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圈的概念、分类与特征研究--基于场域理论视角-李昌祖.pdf

上传人:不*** 文档编号:129764 上传时间:2018-05-1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圈的概念、分类与特征研究--基于场域理论视角-李昌祖.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微圈的概念、分类与特征研究--基于场域理论视角-李昌祖.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圈的概念、分类与特征研究--基于场域理论视角-李昌祖.pdf(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收稿日期:2015-12-02 修回日期:2015-12-28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网络政治生态场域研究”(编号:14BXW054)的成果之一;浙江省教育厅项目(编号:Y201431576);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编号:2014SCG252)的成果之一。作者简介:李昌祖(ORCID: 0000-0003-0959-4207),男,1967年生,硕士,教授,研究方向:舆情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左 蒙(ORCID: 0000-0002-3425-2236),男,1992年生,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舆情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杨延圣(ORCID: 0000-0002-1608-5649),

2、男,1985年生,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网络舆情研究。微圈的概念、分类与特征研究* 基于场域理论视角李昌祖 左 蒙 杨延圣(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省舆情研究中心 杭州 310023)摘 要 目的/意义基于场域理论的微圈界定,旨在更清晰地从舆情视角分析微圈特征、分类及变化,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微圈舆情的演变规律,推进网络治理体系研究的深入发展。 方法/过程通过对网络群体与网络集群对比分析,构建了微圈研究的基础理论框架,并运用场域理论分析微圈的构建过程、变化状态、分类及关联性等。 结果/结论结果显示,微圈指由复数具有主观意志的网络用户,依托网络平台组成的具有内在逻辑规范,网络用户相互影响和

3、作用的独立场域空间;其可以根据主题、空间显著性和信息流向进行分类;属于典型的“受限空间”,具有斗争性与易变性、空间的独特性与种类的多样性以及相对私密性。关键词 微圈 场域 共同体 网络群体 网络集群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1965(2016)02-0128-05引用格式 李昌祖,左 蒙,杨延圣.微圈的概念、分类与特征研究J.情报杂志,2016,35(2):128-132.DOI 10.3969/ j. issn.1002-1965.2016.02.023Concept, Types and Features of Micro Circle: an Analys

4、is from Field Theory PerspectiveLi Changzu Zuo Meng Yang Yansheng(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ejiang Center of Public Opinion and Research, Hangzhou 310023)Abstract Purpose/SignificanceDefined micro-circle based on Field Theory, aimed at clearer analysis of the features, classificationand c

5、hanges of micro-circ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ublic opinion. Method/ProcessThrough a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network groupand network cluster, built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he study of micro-circle and used Field Theory to analyze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change state, classification and ass

6、ociation of micro-circle. Result/ConclusionMicro-circle is an independent field space that has theinherent logic norm and network user interaction, consisting of a complex number of network users with independent subjective wills rel-ying on the network platform. Micro-circle can be classified accor

7、ding to the theme, spatial saliency and information flow. Micro-circleshows the typical qualities of confined space, including struggle and variability, spatial uniqueness, diversified types and relative priva-cy.Key words micro-circle field community network group network cluster1 微圈的研究背景1.1 微时代的来临

8、 “微时代是以信息的数字化技术为基础,使用数字通信技术,运用音频、视频、文字、图像等多种方式,通过新型的、移动便捷的显示终端,进行以实时、互动、高效为主要特征的传播活动的新的传播时代”1。在由Web1. 0单向信息传递向Web2. 0双向信息交互升级的过程中,以往由网站雇员或者服务提供商主导的内容生产开始发生变化,新一代的互联网用户主导了内容的生产。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普及催生了各类网络平台,带动了信息与传播技术的变革。智能移动终端和手机应用的广泛应用使第35卷 第2期2016年2月 情 报 杂 志JOURNAL OF INTELLIGENCE Vol.35 No.2Feb. 2016得信息传播

9、呈现出内容的碎片化、信息的实时性、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以及终端的移动性等特征。特别是以facebook、twitter、微博和微信等为代表的社交平台和论坛、贴吧为代表的网络社区,构建了一种新的场域,培育了一种新的沟通交流方式。1.2 微内容占据主导 在现阶段的互联网中,网络用户在网络内容的生产和消费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汤雪梅认为“互联网用户上传到网上的任何数据都是微内容,用户在互联网上贡献的每一个数据内容都是微内容” 2。作为Web2. 0时代的典型产物,用户的每一次消费过程也是微内容的生产过程,微内容的生产与消费并不是分离的,而是同步进行的。 “根据用户对微内容的贡献角度不同,主要分成用户原创内容

