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中学语文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课件.pptx

上传人:春哥&#****71; 文档编号:12721936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PPTX 页数:50 大小:562.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中学语文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部编版中学语文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中学语文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中学语文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课件.pptx(5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古代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有很多佳作,不仅语言隽美,而且意境深远。它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因此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了流传千古的名篇。今天,我们来学习四首古诗词中的两首,感受古代诗人的广阔胸襟和思乡之情。作者介绍: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著有孙子略解,诗歌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 作此诗时,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削平了北方群雄,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统一了北方。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东临东临碣碣石石, ,以以观观沧

2、沧海海。水何水何澹澹澹澹, ,山岛山岛竦峙竦峙。树木丛生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百草丰茂。秋风秋风萧萧瑟瑟, ,洪波涌起。洪波涌起。日月之行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若出其中; ; 星星汉汉灿烂灿烂, ,若出其里。若出其里。幸幸甚至哉甚至哉! !歌以咏志。歌以咏志。 观沧海观沧海曹曹 操操cng理解字词: 1. 临:到达,登上。 2.何:多么。 3.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4.竦峙:耸立。竦、峙都是耸立的意思。 5.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6.行:运行。 7.星汉:银河。 8.若:好像。 我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

3、在萧瑟的秋风中,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日月运行不息,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豪情壮志吧。自学时间:自学时间:4分钟分钟自主感知自主感知1:方法指导:方法指导:1.抓住关键词。抓住关键词。2.领会古诗中的意境。领会古诗中的意境。(可以从诗中写了哪些景物形象入手)(可以从诗中写了哪些景物形象入手)第二层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 海水荡漾,山岛耸立动静相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树木百草,秋风洪波静动相配,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 第一层第一层(开

4、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声,非常质朴,“观观”字领全篇字领全篇。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一句主要交代了观海地点、方位,句中虽没有写人,但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登山观海时那种勃勃英姿。:第三层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这两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这两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合作探究合作探究自学内容:自学内容: 品读“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诗句。方法指导:方法指导:从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联系写作背景入手。自学时间:自学时间:5分

5、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这首诗看似写景,实则述志。当时曹操正处于事业的最高峰,北方群雄已被他削平,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的残部,消除了后患,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他就可以一统天下了。因此,其中的“日月之行”四句,构思独具匠心,把大海塑造成能包容宇宙的博大宏伟的艺术形象。表现了诗表现了诗人的宽广胸怀和丰富的想象力,抒发了统一中人的宽广胸怀和丰富的想象力,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国,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情景结合,借景抒情情景结合,借景抒情 在这首诗中,景和情是紧密结合着的。作者通过写沧海,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抒发了

6、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写作手法:写作手法: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唐 李白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随君直到夜郎西!闻闻/ /王昌龄王昌龄/ /左迁龙标左迁龙标/ /遥有此寄遥有此寄 唐唐 李白李白杨花杨花/ /落尽落尽/ /子规子规/ /啼,啼,闻道闻道/ /龙标龙标/ /过过/ /五溪。五溪。我寄我寄/ /愁心愁心/ /与与/ /明月,明月,随君随君/ /直到直到/ /夜郎夜郎/ /西!西!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李白(李白(701年年762年)年) ,字太白,字太白,号

7、青莲居士,又号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谪仙人”。唐代。唐代诗人,出生于西域,幼时随父迁居锦诗人,出生于西域,幼时随父迁居锦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州昌隆(今四川江油)。方法指导:方法指导:从作者情感和诗歌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入手从作者情感和诗歌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入手。自学内容:自学内容:自学时间:自学时间:10分钟分钟诗的各句写了什么内容?诗的各句写了什么内容? 第三四句:两句意思关联很紧:第三四句:两句意思关联很紧:“我寄愁心与明月我寄愁心与明月”是诗人的奇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奇想呢?尾联便是是诗人的奇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奇想呢?尾联便是回答。回答。 第一句:点出闻讯的时节第一句:点出闻讯的时节暮春

8、。暮春。“杨花杨花”给给人以飘忽不定的感,而子规的啼声人以飘忽不定的感,而子规的啼声“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二,二者合听起来便有了伤感的气氛。者合听起来便有了伤感的气氛。 第二句:点题,五溪在当时是偏远之地,传达出第二句:点题,五溪在当时是偏远之地,传达出诗人为朋友的不幸而悲伤的感情。诗人为朋友的不幸而悲伤的感情。“闻道龙标闻道龙标”要轻读,要轻读,“过五溪过五溪”要重读。要重读。听闻消息,远在扬州、行止不定的诗人听闻消息,远在扬州、行止不定的诗人只好把一片深情托付给千里明月,向老友遥只好把一片深情托付给千里明月,向老友遥致思念之忧了。这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致思念之忧了。这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

