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研究.doc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12971849 上传时间:2022-04-2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本课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校本课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校本课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本课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研究.doc(1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南和县和阳镇中学校本课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研究”申请立项表学校和阳镇中学立项课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研究申请人X彦卿课题组负责人X彦卿课题组成员全体物理老师申报时间2011年3月结题时间2011年4月急待解决或改善的问题课程改革以来,教师们在教学方式上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努力引导学生改变传统的以被动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热情有了一定的提高,学生学的时间明显增加。但我们也发现,学生在自学、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活动中,存在着形式化、模式化的倾向,致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问题成因及相关因素分析 1、学生学的目

2、标存在模糊性。2、学生学的方式存在随意性。3、学生学的评价存在滞后性。行动计划3月4日-3月6日选题阶段3月7日-3月15日理论学习阶段3月16日-3月25日方案设计阶段3月26日-4月15日实验阶段4月16日-4月20日总结阶段预期成效及成果形式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更新教师教育观念,转变教学行为,提高育人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在研究结束后,能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并撰写成论文进行推广。校本研修总结报告关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研究一、问题提出的背景课程改革以来,教师们在教学方式上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努力引导学生改变传统的以被动接受为主的

3、学习方式,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热情有了一定的提高,学生学的时间明显增加。但我们也发现,学生在自学、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活动中,存在着形式化、模式化的倾向,致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具体表现在:现象1:学生学的目标存在模糊性。有的课堂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但没有给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学生学习时不明确自学要达到什么具体的目标,可以通过哪些自主学习方式来达到,致使学生的自学流于形式。如有的课堂安排学生自学就是老师事先将书上的学习内容以填空、选择的形式发给学生,学生先学就是对照书本找答案。老师后教就是对答案,或者还是按照原来老教法再讲一遍。学生的学成了不需要动脑的体力劳动

4、,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又如有的课堂让学生先看书再提问,学生简单浏览一下课本,就提出一些低层次的问题,有的问题甚至是与本节课无关的内容。现象2:学生学的方式存在随意性。有的课堂强调学生合作、讨论、探究等方式进行学习,但学生不明确这些学习方式与学习目标之间的关系,不能根据学习目标来合理地选择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各种学习方式的功能,而只是被动去接受老师给他安排好的学习活动,致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流于形式。如有的课堂强调小组合作学习,强调展示提高,但小组合作的内容是否合理?时间是否恰当?哪些内容需要哪些学生来展示?等等,由于对这些过程没有认真引导,存在随意性,致使学生的合作与展示也流于形

5、式,学生不经独立思考就要讨论,小组合作成为优等生进行粗糙思维活动的天地;同时又使学业处在中等和中等以下学生沦为旁听生。在讨论交流中,又因没有一定的选择,变你说我讲,半斤八两,学习活动在低水平中进行,时间在教师与学生的忙忙碌碌中被大量的浪费,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训练。现象3:学生学的评价存在滞后性。有的课堂只强调了学生的学,但没有即时对学生学的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和调控,学生不能自主地评价自已学的怎样,更不能即时矫正自已的学习行为,不知道哪些真懂了,哪些还不完整,而只是被动地在课堂结束后通过作业来评价。如有的课堂只强调了学生的学,但学的内容和学的方式都是整齐划一的,教师也只是通知提问

6、几个尖子生来了解学生学的情况,致使大多数学生只是作为尖子生的陪学,教师更没有给学生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时间和空间,致使学生评价学习的能力不能得到提高,从而不能有效地调控自已的学习。那么如何解决上述三方面的问题,使学生的学落到实处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基于学生的学习行为,采用了目标导学,学法导引,自主评价来帮助学生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采用恰当的学习方式,实行自主的评价调控,从而提高学生学的效率。二、课题研究的目标(一)总结课堂教学情境中开展中学生学习活动的价值、意义及特点并形成相关理性认识。(二)改革教学设计、教学结构、学习方式,总结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的原则、策略、方式、方法

7、等,力争形成有较强科学性的实践操作模式。(三)促进研究对象的和谐发展,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二、研究步骤:1建立主题教研组织机构2主题的论证,理论学习3集体备课,确定课例4.集体研讨,总结成果5推广成果,服务于教学三、预期成果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让老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在研究结束后,能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并撰写成论文进行推广。四、研究的过程(一)问题的分析以及理论学习活动时间2011.3.9活动地点学校会议室主持人X彦卿参与对象全体物理老师活动主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研究活动要点记 录以教研组为单位,各位老师把自己课堂上以及看到别人课堂