10、、用户添加的内容以及用户的行为产生的内容”3。日常的网络参与构成了微内容的生产与消费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微内容源源不断的生产,同时也被其他的用户所消费,形成了一个生产与消费的循环系统。1.3 网络社会的崛起 “作为一种历史趋势,信息时代的支配性功能与过程日益以网络组织起来。网络构建了我们社会的新社会形态,而网络化逻辑的扩散实质性地改变了生产、经验、权力与文化过程中的操作结果”4。网络社会的崛起一方面构建了新的社会形态,另一方面则是促进了虚拟与现实的融合。 “作为一种社会建构,网络社会是以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的两分为基础的。在网络社会中既有虚拟性,也有现实性;在现实社会中既有现实性,也有虚拟性,虚拟

11、与现实在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中都只是一个程度问题”5。基于互联网形成的网络社会在社会范围内形成了新的认同力量,这一变化不仅引发了信息与传播技术和应用媒介的变革,同时也对于日常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 微圈的解析2.1 微圈的定义与内涵 斐迪南滕尼斯(Ferdi-nandTonnics)在共同体的描述中认为“通过积极的关系而形成族群,只要被理解为统一对内和对外发挥作用的人或物,它就叫做一种结合。关系本身即结合,或者被理解为现实的和有机的生命 这就是共同体的本质”6,这种共同体是群体的雏形和初始状态。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对民族做出如下界定:“它是一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 并且,它是被想象为本质上有限的,同时

12、也享有主权的共同体”7。这种想象共同体在网络社会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而是更加广泛的存在。基于各类网络平台所形成的网络群体构建了一种新的想象共同体,这种“想象共同体”并不是虚构的共同体,而是基于深层次的心理认同所形成的,不轻易为外界干扰发生改变。网络群体作为网络社会中最活跃的主体,对于网络群体的理解主要是基于现实社会“群体”的概念。“群体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共同认同和团结感的人所组成的人的集合,群体内的成员相互作用和影响,共享着特定的目标和期望”8。群体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拥有一个“社会结构”,群体通常是相对于个人而言的,群体是复数的个人共同体,这些个体之间存在着互动联系。作为现实社会的关系在

13、网络的延伸,网络群体也随着互联网产生,并快速发展。基于上述认识, “网络群体是以电脑网络为沟通中介,以信息联系为连接纽带,由数字化的人组成的网缘群体”9。网络交往的本质是基于网络的现实活动的延伸,网络群体的形成跨越了现实与虚拟的界限,并在网络空间内形成了一种新的群体构筑模式。但网络群体并不是简单的现实社会的群体平移,一方面网络群体的产生依托于特定的网络平台,网络平台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网络群体的产生、发展模式、表达方式与交流状态。另一方面网络群体的发展更多地依赖于网络这一特殊的纽带,但无法完全摆脱现实的影响。在这种双重限制的条件下,网络群体的作用场被限定在一定的空间内,这一场域处在被支配的地位。当

14、然,具有类似特征的不仅仅只有稳定的网络群体,也包括因为自发和临时性刺激所形成的网络集群。 “形成网络集群的三个关键特征是共同关注点、共同信念和共同行为(包括网络上与现实生活中的一切言行)”10。网络集群的本质是“网民群体围绕某一主题、基于不同目的,以网络聚集的方式制造社会舆论、促发社会行动的传播过程”11。网络群体和网络集群成员参与网络活动的动机不仅仅在于网络交往,更在于构建网络社会关系网络,获取自身的网络社会地位。网络活动的影响也从网络扩展至现实社会,并对个体的日常生活产生影响。微指代体量小,圈则是空间,微圈则是相较于网络社会而言,相对规模、信息量较小的网络用户空间。“在高度分化的社会里。社

15、会世界是由大量具有相对自主性的社会小世界构成的,社会小世界就是具有自身逻辑和必然性的客观关系的空间,而这些小世界具有自身特有的逻辑和必然性也不可化约成支配其他场域运作的那些逻辑和必然性”12。而网络群体与网络集群存在和作用力的场域就是微圈,大量的微圈构成了整个网络社会。微圈指由复数具有主观意志的网络用户,依托网络平台组成的具有内在逻辑规范,网络用户相互影响和作用的独立场域空间。微圈强调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强调网络平台的作用,网络平台是实现用户聚集的基本条件;二是强调用户的相互影响作921 第2期 李昌祖,等:微圈的概念、分类与特征研究用;三是强调内在逻辑规范与独立。微圈的本质就是微型的独立场

