另一种物品价格变动都的反应程度。第二节 供给弹性一、供给价格弹性(1)供给价格弹性的含义供给价格弹性是指价格变动的比率所引起的供给量变动的比率,即供给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2)供给价格弹性的计算Es=(Q/Q)/(p/p)二、供给价格弹性的分类(1)ES1表明供给量的变动率快

14、于价格的变动率,即供给量对价格的变化反应强烈,称为供给富有弹性。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其值小于1。管商品。(2)ES=1表明供给量的变动率等于价格的变动率,即供给和价格以相同的幅度变动,称为供给单一弹性。供给曲线斜率为正。其值为1。(3)ES1表明供给的变动率慢于价格的变动率,即供给量对价格的变化反应缓和。供给曲线斜率为正,其值大于1,称为缺乏弹性。(4)ES=0表明供给量是一个常量,不随价格变化而变化。供给曲线和纵轴平行,其斜率为无穷大,称为完全无弹性。(5)ES=表明同一价格条件下,供给量无穷大,供给曲线和横轴平行,其斜率为零,称为无穷大弹性。三、供给弹性的决定因素(1)生产时间的长短(2)

15、生产者改变生产量的难易程度(3)物品与生产要素的特征第三节 弹性理论的运用一、总收益的含义总收益是指一种物品买者支付的量和卖者得到的量,通常用该物品的价格乘以该物品的销售量来计算。即:总收益=价格销售量二、总收益和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之间的关系如果某种商品富有弹性,则价格与总收益呈反向变动,即价格上升,收益减少。三、 总收益和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之间的关系如果某种商品缺乏弹性,则价格与总收益呈同向变动,即价格上升,收益增加。第四节 税收和弹性税收负担更多的落在缺乏弹性的市场一方。弹性实际上衡量当条件变得不利时,卖者或买者离开市场的意愿,需求弹性小意味着买者消费这种物品时没有适当的替代品,供给弹性小

16、意味着买者生产这种物品时没有适当的替代品,当对这种物品征税时,市场上其他合适选择少的一方不能轻而易举地离开市场,而必须承担更多的税收负担。第四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第一节 效用原理效用是指物品满足人们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消费者在消费物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一、总效用与边际效用(1)总效用、边际效用的含义总效用(TU)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物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总满足程度或者说效用量的总和。边际效用(MU)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物品的消费所增加的满足程度或者说是效用量的增量。边际效用的函数表达式为:MU = dTU/dQ(2)总效用与边际效应的关系1)边际效用是递减的;2)当边际效用

17、为正数时,总效用是增加的;3)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达到最大;4)当边际效用为负数时,总效用减少;5)总效用是边际效用之和。边际效用的函数表达式为:MU = dTU/dQ可如下图表示: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物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物品消费量的增加,他从该物品连续增加的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即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三、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当消费者购买一定量的某种物品时,该物品的总效用与其市场价值之间的差额被称之为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产生的原因: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存在。对于消费者所购买的每种物品的每一单位,从第一单位到最后

18、一单位,消费者支付的是相同的价格。同时消费者支付的每一单位价格都是他最后一单位的价值。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所购买该物品的前面每一单位都比后面每一单位具有更高价值。因而,消费者从前面每一单位中享受到了效用剩余,就是消费者剩余。四、效用最大化经济学家认为,当消费者按照等边际准则安排自己的消费时,就实现了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等边际准则:在消费者的收入固定和他面临着各种物品的市场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当花费在任何一种物品上的最后一元所得到的边际效用正好等于花费在其他任何物品上的最后一元所得到的边际效用的时候,该消费者就得到了最大的满足或效用。第二节 消费者的最佳购买量一、无差异曲线(1)无差异曲线

19、的含义无差异曲线:是一条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物品的所有组合的曲线,或者说,是一条用来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物品的所有组合的曲线。如下图:(2)无差异曲线的特征特征一: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其斜率为负值;特征二:同一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其中,消费者对较高的无差异曲线的偏好大于较低的无差异曲线;特征三:在同一平面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相交;特征四: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二、边际替代率(1)边际替代率的含义与公式边际替代率(MRS):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物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物品的消费数量,被称之为物品

