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保密基本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H****o 文档编号:12828788 上传时间:2022-04-26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保密基本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2022年保密基本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保密基本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保密基本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保密基本学问考试试题及答案保密基本学问考试试题 一、单项挑选题共 40 题,每题 1 分,共 40 分;1、国家隐秘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 ,在肯定时间内只限肯定范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A 依据实际需要确定 B 依照法定程序确定 C 依据领导的意图确定2、一切国家机关、 武装力气、 政党、社会团体、 都有保守国家隐秘的义务;A 国家公务员 B 共产党员 C 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3、保守国家隐秘的工作实行积极防范、突出重点、依法治理,的方针;A 确保国家隐秘安全 B 便利各项工作的开展 C 既确保国家隐秘安全又便利信息资源合理利用4、各级机关、单位对产生的国家隐秘事项,应当依据准时确定密级;A 保

2、密法实施方法 B 保密规章制度 C 国家隐秘及其密级详细范畴的规定5、一份文件为隐秘级,保密期限是10 年,应当标注为 ;A 隐秘 10 年 B 隐秘 C 隐秘 10 年6、某文件标注“绝密”,表示该文件保密期限为;A 30 年 B 20 年 C 长期7、国家隐秘的保密期限届满的,自行;A 变更 B 公开 C 解密8、重要涉密部门的人员选配,应当坚持的原就,并定期进行考核,不适合的应准时调整;A 谁选配谁负责 B 先审后用 C 先选后训9、涉密人员离岗、 离职前, 应当将所保管和使用的涉密载体全部清退,并 ;A 登记销毁 B 订卷归档 C 办理移交手续10、复制属于国家隐秘的文件、资料或摘录、

3、引用、汇编属于国家隐秘内容的涉密载体, 原件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畴;A 不得擅自转变 B 可以依据情形转变 C 可以转变11、制作涉密载体,应当依照有关规定,注明发放范畴及制作数量,涉密载体应当编排次序号;A 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 B 提出治理要求 C 仔细进行核对12、印刷、复印等行业在复制国家隐秘载体方面,接受县级以上各级政府的指导和监督;A 公安部门 B 工商部门 C 保密行政治理部门13、印刷、复印等行业的定点单位,在复制国家隐秘载体时,应当尽量缩短复制 时间,对不能当即取走,确需过夜的,须放在安全牢靠的内,并派人值班看管;A 车间 B 仓库 C 文件柜14、收发涉密载体,应当履行手

4、续;A 清点、登记、编号、签收等 B 交接 C 签字15、任何情形下,不得向境外传递隐秘载体;A 隐秘级 B 隐秘级 C 绝密级16、变更密级或解密,应由A 密件使用单位打算 B 原定密机关、单位打算,也可以由其上级机关打算C 国家保密行政治理部门指定的单位打算17、传递绝密级隐秘载体,;A 只能通过机要交通递送 B 只能通过要要通信递送C 必需通过机要交通、机要通信或派人直接递送18、领导干部阅办隐秘文件、资料和办理其他属于国家隐秘的事项,应在内进行;A 办公场所 B 家中 C 现场19、销毁涉密载体,应当送指定的厂家销毁,并由销毁单位派专人押运监销;A 公安部门 B 上级机关 C 保密行政

5、治理部门20、销毁隐秘文件、资料要履行手续,并由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到指定场所监销;A 清点 B 交接 C 审批、登记21、在境外遇到危及所携带的国家隐秘载体安全的紧急情形时,要立刻所携带的隐秘载体,并准时向本单位的保密部门报告;A 销毁 B 藏匿 C 邮寄22、储备国家隐秘信息的介质,应按所储备信息的密级标明密级,并按相应的密级文件进行治理;A 最高 B 最低 C 相应23、涉密场所应当依据国家有关规定经相关部门的安全技术检测,与境外机构、人员住宅保持 的安全距离;A 300 米 B 1000 米 C 相应24、电脑信息系统的保密治理应实行制,由使用电脑信息系统的单位主管领导负责本单位的电脑信息