16、域。通过微圈的定义与界定,将微圈与一般的网络群体场域与网络集群场域进行了区分,微圈一定是网络群体场域或者网络集群场域,但网络群体场域和网络集群场域不一定是微圈。微圈的基本属性将部分不符合条件的网络群体场域和网络集群场域移出了微圈的范畴。微圈、网络群体场域与网络集群场域的关系如图1所示。图1 微圈、网络群体场域与网络集群场域的关系与网络群体场域或者网络集群场域不同的是,微圈的构建是数次选择的结果,微圈行动者与一般网络用户的差别在于具有主观意志,同时在“入场”之前行动者占有的资本成为自身的入场券,行动者在微圈内会保持较高的活跃度,这就将微圈内的行动者同网络群体场域或者网络集群场域内的“僵尸账号”区

17、别开来。需要格外注意的是区别圈层与微圈,这也是微圈研究过程中比较复杂的问题。圈层与微圈在内部结构上存在根本性差异,圈层是中心化,而微圈是水平化。具体到作用方式,圈层是以中心点作为发起点,逐层向外扩散,影响力也逐步减弱。而微圈则是相互影响与作用。网络社会中微圈的界定存在一定的难度,一是网络社会与虚拟世界存在差异,网络社会结构和网络社会关系都具有自身的特性。微圈并不仅仅是单纯的网络成员的聚集,这种聚集的背后强调内部的逻辑规范与独立性。二是微圈的形成依托不同的网络平台,这种网络平台的属性对于微圈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并非所有的网络平台都能够形成微圈,微圈格外强调网络用户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作用。三是微圈的

18、边界界定。 “场域的界限位于场域效果停止作用的地方”12,网络的开放性使得微圈的边界可能远超出技术性的空间界限。2.2 微圈的构建与变化2.2.1 微圈的构建 微圈的构建主要分为个体的微圈构建与群体的微圈构建,两种建构的状态差异体现在构建过程和行为方式上。一是个体的微圈构建,即个体的网络用户从有到无的微圈构建状态;二是群体场域的微圈构建,即部分网络群体场域和网络集群场域通过新的话题刺激、内部结构的调整变化和行动者的变化,构建的微圈。微圈的形成依托于特定的网络平台和网络用户,微圈形成过程的实质是一个不断筛选并完成行动者聚集的过程。通过三个阶段的演化,微圈完成了社会技术条件的筛选,实现了行动者的聚

19、集,为微圈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个体的微圈构建需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信息流通便利的网络空间形成。网络用户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不断增加,网络在日常生活信息获取的渠道中比重日益上升。流通便利的网络空间促使社会成员对于网络的使用达成了基本共识,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网络文化。作为微圈构建的基础条件,网络空间通过与社会空间形成鲜明的对比,凸显了自身的优越性,吸引了更多的网络用户转向网络。在网络兴起与发展的过程中,培养了用户的习惯,改善了用户的体验,为微圈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用户基础。第二个阶段是产生具有信息交换和信息聚合功能的网络平台。这里对网络平台提出了两个方面的要求:

20、一是具有信息交换功能,这是网络用户沟通交流的基础;二是信息聚合功能,这是网络用户浏览网站并产生深度行为的动力。通过信息聚合产生的效应对网络用户产生吸引力,促使更多的网络用户接受并持续使用。信息交换和信息聚合功能形成了一种筛选机制,不具备上述条件的网络平台则被排除在外。具有信息聚合功能的网络平台开始承担着网络用户获取信息的初始功能,随着用户需求的不断提高与平台自身发展的需要,信息交换功能被开发并成为用户广泛使用的功能,开始具备构建微圈的技术条件。第三个阶段是具有主观意志的网络用户的积极参与。这是微圈构建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微圈形成的根本条件。具有主观意志的网络用户以个体为单位,通过网络空

21、间的信息传播渠道获悉相关信息,凭借前期的网络使用积累的经验,针对某一主题、特定话题或者具有倾向性的事件进入网络平台关注并参与到具有主题特性的讨论中或者采取一致的网络行为。当这些用户形成一定的关系网络,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并且拥有自身的逻辑规范,此时就形成了微圈,具体流程如图2所示。图2 微圈的构建流程031 情 报 杂 志 第35卷群体场域的微圈构建省去了部分环节,网络群体场域和网络集群场域充分利用既有的优势条件,在网络参与的过程中以群体为单位参与其中,并且对个体和外部产生影响。群体场域与微圈更多的情况下是一种转化的关系,即当一个网络群体场域或者网络集群场域开始具备微圈的特征时,就构建了微圈。而

