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pptx

上传人:修**** 文档编号:12717276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PPTX 页数:101 大小:1.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pptx(10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一、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二、二、欧洲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欧洲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三、三、美洲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美洲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四、四、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五、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五、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三、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状况三、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状况四、区域贸易一体化与多边贸易体系的关系四、区域贸易一体化与多边贸易体系的关系 所谓区域经济一体化(所谓区域经济一体化(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是指地理区域上比较接近的

2、两,是指地理区域上比较接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实行的某种形式的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实行的某种形式的经济联经济联合合,或组成的区域性经济组织。,或组成的区域性经济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征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征 通过通过条约条约的形式,组成各种类型松散的经济联的形式,组成各种类型松散的经济联合,建立起合,建立起超国家超国家的决策和管理机构,制定共同的决策和管理机构,制定共同的政策措施,实施共同的行为准则,规定较为具的政策措施,实施共同的行为准则,规定较为具体的共同目标,实现成员国的体的共同目标,实现成员国的产品产品甚至是甚至是生产要生产要素素在本地区内的在本地区内的自由流动自由流动 目的:促进地区

3、性的专业分工;发挥规模经济目的:促进地区性的专业分工;发挥规模经济效益;迅速发展生产技术,不断提高成员国的机效益;迅速发展生产技术,不断提高成员国的机构经济福利。构经济福利。 成员国要成员国要让渡一部分国家主权让渡一部分国家主权,由一体化组织,由一体化组织共同行使,实行经济的干预与调节。共同行使,实行经济的干预与调节。制度化的经济制度化的经济联合联合1、按一体化的程度来划分、按一体化的程度来划分 1)优惠贸易安排)优惠贸易安排(preferential trade arrangements, PTA) 对全部或部分商品规定特别的关税优惠对全部或部分商品规定特别的关税优惠 2)自由贸易区)自由贸

4、易区(free trade area, FTA) 成员国间商品的自由贸易成员国间商品的自由贸易 各成员间保持各自的关税结构各成员间保持各自的关税结构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3)关税同盟)关税同盟(customs union) 商品的自由贸易;商品的自由贸易; 对非成员国的商品进口建立统一的关税制度对非成员国的商品进口建立统一的关税制度 开始带有超国家的性质开始带有超国家的性质 比荷卢关税同盟。 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关税同盟(2010年7月)4)共同市场)共同市场(common market) 商品的自由贸易商品的自由贸易 共同关税共同关税 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生产

5、要素的自由流动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5)经济同盟)经济同盟( economic union ) 商品的自由贸易商品的自由贸易 统一的关税制度统一的关税制度 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共同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共同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 一体化的程度从商品交换扩展到生产、分配一体化的程度从商品交换扩展到生产、分配6)完全的经济一体化)完全的经济一体化(complete economic integration) 各成员国还统一所有重大的经济政策,如财政各成员国还统一所有重大的经济政策,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福利政策、农业政策,以及有政策、货币政策、福利政策、农业

6、政策,以及有关贸易及生产要素流动的政策,并有相应的机构关贸易及生产要素流动的政策,并有相应的机构来执行共同的对外经济政策。来执行共同的对外经济政策。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PTA FTA CU CM EU PEU区域一体化的组织形式区域一体化的组织形式2、按一体化的范围划分、按一体化的范围划分 1)部门一体化()部门一体化(sectoral integration) 2)全盘一体化)全盘一体化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3、按参加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划分、按参加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划分 1)水平一体化)水平一体化(horizontal integration

7、) 又称横向一体化,是由经济发展水平相同或又称横向一体化,是由经济发展水平相同或接近的国家所形成的经济一体化形式。接近的国家所形成的经济一体化形式。 (北北型、南南型)(北北型、南南型) 2)垂直一体化)垂直一体化(vertical integration) 又称纵向一体化,是由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又称纵向一体化,是由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所形成的一体化。(南北型)国家所形成的一体化。(南北型) 据WTO的统计,WTO成员向其通报的214个区域贸易协定中,有83个是南北型的。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 第一阶段:最初兴起第一阶段:最初兴起 - 20世纪世纪50年代,主要局限

8、于欧洲,一体化程年代,主要局限于欧洲,一体化程度较低度较低 - EEC(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 - EFTA(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欧洲自由贸易联盟) 英国、瑞典、挪威、瑞士、奥地利、丹麦和葡萄牙组英国、瑞典、挪威、瑞士、奥地利、丹麦和葡萄牙组成的自由贸易区。(成的自由贸易区。(1960年,七国联盟;年,七国联盟;1970年冰岛加入)年冰岛加入) - 1948年到年到1994年,通报给年,通报给GATT的区域贸易的区域贸易协定共有协定共有109项,其中西欧国家就占了项,其中西欧国家就占了76项,占总项,占总数的数的70%。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状况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状况 第二

