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及注释、译文大全长春版.doc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12977256 上传时间:2022-04-27 格式:DOC 页数:83 大小:1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古诗及注释、译文大全长春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小学古诗及注释、译文大全长春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古诗及注释、译文大全长春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古诗及注释、译文大全长春版.doc(8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一年一、?劝学?是劝勉青少年要珍惜少壮年华,勤奋学习,有所作为,否那么,到老一事无成,懊悔已晚。唐朝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注释:1、五更鸡天快亮时,鸡啼叫。 2、黑发年少时期,指少年。 3、白首人老了,指老人。译文: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懊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二、?赠汪伦?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常在村民汪伦家作客。临走时,汪伦来送行,于是李白写这首诗留别。诗中表达了李白对汪伦这个普通村民的深情厚谊。 唐朝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

2、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注释:1汪伦:李白在桃花潭结识的朋友,性格非常豪爽。2踏歌: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着拍子。3桃花潭:水潭名,在今XX泾县西南。译文:李白将要乘舟离去,汪伦带着一群村民前来送行,他们手挽着手,一边走,一边唱。潭水已“深千尺了,那么汪伦的情谊有多深呢?三、?春晓?全诗描写春天的秀丽风光,抒发诗人内心萌发的深厚春意,墨淡而意浓,景美而情切,并且给人留下鸟啼无意,而落花有情的不尽韵味。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注释1、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2、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3、啼鸟:鸟的啼叫声。4、知多少:不知有多少。译文:春日里贪

3、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四、?村晚?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村晚?雷 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注释:塘:堤岸。陂bi:池塘。衔:口里含着。本文指落日西沉,半挂在山腰,像被山咬住了。浸:淹没。漪y:水波。横牛背:横坐在牛背上。腔:曲调。信口:随口。池塘:堤岸。翻译:在一个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太阳正要落山,红红的火球好似被山口咬住一样,淹没在冰凉的池水波纹中。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乐曲

4、。五、?独坐敬亭山?写的是自己的孤独,写的是自己的怀才不遇,但更是自己的坚决,在大自然中寻求抚慰和寄托,是诗人表现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独坐敬亭山?唐朝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注释1敬亭山:在今XXXX市北。2尽:没有了。 3孤云:孤单的云彩。4独去闲:独去,单独去。 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孤单的云彩飘来飘去。 5厌:满足译文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谁也不会觉得满足。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大的敬亭山了。六、?古朗月行?作者用浪漫主义手法,借助

5、丰富的想象和神话传说,表现了作者在儿童时期对月亮的幼稚而美好的认识。?古朗月行?唐 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缺乏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解释:呼:称为。 白玉盘:指晶莹剔透的白盘子。 疑:疑心。 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团团:圆圆的样子。 蟾蜍:?五经通义?:“月中有兔与蟾蜍。蟾蜍,传说月中有三条腿的蟾蜍,因此古诗文常以“蟾蜍指代月亮。但本诗中蟾蜍那么另有所指。 圆影:指月。 天人:天上人间。 沦惑:沉沦迷惑。 去去:远去,越去越远。 凄怆:悲

6、愁伤感。译文:小的时候,我不认识月亮。我以为月亮,是白玉做的圆盘。 又疑心,那是瑶池的仙镜,飘荡在云霓之间。 仙娥与桂树,在月中隐隐浮现。 玉兔放下药杵,不知道是为谁而制这仙丹。 却有那可恨的蟾蜍,把月亮啃食得残缺不全,如此的黯淡。 回想当年,英武的后羿,射下九个太阳,为天上人间解除了灾难。 如今谁来拯救月亮,让它恢复光亮,如同以前。 我已经不忍心再看,更不忍心留下它单独离开, 可我又能为它做些什么呢? 只觉得心里十分的凄惨和悲伤。七、? 画?描写一幅山水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注释色:颜色,也有风光之意 。惊:吃惊,害怕。译文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听水却没有声音

7、。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奇斗艳,人走近,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八、?梅花?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年过半百、对政治早已心灰意懒的王安石变法的新主X被推翻,已经历了两次辞相两次再任,非常郁闷。 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单独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释1凌寒:冒着严寒。 2遥:远远的。 3为:因为。 4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5.遥知:知道 翻译墙角有几枝梅花,正冒着严寒单独开放。为什么远看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那是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九、?悯农?三首是李绅所写,赞美农民劳之劳动的辛苦,流传甚广。?悯农?一首这首诗写

