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及其测试与评价(PPT 48页).pptx

上传人:修**** 文档编号:12726168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PPTX 页数:48 大小:154.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部控制及其测试与评价(PPT 48页).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内部控制及其测试与评价(PPT 48页).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部控制及其测试与评价(PPT 48页).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部控制及其测试与评价(PPT 48页).pptx(4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内部控制及其测试与评价第一节 内部控制概述一、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一)“内部牵制”阶段 以任何个人或部门不能单独控制任何一项或一部分业务权力的方式进行组织的责任分工,每项业务通过正常发挥其他个人或部门的作用和功能进行交互检查或控制。 例如把保险柜的钥匙交给两个以上工作人员持有。如果不同时使用这两把以上的钥匙,保险柜就打不开。 第一节 内部控制概述n(二)“内部控制”阶段n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初,在内部牵制思想的基础上产生了内部控制制度的概念。 n在这个阶段中,内部控制制度的范围已超出了直接与会计和财务部门功能有关的内容范畴,具体包括会计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控制和管理控制两大部分。其中会计控

2、制是指与财产安全和财产记录可靠性有直接联系的方法和程序,如授权批准控制、不相容职务控制、财产接触控制和内部审计等;管理控制是指与提高经营效率和贯彻管理方针有关的方法和程序,如统计分析、动态研究、业绩报告、雇员培训计划和质量控制等。 第一节 内部控制概述(三)“内部控制结构”阶段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于1988年5月发布了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对内部控制结构的考虑。 该公告指出:“企业的内部控制结构包括企业为实现特定目标提供合理保证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公告认为内部控制结构由三个要素构成:控制环境、 会计系统和 控制程序第一节 内部控制概述n(四)“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n进入2

3、0世纪90年代后,人们对内部控制的研究又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1992年,美国“反对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 Treadway Commission)”下属的由美国会计学会、注册会计师协会、国际内部审计人员协会、财务经理协会和管理会计学会等组织参与的“发起组织委员会(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 of the Treadway Commission,简称COSO)”发布了指导内部控制实践的纲领性文件内部控制整体框架。这份报告堪称内部控制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n报告指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层及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活动的效率和

4、效果、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性等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同时提出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系统和沟通、监督五个相互联系的要素构成。第一节 内部控制概述n(五)“企业风险管理框架”阶段n2004年9月,COSO发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框架(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Framework)。该框架就是在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报告的基础上,结合萨班斯奥克斯法案(SarbnesOxley Act of 2002)在报告方面的要求,明确提出企业风险管理是由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共同参与的,应用于企业战略制定和企业内部各层次和部门的,用于识别可能对企业造

5、成影响的事项,并在其风险偏好范围内管理风险,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同时指出,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由内部环境、目标制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控八个相互关联的要素构成。第一节 内部控制概述n二、内部控制的内涵n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1号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将内部控制定义为“内部控制是被审计单位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守,由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设计和执行的政策和程序。”第一节 内部控制概述n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理解内部控制:n1. 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1)财务报告的可靠性,这一目标

6、与管理层履行财务报告编制责任密切相关;(2)经营的效率和效果,即经济有效地使用企业资源,以最优方式实现企业的目标;(3)在所有经营活动中遵守法律法规的要求,即在法律法规的框架下从事经营活动。n2. 设计和实施内部控制的责任主体是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对内部控制负有责任。n3. 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手段是设计和执行控制政策和程序。(看内部控制规范意见稿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例子) 第一节 内部控制概述n三、内部控制的要素n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系统和沟通、对控制的监督n(一)控制环境n控制环境包括治理职能和管理职能,以及治理层和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及其重要性的态度、认

7、识和措施。控制环境设定了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基调,影响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态度。良好的控制环境是实施有效内部控制的基础。 第一节 内部控制概述n构成控制环境的要素包括:n1. 对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念的沟通与落实n对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念的沟通与落实既包括管理层如何处理不诚实、非法或不道德行为,也包括在被审计单位内部,通过行为规范以及高层管理人员的身体力行,对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念的营造和保持。n例如,管理层在行为规范中指出,员工不允许从供货商那里获得超过一定金额的礼品,超过部分都须报告和退回。尽管该行为规范本身并不能绝对保证员工都照此执行,但至少意味着管理层已对此进行明示,它连同其他程序,可能构成一个