9、阶段: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较大发展第二阶段: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较大发展 - 20世纪世纪60年代,世界其他地区的效仿欧洲。年代,世界其他地区的效仿欧洲。 - 非洲:西非经济共同体非洲:西非经济共同体 中非国家经济共同体中非国家经济共同体 东部和南部非洲优惠贸易区东部和南部非洲优惠贸易区 - 拉美:安第斯集团拉美:安第斯集团 中美洲共同市场中美洲共同市场 加勒比共同体加勒比共同体 拉丁美洲自由贸易协会拉丁美洲自由贸易协会 - 大部分限于停顿和解体。原因:大部分限于停顿和解体。原因: 1)进口替代内向型发展战略和区域化的目标相冲突;)进口替代内向型发展战略和区域化的目标相冲突; 2)受进口冲击部门有强大

10、的影响力;)受进口冲击部门有强大的影响力; 3)70年代以及年代以及80年代初期的国际环境也不利于发展中年代初期的国际环境也不利于发展中国家区域化的发展。国家区域化的发展。第三阶段:新的发展时期第三阶段:新的发展时期 8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进入新的发展年代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进入新的发展时期,进入时期,进入90年代,达到鼎盛时期。年代,达到鼎盛时期。表现:表现:1)一体化组织数量增多,组织规模扩大,程度加)一体化组织数量增多,组织规模扩大,程度加深。深。2)新现象:)新现象: - 垂直一体化垂直一体化 - 跨洲际的一体化跨洲际的一体化向向WTO通报并已实施的地区贸易协定通报并已实施的地区

11、贸易协定到到2011年年1月,全球自由贸易协定有月,全球自由贸易协定有207个,个,80%是近十年出现的,是近十年出现的,2010年向年向WTO通通报的就有报的就有16个。其中美国有个。其中美国有13个自贸协定,个自贸协定,19个自贸伙伴。个自贸伙伴。中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已签协议的自贸区已签协议的自贸区内地与港澳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内地与港澳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中国中国- -东盟东盟中国中国- -巴基斯坦巴基斯坦中国中国- -智利智利中国中国- -新西兰新西兰中国中国- -新加坡新加坡中国中国- -秘鲁秘鲁亚太贸易协定(优惠贸易安排)亚太贸易协定(优惠贸易安排)中国中国

12、- -哥斯达黎加哥斯达黎加中国中国冰岛冰岛中国中国瑞士瑞士已签协议的自贸区已签协议的自贸区内地与港澳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2003年签署)中国-东盟(2010年全面建成)中国-巴基斯坦(2009年签署协定)中国-智利(2005年签署)中国-新西兰(2008年签署)中国-新加坡(2008年签署)中国-秘鲁(2009年签署)亚太贸易协定(优惠贸易安排)中国-哥斯达黎加(2010年签署)中国-冰岛(2013年4月16日)中国瑞士(2013年7月6日签署)正在谈判的自贸区正在谈判的自贸区中国中国- -海合会(海合会(20092009年年6 6月)月)(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沙

13、特阿拉伯、阿联酋、科威特、阿曼、卡塔尔和巴林六个成员国。 )中国中国-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20052005年年6 6月启动)月启动)中国中国- -挪威(挪威(20082008年年9 9月启动)月启动)中国中国- -韩国(韩国(20122012年年5 5月启动)月启动)中日韩(中日韩(20122012年年1111月开始谈判)月开始谈判)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RCEP)(10+6)(10+6)(20132013年年5 5月)月)海湾合作委员会正在研究的自贸区正在研究的自贸区中国中国- -印度印度中国中国- -哥伦比亚哥伦比亚1 1、世界贸易体系与区域贸易一

14、体化、世界贸易体系与区域贸易一体化 区域贸易一体化的发展是在多边主义所倡导的区域贸易一体化的发展是在多边主义所倡导的无歧视原则的无歧视原则的“例外例外”下进行的。下进行的。 无歧视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国民待遇原则无歧视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国民待遇原则 1 1)为何例外?)为何例外? 应对当时的政治现实应对当时的政治现实 真正意义上的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与多边贸易体制强调的与多边贸易体制强调的“非歧视非歧视”原则并不矛盾。原则并不矛盾。三、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多边贸易三、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多边贸易体系的关系体系的关系2)GATT第第24条条 是是GATT