8、劳动的艰辛,告诉人们应该节约食物,不浪费。锄 禾 日 当 午,汗 滴 禾 下 土。谁 知 盘 中 餐,粒 粒 皆 辛 苦 。1、悯:怜悯。2锄禾:用锄头松禾苗周围土。3谁知盘中餐:在,XX等地写为谁知盘中飧sn), 国内采用简化字后,飧字用的很少,後才改为餐了。餐飧:昼饭为餐,晚饭为飧。译文:农民在中午的时候在田地里除草,一滴滴的汗掉在了土地里。又有谁能知道这饭菜的来历,每一粒都是那么的辛苦。?悯农?二首是写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来之不易。春 种 一 粒 粟 ,秋 收 万 颗 子 。四 海 无 闲 田 ,农 夫 犹 饿 死 。注释1悯:怜悯、同情。 22粟:s谷子,脱壳以后北方叫小米。23. 犹

9、:仍然2。4:四海:泛指全国各地5.闲田:无用,不耕种的田。译文春天,农民把一粒粒谷子种下,秋天就可以收到很多粮食。虽然全国各地的土地都被农民耕种,但农民还是因为粮食全被佞官夺去而饿死。?悯农?三首垄 上 扶犁儿 ,手 种 腹长 饥 。窗 下 织 梭 女 ,手 织 身 无 衣 。我 愿 燕 姝 ,化 为 嫫 女 姿 。一 笑 不 值 钱 ,自 然 家 国 肥 。简析前四句说,在田地里扶犁耕种的男儿,理应有饭吃,吃得饱,但是实际上却挨饿;在窗牖下投梭织布的妇女,理应有衣穿,穿得暖,但是实际上却在受冻。情理本应如此,而实际却正相反,情理与实际形成强烈的比照;后四句说,我希望燕地赵地的美女,都变成面

10、目丑陋而德行贤惠的嫫母;那么,她们的笑,就不可能再那样值钱,也就再不至于有一笑千金的挥霍现象了。这样于国于家都有利,都会好起来。古时传说燕、在今XX省出美人,这里以美人之锦衣玉食,一笑千金,典型地表现出上层生活的糜费;诗人对此现象十分不满,因而浪漫地提出这样的假设:但愿有朝一日,燕、赵所出美人,转化为黄帝的妃子嫫母:貌美转化为貌丑,无德转化为有德,笑值千金转化为笑不值钱。到那个时候,社会上富者穷奢极侈、贫者衣食无着的现象,也许可望有所改变吧!十、?山村?是作者本人偶尔郊游,路遇景物,有感而发,颇有趣味,也很悠然。山村宋 邵雍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意思:我到外面游玩,不

11、知不觉离家已有两、三里地,看到不远处的小村庄里,有四、五户人家已经冒起了炊烟。我信步走去,又看到路边有六、七处精巧的亭阁楼台,单独静静欣赏,才发现身边的树枝上挂着.八朵、九朵,十朵花,真是赏心悦目!十一、?咏鹅?是初唐诗人骆宾王于七岁时写的一首古诗。 这首诗开篇先声夺人,写出鹅的声响美,动态美,将鹅的形、神活现而出。咏鹅骆宾王唐代文学家。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注释曲项:弯着脖子。歌:长鸣。拨:划动。诗句译文“鹅!鹅!鹅!面向蓝天,一群鹅儿伸着弯曲的脖子在歌唱。雪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红色的脚掌划着清波,就像船浆一样。 创作背景小时候的骆宾王,住在义乌县城北的一个

12、小村子里。村外有一口池塘叫骆家塘。每到春天,塘边柳丝飘拂,池水清澈见底,水上鹅儿成群,风光格外迷人。有一天,家中来了一位客人。客人见他面容清秀,聪敏伶俐,就问他几个问题。骆宾王皆对答如流,使客人惊讶不已。骆宾王跟着客人走到骆家塘时,一群白鹅正在池塘里浮游,客人有意试试骆宾王,便指着鹅儿要他以鹅作诗,骆宾王略略思索便创作了此诗。与王勃、杨炯、卢照邻一起,被人们称为“初唐四杰。七岁时因作?咏鹅?诗而有神通“之誉,曾经担任临海县丞,后随X敬业起兵反对武那么天,兵败后下落不明,或说是被乱军所杀,或说是遁入了空门。十二、?绝句迟日江山丽?是杜甫写于XX草堂的一首五言绝句,描绘出在初春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浣