8、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类,并讨论出现这样问题的原因。 学习效率对中学生的重要性无须在此多言。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是每个老师的心愿,更是学生及其家长的追求目标。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三者是和谐统一的辩证关系,将这三项标准严格细化到学习过程中,并以学生的考试分数快速提分、学习情绪饱满有力、学习效能完善健全为最好的效果体现形式。对于当前的中学生而言,提高学习效率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许多学生学习成绩不佳,往往起因于学习效率不高。学习效率不高虽有多因素造成,但不良的学习习惯一般是影响学习效率的主因。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俗话说:“好习惯使人受益终

9、生”。(二)集体备课,展示课例:活动时间2011.3.28活动地点多媒体教室主持人X彦卿参与对象全体物理老师活动主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研究活动要点记 录确定课例:杠杆主讲教师:王立勇老师课例:杠杆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杠杆,知道杠杆的构成条件。 2.了解杠杆的五要素,重点理解力臂的概念。 3.会画杠杆的受力图。 4.掌握杠杆平衡的条件。2、过程与方法: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与计算进而得出杠杆平衡条件。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的推出杠杆平衡的条件,希望培养同学们亲自动手的能力,学会联系身边实际,知道物理无处不在,进而喜欢物理。重点难点:通过实验探究、归

10、纳杠杆平衡条件。教学用具:多媒体计算机、投影仪、教学课件;天平、支架、杠杆、钩码等;教学方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归纳法设计思想:本节是力学的重点内容。所以本节内容的学习至关重要,为此我设计了用实验探究法和归纳法得出结论,希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其认识到学习物理并不难。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说明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两幅图片图片1:为一个瘦弱的人用一个木棒翘起一块很大的石头。图片2:一个压力井激起学生的兴趣,通过学生自己观察图片的特点引导学生说出杠杆的概念。提问:同学们通过观察上面两幅图片,你们发现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吗?你们讨论一下告诉我。思考与讨论总结共同点:在力的

11、作用下都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物理学中,把这种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观察图片认识杠杆提问:同学们既然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杠杆,那请同学们告诉我,你们在日常生活中还见过那些杠杆?多媒体展示:以下是我找到的一些生活中杠杆的图片,是不是很常见啊!学生举手回答问题多媒体展示使学生加深对杠杆的认识。力学牵引重点理解杠杆的五要素我们已经知道力有三要素,杠杆也是一种常见的力学仪器,它有五要素,下面我们来探究一下杠杆的五要素是什么?杠杆的五要素: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F1 :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F2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阻力臂L2 :从支点

12、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记笔记,着重理解力臂概念分析杠杆受力状况以及画出其受力图1、多媒体展示:一杠杆,画出其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2、 老师黑板画一杠杆带领学生对其进行受力分析。3、 练习(老师下去巡视)(1)某同学利用起钉器将钉拔起,他所施力为F1,画出F1的力臂和阻力F2.(2)如图B端挂一重物,在A端分别施加F1,F2,F3力的作用,问要使杠杆平衡,在A端所加最小的力是哪个力?(画出动力臂分析说明)学生思考找两位同学举手上黑板画其受力图,其他同学在下面练习画图。由于刚刚讲完,希望通过马上复习,使学生加深印象,更好地理解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提出问题】:杠杆平衡与哪些因素有关

13、?杠杆平衡条件或说其关系式是什么?学生思考与讨论引出杠杆平衡概念,并初步引导学生判断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是“力”与“力臂”,鼓励学生进行猜想通过讨论,进一步验证自己的猜想2、【猜想与假设】引导学生猜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4、【进行实验并收集数据】设计表格并进行记录5、【分析与论证】对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实验结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1、 什么是杠杆?2、 杠杆的五要素3、 杠杆平衡的条件作业:P83 第3、4题巩固练习板书设计一、 杠杆定义:物理学中,把这种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二、

14、杠杆五要素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F1 :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F2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阻力臂L2 :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三、 实验探究实验次数F1 /Nl1 /cmF2 /Nl2 /cm1 1 6 6 1 2 2 3 3 2 3 3 2 2 3 四、 实验结论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一、 情景导入多媒体展示两幅图片图片1:为一个瘦弱的人用一个木棒翘起一块很大的石头。图片2:一个压力井提问:同学们通过观察上面两幅图片,你们发现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吗?你们在下面讨论一下告诉我。二、认识杠杆总结共同点:在力的作用下都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