8、有效的预防机制。第一节 内部控制概述n2. 对胜任能力的重视n胜任能力是指具备完成某一职位的工作所应有的知识和能力。 n3. 治理层的参与程度n 治理层(董事会)对股东会负责,行使以下主要职责: n (1)负责召集股东会,并向股东会报告工作; n (2)执行股东会的决议; n (3)决定公司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 n(4)制定公司年度财务预、决算方案; n(5)制定公司利润分配方案,弥补亏损方案; 第一节 内部控制概述n(6)制定公司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的方案; n(7)拟定公司分立、合并、变更公司形式、解散及设立子公司等方案; n(8)决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 n(9)聘任和解聘公司经理。

9、根据经理的提名,聘任或者解聘公司副经理、财务负责人,决定其报酬事项; n(10)制定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 (本职责源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有限责任公司为例。) n治理层对控制环境影响的要素有:治理层相对于管理层的独立性、成员的经验和品德、对被审计单位业务活动的参与程度、治理层行为的适当性、治理层所获得的信息、管理层对治理层所提出问题的追踪程度,以及治理层与内部审计人员和注册会计师的联系程度等。 第一节 内部控制概述n4. 管理层的理念和经营风格n管理层的理念包括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理念,即管理层对内部控制以及对具体控制实施环境的重视程度。 n管理层的经营风格是指管理层所能接受的业务风险的性质

10、。例如,管理层是否经常投资于风险特别高的领域或者在接受风险力面极为保守,不敢越雷池一步。(对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有意义)第一节 内部控制概述n5. 组织结构及职权与责任的分配n被审计单位的组织结构为计划、运作、控制及监督经营活动提供了一个整体框架。n6. 人力资源政策与实务n政策与程序(包括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通常取决于执行人。因此,被审计单位员工的能力与诚信是控制环境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人力资源政策与实务涉及招聘、培训、考核、晋升和薪酬等方面。 第一节 内部控制概述n(二)风险评估过程n任何经济组织在经营活动中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很多风险并不为经济组织所控制,但管理层应当确定可以承受的风险水平

11、,识别这些风险并采取一定的应对措施。 n风险评估过程的作用是,识别、评估和管理影响被审计单位实现经营目标能力的各种风险。n发展海外经营。海外扩张或收购会带来新的并且往往是特别的风险,进而可能影响内部控制,如外币交易的风险(包括汇率变动可能产生的损失或收益,可进行套期保值)。 n 新的会计准则。采用新的或变化了的会计准则可能会增大财务报告发生重大错报的风险。第一节 内部控制概述n(三)信息系统与沟通n信息系统与沟通是收集与交换被审计单位执行、管理和控制业务活动所需信息的过程,包括收集和提供信息(特别是履行内部控制岗位职责所需的信息)给适当人员,使之能够履行职责。n信息系统与沟通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管

12、理层对经营活动作出正确决策和编制可靠的财务报告的能力。沟通可以采用政策手册、会计和财务报告手册和备忘录等形式进行,也可以通过发送电子邮件、口头沟通和管理层的行动来进行。第一节 内部控制概述n(四)控制活动n控制活动是指有助于确保管理层的指令得以执行的政策和程序。包括与授权、业绩评价、信息处理、实物控制和职责分离等相关的活动。n1. 授权n授权包括一般授权和特别授权。n一般授权是指管理层制定的要求组织内部遵守的普遍适用于某类交易或活动的政策。n特别授权是指管理层针对特定类别的交易或活动逐一设置的授权,如重大资本支出和股票发行等。特别授权也可能用于超过一般授权限制的常规交易。例如,同意因某些特别原

13、因,对某个不符合一般信用条件的客户赊购商品。第一节 内部控制概述n2. 业绩评价n业绩评价主要包括被审计单位分析评价实际业绩与预算(或预测、前期业绩)的差异,综合分析财务数据与经营数据的内在关系,将内部数据与外部信息来源相比较,评价职能部门、分支机构或项目活动的业绩(如银行客户信贷经理复核各分行、地区和各种贷款类型的审批和收回),以及对发现的异常差异或关系采取必要的调查与纠正措施。第一节 内部控制概述n3. 信息处理n与信息处理有关的控制活动包括信息技术的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n信息技术一般控制是指与多个应用系统有关的政策和程序,有助于保证信息系统持续恰当地运行(包括信息的完整性和数据的安全性)

