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前中國纺织行业及發展管理知识分析.pptx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12855980 上传时间:2022-04-26 格式:PPTX 页数:40 大小:1.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949年前中國纺织行业及發展管理知识分析.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1949年前中國纺织行业及發展管理知识分析.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949年前中國纺织行业及發展管理知识分析.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49年前中國纺织行业及發展管理知识分析.pptx(4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1949年前中國棉紡織工業發展指導教授 : 陳添枝教授報告人:李曉雲2008.01.032008.01.03 產業經濟研討會 2Outline:1. 1949年前中國棉紡織工業發展過程2. 1949年前中國棉紡織工業統計3. 總結2008.01.03 產業經濟研討會 3I. 1949年前中國棉紡織工業發展過程2008.01.03 產業經濟研討會 41949年前中國棉紡織工業發展過程1949年前中國棉紡織工業發展過程n鴉片戰爭前中國棉紡織業的發展1840年前n中國手工棉紡織業的解體與近代棉紡織資本主義生產的發生18401894年n國際商品市場上的棉紡織業18951913年n國際投資市場上的棉紡

2、織業19141930年n世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中的棉紡織業19311937年n戰亂下的棉紡織業19371949年2008.01.03 產業經濟研討會 5鴉片戰爭前中國棉紡織業的發展一中國棉業的起源n棉花經由南北兩路向中國傳佈n1289年元世祖設立木棉提舉司2008.01.03 產業經濟研討會 6鴉片戰爭前中國棉紡織業的發展n 中國棉花和棉布不僅自給,還輸出至歐洲、 美洲、日本和東南亞地區。19世紀英國紳士時髦服飾n 長期外銷下,松江棉紡織業出現商品化、專業 化生產,有農工業分離的現象。松江府黃道婆二中國棉紡織業的發展 2008.01.03 產業經濟研討會 7鴉片戰爭前中國棉紡織業的發展n 生產工

3、具簡陋,小農每家置備一套,作為副 業經營。 n 使用方法極簡單,婦女小孩熟練技術易養成。 三時期重要特色n 大家自給自足,家家從事植棉、紡紗、織布的 全套作業,而不是集中在某一個環節上。 n 還沒有任何清末以前的歷史資料,明確證明棉 紡織手工廠曾經在中國存在過。 2008.01.03 產業經濟研討會 8中國手工棉紡織業的解體與近代棉紡織資本主義生產的發生一中國棉紡織工廠的起源n1889年由李鴻章支持的中國第一家棉紡織企業 “上海機器織布局”開工生產,開創了中國棉紡織工業發展的歷史。n1895年中國已有紡織廠79家,按地理分佈狀況而言,在上海市內有16家,湖北有2家,其他分散在江蘇省各縣市,整個

4、形勢十分集中。2008.01.03 產業經濟研討會 9中國手工棉紡織業的解體與近代棉紡織資本主義生產的發生二政策環境n1843年和1858年二次協定的進口稅則結算所得的進口稅。2008.01.03 產業經濟研討會 10中國手工棉紡織業的解體與近代棉紡織資本主義生產的發生二政策環境n1858年天津條約規定,洋貨內銷可以在口岸一次繳納百抽2.5的子口稅 ,此後銷至中國的任何角落,不再繳納任何的稅,土貨的出口也是繳納同等的子口稅。2008.01.03 產業經濟研討會 11中國手工棉紡織業的解體與近代棉紡織資本主義生產的發生三各國競爭狀況n資本主義國家選擇中國大量傾銷機製棉紗棉布的主要原因有:n生產效

5、率提高,生產成本降低,加上交通運輸、電訊的發展。n1815年後,英國遇到歐、美洲同樣機製產品的競爭,導致英國紗布將國外市場轉向遠東。n1873年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爆發經濟危機 。2008.01.03 產業經濟研討會 12中國手工棉紡織業的解體與近代棉紡織資本主義生產的發生三各國競爭狀況n第一次鴉片戰爭後,美國棉紡織品向中國市場傾銷,美國具有三個較英國優越條件:n美國南部各廠勞工人數眾多,工資較便宜。n紐約至中國的運費較英國口岸至中國低。n美國各廠普遍地採用自動織機,英國則尚未推行此機。2008.01.03 產業經濟研討會 13中國手工棉紡織業的解體與近代棉紡織資本主義生產的發生三各國競爭狀況n1