15、处理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的主要处理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的主要条款。提供了一系列约束区域贸易协议的规则。条款。提供了一系列约束区域贸易协议的规则。 GATT缔约方集体审议和评估区域协议;缔约方集体审议和评估区域协议; 要求区域协议必须达到削减内部大部分贸要求区域协议必须达到削减内部大部分贸易的关税和数量限制的程度;易的关税和数量限制的程度; 任何区域内成员对非区域成员的贸易政策任何区域内成员对非区域成员的贸易政策总体上不能高于或更严格于建立区域贸易区之前总体上不能高于或更严格于建立区域贸易区之前的水平。的水平。2、区域贸易一体化和多边贸易体系的关系、区域贸易一体化和多边贸易体系的关系 1)区域贸

16、易一体化的发展对全球经济福利的)区域贸易一体化的发展对全球经济福利的影响有正反两方面。影响有正反两方面。 2)在推进全球贸易自由化方面,很大程度上)在推进全球贸易自由化方面,很大程度上区域一体化和多边一体化的进程是互补的,而不区域一体化和多边一体化的进程是互补的,而不是相互替代的。是相互替代的。 从发展目标上看,区域贸易协定和从发展目标上看,区域贸易协定和WTO都是都是在各自范围内在各自范围内“大幅降低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大幅降低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促进贸易自由化的发展。2011年年7月月20日,日,WTO公布的最新公布的最新2011年度报告中年度报告中指出:双边和区域贸

17、易协定的快速发展不仅能够指出:双边和区域贸易协定的快速发展不仅能够满足调控全球生产的需要,并使非成员方受益,满足调控全球生产的需要,并使非成员方受益, 对区域外国家而言,为降低或削减一个关税对区域外国家而言,为降低或削减一个关税同盟或自由贸易区对自己国家出口的不利影响,同盟或自由贸易区对自己国家出口的不利影响,最佳选择有三种:最佳选择有三种: 加入该区域一体化组织,从一个区外国加入该区域一体化组织,从一个区外国家变成一其中一员;家变成一其中一员; 联合其他区外国家建立新的区域一体化集联合其他区外国家建立新的区域一体化集团;团; 联合其他国家一体推动多边自由贸易化,联合其他国家一体推动多边自由贸

18、易化,降低各国贸易壁垒,进而减低降低各国贸易壁垒,进而减低“特惠特惠”性区域贸性区域贸易集团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程度。易集团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程度。第二节第二节 欧洲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欧洲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欧洲联盟(欧洲联盟(European Union),简称欧盟,),简称欧盟,当今世界起步最早、程度最高的经济一体化组织。当今世界起步最早、程度最高的经济一体化组织。(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关税同盟关税同盟”阶段阶段 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煤钢共同体(1951年)年)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58年)年) 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1958年)

19、年)欧洲共同体(欧洲共同体(1961年)年) 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煤钢共同体 德、法、意、比、荷、卢德、法、意、比、荷、卢 *1950年年5月,舒曼计划:联合经营法国和德国月,舒曼计划:联合经营法国和德国的煤钢工业,并欢迎其他西欧国家参加。的煤钢工业,并欢迎其他西欧国家参加。 *1951年年4月,月,“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巴黎条约巴黎条约”) *内容:逐步取消成员国间煤钢产品的进出口关内容:逐步取消成员国间煤钢产品的进出口关税和限额,成立煤钢共同市场;调节共同体成员税和限额,成立煤钢共同市场;调节共同体成员国的煤钢生产。国的煤钢生产。 *1952年年7月,条约生效。

20、月,条约生效。 1957年年3月,月,“建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建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合称,合称“罗马条约罗马条约”,1958年年1月生效。月生效。 六国试图将巴黎条约的原则扩大到其他领域的一六国试图将巴黎条约的原则扩大到其他领域的一个尝试。但因各有关成员国对核技术彼此实行保密,个尝试。但因各有关成员国对核技术彼此实行保密,所以条约规定的内容大部分未实现,而只限于组织所以条约规定的内容大部分未实现,而只限于组织了一些研究项目。了一些研究项目。 建立全面的关税同盟建立全面的关税同盟 1967年年7月月1日,三大共同体的主要机构实现合日,三大

21、共同体的主要机构实现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EC, European Communities)。)。 “欧洲共同市场欧洲共同市场”阶段阶段 1969年建立欧洲共同市场,但是仅实现了年建立欧洲共同市场,但是仅实现了商品的自由流通和共同农业政策,人员、劳务、商品的自由流通和共同农业政策,人员、劳务、资本还不能自由流动。资本还不能自由流动。 “欧洲统一大市场欧洲统一大市场”阶段阶段 1985年年3月,欧共体执委会主席德洛尔提出月,欧共体执委会主席德洛尔提出建立单一欧洲市场的宏伟蓝图。建立单一欧洲市场的宏伟蓝图。1992年年底,年年底,欧洲统一大市场由理想变为现实,成员国内部欧洲统