14、,支持应用控制作用的有效发挥,通常包括数据中心和网络运行控制,系统软件的购置、修改及维护控制,接触或访问权限控制,应用系统的购置、开发及维护控制。例如,程序改变的控制、限制接触程序和数据的控制、与新版应用软件包实施有关的控制等都属于信息技术一般控制。第一节 内部控制概述n信息技术应用控制是指主要在业务流程层面运行的人工或自动化程序,与用于生成、记录、处理、报告交易或其他财务数据的程序相关,通常包括检查数据计算的准确性,审核账户和试算平衡表,设置对输入数据和数字序号的自动检查,以及对例外报告进行人工干预。n4. 实物控制n实物控制主要包括对资产和记录采取适当的安全保护措施,对访问计算机程序和数据

15、文件设置授权,以及定期盘点并将盘点记录与会计记录相核对。例如,现金、有价证券和存货的定期盘点控制。实物控制的效果影响资产的安全,从而对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及审计产生影响。第一节 内部控制概述n5. 职责分离n职责分离主要包括被审计单位如何将交易授权、交易记录以及资产保管等职责分配给不同员工,以防范同一员工在履行多项职责时可能发生的舞弊或错误。n(五)对控制的监督n管理层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建立和维护控制并保证其持续有效运行,对控制的监督可以实现这一目标。监督是由适当的人员,在适当、及时的基础上,评估控制的设计和运行情况的过程。 第一节 内部控制概述n四、内部控制的固有局限性n内部控制存在固有局限性,

16、无论如何设计和执行,只能对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提供合理的保证。内部控制存在的固有局限性包括:n(一)被审计单位实施内部控制的成本效益问题会影响其效能.当实施某项控制成本大于控制效果而发生损失时,就没有必要设置控制环节或控制措施。n(二)内部控制一般都是针对经常而重复发生的业务而设置的,如果出现不经常发生或未预计到的业务,原有控制就可能不适用。第一节 内部控制概述n(三)内部控制即便设计完善,也可能因执行人员的粗心大意、精力分散、判断失误以及对指令的误解而失效。n(四)内部控制可能因有关人员相互勾结、内外串通而失效。n(五)内部控制可能阴险执行人员滥用职权或屈从于外部压力而失效。n(六)内部控制可能

17、因经营环境、业务性质的改变而削弱或失效。第一节 内部控制概述n五、内部控制与审计的关系n在确定内部控制与审计的关系时应当明确以下三点:n1. 审计人员在执行财务报表审计业务时,不论被审计单位规模大小,都应当对与审计相关的内部控制进行充分的了解。n2. 审计人员应当了解与审计相关的内部控制以识别潜在错报的类型,考虑导致重大错报风险的因素,以及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第一节 内部控制概述n3. 与审计相关的控制n内部控制的目标旨在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守。审计人员审计的目标是对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发表审计意见,尽管要求审计人员在财务报

18、表审计中考虑与财务报表编制相关的内部控制,但目的并非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意见。因此,审计人员需要了解和评价的内部控制只是与财务报表审计相关的内部控制,并非被审计单位所有的内部控制。n与审计相关的控制,包括被审计单位为实现财务报告可靠性目标设计和实施的控制。 第一节 内部控制概述n例如,用以保护资产的内部控制可能包括与实现财务报告可靠性和经营效率、效果目标相关的控制。审计人员在了解保护资产的内部控制各项要素时,可仅考虑其中与财务报告可靠性目标相关的控制。例如,保护存货安全的控制可能与审计相关,但在生产中防止材料浪费的控制通常就与审计不相关,只有所用材料的成本没有在财务报表中如实反映,