20、的边际替代率。MRSXY=Y/X (表示X物品代替Y物品的边际替代率)(2)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物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物品所需放弃的另一种物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如下图:三、预算约束线(1)预算约束线的含义预算约束线:是一条表明在消费者收入与商品的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数量最大组合的线。l将预算方程写成斜截式:yx即知预算线的斜率为(相对价格的相反数)。将预算方程写成截距式:1,得预算线在两条轴上的截距分别为和。(2)预算约束线的移动预算线的基本变动只有两种:平移和旋转。导致预算线平移的常

21、见情形是两种商品的价格Px和Py不变(从而预算线斜率不变)而消费者的预算M变动。当消费者的预算M提高时,消费可能区域扩大,预算线向外平移;当消费者的预算M降低时,消费可能区域缩小,预算线向内平移。两种商品的价格Px和Py同比例变动而消费者的预算M不变,或M与Px和Py的变动比例不同也导致预算线平移。预算线旋转的情形是预算线绕其与坐标轴交点的旋转。如果Px变动而Py和M不变,那么预算线在y轴上的截距不变而它在x轴上的截距和斜率都改变了,于是预算线将绕其与y轴的交点旋转。至于旋转的方向,可视其在x轴上截距的变化而定。更方便的判定方法是考察消费可能区域的变化。如果Px变大,则消费者变得相对更穷,从而

22、消费可能区域缩小,预算线绕其与y轴的交点顺时针旋转。其他情况可以由此推出。除了这两种基本的变动以外,其他的变动都可看成这两种变动的叠加。四、消费者的最佳选择(1)最优点最优商品组合是指满足既定预算的一个商品组合,其他满足既定预算的商品组合都不能优于它。将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约束线相结合来分析消费者如何实现效用最大化。最优的商品组合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位于预算线上;位于尽可能远离原点的无差异曲线上。第一个条件表示这样的商品组合是消费者花光其收入可以购买的,或者说这样的商品组合是消费者有能力购买的。第二个条件表示这样的商品组合是在条件的限制下给消费者带来最高满足程度的,或者说这样的商品组合是消费者所愿

23、意购买的。如下图所示:无差异曲线III与预算线相切于点E,该点就是最优商品组合。第五章 生产者行为第一节 生产函数一、生产生产是对各种要素进行组合制成产品的行为。生产要素:是指在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经济资源。生产要素可以划分为四种,分别是劳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二、生产函数生产函数是表示在一定技术条件下,生产要素投入量与它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一种函数关系。生产函数表达式:y=f(x) y产出量 x投入量为了简化分析,生产要素只考虑劳动和资本两种,用L表示劳动投入量,K表示资本投入量,Q表示最大产量。则生产函数简写为下式:Q=f(K,L)三、技术系数技术系数即生产一定量的产品所需要的投入

24、物的比例,分为可变比例的技术系数和固定比例的技术系数。可变比例的技术系数是指生产一定量的产出所需要投入物的比例是可以变动的。固定比例的技术系数是指生产一定量的产出只存在唯一一种投入比例,如果要增加产出,生产要素的投入必须按照同一比例增加。第二节 一种生产要素变动对产量的影响一、几个基本概念(1)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概念总产量(TP)在某一给定时间内,投入一定数量生产要素所获得的产出量总和。它的定义公式为:平均产量(AP)指平均每单位可变要素投入的产出量。它的定义公式为:边际产量(MP)指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引起的总产量的增加量。它的定义公式为:或者 (2)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边际报酬

25、递减规律:假定其它生产要素的投入量都不变,仅增加某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那么,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这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的增加,每一单位该生产要素所带来的产出量的增量即边际产量最终是递减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前提条件: 技术系数是可变的; 技术水平不变;所增加的生产要素的效率不变。二、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曲线及其变动(1)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图中横轴代表劳动量,纵轴代表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TPL为总产量曲线,APL为平均产量曲线,MPL为边际产量曲线。(2)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第一,关于总产量曲线与边际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要

26、边际产量为正值,总产量总是增加的,只要边际产量为负值,总产量总是减少的。第二,关于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一定要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相交;在相交之前,平均产量是递增的,这时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在相交后,平均产量是递减的,这时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在相交时,平均产量达到最大,这时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第三,关于平均产量曲线与总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由于APL = TPL / L,所以平均产量曲线是总产量曲线上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值的轨迹。三、生产的三个阶段生产的三个阶段如下图所示:第三节 两种生产要素变动对产量的影响一、等产量线(1)等产量线的含义与特征等产