22、微圈通过内部结构和行动者的变化调整,丧失了微圈的特性时,也可能转化成网络群体场域或者网络集群场域。2.2.2 微圈的变化 微圈的演化状态主要由两个方面的内容决定:一是微圈对行动者征收的“入场费”,赋予行动者合法性。二是微圈内部各种力量的斗争角力,改变了微圈内部的力量结构。微圈内部的力量结构是微圈状态的决定性要素,而行动者是改变力量结构最直接的方式。维持状态的微圈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行动者的稳定性与内部竞争程度的平稳,微圈长期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由于行动者的变化和内部竞争的激化,微圈可能出现两种发展状态:解构或者重构。可以预见的是,微圈、网络群体场域和网络集群场域之间三者并不存在绝对的界限,这些界

23、限伴随着行动者、内部作用力的变化和迁移存在转化的情况。根据微圈行动者在微圈中的功能和角色,可以划分为意见领袖、活跃分子和冒泡行动者三类。在微圈内,意见领袖的功能和角色都是最重要的,衡量指标在不同的微圈中存在差异,但被认同度、影响力和权威性是决定意见领袖地位的绝对指标。微圈舆情的意见领袖与传统的意见领袖存在一定区别,但其主要功能仍旧是为行动者提供信息、意见、观点或者对其他行动者实施个人影响。微圈中意见领袖的观点和动向影响甚至决定所属微圈以及行动者的观点以及动向。活跃分子和冒泡行动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信息发布的频率,活跃分子的主要特点是出现频率高,具体的用户行为较多,在信息的传播过程

24、中起着重要作用;相较而言冒泡行动者出现的频率相对较低,具体的用户行为较少,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作用较小。但不同角色和功能的行动者,在不同的时间段内会有不同的行为模式。三者之间的身份与地位并不绝对,甚至可能出现错位甚至解构微圈、重构微圈的情况。意见领袖、活跃分子和冒泡行动者构成了微圈内的力量结构,并且始终处在相互角力的状态。外界的影响、行动者的更替以及内部的斗争都可能使得微圈维持现状或者打破现状,一旦现状被打破,变化就发生了。3 微圈的分类与关联3.1 微圈的分类 微圈的主题是微圈构建的基础,主题是网络用户前期聚集的初始动机。主题也成为最基本和最简单的微圈划分标准。网络用户围绕特定的主题通过关注、

25、聚集并加入讨论,并构建微圈。将微圈的主题作为划分标准,微圈可以通过大的主题类别划分为政治类微圈、经济类微圈、文化类微圈等。也可以将日常的体育、音乐、电影作为划分标准。但无论哪种类型的微圈,构建的基础都是不同行动者之间存在的认同。将空间显著性作为划分标准,微圈可以分为显性微圈和隐性微圈。显性微圈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形式上直观存在,具有微圈特征的网络群体场域和网络集群场域构成一个显性微圈。显性微圈的场域疆界处在实时变化的运动状态,场域内的作用力相对复杂,显性微圈的变化进程的若干要素具有较大不确定性。这里需要指出显性微圈的一种特殊状态,具有不同价值观与观点的行动者围绕由特定的事件展开讨论。但并未出现完整

26、组建或者成型的网络群体场域和网络集群场域,但这种对立状态客观存在,这种情况也属于显性微圈的范畴。隐性微圈最大的特点是客观存在,但在形式上不直观呈现,一个用户账号内所形成的社交圈构成一个隐性微圈。隐性微圈的空间以及空间内的作用力相对单一,微圈内的信息交汇的中心点即用户本身。在隐性微圈内,微圈的构建和变化都受到显性微圈的影响。将信息流向作为划分标准,微圈可分为开放性微圈和封闭性微圈。开放性微圈基于开放性的网络平台形成,信息的流向具有双重性的特点。开放性平台的若干信息(注册用户设置选项除外)对所有的网站、网页访问者和注册用户都是开放的,从行动者的组成,信息的产生到传播交流整个流程中诸多的环节都处在公

27、开透明的状态。与此同时开放性微圈的资源共享度高,微圈资源对于行动者高度开放,可以自由的浏览、分享或者下载。封闭性微圈依托封闭性的网络平台形成,信息的流向具有单一性。封闭性微圈的形成往往基于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圈”平移,因此在封闭性平台的信息基本不对外开放,只在微圈内扩散,或者基于重叠部分小范围开放。基于此形成的微圈具有很强的排他性,行动者的也通常来源于人际交换。封闭性微圈的资源开放程度低,或者说是有限度开放。封闭性微圈的形成以及行动者添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动者的意愿,被动和主动加入都设定了“进入壁垒”。3.2 微圈的关联 微圈的关联即不同的微圈之间存在的相关性。不同的微圈之间的关联主要存在两种情