6、系统的保密工作,并指定有关机构和人员详细承办;A 分工负责 B 单位负责 C 领导责任25、电脑信息系统安全保密治理人员应经过严格审查,定期进行,并保持相对稳固;A 考评 B 考试 C 考核26、各单位保密工作机构应对电脑信息系统的工作人员进行的保密培训, 并定期进行保密训练和检查;A 工作中 B 定期 C 上岗前27、电脑和信息系统应实行相应的防泄漏的保密措施;A 信息 B 密级资料 C 电磁28、电脑信息系统打印输出的涉密文件,应当按相应文件进行治理;A 一般 B 一般 C 密级29、涉密电脑信息系统不得与国际互联网或其他公共信息网络连接,必需实行 ;A 防火墙隔离 B 物理隔离 C 规律

7、隔离30、储备国家隐秘信息的 U盘只能在 电脑上使用;A 本单位同一密级或更高密级的涉密B 办公用 C 上网用31、储备过国家隐秘的信息介质可以密级使用;A 提高 B 降低 C 解除32、涉密信息处理场所应当定期或者依据需要进行检查;A 安全性能 B 保密技术 C 不定期33、绝密级国家隐秘技术在保密期限内申请专利或者保密专利;A 可以 B 不得 C 暂缓34、新闻出版单位和供应信息的单位,应当依据国家保密法规,建立健全保密审查制度;A 报纸杂志 B 工商部门 C 新闻出版35、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隐秘法的规定,泄露国家隐秘,情节严峻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A 有意 B 有意或

8、过失 C 过失36、发生泄密大事应当快速查明,准时实行补救措施,并报告保密行政治理部门和上级领导机关;A 主要、次要责任者 B 被泄露国家隐秘的内容和密级、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危害、大事的主要情节和有关责任者C 大事属于什么性质37、某领导外出时提包被窃,找回后发觉包内钱物丢失,涉密文件完整无缺;这一大事 A 属于泄密大事 B 不应视为泄密大事C 在不能证明文件未被不应知悉者知悉时,按泄密大事处理;38、属于国家隐秘的文件、 资料或其他物品下落不明的, 自发觉之日起, 绝密级、隐秘或隐秘级分别在内查无下落的,应当按泄密大事处理;A 10 日, 60 日 B 15 日, 60 日 C 10 日,

9、30 日39、泄密大事查处工作的终结期限为; A 6 个月 B 1 个月 C 3 个月40、发生泄密大事的机关、单位,应当在发觉后的小时内,书面对有关保密行政治理部门报告;A 60 B 48 C 2441、向境外组织、机构人员泄露绝密级国家隐秘的泄密案件,由组织或参与查处;A 省、自治区、直辖市保密行政治理部门B 国家保密行政治理部门C 中心国家机关保密部门42、过失泄露绝密级 件、隐秘级 件或隐秘级 件的,应予立案;A 1 , 2, 3 B 1 ,3,3 C 1 , 3, 443、对在定密工作中因玩忽职守、不负责任错定、漏定,致使国家隐秘泄露,或者阻碍正常沟通,使国家利益造成缺失的,应视情节

10、的轻重追究当事人的;A 行政责任 B 刑事责任 C 法纪责任44. 2021 年,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隐秘法,自2021 年起实施; A、4 月 29 日, 8 月 1 日 B、4 月 29 日, 10 月 1 日 C、5 月 9 日, 10 月 1 日45. 新保密法 规定,国家隐秘的保密期限, 除另有规定外, 绝密级不超过 年,隐秘级不超过 年,隐秘级不超过 年; A、五十,三十,二十 B、二十,十,五 C、三十,二十,十46. 涉密电脑安装从互联网下载或来历不明软件存在的泄密隐患主要是:A、被植入“木马”窃密程序 B、死机 C、盗版危