6、871年後,印度紗廠專為中國市場消費生產的創設與擴充增加。印紗快速擊敗英紗的原因在於:n就英印二國生產條件來看,印度有豐富棉產,而英國需自國外運入原料。n孟買距香港只有3,525浬,而倫敦至香港則有9,799浬。2008.01.03 產業經濟研討會 14中國手工棉紡織業的解體與近代棉紡織資本主義生產的發生三各國競爭狀況n國外機製紗布對於中國手工紡織業的分解作用,整個過程分為二步驟:n洋紗代替土紗,把手紡業強制割離手織業。n洋布代替土布,把手織業又強制割離農業。2008.01.03 產業經濟研討會 15國際市場上的棉紡織業一中國棉紡織工廠狀況n中國棉紡織工廠在這時期有二次創立浪潮:n189618

7、99年間,中日甲午戰爭引起。n19051908年,由於抵制“洋資、洋貨”運動進一步高漲,再加上日俄戰爭。n這時期華資棉紡織工廠的發展有二個特色:n捨棄初期偏重織布,而集中於紡紗之設備的轉變。n捨棄上海,分向次級都市之地域分佈的轉變。2008.01.03 產業經濟研討會 16國際市場上的棉紡織業一中國棉紡織工廠狀況n18901913年間各廠主要創辦人的出身和資本來源整理後,可發現:n26家紡織廠中,有9家是由現任大官或退職大官僚支持援助或直接經手創辦起來的。n在投資人中,有9個買辦,而各廠創辦人中,投資規模最大的也是2個買辦所投入。2008.01.03 產業經濟研討會 17國際市場上的棉紡織業二

8、各國競爭狀況n18901913年是日印棉紗和日美棉布爭奪最為激烈的時候:n棉紗方面,18941899年,日紗其在政府資助廠商聯合傾銷下,造成印度在中國市場上,只能維持既得市場,而華北、東北新闢區域就由日紗占據。英、印、日三國的棉紗市場比重分別由1984年的5.8%、92.8%、1.4%,轉變為1912年的0.1%、33.8%、66.1%。2008.01.03 產業經濟研討會 18國際市場上的棉紡織業二各國競爭狀況n棉布方面,1902年以前,中國粗布來源幾乎全為美國,日貨還不及1%,但1902年以後,日本紡織聯合會實行棉布輸華津貼制度,到1906年日本粗布的比重突然躍升至40%70%,而美貨則落

9、至50%20%以下。 1913年中日滿韓通商條約2008.01.03 產業經濟研討會 19國際市場上的棉紡織業三中國紗廠產銷狀況n18941913年間,外資棉紗在華中、華北二大市場上佔有絕對優勢,國產紗相對比重,在華中不足30%,在華北不足20%。2008.01.03 產業經濟研討會 20國際投資市場上的棉紡織業一中國棉紡織工廠狀況n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紗價因供給減少而提高,棉價變動轉緩,中國紗廠因而得利,激起建設紗廠的狂潮。n1922年後,由於全球棉紡織品生產過剩,棉貴紗賤,多家紗廠嚴重虧損。n1925年,“五卅”運動爆發,引起抵制英、日貨行動,輸入的紗布急劇減少,紗布價格猛漲,再加上該年棉

10、花大豐收,花價下跌,紡織廠因此獲利。2008.01.03 產業經濟研討會 21國際投資市場上的棉紡織業二中國棉紡織出口狀況n中國紗廠出產的棉貨從1912年開始向外出口,機紗與機布之出口有二度迅速擴張n19151920年,因第一次世界大戰引起。n19231929年,因國內紗廠受到生產力過剩的壓力。2008.01.03 產業經濟研討會 22國際投資市場上的棉紡織業三政策環境n1918年中國對進口棉貨按時價重訂稅則,進口棉紗布的負稅略有增加,因而棉紗的進出口量之間的差距日縮小。n中國境內紗廠所製高支紗產量日增。n新稅則對高支紗有利,低支紗在進口總量中的比重因而下降。n1927年,首次出現淨出口,主要