28、况:一是行动者关联,包括行动者重合与行动者相关;二是认同关联,包括认同重合与认同相关。微圈之间的关联对行动者和微圈都存在着一定的影响。首先,行动者重合与认同重合属于直接关联。行131 第2期 李昌祖,等:微圈的概念、分类与特征研究动者同时从属于若干微圈,触发了微圈之间的直接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一是对行动者自身行为与价值观念的影响;二是对不同微圈的内部力量结构的影响。而认同重合则是会造成微圈整体的高度重合,包括行动者类型、行为模式、微圈力量结构等。笔者将认同重合划归直接关联的范畴主要出于认同的影响力考虑。曼纽尔卡斯特认为“认同是人们意义与经验的来源,并且认为意义是社会行动者对自身行动目的的

29、象征性认可”13。认同会对行动者产生直接影响,改变微圈的力量结构与关系网络。其次,行动者相关与认同相关属于间接关联。行动者的相关指不同微圈的行动者之间具有相关性,但不存在直接的影响关系。这种间接的关联会对行动者的行为模式以及价值观念产生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根据性质来看可能存在两种情况:一是转向,行动者转向相关者;二是背离,行动者背离相关者。认同相关对微圈的影响表现为在一定条件下对相关微圈的解构或者重构。4 微圈的特征研究微圈是行动者相互作用的一个场域,持有不同社会政治立场和具有不同价值观念的行动者围绕特定的主题在微圈内展开讨论或者采取具体的行动。这一过程中,场域内各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作用力随

30、着微圈状态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首先,微圈属于典型的“受限空间”。微圈的受限空间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承载平台限制。微圈的产生和发展都依托网络平台产生,这就决定了微圈的被动受限。这种限制伴随着孕育微圈产生的网络平台的诞生而产生,主要表现为技术限制,如平台功能、平台开放性、平台安全性等限制。二是行动者限制。行动者是微圈中的决定性要素,行动者素质和活跃度直接决定了微圈的影响力。这种限制主要是在微圈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表现为行动者限制,如微圈的规模、微圈的活跃度和影响力等限制。三是平台管理限制。微圈的产生、发展以及日常的经营与维护都会受到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规范的限制。这种限制主要是

31、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主要表现为法律规范限制,如社会道德准则、行为规范等。其次,微圈的斗争性与易变性。微圈行动者的活跃度和所掌握的资本状况差异决定了微圈的斗争性特征,行动者始终处在一种“博弈”的状态。不同角色和功能的行动者在不同时间段所表现出的行为模式都是为了维持或者打破微圈的现状。微圈也因此始终处在变化过程中,这种变化不会停止,解构状态或者重构状态都表明微圈具有易变性的特征。所有的斗争和变化都以微圈的解构或者重构为终结,一旦解构或者重构出现,那么微圈便消亡或者再生。再次,微圈具有空间的独特性与种类的多样性。微圈由于行动者和孕育平台的差异,呈现出自身的独特性和种类的多样性特征。一方面就独立的

32、微圈而言,具有鲜明的独特性特征,即每个微圈都是既具有自身的逻辑规范的独立场域空间,又同时具有微圈一般特性。另一方面就微圈整体而言,具有种类多样性的特征,即围绕着共同认同和主题形成的微圈,在行动者、行为模式、斗争程度以及力量结构等方面都存在差别,因此微圈的日常状态以及面对同一事件的反应都存在一定的区别。最后,微圈具有相对私密性。一个微圈构成一个独立的场域,微圈内的作用力在内部充分相互作用,因此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衍生出对外的壁垒,这种壁垒并不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出现,但在微圈内有着共识。无论是微圈内的话题选择、行动者筛选还是日常行为的开展,都围绕意见领袖或者权力中心展开,他们制定并维系群组内的规

33、范,维持内部结构的稳定性。一方面保证了微圈内活动的有序性,另一方面则保证了微圈的私密性。参考文献1 林 群.理性面对传播的“微时代”J.青年记者,2010(2):7.2 汤雪梅.微内容对互联网的价值重构J.国际新闻界,2006(10):55.3 柳 军.微内容网络舆情传播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59.4 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夏铸九,王志弘,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434.5 夏学銮.网络社会学建构M.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89-90.6 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M.林荣远,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52.7 本尼

34、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M.吴叡人,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6.8 戴 维波普诺.社会学M.李 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9 昝玉林.网络群体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35-116.10乐国安,薛 婷,陈 浩.网络集群行为的定义和分类框架初探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100.11杜骏飞,魏 娟.网络集群的政治社会学:本质、类型与效用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2(1):44.12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 猛,李 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133-161.13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M.曹荣湘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5-6.(责编:刘武英)231 情 报 杂 志 第35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论证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