13、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迟日:指春天。 泥融:春日降临,冻泥融化,又软又湿。 鸳鸯:一种漂亮的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双双出没。 译文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鸳鸯睡在沙上。十三、?夏日?这首写初夏江南的田园风光。夏日 宋X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译文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 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 只有蝴蝶和蜻蜓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十四、?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人驻足六月

14、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深情的眷恋。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注释1晓出:太阳刚刚升起。 2净慈寺:XX西湖畔著名佛寺。 3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4毕竟: 到底。 5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6别样:格外。 7接天:与天空相接。 8无穷碧:无边无际的碧绿色。 9同:一样。 10六月中:六月中旬译文到底是西湖的六月时节,此时的风光与四季不同。碧绿的莲叶无边无际好似与天相接,在太阳的映照下荷花显得格外艳丽鲜红。十五、?山行?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风光的七言绝句。山行唐 杜牧远

15、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注释1山行:在山中行走。2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3径:小路。4白云生处: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5斜:此字读xi,为伸向的意思。6.坐:因为。译文山石小路远上山巅弯弯又斜斜,白云生发之处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只因爱那枫林晚景我把马车停下,霜染的枫叶胜过鲜艳二月的花。十六、?山居秋暝?这是一首写山水的名诗,于诗情画意中寄托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山居秋螟 唐 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注解、螟:夜色。译文一场新雨过后,青山特别清朗,秋天的黄昏,天气格外的凉爽。明月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

16、,清泉轻轻地在大石上叮咚流淌。十七、?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是咏边地雪景,寄寓送别之情的作,全诗句句咏雪,勾出天山奇寒。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 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草:西域牧草名,秋天变白色。、胡天:指西域的气候。译文北风席卷大地把百草吹折, 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突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 好象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十八、听声 清 X潮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松下听琴,月下听箫。涧边听瀑布,山中听松风,。觉耳中别有不同。二年十九、?村居?描写出了一幅春天孩子们在村旁的芳草地上放风筝的图画,是一幅自然景物和活动着的人物融合在一起

17、的、充满生机、春意盎然的农村生活图画。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注释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醉:迷醉,陶醉。春烟:春XX泽、草木等蒸发出来的雾气。散学:放学。纸鸢:泛指风筝,它是一种纸做的形状像老鹰的风筝。鸢:老鹰。东风:春风。译文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的枝条轻拂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烟雾般地凝聚着,令人心醉。村里的孩子们早早就放学回家了。他们趁着春风劲吹的时机,把风筝放上蓝天。二十、?绝句?这首诗描绘出四个独立的风光,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

18、的图画,诗人陶醉其中,望着来自东X的船只,不觉勾起了乡愁,细致的内心活动自然地流露出来。 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X万里船。注释:西岭:西岭雪山。 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泊:停泊。 东X:古时候X国的领地。 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译文:两只黄鹂在空中鸣叫, 一行白鹭在天空中飞翔。 窗口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 门口停泊着从东X万里开来的船只。二十一、?遗爱寺?遗爱寺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遗爱寺唐白居易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注释1遗爱寺:地名,位于庐山香炉峰下。2弄:在手里玩。

19、翻译我玩弄着石子,面对小溪而坐,为了赏花,我绕山寺的小路行走。不时听到小鸟的啼鸣声,到处都能听到泉水的叮咚声。二十二、?江畔独步寻花?诗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XXXX,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心情比拟舒畅。春暖花开时节,他单独在江畔散步赏花,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注释1独步:一个人散步或走路。2蹊(x):小路。3娇:得意的。4恰恰:恰巧碰上。一说鸟叫声。5留连:即留恋,舍不得离去。译文黄四娘家的小路上开满了鲜花,千朵万朵压垂了枝条。嬉戏流连的彩蝶不停地飞舞,黄莺叫得十分和谐动听。二十三、?

20、春夜喜雨?诗人对春夜细雨的无私奉献品质的喜爱赞美之情。 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注释好雨:指春雨,及时的雨。 乃:就。 发生:催发植物生长,萌发生长。 潜:暗暗地,静悄悄地。 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野径:田野间的小路。 俱:全,都。 江船:江面上的渔船。 独:单独,只有。 晓:清晨。 红湿处:指带有雨水的红花的地方。 花重zhong(第四声:花因沾着雨水,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 锦官城: 故址在今XX市南,亦称锦城。三国蜀汉管理织锦之官驻此,故名。后人又用作XX的别称。也代XX。 译文这一场雨就好似选好