15、物理学中,把这种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提问:同学们既然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杠杆,那请同学们告诉我,你们在日常生活中还见过那些杠杆?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杠杆的图片三、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提出问题】:1) 杠杆平衡与哪些因素有关?2) 杠杆平衡条件或说其关系式是什么2、【猜想与假设】引导学生猜想并作适当的假设。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对跷跷板进行简化:用尺代替跷跷板,数量不同的钩码代替体重不同的人。4、【进行实验并收集数据】调节钩码个数和钩码离悬挂点的格数,使尺处于水平静止状态。实验次数F1 /Nl1 /cmF2 /Nl2 /cm1235、【分析与论证】学生分组讨论,

16、归纳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即F1L1=F2L2四、例题(1) 某同学利用起钉器将钉拔起,他所施力为F1,画出F1的力臂和阻力F2.第一题图 第二题图(2)如图B端挂一重物,在A端分别施加F1,F2,F3力的作用,问要使杠杆平衡,在A端所加最小的力是哪个力?(画出动力臂分析说明)五、 小结1、什么是杠杆?2、 杠杆的五要素3、杠杆平衡的条件六、布置作业课后反思:1杠杆这节教学重点是要求学生根据杠杆的五要素把生活中的杠杆模型和理想的理论模型结合起来,比如剪刀、夹菜的筷子、指甲剪等2这节还有一个重点也是难点:画支点和力臂,这里既牵扯到数学点到直线距离,有涉及到物理的力的作用点和

17、力的示意图,学生感到非常困难。3画力臂并比较力臂大小是下面杠杆分类的基础,一定要多练并让学生过关。五、研究成果: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研究一、创设生动风趣的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生动风趣的教学过程,能够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在听课上,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入生动的场景,风趣幽默的故事,把抽象的问题直观化,把枯燥的学习风趣化!另外教师在课堂上应有主持人的优雅自如的风度,要自然、大方,面带微笑,使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学习。“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喜欢教师,也会对这位教师所任的学科感兴趣,进而幻想在这门学科领域里有所创造。二、创设自主学习

18、环境,营造XX和谐的课堂气氛。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与学生是有隔阂的。这种隔阂往往会严重影响教师与学生的交流。现在倡导的课堂教师应从神圣的讲台上走下来,充分融入到学生中间,消除教师与学生的隔阂,应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情境,课堂教学效率才会大大提高。1、首先我们要做到教师与学生平等。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只是角色上的分工,在人格上师生是平等的。教师应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学生中间,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到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而乐于和教师交往,

19、主动地参与学习。2努力拉近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教师除了在课堂上以平等、热情的心态对待学生外,还应在课外舍得感情投资,多接触学生,主动找学生谈心,询问其学习、生活情况。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3尊重、理解、宽容每一个学生。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的选择、学生的个性,关心每一位学生。在学生有错时,不过分批评指责而是给他们改过的时间和机会,使学生感到“老师在期待着我”,从而自觉地投入到积极学习之中。三、依据课堂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每一堂课都有每一堂课的教学任务,目标要求。教师能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变化,灵活应用教学方法。教学的方法很多,我们还可以结合课堂内容,充分利用小组讨论、小组

20、合作等方式,灵活采用谈话、读书指导、作业、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时,在一堂课上,要同时使用多种教学方法。俗话说:“教无定法,贵要得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各种教学方法的运用,都是为一定的教学任务服务的。教师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学起来就有兴趣,易于接受,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六、把研究的成果应用于课堂教学成功的案例:家用电器教学片段 授课教师:X彦卿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 一、新课引入多媒体展示:流光溢彩的城市夜景,熟悉的家用电器。学生很自然地走进电的世界,体会到电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21、 教师总结:电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离不开的“空气和水”。 提问:大家想一想,如果没有了电,我们的生活将发生什么变化?或者说,如果停电了,结果会怎样? 教师:让各组派一个代表,发表你们组内讨论的结果。教师总结分析: 如果没有电,夜晚将不再流光溢彩,我们将看不到我们喜爱的动画片、卡通片,高楼也不再那么容易上去,地铁将瘫痪,手机将无法使用等等。 播放: 2003 年美国、加拿大部分城市停电的有关资料。 教师:事实上,“电”是通过各式各样,各种用途的家用电器发挥电的作用的,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我们几乎每天都要接触到的家用电器的知识。 板书: 第一节 家用电器 学生观看影片。 分组讨论,组内先讨论交流,各组