27、量线:指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所有不同组合的轨迹。它反应两种投入和一种产出的关系,是一条无差异曲线。如下图:特征:第一,等产量线的斜率为负; 第二,在一组等产量线中,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线,代表产量越高; 第三,对同一生产者而言,两条等产量线不能相交; 第四,等产量线的斜率递减,曲线凸向原点。(2)边际技术替代率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指在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可以减少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3)脊线脊线:在劳动位于一个轴而资本位于另一个轴的图中,脊线是指在此之间包括了利润最大化的厂商能够选择的全部投入品组合的线。二、等成本线等成本线

28、是在既定的成本和既定的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的两种要素的各种不同的最大数量组合的轨迹。TCPx1 x1 Px2 x2TC、Px1和Px2均为常数,则:三、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假定技术条件和两种资源的价格都不变:如果总产量已定,成本最低的组合方式利润最大;如果总成本已定,产量最高的组合方式利润最大。资源最佳投入组合点就是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线相切的切点。如图所示:第四节 规模报酬一、规模报酬的变化(1)规模报酬递增随着生产规模的提高,长期平均成本下降。产生规模报酬递增的原因是由于厂商生产规模扩大所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高。(2)规模报酬不变随着生产规模的提高,长期平均成本不变。(3)规模报酬递减随

29、着生产规模的提高,长期平均成本提高。产生规模报酬递减的原因是由于厂商生产规模过大,使生产的各方面难以协调,从而降低了生产效率。二、规模报酬变化规律当厂商从最初很小生产规模开始逐步扩大时,面临的是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在厂商的到了由生产规模扩大所带来的产量递增的全部好处后,一般会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将生产保持在规模报酬不变阶段。规模报酬不变阶段可能会比较长。此后,企业若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将进入规模报酬递减阶段。第五节 成本理论一、成本的概念厂商的生产成本一般指生产一定产量时在生产过程中所支付的费用。二、成本类型(1)机会成本与会计成本机会成本:(也称“择一成本”)即使用一种资源或将其投入某一特定用途而

30、放弃的其在其他用途中所获得的最大利益。会计成本:指厂商在生产过程中按市场价格直接支付的一切费用,这些费用一般可以通过会计账目反应出来,是一种事后成本。(2)显成本与隐成本显成本: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这些支出是在会计账目上作为成本项目计入账上的各项费用支出。隐成本:是对于厂商自己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所应支付的费用。(3)增量成本和沉没成本增量成本:指一项企业经营管理决策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量。沉没成本:指过去已经发生并且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加以改变的成本。三、生产成本(1)生产中的长期和短期概念短期是指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

31、素投入数量,或者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长期:指生产者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全部生产要素投入数量的时间周期。(2)短期成本分析固定成本(FC)可变成本(VC) 总成本(TC)FC常数,VC= g(Q) TC = FC+VC = FC+ g(Q)平均固定成本(AFC)AFC = FC / Q平均可变成本(AVC)AVC = VC / Q = g(Q) / Q平均成本(AC) AC= AFC +AVC= FC / Q+g(Q) / Q边际成本(MC) MC= dTC/dQ= g(Q)(3)长期成本分析长期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长期边际成本四、收益的概念(1)总收益(TR):指厂商生产并销

32、售一定数量商品和劳务所能得到的货币收入。TR=PQ(2)平均收益(AR)厂商平均出售每一单位的商品和劳务所能的到的货币收入。AR=TR/Q=P(3)边际收益(MR)指厂商每增加一单位商品和劳务的销售所引起的总收益的变动。MR=TR/Q五、经济利润会计利润=总收益-显成本经济利润=总收益-经济成本六、利润最大化原则将总利润、总收益和总成本都看成是投入量X的函数:TP P (x),TR=R (x) ,TC=C (x) ;P (x) R (x) C (x) 求P (x)的极大值,令P = 0,则:P = R C ,dTR/dx dTC/dx=0, dTR/dx = dTC/dxMR=MC当MRMC时