21、时候,正当春天万物生长之时就随即降临。细雨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来到,它默默地滋润万物,没有一点声音。雨夜中,田野间的小路黑茫茫,只有江中渔船上灯火单独明亮着。要是早晨起来看看,锦官城里该是一片万紫千红吧!看看带有雨水的红花之地,就会看到在锦官城里的花因沾上雨水而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 背景:此时杜甫因XX旱灾来到XX定居XX已两年。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因而对春雨之情很深,写下了这首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二十四、?忆江南?抒发了他对江南的赞美、忆念之情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注释1. 谙:熟悉。2. 红

22、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3. 蓝:蓝草,一种植物,它的叶子可以用来制作青色的颜料。原文: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XX;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江南忆,其次忆X宫;X酒一杯春竹叶,X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译文江南是个好地方,它的风景我曾经就很熟悉。太阳出来,江边的花朵比火还要红艳,春天降临,江水就如蓝草一般碧绿。我难道能不想念江南么?想念江南,最想念的就是XX。月下在山中寺里寻找桂子欣赏,躺在XX郡衙亭子里看潮。什么时候能再游玩一次呢?想念江南,第二想念X王宫殿。饮下一杯X酒,看成对起舞的X国美女,就像醉酒的芙蓉一般美

23、艳。迟早我还会再次遇见。二十五、?观书有感?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观书有感宋X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注释方塘:又称半亩塘,这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渠:他,指方塘。那n得:怎么会。那:通“哪,怎么的意思。清如许:这样清澈。源头活水: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开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学习运用探索,才能使自己永葆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译文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荣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要问为何那方

24、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二十六、?四时田园杂兴?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风光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四时田园杂兴 宋 X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注释杂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篇。2. 耘田:除草。3. 绩麻:把麻搓成线。4. 各当家: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5. 未解:不懂。6. 供:从事,参加。诗意: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

25、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二十七、?江上渔者?表达作者对渔民工作痛苦艰险的同情。江上渔者宋X仲淹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注释渔者:捕鱼的人。 但:只。爱:喜欢。 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 味道鲜美的鱼。 生长快,体大味美。 君:你。一叶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出没:假设隐假设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风波:波浪。 一叶舟:像落叶漂浮在水面的小船。译文江上来来往往无数人, 只知喜爱鲈鱼之鲜美。 请您看那一叶小小渔船,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 二十八、?相思?这是借咏物而寄

26、相思的。?相思?唐代 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三年二十九、?秋词?这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秋词 唐X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译文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就引发我的兴到了蓝天上了。 注释悲寂寥:悲叹萧条。春朝:春天。排:推开。碧霄:青天。三十、?池上?描写了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

27、;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活泼淘气的得意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注释:1、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2、撑:撑船,用浆使船前进。3、艇:船。4、白莲:白色的莲花。5、不解:不知道;不懂得。6、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7、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全草类。8、一道:一路。9、开:分开。译文: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他不管怎样隐藏,都留下了划船的踪迹。三十一、?小儿垂钓?诗写一个稚气未脱的小儿在水边学钓的情景,形神兼备,意趣盎然。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

28、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注释蓬头:头发乱蓬蓬的。 稚子:年龄小的孩子。 垂纶: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 莓:一种小草。 苔:苔藓植物。借问:向人打听。 鱼惊:鱼儿受到惊吓。 应:回应,容许。 映:遮映 译文一个蓬头稚面的小孩学着大人钓鱼,斜着身子坐在野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子。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连忙远远地招了招手,害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三十二、 ?清明 ? 这首诗描写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抒发了孤身行路之人的情绪和希望。 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译文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似断魂一样迷乱凄凉。问一声牧童哪里才有酒家,他指

29、了指远处的杏花村。注释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纷纷:形容多。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似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气,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借问:请问。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今在XXXX秀山门外。受此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三十三、?闲居初夏午睡起?是写芭蕉分绿,柳花戏舞,诗人午睡初起,没精打采,当看到追捉柳絮的儿童时,童心复萌,便不期然地沉浸其中了。闲居初夏午睡宋杨万里梅子留酸软

30、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注释1梅子:一种味道极酸的果实。2芭蕉分绿与窗纱:芭蕉的绿色映照在纱窗上。3思:意,情绪。4柳花:柳絮。翻译梅子味道很酸,吃过之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初长,而绿阴映衬到纱窗上。春去夏来,日长人倦,午睡后起来,情绪无聊,闲着无事观看儿童戏捉空中飘飞的柳絮。三十四、?江南?这是一首采莲歌,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欢乐的心情。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注释汉乐府:原是汉初采制乐的官署,后来又专指汉代的乐府诗。汉惠帝时,有乐府令一官,可能当时已设有乐府。武帝时乐府规模