22、间相互交流。 二、 认识家用电器 在课前,就布置学生调查自己家中的家用电器,写出调查报告,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调查报告格式如下: 题目:我家的家用电器 调查统计表: 电器名称 数量 额定功率/W 用途 教师:用实物投影仪在全班展示某几位同学的调查报告。 提问:根据这些不同的家用电器的性能和用途,可以将家用电器大体分为几类呢?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总结,鼓励学生发表意见和观点。 教师总结,板书: 1家用电器 (1)家用电器的定义: 家用电器是把电能转变为其他形式的能量或利用电能进行某种信息处理,服务于家庭生活的设备。 (2)家用电器的分类: 根据家用电器的特性和用途大体分为: 电热类,电动类,照

23、明类,信息类等等。 教师:请将你们自己手上的调查报告中的各种家用电器进行分类,并在后面注明其类型。 教师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几位同学完成的结果。 提问:我们常见的电热类的家用电器是如何工作的? 提示: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并回答上述问题。 教师总结:(最好用 PPT 展示) 原理 1:靠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加热(即焦耳定律)。如:电热水器、电饭锅、电熨斗等。 原理 2:利用交变电流的磁场变化在铁磁性锅体中产生涡旋电流而发热。如:电磁灶。 原理 3:利用特定高频电磁波使食物分子运动加快而使其温度升高。如:微波炉。 学生展示自己的课前作业。 学生组内讨论总结,得出本小组结论,并阐述本组的观点,小组间进行交

24、流。 讨论并进行分类。 学生观看 PPT 展示的加热原理。 三、家用电器与电源连接 教师:以上,我们对家用电器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知道了不同家用电器的不同用途,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家用电器与电源的连接情况。 板书: 2、用电器与电源连接 教师:家庭电器要工作,必须与电源连接,大家都清楚,一般情况下家用电器都是通过自身的插头与墙壁上的插座相连的,下面我们首先来对插座和插头进行研究。 (1)插座和插头 教师展示常见的一些插座和插头并提问: 这些插头的插孔什么不一样?插头有什么不一样? PPT 展示结论 1 :插座有两孔和三孔插座之分,插头有两脚和三脚插头之分。 提问:大家清楚什么时候使用两孔插座和

25、两脚插头,什么时候使用三孔插座和三脚插头吗?这些插孔各有什么用途呢? 教师:带着这个问题,请同学们阅读课文。 教师:请同学回答上述两个问题。 PPT 展示结论 2 :一般金属外表的电器用三孔插座和插头,没有的则用两孔。 PPT 展示结论 3 :连接导线有三根: 相线(L),俗称火线,带电; 中性线(N),俗称零线,不带电; 保护接地线(PE),俗称接地线,不带电。 教师:那我们如何才能够清楚判断出哪个插孔有电? 有人说,我们可以用手摸摸,这样行不行?这样肯定不行。我们知道电很有用,但是又很危险。事实上,判断物体是否带电,我们可以用验电笔去检验。 展示实物验电笔,并拆开验电笔让学生观察其内部结构

26、。 总结分析: 电阻:阻值较大,使电流较小,避免电流过大对人体的伤害。 弹簧:控制电笔的接通和断开。 辉光管:通过辉光管是否发光来判定物体是否带电。 教师展示使用过程和注意事项,注意安全。 让学生正确使用电笔(辨认安全电压),判断是否为相线。 PPT 展示结论 4 :一般情况下,左孔是中性线(验电笔不发光),右孔是相线,上孔是保护地接线。 学生观察插座和插头,回答问题。 学生观看 PPT 。 思考,讨论。学生按要求阅读相应课文,并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学生观看 PPT。 学生观看验电笔的外观和内部结构。 学生动手使用验电笔检验哪些是相线,哪些接中性线。 四、课程小结 本节课我们了解了家用电器的各种用途和分类,知道插座和插头的构造以及如何正确使用验电笔,并且探究了如何正确估算家庭用电负荷量,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实践中运用所学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五、作业 完成课后“自我评价” 完成练习练习册 六、板书设计 第一节、 家用电器 一、 认识家用电器 (2)用法1定义(3)连接电器的三根导线2分类 2验电笔3电热类电器原理 (1)构造及原理二、 家用电器与电源连接 (2)正确使用验电笔1插座与插头 (1)分类 南和县和阳镇中学校本课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研究主持人:X彦卿. .wor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设计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