11、害47. 新保密法第三条规定任何的行为,都必需受到法律追究;A、泄露国家隐秘 B、窃取国家隐秘 C、危害国家隐秘安全48. 涉密电脑及相关设备储备数据的复原,必需到进行;A、销售单位 B、国家保密行政治理部门批准的涉密数据复原资质单位C、原生产单位49. 处理涉密信息的电脑、机、复印机等办公自动化设备应当在单位内部进行 修理,现场有特地人员监督, 严禁修理人员读取或复制涉密信息; 确需送外修理的,应当;A、拆除涉密信息储备部件 B 、对涉密信息储备部件进行加密处理C、将涉密信息删除50、涉密信息系统是指由电脑及其相关和配套设备、设施构成的, 依据肯定的应用目标和规章储备、处理、传输信息的系统或

12、者网络;A、国家隐秘 B、工作隐秘 C、商业隐秘51、涉密信息系统建设使用单位应当依据系统处理国家隐秘信息的确定系统密级,并按相应密级的涉密信息系统防护要求进行爱护和治理;A、最低密级 B、大多数文件的密级 C、最高密级52、集中储备、处理工作隐秘的信息系统和信息设备,参照级信息系统和信息设备治理;A、绝密 B、隐秘 C、隐秘53、新保密法第四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公开的事项,应当;A、依法公开 B、以公开为原就公开 C、经保密审查后公开54、关于新保密法中定密权限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确定国家隐秘的密级,必需遵守定密权限B、中心国家机关、省级机关及其授权的机关、单位只能确定绝密级国

13、家隐秘C、设区的市、自治州一级的机关及其授权的机关、单位可以确定隐秘级和隐秘级国家隐秘55、国家机关和涉密单位的涉密信息系统投入使用前应经过审查批准;A、本单位保密工作机构 B、保密行政治理部门 C、主管领导56、涉密信息设备改作非涉密信息设备使用或剔除处理时,应当;A、删除涉密文件 B、格式化储备部件 C、将涉密信息储备部件拆除57、涉密信息系统的保密设施、设备应当与系统 ;A、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爱护B、同步规划,同步运行,同步爱护C、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58. 涉密信息系统应当严格设定用户权限,依据制涉密信息知悉范畴; A、最高密级防护 最大授权治理B、最低密级防护 最小授权

14、治理C、最高密级防护 最小授权治理 和的原就,控59. 甲涉密单位面临搬迁, 大量涉密电脑和移动储备介质亟待寄运; 正确的做法有: A、将涉密电脑和移动储备介质通过中国邮政一般邮寄渠道寄运此类物品都有相应保管负责人,由于人多,事务纷杂,无需审批即交B、由涉密人员自行携带搬运C、通过机要交通渠道寄运60. 传递涉密载体的做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在市内传递隐秘级和隐秘级涉密载体,通过机要文件交换站进行,也可以派专人送达B、传递涉密载体,可由收件机关、单位的任一工作人员签收 C、寄往市外的涉密载体,要通过机要交通或机要通信部门传递61. 以下关于绝密级载体治理,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传递涉密载体要

15、通过机要交通或机要通信部门B、禁止携带绝密级涉密载体外出C、禁止携带绝密级载体参与涉外活动62. 以下不属于涉密移动储备介质的是:A、涉密电脑B、移动硬盘、软盘C、优盘、储备卡63. 在涉密岗位工作的人员,依据涉密程度分为 ,实行分类治理;A、核心涉密人员,重要涉密人员,一般涉密人员B、核心涉密人员,一般涉密人员,非涉密人员 C、重要涉密人员,一般涉密人员,非涉密人员64. 设有机要文件交换站的城市,在市内传递涉密载体,可以通过机要交换站进行;A 绝密级、隐秘级、隐秘级 B 隐秘级、隐秘级 C 隐秘级 D 隐秘级65. 使用涉密载体,要依据密级和制发机关、单位要求,确定;办理登记、签收手续,应

16、在符合保密要求的阅读、使用;A 知悉人员范畴 地方 B 保密期限 办公场所C 知悉人员范畴 办公场所 D 保密期限 地方 66摘录、引用国家隐秘内容形成的涉密载体,应; A 按新生成密件治理,重新确定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畴B 按原件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畴治理C 按隐秘级密件治理D 按隐秘级密件治理67. 涉密电脑改作非涉密电脑使用,应当经过技术、单位批准,并实行的安全技术处理措施;A 拆除信息储备部件 B 删除涉密文件 C 格式化硬盘 D 硬盘分区68. 可真正保证涉密电脑及信息系统不受来自公共信息网络的黑客攻击, 同时也为涉密电脑及信息系统划定了明确的安全边界;A 隔离卡 B 安全保密防