31、扩大,成为一个专设的官署,掌管郊祀、巡行、朝会、宴飨时的音乐,兼管采集民间歌谣,以供统治者观风察俗,了解民情厚薄。这些采集来的歌谣和其他经乐府配曲入乐的诗歌即被后人称为乐府诗。 田田:荷叶茂盛的样子。 可:在这里有“适宜 、“ 正好的意思。 译文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重重叠叠,迎风招展。在茂密如盖的荷叶下面,欢快的鱼儿在不停的嬉戏玩耍。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又突然游到了那儿,说不清终究是在东边,还是在西边,是在南边,还是在北边。 三十五、?浪淘沙?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说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

32、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 浪淘沙唐X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注释1浪淘沙:唐代一种曲子的名称。 2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天涯:天边。 3银河:古人以为黄河和银河相通。 4牵牛:即传说中的牛郎。他和织女因触怒天帝,被分隔在银河两岸,每年只许他们在农历七月初七相会一次。 今译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三十六、? 鹿柴?描写鹿柴黄昏时分的幽静风光鹿柴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注解、鹿柴:以木栅为栏,谓之柴,鹿柴乃

33、鹿居住的地方。、返影:指日落时分,阳光返射到东方的景象。译文山中空空荡荡不见人影,只听得喧哗的人语声响。夕阳的金光射入深林中,青苔上映着昏黄的微光。三十七、?寻隐者不遇?这是一首问答,但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尽致。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注释、云深:指山深云雾浓。译文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是林深云密,不知他的行踪。三十八、?江雪?这是一幅江乡雪景图。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注解、踪:脚迹。、蓑笠翁:披蓑衣,戴斗笠的渔翁。

34、译文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单独垂钓,不怕冰雪侵袭。三十九、?鸟?诗人在诗中发出劝戒之声,劝导人们爱惜鸟类,表现出诗人的善良、仁爱之心。鸟 唐白居易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注释:道:说。莫:不要。子:小鸟。望:盼望。翻译谁说这群小鸟的生命微小,与所有的生命一样都有血有肉。劝你不要打枝头的鸟,幼鸟正在巢中等候着母鸟回来。四十、?画眉鸟?这首诗借鸟抒怀,表达了对自由的赞美之情和对束缚个性、窒息性灵的憎恶之意。画眉鸟宋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上下。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注释啭:鸟婉转地啼叫

35、随意:随着自己鸟的心意。 树上下:树林中的高处或低处。 金笼:贵重的鸟笼,喻指不愁吃喝、生活条件优越的居所。 百啭千声:形容画眉叫声婉转,富于变化。 始知:现在才知道。 不及:远远比不上。 今译千百声的鸟啭,随着自己的心意任意回荡着, (就在那)山花万紫千红绽放,上下有致的林木里。 这才明白:(以前)听到那锁在金笼内的画眉叫声, 远比不上悠游林中时的自在啼唱。 四十一、?青松?作者写松是把它放在一个严酷的环境中,我们看到了雪的暴虐,感受到松的抗争。我们似乎像松一样承受压迫,又像松一样挺直起来。展现了作者那令人起敬的人格力量。青松陈毅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译文厚厚的

36、一层雪压在松枝上,仔细看一看,这青松又高又直。要想知道这青松又多么纯洁多么高大,那就要等到树上那层厚厚的雪化了之后才能看到。.四十二、?白梅?这是一首“托物言志之作,诗人以梅自况,借梅花的高洁来表达自己坚守情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格远志。白梅 元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突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译文白梅生长在冰天雪地的严冬,傲然开放,不与桃李凡花相混淆。突然一夜花开,芳香便传遍天下。注释著:放进,置入。混:混杂。芳尘:香尘。乾坤:天地。桃李:桃花和李花。四十三、?咏柳?把比喻和设问结合起来,用拟人手法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颖别致,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出来了,衬

37、托无限的美感。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注释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妆:装饰,打扮。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绦to: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裁:裁剪。似:如同,好似。译文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四十四、?早春呈水部X十八员外?这首是写给水部员外郎X籍的一首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绝