33、,增加投入量可增加利润;当MRMC ,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大于这一单位的成本,厂商有利可图,必然扩大产量,此时,总收益大于总成本。2.亏损的情形:PSAC,MRMC ,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小于这一单位的成本,厂商会亏损,必然减少产量,此时,总收益小于总成本。3.获得正常利润的情形:只有在PSAC,MR=MC时,厂商既不扩大,也不缩小产量,而是维持产量,表明该赚的利润都赚到,即实现生产者利润最大化,总收益等于总成本,这一点被称为盈亏平衡点。第六节 完全竞争市场上的长期均衡1.供小于求,市场价格高,有超额利润,吸引厂商进入,价格水平回落;2.供大于求,市场价格低,存在亏损,部分厂商

34、退出,价格回升;3.E点,没有厂商会进入和退出该行业。4. 完全竞争市场长期均衡的条件:MR=LMC=LAC=SMC=SAC=P第七章 完全垄断市场第一节 完全垄断市场概述一、完全垄断市场的含义与特征1.完全垄断市场的含义完全垄断市场是一家厂商控制了某种产品全部供给的市场结构,或者说是整个行业的市场完全处于一家厂商所控制的状态,就是一家厂商控制某种产品的市场。2.完全垄断市场的特征(1)厂商数目唯一,一家厂商控制某种产品的全部供给。(2)完全垄断厂商是市场价格的制定者。(3)完全垄断厂商的产品不存在任何相近的替代品。(4)其他任何厂商进入该行业都极为困难或不可能。二、完全垄断形成的条件1.政府

35、借助于政权力量对某一行业进行的完全垄断。2.政府特许的私人完全垄断。3.某些产品由于市场需求很小,只有一家厂商生产即可满足全部需求。4.对资源、矿藏或技术的控制。第二节 完全垄断市场的需求曲线、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在完全垄断市场,整个行业只有垄断这一个卖者,厂商需求曲线就是行业需求曲线;平均收益等于价格p,与需求曲线完全重合,边际收益曲线在需求曲线下方,随产量的增加,边际收益曲线与需求曲线距离越来越大,表明边际收益比价格下降更快。第三节 完全垄断市场上的均衡一、完全垄断市场上的短期均衡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短期均衡条件是边际收益等于短期边际成本,即MRSMC;厂商达到短期均衡时的盈亏状况取决于均衡

36、时价格P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之间的关系:若PSAC则可获超额利润,若PSAC则亏损,若PSAC则有正常利润;亏损状态下,厂商继续生产的条件是:价格大于或等于短期平均可变成本,即PSAVC 。二、完全垄断市场上的长期在长期中垄断厂商可以通过调整产量和价格来实现利润最大化。完全垄断厂商长期均衡的条件是:MRLMCSMC,厂商在长期中实现了利润最大,同时,平均收益AR等于长期平均成本LAC等于短期平均成本SAC,即AR=LAC=SAC,厂商在长期中不盈不亏,只获得正常利润,且市场供求相等时超额利润为零,因此,在完全垄断厂商长期均衡条件为:MR=SMC=LMCAR=LAC=SACd=D三、完全垄断

37、市场的定价策略完全垄断市场往往采用价格歧视策略。价格歧视是指同样的商品向不同的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并且此时的价格差异并不是由于生产厂商成本不同造成的。歧视定价的基本原则是:对需求富有弹性的消费者收取低价,而对需求缺乏弹性的消费者收取高价。实行价格歧视的条件:(1)市场存在不完善性;(2)各个市场对同种产品的价格弹性不同;(3)不同市场可以相互分离。价格歧视的三种类型:1.一级价格歧视:也称完全价格歧视,是指完全垄断厂商在销售其产品时,每个产品均以不同的价格出售以获得最大可能性收入。2.二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者对某个特定消费者,按其购买数量的不同制定不同的价格,以获取较大收益的一种方法。3三级

38、价格歧视:又称市场分割的差别价格,就是垄断者对同样的产品在不同的市场取不同的价格,而所售出的最后一个单位产品所获得的边际收益相同。第四节 对完全垄断市场的评价一、劣势:与完全竞争市场相比,完全垄断市场被认为是低效率的,具体表现如下:1.社会生产资源的浪费;2.社会福利的损失;3.对社会公平的影响。二、优势:1.垄断有利于一些行业实现规模经济;2.垄断厂商以自己雄厚的资金与人才实力实现重大的技术突破,有利于技术进步;3.垄断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有利于一国世界竞争力的提高;4.投资大、收益低、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公共事业,由政府或其代理实行垄断具有积极作用。第八章 寡头和垄断竞争市场第一节 寡头