17、护设备 C 安全保密防护软件 D 物理隔离69. 涉密电脑可以使用;A 无线网卡 B 无线键盘 C 打印机 D 蓝牙传输器70. 保密法第四十八条是对十二项严峻违规行为法律责任的规定,这一规定说明,应依法追究责任;A 不管是否产生涉密实际后果,只要发生所列举的严峻违规行为之一的B 发生所列举的严峻违规行为任何一项,且产生泄密实际后果的C 不管是否产生涉密实际后果,发生两项以上严峻违规行为的D 产生涉密实际后果的违规行为71. 机关、单位应当所确定的国家隐秘;对在保密期限内因保密事项范畴调 整不再作为国家隐秘的事项, 或者公开后不会损害国家安全和利益,不需要连续保密的,应当;A 定期审核 变更密

18、级 B 不定期审核 解密 C 定期审核 准时解密 D 不定期审核 变更密级72. 涉及国家隐秘的信息系统, 不得直接或间接地与互联网或其他公共信息网络连接,;A 可以实行规律隔离 B 必需实行物理隔离C 使用隔离设备隔离 D 但不需要隔离73涉密场所中,电脑不得配备、安装、使用视频和输入设备;A 全部的 B 涉密的 C 连接互联网的 D 便携式74涉密信息系统和信息设备,依据储备、处理国家隐秘信息的,实行爱护;A 最高密级 分级 B 最低密级 等级 C 平均密级 分级 D 最高密级 无差异 75涉密岗位, 是指在日常工作中 或者接触、知悉国家隐秘事项的岗位;A 产生 常常 B 经管 有时 C

19、产生 经管 常常 D 产生 经管 有时76. 确因工作需要,且目的地不通外交信使,携带国家隐秘载体出境的,应 当经中心和国家机关保密工作机构或地市级 含以上地方保密行政治理部门批准;A 隐秘级 B 隐秘级 绝密级 C 隐秘级 D 隐秘级 隐秘级77. 绝密级国家隐秘载体携带出境;A 按需要 B 可以 C 不得 D 审查后78. 制作隐秘载体,应标明,注明发放范畴、;A 密级 隐秘点及编号 B 密级和保密期限 制作数量及编号C 密级和保密期限隐秘点及数量 D 密级 制作数量及编号79. 商业隐秘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益人带来,具有有用性并经权益人实行保密措施的;A 社会效益 技术信息 B 经

20、济利益 经营信息C 社会效益 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D 经济利益 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80. 任用、聘用的境外治理、 科研人员确需接触、 知悉我国家隐秘的, 应依据原就,报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省区、市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批准;A 一事一批 B 集中审批 C 定期审批 D 年度审批一、挑选题;81、新闻出版的保密工作,要坚持贯彻的方针;A、既保守国家隐秘又有利新闻出版工作正常进行B、自审和送审相结合 C、新闻出版单位与业务部门共同负责82、新闻出版单位及其采编人员对被采访单位、 被采访人申明属于国家隐秘的事项, 公开报道、出版;A、可以 B、不得 C、特殊情形下可以83、中共中心保密委员会办公室、

21、国家保密局关于国家隐秘载体保密治理的规定中所称国家隐秘载体,是指;A、文件、资料、图表和书刊 B、电磁信息载体 C、以文字、数据、符号、图形、图像、声音等方式记载国家隐秘信息的纸介质、磁介质、光盘等各类物品;磁介质载体包括电脑硬盘、软盘和录音带、 录像带等84、发生泄密大事的机关、单位,应当快速查明,准时实行补救措施,并报告有关保密工作部门和上级机关;A、主要、次要责任者,及一切涉密者B、被泄露的国家隐秘的内容和密级、造 成或者可能造成危害的范畴和严峻程度、 大事的主要情节和有关责任者 C、大事属于敌我冲突或人民内部冲突,及处理上采纳法律手段或行政手段的依据85、国家隐秘是关系 ,依照法定程序