22、一大市场由理想变为现实,成员国内部基本实现四大流通。基本实现四大流通。1993年年1月月1日,欧洲统一日,欧洲统一大市场正式启动,在欧共体边境内部逐步实现大市场正式启动,在欧共体边境内部逐步实现人员、货物、服务和资本的自由流通。人员、货物、服务和资本的自由流通。 从从“共同市场共同市场”到到“经济与货币联盟经济与货币联盟” 1969年,就开始提出建立经货联盟的动议,拟在年,就开始提出建立经货联盟的动议,拟在1980年前分三个阶段实现。年前分三个阶段实现。 1979年,提出建立欧洲货币体系的设想,成员国间的汇年,提出建立欧洲货币体系的设想,成员国间的汇率:可调整的钉住,对外:联合浮动。率:可调整

23、的钉住,对外:联合浮动。1999年年1月月1日,欧日,欧元正式启动,进入国际金融市场,允许银行和证券交易所元正式启动,进入国际金融市场,允许银行和证券交易所进行欧元交易;进行欧元交易;2002年年1月纸币与硬币正式流通;月纸币与硬币正式流通;2002年年7月。欧元取代各成员国的货币开始流通,经货联盟建成。月。欧元取代各成员国的货币开始流通,经货联盟建成。 欧洲联盟的建立欧洲联盟的建立 1992年,欧共体年,欧共体12国政府代表签署了国政府代表签署了“欧洲经济与货币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联盟条约”和和“政治联盟条约政治联盟条约”,即,即“欧洲联盟欧洲联盟”条约,条约,于于1993年年11月月1日

24、正式生效,欧盟正式取代了欧共体。日正式生效,欧盟正式取代了欧共体。6国:德、法、意、比、荷、卢国:德、法、意、比、荷、卢 第一次扩大(第一次扩大(9国):国):1973年年1月月1日,英国、爱尔兰、丹日,英国、爱尔兰、丹麦加入麦加入 第二次扩大(第二次扩大(10国):国):1981年希腊加入;年希腊加入; 第三次扩大(第三次扩大(12国):国):1986年年1月月1日,西班牙和葡萄牙加日,西班牙和葡萄牙加入;入; 欧洲经济一体化向南扩展,成员国的经济差距扩大。欧洲经济一体化向南扩展,成员国的经济差距扩大。 第四次扩大(第四次扩大(15国):国):1995年,瑞典、芬兰、奥地利加入年,瑞典、芬兰

25、、奥地利加入 第五次扩大(第五次扩大(25国):国):10个中东欧国家于个中东欧国家于2004年年5月月1日加日加入欧盟。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捷克、斯入欧盟。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亚、马耳他、塞浦路斯。洛伐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亚、马耳他、塞浦路斯。 三个候选国: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土耳其。三个候选国: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土耳其。 第六次扩大(第六次扩大(27国):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国):罗马尼亚、保加利亚,2007年年1月月1日。日。 第七次扩大(第七次扩大(2828国):克罗地亚,国):克罗地亚,20132013年年7 7月月1 1

26、日日(二)欧盟的不断扩大(二)欧盟的不断扩大6国:德、法、意、比、荷、卢国:德、法、意、比、荷、卢(二)欧盟的不断扩大(二)欧盟的不断扩大 第七次扩大(第七次扩大(2828国):克罗地亚,国):克罗地亚,20132013年年7 7月月1 1日日 第六次扩大(第六次扩大(27国):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国):罗马尼亚、保加利亚,2007年年1月月1日。日。 第七次扩大(第七次扩大(2828国):克罗地亚,国):克罗地亚,20132013年年7 7月月1 1日日 第五次扩大(第五次扩大(25国):国):10个中东欧国家于个中东欧国家于2004年年5月月1日加日加入欧盟。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

27、兰、捷克、斯入欧盟。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亚、马耳他、塞浦路斯。洛伐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亚、马耳他、塞浦路斯。 三个候选国: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土耳其。三个候选国: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土耳其。 第四次扩大(第四次扩大(15国):国):1995年,瑞典、芬兰、奥地利加入年,瑞典、芬兰、奥地利加入 第三次扩大(第三次扩大(12国):国):1986年年1月月1日,西班牙和葡萄牙加日,西班牙和葡萄牙加入;入; 欧洲经济一体化向南扩展,成员国的经济差距扩大。欧洲经济一体化向南扩展,成员国的经济差距扩大。 第二次扩大(第二次扩大(10国):国):1981年希腊加