19、才会影响财务报表的可靠性。第二节 内部控制的了解与描述n一、内部控制的了解n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是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基础。n(一)对内部控制了解的深度n对内部控制了解的深度,是指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时对内部控制了解的程度。包括评价控制的设计,并确定其是否得到执行,但不包括对控制是否得到一贯执行的测试。 第二节 内部控制的了解与描述n审计人员在了解内部控制时,应当评价控制的设计,并确定其是否得到执行。评价控制的设计是指考虑一项控制单独或连同其他控制是否能够有效防止或发现并纠正重大错报。n控制得到执行是指某项控制存在且被审计单位正在使用。n如果控制设计不当,

20、不需要再考虑控制是否得到执行。 第二节 内部控制的了解与描述n(二)了解内部控制的程序n合理利用以往的审计经验 n除利用以往的审计经验外,通常还可以实施下列风险评估程序,以获取有关控制设计和执行的审计证据: n1. 询问被审计单位的人员。询问本身并不足以评价控制的设计以及确定其是否得到执行,注册会计师应当将询问与其他风险评估程序结合使用。n2. 观察特定控制的运用,以便了解业务授权、文件记录等内部控制的执行是否与制度规定相吻合。n3. 检查文件和报告。包括查阅相关内部控制文件和检查内部控制生成的文件和记录,如组织结构图、职务说明书、工薪记录表和内部审计报告等。第二节 内部控制的了解与描述n4.

21、 追踪交易在财务报告信息系统中的处理过程(穿行测试)。n穿行测试,又称全程测试、了解性测试,是指在每一类交易循环中选择一笔或若干笔业务进行测试,以验证内部控制的实际运行是否与审计工作底稿上所描述的内部控制相一致。例如,为了复查购货循环的内部控制,审计人员可选择一笔或若干笔购货业务,把包括请购、订货、验收、保管、核票、付款、登账在内的整个购货业务流程进行详细检查,以确定购货循环内部控制中各环节实际执行情况是否与其所了解的内部控制相一致。若发现实际执行情况与审计工作底稿中的有关描述不一致,审计人员应当对审计工作底稿加以修正。第二节 内部控制的了解与描述n(三)在被审计单位整体层面了解内部控制n1.

22、 了解控制环境 n控制环境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具有广泛影响但控制环境本身并不能防止或发现并纠正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注册会计师在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时,应当将控制环境连同其他内部控制要素产生的影响一并考虑。例如,将控制环境与对控制的监督和具体控制活动一并考虑。第二节 内部控制的了解与描述n2.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风险评估n3. 了解信息系统与沟通n4. 了解控制活动n审计人员应当了解控制活动,以足够评估认定认定层次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和针对评估的风险设计进一步审计程序。在了解控制活动时,审计人员应当重点考虑一项控制活动单独或连同其他控制活动,是否能够以及如何防止或发现并纠正各类交

23、易、账户余额、列报存在的重大错报。 第二节 内部控制的了解与描述n5. 了解对控制的监督n了解被审计单位整体层面的内部控制以评估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n被审计单位整体层面的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将直接影响重要业务流程层面控制的有效性,进而影响审计人员拟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第二节 内部控制的了解与描述n(四)在业务流程层面了解内部控制n由于内部控制的各个要素,尤其是信息系统和控制活动更多更好地体现在业务流程层面,因此,审计人员应当从被审计单位重要业务流程层面了解内部控制,并据此评估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进而针对评估的风险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n在重要业务流程层面了解和评

24、估内部控制通常采取下列步骤:n1. 确定被审计单位的重要业务流程和重要交易类别;2. 了解重要交易流程,并记录获得的了解;3. 确定可能发生错报的环节4. 识别和了解相关控制;5. 执行穿行测试,证实对交易流程和相关控制的了解;6. 进行初步评价和风险评估。第二节 内部控制的了解与描述n二、内部控制的描述n(一)文字叙述法n(二)调查问卷法n(三)流程图法第三节 内部控制评价及其应用n一、对内部控制的初步评价及其应用n审计人员对控制的评价结论可能是:(1)所设计的控制单独或连同其他控制能够防止或发现并纠正重大错报,并得到执行;(2)控制本身的设计是合理的,但没有得到执行;(3)控制本身的设计就