22、确定,在肯定时间内只限肯定范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A、国家的安全和利益 B、国家的经济安全和政治利益 C、国家和民族的安全利益86、涉及国家隐秘的通信、 办公自动化和电脑信息系统的建设, 必需与保密设施的建设同步进行,报经审批后,才能投入使用;A、地市级以上公安部门 B、县市级以上保密部门 C、地市级以上保密部门87、由国家主管部门组织的国家训练、执职业资格、国家公务员录用和专业技术人员资格等国家统一考试的,在启用前均属于国家隐秘;A、试题、答案和评分标准 B 、试题、答案 C、试题88、传递隐秘载体,应当包装密封;隐秘载体的信封或者袋牌上应当标明;A、密级 B、密级和编号 C、密级、编号和收发

23、件单位名称89、销毁纸介质隐秘载体,送造纸厂销毁的,应当送销毁,并由送件单位2 人以上押运和监销;A、个体造纸厂 B、国有造纸厂 C、保密工作部门指定的厂家90、以下表述正确的选项是;A、泄露隐秘级国家隐秘,情节稍微的,可以酌情免予或者从轻赐予行政处分B、泄露隐秘级国家隐秘,情节稍微的,可以酌情从轻赐予行政处分C、泄露绝密级国家隐秘,情节稍微的,可以酌情从轻赐予行政处分91、设有机要文件交换站的城市,在市内传递隐秘载体,可以通过机要文件交换站进行;A、隐秘级、绝密级 B、隐秘级、隐秘级 C、隐秘级、隐秘级、绝密级92、中共中心保密委员会关于党政领导干部保密工作责任制的规定中所称党政领导干部,是

24、指党和国家机关担任领导职务的干部;A、县处级以上含县处级 B、县处级以上不含县处级C、司局级以上含司局级93、国家隐秘的密级分为;A、绝密、隐秘、隐秘三级 B 、绝密和隐秘两级 C、隐秘和隐秘两级94、储备国家隐秘信息的电脑媒体,应按 标明密级,并按相应密级的文件进行治理;A、所储备信息的最高密级B、所储备多数信息的密级C、所储备常用信息的密级95、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国家隐秘法的规定,过失泄露国家隐秘,情节严峻的,应当 ;A、追究刑事责任 B、进行批判训练 C、赐予党纪、政纪处分96、国家隐秘信息 在与国际网络联网的电脑信息系统中储备、处理、传递;A、可以 B、不得 C、经批准可以97、具

25、有属于国家隐秘内容的会议和其他活动,应当实行保密措施,并对参与人员进行保密训练,规定详细要求;A、地市级以上保密部门 B、主办单位 C、同级保密部门98、绝密级的国家隐秘,只有才能接触;A、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 B、经过批准的人员 C、共产党员99、国家隐秘区分于其他隐秘的关键是A、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 B、依照法定程序确定 C、在肯定时间内保密 D、只限肯定范畴的人员知悉100、我国保密工作体制的核心是A、党管保密 B、一个机构,两块牌子 C、依法治理 D、依法行政101、保密工作是为爱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将 掌握在肯定范畴和时间内,防止泄露或被非法利用,由国家特地机构组织实施的活动;A、隐秘 B

26、、敏锐信息 C、国家隐秘 D、国家隐秘、工作隐秘等102、 是党中心统一领导党政军保密工作的领导机构A、国家保密局 B、国家安全委员会 C、中心保密委员会办公室 D、中心保密委员会103. 国家隐秘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 ,在肯定时间内只限肯定范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A 依据实际需要确定 B 依照法定程序确定C 依据领导的意图确定104. 保密法规定: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气、政党、社会团体、 都有保守国家隐秘的义务;A 国家公务员 B 共产党员C 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105. 机关、单位对所产生的国家隐秘事项,应当依据 确定密级,同时确定保密期限和知悉范畴;A 保密法实施条例 B 本机关、单位保密