28、入;年希腊加入; 第一次扩大(第一次扩大(9国):国):1973年年1月月1日,英国、爱尔兰、丹日,英国、爱尔兰、丹麦加入麦加入(三)欧元区(三)欧元区 1998年年5月月3日,欧元区正式成立,共有日,欧元区正式成立,共有11个成员国:个成员国: 德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西班牙、葡萄牙、德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西班牙、葡萄牙、奥地利、意大利、芬兰、爱尔兰。奥地利、意大利、芬兰、爱尔兰。 2001年,希腊正式加入欧洲单一货币,成为欧元区的第年,希腊正式加入欧洲单一货币,成为欧元区的第十二个成员国。十二个成员国。 (15国中,除英国、瑞典、丹麦外,都是欧元区成员)国中,除英国、

29、瑞典、丹麦外,都是欧元区成员) 2004年新加入的年新加入的10个成员国都承诺启用欧元,承诺将在个成员国都承诺启用欧元,承诺将在2007年至年至2010年间加入。年间加入。 2007年年1月月1日,日,斯洛文尼亚斯洛文尼亚加入欧元区。加入欧元区。 2008年年1月月1日起,日起,马耳他马耳他和和塞浦路斯塞浦路斯加入欧元。加入欧元。 斯洛伐克斯洛伐克(2009年年1月月1日)、日)、爱沙尼亚(爱沙尼亚(2011年年1月月1日)日)拉脱维亚拉脱维亚(2014年年1月月1日)起正式加入欧元区,成为欧元区日)起正式加入欧元区,成为欧元区国家第国家第16、17、18个成员国。个成员国。欧元汇率欧元汇率截

30、至截至 2014.5.261 欧元欧元(EUR) = 0.8089 英镑英镑(GBP)1 欧元欧元(EUR) = 1.3619 美元美元(USD)1 欧元欧元(EUR) = 1.2206 瑞士法郎瑞士法郎(CHF)1 欧元欧元(EUR) = 138.79 日元日元(CNY)1 欧元欧元(EUR) = 0.678 澳元澳元(AUD)1 欧元欧元(EUR) = 8.4929人民币人民币(CNY) (四)欧盟的第五次扩大(四)欧盟的第五次扩大 1、扩大的过程、扩大的过程 2002年11月18日,欧盟邀请10国家入盟。自1998年3月到2002年10月,10个国家完成入盟谈判,于2003年4月签署入盟

31、协议。第五次扩大,规模最大的一次扩大。入盟的10国多为中东欧和波罗的海沿岸国家中东欧和波罗的海沿岸国家。此次扩大后的欧盟经济实力与美国不相上下,欧盟的整体实力有所增强。 2、第五次扩大的政治意义、第五次扩大的政治意义 标志着欧洲二战后形成的分裂局面的彻底终结欧洲二战后形成的分裂局面的彻底终结,对世界经济、国际政治与安全格局都 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欧盟东扩后,中东欧国家被进一步纳入欧盟政治版图,欧盟综合实力进一步提高欧盟综合实力进一步提高,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实力最雄厚的一个超国家政治实体,为欧盟成为未来世界多极化中的一极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欧盟东扩提高了欧盟与美打交道的政治资本提高了欧盟

32、与美打交道的政治资本,欧盟在政治上要求与美平起平坐的欲望增强。 欧盟东扩削弱了俄罗斯对中东欧国家的传统影削弱了俄罗斯对中东欧国家的传统影响响,并增加了欧盟对其余欧洲国家的吸引力和辐射力。 3、给欧盟带来的挑战、给欧盟带来的挑战 1)欧盟内部经济实力差距进一步扩大。p欧盟东扩后人口增加27%,但国内生产总值只增加了6%。p人均GDP:p拉脱维亚:欧盟平均的42.7%;卢森堡:平均水平的238.3%p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的人均收入只有欧盟平均的30%。p新成员国:渴望欧盟财政补贴和支持将增加欧盟的财政负担。p西欧国家的不满:p巨额补贴和援助p新成员国利用廉价劳动力和低税率的优势,吸引了大量老成员国的