39、市场一、寡头市场的特征寡头垄断市场:又称寡头市场,指少数几家大型厂商控制某种产品供给的大部分市场份额的一种市场结构。寡头垄断市场应具备以下特征:1.厂商数目屈指可数,厂商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某种产品的价格和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2.产品差别可有可无;3.存在进入障碍,其他厂商无法顺利的进入该行业;,4.寡头垄断之间相互厉害关系十分密切双方均是反应后再决策。二、寡头市场的成因1.规模经济;2.行业中几家企业对自然资源拥有控制权或者专利权;3.政府的扶植。三、寡头模型1.古诺模型(1)市场结构:古诺均衡设市场上只有两家企业,且生产完全相同的产品。企业的决策变量是产量,且两家企业同时决定产量是多少。(2)

40、反应函数及反应线:对于任一给定的关于企业2的产量,都会有相应的企业1 的产量选择。(3)古诺均衡:不仅是供求相等的均衡,而且参与各方都达到了利润最大化,也称为纳什均衡。2.斯威齐模型(1)市场结构:市场上只有两家企业,且生产完全相同的产品;企业的成本也完全相等,生产的边际成本=单位成本=c,假设固定成本为0。在此模型中,实际上是“价格战”的博弈,即企业1的定价如高于企业2 的定价,则会失去整个市场;如果价格相等则平分市场;企业不仅要考虑消费者的反应,还要考虑竞争者的反应。(2).斯威齐均衡解:.斯威齐均衡解是唯一的,即两家企业的价格相等且等于边际成本,利润等于0(正常利润仍然是有的)。.斯威齐

41、均衡的含义在于:如果同行业中的两家企业经营同样的产品,且成本一样,则价格战必定使每家企业按Pi=c的原则来经营,即只获取正常利润。但如果两家企业的成本不同,则从长远来看,成本低的企业必定挤走成本高的企业。3.斯塔克博格模型斯塔克博格模型是用来描述这样一个行列,在该行业中存在一个支配企业,除此之外,该行业中还有几个小企业,这些小企业经常是先等待支配企业宣布其产量计划,然后相应的调整自己的产量。形成领导追随关系。4.价格领导模型(1)追随者的行为与残差需求追随者在均衡时必须接受领导者给定的价格,如果追随者喊高价格,则会丧失整个市场。追随者的行为只能选择一个产量水平,使其利润极大化。(2)领导者的最

42、优价格选择领导者知道一旦给出价格,自己面临的需求只能是残差需求,所以他的问题是从残差需求出发,按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则来决定产出,进而决定相应的价格。5.卡特尔这是寡头市场的厂商采取协议的形式。各寡头勾结起来共同协商定价,各寡头之间进行公开的勾结,形成卡特尔。卡特尔是寡头的价格联盟,但是卡特尔成员之间的矛盾,有时达成的协议很难兑现,或引起卡特尔解体。四、对寡头市场的评价积极评价:1.由于企业巨大的经济实力,一般能够较好的实现规模经济,从而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效率。 2.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消极评价:寡头企业之间是既有竞争又有勾结的关系,当寡头企业为他们共同利益勾结时,往往会抬高产品价格,

43、由此损害社会经济福利和消费者权益。第二节 垄断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是指在一个市场中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相近又有差别的商品。垄断竞争是一种介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的市场组织形式。一、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1.市场中存在着较多数目的厂商,彼此之间存在着较为激烈的竞争。2.厂商所生产的产品是有差别的。3.厂商进入或退出该行业都比较容易。二、垄断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垄断竞争厂商所面临的的需求曲线相较于完全竞争厂商而言要更陡一些,而相较于垄断厂商来讲则需求曲线更缓。平均收益等于该销售量的价格,与需求曲线重合。边际收益递减,且小于平均收益,边际收益曲线相较于平均收益曲线更为陡峭。如下图所示:三、垄断竞争市场上的短期均衡假设一家厂商只根据市场情况来决定自己的价格和产量,而不考虑对其他厂商价格变动的反应。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财务管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