27、规章制度C 国家隐秘及其密级的详细范畴的规定106一份文件为隐秘级,保密期限是10 年,应当标注为 ;A 隐秘 10 年 B 隐秘 C 隐秘 10 年 107某文件标注“绝密”,表示该文件保密期限为 ; A 30 年 B 20 年 C 长期108. 机关、单位应当建立信息系统和信息设备使用 制;机关、单位主要领导负总责, 分管保密工作的领导负责详细组织和谐, 保密工作机构和信息化工作机构详细负责治理工作;A分工负责 B 单位负责 C 保密治理责任109. 涉密储备介质可以 密级使用;A提高 B 降低 C 解除110. 机关、单位违反保密法规定,对应当定密的事项不定密,或者对不应当定 密的事项定

28、密,造成严峻后果的,由有关机关、单位依法对 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A 直接 赐予处分B 全部 追究刑事责任C 相关 赐予处分111机关、单位制发涉密文件信息资料时应当明确要求;A传递和接收 B 清退和销毁 C 使用和保管112. 选购用于储备、处理国家隐秘的信息设备,应当优先选用 ;A 知名品牌设备B 国产设备C 进口设备113. 涉密信息设备的使用和保管场所应当安全牢靠;便携式涉密信息设备应当在 中储存;A 保密柜 B 办公室 C 机要室 D 加锁的抽屉114确定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应当遵循的原就是 ;A最小化的原就 B 最大化的原就c 适当兼顾的原就 D 保密与效益平稳的原就11

29、5. 符合国家保密要求的隐秘级电脑用户身份鉴别胜利后,闲暇操作时间通常 ,超过这一规定值,应当重新进行身份鉴别;A 不超过 1 分钟 B 不超过 3 分钟C 不超过 5 分钟 D 不超过 10 分钟116. 某单位新购置了一批带有无线互联功能的笔记本电脑,预备作为涉密电脑使用,以下做法正确的选项是 ;A 将笔记本电脑确定涉密等级并粘贴密级标志后,作为涉密电脑使用B 在笔记本电脑操作系统的“设备治理器中”将无线网卡禁用C 从笔记本电脑的 BlOS设置中关闭无线网卡功能 D 拆除笔记本电脑中具有无线互联功能的硬件模块117确定国家隐秘的知悉范畴,应当依据 ;A 实际需要原就B 可控化原就C 工作需

30、要限定在最小范畴D 工作需要原就118保密法规定的确定、变更和解除国家隐秘的程序为:由 提出详细看法, 经 审核批准;A 承办人 定密责任人B 定密责任人 领导C 承办人 保密员D 保密员 保密委主任119查处泄密大事结案应当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A 泄密大事已经调查清晰;B 泄密大事已经调查清晰,已经实行必要的补救措施;C 泄密大事已经调查清晰, 已经实行必要的补救措施, 对泄密责任人已经作出处理;D 泄密大事已经调查清晰, 已经实行必要的补救措施, 对泄密责任人已经作出处理,发生泄密大事的机关、单位已经实行加强保密工作的措施;120. 按规定,泄密大事查处工作应在内结案;A 一个月B 三个月

31、C 六个月D 一年121. 依据保密法第十八条的规定,国家隐秘的变更包括 的变更;A密级、保密期限、知悉范畴B密级、保密期限,涉密内容C保密期限、知悉范畴D密级、保密期限、知悉范畴、涉密内容 122依据保密法规定,机关、单位应将涉及 确定为“保密要害部门”;A绝密级、隐秘级或较多隐秘级国家隐秘的机构B绝密级、隐秘级、隐秘级国家隐秘的机构C绝密级或者较多隐秘级、隐秘级国家隐秘的机构D较多绝密级、隐秘级、隐秘级国家隐秘的机构123. 按规定,隐秘级电脑身份鉴别口令长度不少于位,应实行组成复杂、不易推测的口令,并定期更换口令,更换周期不得长于;A 4 3 天 B 6 7 天;C 8 一个月 D 10