9、法,表达了对老友遭遇的深深忧虑,对当时现,表达了对老友遭遇的深深忧虑,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深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实的愤慨不平,有深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关怀。诗的各句写了什么内容?诗的各句写了什么内容?本诗小结本诗小结全诗选择了杨花、子规、明月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力编织出一个朦胧的梦境,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达标自测:达标自测:1.观沧海中,最能反应诗人的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2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3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4观

10、沧海一诗中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达标自测:达标自测:5观沧海一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6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歌表达诗人对友人的关心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7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借景物来渲染无限悲凉气氛的句子是: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课堂小结课堂小结 观沧海的主旨是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抒发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首诗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以抒发感愤,表达对王昌龄怀才

11、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布置作业:布置作业:1 1高分突破高分突破2 2背诵两首古诗背诵两首古诗导入: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前面我们学习了“建安风骨建安风骨”的代的代表作观沧海,还品味了王湾诗中的表作观沧海,还品味了王湾诗中的淡淡的思乡愁绪,今天我们再学习两首淡淡的思乡愁绪,今天我们再学习两首诗,一起去领略白居易笔下西湖的早春诗,一起去领略白居易笔下西湖的早春风光和马致远曲中的天涯沦落人的凄苦风光和马致远曲中的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之情。 王湾,唐代诗人,洛阳人。 次北固山下中,诗人经镇江到江南一带去,一路行来,当船停泊在北固山下的时候,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触发了心中的情思,吟成了这一千古名篇。自

12、学内容:自学内容:方法指导:方法指导:自学时间:自学时间:10分钟分钟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两句两句中中“平平”阔阔“正正”“”“悬悬”四字用得非常巧妙,四字用得非常巧妙,说说你的看法。说说你的看法。自学内容:自学内容:方法指导:方法指导:从遣词造句的方法入手。从遣词造句的方法入手。自学时间:自学时间:4分钟分钟“平平”阔阔“正正”“”“悬悬”四字炼得好:四字炼得好:“潮平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潮平”一语,又是一语,又是为颈联中为颈联中“江春江春”一语作铺垫。一语作铺垫。马致远,(约1251

13、-1321以后),号东篱,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散曲家。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暮鸦在树梢上盘旋,昏鸦要归巢了;他走过横架在老树,看到暮鸦在树梢上盘旋,昏鸦要归巢了;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看到溪流上的小桥,看到“小桥流水人家小桥流水人家”,炊烟缕缕,是一派清,炊烟缕缕,是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这时太阳就要下山了,太阳也回家了;自己雅、安适的景象。这时太阳就要下山了,太阳也回家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

14、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难熬的长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难熬的长夜。唉,自己有家难归,令人心碎肠断,更添悲愁。问君能有夜。唉,自己有家难归,令人心碎肠断,更添悲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尝试想象画面:尝试想象画面:这首诗歌写了藤、树、鸦、桥、水、家、这首诗歌写了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夕阳、断肠道、风、马、夕阳、断肠1111种景物,在深秋暮种景物,在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夕阳西下夕阳西下”点明了特定的时间,也照应点明了特定的时间,也照应了前文的了前文的“昏昏”字,属于写景铺

15、垫。字,属于写景铺垫。“断肠人断肠人在天涯在天涯”点出了主人公,直抒天涯游子之悲点出了主人公,直抒天涯游子之悲,属于卒章显志。属于卒章显志。 白描是中国画技法名,指单用墨色线白描是中国画技法名,指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施色彩的画法。条勾描形象而不施色彩的画法。 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我国优秀的古典小说水浒传、多用白描的手法;天净沙秋思也是典型代表作。 这首曲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情景交融”的特点是怎样在文中得到体现的? 这首元曲重在表达天涯沦落人的这首元曲重在表达天涯沦落人的凄苦凄苦之之情,但人的感情是难以表达的,作者运

16、用传情,但人的感情是难以表达的,作者运用传统的统的寄情于物寄情于物的写法,把这种凄苦愁楚之情,的写法,把这种凄苦愁楚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枯藤、老树、昏鸦、小桥、刻画得淋漓尽致,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使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使人感到具体生动。人感到具体生动。达标自测1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4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

17、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5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表现游子漂泊无依、愁苦之情的名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6.天净沙秋思的主旨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课堂小结课堂小结五千年的文明衍生的无比灿烂的传统文化五千年的文明衍生的无比灿烂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是流淌在黑眼睛、黑头发、黄皮是我们的根,是流淌在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血液中的特质。经常读读这传统文肤的中国人血液中的特质。经常读读这传统文化中的优美诗篇,它会带给我们无比美妙的愉化中的优美诗篇,它会带给我们无比美妙的愉悦,会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悦,会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布置作业布置作业1.背诵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2.完成高分突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