25、是无效的或缺乏必要的控制。n由于对控制的了解和评价是在穿行测试完成后,但又在测试控制运行有效性之前进行的,因此,上述评价结论只是初步结论,仍可能随控制测试后实施实质性程序的结果而发生变化。第三节 内部控制评价及其应用 评价结论的应用: (1)如果认为被审计单位控制设计合理并得到执行,能够有效防止或发现并纠正重大错报,那么,通常可以信赖这些控制。这样一来,需要确信所信赖的控制在整个拟信赖期间都有效地发挥了作用,即审计人员应对这些控制在该期间内是否得到一贯运行进行测试,即执行控制测试。第三节 内部控制评价及其应用n(2)如果控制本身设计不合理,不能实现控制目标,或者尽管控制设计合理,但没有得到执行

26、,那么审计人员通常认为控制是无效的,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而直接实施实质性程序。 第三节 内部控制评价及其应用n二、控制测试n(一)控制测试的含义及要求n1. 控制测试的含义n控制测试指的是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n在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时,应当从下列方面获取关于控制是否有效运行的审计证据:(1)控制在所审计期间的不同时点是如何运行的;(2)控制是否得到一贯执行;(3)控制由谁执行;(4)控制以何种方式运行(如人工控制或自动化控制)。第三节 内部控制评价及其应用n从这四个方面来看,控制运行有效性强调的是控制能够在各个不同时点按照既定设计得以一贯执行。因此,在了解控制是否得到执

27、行时,审计人员只需抽取少量的交易进行检查或观察某几个时点。但在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时,审计人员需要抽取足够数量的交易进行检查或对多个不同时点进行观察第三节 内部控制评价及其应用n2. 控制测试的要求 审计人员通过实施风险评估程序,可能发现某项控制的设计是存在的,也是合理的,同时得到了执行。在这种情况下,出于成本效益的考虑,审计人员可能预期,如果相关控制在不同时点都得到了一贯执行,与该项控制有关的财务报表认定发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就不会很大,也就不需要实施很多的实质性程序。为此,审计人员可能会认为值得对相关控制在不同时点是否得到了一贯执行进行测试,即实施控制测试。 第三节 内部控制评价及其应用n(

28、二)控制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n1. 控制测试的性质n控制测试的性质是指控制测试所使用的审计程序的类型及其组合。n虽然控制测试与了解内部控制的目的不同,但两者采用审计程序的类型通常相同,包括询问、观察、检查和穿行测试。此外,控制测试的程序还包括重新执行。第三节 内部控制评价及其应用n通常只有当询问、观察和检查程序结合在一起仍无法获得充分的证据时,才考虑通过重新执行来证实控制是否有效运行。n例如,为了合理保证计价认定的准确性,被审计单位的一项控制是由复核人员核对销售发票上的价格与统一价格单上的价格是否一致。但是,要检查复核人员有没有认真执行核对,仅仅检查复核人员是否在相关文件上签字是不够的,审计

29、人员还需要自己选取一部分销售发票进行核对,这就是重新执行程序。n但是,如果需要进行大量的重新执行,就要考虑通过实施控制测试以缩小实质性程序的范围是否有效率。第三节 内部控制评价及其应用n2. 控制测试的时间n控制测试的时间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何时实施控制测试;二是测试所针对的控制适用的时点或期间。 n如果审计人员必须取得被审财务报表所覆盖的整个年度里控制有效性的证据,从审计有效性的角度来看,控制测试应尽可能安排在期中的后期执行。 第三节 内部控制评价及其应用n3. 控制测试的范围n控制测试的范围主要是指某项控制活动的测试次数。第三节 内部控制评价及其应用n(三)控制测试的结果对实质性程序的影响n

30、如果控制测试的结果支持预期的控制有效性,从而支持较低的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水平,审计人员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就相对较高,拟实施的实质性程序的范围可相应较少;相反,如果控制测试的结果不支持预期的控制有效性,审计人员应当提高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可接受的检查风险随之降低,拟实施的实质性程序的范围应当相应扩大。第四节管理建议书教材326页一、管理建议书的含义 指注册会计师针对审计过程中注意到的、可能导致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产生重大错报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提出的书面建议。二、管理建议书的内容1、标题:管理建议书2、收件人: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第四节管理建议书3、审计目的、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4、管理建议书的性质管理建议书不应被视为对内部控制发表的鉴证意见,所提建议不具有强制性和公证性。4、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及其影响程度和改进建议5、使用范围及使用责任6、签章7、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企业管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