38、句早春呈水部X十八员外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注释呈:恭敬地送给。天街:京城街道。酥s:酥油、奶油、乳汁,这里形容春雨的滋润。 最是:正是。 绝胜:远远超过 皇都:长安城唐朝京都。译文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奶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 四十五、?送春?这首诗写暮春三月的景象.后两句以拟人的手法来写了杜鹃鸟,塑造了一个执着的形象,借此表现自己留恋春天的情怀,字里行间充满凄凉的美感.送春宋王令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注释更:又。子规:

39、杜鹃。犹:还。东风:春风。送春 翻译: 花落了虽又重开,燕子离去了还会回来,然而那眷恋春光的杜鹃,却半夜三更还在悲啼,不相信东风是唤不回来的. 四十六、?江南春?全诗以高度概括的笔法,勾勒了江南地区的风物,描绘了江南明丽而迷蒙的春景。江南春唐代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译文辽阔的江南,到处莺歌燕舞,绿树映衬红花,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随处可见迎风招展的酒旗。南朝修建了许许多多的庙宇,遗留到至今的有四百八十座寺庙,有多少亭台楼阁都沧桑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注释1、郭: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2、山郭:依山的城镇。3、南朝:东晋灭亡后,先后在南方

40、地区建立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合称。4、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XX市大建佛寺。据?南史循吏郭祖深传?说:“都下佛寺五百余所。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大概数字。5、楼台:指寺庙。四十七、?春日?这是一首游春诗。春日宋X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注释:题、春日:春天。2、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3、寻芳:游春,踏青。4、泗水:河名,在XX省。5、滨:水边,河边。6、光景:风光风景7、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8、东风:春风。译文我选择了一个春光明媚的美好日子观花赏草来到泗水河边,只见无边无际的风光景物

41、一时间都换了新颜。轻易就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四十八、?清平乐村居?词人描绘了一家五口在乡村的生活情态,表现了生活之美和人情之美,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羡慕与向往。 清平乐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X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音同无 赖,溪头卧剥莲蓬。注释清平乐村居:清平乐,词牌名。村居,这首词的题目。“乐在此处读yu。 茅檐:茅屋的屋檐 。 X音:作者当时住在XX东部的XX,这一带古时是X国的领土,所以称这一带的方言为X音。 相媚好:这里指互相逗趣,取乐。 翁媪o(也读yn和w:对古代老妇的敬称。 锄豆:

42、锄掉豆田里的草。 织:编织。 亡赖:亡,同“无“。亡读wu,在这里意思这里指顽皮、淘气。 卧,趴。译文茅屋的屋檐又低又小, 溪边长满翠绿的青草, 用X地的方言, 互相逗趣取乐 , 这是谁家,一对白发苍苍,公公,姥姥? 大儿子在河东的豆地里锄草, 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手艺真巧。 最令人欢喜的是顽皮淘气的小儿子, 趴在溪头草丛, 剥着刚刚采下的莲蓬。赏析由于辛弃疾始终坚持爱国抗金的政治主X,南归以后,他一直遭受当权投降派的排斥和打击。从四十三岁起,他长期未得任用,以致在XX信州今XXXX市闲居达二十年之久。作者长期居住农村,对农村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对农民也有较多的接触。四十九、?蜂?这首诗赞美

43、了蜜蜂辛勤劳动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了作者对不劳而获的人的痛恨和不满。蜂唐罗隐不管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注释山尖:山峰的顶端。尽:全部。占:占其所有。甜:醇香的蜂蜜采:采摘。为【wi】替。还读wi,如“敢作敢为译文无论是平地还是山尖,但凡鲜花盛开的地方,都被蜜蜂占领。它们采尽百花酿成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为谁酿造醇香的蜂蜜呢?五十、?小池?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译文泉

44、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阴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淘气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注释泉眼:泉水的出口。惜:吝惜。照水:映在水里。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尖尖角:初出水端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上头:上面,顶端。为了押韵,“头不读轻声。四年五十一、?别董?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注释(1)董大:指董庭兰,是当时有名的音乐家。在其兄弟中排名第一,故称“董大。(2)黄云:天上的乌云,在阳光下,乌云是暗黄色,所以叫黄云。(3)曛:日光昏暗。(4)知己:了解自己的人,好朋友(5)谁人:哪个人。(6)君:你,这里指董大。(7)六翮飘飖:比喻四处奔波而无结果。翮h:鸟的羽毛。飘飖yo:飘动。(8)京洛:本意京城XX,后泛指京师。1 译文满天黄云,太阳被笼罩得昏昏沉沉,北风吹来,大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设计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