33、投资,加剧了西欧产业空心化的趋势欧盟成员国的人均GDP(2013)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卢森堡卢森堡丹麦丹麦瑞典瑞典荷兰荷兰奥地利奥地利芬兰芬兰爱尔兰爱尔兰比利时比利时法国法国德国德国英国英国意大利意大利西班牙西班牙塞浦路斯塞浦路斯希腊希腊斯洛文尼亚斯洛文尼亚葡萄牙葡萄牙马耳他马耳他捷克捷克斯洛伐克斯洛伐克爱沙尼亚爱沙尼亚克罗地亚克罗地亚匈牙利匈牙利波兰波兰立陶宛立陶宛拉脱维亚拉脱维亚罗马尼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保加利亚系列1 2)欧盟东扩使欧盟扩大与深化矛盾日益突出,欧欧盟东扩使欧盟扩大与深化矛盾日益突出,欧洲联合的深化进程遭受挫折。洲联合的深化进程遭

34、受挫折。p欧盟东扩后给西欧国家在就业、投资、移民等方面造成了诸多冲击,许多老成员国民众的“扩大恐慌症”有所蔓延。p欧盟领导人希望借欧盟扩大来增强欧盟在地缘政治上和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但普通民众却担心扩大会对他们的就业和现有福利造成冲击。p欧盟宪法条约先后遭到法国和荷兰两国国民的否决,使欧盟陷于宪法危机。最近的民调结果显示,一半以上的欧盟公民不希望欧盟再扩大。p为恢复欧洲普通民众对欧盟以及对欧洲一体化的信心,欧盟决定在2007年接纳保、罗两国后暂停扩大。 欧盟宪法条约是欧盟的首部宪法,其宗旨是保证欧盟的有效运作以及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顺利进行。主要内容:一是改革欧盟委员会,扩大欧洲议会的权力;二是致

35、力于实施欧盟共同防务政策欧盟共同防务政策。 2004年10月29日,欧盟25个成员国的领导人在罗马签署了欧盟宪法条约。条约必须在欧盟全部成员国根据本国法律规定,通过全民公决或议会投票方式批准后方能生效。如获得所有成员国和欧洲议会的批准,条约于2006年11月1日正式生效。但法国和荷兰法国和荷兰两个欧盟创始成员国在2005年的全民公决中否决了该条约否决了该条约,迫使欧盟延长批约期限。 通过公民投票审批的国家通过公民投票审批的国家成员国日期结果 西班牙2005年2月20日是:76.7% 法国2005年5月29日否:54.67% 荷兰2005年6月1日否:61.54% 卢森堡2005年7月10日是:

36、56.52% 波兰2005年9月25日(无限期押后) 丹麦2005年9月27日(无限期押后) 葡萄牙2005年10月(无限期押后) 爱尔兰2005年年末(尚未决定公投日期) 捷克以议会同意取代全民公决 英国2006年4、5、6月(无限期押后) 通过议会审批的国家通过议会审批的国家 立陶宛是 匈牙利是欧洲议会是 斯洛文尼亚是 意大利是 希腊是 斯洛伐克是 西班牙是 奥地利是 德国是拉脱维亚是 卢森堡是 塞浦路斯是 马耳他是 比利时 是 爱沙尼亚是 芬兰是 捷克无限期推迟 瑞典无限期推迟p2007年年10月,月,欧盟宪法条约欧盟宪法条约被被里斯本条约里斯本条约取代取代 3)随着欧盟成员的增多,欧盟

37、内部达成共识越)随着欧盟成员的增多,欧盟内部达成共识越来越困难,削弱了欧盟的对外行动能力。来越困难,削弱了欧盟的对外行动能力。p 2006年在11月24日的赫尔辛基欧盟俄罗斯峰会上,尽管欧盟24个成员国赞成,但由于波兰使用否决权,使欧盟与俄罗斯新的战略伙伴协议成为泡影。 补充:波兰2006年11月在欧盟外长会议上以俄罗斯对波兰肉类等食品的进口禁令为由,否决了欧盟启动与俄罗斯签署新的伙伴合作关系协议谈判的动议。、欧盟东扩原因、欧盟东扩原因 在2004年东扩还未消化的情况下,欧盟仍然知难而进,继续吸纳保、罗两国,有自身利益的考虑。 1)避免欧洲重新走向战争,保证欧洲的和平与稳定。 2)以成员国资格

38、为诱饵,通过入盟谈判,推动周边国家按照欧盟的要求进行改革,推行市场经济,开放贸易,实行民主,打击腐败和犯罪等,从而为欧盟创造一个稳定、安全的周边环境。 经过几十年的一体化进程,欧盟内部逐步实现了繁荣与稳定,但外部的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包括周边国家的种族冲突、有组织犯罪、非法移民、政局不稳等。1、建立起欧洲内部的统一大市场、建立起欧洲内部的统一大市场 从1970年起基本实现共同外贸政策,在关税、贸易和关税协定的缔结、贸易自由化措施、出口政策等方面是是一致行动原则。通过消除各种非关税壁垒,实现了商品、人员、资本和服务的四大流通,建立起欧洲内部的统一大市场。1995年3月申根协议申根协议生效后,欧洲