11、原因2008.01.03 產業經濟研討會 23國際投資市場上的棉紡織業四各國競爭狀況n日本利用歐美國家第一次世界大戰,無暇東顧的機會,在中國大量發展紡織工業,迫使美國、德國資本全部撤走,英資紡織企業有很大削弱。2008.01.03 產業經濟研討會 24世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中的棉紡織業一中國棉紡織工廠狀況n“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佔據中國東北,大量日貨湧入,再加上農村市場的購買力下降,使19321935年,中國棉紡織業步入危機,直到1935年下半年,幣制改革再加上豐收,情況才有好轉。2008.01.03 產業經濟研討會 25世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中的棉紡織業二政策環境n1930年,進口關稅改以海關金

12、單位結算,稅則未改,稅率稍有提高。n1931年修訂稅則,但棉布稅率並未很高。n1933年修訂進口稅則, 棉布進口稅率有確實的提高,進口棉布因此削減。2008.01.03 產業經濟研討會 26世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中的棉紡織業二政策環境資料來源:嚴中平,1955,中國棉紡織史稿12891937年,科學出版社,p.2332008.01.03 產業經濟研討會 27世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中的棉紡織業三市場競爭狀況n日本佔據中國東北,國貨受到嚴重影響,1931年萬寶山事件,引起抵制日貨運動,但並未對日貨造成重大影響。n1932年一二八上海事件,再次抵制日貨運動,各地封存日貨,抵制雖然徹底,但7,000萬兩資

13、金呆帳引起金融週轉上的困難。2008.01.03 產業經濟研討會 28戰亂下的棉紡織業一中國棉紡織工廠狀況n中國棉紡織工廠在這時期因日本全面侵華而遭受破壞,大約有120萬紗錠、2萬台織機被毀,占當時全國紗錠的24%,織機的35%。2008.01.03 產業經濟研討會 29戰亂下的棉紡織業二中國產銷狀況n抗戰勝利初期,全國各地紡織廠原料缺乏,設備開工率一般只有50%。n1946年下半年,在美援支撐下大量進口美棉,紡織廠獲利較豐。2008.01.03 產業經濟研討會 30II. 1949年前中國棉紡織工業統計2008.01.03 產業經濟研討會 311949年前中國棉紡織工業統計1949年前中國棉

14、紡織工業統計n18901936年機製棉紗生產量和 19121928 年棉紗進出口量圖一n18901936年機製棉布生產量和19121928年棉貨類進口量圖二n18761915年棉花進出口量圖三2008.01.03 產業經濟研討會 3218901936年機製棉紗生產量和19121928 年棉紗進出口量圖一資料來源:(1) 趙岡、陳鍾毅,1976,中國棉業史,聯經出版社,p.294p.301 (2) 江恆源,1970,中國關稅史料,學海出版社, 第六編p.182008.01.03 產業經濟研討會 3318901936年機製棉布生產量和19121928年棉貨類進口量圖二資料來源:(1) 趙岡、陳鍾毅

15、,1976,中國棉業史,聯經出版社,p.294p.301 (2) 黃炎培、龐淞,1966,中國四十年海關商務統計圖表 18761915年,龍門書店出版社,p.21192008.01.03 產業經濟研討會 3418761915年棉花進出口量圖三資料來源: 黃炎培、龐淞,1966,中國四十年海關商務統計圖表18761915年, 龍門書店出版社,p.4041及p.98992008.01.03 產業經濟研討會 35III. 總結2008.01.03 產業經濟研討會 361949年前的中國紡織工業五項特點n外國壟斷資本和官方資本占有支配地位,而民間資本一直處於被排擠、被壓抑的地位。總結n紡織設備大都依賴

16、從國外進口。n技術與管理落後,生產效率低下。n關稅變化在這期間扮演重要的角色。2008.01.03 產業經濟研討會 371949年前的中國紡織工業四項特點總結n工廠企業集中在少數沿海城市,主要是上海、天津、青島等通商口岸。中國棉紡織業地域分佈經過三次轉變:n甲午戰爭1895年前,紡織廠多以上海為集中地,但1895年後,到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年爆發為止,新設各廠分散於蘇浙二省的次級城市。2008.01.03 產業經濟研討會 381949年前的中國紡織工業四項特點總結n19321936年,華商離開上海向次級都市分散,日商向華北擴張。n19141931年,紡織廠又重新集中到上海,同時青島、天津、無錫等地成為次級集中地,這次轉變的最大動力在於外商。2008.01.03 產業經濟研討會 39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