32、三个月;124. 处理涉密信息的多功能一体机 一般线路连接;连接后, 将涉密信息传输到公共通信网络上,或被境外情报机构远程掌握;A不能与不会 B 可以与会C不能与可能 D 可以与不会125. 涉密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爱护应当依据 要求进行,挑选具有 的单位承担;A国家保密规定和标准信息系统建设资质 B国家保密规定和标准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C信息安全等级爱护标准信息系统建设资质D信息安全等级爱护标准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126. 处理涉密信息的电脑及移动储备介质、机、复印机等办公自动化设备应当在 修理,现场有特地人员监督,严禁修理人员读取或复制涉密信息;确需外送修理的,应当 ; A 本单位

33、内部 拆除涉密信息储备部件B定点修理点 拆除硬盘C本单位内部 派专人跟随监督D定点修理点 拆除涉密信息储备部件B 定密责任人 领导C 承办人 保密员D 保密员 保密委主任119查处泄密大事结案应当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A 泄密大事已经调查清晰;B 泄密大事已经调查清晰,已经实行必要的补救措施;C 泄密大事已经调查清晰, 已经实行必要的补救措施, 对泄密责任人已经作出处理;D 泄密大事已经调查清晰, 已经实行必要的补救措施, 对泄密责任人已经作出处理,发生泄密大事的机关、单位已经实行加强保密工作的措施;120. 按规定,泄密大事查处工作应在内结案;A 一个月B 三个月C 六个月D 一年121. 依

34、据保密法第十八条的规定,国家隐秘的变更包括 的变更;A密级、保密期限、知悉范畴B密级、保密期限,涉密内容C保密期限、知悉范畴D密级、保密期限、知悉范畴、涉密内容 122依据保密法规定,机关、单位应将涉及 确定为“保密要害部门”;A绝密级、隐秘级或较多隐秘级国家隐秘的机构B绝密级、隐秘级、隐秘级国家隐秘的机构C绝密级或者较多隐秘级、隐秘级国家隐秘的机构D较多绝密级、隐秘级、隐秘级国家隐秘的机构123. 按规定,隐秘级电脑身份鉴别口令长度不少于位,应实行组成复杂、不易推测的口令,并定期更换口令,更换周期不得长于;A 4 3 天 B 6 7天;C 8 一个月 D 10三个月;124. 处理涉密信息的

35、多功能一体机 一般线路连接;连接后, 将涉密信息传输到公共通信网络上,或被境外情报机构远程掌握;A不能与不会 B 可以与会C不能与可能 D 可以与不会125. 涉密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爱护应当依据 要求进行,挑选具有 的单位承担;A国家保密规定和标准信息系统建设资质 B国家保密规定和标准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C信息安全等级爱护标准信息系统建设资质 D信息安全等级爱护标准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126. 处理涉密信息的电脑及移动储备介质、机、复印机等办公自动化设备应当在 修理,现场有特地人员监督,严禁修理人员读取或复制涉密信息;确需外送修理的,应当 ; A 本单位内部 拆除涉密信息储备部件B定

36、点修理点 拆除硬盘C本单位内部 派专人跟随监督D定点修理点 拆除涉密信息储备部件127. 保密法第四十九条规定了定密不当的法律责任;对应当定密的事项不定密, 或者对不应当定密的事项定密,造成 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应承担法律责任;A 不良影响B 国家隐秘失去爱护C 较大负面影响D 严峻后果128. 处理国家隐秘信息的单台电脑,应当依据所处理信息的 ,依据相应级别涉密信息系统的有关要求进行爱护和治理;A最低密级 B 平均密级C最高密级 D 知悉范畴129. 涉及国家隐秘的信息系统与互联网或其他公共信息网络,不得直接或间接连接, ;A 可以实行规律隔离 B 必需实行物理隔离C 必

37、需使用隔离设备隔离 D 不需要隔离130. 在涉密场所中使用的 电脑,不得配备、安装视频和音频输入设备;A 全部的 B 涉密的C 连接互联网的 D 便携式131. 国家机关和涉及国家隐秘的单位托付其他单位印制国家隐秘载体,挑选具有国家隐秘载体印制资质的单位;A 可以 B 无需C 应当 D 自行打算是否132. 机关、单位对其制作的国家隐秘载体作出国家隐秘标志;不属于国家隐秘的, 做出国家隐秘标志;A 应当 可以 B 可以 也可以C 不应当 应当 D 应当 不应当133. 机关、单位任用、聘用的境外人员因工作需要知悉国家隐秘的,应依据 原就,报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省、 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