39、大多数国家之间逐步取消了人员、车来、货物过往的边界检查,极大的促进了贸易和人员的交流。2、实行共同农业政策。、实行共同农业政策。 通过建立共同农业基金,统一农产品市场和价格,对农产品出口给予补贴,并调整农业机构,极大的促进了欧盟的农业发展,很快解决战后欧洲食品短缺问题,但也产生了农产品过剩问题。申根协定申根协定 1985年6月14日,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5国在卢森堡小镇申根签署了相互开放边境协定,因签字地点在申根,故称为申根协定 (Schengen Accord)。主要内容包括在协定签字国之间不再对公民进行边境检查;外国人一旦获准进入“申根领土”内,即可在协定签字国领土上自由通行;

40、 1990年6月,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和希腊加入。 1995年3月26日,申根协定正式生效,相互取消了对人员和商品过境的检查。 1996年12月19日,瑞典、芬兰、丹麦、挪威和冰岛五国在会上正式签署了加入申根协定的协议。 2005年6月5日,瑞士加入申根协定。申根协定的成员国达到16个。 到2011年12月,申根国家共有26个。 申根国家申根国家申根的成员国申根的成员国26个:个: 奥地利、比利时、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冰奥地利、比利时、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冰岛、意大利、希腊、卢森堡、荷兰、挪威、葡萄岛、意大利、希腊、卢森堡、荷兰、挪威、葡萄牙、西班牙、瑞典、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牙

41、、西班牙、瑞典、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波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斯洛文尼亚、波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马耳他、瑞士和列支敦士登。宛、马耳他、瑞士和列支敦士登。国名欧盟欧元区申根国国名欧盟欧元区申根国Austria奥地利VVVLithuania立陶宛V-VBelgium比利时VVVLuxembourg卢森堡VVVCyprus塞浦路斯VV-Malta马耳他VVVCzech捷克V-VNetherlands荷兰VVVDenmark 丹麦V-VNorway挪威挪威-VEstonia爱沙尼亚VVVPoland波兰V-VFinland芬兰VVVPortugal葡萄牙VVVFranc

42、e法国VVVSlovakia斯洛伐克VVVGermany 德国VVVSlovenia斯洛文尼亚 VVVGreece希腊VVVSpain西班牙VVVHungary匈牙利V-VSweden瑞典V-VIceland冰岛冰岛-VUK英国V-Ireland爱尔兰VV-Switzerland瑞士瑞士-VItaly意大利VVVRomania罗马尼亚V-Latvia拉脱维亚VVVBulgaria保加利亚V-以上内容截止2011年12月欧盟各成员国情况统计欧盟各成员国情况统计 3、建立经济与货币联盟、建立经济与货币联盟 规定了成员国的“经济趋同标准”,实行统一货币欧元。欧元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地位逐步确立,已成为

43、第二大国际货币。(六)欧洲联盟的发展前景(六)欧洲联盟的发展前景欧洲一体化前景不明朗欧洲一体化前景不明朗1)如何进一步推进一体化进程,以何种方式、何种速度向前)如何进一步推进一体化进程,以何种方式、何种速度向前推进,以及终极目标是什么,都缺乏共识;推进,以及终极目标是什么,都缺乏共识;2)多年来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两个轮子都遇到困难)多年来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两个轮子都遇到困难: “深化”:欧盟宪法条约批准程序由于法荷而搁浅; “扩大”由于成员国过意见不统一而无法继续下去。成员国担心继续口大会带来安全、移民、有组织的犯罪、失业等问题。3)“火车头火车头”动力不足:动力不足:法国和德国是欧洲经济

44、实力和政治影响力较大的国家,始终对一体化起着拉动作用,但随着成员国增多和利益多元化,法德的“火车头”作用越来越受到非议和挑战,且其自身也遇到越来越突出的经济社会问题,使他们对继续推进欧洲一体化越来越力不从心。如果欧元区的父亲和母亲都践踏规则,你怎么还如果欧元区的父亲和母亲都践踏规则,你怎么还能指望希腊这样的国家遵纪守法。能指望希腊这样的国家遵纪守法。意大利总理蒙蒂近日访问日本,在接受采访意大利总理蒙蒂近日访问日本,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欧元区成立之初,德国和法国不遵守时表示,在欧元区成立之初,德国和法国不遵守财政规则,从而给其他成员国树立了坏榜样。财政规则,从而给其他成员国树立了坏榜样。 为维持