38、主管部门批准, 并与对方签订保密协议;A 一事一批 B 集中审批C 定期审批 D 年度审核134. 确因工作需要,且目的地不通外交信使的,经地市级地方保密行政治理部门核准,可以自行携带 国家隐秘载体出境;A 隐秘级 B 隐秘级和隐秘级C 隐秘级 D 隐秘级、隐秘级和绝密级135不得通过机要文件交换站传递 涉密载体;A 全部 B 绝密级C 隐秘级 D 隐秘级136. 收到国家隐秘载体的机关、单位,要依据和制发机关、单位的要求及 ,确定本机关、单位知悉人员范畴;A 密级 行政级别B 保密期限 行政级别C 密级 工作的实际需要D 保密期限 内容137. 机关、单位执行上级确定的国家隐秘事项,需要定密

39、的,依据确定;在这种情形下,该机关、单位 ;A 保密事项范畴 仍需要相应的定密权限B 所执行的国家隐秘事项的密级不需要相应的定密权限C 保密事项范畴 不需要相应的定密权限D 所执行的国家隐秘事项的密级仍需要相应的定密权限138. 绝密级涉密载体应指定专人治理,未经原定密机关、单位或者其上级机关批准, ;A 可以复制和摘抄 B 不行以复制但可以摘抄C 不得复制和摘抄 D 只能复制一份139. 省直某机关厅长李某工作调动,按规定应对其所使用和保管的文件、资料进行清理;李某应当 A 只将“红头文件”整理清退即可B 将个人使用和保管的涉密载体全部清退给原工作单位,并办理移交手续C 将整理后的各类资料移

40、交给新工作单位D 将个人使用和治理的各类载体全部销毁140. 机关、单位应建立互联网接入审批和登记制度;中心和国家机关各部门互联网接入口数量原就上不超过;省级以下党政机关逐步实现互联网接入;A 两个 集中 B 三个 集中C 两个 分部门 D 三个 分部门141. 机关、单位应建立健全互联网信息发布保密审查制度,指定机构和人员负责对拟在互联网发布的信息进行保密审查,并建立审查记录档案;审查应坚持 、全面审查,并综合分析信息关联性,防止因数据汇聚涉及国家隐秘;A一事一审 B 集中审查C一周二审 D 一月一审142. 涉密人员不得在中储备 的工作单位、职务等敏锐信息,不得启用的远程数据同步功能;A

41、一般涉密人员 B 重要涉密人员C 核心涉密人员 D 各级涉密人员143. 机关、单位的可能定为保密要害部门A 科技处 B 保密室C 档案室 D 涉密信息系统机房144. 涉密会议、活动的保密工作实行 的原就;A 谁监督,谁负责 B 谁主管,谁负责C 谁批准,谁负责 D 谁主办,谁负责145 涉密信息系统建设完成后, 应当经过国家保密行政治理部门授权的测评机构的安全保密测评和 审查批准,符合涉密信息系统分级爱护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A 本单位信息中心B 公安机关C 设区市以上保密行政治理部门D 本单位保密委146. 机关、单位涉密网络使用治理,应依据 严格设定用户权限,依据 原就,掌握国家隐秘信

42、息知悉范畴;A 行政级别 最高密级防护和最小授权治理B 岗位职责 适当密级防护和适当授权治理C 行政级别 最高密级防护和适当授权治理D 岗位职责 最高密级防护和最小授权治理147. 重大涉密会议、活动应当请 对保密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并供应必要的 ;A 保密行政治理部门 安全保密技术服务保证B 保密行政治理部门 技术检查设备C 主办单位保密工作机构 安全保密技术服务保证D 主办单位保密工作机构 技术检查设备148. 机关、单位对不属于本机关、本单位确定的国家隐秘,认为符合保密法规定应当解密的, 向原定密机关、单位或者其上级机关提出建议,发觉单位 自行打算解密;A、可以 可以 B 、可以 无权C、应当 可以 D、应当 无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