45、欧洲单一货币欧元的稳定,1997年欧盟15国签署了稳定与增长公约。 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了欧元区的财政纪律以及成员国和理事会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设置了条原则:公共赤字占GDP的比重不得突破的上限,并逐年减少,到2004年达到预算基本平衡;公共债务占GDP的比例不能超过60%;中期预算应实现平衡。如果违规,成员国将受到警告、限期改正甚至罚款等处罚,欧盟有权对其处以占其GDP0.5%的罚款,或中断对该国的发展援助。 但2003年,法国的公共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双双超过3%的上限,前者为4.1%,后者为63%。 德国也连续三年突破3%,2003年为3.9%。4)经济形势不乐观。经济增长乏力、失业人口居

46、高)经济形势不乐观。经济增长乏力、失业人口居高不下、移民压力越来越大。欧元区的经济状况反倒不下、移民压力越来越大。欧元区的经济状况反倒不如非欧元区国家,不能不动摇广大公众对推进一不如非欧元区国家,不能不动摇广大公众对推进一体化的意志和信心。体化的意志和信心。(4)经济形势不容乐观)经济形势不容乐观 欧元区国家的经济装状况反倒不如非欧元区国家,不能不动摇欧洲广大公众对推进一体化的意志和信心。 表现:a. 经济增长乏力 b. 失业人口居高不下 c. 移民压力越来越大(5)欧洲债务危机)欧洲债务危机 2009年12月,三大评级机构下调了希腊希腊的主权债务评级,投资者在抛售希腊国债,爱尔兰、葡萄牙、西

47、班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牙也现危机,欧洲债务危机全面爆发。2011年6月,意大意大利利政府债务问题使危机再度升级。政府失职、过度举债、制度缺陷等问题的累积效应最终导致了这场危机的爆发。(一)美洲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发展历程(一)美洲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发展历程 “美加自由贸易协定美加自由贸易协定” 美、加两国早在20世纪初就开始进行自由贸易谈判,然而受制于各种条件,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却迟迟未能实现。进入60年代以后,美、加经济关系进一步密切,两国间的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贸易大幅增长,贸易摩擦也随之出现。为解决争端并实现生产专业化,两国于1965年达成了“汽车产品贸易协定”,该协定被认为是两国之间有史以来达成

48、的最富有实质性内容的贸易协定。 1986年5月21日,美加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正式开始,1987年10月3日,两国就自由贸易协定的主要条款达成共识。1988年1月2日,美加自由贸易协定在两国获得签署,并于1989年1月1日正式生效。 “北美自由贸易区北美自由贸易区” 北美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设想早就存在于美国对外经济战略和决策者的脑海中。早在卡特执政时期,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就提出了建立北美共同市场的方针,1979年里根在竞选总统时更是明确建议美国、加拿大、墨西哥进行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 美加自由贸易协定生效后,当时美国就有意让墨西哥参加进来,但遭到墨西哥总统米格尔德拉马德里的拒绝。 1990年8月,

49、萨利纳斯向美国政府提出自由贸易谈判,同年9月,布什总统通知国会他将与墨西哥开始自由贸易谈判的意图。 1990年3月,加拿大总理马尔罗尼明确表示加拿大无任何兴趣参与谈判。但此后,衡量利弊得失之后,加拿大还是做出了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谈判的决定。 1991年7月开始谈判,1993年,三方签署协定,1994年 1月1日,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 “美洲自由贸易区美洲自由贸易区” 早在里根政府时期,美国就有推动西半球经济一体化、直至建立美洲经济圈的意愿。 1990年6月,布什提出了“开创美洲事业倡议”(Enterprise for the Americas Initiative, EAI),该倡议的表面意图

50、是意欲与拉美国家建立“新的经济伙伴关系”,但是其真正目的是试图通过加强美国与拉美国家的经贸联系,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美洲自由贸易区(FTAA, Free Trade Area of America)。背景:背景: 世界经济的区域化、集团化的发展趋势 世界经济格局的变迁和美国经济实力的下降 美国对外贸易战略的调整 拉美国家的经济改革 拉美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拉美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拉美地区是发展中国家最早实践经济一体化的地区。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拉美各国就开始探索区域内国家经济联合的方式,以扩大相互贸易,改变经济结构,促进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并且在同大国打交道中用一个声音说话,从而增强在贸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财务管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